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均衡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消费者均衡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的趋势已得到遏制,目前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基本状态和关键时期,宏观经济正逐步走出衰退的阴影,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这其中消费的作用不可低估,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增幅虽比去年有所回落,但在全球经济低迷、消费萎缩的大环境下,这个增速来之不易。

第一篇:消费者均衡论文范文

纳什均衡在快速消费品经销商恶意退货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在对快速消费品退货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纳什均衡原理制定退货管理制度,以期达到甄别恶意退货,培养优秀经销商队伍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

快速消费品;恶意退货;纳什均衡

文献标识码:A

1快速消费品

快速消费品(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高,使用寿命短,易消耗的产品。食品、烟酒等均属于此类。

1.1快速消费品的种类

快速消费品通常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频繁使用的产品。主要包括非散装食品、妇婴卫生用品、烟草及酒类产品。此类商品大多数属于日常用品大类,顾客群体规模大,消耗频次高,商品利润薄,往往通过规模的购买量来获得利润。

1.2快速消费品的消费习惯

(1)忠诚消费群体少:由于同类快速消费品的性能差异小,往往是包装、价格等方面的区别,忠诚消费者比较少,易受外界影响而转换不同的品牌。

(2)视觉化产品:快速消费品属于冲动购买产品,消费者即兴的采购决策强,在购买时很容易受到卖场气氛的影响。产品的包装、促销、销售时点等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3)便利性:消费者可以习惯性的就近购买。

2快速消费品经销商恶意退货产生的原因

由于快速消费品促销频率高、品牌忠诚度低、产品出新换代快,导致快速消费品的退货率高。特别是经销商缺乏主观努力,甚至是故意为之造成的退货,即恶意退货。恶意退货是快速消费品企业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恶意退货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

2.1恶意退货是供应商经营战略的阶段性产物

由于消费者习惯就近购买,为了通过规模效获得效益,供应商广泛布点,导致分销渠道长,经销商的种类繁多,既有KA卖场,也有小区便利门店等。在市场扩张初期,为了使经销商愿意销售自己的产品,供应商会给予经销商极大的便利。如某国产卫生用品为了保证资金流的顺畅对经销商实行 “先款后货”政策。 经销商则获得的是可以“无条件退货”的尚方宝剑,凡是无法销售出去的商品都可以退回厂部,在极大提高了经销商销售商品积极性的同时,但也为公司带来了大量的退货商品,其中更不乏有大量的恶意退货。

2.2恶意退货是供应商频繁的促销下的产物

由于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不高,即兴采购意愿强。快速消费品的促销力度远远大于耐用消费品(Durable Consumer Goods),以薄利多销的方法为导向,采用强促销的方法来获取和留住消费者。如果厂商给经销商的折扣是跟报货量结合起来,那么经销商在月初时候会大量报货,已取得较低价格的商品,在月底时候又将不能销售出去的商品退回来。这样就会严重影响生产商的生产计划准确性和库存量,大量的退货也会增加厂商的物流成本。最终导致产品成本增长。

2.3销售计划的不准确也会造成大量的恶意退货

销售计划是公司一切计划制订的基础。快速消费品的销售计划通常是采用“从下往上”的方式由“卖场专员——片区经理——大区经理——销售内勤”逐级上报。由于这项常规工作缺乏对卖场的实地检查,仅以销售人员的主观估算预加一定的浮动范围来计算。最终导致“牛鞭效应”的产生。厂商只能用促销手段吸引经销商多拿货,最后经销商又把销售不完的商品退回来,形成大量不必要的退货。

2.4供应商销售人员的工作不作为也是造成恶意退货的原因

据调查,在面对退货申请时,部分销售人员仅是向物流部门开出退货通知,通知司机清点装车,运回厂部完善手续后,通知财务部结算。整个过程缺乏与经销商的有效沟通,没有对退货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对经销商后续销售进行监管。销售人员工作被动,仅仅充当了零售商的传声筒角色。销售人员对退货监管的不作为,是大量退货产生的主要原因。更无法对经销商的恶意退货行为有所察觉和监管,因退货造成的隐性损失不可估量。

