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职校园文化创新的意义、作用与途径

2022-09-11

我国高职院校许多从中专升格而来, 也有许多从大学的分校或成人高校演变而来, 多数办学时间不长, 校园文化的定位和建设还处在发展、探索阶段, 如何做到既体现大学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品味, 又能形成自身的独立风格和不懈追求,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高职院校既有大学校园文化的共性特征, 同时也具有职业性、地方性、实践性等自身的特点, 其校园文化创新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高职校园文化创新的含义、现实意义

1.1 高职校园文化创新的含义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及服务实践中所传承、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高职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成果、精神财富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创新概念是由美藉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于1912年首次提出的, 他提出“创新, 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的组合。”新华词典解释“创新”:“抛弃旧的、创造新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创新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广泛运用, 并赋予创新以更加丰富的内涵。以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 创新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 在处理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中弃旧图新的独创性活动, 以及在这一活动中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高职校园文化创新可以说是对校园文化的传承、整理、创新的过程, 也是对校园文化的提炼、积淀、凝聚、发展的过程。

1.2 高职校园文化创新的现实意义

创新是高职校园文化的灵魂, 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对于当前高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深化教育改革和培养高职创新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是培养人的场所, 是实用型人才成长的摇篮, 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为谁服务”, 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在新形势下, 高职院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加强校园文化创新, 以培养和造就大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努力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实践已证明, 高职校园文化正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才的沃土。

高职校园文化创新有利于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人才。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其中促进了教育的世界交流与合作, 有利于提高高职校园文化的品位, 但各种文化观念冲突不可避免;加入了WTO促进了文化产品、服务的多样化, 有利于活跃高职校园文化的形式, 但西方国家的腐朽东西, 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会产生影响;加入WTO促进了互联网的普及, 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 但也传来了一些黄色的、不健康的东西, 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有很大的负面作用。面对加入WTO新挑战, 要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创新, 以建立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运行机制, 科学地鉴别对待外来文化, 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 把握住发展的机遇, 把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努力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科技人才、工程人才、现代管理人才和熟悉国际规则的外贸人才等[1]。

2 高职校园文化创新的作用

2.1 育人导向作用

一名学生从进入高职校园的第一天起, 以课堂教学为代表的教育, 是贯彻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 但不是唯一的, 在课余时间的学习、娱乐、交往、锻炼等各项活动都是在高职校园文化氛围中进行, 并受其熏陶感染。因此, 一定形态的高职校园文化必然会对学生产生育人方向的引导, 这就是高职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2.2 制约启示作用

高职院校制订了许多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师生的行为, 这是必要的。但规章制度无论多么完善, 都不可能规范到每个学生的每个行为。因此, 还需要以“德”治校, 高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 形成一种无形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以此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高职校园文化使信念、价值观在师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种心理定势, 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 只要外部诱导信号一发生, 即可得到积极的响应, 并迅速转化为预期的行为。这样形成的有效的“软约束”可以减弱各种硬约束对师生心理的冲突, 削弱在师生心中引起的心理防御, 从而在高职校园内达到统一、和谐的默契。有利和谐校园的建设。

2.3 凝聚辐射作用

中外名校之所以魅力常青、经久不衰, 就在于他们能始终坚持和保持自己的优秀校园文化, 特别是经过历史的积累、选择、凝聚而形成的一种更高境界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 通过对自己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 逐渐地形成了特有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诉求, 并引领着全校师生的价值取向、心灵凝聚和对社会的辐射。从而辐射出独特的感染力, 凝聚力和震撼力, 陶冶和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许多学校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 形成各自特有的校园文化, 积聚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越深厚, 在校园里的辐射力、感染力就越大, 影响力越久。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浙江大学的“求是育英”。但是, 如今在各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 各种因素对校园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只有促进校园文化不断创新, 才能使校园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

3 高职校园文化创新的途径

3.1 培育高职院校精神, 形成优良校风

高职校园文化要发挥熏陶、激励、规范、引导人的作用。逐渐培育高职院校特有的精神, 润物无声, 潜移默化,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氛围作用, 最终形成优良的校风。目前普遍认为:校风是学校成员共同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作风, 是全校师生员工所共有的理想、愿望和行为习惯等因素的综合表现。优良的校风是经过学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长期教育培养保持而逐渐形成的。包括学风、教风、师生关系、舆论导向、文化传统和学术氛围等。优良的校风一旦形成, 就成为无声的命令、无形的制度, 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舆论氛围。对学校每个成员的思想、品德、学习、工作生活态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形成优良的校风, 首先要从教风、学风入手抓。

3.2 创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创新校园活动, 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突出途径。如举行校史陈列参观, 举办文化艺术节、科技竞赛节、编校歌、唱校歌、诗歌朗诵会、辩论演讲会、书影展览会、书画摄影展、文娱体育赛和各种社团活动等。都是开展高职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途径。另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空间,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浙江省教育厅组织浙江京剧团、大学生艺术团等高雅艺术团到全省高校巡回演出, 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使大学生寓教于乐, 受到艺术的熏陶;又如浙江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邀请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讲座、做报告, 使师生受到学术氛围熏陶。

3.3 与地方、企业共建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培养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服务的, 这为高职院校与地方实现文化互动、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一方面,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地方需要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 增加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大多还处于建设发展时期, 随着规模的扩大, 校内的文化活动设施需要进一步兴建和完善。地方和高职院校完全可能因为共同的需要走到一起, 实现共建共享[2]。

浙江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在义乌市政府建设的“义乌市冯雪峰纪念馆”和社会力量兴建的“朱丹溪公园”挂牌共建作为该学院学生的德育基地, 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 写学习体会;近年来又组织学生到义乌市孝子祠公园、义乌市博物馆参观学习, 尝试感恩教育, 推进德育深化使学生感悟到自己父母的艰辛, 国家、社会对他们的培养, 长大成人不容易。据初步统计先后有1万余名该院高职大学生前去参观学习, 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应该融洽。这是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更深意义上的战略要求, 对高职人才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而校内外实训基地正是实现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平台。企业需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而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际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主要场所, 同时企业职工也有转岗培训和技能提升的需要。这就为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提供了可能[2]。

浙江省义乌市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义乌小商品城股份公司共建实训基地, 近几年每逢举办“义乌小商品国际博览会”、“义乌市文化用品博览会”等展会, 都会有该院数千名高职大学生前往充当青年志愿者, 担任口语翻译、导购礼仪, 日常服务等多项服务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学到了浙江人民的“创业、创新、艰苦奋斗”精神, 从而为高职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就业、创业打下了很好的思想基础。

总之高职校园文化创新, 就其目标定位而言, 其关键是人的成长与成才, 以高职大学生精神文化素质及技能的形成与发展为根本目的, 所以不论什么形式出现, 其精神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应是学校的师生, 其内涵的界定以及评价的标准, 都应该指向师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校校园文化的追求、育人的价值引领和内质品位的塑造, 必须依靠学校的师生一代一代的继承、发扬和光大[3]。

摘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并具有育人导向、制约启示、凝聚辐射作用;通过培育高职院校精神, 形成优良校风;创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地方企业共建高职校园文化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创新,意义,作用,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国民.简论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的现实意义[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4) .

[2] 张斌.整合资源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11) .

[3] 丁善辉.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见物不见人[N].中国教育报, 2009-9-29.

上一篇:浅谈社会舆论对司法的负面影响下一篇:影响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的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