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适应理论论文

2022-05-11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文化适应理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来华留学生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凸显。语言沟通障碍、心理适应障碍、社会生活不适、学术适应困难及教育管理不适等因跨文化所产生的问题,阻碍着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第一篇:文化适应理论论文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摘 要: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多元、动态、竞争、协作、开放的复杂适应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于认识、理解、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的理论、思想方法与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解决区域创新体系的多智能体建模问题、区域创新效率评价的问题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战略问题可以为此研究提供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区域研发强度;DEA方法;发展战略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区域创新体系

1.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方法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以下简称CAS)理论是美国霍兰(Holland)教授于1994年,在桑塔菲研究所成立10周年时正式提出的。霍兰教授在其著作《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一书中将CAS定义为“由用规则描述的、相互作用的主体组成的系统”,这些主体“在形式和能力方面是千差万别的”,“随着经验的积累,通过不断变换其规则来适应环境中的其他主体”。CAS理论最基本的概念是具有适应能力的、主动的个体,简称主体。这种主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遵循一般的刺激——反应模型。所谓适应性,就是指主体能够与其所在环境与其他主体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生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整个宏观系统的演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的、经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派生出来的。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的提出对于人们认识、理解、控制、管理复杂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

2.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种复杂适应系统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多元、动态、竞争、协作、开放的体系,它是站在区域整体的高度,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及政府等各个关系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互相作用的整体”的角度出发来建构的,不只是针对微观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等单个要素。区域创新体系的组成单元数目众多,且各不相同,相互之间常常存在强烈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反馈与调节的方式多样且不断变化,系统组成与相关过程也往往表现出高度的时空异质性。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区域产业群落演替过程的复杂化,区域创新体系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这都说明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类复杂系统,它的复杂性体现在组成元素的数量规模大、种类多、系统内外部结构多样、存在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这样,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就可以为区域创新体系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提供新理论、新方法,其应用和发展很可能是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最富有挑战性和重要性的研究热点之一。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思想的区域研究开发投入强度模型

研究与发展活动(Research&Development,简称R&D)是整个科技活动的核心,它的好坏与成败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发展后劲和社会福利水平。R&D投入强度(研究开发经费/区域生产总值)是国际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也是构成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每年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将它列为考察一国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大幅度增加对R&D的投入正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1991—1999年间,我国R&D/GDP强度一直在0.6%—0.83%之间徘徊,2000年首次超过l%,2001年达到1.09%,2003年达到1.31%。2005年我国R&D投入强度还不足1.5%,而同期发达国家的R&D投入强度大都在2.5%以上。提高R&D投入强度是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和企业自主创新的需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及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做出了我国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强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提出了R&D强度在2020年达到2.5%的发展目标。

复杂适应系统通常通过异质成分间非线性作用而自组织成等级结构,系统的整体属性由局部成分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而系统又能通过反馈作用或增加新的限制条件来影响成分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这样,按照复杂适应系统论的思想,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表现为“种群进化式”的演变过程。从发展动力上看,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些计量指标(研究开发投入、论文、专利等)的增长主要受创新体系的繁殖力和环境影响力的作用。

R&D投入强度的演化动力主要来源于:一是R&D投入强度的自我积累、复制和惯性作用力,这是创新体系的繁殖力,它与上一时期的R&D投入强度成正比,当上年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比较高时,当年R&D经费投入强度也会比较高;二是政府的政策环境的推动力,它与政府的财政科技投入直接相关;三是市场的拉力,它与R&D投入能够带来的经济收入直接相关。如果新产品销售收入随着R&D经费投入的增长而增长,也会促进R&D经费投入的增长,形成正反馈关系。我们选择全国各省区、直辖市相关指标的平均值作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对样本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建立起区域R&D投入强度的演化模型。

y(t)=0.98217y(t-1)-5.470817y(t-1)2+13.31182g(t-1)y(t-1)+0.013126uv+0.00336

上式中各变量的含义是:y(t):当年的研究开发经费/地区生产总值;y(t-1):上年的研究开发经费/地区生产总值;g(t-1):上一年政府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u:企业科技人员占全社会科技人员的比例:v:新产品销售收入/地区生产总值。

