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外宣翻译研究

2022-09-11

随着世界多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并体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对于外宣翻译材料的翻译质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想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就必须让中国的民族文化被理解,然而由于我国少数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与地理环境而导致的独特的文化使对外翻译比较困难,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到各个领域如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传统节日及饮食文化等。因此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结合外宣翻译的策略与技巧,探讨出一种更好地能够传播蒙古族传统文化,让更多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了解蒙古文化的特性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让独特的蒙古族文化被更多的人了解与体验,从而进一步加强蒙古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翻译“目的论”的概述及对民族地区外宣翻译的意义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产生于德国,是功能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功能目的论的基本原则是: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各方面的相互作用,为了达到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所译的内容,译者可以灵活掌握翻译的策略与方法。这个理论强调翻译是一项有目的性的跨文化的交流,这样就扩大了翻译的研究理论:翻译不应该被限制为仅仅是语言层面的交流,它还是将一种语言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符号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活动。翻译行为是人类很多行为之一,而人类的行为都应该是有目的性的。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合作的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外宣翻译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译者应该结合目的论与外宣翻译研究理论并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来阐述原作者的意图,同时要让读者能够接受并且理解译文所传达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总之翻译目的论的核心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了在英译蒙古族文化内容时,译者应结合文化背景,考虑特殊的语境,采用一定的翻译策略,使英语国家的读者了解并感受内蒙古文化的独特之处,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在翻译目的论的视域下,只要紧紧抓住外宣翻译的真正意图和目的,在翻译方法的选择、翻译过程的调整、翻译主体的意识、翻译阅读的效果诸方面促进我国新时期外宣翻译实践水平的提升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就会达到我国外宣翻译的真正目的。

二、民族地区外宣翻译中本土文化输入的必要性及举措

“本土文化指的是本地区或本民族相对于其他地区或民族来说特有的文化。”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特定的文化传统,语言是随之形成的体现了民族特点及精神文化的产物。目前,民族地区的外宣翻译材料都非常重视本民族的传统特点,力求与时俱进,为了让全世界更加了解民族地区的真实生活,更加深入地体验民族传统文化,外宣翻译人员更加重视了将本土文化融入到对外宣传翻译的材料中。与此同时,民族地区的高校加大了培养外宣翻译人才的力度,在外语教学与科研活动中进一步加强了本土文化的输入,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将外宣翻译中本土文化的输入作为他们的科研课题,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施。外宣翻译中本土文化输入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改变过去世界对民族地区落后的认识和印象,介绍并展示民族地区独特的魅力文化,进而提升民族地区的竞争力。高校的外语人才在外语教学和科研研究中越来越重视本民族地区的文化的输入,其中内蒙古各个高校的外语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有很多是涉及本土文化输入的外语研究。蒙古族地区独特的文化艺术,如建筑业、畜牧业、医药学以及民族文学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因此,这些地区的外宣材料如果想多角度、多方位地推广和宣传民族地区就必须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如果不能将带有民族色彩的本土文化融入到外宣翻译材料中的话,外宣翻译就不可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的。从具体的翻译方法来说,目的论的翻译观点认为译者必须要对翻译所选的策略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翻译方法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构建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在翻译少数民族特色的内容时,译者应采用音译、释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共同翻译,这样才能既发扬了民族文化有传递了少数民族的悠久历史与传统,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的跨文化交流。

三、当前民族地区外宣翻译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民族地区外宣翻译中存在的一定的问题。首先,在处理外宣翻译材料上存在着文化空缺词语的问题。众所周知,“外宣工作中的翻译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中译外,也就是把大量有关中文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这就意味着很多翻译材料是极其具有中国特色及民族特色的内容,因此在外宣翻译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中的中国特色词汇时都应该做积极的特殊处理。从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上来说,使用各种译法使国外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译文的同时凸显民族文化的内涵与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从翻译技巧上来说,可以选择直译加解释的方法处理,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读者的误解与误读。其次,在翻译外宣翻译材料上存在着译者主体性和读者接受性的问题。民族地区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的人通过翻译材料了解民族地区的传统及文化并通过交流使民族地区的经济能够进一步发展,因此作为外宣翻译的译者,翻译素质与责任感是同等重要的。在语言的转换中做出必要的调整与顺应才能让读者最大程度地感知和接受民族地区的独特与发展。同时,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译者不仅要改变说话的方式,还要采取读者易于接受的策略,以确保所宣传的内容最大程度地被接受。

四、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内容及形式。不论是选择何种翻译方法与策略还是对翻译材料的形式与内容的取舍,都是为外宣翻译的目的服务的。译者将我国少数民族特色的内容译成英文会让英语国家的读者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及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最终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在外宣翻译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与学习,问题最终会被解决的。只要译者能够仅仅抓住外宣翻译的意图和目的,选取正确的材料与翻译方法,调整翻译过程,加强翻译实践水平的提升和深入理论研究,就一定会达到外宣翻译的最终目的,促进文化交流,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

摘要:随着世界多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并体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对于外宣翻译材料的翻译质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本文将以翻译的目的论为视角,探讨民族地区外宣翻译研究的意义,从而使民族地区的经济能够有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目的论,本土文化,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慧,贾卉.构建主义翻译观下的外宣翻[J].上海翻译,20074

[2] 陈敏.谈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8

上一篇:浅议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重点及安全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