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改革调查

2022-08-11

第一篇:个人所得税改革调查

两会调查:医疗改革调查报告

两会热点话体:医疗改革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备受关注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于23日下午正式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公益性为核心,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该项费用纳入医保,并从九个方面切实缓解民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为此,和讯网与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展开了专项调查。

调查时间:2010年2月26日—3月8日

调查对象:社会公众

调查方法:网络抽样在线调查

调查样本:2112个

1、您是否关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

64.5%的公众关注“医改意见”

医疗改革近年来一直都是舆论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尤其是今年国务院推出了新医疗体制改革方案,这一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本次调查中,超过六成的公众关注“医疗改革指导意见”,同时,也表示对具体内容不太清楚。表示了解“医疗改革指导意见”的人仅为29.4%。

2、您认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九项主要内容能缓解看病贵,看不起病等问题吗? 超过七成公众看好“医改指导意见”

国家卫生部联同发改委等5个部门,近期发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明确推进医疗改革,从9个方面缓解高医疗收费,并在各省、自治区以及直豁市选定1-2个城市作为改革试点。公众对此表示出极大的期待,超过七成的公众看好新出台的医改政策,其中64.2%的受访者认为“医疗改革指导意见”会有一定的效果,认为会有很大效果的人有12.7%。

3、对您来说,当前整体药品价格是否偏高?

药品价格偏高49.2%的公众无法承受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还一直在为个人医疗保健的花费买单。然而,中国推行市场经济改革以后,国家取消了公共医疗补助,到2007年,国家给予公立医院的总体补助只有医院年收入的7%。对于想取得“经济效益”医院的来说,最直接的方式是从医疗服务和药品销售进行创收。由此,造成了药价与医疗费用逐年增高。数据显示,49.2%的公众人物目前药品价格整体偏高,已经达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认为不算高的人仅有5.7%。

4、你认为医护人员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医护人员在公众心中的地位正在下降

由于医院医疗机构运营企业化,在公众看来,越来越多的医院背离了公益性,转而纯粹追求经济利益。这种公益性的淡化,受伤害的不只是患者一方。普通医护人员渐渐从昔日人们心目中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变成今天很多人眼中的商人。本次调查显示,70.8%的人认为,医护人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正在下降。

5、如果得小病,您会选择去哪类的医院?

43.2%的人生病在家休养

根据规定,社会医疗保险的报销是按比例进行的,一般在70%左右浮动。其报销的比例和多少跟医疗服务的种类、用药情况,以及医院等级等因素有关。然而本次调查中,有43.2%的受访者表示如何得了小病,并不会去医院治疗,而是买点药,在家休养。选择去医院看病的不到三成。可见,高额的费用,已经成了人们享有医疗服务的屏障。

6、您去医院看病比较注重的是什么?

近四成人看病注重能否报销

数据显示,57.4%的人因病情需要而选择医院,但是,也有39.9%的人看病注重是否能够报销。由此可见高昂的医药费已经对公众看病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医疗机构市场化、企业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7、您认为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是否应走向市场化?

47.9%的人不同意医疗机构市场化

国务院也发表的有关调查报告称,“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现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 有数据显示,47.9%的公众认为医疗机构不应市场化。

8、你认为看病难难在何处?

药品贵医疗费用高造成看病难

从调查结果来看,对于看病难的问题,公众比较集中的看法是,药品贵、诊疗费用高、医护人员态度差位居前三位。有专家认为,过分依赖药物收入,令医疗服务出现倾斜,医院为应付日常开支,不得不对病人加开,或提供价格较高的药物,加上政府对公共医疗投入不足,形成“看病难”的现象。还有部分医院为增加收入,为病人提供众多与病情无关的检查,甚至与批发商合谋调升药品批发价,藉以增加药物收入,维持医院日常营运,继而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

9、您认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药价虚高是医疗体制的突出问题

“看病难,看病贵”显示出我国现行医药卫生体制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难以应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巨大挑战,不足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本次调查中,75.7%的公众认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药品价格虚高,61.9%的人觉得医疗服务费用太高,与此相对应的是49.4%的人认为现在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不高。

10、您认为医改应该在哪些方面再加强?

