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医疗改革调查问卷

2024-05-15

大学生医疗改革调查问卷(精选9篇)

篇1:大学生医疗改革调查问卷

大学生医疗改革调查问卷

你好,我们是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的学生,正在进行一份关于大学生医疗改革的调查问卷,请您抽出一点点时间,帮忙完成一下以下的题目,谢谢!

1、所属学校类型()

A、本科B、大专C、中专

2、您来自()

A、城市B、乡镇C、农村

3、家庭年收入()

A、1万以下B、1——5万C、5——10万D、10——50万E、50万以上

4、您平均一年在医疗方面的花费()

A、500元以下B、500——1000C、1000——3000

D、3000——5000E、5000——1万元F、1万元——5万元G、5万元以上

5、您是否了解大学生的医疗改革()

A、很了解B、一般了解C、不了解

6、您对我国的医疗改革是否满意()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很不满意

7、现行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每年保险金是120元,您认为大学生应该承担多少?

()

A、0%B、30% 左右C、50%左右D、80%左右E、100%

8、您认为大学生的医疗保险的作用()

A、很重要B、重要C、一般D、不重要

9、您认为大学生的医疗费用主要应该有谁来承担

A、政府B、社会C、家庭个人

10、您生活后一般去医院么()

A、为了自己的健康,每次都会去看看

B、小病吃药,严重的时候才去看看

C、从来不去

11、您觉得现在的医院收费情况如何()

A、太贵,无法承担B、适当,可以承担C、比较便宜

12、您觉得学校医务室的收费情况如何()

A、比医院贵,乱收费B、和医院差不多C、比医院便宜很多

13、您觉得学校医务室的医疗效果如何()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很不满意

14、您觉得医改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可多选)()

A、降低医疗费B、降低药价C、扩大医保用药范围D、增加一包定点医院E、其他

篇2:大学生医疗改革调查问卷

1、现在和以前比,你认为学习有兴趣了吗?

A、比以前有兴趣B、一样C、没有以前有兴趣

2、课堂上你主动回答问题吗?

A、主动B、不回答C、老师叫我回答我才回答。

3、你上课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吗?

A、认真倾听B、有时倾听C、根本不倾听

4、现在你经常进行预习吗?

A、经常B、有时预习C、不预习

5、你每天放学回家都对当天的知识进行复习吗?

A、是B、有时C、不是

6、你觉得课前预习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帮助吗?

A、有B、效果不明显C、无

7、小组分工是否明确

A、明确B、不明确C、有时明确有时不明确

8、教师设置的预习提纲,通过小组合作能否解决

A、基本上能解决B、全部能解决C、大多不能解决

9、小组合作式学习和老师讲解你更喜欢哪种形式?

A、还是老师讲解好B、随便C、小组讨论好

10、小组讨论能帮你掌握知识吗?

A、能B、不能C、帮助不大

11、教师能够让我们讨论问题,形成老师和学生的互动的机会与以前相比

A、没有差别B、更少了C、更多了

12、教师是否能够引导我们探究问题,灵活运用知识

A、是B、否

13、教师是否能够经常引导我们不断地总结规律

A、是B、否

14、教师是否能够鼓励我们积极发言,让我们说出知道的知识

A、是B、否

1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经常指导我们的学习方法

A、是B、否

16、教师布置、批改的作业我们是否满意

A、是B、否

17、你觉得现在老师与你们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没有大的变化B、更亲切了C、与我们比前交流多了

18、对今天的课堂你还有哪些希望和建议:

方埠中心学校

篇3:成本会计教材改革问卷调查分析

由于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体系不断健全,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也在不断完善其制度与准则。毫无疑问,这一变化对会计教育的与时俱进也提出了挑战。并且社会对于高质量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基础教育,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打好坚实的专业功底。但在现实生活中,会计基础教育却差强人意。其教学内容与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要,会计教育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教材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培养起着指导作用。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重要程度不容小觑。明确学生需要什么,才能决定老师应该教什么。针对此问题,我们做了以下问卷调查。

1.1 背景:问卷调查

我们所做的问卷,旨在调查财会专业学生学习《成本会计》课程的情况,了解大家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为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改革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某财经大学及某工商大学共计77名会计专业学生,针对其学习《成本会计》的心得和体会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一些比较有参考意义的意见和建议。样本选择研究生,是因为研究生多来自不同的本科院校,其本科所学的教材版本也代表了大部分高等院校选择成本会计教材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样本范围。

本次问卷共分为四大部分:

(1)基本信息调查。用以了解接受调查者的本科院校等一些基本信息。

(2)对目前《成本会计》教学现状与效果评价。其中涉及的问题包括大学本科时学习该门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对教材主要内容的难度进行评价,以及为何觉得这些知识困难等等。主要是想了解大学本科所学习的成本会计教材,以及对其学习难度的认识。

(3)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具体的设问包括,对于教材的选择标准,该课程的内容设计要求,是否应设置配套的习题等。该部分的设计是为了了解同学根据自身的心得体会,以便于对成本会计教材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建议。

(4)成本会计新领域的探索。本部分设计的问题包括:列出成本会计的一些新领域,如信息成本、会计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让同学勾选哪些新领域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内容,以及选择的原因。

1.2 由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

根据收集的数据,以下就一些主要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1)针对“在学习《成本会计》时,是否只接触了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学习”问题,统计分析显示回答“是”的有58名,回答“否”的有19名。这折射出成本会计教材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大部分的成本教材只关注工业企业的成本计算,而没有纳入其他行业的成本计算问题。在问卷中还设计了一道题:将一些典型行业,包括物流企业、建筑企业、农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旅游及饮食类服务企业、商品流通企业等列示出来,让同学们选择他们认为在当今社会比较重要的行业。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位于第一的是商品流通企业,其次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最后为建筑企业。

