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2022-10-12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对于低年级(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猜谜语、唱儿歌是学生喜爱的方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浅显平淡、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转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融知识教学于情趣之中,使学生百上不厌。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把教科书中的知识编成谜语或儿歌让学生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冰花》一课时,教师课前编一个简单的谜语:玻璃表面布满花,遇到温度就融化。看谁猜得准、快?大家踊跃竞赛猜谜语,好胜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

游戏、讲故事也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不但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忆、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例如在教《人有两个宝》一课时,在学习了“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之后,设计一些小的游戏或布置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开展想象,动手、动脑。比一比谁制作的东西最有创造性,并对优秀制作者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启发学生进行创造,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完本课程,加深对双手和大脑作用的认识,在学中玩,玩中学,学生学得有劲,玩得开心,增强了学习兴趣。

我们把情景设计的形式可概括为表述型演习、表演型演习和表作型演习三类:

1 表述型演习

表述不同于读、背,读、背是机械重复的。表述是把自己的观点向别人说明的过程,它的形式是生动形象而灵活多样的。

1.1 重组性表述

在对课文内容表述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把课文记叙的方式转换成学生喜欢的形式表述出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才能。例如在《蜗牛的奖杯》一文中教师可设置“假如你是一只蜗牛,你在比赛中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捧走了冠军奖杯以后,你应该怎么办?是骄傲自满,白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晚上睡觉睡在奖杯里,让自己渐渐退化,失去了翅膀,身体和奖杯粘在一起,最后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还是把奖杯作为前进的起点,奋斗的动力,乘胜前进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这一说话情景,让学生以自己为叙述对象,进行叙述,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对学生的训练力度。

1.2 迁移性表述

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本中陌生的人和事延伸到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能使学生觉得亲切自然。如在教《看菊花》一课时,学习过该课文后,老师让学生回忆自己去公园时看到的现实中的菊花情景,看谁把公园中看到的景象描绘得全面、具体、生动、自然、形象,再与课文中的景象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同学们顿时打开了思路,很自然地仿效课文中的语言,进行了生动的讲述。这样巧妙地变学课文中陌生的人和事为学生身边鲜活的人和事,使他们触手可及,亲切自然,容易情动而趣发。

1.3 交际性表述

把课文中的内容用生活中熟悉的方式表达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学《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时,教师可在教学完第四段后设计“劝”的表述演习。劝说乌鸦不要被狐狸赞美的语言所迷惑,而冲昏了头脑上当受骗。这无疑是一项充满了智慧的教学设计。劝说是关爱生命的行为,又是联系实际,运用交际语言的能力锻炼。而劝说的内容则是内化课文思想内容的最好途径。诸如自我介绍,新闻发布会等都是实践性语言表述活动。

2 表演型演习

游戏是儿童定向发展心理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让儿童在教师创设的模拟活动情景中兴高采烈地学习,从而获得自觉的,没有负担的,轻松而愉快而又感受深刻的认识。

2.1 演戏

写人记事的文章,课文对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描写比较细致,适宜用演戏的办法把故事情景再现出来,当然这种再现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创造性再现。教师在教学《梅兰芳学艺》时,可让学生在深读课文之后选取其中的情节来表演动作,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再上台表演。通过演,静止单一的课文内容变得鲜活丰富起来,许多潜信息变成了显信息。学生表演动作的过程就是对课文深入理解,感悟,发挥的过程。

2.2 演讲

让学生扮演生活中某种人的身份来介绍课文内容能增加情趣性,增大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如教学《夕阳真美》,第二课时可以让学生以导游身份来解说夕阳的美景。在这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熟读课文,并吸收、应用课文语言,改编成为导游词,出色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2.3 演唱

演唱能让人回肠荡气,情感奔放,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用演唱的方式来总结全文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读《水乡歌》一课后,引导全班同学一起歌唱我们兴化水乡自己的歌曲《梦水乡》,教室里回荡着“笑望海光月,轻扣板桥霜,微风摇曳竹影,我的梦里水乡……”的歌声,充满了欢乐、遐想的气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水乡兴化的认识和热爱。

3 表作性演习

语文表作性演习,把本来单调、枯燥、机械的语文练写变成了生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达到寓写于乐,寓写于用的目的。常见的表作性演习方式有:

3.1 编写性表作

在对课文内容的编排过程中,把课文中引入的内容用形象直观的形式描写出来,既能促使学生进一步进行品词析句,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提高动手编写能力。可以结合电脑课程的教学,制作内容丰富的教学光盘,来激发学生熟读课文的兴趣和动力。

3.2 概写性表作

培养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文字中,提取要点,梳理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快速准确地阅读能力。填写表格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方式。

3.3 扩写性表作

扩写性为查是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书面表达形式来填补课文空白的过程。这种训练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炼,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即学即用知识能力。

如,在《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假如我是“王二小”来展开想象,我该怎么做,把“王二小”当时的处境、背景、智慧和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策略和不怕牺牲的气概充分表达出来。这样就促进学生去熟读课文,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并且把语言重新组合后表达出来。这样的扩写避免了生搬硬套,很有实效。

语文教学要走出“多劳少得”的低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传统的僵化低效的训练中解脱出来,提倡“演习之功,”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演习过程中,教师的生命因不断探索创新而熠熠生辉,学生的生命因不断实践运用而充满生机。

摘要:课堂练习起着温故而知新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传统联系单调、枯燥、刻版、机械的弊病,遵循新课程教学理念,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表述型演习、表演型演习和表作型演习三类新颖练习方法,让学生的认知、能力、思想、感情、个性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关键词:演习,表述,表演,表作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精细化管理探究下一篇:零件数控加工走刀路线的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