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状况

2022-09-12

解决三农问题是国家近些年一直在努力解决的民生问题, 从我国各地的实践来看, 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表现出了很好的发展潜力。从发达国家的现状来看, 家庭农场仍然是主要的经营方式, 主要原因是这种经营方式可以很好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同时,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着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家庭农场对解决老龄化和留守妇女儿童问题也有很重要的帮助。从我国近几年情况来看, 很多农村青壮年都进入城市就业, 农村土地的流转加快, 家庭农场便是在这一情况下应运而生, 这对于优化我国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从本人掌握收集的资料看, 国外家庭农场建设以及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这其中, 美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相对早一些, 但是美国家庭农场建设和发展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的, 同时, 美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 这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有工人也达到了350多万, 并且使得美国农业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美国家庭农场发展是建立在法律保障的基础之上的, 在美国土地扩张之初, 美国就确定了家庭农场经营的相关法案, 特别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美国通过了新的农业法, 这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扫清各种制度障碍;从美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上, 美国的农业大学为家庭农场提供的各项新技术为其经营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加上美国政府对农业研究、农业推广、农业栽培的巨大财政支持, 使得美国家庭农场成为了当前美国农业经营的重要形式, 也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这也为美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法国家庭农场发展与美国不同, 美国家庭农场是以大型农场为主, 而法国农场是以小规模为主, 也有部分中等规模的农场, 这与法国政府的引导有直接的关系。法国家庭农场的建设和发展是在1950年开始的, 政府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家庭农场的建设和经营, 加上政府财政补贴的引导, 使得法国家庭农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1994年之后, 法国采取补贴入户的方式, 更加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法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也为农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动力, 加上法国定期开展的农民专业培训, 新科技的大力推广, 机械化的实现均促进了法国农场产业的快速发展, 这与美国具有相似之处。

日本家庭农场发展与政府的支持直接相关。日本地处岛屿之上, 耕地面积十分有限, 所以日本对单位面积上土地的产出要求相对比较高, 所以传统低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日本很早就已经放弃, 日本政府在专门地点规划了农场经营区, 同时立法规定了农耕区保护制度, 农产品价格制度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在基础投入上, 日本政府重视农业科研在提高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大力推广现金的农业科学技术, 鼓励家庭农场使用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 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日本家庭农场的发展。除此之外, 日本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渗透到了家庭农场的各个环节, 从农业生产资料的准备, 运输, 使用以及售后服务, 日本相关机构的保障体系均有严密的组织, 并且服务非常周到, 这也很好的促进了日本家庭农场的发展。

2 国内农场发展现状

从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历程来看, 比较典型的是上海、浙江、湖北等省市的家庭农场建设和发展。上海市的家庭农场是建立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之上的, 在这个基础上, 建立专门的农场经营社会服务体系, 这也为家庭农场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在政府的主导下, 通过将家庭农场经营的相关资源进行统一的调配, 建立专门的社会化服务机构, 将家庭农场整个经营阶段所需的各项服务定点定时的提供给农民, 通过政府购买农业科研成果应用至家庭农场经营中, 有效的提高了家庭农场利润率, 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农民在经营家庭农场中, 除了自身的收益之外, 政府每年还对家庭农场的经营者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 这进一步提高了家庭农场经营的效率。经过几年的发展, 很多家庭农场经营者均购买了相应的机械设备, 定期的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科学经营意识, 并通过设置优秀农场主荣誉奖励, 每年向经营良好的农场主颁发相应的奖励证书, 也很好的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浙江家庭农场与上海相比规模略大, 并且经营项目多于上海家庭农场。从农场经营者管理水平上来看, 很多农场主都具有专科以上学历, 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都比较高, 经营领域从传统的农作物、蔬菜、水果逐渐拓宽到了养殖业和水产业, 经营比较好的农场还有了自己的商标和品牌;在管理上, 很多农场实现了标准化的管理技术, 也有些进行了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认证, 由此也促进了家庭农场的发展, 部分农场年销售收入达到了亿元, 农民收入也较以前有了稳步提高, 效益好的农场使农民的收入最高提高了1倍。

