庄子理想人格研究论文

2022-04-20

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理想人格模式主张“仁、智、勇”,达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境界,而道家理想人格模式是“至人、神人、圣人”,达到“无己、无功、无名、无所羁绊”的境界。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庄子理想人格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庄子理想人格研究论文 篇1: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现代构建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在关注人生、探究人生,而人生问题的核心是理想人格的建构。中国古代思想家进行人生哲理的研究,重视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树立理想人格,并将理想人格作为人们效法的榜样。儒道两家的思想集中体现在理想人格的不同,但二者互为补充互相协调,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引领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传统理想人格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旺盛的生命力。如何借鉴中国古代理想人格模式,批判地汲取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理论的营养成分,使传统理想人格的理论精髓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相契合,使中国传统的以道德为主的道德人格向知情意行统一、真善美一体化的现代人格转换,建构和谐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今天研究中国传统理想人格问题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格 传统理想人格 现代构建 和谐人格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生大都在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所谓理想人格,就是根据时代需要而塑造出来的完美的人格典范,是一种理想化人格模式的设计,是指导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重要动力,人们通过不断地选择与构建,从而不断地接近它,不断地修正它来实现,人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就是对理想人生价值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两者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儒家提倡“仁政”“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主张“清净无为”。二者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设定的理想人格上的不同。

一、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典范

1、儒家的内圣外王架构。儒家设定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圣贤人格,仁德人格,其核心是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所谓“内圣”是主体性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到仁、圣境界为极限;“外王”是社会政治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实现王道、仁政为目标。这种人生理想最早源于孔子的“修己以安人”并进而“安百姓”的“为己之学”。孟子则对孔子的“内圣外王”理想作了进一步阐述。他从“性善论”出发,在内圣上强调“修身”,“立命”,涵养“浩然之气”,培育大丈夫人格;在外王上,倡导实行王道政治的理想。《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就是所谓的“三纲领”和“八德目”,是对“内圣外王”人生理想的完整概括。儒家把品德高尚、有道德觉悟的人称为君子,君子坚持仁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胸怀坦荡,谦虚和乐,自强不息。“君子人格”是历代儒家孜孜以求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模式之一。儒家认为“君子”应当以“仁”为本、以“礼”为质,并具备重义轻利的品质、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诚信的价值观念。君子人格的最高理想是“圣人”。圣人除了内在心性修养达到高峰之外,还要求外在事功上有相当大的成就,也即内圣与外王的高度统一。

对古代中国人来说,“内圣外王”人格结构从形式上代表了其实现人生价值的两个侧面,而实际上这两个侧面又是统一的。“内圣”是“外王”的前提,而“外王”又是“内圣”的条件,缺少任何一面,人格形态都不会完美。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便形成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模式,因此可以说“内圣外王”不仅是古人理想的人格观,而且是古人理想的处世哲学。

2、道家的顺天无为。道家的理想人格是一种淡泊无为的顺天人格,其核心是顺天从性,即顺其自然,保其本性,“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是道的特性,也是得道之人的人格特质,得道者便是“圣人”,它是老子所设计的理想人格。道家强调理想人格“真”和“美”的品格,尊重人的本真个性。

无论是儒家的道德人格,还是道家的逍遥人格,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都很大。儒家的人格理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道家的人格理想是“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于无为之业”,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潜隐退守,这是他们达到相通和互补的真正前提。所以,許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儒家的入世思想,强调在人伦日用中完善个人的道德人格,为实现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拚搏。道家的出世思想,卑视人生,超然于现实之外,追求一种精神的自我超越和心灵的自由翱翔。两者矛盾却又不矛盾,矛盾是因为有冲突,不矛盾是因为可以协调一致,得意时积极进取,失意时可找寻解脱,但在解脱中也不放弃追求,这就是儒,道两家共同作用下的理想人格。这也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融合。

