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2022-07-12

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2008-8-19 12:34:07 来源: 兖矿集团 【关闭】【打印】 查看评论

1、普遍原则

创立企业文化的一般原则,是以企业的共性作为分析的前提,是各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和文化改革时,应遵循的共同原则。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突出个性特色。

企业文化目标及其相应的文化体系,应突出文化个性。个性是文化的力量所在。只有鲜明的、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才可能有最直接的社会文化识别。众多的企业文化面向社会,社会最先发现并承认的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没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只能淹没在浩瀚的企业文化海洋之中,无人知晓。

(3)强调企业文化的主体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

我国创立企业文化,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是在参照外国模式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于外来理论和实践,我们需要结合自己文化的特点,坚持自己文化的主体性,不能简单地照搬。承袭民族文化传统,是坚持企业文化的主体性的重要内容。企业是存在于客观现实环境中的。结合国情,了解企业的现实条件和基础,是创立企业文化的客观前提。这两方面的主客观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求中国的企业文化坚持自身的特色。有民族特色的才是有世界价值的。如果我们的企业文化失去民族性,只会在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之间绕圈子。企业文化的主体性,是使我们的企业文化走向世界的根本保证。

(4)强调企业文化的群体性,增强企业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企业文化是群体文化,需要企业员工对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道德等进行整体认同。离开整体参与,企业文化将会蜕变为企业阶层文化、小团体文化。

(5)结合企业体制改革,同步进行企业文化改造和创立。

我国的企业体制改革目前仍处在实施和深化阶段,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包括结合企业体制改革同步进行文化改革。文化改造和创立涉及到整个企业,文化工作需要企业其他方面的配合。因此,把企业体制改革和企业文化改造及创立结合起来,形成互动,相互协调发展,可以更有效、更迅速地发挥企业文化机制的功能。

(6)企业文化的创立应面向时代,面向未来。企业文化要有超前意识,要有时代感。文化创立要有高起点。

企业文化要面向未来,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的成败直接受到企业员工的素质、企业文化的力量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在“硬件”上日益接近,“软件”上的差距是未来企业的战略重点。改革开放的形势,使我国的企业在面向全国的同时,也在面向世界。只有高起点、高品位的企业文化,才可能支撑现代化的企业,才能在未来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具体原则

建设企业文化的具体原则,是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自己的个性特色,在未来的生产经营中,以鲜明的、个性化的企业文化谋求发展优势。

(1)确立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创立企业文化的主轴。企业的价值观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是一种企业人格化的产物。主要是指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企业的价值观是在企业的全体成员的个别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在对个别价值观进行同化、改造的基础上形

成的新价值观。一旦企业的价值观形成,它必将要求企业员工将个人所信奉的价值观置于其下,而遵循共同价值观,以便在此基础上统一企业员工思想行为,形成企业统一意志和力量。 文化的力量不是来源于文化本身,而需要由拥有正确文化价值观的人加以实践。因此,企业的价值观需要我们将它用于指导企业的运行,规范企业行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员工产生影响。一种价值观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培育。

(2)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战略统一

生产经营是企业的根本任务。企业的其他工作——包括企业文化建设都应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根本宗旨。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努力协调、大力促进两者的一致:以企业的根本目标和宗旨统率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建设保障企业目标和宗旨的达成与实现。只有这样,企业文化的建设才是方向明确、有动力的,不会陷于盲目境地;而企业生产经营则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3)重视人的培育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之所以区别于过去的模式,其基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以全新的角度认识了人的因素。如果忽视这一点就是丢掉了企业文化的精髓部分。 人的因素对企业文化的整体形成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诸如企业精神的特质、企业文化层次的高低以及这种企业文化能否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等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既是创立企业文化的关键,也是其根本宗旨之

一。既重物、更重人,以人为主;既重人力(包括智力与体力),更重人心,以人心为主;既重人力资源开发,更重人的价值实现,以人的价值实现为主;既重素质开发,更重积极性发挥,以积极性发挥为主。在一个重视人的企业里,企业将从员工的身上获得从情感直至努力工作等多方面的回馈。