通过计算R&D投入强度,可以将各省区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地区,R&D投入强度大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有北京、陕西、上海。其中北京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多。第二类地区,R&D投入强度在全国平均水平附近,这类地区有天津、广东、江苏、湖北、甘肃。第三类地区,R&D投入强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远,除了第一类以及第二类之外的其他地区都属于第三类地区。其中新疆和内蒙古的投入强度最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左右。

运用上述模型,还可以对各省区的R&D经费投入强度进行预测。例如,河南省2005年的R&D经费投入强度为0.5%,要想达到2010年1.5%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要尽快建立和健全多元化的R&D投入体系。

区域创新效率评价的DEA方法与复杂适应系统思想的结合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种多层次的规则耦合关系网。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智能体的行为规则的变化是系统演化的根本动因。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观点看,区域创新体系的复杂行为现象来自于自组织、涌现和适应诸过程。这种系统在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自适应、涌现改变系统本身的行为规则,从而不断向前发展和演化。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智能体(企业等)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智能体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不断进行着演化学习,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规则。各个底层智能体通过相互间的交互、交流,可以再上一层次,在整体层次上凸显出新的结构、现象和更复杂的行为,如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聚合的形成,更大的智能体的出现等;涌现是“新行为规则、新秩序的形成”过程,而演化则是“规则和秩序的跃迁”过程。区域创新体系的演化过程是以一次又一次新的规则结构和秩序结构的涌现作为自己的阶梯的,因此具有“断续平衡”和“路径依赖”的特征。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种多层次的规则耦合关系网。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所谓制度体系是管束智能体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及其实施机制。制度不是单一的规则,而是多种规则的体系,这些规则之间有着各种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关系。

从作用机理来看,多种多样的规则和制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最基本、最本质的作用是提高创新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因而,可以采用效率分析(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的方法来测算规则和制度的“好坏”。

选取各省区科技投入和产出的数据,建立起计量经济学模型,可以得出各地创新效率。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不同区域的创新效率有很大的差异,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河南、江西、新疆等中西部省份的创新效率比较低,说明这些地区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时,不仅需要增加创新资源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进行制度创新,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思想的区域创新体系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按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思想,在区域创新体系演化过程中,各类创新体的性能参数在变,整个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规则、功能结构也将产生相应的变化。而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战略则主导这种演化和变化的路径。

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特殊性,要素禀赋结构不同,其资本实力和创新环境也相差很大,因而每一种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战略都有其适用条件。例如,梯度理论是不适合落后区域的,因为梯度战略不利于提高落后区域的创新能力;而以知识追赶优先的“新追赶战略”也是不适合落后区域的,因为落后区域的创新能力在短时间内很难追赶上先进区域。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制定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战略。落后地区应选择“融合战略”;对于老工业基地等“古典”区域,则应采取“再造战略”。而对于河南等“中间”区域,则应采取“对接战略”。

河南采取“对接战略”,就是根据河南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水平,积极承接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瞄准国际国内技术先进水平,积极推进自主创新,使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和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可以概括为“建设一个体系”、“两个转变”、“三个突破”。“建设一个体系”,就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体系。“两个转变”,一是在发展路径上从跟踪模仿为主逐步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确立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要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为重点,积极研发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从工业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在省级六大支柱产业中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集群和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企业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加强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转变,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在此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三个突破”就是在重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重点突破。

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智能体具有智能性、适应性和主动性,可以自动调整自身的状态、参数以适应环境,或与其他智能体进行协同、合作或竞争,争取最大的发展机会或利益。在这种演化过程中,智能体的性能参数在变,功能、属性在变,整个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结构也将产生相应的变化。而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战略则主导这种演化和变化的路径。所以,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有助于制定符合实际的、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OECD.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R].OECD Publications,Paris,1997,10.

[3]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增长新的基础:美国创新系统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3.

[4]Metcalfe J.S., Fonseca D., and Ramlogan R.Innovation, Growth and Competition: Evolving complexity or complex evolution. Complexity and Complex Systems in Industry Conference 2000, University of Warwick.

[5]金吾伦,郭元林.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推进国家创新系统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04,(6).