公众期待医改降低高收费和乱用药

面对医改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希望5年内形成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大诊疗体系。今年将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提高到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年大病补偿比例能达到50%以上。同时,公众也对“医改”充满期待,本次调查中,71.4%的人认为应该降低医疗费用,68.7%的人认为应该杜绝乱用药,还有64.3%的人表示,应该降低药费。

11、您对中国医革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看病贵成为公众对医改的深切体会

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社会医疗保险作为一项强制性福利措施已经实施多年。社会医疗保险会按照,个人工资的2%收取,企业也需按照工资的12%缴纳(各地情况略有不同)。依照这一比例,个人收入的14%都交了医疗保险金。然而据调查,“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公众最希望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次调查中,75.8%的人认为现在看病越来越贵了,64.1%的人觉得买药越来越贵了。同时,也有44.5%的人表示,现在医疗保障水平提高了。

第二篇:教学改革调查问卷

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探索调查问卷

年级:性别:专业:

1. 目前草业科学专业方向分为草地类、牧草类和草坪类课程并建立相应实践体系,你认为是否合理()

A.合理、B.基本合理、C.不大合理,需再凝练整合、D.其他

2. 你认为目前课程试验和专业类课程综合实践是否合理?

()A.合理、B.基本合理、C.不大合理;其理由:

3.你认为局限在校内的专业实践课程以及毕业论文过程是否会影响到找工作?( ) A.是、B. 否C.

4.对专业实践课参与式教学,即学生主动参与课程部分内容的准备、制作、讲授是否感兴趣?()

A.是、B.否、C.没必要

5你认为现在的专业课程实验课安排是否合理()A.合理、B.一般、C.不合理

6.你认为草业科学类实践内容应该侧重于()多选

A.植物识别(牧草类、园林植物)、B.牧草栽培加工及草地管理、C.草坪养护技术训练 、

D.草业人文理念及学生素质培养(吃苦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诚信)、E.以学生兴趣选择为主

7.你认为针对草业科学专业课实践形式应为()

A.学校草学基地实习、B.校外实习、C.正式球场或者公司实习、

8.你认为确定专业实践实习地点应该主要考虑()

A.路途及花费、B.是否方便操作、C.根据需要确定地点其他不考虑

9.你认为专业课实践是否需要指导手册()A.是、B.否、C.其他

10.你认为专业实践课结课方式是()A.实践心得、B.实习报告、C.综述、D.论文

11.你认为设置专业实践课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可多选

A.创新、B.理论知识、C.知识实际运用、D.动手操作能力

12.对于实践课题的确定你认为()

A.老师自己确定后下发给学生、B.学生自选,之后拿与老师确定是否可行、

C.老师确定多个课题,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从中挑选

13.你认为实践课应该包括哪些过程()多选A.课题设计、B.讨论、C.个人操作、D.团队操作、E.老师指导、F.野外调查、G.实验室分析、H.综合数据处理

14.你认为实践课应该设置学分为() A.1、B.1.

5、C.2、D.0

15.你认为专业实践课应该依托于()

A.教材、B.老师的部分课题、C.挑战杯等竞赛课题、D.毕业论文写作内容

16.对于草地资源类课程你认为实践教学应该()

A.到川西北草原调查、B.在校收集资料和分析,完成实习报告、

C.在学校就近完成实践课、D.在学校草学基地进行一些实际、

17.对于现在的牧草类实践课你觉得()

A.还行,继续保持、B.一般,建议改革、C.不行,没有实际意义,强烈建议改革

18.对于草地生态学类实践课你认为()

A.结合老师现有课题做最新的实验研究、B.在学校周边确定实验地按照教材推荐完成实践课、

C.在草学基地继续按照往年的实验课完成实践课、

19.对于草坪类实践课你认为()A.到成都周边参观实习,增加阅历、B.在草学基地建植草坪等待出售、C.与学校相关部门商定,承接学校草坪修剪与部分管理工作,增加动手能力、