3纳什均衡原理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以下用“囚徒困境”来解释纳什均衡原理,假设作案的两囚徒a,b,分别被关押在两个房间,彼此不能沟通。警方政策是:若两人均坦白则各判5年,若两人均抵赖则都判2年。若其中一人坦白,则坦白方判1年,抵赖方判10年。由囚徒a,b自行抉择。 如表1:

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a、b都只被判2年。由于两人隔离,无法串供,则这两个人都会这样盘算,假如他招了,我不招,得坐10年监狱,招了才5年,所以招了划算;假如我招了,他也招,得坐5年,他要是不招,我就只坐1年,而他会坐10年牢,也是招了划算。综合以上几种情况考虑,对我而言都是招了划算。两个人都会动这样的脑筋,最终,两个人都选择了招,结果都被判5年刑期。

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1年刑)就不会出现。这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它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4纳什均衡在管理经销商恶意退货中的应用

合理的退货管理制度的作用就是协调供应商和分销商,分销商与分销商之间的利益冲突。运用纳什均衡原理建立退货管理制度,能有效甄别经销商恶意退货,将供应商利益与经销商利益统一起来,提升企业价值。

4.1建立退货衡量标准

退货衡量标准的建立是运用纳什均衡理论甄别经销商恶意退货的重要依据。

快速消费品的退货物流活动具有品项杂、单项数量少、回收线路长和时效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对企业的退货物流产品进行处理会产生较高成本。处理延滞还容易到底商品贬值甚至报废。因此,建立退货衡量标准实质是从源头控制退货量。有利于减少退货量,降低处理成本,并获得再次销售机会。

在经销队伍管理方面,应在退货条件、流程、退款比率、费用分摊及赠品回收等方面制定退货衡量标准:特别是无质量问题的退货,可根据经销商的业绩条件、经营实力、退货频次、信誉度进行综合考量。销售业绩优异的经销商拥有更大的退货权限,而对退货频率高的经销商需要紧密跟踪和不定期地抽查:如客户要求退货的商品比例超过20%,客户的换货商品将会受到严格审核。连续2个月退货超过30%的,认定为恶意退货。如后续跟踪显示经销商的销售能力有限者,可考虑放弃合作。

4.2分区设立回收点

分区设立回收点,是利用“纳什均衡“原理对经销商进行管理的必要条件。如图1所示:经销商甲、乙均属于同一区域,若在规定时间内甲、乙均向厂商发出退货申请,则甲、乙在获得销售内勤审批同意后,在规定时期内需要将退货产品退回该区域的回收点。由回收人员将退回物品按标准进行分类集货,并参照下月报货单,将所退回的完好商品发到不同的零售商处进行二次销售,例如把甲退回的a商品换到乙处进行二次销售。如果有效实现二次销售,则需要通报甲,并对甲的报货与销售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4.3异货销售

实施异货销售是运用纳什均衡原理甄别恶意退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对恶意退货进行监控:

假设某区域有甲乙两个经销商(该地区的外在条件相近),在第一个月末,甲乙两个经销商都提出了退货请求。片区经理首先需要将两者的退货进行交互销售,在第二个月末再次对退货部分进行清理,分区销售情况,如表2所示:

若甲的退货在乙处销售良好,乙的退货在甲处销售良好的话,那说明双方经销商的退货都属于恶意退货,将受到惩罚,仅能得到10%的货款。

若甲的退货在乙处销售良好,乙经销商的退货在甲处销售不好的话,那说明甲经销商是恶意退货,而乙是正常退货,此时,甲仅能得到10%的退款,而乙将得到80%的退款加20%的额外销售奖励(说明:其中按照公司规定正常退货由于运输和销售的销售的时效性等因素的影响只能按原商品的80%价格退货),反之,亦然。

若甲经销商的退货在乙处销售不好,而乙经销商的退货在甲处销售不好的话,那说明甲乙两位经销商的退货都属于正常退货,则分别按照正常退货处理(分别按照80%的价格进行退货)。

以上政策的执行不仅可以减少恶意退货的数量,还可以发掘在外界条件相近的情况下,某一经销商滞销的原因。因为在换货销售的过程中,即使公司没有大量的激励手段,每个经销商都想竭力证明自己的退货不是恶意的行为,所以都希望通过把对方的退货销售出去来证明自己行为的正当性,这样就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其一,双方尽力进行销售,将对方的滞销品变成顺畅消费品,这样就说明双方即使不是恶意退货,那么产品在该市场是能够销售得动的,只是经销商的销售方法、技巧以及投入力度和能力不同,片区经理就可以通过对比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提高。