从这两个问题的统计分析,可以给教材作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在注重传统工业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应适当增加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的新兴行业,使教材的内容与时俱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针对问题“你认为目前《成本会计》的学习应使用何种教材?”对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显示如下:56.73%的同学倾向于选择知名院校所编著的教材,这个结果同参与调查的同学本科使用的教材情况相一致。在此次调查中,大部分同学本科所使用教材为知名财经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所编著教材。原因显而易见,名校有“名校效应”,其优越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均是一般院校所不可企及的。不可否认,名校编著的教材的确有不少经典之作,教材编著者应及时吸收他人的经典,并加以创新。使自己的著作博采众长,脱颖而出。

(3)在筛选出二十个样本的成本会计教材之后,我们对其中相同的重要章节(基本包括该课程学习的重难点)提取出来,供同学们评价其难度,评价指标为4-最难,3-较难,2-一般,1-不难。结果如表1。

如表1所示,成本会计难点主要集中在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以及成本决策与控制上,关于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集也是该课程的难点。这同成本会计本身的特点有关。计算成本是一个复杂的流程,不同的行业要求有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即使是同一个行业对于不同的成本也有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这就决定了成本计算的复杂性。多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以及各种费用的归集,对于没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学生而言,要想真正的弄懂和理解便成了一种苛求。因此,编者在进行成本会计教材的编著时,应该考虑学生学习时将会面临的困难,从而在设计课程内容结构时,注意上下文章的紧密联系,以及例题的合理编排上。

(4)针对问题“你认为学习《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应该达到哪些要求?”,经过统计分析可得出如下:

同学认为一本好的成本会计教材书,应该运用浅显的范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教学内容,启发式激励和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学习基础、兴趣和需求,并且能够将已学知识与新学知识结合起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5)在问卷最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关于拓展成本会计新领域的问题,其中包括作业成本、质量成本、物流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以及信息成本等比较典型的新领域,旨在了解同学对这些领域的了解程度以及兴趣高低。统计分析结果如下:30%的同学认为环境成本和信息成本最重要,25%的同学选择了物流成本,19%的同学选择了人力资源成本,18%的同学选择了质量成本,8%的同学选择了作业成本。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成本以及信息成本在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传统的以工业企业为主的成本会计教材中,应该考虑加入一些新元素,从而达到与时俱进。不仅能够满足同学们对新知识的需求,也能够体现会计发展的及时性。

1.3 问卷调查总结

总的来说,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同学们普遍倾向于选择知名院校所编教材,如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成本会计学》(第六版于富生等主编)。关于该门课程的内容难度则集中于成本费用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分配、成本计算方法以及成本控制与决策上。原因主要在于成本计算方法太多,且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使同学更好的理解与掌握。面对新教材改革,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希望能增加一些浅显的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教学内容,很好的将已学知识与新学知识结合起来。而对于成本会计的新领域,同学们也表现出了热情,希望能多进行了解。总之,从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成本会计教材编著应注意改变的地方,希望能为成本会计教材编著者提供一些参考。

2 成本会计教材使用现状分析

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有关同学们使用教材的版本情况,统计如下:

31%的同学本科接触的教材是于富生等主编的《成本会计学》;有14%的学生所使用的教材是汪祥耀等编著的《现代成本会计学》;13%的同学使用了朱朝晖等编著的《成本会计》;而由万寿义、任月君等主编的《成本会计》以及潘飞等主编的《成本会计》在样本中使用的比例为8%;有孙茂竹等编著的《成本与管理会计》以及由刘萍、陈燕萍等主编的《成本会计》,同学校自编教材在样本中使用的比例同样是4%。

通过对几本使用量大的成本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以汪祥耀的《现代成本会计学》为参照),参与比较的教材在介绍成本会计概念、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流程及成本计算的方法、成本分析和成本报表以及作业成本法、质量成本管理、环境成本管理上都有相同的章节内容,差别主要在于涉及的其他行业的多寡,如商品流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等;以及成本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的内容。

3 成本会计教材改进建议

鉴于本次对成本会计课程改革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成本会计教材应该针对课程的改革进行改进。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3.1 消除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重合度

由于本科系列教材的结构体系跨度过大,要想完善成本会计教材,首先必须科学定位教学目标(周晓慧,2010)。对于教学目标定位的争议无非有两种,一是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完全分开,在教材内容上划清界限,尽量避免重复;二是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整合起来,形成成本管理会计。对于后一种方式的处理,是因为纵观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管理会计是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有着无法割裂的天然的血缘关系。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也标志着成本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傅丹,2001)。但即便是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形成了难以划分的局面,我们还是应该明确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尽可能地消除重合度。具体而言,成本会计应注重成本的核算,账务的处理。管理会计应注重对会计信息的管理,从而对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做出科学地决策。

3.2 增添学生感兴趣的成本会计新领域

将成本会计新领域增添到成本会计教材中,有以下优点:第一,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更有利于将理论结合实际。国内总体经济发展迅速,编者也应该根据成本会计新领域的实际现状编写教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际的账务处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3.3 配合新的教材内容改进已有的教学模式

成本会计课程虽然开设的时间较长,但教学模式一直很单一。其原因总结如下:第一,成本会计分配的课时较少。相比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主要会计课程,老师和学生对成本会计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老师因为要在有限的课时里教完成本会计如此大的教学内容,只能采用满堂灌的方法。学生没有时间在课堂上思考、提问,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对成本会计的学习更加提不起兴趣。第二,教材内容陈旧。近几年成本会计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信息成本、物流成本还没有加入到教材中。对于那些过时的内容,年纪轻的老师可能自己本身都没有操作过实务,更不用说创新教学模式把成本会计更好地教给学生。第三,缺乏系统性教学。对于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介绍,除了品种法包括了经济业务的全过程,其他方法的介绍都只是简单地截取业务过程的一部分。