20.你认为针对本专业专业实践应该在()A.大

一、B.大

二、C.大

三、D.大

四、

请您写下自己对草学专业实践体系及实验课的想法与建议:

第三篇:医疗改革调查报告

关于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城镇医疗卫生改革情况 调研时间:2012年3月15日

调研人:赵健

调研地址:湖南省衡阳县城镇

调研的中心观点:在于通过对于衡阳县城镇医疗卫生的调查,从而发现在衡阳县医疗卫生改革中有的问题,以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把医疗卫生改革的好处真真正正推行到广大群众中去,进而让衡阳县人民得到医疗卫生改革带来的好处。

调研主要包括:一.衡阳县医疗卫生条件中存在的问题;

二.针对衡阳县医疗卫生改革里面存在的问题,衡阳县政府通

过一系列的办法来改革医疗条件。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

随着衡阳县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阳县卫生事业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经历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全面改革的过程。从改善条件、扩大服务入手,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效率,初步解决了群众“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问题。但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卫生系统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一方面,在一些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许多居民因缺乏支付能力而享受不到必需的医疗卫生服务,卫生服务有效需求下降,患病后未就诊、未住院的比例逐年增加,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在衡阳县城镇和一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地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健康意识增强,普遍希望能就近、快捷地得到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群众对看病不方便、看病比较贵和医疗卫生服务态度及质量问题反响较大。

在2008年6月8号,衡阳县人民政府通过了《关于衡阳县医疗卫生改革的推广条例》。在这个条例中提出了关于衡阳县改革的办法以及指出了衡阳县在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 衡阳县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衡阳县医疗卫生体系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

1.在医药品价格方面,医药品价格普遍偏高,另外,医院里面药品的价格也要比外面的药店药品的价格高上10%。所以很多的病人基本上都不喜欢在医

院里面拿药。但是医院为了拿到高额的费用,基本不允许病人在外面购药。

2.一些医院缺乏人性关怀,对于医生来说,他们是上帝。病人来看病,他们几乎都是那种爱理不理的样子。甚至有个别的医生还对病人大喊大叫,完全不关心病人,让病人缺乏一种被关怀的感觉。

3.还有一部分人占用医疗卫生资源,他们利用手上的关系,即办理城镇医疗卡,同时有办理农村医疗卡。这样很是浪费医疗卫生资源,使得一部分农村看不起病的农民本该拥有的资源被占用,也就是使得这些资源的不到真正的使用。

4.有一些医院,唯利是图。我个人看到的一个案例就是县人民医院在接待一个病人的时候,必要要病人家属拿出看病的钱才给病人动手术。可是那时病人家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的钱。结果还是,病人一个在长沙比较有权利的亲戚打电话过来,医院才开始动手术。

5.在衡阳县有很多的私人医院,这些医院的存在本身并没有什么坏处,但是在这些医院里面存在着很多的黑诊所,这几年来在衡阳县范围之内出现了多次的医疗卫生事故,而且每次出现医疗事故的都是一些小孩子

6. 衡阳县以前参加医疗卫生保险的人数并不是很多,衡阳县人民好像对于参加医疗卫生保险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也许是医疗报销额很低了吧

这些就是在衡阳县医疗卫生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许还有一些的我个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吧。不过这些年来衡阳县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且采取了一些办法来改革这种情况。

(二)衡阳县政府对于上面的问题主要采取的办法如下: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针对广大城镇职工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问题产生的根源,衡阳县政府紧紧围绕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这一改革目标,一手抓管理体制、服务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一手抓行业监管,不断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体体现在:

1、大力调整城镇医疗服务体系和结构,构建高效、便捷的新型服务体系。根据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对城镇医疗卫生资源的总量、功能、结构和布局进行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对部分功能接近或互补,地理位置较近的医疗机构实施合并、兼并,做到资源共享;部分医疗机构实现功能转化,向慢性病防治、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领域发展,将相对过剩的城市医疗资