二、传统人格的现代适应和理想构建

中国需要现代化,中国必须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首先要求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包括许多因素在内的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但起点和重心在于人的个性的解放和主体理想人格的确立。因此,现代化人格,是一个不断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国理想人格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应该以儒家传统理想人格为基础,在继承中加以发展,这是形成社会认同的关键所在。对儒家文化中理想人格的继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人格和对个人道德的重视和强烈的民族自尊感。

2、应该有良好的法制和纪律原则。

3、要有道家的发展观,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要有“兼爱”精神。在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思想,重视培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宽容、互助的精神,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

5、要有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种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质的高低,而其中,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又是衡量人的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对未来理想人格的建构中,要更加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 尤其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培养国人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从而期待在全社会培育出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风气,这是当代和谐中国理想人格构建中十分重要的基础。

三、理想人格的实现机制

要实现中国传统理想人格在新時代的完美转化和生发,必须要有一定的土壤。我们要在对现代理想人格的认同之上,加强各项机制建设,拓展理想人格的宣传和教育渠道,确保在最大程度和最广人群中的宣传教育。

1、重视各类教育机构对理想人格的培养作用。对理想人格的培养,首先是通过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来实现的。要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功能的接轨和协调,要不断反省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否有悖教育的终极意义,加强课程改革,加强社会和人文学科建设。当代的中国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学生人格的培育,因而无法培养出兼具创造力和人格魅力的杰出人才。中国学生一直生活在结果倒向的重压下,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到一切以升学率和就业率为准,面对严酷的社会丛林规则,在完成人生每一阶段的指定任务后,却难以完成最基本的人格培育,缺乏健全人格的学生即使日后成了专才,也会迷失做人的方向无法善用才能。中国近代教育大师蔡元培曾指出,教育就是养成人格的事业,他把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当做教育的首要目标,认为知识分子必须养成健全的人格,才能使国家长盛不衰。蔡元培在100年前倡导的这种思想,对当前弊端丛生的中国教育界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首先这个人格的培养不在于大学,在于小学、中学,这个是最重要的。

2、加强个人的德育修养。自我约束和社会约束同时严重不足的时候,可能会向动物的底线堕落。我们中国现在最大的一个麻烦就是在于老是把自己放在一个道德正当的位置,觉得一切错误都是别人和体制导致的。因此,那种自我约束的心态,从我做起、从我现在做起,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重建道德规范须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物质丰裕如果是在价值上自我放纵,那么一切罪恶皆有可能。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精神物质生活相对的平衡,换言之我们对物质追求的同时,有一个价值观的自我约束和他人约束,这个社会才能显得秩序化。

3、建立良好的社会宣传机制。我们不仅要不断充实和完善理想人格的内容,更要对其进行广泛而有力的宣传。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上得到大众认可,也才能更好的培养出与现代中国更为契合的理想人格。建立良好的社会惩罚机制和完善的法律、行政保障机制。理想人格本身对人具备自律作用,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和消除不能仅仅依赖理想人格对个体自然而然的感化和改造。

作者:陈玲昌

庄子理想人格研究论文 篇2:

传统文化对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启示

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理想人格模式主张“仁、智、勇”,达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境界,而道家理想人格模式是“至人、神人、圣人”,达到“无己、无功、无名、无所羁绊”的境界。儒道理想人格模式对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它一方面可以引导青少年学生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入世思想,另一方面可以引导青少年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具有上善若水、淡泊超然的出世思想。

传统文化 健全人格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儒家和道家的理想人格模式造就了大批具有人格魅力的先贤名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经典是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而被遗忘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理想人格模式对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仍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模式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模式的构建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故事都体现了古人对理想人格的探索和追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对人自身作了反思,并着手建构理想人格,“标志着人类精神的自觉”[1],映射出人类智慧的光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和道家对理想人格模式的设计,这些传统理想人格模式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育。