湖北家庭农场建设相对比较早, 最早始于2007年, 并且在2012年就被国家确定土地流转试点地区, 这也较好的促进了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从经营方向来看, 湖北省除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之外, 还涉及到了循环农业等方面, 尽管方向众多, 但是均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畜牧业和水产业也实现了规模化发展, 在特色循环农业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除了家庭农场经营者自身科学经营之外, 湖北省还出台了较多的支持政策, 对家庭农场的经营者, 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学历要求, 定时的免费培训和宣传也有效的提高了经营者的规范化经营意识;作为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 及时跟踪各家庭农场的经营发展情况, 对于出现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及时的帮助其解决, 通过建立动态化的跟踪监测信息系统, 尽量降低经营风险, 提高经济效益。

3 家庭农场发展基础对比分析

从国外家庭农场的发展来看, 无论是美国还是法国, 家庭农场发展都是建立在土地归属个人所有的基础之上的, 并且这种家庭农场的发展方式都是企业化经营为基础, 以农业科技化和机械化为保障, 同时, 在家庭农场经营过程中, 国外具有较好的政策优势, 首先是土地的私有化, 这是农场规模化建设的前提, 也是快速发展的保障;其次, 完善的家庭农场发展保障法律法规, 这是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可以使家庭农场的经营者有更好的收入预期, 这对提高农民积极性具有显著的作用;再次, 国外发达的农业科技和雄厚的财政支持为家庭农场经济的发展加油助力。由于农业生产受到各种环境条件的制约, 所以农业科技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由于环境对农业产业的不利影响, 加上政府财政的补贴和支持, 这有效的推动了家庭农场的发展;最后, 国外农业服务体系的系统化也是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这主要得力于国外政府对家庭农场的重视。家庭农场的发展提高了国外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水平, 这也适应了国外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 这对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是建立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之上的, 最早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中提出了相关的概念, 但是当时提出的农场以国营农场经营为主, 而家庭农场的提出是在2013年, 从国家1号文件中直接提出了相关的概念, 这也为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从理论研究上, 我国也进行了必要的探索, 但是多数研究者认为家庭农场应当属于企业经营的性质, 其经营目的与农民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和目的有所不同, 并且规模上要大于家庭式的经营方式, 部分地区还进行了工商登记, 为家庭农场的科学经营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国家庭农场发展中也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 主要表现为法律法规不完善, 国家补贴较少, 并且当前从国家到地方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政策支持, 家庭农场经营中一旦遇到资金问题, 融资渠道很少, 贷款额度也比较小, 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加上目前土地仍然是国有制, 农业保险和农场经营登记制度的滞后, 使得小型农场的经营也存在不少的困难, 并且部分地区家庭农场的经营者技术和经营管理不够科学, 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尽管存在较多不足, 但是家庭农场的发展符合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 加上国家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 相信不久将来, 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条件将会发生显著的改善。

摘要:家庭农场概念在2013年党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明确, 各地也初步进行了试验,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并且家庭农场式的农业发展模式符合我国国情。本文详细分析当前国内外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基础, 寻找我国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 对我国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较新的思路。

关键词:国外家庭农场,国内家庭农场,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宝.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影响与应对[J].西部论坛, 2015 (2) :73-81.

[2] 刘涛.河南新型家庭农场发展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 2015:2-10.

[3] 朱学新.法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村经济, 2013 (11) :122-126.

[4] 吴珍彩.日本家庭农场发展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 (18) :4-7.

[5] 王东荣, 方志权, 章黎东.上海家庭农场发展研究[J].科学发展, 2011 (4) :54-58.

[6] 黄平, 王科跃, 朱海涛.浙江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4 (3) :30-32.

[7] 马雯秋.美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与技术, 2013 (7) :203-205.

[8] 岳正华, 杨建利.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4) :420-424.

[9] 刘向华.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困境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3 (10) :31-35.

上一篇: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析下一篇:行政发展的制度理性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