如果配合新的教材内容,教学模式便可以做到多样化。第一,采取案例教学。新的教材内容是根据新的经济环境编写的,更容易在企业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的案例。学生可以通过案例了解实际的业务过程。甚至老师也可以带学生去实地参观了解,小组同学在课堂上可做类似模拟练习,熟练业务流程和核算方法。第二,采取对比教学。老师可以找出不同核算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分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第三,与电子教学工具相结合。伴随着科学技术地发展,电子教学工具也愈来愈多。新的教材内容可以做成动画给学生观看,比起老教材大量的表格和公式,画面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更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业务流程。

综上所述,编者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大致了解了目前成本会计教材使用的现状。通过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并对此提出意见和建议。教材改革势在必行,愿笔者的调查能助教材改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汪祥耀.现代成本会计学[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2]于富生.成本会计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万寿义,任月君.成本会计(第三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篇4: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问卷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音体美特殊专业 课程改革 问卷调查

引言

随着对外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对既懂英语又有专业的音体美艺术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生重专业,轻文化,文化成绩普遍较差,英语更是他们的弱中之弱。如何提高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满足社会需求已日显重要。为此,笔者对院2015级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实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试点并对其进行阶段性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英语学习需求及英语教学现状与效果评价,分析总结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的不足之处,希望能促进我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切实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1.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问卷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怀化学院2015级音体美专业本科生,所学专业分别为体育、音乐、美术、艺设,学生来自全国20多个城市与乡镇,年龄在17至22岁之间。

1.2 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设计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基本信息,包括就读专业、家庭生活区域、学英语的时长及高考英语分数;第二个方面是英语学习需求,包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英语教学需要培养的技能、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是否希望开设专门针对英语等级考试的辅导课程,以及其他英语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三个方面是英语教学现状与效果评价,包括对目前分模块教学、语音语法专项训练的反馈,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合理化建议。

1.3 调查目的

(1)了解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

(2)了解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实施第一阶段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以便为教学改革方案提出修正意见,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3)了解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建议,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2.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启示

本次针对2015级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发放问卷214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具体情况如下:

2.1 基本信息

从学生填写的信息来看,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大部分学生来自县镇,来自乡村的人数比例约占40%。尽管他们普遍学英语的时长有6-10年,但他们的高考英语成绩不尽如人意,高考英语总分150分,90分以上的凤毛麟角,大部分同学的高考英语成绩在50分至80分之间。这说明我校音体美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十分薄弱,为此我们应适当降低教材难度,循序渐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城乡差别,不能让大中城市学生掌握话语权,上课时要尽可能地多给乡村学生机会,鼓励他们开口说,战胜自卑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2.2 英语学习需求

从英语学习需求这一方面来看,音体美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语言能力,为就业增加筹码和取得学分或者毕业证,还有部分学生是为了考研或者出国;大部分音体美专业学生认为英语教学需要培养的是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他们认为听力、口语和翻译是他们的弱中之弱。他们希望开设专门针对英语等级考试的辅导课程、专门用途英语及语言文化类课程。这说明音体美专业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没有强烈的内在动机,他们的学习目的是实用型的,而不是出于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为此,教师要以学生实用型学习目的为导向,把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力转化为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可适当地增加一些与体育、音乐、艺术相关的英语,在条件成熟时再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程,如三四六级专项、听说专项、语法专项、翻译专项、阅读专项、写作专项、游游英语、商务英语、英美文学欣赏、英文电影赏析、英文歌曲鉴赏、英语文化与交际等,满足不同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

2.3 英语教学现状与效果评价

从英语教学现状与效果评价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将语言课程分成听、说、读、写、译,进行分模块教学更加有助于英语学习。他们认为本学期的语音语法专项训练课对他们很有帮助,课文讲解课时安排合理,听写和词汇竞赛有助于他们扩充词汇量,英语学习小组和课前值日报告对他们也有一定的帮助,听说课程和综合课程课后练习完成情况较好,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基础比较差,希望老师语法能讲解得更详细全面深入细致一点,针对不同学生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教学;通过看英文电影了解西方文化,学会地道日常用语;更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将英语变得更实用;多进行实践性教学,贴合实际,开设专门用途英语,多讲解与专业有关的内容,把专业与英语学习有机结合;多锻炼口语能力,侧重对句子的分析和记忆,记住一句话比记住一个单词更加简单且高效;多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多一些英语竞赛、英文歌曲赏析之类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趣味性;多增加关于英语教学方面的课程,争取让学生时刻能接触到英语,熟悉英语,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对于目前的英语教学改革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更希望老师能多想办法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娱乐和竞赛中学习英语,逐步迈向大学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相结合的道路。

结语

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实施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提高了我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本次问卷调查证明了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大方向是对的、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语音语法方面我们可以讲解得再细致一些;所用的教材对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且没有把专业教学与大学英语的教学有机结合。任课教师可以自编教材做补充,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正如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所言,教师所教内容不能过易,也不能太难,只有处于i(学生现在知识水平)+1(新信息输入量)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笔者认为,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差,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英语的天分,只是因为高考对他们的文化成绩要求很低,使他们重视专业,轻视英语学习,只要我们对学生正确引导,以他们的学习需求为导向,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就能将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Pergamon,1981.