1.儒家理想人格模式体现了入世思想,它关注社会人伦,直面现实

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仁、智、勇’三者的统一,仁是泛爱人类,智是具有渊博的知识,勇是勇敢强毅,兼重仁、智、勇,这是一个全面的人格理想。”[2]孔子强调以“仁”为首,提倡“温良恭俭让”的待人接物准则;《大学·礼记》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完善人格;孟子把理想人格划分为“大丈夫、圣人、神人”三个层次,主张现实的人应该追求“大丈夫”人格,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可见,儒家的理想人格是以“仁”为终极关怀,以“礼”为实现手段,追求“内圣”与“外王”积极入世的人格。

除孔孟之道外,董仲舒的“五常”(仁、义、礼、智、信)、韩愈的“五德”(仁、礼、信、义、智)等人格模式,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都发生过积极作用。

2.道家理想人格模式体现了出世思想,它强调淡泊名利,超越世俗

道家推行避世自修,其最高典范是“真人”,老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是清静、无为、不争。在对待外物上,如果贪图荣华富贵,争名逐利,恣情纵欲,必然背道而驰,离道而不能得道。庄子进一步把“真人”标准发挥为“齐万物,一死生”,逍遥无待,提出了“无己、无功、无名、无所羁绊”的理想人格模式。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天下”的主张,庄子“回归自然、听任自然、顺应人情”的态度,构建了道家理想人格模式是“至人、神人、圣人”,体现了道家“实现精神彻底自由,忘名,忘利,忘我,超越世俗,求真与自然”的思想精髓,主张“人生无为,逍遥无待,行随俗而志清高,身处世而心遥远”,成为道家理想人格的写照。

二、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模式,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

青少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总体上是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但也有极少数个体存在悲观、冷漠、自私、嫉妒、偏激、焦虑等人格缺失问题,影响了其全面发展。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开放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模式,对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1.儒家理想人格模式可以指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现实矛盾

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正值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转型期,他们所受教育、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面对激烈变化的形势,青少年学生往往迷茫不知所措。面对他们内心的纠结,教育工作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开导。中国传统理想人格模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现实矛盾和冲突,引导大家更好地活在当下。

(1)儒家理想人格模式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明确奋斗目标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掷地有声的话语教育每个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崇高的志向,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有切实的梦想,并用坚忍不拔的意志去实现梦想。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在取得一点成绩后就容易失去目标,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松懈心理。没有目标的指引,大好时光很容易荒废。

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学习的过程是追求理想成圣之志的过程,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只有通过追求“学问修德”的“天路历程”才能实现。儒家认为,学问不单纯指知识的获取和积累,还包括道德修养。一个人应当在道德上严于律己,掌握“反身内省”的功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认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个过程就是“学为圣人”的过程,就是追求理想、实现目标的过程。

理想犹如一座灯塔,它指引着在茫茫人生大海中航行的生命之舟,鼓舞人们在航程中搏击波涛、勇往直前,驶向光辉的目标。有目标,生活才有意义。当代青少年学生不能以家境的富裕或贫穷为借口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因生活的压力而浑浑噩噩地得过且过。因为世事的多变和生活的不易,同学们更应该尽早思考自己的未来,确立清晰明了的职业规划,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勉,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职业素质和能力素质,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合理安排课内外生活,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勤工俭学的关系,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让每一天都有所收获。

(2)儒家理想人格模式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正确人际交往

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可以指导同学们培养团结友爱、宽容待人的传统品格。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孟子概括出“仁者爱人”。“仁”不仅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境界,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都缘发于斯,而且还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和归宿。“仁”涵盖一切,表征一切。“爱人”就是要从人伦关系上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人际和谐而达到“天下归仁”的理想境界。“爱人”的基本原则是“忠恕之道”,要求我们在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时,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察己知人,推己及人,而不是苛求于他人。当代青少年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些学生从小养尊处优,娇生惯养,少数学生自私自利,缺乏爱心,心胸狭隘,在人际交往中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斤斤计较,唯我独尊。青少年学生深入学习一点传统理想人格中的精华,发扬仁爱之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当今社会,如果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就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支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和就业创业过程中,就更能充分展示自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青少年学生应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身上的优缺点,树立交往中的自信心,在与同学、与老师、与其他社会成员交往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常心怀“仁”意,宽容友善地对待身边人,心胸大度地处理身边事,这样才能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体会到幸福感与满足感。