(4)继承企业优秀的文化传统

企业文化的建设既是一个创立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革新改造的过程。新企业文化并不是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原来的企业文化也并非一无是处。各个不同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创立企业文化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原有文化的存在。事实告诉我们,如对原有文化持虚无主义态度,则难以博大的胸襟创立新的企业文化。

(5)重视企业民主建设

积极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民主的价值观与信念之上的。没有企业民主就不可能有促进企业发展的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民主是企业员工广泛参与创立企业文化的先决条件。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企业员工才可能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被关心、被爱护,才可能调动企业员工参与创立企业文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企业民主,企业文化只可能存在于企业的领导层中,这样企业文化蜕变成了企业阶层文化。如果在这一阶层仍无民主可言,那么企业文化则变成了个人文化信念。现实告诉我们:企业文化越发达的企业,它的民主化程度越高,民主表现方式也越多样化。在这样的企业中,约束企业员工行为的最大力量,不是来源于等级权力,而是文化价值观念及其中的道德力量和行为规范。

(6)重视树立典型和英雄榜样

典型和英雄,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每个企业的发展,虽然是通过群体的力量来推动的,但是不能忽视群体中卓越的典型事例和英雄模范人物的鼓舞、带头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一个企业的全体成员都平平庸庸,就难以产生创新,就不会有竞争,就不会有进取的动力。

(7)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

在我国当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无疑是鼓励和调动人们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的首要因素。但无数事实也反复证明了它也并非唯一因素,事实上,精神的激励,也能产生强大的动力,调动人们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第二篇:三大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企业十年发展靠运气,三十年发展靠制度,百年发展靠文化。企业文化可视为一个企业的DNA,是企业这一有机体基本存在性状的决定要素之一。建立怎样的企业文化,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有志于实现基业长青的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本文针对处于转型升级期的企业,并结合A集团的实际情况,提出三大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一、体现本企业的“精气神”

企业的“精气神”犹如一个人的气质,有其鲜明的独特性和稳定性,但其形成却是一个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错综复杂的过程。气质是人的性格、阅历、心胸、气度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产物,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又受到未来的影响并影响着未来,企业文化亦是如此。所以,总结提炼企业的“精气神”时,必须综合考察多种因素,并在多种影响因素中抽丝剥茧,找出隐藏在各种表象下的企业的基本特质。企业文化建设原则下,文化提炼形成必须“立足于过去,着眼于当下,放眼于未来”,在此过程中借助访谈、座谈、问卷等多种方式,对企业不同部门、不同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员工进行调研。比如A集团,通过“纵横结合”式的全面访谈,以期把握其现状及存在问题。“纵”指的是被访谈者的层级,“横”指的是被访谈者工作负责的领域和范围。

纵向上,企业文化建设原则将访谈对象划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三个层级,访谈内容根据访谈对象所属不同层级而各有侧重。高层管理者的访谈,侧重于战略层面,访谈内容关注公司整体发展,主要涉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的思考,公司商业模式和发展模式的设计,实现公司发展目标的路径、步骤,对公司发展现状、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的认识等;中层管理者的访谈,侧重于策略层面,访谈内容关注某一部门或领域发展,主要涉及部门或所负责领域发展现状、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对问题改进的思路和理念等;基层管理者的访谈,侧重于具体工作层面,访谈内容关注个人负责的工作领域,主要涉及对公司文化、流程制度的了解和执行状况,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及公司资源保障等。

横向上,企业文化建设原则将访谈对象分为企业文化、研发、生产、营销及服务支持五个方面,访谈内容根据访谈对象所属职能模块而各有侧重。其中,企业文化领域的访谈,侧重于了解被访谈人员对公司文化理念的认知、理解、认同和执行程度,内容涉及对公司发展历史经验的认识和总结,对核心文化理念如经营哲学、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等方面的内容。研发、生产及营销领域的访谈,侧重于其各自的发展理念模式、组织流程、信息化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服务支持领域的访谈,侧重于了解被访谈人员的服务理念,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支持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重点对人力资源部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了解。