[2]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3]陈亚斐.浅谈体艺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文史博览,2005,(20).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万莉,邱小健.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

篇5:大学生医疗改革调查问卷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七大C、十一届四中全会

2、你对中国今天的经济发展满意吗()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3、假如没有进行改革开放,你认为中国的经济能发展到今天的状态吗()

A、能B、不能C、不确定

4、改革是指对()的改革

A、对外的经济体制B、对国内的政治体制C、对国内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5、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你是否满意()

A满意B、一般C、比较不满意

6、你认为改革开放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影响吗()

A、影响巨大B、影响一般C、没影响

7、你认为改革开放中取得的哪方面的成就最大()

A、政治B、军事C、经济

8、你认为现代人的心理道德素质是否需要进一步提高()

A、很需要B、无所谓C、不需要

9、你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多少年能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A、15—25年B、25—35年C、35—40年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是否让你很自豪()

A、是的B、一般C、不是

11、你是否看好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前景()

A、很看好B、一般C、前景堪忧

12、你认为接下来我国应着重加强哪方面的改革()

篇6:大学生医疗改革调查问卷

情况的调查问卷

此次调查了解的目的,旨在了解大学生对医保的认识情况,为学生今后的医保工作提供参考。望大家认真、真实填写!

1.你所在系部:

2.你所在年级:()

A.2010级B.2011级C.2012级

3.你的户籍类型是:()

A.农村户籍B.城镇户籍

4.你的性别是:()A.男B.女

5.你今年是否购买了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

A.是B.否

6.你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到大学生基本不医疗保险的()

A.商业广告B.他人推荐C.学校介绍

7.你认为目前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怎么样()

A.可以接受B.费用太高C.费用较低

8.你的父母是否了解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

A.知道一点B.毫不知情C.基本了解

9.你认为大学生医保的费用应该由谁承担()

A.个人B.个人和政府C.社会

10.你对现在的医保制度满意吗?()

A.比较满意B.基本接受C.极为不满

11.你自己是否得到过医疗保险的补贴()

A.有B.没有

13.如果你没有参加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原因有()

A.对它不了解

B.已经参加了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险

C.没有先前投保

D.对自己身体有信心

E.报销手续繁琐

F.报销比例太低

谢谢你的参与,麻烦留下你的联系方式:电话号码:

篇7:医疗体制改革调查问卷

1.职业()

A 学生B 已工作

2.在民生四大难题中,医疗是不是你最关注的项目?()

A是B 不是C和其他差不多

3.如果您感冒了或者身体有所不适,您会选择去那类医院?()

A 大医院B 社区卫生院C小医院D 买点药,在家休息

4.您对医院的选择主要是考虑()

A.医院水平的高低B 治疗价格C服务好坏D就近原则

5.你认为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相比,那一个收费相对比较合理()A、大医院B 社区医院C两者都差不多

6.您对目前国内的医疗现状是否满意()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

7.您认为目前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医疗制度不完善 B.就医费用过高 C.医务人员态度差 D.医生不称职

8.你认为药价虚高的情况是否存在()

A.存在并且情况十分严重B.存在但不太严重C.不存在D.不了解

9.您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

A.很满意B.有缺陷但可提高C.有缺陷但很难提高D.很不好

10.以下是关于医德医风的观点,您同意那些呢()

A.有些医生态度过于冷淡B.有时看病熟人插队C.随便收红包D.没有很好从病人角度出发,理解病人心情

11.你现在有没有参加医疗保险()

A.有B.没有C.了解但条件不允许D.对医疗保险不太了解

12.关于医疗保险,你认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保险额度太少B.覆盖范围太小C.报销程序太复杂 D.自付费用过高

13.您对目前正在实行的医疗改革的了解()

A.很了解,B.基本内容都知道C.略知一二听说但不知内容D.没听过

14.您认为应在哪方面进行医疗改革()

A.基础设施建设B.医疗保险 C.看病买药贵价格方面等问题 D.完善制度E.医疗资源在城市和农村的合理分配F.政府的制度和职能的改变

15.您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A.利于市场经济发展利B.于发展医疗水平C.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D.没有感觉

组员:张飘飘

崔晨

卢珊

黄晓东

篇8:大学生医疗改革调查问卷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亲自诊查,医疗风险分担,互联网诊疗

为了解卫生行政人员、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等不同人群对我国互联网医疗相关问题的认识,课题组设计调查问卷,并根据医院地理位置的分布,在北京、上海、福州、宝鸡、长沙、沈阳、威海等地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1问卷调查情况

本课题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95份,其中医务人员共计400份,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及医疗机构管理者共计295份。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互联网医疗相关概念、互联网医疗存在的风险、互联网医疗应当如何监管等。

2结果及分析

2.1互联网医疗范畴

调查结果显示,73.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4.4%的医务人员认为“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开展的远程门诊、远程会诊”属于互联网医疗;83.8%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0.0%的医务人员认为“医疗机构与患者个人之间开展的远程门诊”属于互联网医疗;73.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5.2%的医务人员认为“医师个人通过QQ、微信、网络视频等向患者提供的医疗咨询”属于互联网医疗;69.1%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3.4%的医务人员认为“第三方健康咨询平台聘请医师提供的医疗咨询服务”属于互联网医疗;64.7%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6.1%的医务人员认为“第三方健康咨询平台使用医务人员或健康咨询师提供的保健咨询服务”属于互联网医疗的范畴。

调查结果说明,多数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只要是在互联网上开展的与医疗行为相关的活动,都应属于互联网医疗的范畴。

2.2对《执业医师法》规定的“亲自诊疗”如何理解

调查结果显示,95.6%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9.8%的医务人员认为“医师在医疗机构空间内面对面为患者进行的‘望、触、叩、听’诊疗行为”属于亲自诊疗;83.8%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8.9%的医务人员认为“医师在医疗机构内通过网络视频、网络传输的听诊音及相关检查、图像、监护等资料,进行诊断”属于亲自诊疗;47.1%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7.8%的医务人员认为“医师个人通过通讯(电话、传真)为患者提供的医疗咨询”属于亲自诊疗;47.1%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1.1%的医务人员认为“医师个人通过网络(微信、QQ、网络视频)为患者提供的医疗咨询”属于亲自诊疗。该调查结果说明,多数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亲自诊疗”应当是医师依托于医疗机构,结合影像、检查结果,在能够见到患者的情况下(通过视讯等方式),为患者诊治。