(3)儒家理想人格模式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磨练坚强意志

儒家思想高扬“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健康人格,打造了中华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这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入世思想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学会面对并解决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磨炼坚定的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更是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了理想而奋斗,其积极上进、勇攀高峰的精神对青少年学生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坚强意志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具有坚强意志的人,能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走出失败阴影,形成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成就一番事业。青少年学生应以古贤圣人和时代楷模为榜样,学会自我疏导,积极乐观地生活,自觉培养感恩意识和报恩情感,做到对社会、对生活心存感激,在接受他人帮助的同时有意愿去帮助他人,用快乐感恩的心去感染周围的人,回馈社会,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只有从小事做起,善于管理自己,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正确对待挫折,才能让挫折磨练自己的意志,增长自己的才干和智慧。

2.道家理想人格模式可以指导青少年学生正确面对各种矛盾

道家的出世思想主要讲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于个人的精神层面,道家追求的是清静无为,顺应自然。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包括:道统万物、遵道循道的理性精神;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价值观念;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为物役、宠辱不惊的独立风骨;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辩证思想。在道家理论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提出“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史记·孔子世家》),庄子提出“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慎独,慎初,甚微,慎终”(《庄子·大宗师》)。道家的理想人格就是要求真合道,即齐以静心,以天合天,用本身最合乎规律的事情应付规律。

(1)道家理想人格模式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养成平常心态

《庄子·知北游》中的“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告诉我们,要“坚持内心,生命应该有所待,而生活可以随遇而安”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过分看重考试分数,过分计较得失,过分在物质上攀比,过分追求综合测评名次,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如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看到他人获奖而自己落榜时心怀不满;在奖学金、助学金评审和助学贷款中看到他人得到资助而自己得到的照顾较少时心怀怨恨。

当学生为此类令人心智生锈的烦恼困扰时,我们要教育他们有一种出世的情怀,要像老庄那样追求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对外物做到圆润、和谐、超脱,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要像苏东坡那样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东坡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脱的思想情怀,他才能克服遭贬斥的痛苦并写出《前赤壁赋》这样的千古绝唱。我们可以此名言训练学生的平常心态。

(2)道家理想人格模式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追求豁达超然

世间最朴素的就是人心中的本真,只有真正辨清物质与世俗,才不会迷失判断,才不会扰乱自己的价值观。物我两忘、回归自然的本性既是道家思想的理想人格标准,也应当成为我们向往和追求的境界。

《庄子·达生》认为:“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意思是说,真正通达生命真相的人,不去追求生命中不必要的东西;通达命运真相的人,不去追求命运中无可奈何的东西,不去追求命运中达不到的目标。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滚滚红尘的诱惑时,不可能完全做到超然物外,但是我们要尽量做得豪放一点、潇洒一点、豁达一点。只要这样,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简单,“物我两忘,回归自然”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美好境界。当我们为了名利而争得名红耳赤时,我们是否想过,为了这些身外之物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失去了太多的快乐,问问自己,在所谓的成功后究竟又得到了什么。

所以,青少年学生如果对世间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时,我们要指导他们学习一点儒家的入世思想,“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反之,当青少年学生对一切过于在意、过分追求以致感到痛苦不堪时,我们要指导他们学习一点道家的出世思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只有准确把握了儒家理想人格模式与道家理想人格模式的平衡,我们才会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李琳(1971-),女,湖北荆门人,江苏理工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作者:李琳

庄子理想人格研究论文 篇3:

庄子理想人格中的科学精神

摘 要: 庄子理想人格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敢于问天的求索精神;遵循规律的理性意识;不为物累的超然品格;物我为一的高超视域;身重于物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 庄子;理想人格;科学精神