其二,双方即使尽力销售,也不能将对方的滞销品销售得很好,那么片区经理就需要和经销商一起来检查滞销的原因到底源于产品还是经销商自身的问题,以便共同进步。

其三,其中一方能实现良好销售,而另一方则不行,那么在对比的情况下能检验出经销商的自身实力和是否属于恶意退货。

总体而言,这一措施对于公司抑制退货以及退货的就近处理都有较好的效果。

5结语

纳什均衡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尤其在进行制度分析和制定上。纳什均衡通过退货管理的制定,在恶意退货管理和培养优秀的经销商队伍方面十分有效,各企业可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制定合适的价格和比率约束政策从而使双方的总体利益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龚英.供应链逆向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

[2]张雪曼,安娜.企业逆向物流操作刍议[J].商业现代化,2008,(2).

[3]徐声心.连锁超市的逆向物流管理[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

[4]潘凯强.时效消费品退货逆向物流成本控制[J].物流科技,2007,(8).

[5]赵晶,李新春.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退货管理[J].商业经济,2007,(5).

[6]丛晓琪,杨怀珍.基于逆向物流的产品退货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5).

[7]杨华,马飞,田小川,孙宝凤.逆向物流系统激励机制优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

[8]何毅,刘志学.逆向物流管理对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影响分析[J].预测,2007,(1).

作者:金晓严

第二篇:多管齐下力促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稳步协调与均衡提高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的趋势已得到遏制,目前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基本状态和关键时期,宏观经济正逐步走出衰退的阴影,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这其中消费的作用不可低估,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增幅虽比去年有所回落,但在全球经济低迷、消费萎缩的大环境下,这个增速来之不易。上半年在GDP比去年同期增长7.1%中,消费的贡献达3.8个百分点,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4%,消费“马车”表现抢眼。上半年直接影响居民消费的城乡居民收入也保持了难得的增长态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分别增长11.2%和8.1%)。然而,目前消费市场的提振尚欠火候,表现为代表消费品市场的综合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以来环比增速持续降低,国内大部分城乡居民仍不敢放心大胆和无后顾之忧地进行消费,意味着居民的消费欲望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激励,居民的消费潜力远未得到发挥,而这些才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换言之,目前尽管经济出现回暖征兆,但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现状并不乐观,加上与此相关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量民营企业经营困难、出口企业依然订单缺少等因素,现在就对经济形势表现乐观为时尚早,也就是说到了绝大多数居民肯花钱了,放心大胆的消费了,居民的消费结构和层次明显迈上了新的台阶后,才是我国经济真正的复苏。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我国提振居民消费任重道远,扩大和刺激居民消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今年下半年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应继续采取多种措施和多管齐下来推动我国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在经济回升和经济结构调整格局中的主导作用。而当前稳定、提高并改善我国居民消费预期迫在眉睫。