2.3医师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为患者提供相关医疗服务的性质

2.3.1医师通过各种通讯方式(指个人电话、QQ、微信网络等,下同)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77.9%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6.9%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14.7%的卫生行政人员和14.8%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52.9%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1.5%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97.1%的卫生行政人员和83.9%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1.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0%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近70%的多数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医师个人在聊天软件上为患者提供的咨询属于医疗咨询,此外还有近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该行为属于保健咨询,因行为性质属于咨询,故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该方式是合法的。

2.3.2医师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为患者提供医疗检查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67.6%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8.1%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30.9%卫生行政人员和37.2%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26.5%卫生行政人员和21.7%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67.6%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5.9%的医务人员认为该行为合法;29.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18.1%的医务人员认为该行为违法。说明超过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医师个人在聊天软件上为患者提供检查的行为属于诊疗活动。因该行为属于诊疗活动,因此近30%的卫生行政人员认为其违法,但是近7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该行为合法。

2.3.3医师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为患者提供医疗诊断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66.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5.4%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32.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3.5%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16.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15.4%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54.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5.6%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29.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0.9%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在“医疗咨询”和“诊疗活动”两个概念的认识上存在分歧,仍有32.9%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医疗咨询属于诊断活动的范畴。在该行为合法性的认定上,虽然超过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该行为合法,但选择违法性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也达到了30%。因此,在该行为性质的认定上有待于进一步统一。

2.3.4医师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为患者开具医疗处方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70.6%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9.3%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27.9%的卫生行政人员和23.5%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7.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15.9%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44.1%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7.4%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1.1%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超过6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医师个人在聊天软件上为患者开具医疗处方的行为属于诊疗活动。因我国法律法规规定诊疗活动只能在医疗机构内开展,因此近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该行为违法。

2.3.5医师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为患者提供手术方案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51.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6.5%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41.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6.5%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13.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13.9%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51.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4.8%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41.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4.3%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超过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医师个人在聊天软件上为患者提供手术方案的行为属于诊疗活动,但对于该行为合法性的认定仍不能达成统一意见。

2.3.6医师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61.8%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39.7%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7.2%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10.3%的卫生行政人员和16.7%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55.9%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2.0%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35.3%的卫生行政人员和25.7%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近5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医师个人在聊天软件上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的行为属于诊疗活动。在合法性的认定上,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存在意见不统一的现象。

2.3.7医师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为患者提供用药剂量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63.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5.6%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30.9%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5.8%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10.3%的卫生行政人员和21.1%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48.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1.1%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39.7%的卫生行政人员和26.9%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近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医师个人在聊天软件上为患者提供用药剂量建议的行为属于诊疗活动,尤其是卫生行政人员,超过60%的卫生行政人员认为该行为属于诊疗活动;但医务人员选择医疗咨询或诊疗活动的比例相当,说明医务人员对“医疗咨询是否属于诊疗活动”这一问题存在疑问。对于其合法性的认定,卫生行政人员认为该行为违法的比例高于医务人员。

2.3.8医师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为患者提供监测诊疗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57.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9.8%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32.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9.8%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19.1%的卫生行政人员和25.4%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57.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2.0%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26.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14.3%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近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医师个人在聊天软件上为患者提供监测诊疗的行为属于诊疗活动,但也有近4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该行为属于医疗咨询。对于其合法性的认定,虽然近7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是合法的,但仍存在一定的分歧。

2.3.9医师在诊疗活动中通过各种通讯方式等手段向不在医疗机构内的上级医师请示并获得诊疗建议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50.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0.7%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51.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3.5%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11.8%的卫生行政人员和18.5%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72.1%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7.0%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13.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18.0%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超过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医师在诊疗活动中通过电话、网络(QQ、微信)等手段向不在医疗机构内的上级医师请示并获得诊疗建议的行为属于医疗咨询,但仍有51.5%的卫生行政人员认为该行为属于诊疗活动。因此,诊疗活动和医疗咨询如何界定有待于进一步讨论。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对于医师通过个人的电话、网络(QQ、微信)等方式为患者提供检查、诊断、开处方、提供手术方案、提供治疗方案、指导用药、提供监测诊疗等行为,超过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都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但也不乏有卫生行政人员认为上述行为属于医疗咨询;在行为合法性的认定上,多数卫生行政人员的看法是只要医师对患者做出了与医疗相关的行为即为诊疗活动,合法性的认定趋势也是半数认为合法,半数认为违法。而医务人员在此问题上的意见也不统一,但多数医务人员认为上述行为是合法的。这说明诊疗活动和医疗咨询的界限在实践中并不清晰,存在一定的混淆,对于医疗咨询是否属于诊疗活动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

2.4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非医疗机构)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各种服务的性质

2.4.1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非医疗机构,下同)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医疗检查建议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73.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6.5%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20.6%的卫生行政人员和23.1%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2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5.0%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70.6%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6.3%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20.6%的卫生行政人员和8.0%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近6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医疗检查的行为属于医疗咨询,且选择该选项的卫生行政人员比例明显高于医务人员比例;对于其合法性的认定,超过7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合法,但在选择违法这一选项上,卫生行政人员的比例明显高于医务人员。