[6]刘建华.从资源型经济大省迈向创新型经济强省[J].中国经济时报,2006—06—15.

责任编辑:伊 人

作者:刘建华

第二篇:跨文化适应理论对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摘 要: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来华留学生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凸显。语言沟通障碍、心理适应障碍、社会生活不适、学术适应困难及教育管理不适等因跨文化所产生的问题,阻碍着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根据跨文化适应理论,平衡“特殊照顾”和“趋同发展”的管理模式,加强留学生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构建留学生社会支持体系,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学生信息沟通服务网络,是提高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水平的新路径。

关键词:高校;留学生管理;跨文化适应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我国求学。据统计,2016年共有442773名外国留学人员来我国学习,比2015年增加45138人[1],我国成为第三大留学目的国[2]①。根据《留学中国计划》,到2050年,我国的来华留学生人数将达到50万人[3]。由此可见,一方面,留学生已成為中国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但另一方面,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生源国愈来愈多元,规模持续扩大(见表1),留学生管理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

一、跨文化适应的内涵与理论

跨文化适应,也叫文化适应,是指“在由个体所组成的,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直接的、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4]。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的个体处在自己独有的文化环境中会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因此,当人们来到新的文化环境,受到自身文化惯性和源文化(source culture)的制约,就容易与新的文化形成文化冲突,从而产生心理抵触、行为异常等不适症状。跨文化适应就是个体在文化冲突中不断变化和调整的过程。

跨文化适应理论始于20世纪初美国学者对当地移民群体的研究,二战后逐渐被应用到对留学生群体的研究中。目前,该理论的研究对象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期移居他国的移民、难民;另一类是短期居住他国的旅居者,包括企业外派人员、国际学生、访问学者等。迄今,西方学者已提出多个成熟的跨文化适应阶段理论和模型:利兹格德(Lysgaard)的“U型曲线模型”(图1)认为,文化适应的过程呈现为一条“U型曲线”(从高到低再到高),具体分为最初调整阶段、危机阶段和再度调整阶段[5];奥贝格(Obeg)的“文化冲击模型”(图2),根据跨文化适应者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将他们所经历的文化冲击描述为一个过程,包括四个阶段——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适应期[6];葛勒豪(Gullahorn)的“W型曲线”(图3)认为,文化适应过程大致表现为六个阶段——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适应期、返回文化休克阶段和再度社会化阶段[7];贝瑞(Berry)的“文化适应策略模型”(图4)认为,文化适应具有两个维度,即保持自身文化传统和身份认同的倾向性,以及与其他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四种文化融合的策略,即同化、整合、分离和边缘化[8];沃德(Word)的“文化适应过程理论”,则将文化适应看作一个过程,该理论指出,当个体来到一个新环境进行文化接触时,其会感知到来自新文化的压力和自身能力的缺陷,因此,个体的情绪、行为、认知便会做出反应,从而进行压力管理或获取新文化,这一过程的结果即为个体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层面的改变,该过程会受到个体和社会层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9]

二、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跨文化适应问题

在教育国际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国际学生已成为跨文化适应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他们在异文化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文化适应问题,这给高校的留学生管理部门带来很多挑战。如前所述,跨文化研究专家沃德将跨文化适应分为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我国学者朱国辉在考虑到留学生“学生”身份的基础上,认为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还应包括学术适应。综合上述两位学者的研究,本文主要从留学生的语言交际问题、心理适应问题、社会文化适应问题、学术适应问题及教育管理适应问题五个方面来探析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跨文化适应问题。

(一)语言交际问题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交际问题即留学生到陌生的语言环境中无法通过母语完成日常交流的现象。来华留学生在中国主要通过汉语和英语进行交流,但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尽管多数留学生参加过汉语培训和考试,但他们在来华初期依然无法顺畅地使用汉语进行交流,即便是可以顺利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留学生也往往会由于文化差异而出现语言表述或用词上的偏差,进而造成误解,给生活、学习、社交带来一定的困难。此外,除了口头语言之外,手势、动作、表情等语言符号的使用也会因为文化差异造成误解。