庄子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思路直接承自于老子。老子将完美的人性比喻成“婴儿”、“赤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1],由此,老子导出理想人格应是绝仁弃义、绝学弃智的返朴归真。在这一基础上,庄子高扬人的自由本性,设计并确立了既不同于儒家积极入世,也有别于佛教出世的“逍遥”型理想人格。对庄子“逍遥”型理想人格进行一番披沙拣金的工作,我们不难发现,其理想人格中包含着敢于怀疑、理性的批判、遵循自然规律以及思想自由、尊重个人尊严等在科学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科学精神。

一、敢于问天的求索精神

庄子在《秋水》中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庄子“逍遥”型理想人格的经典表述。在庄子看来,“至人”、“神人”、“圣人”是与“道”同体、具有与“道”一样的绝对创造性的品格。“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2]他所遗弃的尘垢秕糠也能陶铸出尧舜那样的圣人,之所以不肯“以物为事”,是由于他有着自己更高的价值追求。“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明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是上彷徨,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敢问何故?”[3]其“无为”乃是无为于人世间的仁义礼法、功名利禄,而对人生意义的形而上思考、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对“道”的体悟之“为”却一刻也未曾停息。庄子超越了先秦以来对上天盲目顶礼膜拜的愚昧迷信,继承了楚文化中以屈原为代表的敢于问天的求索精神。将天地自然视为认识的客观对象,向曾经笼罩着神秘外衣的自然现象发出了种种疑问。鲜明地凸显出庄子试图认识、理解客观世界,追问世界终极存在的求索精神。庄子的“自然者本无故而然”,扫尽一切天命妄言,蕴藏着强大的理性批判力量。这种敢于问天的求索精神,对于人类面对客观世界努力探寻其底蕴和奥秘的科学活动而言是何等的重要。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说:“宇宙由秩序所制约,我们能部分地、而且在不太远的将来能完全地理解这种秩序。也许这种希望只不过是海市蜃楼;也许根本就没有终极理论,而且即便有我们也找不到。但是努力寻求完整的理解总比对人类精神的绝望要好得多。”[4]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科学家们不倦地努力,并由此而产生了真正伟大的成就。

庄子这种敢于问天的求索精神并不是出于诗人般的狂热,而是基于对人类认识能力局限性的理性认识。他在《养生主》中有一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虽然带有几分不可知论的悲观色彩,但却道出了知识的相对性和人类理性认识的局限性。“知识之球愈大,则其与未知界接触之面也愈大。”[5]人类虽然可以不断地打破认识界限,然而却永远不能完全认识这无限的自然界和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人类理性的悲剧,同时也是人类理性的不朽”[6], 更是庄子思想的深刻所在。科学探索作为人类认识、改造世界活动的一部分是极为艰辛而又永无止境的。

二、遵循规律的理性意识

庄子以“自然”作为其人生哲学的价值原则,并看到了“自然”的“无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厚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7]因而,庄子的理想人格还包含了另一层含义:顺应自然规律,不强作妄为。庄子在《骈姆》中通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之比喻,强调所谓至理正道,必须不违反事物各得其所而顺应自然。庄子这一“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思想真实地告诉人们:在人类之外的这样一个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独立存在的,任何关于自然界的探索活动都必须以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人的意志虽然有为,但人在探究自然而展开实践活动时却不能反自然而恣意妄为。自然规律虽然带有偶然性,但更具有客观性。对于科学家而言只有承认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才会力求去发现自然规律。同时科学的任何创造都必须因循自然规律而不是自由而随意的制作。彭加勒在批判唯名论、反理性主义哲学家勒卢阿时就曾说:他“最荒谬的就是主张科学家创造事实。”[8]