源引导流向城市基层或农村。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广大医生、护士等基层卫生人员,通过社区门诊、家庭出诊、健康讲座、免疫接种、周期性体检、健康咨询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居民提供了大量的预防保健、医疗护理、伤残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基层卫生服务,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较为方便地获得很多基本卫生服务,深受居民欢迎,被誉为“省时、省力、省钱、省心”的医疗卫生服务,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

2、充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引入竞争机制,以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积极推进办医形式多样化,打破公立医院“一家独大”的服务格局;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疗服务理念,全面推行“病人选医生”、“病人选医院”,推动医疗机构之间和医院内部各环节、各岗位公平有序的竞争,促进医疗技术的提高及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和质量的改善;推进公立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

3、不断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在大力调整城镇医疗服务体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同时,南县政府也在不断强化医疗服务行业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行业准入、质量管理和信息公示等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行业监管制度。建立各具特色的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群众公布主要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信息、收费情况及单病种费用、治愈率等情况,增加透明度,便于社会与群众监督,促进医疗机构的良性竞争。

(2)积极规范医疗服务项目,调整医院补偿结构,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原则,卫生部与国家计委、国家中医药局制定了《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在医疗服务项目分类、名称、涵盖内容、计价单位和除外内容等方面均做了具体规定,统一了全国医疗服务项目名称和项目内容。

(3)在总量控制幅度内,对公立医院补偿结构进行调整。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的比例,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适当提高能够体现知识劳务价值的技术劳务价格。

(4)针对部分医院存在的乱收费、搭车开药等现象,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推广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和查询制度,实行住院费用清单制。各地医疗机构根据本身实际情况,逐步实行了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公示制度,建立了门诊及

住院费用查询制度。一些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加强了信息发布工作,向社会公布医院收费价格和主要疾病费用指标,既规范医生行为,又引导病人选择医院,促进了医疗机构公平、有序的竞争。

(5)针对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现实,一方面强调要求医院在医疗技术服务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加强医患沟通的经验,推动医疗服务流程、医疗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医德医风的改进。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医患关系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的来看,卫生改革有了重要进展,卫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一些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着农村居民的健康;农民主要健康指标的改善幅度在近几年明显减缓或停滞,城乡居民健康差距进一步加大;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技术水平不高,难以承担保护和促进农民健康的任务;农民缺乏有效的健康保障办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日益突出。在城镇,一些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部门协调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等改革进展缓慢;公立医疗机构占绝对优势地位,医疗市场中竞争不足,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由于改革配套政策落实还不同步,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还不完善;一些医疗机构的干部职工缺乏改革的压力和动力,对改革心存疑虑和畏难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改革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卫生院的人员、业务、经费等要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与管理,开展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纵向合作,提高网络整体服务功能;深化以乡镇卫生院改革为重点的农村卫生改革,增强机构活力,提高效率;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建立对口支援和巡回医疗制度,开展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切实落实加大农村卫生投入的各项改革措施。抓好试点,继续深化行业监管,推进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和全行业属地化管理工作,努力向卫生全行业管理目标发展。

电气1082赵健05号

第四篇:绩效工资改革调查表

科室姓名

1、你是否同意医院对绩效工资进行改革?

2、如不同意医院进行绩效工资改革,请写出你的看法。

3、对绩效工资改革你有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4、对临时工的招聘、管理、工资及绩效考核你有哪些建议。

第五篇:重庆户籍改革调查报告

概况

从2010年8月开始,作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以解决农民工城镇户口为突破口,开始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力争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这被认为是中国大城市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藩篱为目标,有组织地向农民敞开胸怀,使农民能够没有顾虑地带着足够财富和尊严进城。 户籍改革目标

2010―2011年,重点推进有条件的农民工及新生代转为城镇居民,解决户籍历史遗留问题,力争新增城镇居民300万人,非农户籍人口比重由目前的29%上升到37%,实现转户人口在主城、区县城、三级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