居民消费增长作为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整個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经济与社会日益融入国际社会,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倾向以及消费行为也在发生着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并对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影响的今天,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倍加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当前特殊的国际经济背景下,扩大居民消费还有着特殊的意义,即人们期望居民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充分说明在当前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新时期,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扩大消费需求,不仅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内需驱动、消费支撑”发展模式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经济发展周期和消费市场发展规律上看,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消费市场正进入一条明显的升级通道,其巨大惯性不会因为短期经济波动所遏制,加之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下居民积累的相当可观的消费潜力将得到不断释放。那么,如何加快延续这种上升势头和充分挖掘居民的消费潜力,应该是当前和今后经济和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随着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计划措施的实施,投资需求呈现加快之势,但从经济循环和对经济拉动及影响程度看,要保持内需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还是要促进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所以当前除要研究对现有收入分配格局进行调整以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外,还要深入研究在现有收入分配格局下如何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目前实施的诸如发放消费券、家电下乡、购买农机补贴、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等刺激居民即期消费政策均收到了一定效果。我国目前居民消费市场走势良好,但居民消费潜力仍然很大,要进一步启动居民消费,必须对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现状、消费倾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消费潜力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适时出台有针对性的刺激或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以保持、延续和扩大目前良好的居民消费势头。本文利用统计部门丰富的信息资源,搜集整理了近十年来有关居民消费的相关资料,主要采用定量和回归分析的方法,试图对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和消费潜力作初步分析和研究。同时我国居民消费在规模、水平和结构上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比较,也存在较大差距,同样说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1979年~2007年GDP年均增长9.8%,近十年(1998年~2007年,下同)更是保持11.8%的年均增长速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呈不断减弱态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规模急剧扩大。2008年GDP总量已超过30万亿元,居世界第三位。经济蛋糕做大了,但国内居民享用的份额却在不断下降,其突出的特征是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我国投资率由1998年的36.2%上升至2007年的42.3%,十年的平均投资率在40%以上,比世界平均投资率(20%左右)高出近20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则由59.6%下降到48.8%,十年平均消费率为56.6%,比世界平均消费率(78%左右)低20多个百分点。我国的消费率不仅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长期呈下降趋势。最终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组成,其中居民消费是主体,一般占最终消费的70%以上。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过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居民消费持续走低造成的。我国居民消费率从1998年的76%下降到2007年的72.7%,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而同期政府消费由24%上升到27.3%;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持续扩大。在居民消费支出构成中,200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为74.4%和25.6%,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比重比1998年分别提高和下降11.3个百分点。由于最终消费率长期偏低,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经济增长过份依赖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近十年投资的贡献率由1998年的26.4%上升到2007年的40.9%,而消费的贡献率则由57.1%下降到39.4%,投资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而消费的拉动作用相对弱化。我国投资与消费的长期失衡孕育着经济运行的巨大风险。消费率偏低,投资率过高,往往造成产能过剩,产品供过于求矛盾突出,导致企业效益滑坡,失业增加;内需不足后,国内企业为寻找出路只能到海外市场寻求外需,从而导致出口压力增大,因此引起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强,外部风险加大;更为严重的是,居民消费率持续过低,不但使投资行为有可能偏离目标,即投资为了创造财富,最终为了消费,而且终将使投资行为缺乏最终消费的强力支持而难以为继,进而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这个结果应该是我们不愿看到和着力去避免形成的。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我国在这方面是有过教训的。

消费品买方市场基本形成

但城乡与地区差距明显

改革开放给我国居民消费品市场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消费品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目前的市场实现了商品供应由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根本性转变,供应方式由单一落后向多样方便现代的重大变化,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并基本形成。反映消费品市场发展水平与规模的统计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155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9210亿元,增长56倍,年平均增长15%。近十年消费品市场在前二十年飞速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基础上继续高速发展,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98年增长1.9倍,年平均增长 10.3% 。但城乡与地区差距持续扩大。

近十年我国消费品市场总量增长1.9倍,但城镇居民购买消费品的增长幅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使得城镇居民购买的消费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而农村居民购买比重持续下降。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购买的消费品零售总额70355亿元,比1998年增长2.9倍,而农村居民购买18855亿元,仅增长2.1倍,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则分别上升和下降了5.5个百分点。我国目前有近8亿农民居住在农村,按人口计算的人均消费品购买量则更低。分地区看,2007年东部及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10个地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9875亿元,占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6%,而西部经济欠发达的12个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15728亿元,占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6%。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距不断扩大

一、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对比

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最主要的因素。排除其他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居民消费支出必然随着居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近十年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亦逐年得到增加。但由于主要受农村居民收入増长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使得原有的城乡消费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越来越大。

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幅度明显高于同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86元,比1998年增长1.54倍,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仅比1998年增长94.7%;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不同步,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的不同步。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855元,比1998年增长94.1%,而同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3265元,仅比1998年增長88.7%。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不仅绝对额相差较大(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仅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的27.5%),而且从消费支出比例上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差距呈不断扩大态势。近十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历年环比增长速度虽然大多数年份略高于同期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但均低于历年同期全体居民平均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逐年扩大,城乡消费水平对比项的比值虽起伏不大,但其消费的绝对值持续拉大。

