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防治

2022-12-26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脊柱各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侵袭性炎症。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是较为常见的疾病, 病程缠绵, 且易造成残疾, 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1]。因此, 强直性脊柱炎只有做到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准确治疗才是最关键的。笔者通过对35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治疗, 疗效较好。现将材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根据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5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1984年修定的美国纽约标准) , 其中男性患者21例, 女性患者14例, 最小年龄19岁, 最大年龄35岁, 平均年龄 (28.3±2.1) 岁。纳入标准:临床症状≤2年, 排除心、肝、肾、糖尿病等严重病变, 无脊柱外伤史。随机选择我院往年收治的临床症状>2年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患者27例, 女性患者8例, 最小年龄18岁, 最大年龄37岁, 平均年龄 (29.2±2.4) 岁, 2组患者年龄、性别经检验无明显差异, 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使用1984年修定的美国纽约标准[2]: (1) 下背疼至少3个月, 疼痛随活动改善, 但休息不减轻; (2) 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 (3) 胸廓扩展小于同龄相同性别人群的正常值 (1966年纽约标准为≤2.5cm) ; (4) 双侧骶髂关节炎Ⅱ~Ⅳ级, 或单侧骶髂关节炎Ⅲ~Ⅳ级。患者具备 (4) 并附加 (1) ~ (3) 条中的任何一条即可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见表1。

1.3 X线检查分级

(1) 骶髂关节病变是强直性脊柱炎最早侵犯的部位。 (2) 脊柱表现早期为骨质普遍疏松, 椎小关节模糊, 椎旁韧带钙化, 腰椎正常前凸消失变直, 压缩骨折。病变进一步发展出现方椎畸形, 骨桥形成, 竹节样变和脊柱畸形。 (3) 周围关节髋关节可表现为侵蚀性病变, 晚期强直, 足跟、坐骨结节和耻骨联合的附着点炎, X线表现为跟骨骨剌, 及局部骨膜炎。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与药物治疗:甲氨喋呤 (methotrexate, MTX) :口服或静脉注射, l0~15mg/次, 每周1次。雷公藤多甙:10~20mg/次, 口服, 每日3次。缓解症状药物:选用消炎痛 (吲哚美辛) 、布洛芬、茶普生、扶他林等。中医治疗以祛风通路、散寒除湿为主。

1.5 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评价标准

1.5.1 临床治愈

(1) 症状:沉僵症状消失, 骶髂关节及各关节疼痛症状消失, 关节肿胀消失, 关节活动自如。 (2) 体征:各关节阳性体征消失, 各关节生理功能恢复正常。 (3) X影像:关节周围韧带及软组织炎性改变消失, 骨坏死吸收, 囊状透光区新骨形成, 硬化骨质吸收, 骨小梁结构重新建立, 骨密度基本均匀。 (4) 骨密度:腰椎及三角区骨密度值恢复。 (5) 检验:血沉、C反映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血常规、抗“0”等各项实验室相关检查均正常。

1.5.2 显效

(1) 症状:沉僵症状明显好转, 骶髂关节及各关节疼痛症状明显好转, 关节肿胀明显好转, 关节活动明显改善。 (2) 体征:各关节阳性体征明显好转, 各关节功能明显恢复。 (3) X影像:关节周围韧带及软组织炎性改变明显好转, 骨坏死大部分吸收, 囊状透光区新骨大部分形成, 硬化骨质大部分吸收, 骨小梁结构部分重新建立, 骨密度较治疗前均匀。 (4) 骨密度:腰椎及三角区骨密度值升高。 (5) 检验:血沉、C反映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血常规、抗“0”等各项实验室相关检查1项正常2项以上明显好转。

1.5.3 好转

(1) 症状:沉僵症状好转, 骶髂关节及各关节疼痛症状好转, 关节肿胀好转, 关节活动改善。 (2) 体征:各关节阳性体征减轻, 各关节功能有改善。 (3) X影像:关节周围韧带及软组织炎性改变好转, 骨坏死部分吸收, 囊状透光区新骨部分形成, 硬化骨质部分吸收, 骨小梁结构少量重新建立, 骨密度较治疗前均匀。 (4) 骨密度:腰椎及三角区骨密度值升高。 (5) 检验:血沉、C反映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血常规、抗“0”等各项实验室相关检查1项以上明显好转。

1.5.4 无效

(1) 症状:沉僵症状无好转, 骶髂关节及各关节疼痛症状无好转, 关节肿胀无变化。 (2) 体征:各关节阳性体征无好转, 各关节功能无变化。 (3) X影像:关节周围韧带及软组织炎性改变无好转, 骨坏死无吸收, 囊状透光区新骨无形成, 硬化骨质无吸收。 (4) 骨密度值:腰椎、三角区的骨密度值, 无改变。

1.5.5 检验

血沉、C反映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血常规、抗“0”等各项实验室相关检查无好转。

2 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疗效情况见表2。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多数以隐匿发病为主, 可迁延10~20年, 少数为急性发作。急性发作常伴有高热或低热症状, 有突然出现腰、髋和其他关节肿胀, 剧烈疼痛, 卧床不起, 不能翻身, 造成大关节骨性强直, 畸形[3]。慢性隐性发病者往往特征不明显, 易受到忽视, 早期误诊率较高, 因此, 对本病早期症状的认识相当重要, 早诊断, 早治疗, 是本病临床治愈和降低致残率的保证。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治疗是防止致残的关键-有资料表明, 强直性脊柱炎患病时间达到2年者, 其骨破坏率为50%, 5年者为75%, 20年者高达90%。更令人吃惊的是, 患强直性脊柱炎5年以上, 致残的可能性高达5成!类风湿关节炎已经是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 如果缺乏系统治疗, 病人会最终导致骨性强直而致残。所以早查早治极为重要[4]。

摘要: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防治,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减少致残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5例临床资料, 分析其早期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1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4, 2组疗效比较差异明显, 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对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防治

参考文献

[1] 鲍春德.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与克罗恩病[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8, 3 (27) :233~236.

[2] 陈伟玲.类克治疗45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2 (6) :159~160.

[3] 李朝晖, 姜永庆.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体会[J].黑龙江医学, 2000, 12:63~63.

[4] 何伟祛.风镇痉及活血驱瘀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 2006, 15 (4) :427~428.

上一篇:从徐冰作品看当代艺术中的符号语言下一篇:关于电力管理线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