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政治读后感

2022-08-30

第一篇:现代化的政治读后感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政治文化构建

匡永琼

作者简介:匡永琼,政治学副教授。1963年8月出生于重庆市奉节县。1986年7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政治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2年7月获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研究生学历。现任惠州市委党校科研办主任,《惠州研究》副主编,惠州市委党校学术委员会成员,惠州市成人学校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

内容提要: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对人类社会一切政治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落后观念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深层障碍。因此,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建构起与现代化建设相一致的新型政治文化体系。

关键词:政治文化 政治现代化 政治文明

中图分类号:GO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05)08-0041-0

4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现代化的意蕴是广泛的,既包括经济的现代化,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全方位的现代化,其中政治现代化对我国现代化进程有着深刻而重要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必然与该国的政治文化相关。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客观的政治历史和政治现实。同时,政治文化又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和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而演进,影响和制约政治体系、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落后因素已经成为中国全面走向现代化的深层次障碍,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把握政治文化的基本问题,探索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发展的规律,并以此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人类对政治文化的研究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政治学领域,对政治文化进行系统而又富有成效的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系统》中,首次提出了“政治文化”一词。他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种政治文化是在该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所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政治文化影响各个担任政治角色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和对法律的反应。”此后,他在其他著作中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完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系统。美国的《政治学分析词典》则把政治文化理解为“每一个社会内由学习和社会传递得来的关于政府和行业模式的聚集。政治文化通常包括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如信念、情感及评价意向等。政治文化既是全社会历史经验的产物,也是每个人社会化的个人经验的产物”。迈克尔·罗斯金等认为,“政治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关于政治生活的心理学”。上述西方学者对政治文化的论述,拓展了政治学的研究领域,推动了政治学的发展。但由于政治文化的研究在当时受到行为主义的强烈影响,忽略了政治文化中的物质因素和生产关系,加之一些阶级偏见,所以,政治文化的研究带有明显的片面性,

并没有反映出政治文化的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认为,政治文化尽管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性,但它不得不受经济关系和物质因素的强烈影响,归根到底,它仅仅是现实的物质关系和市场关系的反映。所以,我国政治学理论界普遍认为,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的个人和团体,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一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国家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心理倾向的总和。

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政治行为在个体心理导向领域中的系统表现,是整个社会系统尤其是社会文化系统和政治系统的历史性产物,也是在这个系统中的每个成员活动的历史性产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一旦形成,便以其无形的力量渗透于政治生活的一切领域,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首先,它具有指导政治行为的基本功能。政治文化作为一种内化了的政治行为规范,规定着人们的政治倾向,影响着人们对政治的关心程度和争取或行使民主权利的行为力度,支配着人们对政治行为方式的选择,更以一种执着的政治目标深刻、稳定、长久地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由于政治文化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它既可以指导革命的、进取的、正义的推进社会进步的政治行为,也可以指导反动的、保守的、非正义的阻碍社会进步的政治行为。其次,政治文化影响政治体系。历史表明,在一场政治革命风暴到来之前,往往在政治文化领域首先出现革故鼎新的征兆,形成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的设计,以此来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并且为新的政治秩序提供思想意识上的支持。政治文化总是指导着人们去保护或推翻一种政治制度,去维持或改革一种政治体制。再次,政治文化制约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各种社会、政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政治文化更是其中的一股无形的重要力量。政治文化包含对政治发展前景的向往,如果这种向往是符合政治发展规律的,人们便从中汲取巨大的精神能量,通过政治实践推动政治发展;反之则会严重阻碍政治发展。另外,政治文化通过其旷日持久、潜移默化、传播灌输的作用塑造政治社会的成员,使他们的政治文化素养对政治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当代世界的时代特征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现阶段的政治文化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急剧转型过程中。总体上,现代型的政治文化已初步形成,但还带有明显的传统痕迹,体现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层面。

(一)从传统的层面来看。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牢固的血缘宗法制度、政治和思想文化的高度专制以及封闭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成了古代以君主的“治国之道”为核心,以处理君臣、君民关系为内容的较为完备的封建政治文化体系。尽管封建专制制度已被摧毁,但封建政治文化的遗毒依然影响着我国的政治生活。一是权力崇拜意识的影响,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官本位”意识浓厚,等级观念强烈,习惯于权大于法的人治运作方式,热衷于搞个人崇拜、家长制、一言堂,而不少群众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贵民贱、民不与官斗的传统政治心理。二是封建宗法意识的残留。某些地方、某些部门的主要领导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任人唯亲、任人唯派,致使这些地方和部门严重存在领导者以个人好恶决定下属的升迁,下属对上司感恩图报的心理以至人身依附等现象。三是封闭自大意识的表现。这突出表现在迄今仍有少数领导干部迷恋于改革开放前的绝对一元化政治文化结构,错误地将主导政治文化的指导和整合作用曲解为对社会其他政治文化的全能控制甚至取而代之,对西方政治文化更是讳莫如深,谈虎色变,不愿也不敢在科学分析的基础