访谈完成后,对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同时召开内部主题研讨会,就访谈过程中得出的认识和结论进行沟通研讨,并梳理出集团发展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此外,通过“接地气”的员工座谈来了解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层员工是否知道公司发展方向,能否与公司发展要求保持一致;二是基层员工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借以了解基层员工的精神风貌和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状况。通过基层员工座谈,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公司文化理念及政策制度等在基层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对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把握,还可以借助问卷调研的方式。调研问卷的设计要兼顾两方面因素,一是参与问卷调研的员工,他们的类别、层级、年龄状况、学历状况等;二是调研问卷本身,问题本身的角度、数量、重点内容等。借助问卷的广覆盖性,在更大范围内对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素养情况进行整体分析,了解企业文化建设在多数员工中的基本掌握状况。

最后,企业文化建设原则将多角度、多层级调研访谈结果放在一起进行综合系统分析,从其发展基本脉络及对关键事件的处理等方面,分析提炼出一个企业的文化基因。因这一文化基因来自于公司自身的成长发展,来自于公司全体员工的认知和理解,这种接地气的产生模式决定了其与企业“精气神”的内在贯通性。

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二、物化、政策化、制度化

企业的“精气神”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固然能在无形中对身处其中及周围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若没有具体的展现形式,磁场也会变成一个迷宫,让人们身处其中却不知所措。所以必须借助物化、政策化、制度化等方式,使企业文化成为能指引员工前行的明确“路标”。

企业文化建设原则的物化,是指借助文字、图标等载体,将虚化的企业文化以具体可视、可感的方式展现出来,让人们具体直接地感触企业文化。商标、司徽、墙上标语甚至工作服等都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企业文化的数字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将企业文化内容以文字、图表、课件、声音等多种方式和多种载体记录保存下来,并推动企业文化在公司各个层面的共享和交流。

企业文化建设原则的政策化、制度化,是指将企业文化以政策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落实到企业实际运作中。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将企业文化内容本身界定为一种政策制度,比如A集团将贯彻执行其“诚信、创新、勤奋、爱人”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写入发展纲要中,以企业立法的形式赋予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以政策法律意义。企业文化政策制度化的第二种方式是以企业文化为根基和依据,结合具体工作,将其分解细化为具体的政策制度。仍以A集团“爱人”的核心价值观为例。在文化理念层面,将“爱人”界定为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为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资源和机会,推动企业与人的双赢。以此文化理念为指导,企业内部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员工制定了不同的政策。比如人力资源部门明确规定,为公司员工提供在本地区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生产部门将确保员工生命健康安全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将安全事故界定为企业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这些都是将企业文化理念以政策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借助政策制度的强制力保证企业文化的贯彻落实,避免企业文化与公司实际运营“两张皮”。

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三、以员工为主体

企业文化建设原则要求必须以员工为主体,以获得员工广泛而深入的认可,促进员工与企业共赢。而遵循人们通常由浅入深地认识和接受事物这一规律,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设置不同的主题或目标。

1.初级阶段:企业“要我学”,员工为接受主体常国辉 (常常想着让祖国更加辉煌)

世界脑力锦标赛华中区总冠军 “世界记忆大师”证书获得者

这一阶段应以调动员工的兴趣为切入点,以趣味性和原则性相结合为原则,借助多种方式和载体,确保企业文化为广大员工所认知和了解。鉴于现实中,员工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企业文化的构成及意义等问题,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之初需要召开启动会,并由公司重要领导主持会议,在会议上阐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作用,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安排,明确不同部门在企业文化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类似仪式的启动会,使员工认真对待并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这一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原则中,实施方和接受方之间基本是一种单向的传授与接受的关系。企业借助多种方式和途径,向员工宣传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比如企业借助多媒体,将文化内容以文字、图形、声音或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借助艺术团,以文化娱乐或体育竞赛等形式,让员工了解自身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企业还可以组织内部讲师团,由讲师对员工进行分批次的解说培训,并在培训过程中,组织阶段性考试,确保员工首先对公司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比如,A集团的文化讲师团便是很好的文化播种机,并逐渐成为集团文化宣传的主力军。文化讲师团以企业文化的宣传和培训、不断提升员工对集团的认知和认同为主要任务,以提升集团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集团竞争力为使命,是一个灵活高效的组织,其人员构成及人员数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根据企业文化宣传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以保证文化宣传任务的高效完成为要旨。