(二)心理适应问题

心理适应是指个体心理对文化情境变化的调整[10],调整不当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问题。不难想象,当一个人远离家乡的亲朋好友而奔赴陌生的环境时,心理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根据上文所提及的跨文化适应阶段理论与模型,留学生进入东道国之后会经历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危机期和适应期。在这些时期内,“人们由于失去熟悉的社会交流信号或符号,对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症。”[11]。这种焦虑症一般表现为焦躁、厌学、过度思乡等负面情绪和抑郁症状,具体表现为身体上的疲劳、精神上的压力感、对自己价值观的怀疑、对自身角色的认知混乱、对独自生活的无助感等。这些心理障碍若不及时得到缓解,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一些自我调控能力差、不善交际的学生很难度过跨文化心理危机期,心理问题难以得到排解,给学习、生活带来困难。

(三)社会文化适应问题

社会文化适应是指个体行为对文化情境变化的调整,是个体在学习东道国社会文化知识和技能时的状态[12]。个体作为一个社会人存在于新的社会中,必须要了解和适应新环境的社会文化生活,包括其文化知识,如历史、宗教、地理、经济、政治等,以及文化风俗与习惯,如穿着习惯、问候用语、合适的空间距离、情感表达方式等。来华留学生大多是初次来到中国,因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产生误解或偏见,进而出现社会文化适应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校多实行留学生与本国学生分开住宿、教学的管理方式,因而,在有限的生活区内,留学生较难与中国学生和教师进行深入的接触和交流,从而易产生社会文化的适应问题。

(四)学术适应问题

学术适应是指留学生在东道国高校中的进行学习调整的状态[13]。由于教育观念差异,来华留学生在进入我国高校学习初期,极易出现学术不适问题。例如,在教学方式上,我国高校多采用传统的讲授制,课堂气氛多保守严肃,留学生可能会感觉不适;在学业评价方式上,我国高校的课程考核方式多为出勤率、课程论文或期末考试,而部分高校对留学生的学业要求可能低于对本国学生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导致留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学业成绩低,形成恶性循环;在学术资料查找上,可能存在图书馆中的外文文献较少等问题。

(五)教育管理适应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和院系负责管理留学生的招生、生活和学习。但是,由于高校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管理的复杂度与难度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也逐渐显露。例如,一方面,留学生管理人员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既要做到一视同仁,又要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对其进行区别管理,管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外事管理部门的人员数量普遍较少,不能满足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所带来的管理需求。另外,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异,部分管理人员可能对留学生生源国的文化不甚了解,因此在处理留学生问题时容易造成误解,从而加大管理难度。

三、启示

(一)创新管理模式:平衡“特殊照顾”与“趋同管理”的关系

我国高校的留学生管理模式大多是“特殊照顾”,即对外国学生与本国学生进行区别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一定积极作用,如留学生容易感到“被接受”,减少其心理压力、陌生感和孤独感。但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果,如过于“照顾”的管理容易导致留学生群体的纪律和约束意识弱化;为留学生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增加了行政管理的成本,同时容易导致高校管理职能的交叉和混乱;更为重要的是,“特殊管理”也将留学生与本国学生的生活、学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隔离,减少了留学生学习汉语、感受中国文化的機会,人际交往需求得不到较好的满足。

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始模仿美国大学的“趋同管理”模式,即对留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本国学生完全一致,几乎没有任何区别。这可以促进外国学生更快融入东道国文化,使留学生的语言水平、学术能力、交际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且其不需要专门设置留学生管理服务机构,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但这种模式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产生的文化不适、心理问题等得不到较好的关注。

当前,很多学者呼吁中国的大学模仿美国的留学生管理模式,很多高校也开始纷纷实践。笔者认为,上述两种管理模式均有优劣,不能简单地完全否定本国做法或照搬美国模式,而是应立足我国国情,从我国留学生的教育实际出发,以国际标准为外国学生创造出更具国际竞争力和充满中国“人情味”的学习环境[14]。其一,我国高校应取消专门的留学生公寓、留学生餐厅和留学生教室,将外国学生与本国学生统一交由教学部门管理。其二,一定程度上为留学生提供“照顾”,尤其是在留学生处于跨文化适应过程的危机期和适应期时,及时地给予外国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