上,大胆地借鉴和吸收其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益成果。四是臣民意识的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本质上无疑是一种臣民文化,即使辛亥革命以后从西方引进“公民”这一概念,但普通民众在政治取向上大都表现为臣民心态。正是由于主体由客观历史孕育的奴性基因尚未发生根本性裂变,其诸多负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羁绊

(二)从现代的层面来看。世俗化和理性化成为现阶段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使政治文化打破了封闭保守、自我维持的传统发展模式,呈现出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适应性和容纳不同性质文化的开放性。一是整个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实现了由“政治挂帅”向“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转变,确立并发展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主流政治文化。国家职能与价值标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发展经济和社会管理成为国家的主要职能。“民主建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和“科教兴国”等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二是公民政治主体意识增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普通公民政治上的民主、平等、自觉意识逐渐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扩大。公民开始确立依法有序表达政治意志和利益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渐由找“长官”转向找“法官”。

(三)从现实的层面来看。虽然现阶段我国政治文化的格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占主导地位,但历史遗留下来的封建专制主义和西方传入的个人主义政治文化还有相当的影响,相对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来说,当前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仍然是滞后的,政治文化的发展依然是矛盾重重。一是主流政治文化内部分层趋势明显加剧。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人们的政治意识虽然在根本上统一于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旗帜下,但在具体的政治倾向如政治态度、情感和政策倾向等方面却出现分化,呈现阶层性特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政治文化内部分层趋势加剧,亚文化广泛存在。二是不同性质的政治文化在摩擦中并存。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地区差异以及改革的渐进性形成了不同性质的政治文化广泛并存、兼容并蓄的局面。但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政治文化、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政治文化与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政治文化其内核本质不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摩擦。民族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之发生冲突。三是从宏观政治心理上看,现阶段我国国民政治心理以对现行政策的认同为主,同时兼有多元性、怀旧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义轻利的儒家伦理观念已经不被人们接受,代之而起的是“利益”一词堂堂正正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四)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看。政治文化的理论建设和实证研究严重滞后。我国至今未把“政治文化学”列为一个学科,即使从我国现有的政治学教材和论著来看,对政治文化的理论研究也十分薄弱。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目前我国仅有少数高校的政治学教材,列有“政治文化”专章,但多为对西方政治文化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介绍和评价,对政治文化基本概念的阐释,则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况。而系统论述政治文化理论的专著更是凤毛麟角,至于与政治文化学密切相关的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政治伦理学等学科建设则更为滞后,有些还处于空白状态。此外,从政治文化的实证研究来看,虽然我国理论界这些年已经发表了一些相关文章,对主导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的成效、公民政治文化素养的状况等问题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对改革开放后已经出现且呈加速之势的某种程度的政治文化分化这一重大课题却普遍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就势必会

影响我们更好地发挥主导政治文化的指导和整合作用,以正确应对外来政治文化的强烈冲突、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以及人们政治心理复杂化、个人政治价值取向多样化和部分干部群众政治信仰迷惘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不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健康顺利发展。

三、当代中国新型政治文化的科学建构

政治文化在政治发展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它为政治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建构起与现代化建设相一致的新型政治文化体系。

(一)增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把发展经济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合法性是政治体系存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民众对政治体系保持认同和支持,就证明政治体系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才能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制度所得到的实惠中坚定政治信仰,产生对现行政治制度的认同和爱戴。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安康。是,我们也不能把政治体系合法性的维护和增强仅仅寄托在经济的增长等功利性的目标上,因为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波动。所以,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利益分化和阶层分化扩大的复杂情况下,要发掘维持和增进政治体系的合法性资源,特别是制度资源和思想资源,使人们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和支持从某个具体的人转向具体的制度。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同时,要加大政治社会化的力度,保证思想教育的有效性。这里所说的政治体系,主要包括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结构,如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现代化政治文化的构建必须将经济发展和这些基本的政治制度纳入其视野,以提高全体人民对我国政治体系的认识和认同程度,从而增强整个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增强社会的稳定性。