2.中级阶段:企业“要我学”与员工“我要学”相结合,员工是兼有理解和传播企业文化作用的主体

这一阶段,企业可以借助布置任务并对任务进行绩效考核的方式,在企业推动和员工主动相结合的方式下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借助任务制和绩效考核,促使员工将对文化的理解和自身实际工作相结合。比如可以结合企业文化理念,结合部门现状,拟定需要制定、完善和改进的政策制度清单,并将这一任务分配落实到各个部门甚至员工身上,最后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对部门和员工进行考核。借助这一方式,既考验并深化员工对文化理念的认知和理解,又促使其将企业文化与其实际工作相联系,同时在凝结员工智慧的基础上完善企业的政策制度,可谓一举三得。另外,企业借助编订并完善员工行为准则和岗位职责,对员工进行考核,使企业文化落实到员工的具体工作行为中。

二是借助专题研究,促使员工将对文化的理解与公司或部门未来发展相结合。比如A集团将“创新”定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要求在未来发展中一以贯之。那么,企业可以以“创新”为主题,鼓励员工从自身关注点或工作实际出发,成立专题研讨小组,自行选择小组成员,自行选择具体的研讨课题,自行选择课题研究的方式、途径和工具,最终提交一份在“创新”主题下的,关于公司改进和发展的研究报告。借助这一方式,促使员工将企业文化、自身工作实际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思考结合起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员工的学习、思考及交流沟通能力。

三是在承诺对等的基础上,签订企业与员工的承诺书。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设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以及与之对应的权利;员工从自身意愿和自身评定出发,自愿与公司签订承诺书。一旦签订承诺书,员工必须无条件遵守承诺书的要求,并承担违约责任;企业同样要无条件履行承诺书的承诺,并承担违约责任。通过双方约定,建立起企业与员工个人之间的事业共同体或命运共同体关系,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

A集团以员工的忠诚度、工作态度和价值贡献度三大维度为依据,将员工分为ABC三类人才,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三类人才的承诺书。三类人才承诺书设定了“态度”、“思维”、“能力培养”、“权责利的处理”、“个人形象及修养”五个维度,每个维度下再根据每类员工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具体条款。

3.高级阶段:以员工“我要学”为主体,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这一阶段,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原则中退居到提供服务、支持及监督的职能上去,员工能自觉执行企业文化要求,并主动承担起企业文化完善、改进甚至创造的职责。

第三篇:企业文化建设的五大原则

1.强化以人为中心。

文化应以人为载体,人是文化生成与承载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中的人不仅仅是指企业家、管理者,也体现于企业的全体职工。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首先是企业的全体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有一致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向心力,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

2.表里一致,切忌形式主义。

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它又要通过企业或职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的现象。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防止搞形式主义,言行不一。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而且是对企业文化概念的歪曲。

3.注重个异性。

个异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本来就是在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

4.不能忽视经济性。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化,应具有经济性。所谓经济性,是指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面讨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各项内容中,虽然并不涉及“经济”二字,但建设和实施这些内容,最终目的都不会离开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和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称文化战略。

5.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也是这样,它应该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生命力。增值开发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平等思想、务实思想等都是值得增值开发的内容。中国民本思想自古以来就相当强烈,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专制行为。社会主义企业中,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文化建设自然要以民本思想为重要的思想来源,并通过这一思想的开发利用,使职工群众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地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中国民族坚持人的平等性,认为“人皆为尧舜”,这正是过去中国革命的思想基础。这种思想的增值开发并用于现代企业的文化建设,将为企业职工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有利于倡导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运行机制。务实精神要求人们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刻苦努力、奋发向上。对此如能发扬光大,必将形成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大庆“三老四严”的“铁人精神”就是这种民族精神增值开发的结果。