三、不为物累的超然品格

庄子在《天下》中对“逍遥”型理想人格之精神不受任何约束而超然于万物之上作了诗意的描述:“至人神矣!……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已,而况利害之端乎!”在庄子的理想人格中,固然含有其对昏乱无道的社会“知其不可奈何而安知若命”[9] 的顺世思想,然而其理想人格的实质却是超脱世俗羁绊、不为外物所累的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庄子在《秋水》一篇中描述了他在濮水边钓鱼对楚使来请他为相而不为之所动的故事。他托喻神龟表明自己“宁其生而曳尾涂中”而不“宁其死为留骨而贵”的安于贫贱不与权贵为伍的生活态度。

庄子之所以不为外物所动,不问利害,是由于他有着对于“道”这一最高真理的向往和追求。“常道”或“大道”是世界本质或自然万物的根本规律或至善至美境界。因此,追求“体道”、“悟道”实质上是力图超越现有或表象世界,认识世界的本质或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用庄子的话来说,也就是“极物之真”。他认识到,超然物外的品格对于这种探寻“真知”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天道》中说:“天下奋棅而不与之偕,审乎无假而不与利迁,极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遗万物,而神未尝有所困也。通乎道,合乎德,退仁仪,宾礼乐,至人之心有所定矣。”要“极物之真,能守其本”必然要“外天地,遗万物”。庄子所推崇的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就是科学精神。它要求科学家应该具备不畏权势、坚持真理的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以及不为功名利禄动心的恬淡心态。这样才能做到在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不受常规和习俗的束缚,心无旁骛地潜心于科学,探寻真理。正因如此,爱因斯坦把自己描述为一个“孤独的旅客”,他说“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人,……他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不受诱惑要去把他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10]

庄子对“大道”的探索只是出于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对科学真理的追求胜于对科学真理的占有,探索之外,别无他求。这种探索“大道”的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又在另一层面上体现了庄子的超然品格。当今社会,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它的实际应用,为求知而求知的纯粹科学却被人们忽略了。整个人类在认识、实践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急功近利倾向无疑阻碍了科学的长足发展。如丹皮尔所说:“科学主要是追求纯粹知识的自由研究活动,如果实际的利益随之而来,那么是副产品,纵然它们是由于政府的资助而获得的发现。如果自由的、纯粹的科学遭到忽略,应用科学迟早也会枯萎而死的。”[11]人类文明进程不仅需要应用科学、技术成果的创新,更需要作为应用科学理论铺垫的基础科学的突破和真正的科学主义精神。“如果说,科学主义是培育具有深远理论意义的基础科学成果的精神摇篮,那么,道家‘不为物累’‘物各有宜’等主张则是蕴育科学主义精神的沃土。”[12]由此我们不得不感激庄子超越物外、不为物累的思想为今天科学精神的弘扬提供了思想渊源。

四、物我为一的高超视域

庄子“逍遥”型理想人格以“自然”为价值原则,顺应自然、不强作妄为的“无为”思想化解了天、人对立的矛盾,而导出了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13]、“旁日月、挟宇宙、合万物”[14]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是这个整体中的一员。这一立足宇宙、融入自然的视角,无疑使人的视域变得高超、心胸变得豁达。面对广袤的宇宙,人不会妄自尊大自诩为宇宙万象的主宰和中心,而学会尊重自然,以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开发利用自然懂得适可而止。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不仅把人类与自然界完全分割开来,而且已经泱及人类自身并足以摧毁自然界与人类文明的今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重要和东方哲人“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称赞道家为人类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15],李约瑟教授认为:老庄的有机论哲学虽然阻碍了近代实验科学在中国的产生,但到了现代,“中国人的冷静头脑可能是很需要的,并可用于把西方世界从它陷入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深渊中挽救出来。”[16]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当今科学探索、技术创新提供了指导,成为科技伦理思想中世界共享的珍贵资源。

立足于“天地与我并生”的高超视域,庄子的理想人格不仅超然物外,甚至还从肉体和精神两方面彻底地忘记自己。“道人不闻,至得不得,大人无己。”[17]只有“无己”才能做到“无功”,“无名”;“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18]只有“无己”才能与天地融为一体。庄子“忘己而自适”的境界启示着今天的人们以一种平衡而宁静的心态对待个人的利害、荣辱、生死,在逆境中超脱、奋起。科学技术的进步催促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科学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为全人类谋福祉、促使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理应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索的最高目标。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使科学的真正目的变得含糊的今天,在“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仍不泛市场的现实社会中,科学家树立正直、无私、对人类社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崇高精神,不随波逐流,不去追求庸俗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同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19]

