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2022-09-11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传统的内外科治疗病死率、致残率高, 行微创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应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9例中男49例, 女30例, 年龄41~76岁, 均有高血压病史, 均经CT确诊, 血肿位于基底节区者48例, 丘脑者16例, 大脑半球15例, 半破入一侧脑室者45例, 两侧脑室者23例, 其中第Ⅲ、Ⅳ脑室铸型者11例, 出血量最大者76m L, 最少者35m L, 平均43m L, 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者2h, 最长者2d。

1.2 手术方法

(1) 血肿穿刺引流术, CT下定位, 选择CT图像上血肿最大的层面, 以血肿外层离颅骨内板最近处为钻颅部位, 持电钻钻穿颅骨, 将脑引流管置入血肿腔内, 用5m L注射器抽吸出部分碎小血凝块, 继续吸血肿。抽吸动作强调缓慢、间断、无阻力化、只排血、不损伤正常脑组织, 首次清除血肿量并非越多越好, 更不要求全部彻底清除血肿, 尤其对发病时间段和小血肿的患者更要注意, 以免造成继发性出血活损伤脑组织。脑室穿刺引流术方法, 取眉弓上8~9cm或鼻根部11cm、中线旁开2~2.5cm为穿刺点, 在电钻钻穿颅骨, 刺破硬脑膜后取引流管, 于穿刺点向两外耳道假象连线进管4~6cm, 即见血性脑髓液流出, 接引流袋。特别注意:所有操作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不然有引起颅内感染的危险。

2 结果

术后1~3d内复查CT, 血肿清除率30%~50%43例 (54.4%) , ≥50%32例 (40.5%) , 再出血4例 (5.1%) 。以患者3个月以上日常生活能力 (activity of dalily living, ADL) 分为5级, ADL1: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L2:部分恢复日常生活或可独立进行家庭生活;ADL3:家庭生活需要人帮助, 拄杖可行走;ADL4:卧床不起, 但保持意识;ADL5:植物生存状态。

3 讨论

3.1 微创手术的优点

高血压脑出血好发于中老年人, 多年老体弱, 传统的内外科可治疗病死率、致残率高, 住院时间长。微创手术治疗简单医学, 操作简便, 脑损伤轻微, 手术时间短, 很快达到降低颅内压、解除血肿压迫、改善脑脊液循环、减轻脑血管痉挛的目的。有报道, 非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在40%~70%, 近10余年来, 随着微创手术治疗的普及, 疗效不断提高, 死亡率明显降低至3%~33%, 而且高龄、体弱、病重患者也易于耐受微创手术。

3.2 手术适应证

(1) 脑叶出血≥30m L; (2) 基底节区出血≥30m L; (3) 丘脑出血≥10m L; (4) 小脑出血≥10m L; (5) 脑室内出血, 引起阻塞性脑积水、铸型性脑室积血者; (6) 颅内血肿出血量虽然未达到手术指证的容量, 但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者[2]。

3.3 手术时机的选择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何时行微创手术治疗为最佳时机还有争论。目前主张早期最好在发病6~8h后尽早进行, 但对发病6h内出现深昏迷或脑疝患者, 应立即微创手术降低颅内压抢救生命。我院针对6~8h内出现脑疝或深昏迷的患者马上进行手术, 这样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12.6%) 对于昏迷较浅或肢体瘫的患者我院均在12~72h内进行手术, 再出血率明显降低, 疗效确切。

3.4 术后处理

血肿腔先行低位引流, 以后根据残血量来调整引流管的高度;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 若出现堵塞, 要及时冲洗, 必要时重新置管引流。本院全部病例均根据血肿残血量, 通常在术后12h左右经引流管注入, 每日1~2次, 每次3~5万u, 灌注后夹闭引流管, 2~4h后开放, 复查头部CT根据引流管的位置或调管再行注射, 连续3~5次, 示病人血肿量一般于术后5~7d拔出引流管。术后控制血压是防止在出血的关键。

综上所述, 微创钻颅血肿穿刺、脑室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简单易行, 手术时间短, 脑损伤轻微, 尽早使用能明显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 缩短住院天数, 降低住院费用, 有明显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适用于基层医院特别是开颅手术不成熟的县级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79例高血压脑出血尽早行血肿穿刺引流和 (或) 侧脑室穿刺引流, 术后用尿激酶溶血引流治疗。结果 再出血4例 (5.1%) , 恢复良好38例 (48%) , 致残27例 (34.2%) , 死亡10例 (12.6%) 。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确切, 尽早使用此法治疗, 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尿激酶

参考文献

[1] 王一镗.现代临床急诊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2] 胡长林, 吕涌涛, 李志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现阶段会计实践教学问题试分析下一篇:高校生物统计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