第四篇: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日期:2011-12-05 21:10 来源: 作者: 阅读:144次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文化建设涉及的问题比较多,不同的国家制度、不同的民族特点、不同的经济政治环境、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域等都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

这里的目的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自身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建设者一定要清楚企业文化在本企业整体建设中所处的地位,这是企业文化建设一个最最基本的前提;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企业的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等,从战略的高度整体规划企业文化,并按此组织建设。

2、开放性。

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客户,那么企业就必须与外界接触,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就需要具有开放性。

3、创新性。

时代是不断进步的,企业也在不断发展,那么企业文化要想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就必须不断发展创新。“创新”几乎在所有企业的企业文化中都可以找到他的影子。

4、参与性。

参与性或者说是人性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企业文化的参与者也是“人”,企业文化的建设始终围绕着“人”来展开,那么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必须人性化,就必须要具有超强的参与性。如员工运动会,可以让尽可能多的员工参与进来,是一种非常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方式。又

如选美,选美本身有性别、身高等严格条件限制,参与的员工必然少,员工的激情自然就得不到提高,根本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除非是特殊行业特殊事件才采用这种方式。

5、合作性。

是指“团队合作”与“交流”。“团队合作”与“交流”是目前用得比较多的词,但在这里还是不得不提出。企业文化要想顺畅地建设就必须符合这个原则。

6、独特性。

这里主要是指企业文化的行业特征和自身特点。不同的行业拥有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结合所在行业的特征及自身的特点建立特色的企业文化。如安踏的企业远景:成为中国市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份额双第一的中国体育品牌,并成为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体育用品公司。安踏突出在体育品牌的塑造就是行业独特性的体现。

欢迎广大同仁来信与我进行实质性的交流。

第五篇:企业文化氛围的功能及原则

功能及原则

1、企业文化氛围具有传播功能,产生宣灌功效。无论通过何种途径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其主体内容都是作为企业文化的要件元素,不仅有“是什么”,而且还要诠释大量的“为什么”,这就产生了很好的宣灌效果。

2、企业文化氛围具有感染功能,产生渗透功效。企业文化氛围中,有许多情感的因素,能够对理性化的教育进行补偿。比如鲜活的典型实例,经过文化氛围的渲染和人性化的宣传,能够让人乐于倾听;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能够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氛围感染的渗透功效,是鲜活而生动的,给人以寓教于乐的欣然接纳,避免了许多刻板说教带来的漠然或拒绝。

3、企业文化氛围具有引领功能,产生启发功效。企业文化氛围的导向性是十分鲜明的。人们在企业文化氛围中,能够确切地领悟到应该提倡和弘扬什么、反对和避免什么,怎样做是对的,哪些意识和行为是错误的。企业文化氛围对职工的引领,不是僵硬的指挥,而是各式各样的启发,且能够心领神会、主动认同。

4、企业文化氛围具有凝聚功能,产生激励功效。企业文化氛围,是一个企业作为一个团队刻意营造的。职工从这种团队氛围中,很容易产生作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团队愿景融合,把自己的行动归集到团队旗帜下。这种团队合力的凝聚作用,激励团队成员尽心竭力地去实现团队目标愿景。

5、企业文化氛围具有疏导功能,产生开释功效。有效的疏导,既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的谈心、谈话、讲述、讲解等传统方式,也在特定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使许多淤积的埋怨、深藏的疑虑、交织的疙瘩,得到开释沟通。

6、企业文化氛围具有陶冶功能,产生塑造功效。企业文化氛围的持续营造,使每个职工都在接受不断的陶冶。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渐进渐变,在不知不觉中厚实,在有意无意间豁达。宣传教育的渗透,文化氛围的陶冶,是锲而不舍的磨砺,是文火慢炖的熟化,是精雕细刻的琢造,是积以时日的锤炼。在一种浓重氛围中,由于久而久之的“近朱”而赤化,使得职工的文化品格塑造得以趋于完善。