二、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对比

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既定时期内只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而且收入水平上升下降,只是构成了需求增加或减少的上限,其对需求总量的实际影响,则是由消费倾向决定的。因此,对消费需求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主要是消费倾向。所谓消费倾向,即居民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的比例。西方经济学认为,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一般而言,高收入者具有较高的平均消费倾向,低收入者平均消费倾向也较低,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消费倾向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在不同条件下,各种因素所起作用大小差异极大。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会出现一个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前十余年间,我国商品供应短缺,居民也大多数处于低收入阶段,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较高,若不适时地抑制消费,将会加剧商品供应短缺程度,而且也难以实现高积累率和高投资率,进而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商品供应短缺时代已成为历史,国家实行的是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所以会逐渐出现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那么,我们实行消费战略转移的目的并不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而是尽可能使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放缓。应该说目前通过采取一些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对比

(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整体差距我国目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由于各自所处消费环境、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及消费偏好不同,因而在消费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居民目前偏向于满足吃、住等基本生存条件的消费,而城镇居民则偏向于衣着、精神文化等高质量生活的消费。

恩格尔系数指一定时期内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具有判断居民消费水平、判断居民生活富裕或贫穷水平的功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与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呈反比状态。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充分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逐渐从以生存为主的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的消费模式。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98年的44.7%下降到2007年的36.3%,依照我国目前实际,已由小康型逐步过渡到了富裕型。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虽然逐年有所下降,但一直高于城镇居民,2007年为43.1%,整体上虽达到小康标准,但其消费水平大体只是城镇居民十年前的水平。近十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农民生活改善速度有所加快。从有关数据可以看出,2004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绝对差距正逐年缩小,2007年绝对差距为6.8个百分点,为历史最低水平。如果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中,吃、穿的比重相对较高,整体上具有显著的小康型消费结构特征。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而美国为13.7%;英国和德国为12.2%;法国、日本、韩国为20%左右。同期我国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为10.4%,而主要发达国家在3.7%~6.4%之间。我国农村居民的差距则更大。

(二)城乡居民消费质量差距对比 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上的差距,我们选取了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从而从消费质量上比较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上的差距。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主要以粮食和蔬菜为主,奶及制品消费量最少,主要解决的是吃饱的问题;虽然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也以粮食和蔬菜为主,但从消费比上看,其消费数量明显少于农村居民,而城镇居民消费的奶及制品、猪牛羊肉、水产品和禽蛋及制品的数量明显多于农村居民。这说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质量存在很大差距,城镇居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更加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其消费质量明显高于农村。

(三)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差距明显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多少,也是衡量居民家庭富裕与贫穷程度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因收入水平和消费环境的差异,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差距明显。我们选取了2007年城乡居民家庭有代表性的12种耐用消费品进行对比。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区间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显著

居民消费行为是由居民消费意愿支配的,而消费意愿的形成不仅由居民收入决定,还同时受消费环境和相应消费模式的制约。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形成城乡之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显著,还同时形成地区之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显著。除居民收入水平外,还有诸如基础与公共设施、消费倾向、消费内容、消费规模和环境等都有很大不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后,造成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从有关数据可以看出,一是地区之间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距明显。2007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市,达2426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81元)的2.4倍。人均消费超过或接近万元的地区还有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和福建,人均消费不足5000元的地区还有贵州、甘肃、云南、江西、青海、广西和新疆。二是农村居民的地区人均消费差距比城镇居民的地区差距要大得多。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差异系数达5.8(即高消费地区与低消费地区人均消费水平的比值,下同),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地区差异系数为3.3。三是不同地区居民的城乡消费差距也不尽相同。2007年全国居民的城乡消费差异系数为3.63,其中城乡消费差距最大的地区是贵州省,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系数高达5.1(表12中城乡消费对比项),其他差距较大的地区还有甘肃(4.47)、西藏(4.05)、广东(3.89)、新疆(3.87)和重庆(3.84);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最小的地区是江苏省,其差异系数仅2.28,其他差距较小地区还有北京(2.29)、上海(2.31)、浙江(2.47)、天津(2.65)、福建(2.71)、海南(2.79)、黑龙江(2.79)和吉林(2.85)。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第三篇:人口均衡发展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文献研究述评