(二)加强留学生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高校的留学生管理人员要培养自身的跨文化管理能力。首先,管理人员要树立国别意识,了解留学生来源国的文化背景,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管理失误。其次,管理人员要了解和学习跨文化适应理论及应对策略,建立跨文化适应的阶段意识,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辅导和帮助。例如,在留学生文化适应的关键期,高校应给留学生提供跨文化心理咨询与心理支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留学生语言学习;高校教师应重视留学生的教学与指导,为留学生提供学术支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举办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文化活动。最后,管理人员要积极接受相关培训,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留学生保持平等友好的关系。

(三)构建留学生社会支持体系

其一,在顶层设计上,要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留学教育较发达的国家早已制定了完备的留学生教育政策法规和社会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各方面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意识和水平有待提高。以外国学生兼职问题为例,我国对来华留学生兼职的法律法规比较模糊甚至缺乏,而有的国家对留学生兼职有详细且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15]。

其二,在基层群体中,应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帮助高校加强留学生管理。建立从国家政府支持、社会群体支持到高校支持、教师支持、学生支持的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利于提升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推动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四)建立多种形式的信息沟通服务网络

高校留学生管理部门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多种渠道的沟通平台。其一,管理人员可以建立网络交流平台,让留学生与管理人员、教师、其他学生等保持联系,以便及时为留学生提供心理、社会生活以及学术方面的帮助,解决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扩大留学生的交际范围,方便留学生获得有用的信息。其二,鼓励留学生建立自主管理的沟通途径,如创建学习交流群、同国会、同乡会等,帮助他们排解在异乡的孤独感和陌生感,以便尽快地融入我国的文化和学习生活。

注释:

①据美国国际教育学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发布的2015年留学生流动性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已超越德国、法国,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在国际留学生市场中占有8%的份额。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08-2016[Z].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016.

[2]New 2015 Project Atlas Trends and Global Data Factsheet[EB/OL].http://www.iie.org/Research-and-Publications/Project-Atlas,2016-01-27.

[3]留学中国计划[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811/201209 / 141518.html,2016-01-30.

[4]Redfield R.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38):149-152.

[5]Lysgaard S.Adjustment in a Foreign Society:Worwegain Fulbright Grantee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1995(7):45-51.

[6]Oberg.K.Culture Shock Adjustment to a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J].Practical Anthropology,1960(7):177-182.

[7]Gullahorn,J.T.& Gullahorn,J.E.. An Extension of the U-curve Hypothesi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63(19):33- 47.

[8]Berry,J.W..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J].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7,46(1):9.

[9]Ward,C.,Kennedy, A..Crossing Cultur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Dimensions of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C]//J.Pandey,D.Shinha&D.P.S.Bhawuk(eds.).Asian Contributions to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New Delhi,1996:289-306.

[10][12]Ward,C.The A,B,Cs of Acculturation[M]//D Matsumoto(Ed.). The Handbook of Culture & Psych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411-445.

[11]關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40.

[13]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14]张铮.试论留学生管理的“特殊照顾”与“同一管理”——中美高校留学生管理之比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3):167-172.

[15]孙玉兰,李灿,吴红梅.从理想到现实:非洲来华留学生兼职困境研究——以南京八所高校为例[J].高教探索,2015(12):99-106.

作者:郑安云 李娇

第三篇:言语适应理论在广告语中的应用

【摘要】言语适应能力最初是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模式,旨在解释言语风格变化中的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语言保持等交际策略的心理动机和情感因素的影响,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相似吸引原则、社会交换原则、归因原则和群体特征原则。广告用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正使用了言语趋同和趋异策略,并体现了相似吸引、社会交换和归因原则。因此本文通过语适应理论的视角来分析广告语中的情感诱惑和消费心理,从而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

【关键词】言语适应理论 广告语

广告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其极具艺术性的语言如今也成为了社会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目前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广告语研究大部分都是揭示广告语的语码转换现象,而将其与言语适应理论结合的甚少。言语适应理论最初完全作为社会心理学,正可以掘出广告语背后的心理动机。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促使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品牌也向外国市场进军。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可避免的使得一些外国品牌趋向中国化,本土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广告战略也部分带有国际化色彩。这两种现象可以用言语适应理论中言语趋同和言语趋异来解释和分析,并体现相似吸引,社会交换和归因原则。