7、企业文化氛围具有知识传播功能,产生培训功效。企业文化氛围虽然不是知识传播的主渠道,但是毕竟都要涉及方方面面的理论知识,尽管可能是拾遗补缺的,但是都对掌握知识大有裨益,能客观地产生培训功效。

8、企业文化氛围具有审美功能,产生愉悦功效。企业文化氛围的任何诉求手段,都要追求形式美和内容美。职工对文化氛围的品评欣赏过程,也是一个多方位的审美过程。形式的美丽美妙,内容的美意美好,让职工赏心悦目。

9、企业文化氛围具有文艺功能,产生娱乐功效。各类文艺演出,各类营造氛围作品的展示,构成企业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职工提供了文艺大餐。职工在接受企业文化氛围熏陶的同时,也在欣赏文艺,娱乐消遣。

具有这些固有的功能功效,为什么对营造企业文化氛围还存有这样那样的疑义?除对其实质性的要害作用解析、宣传、学习掌握得不够外,一定程度上是部分单位没有真正地运用好企业文化氛围这一载体。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是一项涉及面很广、持续时间很长、业务量很大的工作,在实践中需要认真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主题鲜明集中。长期的企业文化氛围营造,要围绕举旗、铸魂、塑形、导行等要件展开。主题可以是多方面的,但是在某一项具体活动中、或者在一个区域内,主题应该集中而不可分散。各个时期的企业文化氛围营造,都应该审时度势,设计出鲜明的主题,使氛围营造的诉求点更加集中。二是切合自身实际。各个煤矿都有行业性的共同特征,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策略途径、方式方法都可以也应该相互借鉴效仿。但是,每个煤矿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必须从本矿的实际出发,使企业文化氛围完全切合自身实际。一要切合本企业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的实际需求,二要切合本企业的实际承受力,三要切合本企业的文化传统积淀。任何逆势而为的氛围营造,都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三是明确部门职能。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是一项齐抓共管的工作,单纯依靠任何一个部门都难以奏效,需要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努力。要根据实际和惯例确定部门职能,做到有标准、有考核、有

奖惩,从而保证氛围营造工作件件有落实。

四是内容丰富多彩。文化氛围是在主基调基础上,由丰富内容汇聚出的文化大观。所谓丰富,要切忌狭隘单薄;所谓多彩,要切忌单一苍白。企业文化氛围,兼具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管理内涵。只有丰富多彩,才能满足各个层面的多种需求,增强吸引力,延续生命力。

五是形式生动活泼。企业文化氛围内容丰富多彩,要求形式的生动活泼;文化氛围受众的全员特点,决定了其形式必须让职工家属喜闻乐见。形式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和诉求手段,呆板的形式让人厌倦,枯燥的载体使人乏味。而对于形式的品评,又是见仁见智,各有钟爱。高雅与通俗的交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才是合乎职工家属口味的企业文化风格。

六是群众广泛参与。企业文化氛围既是以广大职工家属为客体受众的活动,也是依靠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并作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活动。所以职工群众既是创造者,也是接受者,离开群众的广泛参与,就失去了群众基础,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和作用体。职工群众参与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过程,也是氛围教育发挥作用、产生功效的过程。

七是注重实践效果。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的指向很明确,就是要不折不扣地为弘扬企业文化服务,所以必须以做实功、求实效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践效果作为检验标准。坚决反对走过场、图形式的作秀,反对不顾效果的热热闹闹。忽视或轻视效果的做法,往往劳民伤财,对企业文化的形象声誉毁坏严重。

八是不断创新改进。与时俱进、因时而变,氛围营造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不断创新改进。形式的创新,是氛围营造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陈旧的形式由于使人缺乏新鲜感而减弱接受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文化内容的更新需求一般比形式变化的速度还要快,内容创新也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是文化氛围的生命力所在。

上一篇:企业银行服务协议下一篇:企业员工培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