2012―2020年,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建立完善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支撑保障机制,进一步放宽城镇入户条件,力争每年转移80万―90万人,到2020年新增城镇居民700万人,非农户籍人口比重提升至60%,主城区集聚城镇居民1000万人,区县城集聚城镇居民600万人,小城镇集聚城镇居民300万人,形成合理流动、权益公平、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体系。

转户条件

按照宽严有度、分级承接原则,适度放宽主城区、进一步放开区县城、全面放开乡镇落户条件,积极引导本市籍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落户,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

(一) 主城区。

1. 本市籍农村居民在主城区务工经商5年以上,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可申请在合法稳定住所迁移入户。

2. 本市籍农村居民购买商品住房,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可迁移入户。

3. 本市籍农村居民投资兴办实业,3年累计纳税10万元或1年纳税5万元以上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可在合法稳定住所迁移入户。

(二) 远郊31个区县城。

1. 本市籍农村居民在远郊31个区县城务工经商3年以上,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可申请在合法稳定住所迁移入户。

2. 本市籍农村居民购买商品住房,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可迁移入户。

3. 本市籍农村居民投资兴办实业,3年累计纳税5万元或1年纳税2万元以上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可在合法稳定住所迁移入户。

(三) 其他乡镇。

本市籍农村居民本着自愿原则,可就近就地转为城镇居民。

(四) 其他规定。

1. 本市籍农村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夫妻投靠、年老父母投靠子女自愿转为城镇居民的,可迁移入户。

2. 城镇年老父母身边无子女,其本市籍农村子女可投靠迁移入户。

3. 本市籍优秀农民工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自愿转为城镇居民

的,不受居住时间限制。

转户好处

(一) 转户居民退出承包地,可以按照本轮土地承包期内剩余年限和同类

土地的平均流转收益标准得到相应补偿。

(二) 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的,将获得3笔补偿资金。一是参照同时

期区县(自治县)征地政策对农村住房及其构附着物给予的一次性

补偿。二是参照地票价款政策给予的一次性宅基地使用权补偿。三

是参照地票价款政策给予的一次性购房补助。

(三) 在住房方面,可申请公租房居住,条件成熟时,还可以登记为购买。

同时,鼓励转户居民购买普通商品房,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廉租住房

保障。

(四) 在养老方面,可参加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到年龄后可领取每

月至少500元养老金。

(五) 在医疗方面,可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享受相应医疗保障。

(六) 在教育方面,转户居民子女可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就读城市学校,

享受与现有城镇学生的同等待遇。

(七) 在就业方面,劳动年龄段的转户居民可以享受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

培训,自主创业可以享受城镇创业扶持政策,就业困难人员还可以

享受“一对一”的就业帮扶,以及公益性岗位的托底安置政策。

(八) 在社会救助方面,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可按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进展情况

2010年7月28日,重庆户籍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2010年8月15日,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启动,首日超过10万人咨询。 2010年8月24日,重庆已有3.42万余名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整户转户7213户,平均每天转户1426人。

2010年8月31日,重庆已办理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4.47万余人,整户转移9528户,平均每天转户约1445人。

2010年9月7日,重庆共有5.8万农民转为城镇居民。重庆市户改办统计数据显示,户籍改革实施以来,共转户5.8万余人,整户转移1.3万余户,平均每天转户1542人。

2010年9月11日,重庆转户农民66654人,平均每天转户2300名左右。其中,转到主城区接近1.5万人,占22.1%;转到区县城的接近1.9万人,占28.5%;转到镇的3.3万人,占49.5%。

2010年9月18日,全市统筹城乡农转城150618人,其中整户转移22403户,平均每天转户3074人。转入主城九区的有35590人,占23.6%;转入远郊31区县城的有36569人,占24.4%;转入其他乡镇的有78459人,占52%。9月13日,市户改办通报农转城的数据为6万人。两组数据对比显示,从9月14日至9月18日的5天时间里,共有9万人农转城。