2.4.2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医疗诊断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42.6%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1.1%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39.7%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2.8%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22.1%的卫生行政人员和23.3%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44.1%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8.1%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44.1%的卫生行政人员和27.6%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近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医疗诊断的行为属于诊疗活动,对于其合法性的认定,卫生行政人员的意见存在分歧,接近50%的卫生行政人员认为该行为违法。由此可以看出,在部分卫生行政人员看来,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医师在互联网上诊断与当前法律法规相冲突。

2.4.3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口头医疗处方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36.8%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5.7%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38.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2.6%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29.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25.0%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47.1%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8.3%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38.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8.7%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在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口头医疗处方这一行为性质的认定上意见不统一,卫生行政人员更倾向于选择“医疗咨询”,但医务人员更倾向于“诊疗活动”。在合法性认定的问题上,均有接近半数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该行为违法。

2.4.4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书面医疗处方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48.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5.9%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23.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26.5%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27.9%的卫生行政人员和17.8%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36.8%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8.5%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54.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8.9%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近5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书面医疗处方的行为属于诊疗活动。对于其合法性的认定,近55%的卫生行政人员认为该行为违法,近50%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在该行为合法性的认定上存在意见不统一的现象。

2.4.5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手术方案建议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47.1%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3.3%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42.6%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3.1%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20.6%的卫生行政人员和18.1%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51.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1.7%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38.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26.5%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对于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手术方案建议的行为究竟是诊疗活动还是医疗咨询的意见存在分歧,因此确有必要对医疗咨询的性质进行界定。对于其合法性的认定,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的观点也不一致,超过60%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但近40%的卫生行政人员认为其违法。

2.4.6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治疗方案建议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50.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5.0%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35.3%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0.4%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2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21.5%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55.9%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7.2%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33.8%的卫生行政人员和18.5%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对于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治疗方案的行为究竟是医疗咨询还是诊疗活动的意见不统一,选择诊疗活动和医疗咨询的人数比例相当。对于其合法性的认定,超过6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但仍有超过30%的卫生行政人员认为其违法。

2.4.7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明确用药剂量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50.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1.7%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27.9%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0.6%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26.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18.5%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33.8%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0.0%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52.9%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6.9%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超过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用药剂量建议的行为属于诊疗活动。对于其合法性的认定,由于提供用药剂量的行为已具体到患者的治疗,原则上属于诊疗活动,因此超过50%的卫生行政人员认为在第三方网站上开展该行为是违法的,而仍有50%的医务人员认为该行为合法。

2.4.8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监测方法及建议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55.9%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9.8%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29.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5.6%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2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25.2%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对于此种行为合法性的调查,66.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2.0%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26.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11.3%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超过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监测方法及建议属于医疗咨询。对于其合法性的认定,近7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是合法的,但仍有近30%的卫生行政人员认为该行为违法。

2.4.9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健康教育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51.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0.7%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52.9%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8.5%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11.8%的卫生行政人员和20.4%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对于此种行为的合法性调查,7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6.3%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合法;16.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8.0%的医务人员认为其违法。说明超过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健康教育的行为属于保健咨询。由于提供健康教育的行为并不涉及疾病的诊断,因此在合法性的认定上,超过7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认为该行为合法。

对于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邀请有资质的医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书面处方、医疗诊断以及明确用药剂量等行为,多数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都认为其属于诊疗活动。对于提供诊疗方案建议、监测方法及建议等行为,选择医疗咨询和诊疗活动的人数比例相当。在合法性认定上,接近50%的卫生行政人员认为医师在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为患者提供诊疗活动或医疗咨询的行为违法,但多数医务人员认为即便是在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上开展上述活动,只要行为主体是医师,那么行为都应是合法的。这说明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对于医疗咨询和诊疗活动的认识模糊,有待于对两个概念进一步予以明确。

2.5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自行回答或邀请健康咨询师(非医师人员)提供相关咨询服务的性质及合法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51.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2.8%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医疗咨询;48.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7.2%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属于保健咨询。认为该行为是“医疗咨询”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中,37.1%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8.0%的医务人员认为该行为合法;62.9%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2.0%的医务人员认为该行为违法。认为该行为是“保健咨询”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中,57.6%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5.7%的医务人员认为该行为合法,42.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4.3%的医务人员认为该行为违法。

调查结果说明被调查者对于第三方健康咨询公司自行回答或邀请健康咨询师(非医师人员)提供相关咨询服务的性质在认识上意见不一:半数卫生行政人员认为该行为是医疗咨询,半数认为是保健咨询;而医务人员则更倾向于选择医疗咨询。选择医疗咨询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中,超过60%的卫生行政人员认为该行为涉及到医学诊治,因此需要由专业医师来完成,由非医师开展是违法的,且该比例明显高于医务人员。选择保健咨询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在合法性的选择上较为一致,均为60%左右选择合法,40%左右选择违法。由此可以看出,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在医疗咨询和保健咨询等问题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混淆,对于不同机构和人员能够开展医疗咨询、保健咨询的资质认识不清。

2.6网络就医存在的风险

调查结果显示,88.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83.0%的医务人员认为“非医师专业人员利用医师名义,错误引导”属于风险之一;88.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6.7%的医务人员认为“医师未亲自‘望、触、叩、听’诊断,存在医疗不安全的潜在风险”属于风险之一;80.6%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2.4%的医务人员认为“存在信息泄露,侵犯个人隐私权的风险”属于风险之一;66.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1.5%的医务人员认为“诊察报告、文书传输过程中失真,容易误诊”属于风险之一;只有4.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16.9%的医务人员认为网上就医不存在风险。

该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都认为互联网医疗存在风险,主要包括非医师滥竽充数、医患不能处在同一空间内完成诊断、诊疗报告在传送过程中会失真等风险。