[摘 要] 人口均衡发展是我国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是建设“三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与实践部门的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995年以来学界和计划生育实践部门对人口均衡问题从演进逻辑、研究范式、研究着眼点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人口均衡;人口均衡型社会;计划生育工作转型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又包含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这五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内部的状态以及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状态。在经济社会变革空前剧烈和深刻、资源环境压力空前紧迫的今天,我们追求的社会发展应当是综合考量这五个系统,实现五个系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累计少出生四亿多人,妇女总和生育率保持在2.1的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实现了低增长。“计划生育国策促进了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使中国提前跨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为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较好的人口环境。然而,低生育水平的实现并不意味着人口问题的终结,而是意味着人口问题的转型。”此时,我们对于人口发展的目标已经不仅限于追求人口规模适度而是要求人口自身各要素协调,人口与外部各因素也要匹配。当今中国的人口状况的现实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及其在人口增长惯性下持续增长的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包括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劳动的供给与需求、人口流动、分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不均衡。因此,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不均衡发展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3月国家人口委提出了“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工作思路。“十二五”前夕,2010年中国人口学会召开了主题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的年会,依据50多位人口学者的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要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三型社会”的新观点。人口均衡发展和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

目前,人口均衡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一是对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存在的日益突出的不均衡问题的认识,越来越一致;二是人口均衡的基本涵义包括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大方面已基本形成共识;三是提出人口均衡型社会应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共同构成完整的三型社会,并在实践中被逐渐认同;四是从生态学、系统学和社会人口学视野,认为“均衡”是生态系统各个要素和谐共生的一种状态。

二、人口均衡发展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研究的研究内容

为了从整体上把握我国近十几年来对人口均衡问题的研究状况,我们对中国知网和维普期刊数据库以“人口均衡”为主题进行了全面的检索,检索发现CNKI学术总库人口均衡文献217篇,维普期刊数据网人口均衡文献69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21篇。本文主要采用CSSCI期刊的相关成果,并结合学者对于人口均衡问题的不同方向的研究形成的成果,以此作为文献研究述评的依据。

学者和实践部门的相关研究者对人口均衡研究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范式的视角

1.关于人口均衡问题的思辨研究

学界对于人口问题的认识和研究是个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其内涵的过程。面对世界人口形势的巨大变化,以及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环境、资源带来的影响,我们开始意识到人口问题不仅仅是数量问题,应从更广泛的领域采取综合措施来解决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李涌平通过分析人口决策和经济决策之间的关系、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未来人口政策调整的可能性,提出了人口均衡政策的概念,认为中国未来人口政策的调整不仅是时间问题也是风险和利润均衡的问题。

1996年到2008年之间的关于人口问题的研究基本都是看到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人口问题的转型,主张采用综合措施进行分析和解决。而且这个阶段,我国还处在人口红利期,人口规模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人口结构失衡带来的问题还不是特别明显,在分析和处理人口问题时我们主要还是强调发展问题,我们对于人口政策的调整的思考还停留在探索阶段。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和计划生育工作转型的视角我们探讨了人口问题和其他问题的关系以及解决的路径。这个时期的关于人口问题的研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着重人口系统内部的分析,强调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分布的合理化等。

2008年以后,尤其是2010年以后,学界开始更加注重对人口均衡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阐释,更加注重人口均衡、人口均衡发展和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含义、内涵、特征和意义的厘定。翟振武教授将人口均衡定义为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并且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李建民教授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定义了人口均衡概念,狭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各要素及其变化之间的动态平衡并使人口的再生产、质量、结构和分布向更高级的均衡状态发展的过程;广义不仅包括狭义的全部涵义,且扩展到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穆光宗教授认为人口均衡是对人口自身发展状态的一种描述,即“人口自身要素处在一种动态协调和相对平衡的状态”,主张从科学、人文、政策三个含义来理解人口均衡发展。杨宜勇教授认为人口均衡应该包括时间、空间、经济、性别、素质、城乡、年龄种族等多个维度的均衡。卢杰华教授认为人口均衡是指人口数量、结构、素质和分布等人口自身系统内部的均衡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国际竞争力等人口自身系统外的系统之间的外部均衡的统称。诸位学者对于人口均衡发展取得了以下共识:人口均衡发展既要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间的均衡发展,即外部均衡发展;也要实现人口自身内部的均衡发展,即人口内部均衡发展。