(二)批判地继承和借鉴中外政治文化的合理思想资源,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综合创新。首先,我们要重视传统在政治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在政治发展的动力中,传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传统不仅是历史的存在,而且它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消逝而远离我们。发展并不是要大量革除陈旧的模式和价值观,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能否成功地发现用什么有效的方法使得传统有助于实现当前的政治目标,而不是阻碍这些目标的实现。在构建现代政治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割断历史、拒绝历史,应该正确把握与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化,为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当前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传统政治文化,对其进行合理扬弃,要从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出发,积极吸收继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摒弃传统文化中“三纲五常”、“皇权至上”的封建糟粕,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化政治文化。其次,要正确处理本土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历史经验证明:任何一种文明的成长都离不开对其他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科学的借鉴带来进步,封闭只能导致落后,这是文明演进的必然规律。政治文化作为整个文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同样也不能脱离人类文明整体发展演进的规律。所以我们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借鉴其现代的管理经验和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政治文化。因此,正确处理本土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既要反对全盘西化论,又要反对国粹论,既要正确分析西方政治文明与西方霸权主义的区别与关系,又要正确区分政治现代化与西方化的概念,既要立足于本民族的特点,又要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同时还应自

觉防止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最终推动中国从传统政治社会向现代政治社会转化,实现政治现代化。

(三)创新发展主流政治文化,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我国当代政治文化是由多种不同内容的政治文化因素构成的一个文化系统,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称之为主流政治文化,它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灵魂。在我国,这种主流政治文化就是我国上层建筑中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前,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大发展、大转型时期,来自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新矛盾不断涌现,政治文化趋于多样化,理论界也众说纷纭。这些思潮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甚至有一定的错误思潮混杂其间,产生负面、消极影响。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人民行动的科学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更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政治共识。但是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我们不可能找到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现成而具体的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致力于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主流政治文化。

(四)健全政治参与机制,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形成参与型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公民的参政意识。广泛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从我国的现实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增强了人的主体意识,形成了政治参与的动力机制,但高水平的、有序的政治参与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因为这种政治参与机制的形成是政治系统和民众的互动过程,即除了有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外,还要有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从而能容纳日益高涨的政治参与要求,而且政治体系还要有相应的程序设计,以保证民众的政治参与不流于形式。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决定了政治参与水平的高低。由于我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参与型的政治文化与封建专制统治是格格不入的,在政治参与问题上不可能形成良性的路径依赖。艾森斯塔特认为:“中国皇帝的合法性,要求他关怀他的臣民并使之处于监管之下;但是政权的意识形态取向,却几乎没有在民众之中造成多少积极而长久的政治参与。”因此,在当前我国从“人治”传统向法治转变的过程中要提高政治参与水平,其根本点是要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以形成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说的“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否则,要么产生政治冷漠,要么形成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导致政治参与的爆炸。要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形成参与型的政治文化,首先要提高公民的政治认知能力。这种认知包括对基本政治理念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公民对政治参与合法性的了解;也包括对一些具体的政府机构、政治流程有一个详尽的认知,以保证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在合法性、有效性的基础上,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潜移默化地培养公民对政治参与的情感,化功利性、动员型的政治参与为自愿自觉的政治参与,使参与型的政治文化真正形成。

(五)大力加强政治文化的理论建设和实证研究,巩固和发展我国一体多样化的政治文化格局。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的政治文化理论建设和实证研究还处于严重滞后的状况。为了切实改变这种状况,第一,从政治文化的理论建设来看,

应顺应形势的发展,结合中国的实际,逐步建构“政治文化学”的理论体系和加强与其密切相关的各学科建设,以充分发挥它们在公民政治教育培训上的理论先导作用。从当前来看,尤其要注意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为指导,认真分析总结新时期我国政治文化研究的理论进展,大胆借鉴汲取西方政治文化学的有益成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把个人研究与集体攻关有机结合起来。为我国政治文化学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第二,从政治文化的实证研究来看,则必须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新发展,不断推进全方位、有重点的政治文化实证研究,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的问题,尤其要加强对改革开放后已出现的某种程度的政治文化分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认真细致地做好主导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这项基础工程,使之日益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凝聚全国人民力量、集中全国人民智慧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更好地发挥其指导和整合作用,巩固和发展我国一体多样化的政治文化格局,激励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发表刊物及时间:《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8月。)