一、言语适应理论

言语适应理论最初由Giles和Powersland等在1975年提出,后经Bell、Beebe、Coupland、Coulmas等人发展。该理论是以听话人或听众为中心,用于解释言语风格变化中的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语言保持等交际策略的心理动机和情感因素等的影响。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相似吸引原则、社会交换原则、归因原则和群体特征原则。基于本文的需要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言语趋同”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一方改变自己原有的言语习惯或语体,以更接近说话对象的言语或语体。

“言语趋异”是“交际个体凸现自身的语言特征以强调与交际对方之间差异的语言策略”。

“相似吸引”原则指在交际中说话人的话语与受话人的话语越相似,对受话人越具吸引力、越容易理解。

“社会交换”原则指人们在“趋同”和“趋异”时,存在着得与失的交换,说话人权衡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和回报,希望利大于弊,从而选择“最大可能收益”。

“归因”原则是指人们通过评估他人的表面行为来找出其行为的动机。

二、言语适应理论运用于广告语的分析

1.言语趋同。在2011兔年的匹克运动的贺岁广告中,基德等外国明星就说了这样一段广告语:财富“兔”有(to you);事业“兔”有; 爱情“兔”有; 友情“兔”有; 和睦“兔”有。匹克祝大家兔年有吉祥。

外国明星放弃他们的本土语言,使用中文这样一种目标语给中国观众带了很多好感和亲近感,这也体现了相似吸引的原则。“兔有”一词不仅符合中国语言表达的习惯,让观众一听了然,在恭祝兔年的同时也保留了外语表达原意“to you”的谐音。只是改变了一种语体,却表达了相同的意思,韵味犹然。比起单纯的英语词,这样更易于中国观众接受和喜爱。这种言语趋同效果使得匹克运动产品更深入中国消费者内心。虽然放弃了本土语言,但其动机就是要得到更大的回报--促进匹克产品的销售。

2.言语趋异。广告三要素之一的“信息个性”正体现了广告用语追求和凸显着自己的个性,并对消费群体进行定位,让该群体印象深刻,体现其独一无二的品牌效应。比如国内最大的体育用品品牌李宁,其广告词是“Everything is possible”。这种将中文广告语转换为英语广告语的策略正是李宁用言语趋异策略扩大消费人群把自己的品牌推向国际化的体现。这种策略不可避免地会失去一些中国的元素,部分国人可能会对该品牌产生陌生感,但是秉着商品国际化的趋势,该策略带来的利还是会大于弊,从而也揭示了该商品广告语背后的动机。

再如一款卡姿兰睫毛膏 “Beautiful eyes,Perfect love”的英语广告词正体现着 “时尚就是卡姿兰”的品牌理念,其中beautiful 和love将该商品的目标消费者定位在时尚年轻大众化的女性,让人联想到法国浪漫的爱情和年轻女性时尚魅力,满足了那些追求时髦,崇尚外国品牌受众的心理需要。这种产品出发点是只针对部分特定人群或小众市场,那么趋异也是其必然选择,但通过其品牌的独特性来吸引特定消费者也是该商品的目的和动机。

现代社会广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告,而一个成功的广告需要好的广告语来支撑,因此广告语也就成了广告的灵魂。广告作为一门新型的交叉性学科,其研究领域不只是新闻学,而已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及语言学等多个领域。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言语适应理论可阐述广告语背后的消费心理和动机,从而为广告语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言语适应理论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商品市场日益多样化,客户群体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希望言语适应性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层面和理论支持于广告领域,并为其服务。

参考文献:

[1]Coupland,N.1995,Accommodation Theory[C],in Verschueren,Handbook of Pragmatics,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ng Co.

[2]粟进英,李经伟.言语适应理论与身份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2010,06:38-41.

[3]李素瓊,吴庄.论称谓语选择的言语适应过程[J].国外外语教学,2005,03:15-19.

[4]刘正光.言语适应理论研究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1,02.

作者:李秋岚

上一篇:专业基础课程论文下一篇:教育技术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