2.7患者期望的医疗服务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76.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3.5%的医务人员选择“通过网络媒介挂号,再到医院就诊”这一方式;82.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9.6%的医务人员选择“直接到医院与医师面对面就诊”这一方式;67.6%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0.6%的医务人员选择“急性病到医院就诊”这一方式;52.9%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8.9%的医务人员选择“慢性疾病通过网络获得诊疗行为”这一方式;33.8%的卫生行政人员和30.4%的医务人员选择“通过网络,在线咨询就诊”这一方式。

由此可见,卫生行政人员选择最多的是“直接到医院与医师面对面就诊”这一选项,医务人员选择最多的是“通过网络媒介挂号,再到医院就诊”这一选项。说明大多数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都可以接受互联网医疗这一方式,但更希望采取的方式是“互联网挂号,传统方式诊疗”。

2.8责任承担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70.6%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9.6%的医务人员选择由“提供网络医疗咨询或保健咨询服务的第三方咨询平台”承担责任;73.5%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9.8%的医务人员选择由“提供互联网诊疗行为的医疗机构”承担责任;66.2%的卫生行政人员和56.5%的医务人员选择由“提供互联网诊疗行为的医师”承担责任;44.1%的卫生行政人员和40.0%医务人员选择由“患者个人”承担责任。调查结果说明在责任承担方面,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均认为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2.9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89.7%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9.4%的医务人员选择“要求第三方健康咨询平台进行医疗或保健咨询资质的申请或备案,并加强监管”;82.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6.9%的医务人员选择“要求参加第三方健康咨询平台的医师进行医疗或保健咨询的备案”;89.7%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2.8%的医务人员选择“制定互联网医疗诊疗规范及标准加强监管”;92.6%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2.2%的医务人员选择“严格监管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疗机构资质申请”;83.8%的卫生行政人员和70.2%的医务人员选择“严格监管医师参加多地点执业的互联网医疗审批”;75.0%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5.9%的医务人员选择“结合卫生区域分级医疗的规划,分配三级医院与相关社区医院进行互联网诊疗行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86.8%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5.2%的医务人员选择“应对互联网医疗的范围进行规范”;82.4%的卫生行政人员和63.3%的医务人员选择“加强互联网医疗电子处方监督、管理,病历记录、病案保存与管理的规范及病案信息统计应用管理等,保证患者隐私权、信息安全”。卫生行政人员选择最多的选项为“严格监管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疗机构资质申请”;医务人员选择最多的选项为“要求第三方健康咨询平台进行医疗或保健咨询资质的申请或备案,并加强监管”。

篇9:大学生医疗改革调查问卷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双语教学;调查问卷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金融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金融学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经济学主干课程,如何有效开展金融学双语课程教学,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

第一,顺应学科发展趋势,弥补微观理论的不足。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学专业设置主要借鉴国外金融学科“经济学院模式”,这种模式关注的重点在于金融理论和宏观金融问题,货币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国际货币与金融经济学、金融市场学等是最重要的必修课程。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也沿袭这种模式开设专业课程,这显然与其办学定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错位。

随着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上述模式的不足逐步显现,国内部分高校尝试在课程设置上吸收并采纳国外金融学科“商学院模式”。这种模式着眼于微观领域,特别强调金融市场实践问题,将金融纳入管理学范畴,投资学、公司财务、金融工程、金融经济学、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国际金融市场等成为最重要的课程。因为这些课程具有强调微观、强调应用等特点,完全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所以从长期看我们也应该在金融学课程设置上逐步向这一模式转变,但是由于短期内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这种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通过双语教学的方式,引进上述课程作为必要的补充已经成为现实的选择,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适应金融业全面开放的现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经济全球化,尤其是金融全球化,已经深刻影响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随着入市后五年保护期的结束,我国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金融资本、人才的双向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愈加频繁,观念、技术和市场竞争都越来越显现出国际化特征。客观现实对我国高等教育财经类专业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具备国际视野,要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通过双语教学的形式,使财经类专业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表达方式,进而跨越文字障碍,了解金融学最新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无疑将大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开展金融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金融学双语教学的现状:调查问卷的分析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的对象是某学院三年级第一学期会计学本科专业的所有学生,共计88人,实际回收问卷69份,有效应答率为78.4%。问卷调查遵循自愿原则,采用匿名形式。

设计此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基本信息,从而明确双语教学的目标,探索有效的双语教学实现模式。调查问卷涉及学生对金融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兴趣、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学生的语言基础、双语教学的效果、学习中面临的困难、教学手段的评价以及建议和要求等七个方面,共设计了14个问题,每个题目均有多个备选项,学生从中选出认同度最高的一个或多个答案,部分题目学生可以自主发挥。问卷调查的具体结果经汇总后列于下表1中。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1学生的英语基础。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这届学生四级通过率为56.5%,六级通过率仅为7%,两者合计为63.5%,另外高达85.5%的学生并没有阅读过金融学课程原版教材。这些数据一方面显示在这届学生中开设金融学双语教学课程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另一方面又说明学生的语言基础普遍不高,之前也没有接触过原版教材,因而双语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设置、教材选取等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可接受能力。

2学生对双语教学的主观认识。我们是通过两个方面来衡量学生的主观认识的。其一,学生对双语学习的兴趣。调查显示,有63.8%的学生对双语学习兴趣一般,只有近19%的学生持有浓厚兴趣,这一点是与上述学生的英语基础正相关的,说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热情,从感性认识上看普遍不高涨。其二,学生对双语学习的理性认识。有65.2%的同学认为英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工具,有85.5%的学生相信双语教学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程度的帮助和提高,同时认为应该增加双语课程教学的学生多达75.4%,这三个数据均高于对双语学习兴趣一般的63.8%的水平,这反映了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是对双语教学普遍认同的,更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这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如何设置课程和选用教材,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双语学习过程中的体会。通过一学期双语教学实践,第一,有49.3%的学生认为其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阅读原版专业教材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有37.7%的同学对双语教学的形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些说明学生对双语教学还是比较陌生的,我们提供的双语教学产品还是远远不够的。值得欣慰的是,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已经打破了语言给专业课学习带来的障碍,开始从感性的角度接纳原版教材,这无疑是我们进行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第二,对于双语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大多数同学(66.7%)选择了“专业词汇偏多”这一选项,这说明学生接触的原版教材还是太少,目前阶段学生还只是停留在双语教学要求的最低层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注重对语言的讲解,其次才是对专业知识的讲授,而不是相反。