2.关于人口均衡问题的实证研究

要全面系统地提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至少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人口均衡发展内涵的厘清;二是人口均衡发展的测量问题。

2011年王颖、黄进、赵娟莹等组成的课题组,尝试建立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监测模型。其指标体系框架建立在人口均衡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设定为三级。基于该评价监测模型他们对全国三十一个省市的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各地区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对各个系统的协调度的发展态势和影响均衡度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2011年茆长宝和陈勇将人口内部均衡发展概念界定为人口发展过程中,人口内部因素在发展数量、质量等方面逐步实现均等和协调,是不断地由低级均衡向高级均衡发展演替。在此基础上从人口发展、人口内部均衡度、人口内部均衡发展梯度、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四个方面构建人口内部均衡发展评价模型,并对西部地区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研究结论相应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从对人口均衡及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构建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对人口均衡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上的含义、内涵和意义的总结,从理论界的探讨向实践部门的具体操作以及未来由国家统一制定一个指标体系来对全国各省市的人口均衡状况进行描述、评价和基于此进行新的建设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二)研究着眼点的视角

1.按计划生育工作转型的视角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刚性的人口控制政策,严格执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在降低人口出生率、控制人口数量上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由于我国长期以计生政策为主导的人口战略规划的整体性偏差,使得我国现阶段暴露出种种人口问题,很可能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型的时候,而人口均衡发展为我们的计生工作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穆光宗教授对人口均衡发展从科学含义、人文含义和政策含义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认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应当从“就计生抓计生”到“跳出计生抓计生”,从“就数量治理人口”到“就发展统筹人口”,从以“数量控制为本”转向以“家庭发展为本”。在后计生时代,中国需要人口发展家庭计划和社会计划的完美结合:家庭和夫妇在社会性别平等和优婚优孕优生的指引下有自由且负责地决定生育子女数和间隔的权利,而国家和政府则有正确引导、贴心关怀、优质服务和制度保障的义务。

2012年潘祖光从更具体的实践层面提出了计划生育工作转型的路径。首先是提升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的战略地位;第二是建立统筹人口发展的部门协调体制和综合决策机制;第三是完善适应人口均衡发展要求的公共政策体系;第四是加强人口计生机构和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并举出了一些省市进行体制实践探索的案例进行说明。

人口均衡发展理论是一种理论,同时也是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工具,对理论本身进行发展是很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运用理论工具指导我们的实践。面对人口问题的转变,相应地我们也应该调整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主要是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为代表的人口政策和实践工作。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社会、政府和个人的关系和角色定位,尊重并保证个人和家庭的发展的权利和机会,为个人和家庭的健康的全面的发展提供各种保障。这样我们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才会真正成为我国人口结构调控的有力武器,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继续发展提供人口安全保证。

2.按区域发展的研究

围绕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的按区域发展的研究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在国家角度进行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将全国的不同区域按照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进行恰当定位与规划;其二是各个省份根据本省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资源环境布局等众多因素对本省的区域发展进行规划。

2010年张耀军、陈伟和张颖分析了不同功能区的人口密度、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发现了人口因素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存在差距。提出在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实施不同的人口和产业政策,充分把握主体功能区规划过程的人口再分布规律。侯亚非从中国人口大流动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关系切入,分析了北京市控制外来人口规模屡屡受挫的困惑,论述了转变城市人口发展理念的意义,并提出了城市建设和人口规模调控的新思路。

2011年章文彪基于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战略,结合浙江人口的失衡问题,提出对策方案,即要根据省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制定人口政策,调整人口分布,尤其是认识到强化产业规划和产业升级对人口分布配置作用。王世巍以深圳市作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定位,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人口发展水平的人口均衡发展目标为基础,指出了深圳市需要在科学制定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增强城市承载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提高户籍人口比例、优化人口产业分布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提高人口管理水平六个方面不断努力。