2010年10月11日重庆市户改办昨天通报了全市“农转城”户籍制度改革最新进展情况,截至昨日(10日)下午5时,全市已转户30.8万余人,整户转户5.6万余户,平均每天转户5506人。

2010年10月23日全市共办理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410373人,整户转移82326户,其中10月17日至23日办理农村居民转户51736人,整户转移11546户。平均每天办理农转城7391人。

2010年10月25日,全市共有42.8万人从转为城市户口。

2010年11月4日。全市共有52万人从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

2010年11月25日,全市已有82万农民工转户入城。说,现在重庆每个派出所都在紧张地进行转户工作,每天有1万人进城。按这个速度,预计年底有超过100万农民工能转户进城。

2010年12月9日,市户改办通报,全市累计办理“农转城”居民突破100万人大关,其中整户转移23万余户,平均每天转户8600余人。

2011年1月9日,据重庆两会报道目前已吸引145万名农民自愿转户,重庆户籍制度改革自去年8月15日启动以来,农民转户总量加速上升,尤其是去年11月中旬以来,日均转户达到1.5万多人,单日转户人数最高超过2万人。

2011年2月9日,该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转城人数达1616802人,整户转移达408892户,平均每天转户9083人。

2011年4月20日,全市农转城1805480人,平均每天转户7251人,完成第一阶段转户目标的53.4%,基本实现改革预期。

2011年4月30日,重庆全市共有1914173名农村人口在户籍改革中转为城镇居民,日均7391人。其中,农民工及新生代群体转户88.9万人,占46.4%,另有39.3%约74.8万人转户为农民工带动父母、子女转户,及自愿就近就地转户的农村居民。

2011年8月17日电,重庆从去年8月15日启动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以来,已累计有223万农民转户进城,户籍城镇化率从改革之初的29.2%上升至35.4%。户籍制度改革实施一年来,重庆平均每天有6116名农民自愿转户进城,农民整户转移达到57.4万户。

2011年10月,重庆开始在全国率先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一年多来,这个西部直辖市已有260多万农民主动转户进城,这其中主要的转户人群是农民工及其家属。

2011年12月2日,重庆綦江县三角镇农民胡本华从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手中接过城镇居民户口簿,将户籍转入北部新区。胡本华成为重庆从去年8月启动户改以来,第300万名自愿转户进城的“新市民”。

2011年12月22日,从去年8月开始,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大规模的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入户条件,为农村人转户进城大开方便之门。一年多过去,全市“农转城”转户人数超过310万人,平均每天6299名农村居民转户当上城里人。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8.6个百分点,达到37.8%。

调查结果

总的来讲,户籍制度改革开局不错,虽然难度很大,但是总体进行顺利,整体局势较好。转户人口无论从年龄段、区域分布和产业布局来看,和之前设想的大体一致。这是城市化进程中非常好的一次组织和调动。这充分说明这项改革是有群众基础的,是符合城市发展要求。这项制度能够逐渐实现农村城市化。

户籍改革制度实践的意义

当前,现在户籍制度已经不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户籍改革制度势在必行。

一、 有利于维护农名工的合法权益,惠及民生。户籍差异影响了社会公平。推进户籍改革制度,赋予有条件的农名工城镇居民身份,有利于实现同工同权,是农名工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

二、 有利于促进城市人口聚集,加快城镇化建设。

三、 有利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四、 有利于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盘活城乡资源。

五、 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提升,繁荣农村经济。

户籍改革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政策,把改革风险降到最低。

二、 进一步改革公共财政体制为改革提供支撑。

三、 进一步为改革营造宽容的条件。

总结

户籍改革制度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系统工程,重庆虽然刚刚起步,但是赢得的群众的支持,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更加注重加大宣传力度,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要一更加宽广的包容心,多做正面宣传,共同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良好的氛围。

上一篇:个人微信朋友圈打造下一篇:公司保洁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