五、身重于物的价值观念

处于战国时期争夺不已、纷乱无道的黑暗现实之中,庄子深受到环境的险恶和生存的巨大压力。为了保全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不得不入世随俗、削减锋芒,然而他却始终以不失“真我”、“本我”为前提,“顺人而不失己”[20]。在庄子看来,儒家人为的道德规范、封建纲常是对个体生命的伤害、对自然本性的曲扭和对个性伸张的压制。“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21]这些话语虽然不无偏颇,因为儒家道德具有促进个人心性修养、增强个人社会责任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等积极的一面。但从本质上说,它是以体现群体价值的仁义礼法为道德本体,因而在较大程度上忽视了个人价值的存在。“吾所谓臧者,非仁义之谓也,藏于其德而已矣。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22]庄子认为世界最完美的并非仁义,而是完整的个体生命和独立的人格。在群己关系中,虽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根本,然而就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社会的进步是以个人的进步为前提的。试想,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力的个人,社会的发展何以可能。科学探索是极具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其强调继承、协作,但更不能没有独立、创新。只有承认了个体的价值,尊重个体独立的人格才能激起个体创造的热情,从而为社会创造新价值。

不仅如此,庄子还看到了人的生命远比那些附属于自己的东西珍贵。他鄙视那些“朝廷之士”终日“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23]人们要“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24]。在科技和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生存竞争不仅严重损害了个人的自由发展,也使整个人类为其外在的物所主宰。人类逐渐地在物质的诱惑以及无止境地向大自然掠夺、索取物质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今天,生命物化已成为人类不可回避的问题,由此而衍生出来的生态问题、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直接危及到人类的生存、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庄子这一“身重于物”的思想,冷静而理智地告诉人们,要抵制无限膨胀的物欲操纵,发现人自身生命的价值。科学技术不是满足人们无限欲望的工具,而是为人类造福,使全人类迈向进步、自由的阶梯。如爱因斯坦所说:“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我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25]

庄子的思想诞生于二千多年前中国由奴隶社会迈向封建社会的大动乱时代,在其“逍遥”型理想人格中不可避免地会存有厌世避世、偏重个体生命价值而忽视社会群体价值等消极面。然而,透过这些消极面,我们发现贯穿其理想人格中的科学精神,不仅陶铸了中国古代科学家崇高的品性,为中国古代科学文明添上了极为重要的一笔。而且,在科学、民主、文明的今天,其仍透射出理性的光辉,以深刻的思想开启着人们的智慧,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树立理想人格,从事科学探索活动中一笔难得的思想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老子》五十五章。

[2]《庄子·逍遥游》。

[3]《庄子·天运》。

[4] [英]史蒂芬·霍金著,杜欣欣等译,《霍金讲演录》,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

[5] [11] [英]W.C.丹皮尔著,李衍译,《科学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43、634页。

[6][16] 董光壁:《静悄悄的革命——科学的今天和明天》,武汉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页。

[7]《庄子·知北游》。

[8] [法]彭伽勒著,李醒民译,《科学的价值》,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313页。

[9]《庄子·人间世》。

[10][25] 赵中立、许良英译:《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48、55页。

[12]吕锡琛著:《道家与民族性格》,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页。

[13][14][23]《庄子·齐物论》。

[15]董光璧:《当代新道家》,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

[17]《庄子·秋水》。

[18]《庄子·天地》。

[19][德]《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217页。

[20]《庄子·外物》。

[21][22]《庄子·骈拇》。

[24]《庄子·田子方》。

作者:邓小峰

上一篇:化学教材建议管理论文下一篇:监测煤矿安全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