2011年苏君基于甘肃省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自然资源情况,提出甘肃省必须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来引导人口合理分布、调整人口结构、促进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加快人口信息化建设,在人口均衡发展中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人口均衡问题的研究变得更加具体,更加有针对性。不同区域根据自己的人口实际情况、产业结构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来思考人口均衡发展战略的实现。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的研究已经在国家、省域、市域等多个层次展开,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有很大差异,不同的区域的产业结构和资源环境实情也有巨大差异,正是这些差异使得我国的人口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如何紧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并通过人口均衡发展的思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学界和实践部门的共识,不同的省市自治区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以上这些研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给出的政策建议也非常有针对性,这样的研究不仅对政府实践部门的具体工作有重要作用,这样的研究本身也形成了一个体系,各个地区之间互相借鉴比较,实现不同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三、人口均衡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研究问题与展望

在对我国近十几年关于人口均衡和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的研究回顾过程中,发现我国关于人口均衡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理论与政策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

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研究的广泛展开是我国为解决人口问题转型做出的积极努力,初始阶段学界和实践部门对人口均衡概念和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认识不是很深入,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理论界在概念含义、内涵、意义的厘定上做出努力。现在,学界和实践部门对于人口均衡的认识基本达到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加深对人口均衡理论内涵的挖掘并完成从理论探讨向操作层面的过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加紧研究人口均衡理论在我国计划生育工作转型中、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在人口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交互影响中的理论与实践尝试。

人口均衡政策旨在促成计划生育工作的转型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与其他因素的协调,但是从研究的文献看,政策建议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模式化的思维和语言之中,这就使得原本实用性和适用性较强的政策研究变得比较空洞无力,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作用有限。

(二)理论、政策研究比较多,规范的实证研究比较少

要全面系统地提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至少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人口均衡发展内涵的厘清;二是人口均衡发展的测量问题。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明显是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比较多,虽然也出现了一些通过定量方法对全国各省市和地区之间的均衡度进行比较的研究,但是真正地尝试建立监测模型和指标体系的研究比较少。一个统一的监测模型和指标体系可以使得我们对全国各省市和地区之间的人口均衡状况有清晰明确的认识,也可以此为依据对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进行具体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这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尝试设计出不同的指标体系,在对比借鉴的过程中确立一个适用于全国的监测模型以方便在国家层面统一调控人口均衡。

(三)缺乏实施人口均衡发展战略后的人口均衡度的对比研究

建立三型社会使我们对未来中国社会建设的选择,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探讨和政策建议的层面,我们必须通过政府和相关实践部门的努力将其付诸实施。我们需要通过有步骤的实施人口均衡发展战略,并通过建立有效的监测和反馈机制来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和调整,使得三型社会的建设真正成为保证我们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建设方向。

参考文献:

[1]《人口研究》编辑部.为什么要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J].人口均衡,2010,(1).

[2]李建民.人口均衡发展刍议——论人口均衡发展及其政策涵义[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2).

[3]肖子华.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人口学会年会暨“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研讨会综述[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9).

[4]陆杰华,黄匡时.关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几点理论思考[J].人口学刊,2010,(3).

[5]陆杰华,朱荟.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现实困境和出路[J].人口研究,2010,(4).

[6]穆光宗.构筑人口均衡发展型社会[J].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7]茆长宝,陈勇.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J].人口研究,2011,(4).

[8]侯亚非.城市化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J].人口研究,2010,(6).

[9]周宏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现状与政策建议[J]. 经济研究参考,2003.

[10]李万郴.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助推“两型湖南”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12,(2).

[11]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课题组.以科学发展为主导构建人口均衡社会[J].人口研究,2011,(7).

[12]张耀军,陈伟,张颖.区域人口均衡: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关键[J].人口研究,2010,(8).

[13]王颖,黄进,赵娟莹,张先兵.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其评价监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8).

[14]李涌平.决策的困惑和人口均衡政策——中国未来人口发展问题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15]潘祖光.“人口均衡发展”呼唤加快人口计生管理体制改革创新[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2,(3).

[16]潘祖光.“人口均衡发展”战略选择下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困惑及对策[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10).

[17]王世巍.深圳人口均衡发展的对策[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1,(11).

[18]章文彪.浙江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人口研究,2011,(12).

[19]王国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人口科学,1995.

[20]王浩名.人口均衡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J].经济论坛,2011,(13).

[21]苏君.在加快城镇化建设中,必须注重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15).

作者简介:蒋睿(1989-),男,汉族,甘肃庆阳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性别研究。

作者:蒋睿

上一篇:现代测绘技术论文下一篇:林业专业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