4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一学期的双语授课,有44.6%的同学认为教学效果良好,也有42%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这既说明了学生对此次教学实践普遍持中性偏褒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还存在较大的不足,需要加强对双语教学规律的研究和探索。

5双语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我们所提供的有关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许多分类备选答案中,学生认同度最高的却是较为笼统的两个选项,选择“侧重对专业知识的讲授”者占55.1%,选择“应混合使用中英文授课”的同学占76.9%。对此,我们的理解是:之所以选择混合使用两种语言,是与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英语水平密不可分的,也是对专业词汇过多的一种弥补手段,因而认同度较高,在有两种语言授课的情况下,学生更愿意多吸收专业知识,而不是将双语教学仅仅当做是“专业知识+英语学习”。

三、对金融学双语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结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学生的反馈意见不仅仅是个别学校所特有的,实际上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英语基础一般,但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较高,教师授课认真,但教学方法

较为简单,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的现象。对金融学双语课程的改革,必须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途径等各个环节体现这一特点,这样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

(一)双语教学的目标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生源的基本情况,我们认为金融学双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在校学习期间的基本目标是引导学生打破语言障碍,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去阅读各类原版专业资料。

(二)双语教学的模式

以上述双语教学目标为指导,我们选择了以引导式和启发式为主,以实践性为辅的双语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同于科研型和教育科研型大学的双语教学模式,并不将教学侧重点放在对学术性和纯理论性的讲授上,对于技术分析也不做过多的要求,同时并不要求学生较多涉猎过于深奥的学术前沿,相反,我们认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启发,才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深入学习,并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不仅如此,通过实践性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对于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三)实现双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1课程设置。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双语教学,首要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课程以及双语课程开设的时间安排。在课程选择方面,要体现出应用的特点,诸如金融学等专业课程应是开设双语教学的首选课程,其次一些专业基础课,如西方经济学等,考虑到其与金融学等应用类课程的学科传承,也可以有选择地逐步开展。在双语课程开设的时间安排上,为使得双语教学具有连续性、系统化和全面性,可以考虑从大一开始即开展双语课程教学,尽量避免双语教学时间选择上的阶段性和分散化,尤其是双语课程不能开设在大三及以后学期,这样会让学生顾此失彼,从而产生应付心理,以至严重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

2教材选取。金融学双语课程教材的选择,是许多学者和教师争执的焦点问题,因为一本适合的好教材是双语教学正常开展及教学效果提高的有力保障。考虑到原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不少人反对直接使用原版教材,转而采用中文教材或自编双语教材,对此我们认为,教材的选取应该和双语教学的目标保持一致,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认为还是应该选用经典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其理由包括:第一,原版教材可以保证教材语言的准确性、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正确性,总体上有利于教师授课的严谨和规范;第二,现有的许多自编双语教材,无论是从专业知识还是在语言规范上,都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很难找出令人满意的金融学双语教材;第三,我们进行双语教学,目的是打破语言障碍,让学生有兴趣去阅读各类外文资料。如果采用中文或者是自编教材教学,则学生无法获得对原版教材的切身感受,总体上影响学生双语学习的效果。

针对双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材难度和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加以克服。一是尽量以经典教材为主,教材的整体难度要和学生水平相当或者是略低,教材的选取尽可能偏向于微观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对金融学的国外经典教材非常熟悉;二是选择原版经典教材最新的版本,这样可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三是配以该教材的中译本,以便于学生参照阅读;四是除经典教材之外,双语教学材料还应该包括国外报刊、登载的有关金融学的素材和案例等,这些材料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增加学生对金融学的感性认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广受学生欢迎,对此我们不应忽视。最后,学生在阅读原版教材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应该是阅读习惯问题,而不是语言本身,其实涉及的语法及惯用法对本科生来说并不难,至于专业词汇,熟悉一段时间后自然会掌握,而这也是他们应该掌握的,选择适当程度的原版教材,也可以部分减轻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语言难度。

3授课方式。选择适当的授课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双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授课方式上深入探索,不断创新。

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代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可以尝试采用诸如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情景模拟等课堂教学方法。其次,强调互动交流,启发和引导学生用外语来思考、陈述和解决实际问题。再次,针对学生外语基础的参差不齐,可以有侧重的对原版教材选择使用,诸如基本原理、基础性概念和应用性较强的知识点可以花较多时间,仔细讲解,让每一个学生透彻了解,而对理论的深入阐述和较深层次的知识点则可以引导有能力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继续阅读,教师做好解释工作。

授课语言的使用,我们认为在总量上,外语的使用量不宜低于50%,可以先少后多,逐渐加大分量,同时注重对两种语言的交叉使用,特别是学科的难点如一些概念、原理要确保解析清楚,可以先做出相应的汉语注释,再用英语借助板书精确讲述。此外,课前给学生提供专业词汇英汉解释,课堂上对于一些长句、语法结构复杂的句子进行重点分析释疑,在回答问题、作业完成以及考试方式上也尽可能地采用英语形式完成。

上一篇:这就是我(男孩) 600字下一篇:中国环境保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