第二篇:如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

加强和改进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客观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使它更富有生机和活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前进的永恒主题,就目前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推动企业发展,要完成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发展企业经济,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这些关键任务,都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做保证。通过加强学习、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经营机制转变提供思想准备,增强干部职工的参与意识和承受能力。通过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促进企业干部职工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观念,新思维;及时解疑释惑、理顺关系,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广大干部职工为发展企业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此可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和保证企业发展是一个新的课题。

就基层生产单位而言,如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就目前企业单位中存在着的普遍现象主要是“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表现在许多主要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注重行政,经济管理手段的运用,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一旦新的政策出台,不作宣传、引导,一概行政命令,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美其名曰“在执行中加深理解”在干部与职工中形成

1一堵无形的墙,上下内外难以交流、沟通,政策很难执行到位。二是党政领导兼职,实行一肩挑,政工干部队伍萎缩,再加上领导干部重管理而轻思想工作,更难以在二者结合上下功夫,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被削弱了。三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冲击,思想教育开展困难,特别是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的单位,为职工办实事、好事,排忧解难上力不从心,干部职工情绪低落,思想政治工作难见成效;四是有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片面否定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一味追求完全的创新,结果是使创新失去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有群众基础、才有活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解决这些矛盾,首先应建立和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即组织机制,这就要求我们的行政管理干部在经营管理中结合企业管理做思想政治工作,政工干部要有更高素质,既能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又能懂业务、经济、懂管理,实现党、政有机结合,在参与并服务于经济工作中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促进经济任务的完成。其次是在抓现代企业管理的同时,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不忘记关心员工、善待员工,以此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在人、财、物等方面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许多方面的工作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在建立和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同时,要保持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严密的制度作保证,以全面监督为约

束,使机制充分发挥保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在宣传、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前提下,还要从企业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实际问题上入手开展工作,大到企业发展前途,小到生活福利、奖金分配,有长远的,近期的,现实的,有的则是潜在的。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面向长远和潜在问题的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就容易被广大职工所接受 ,当干部职工对正确的思想接纳、吸收后,就会产生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形成了动力,思想政治工作就能生机勃勃、凸显成效。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各级管理干部还要把握好几个环节,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成效的开展,必须“找准切入点”,选好结合点,把握好着力点,牢记根本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思想教育与物资激励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解决具体问题要有针对性,处理好物资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实现二者有机融合与贯通。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就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的根本目的就是造就企业干部职工成为“四有”新人。所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牢记造就“四有”新人这个根本点,才能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

第三篇: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摘 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但受其自身延续性的影响,对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促进传统政治文化的良性发展,本文从介绍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转型的途径三个方面入手,争取为促进其自身的繁荣与发展提供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存在问题;转型途径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概述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涵

其实在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界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以时间来界定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是“过去时”。刘泽华、葛荃等人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传统的政治系统相对,即中国古代君主政治赖以生成、运转的文化条件和背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已经消失,必须通过史料分析来展现历史人的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价值观,而现代政治文化研究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强调“在研究传统政治文化问题是不能简单引用现代政治文化的研究方法,必须根据对象特点进行改造和创新,才能对该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现在时”。朱日耀认为:“政治文化应该含有与政治相关的各个层次的文化,其中主要是支配和规范人的政治行为的政治思想,代表社会政治运行过程中起着潜在作用的社会政治心理”。

总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指中国所特有的、在过去产生、经过了历史的社会化过程至今仍在政治生活中活着的东西,是相对稳定地积淀在中国民众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中国政治系统和政治运用层面的依托[1]。

由于中国所特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环境和地理条件等因素,使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表现出了所独有的特征。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

1、以人文主义为基础

中国古代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所决定,宗教神权始终不发达,在古代文明的初期,没有经历过神权国家阶段,进入中世纪以后,也没有出现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基督教神权统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以神权为本的文化很不发达。从商周早期政治思想产生的时候,就决定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当时由于人们的认识有限,往往把人事与王命联系在一起,西周时期的“敬天保民”思想就是其典型形态,但是就其思想结构来说,是实于保民而虚于敬天,当时的思想家们认为“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其基点就是从人事去体察天命,而不是从天命中去体察人事,这就导致人们对人的认识的深化[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条件下形成的诸子百家,他们在政治上千差万别,但是,其人文主义特征又是共同的。

不过,中国传统的政治文的人文主义精神与西方近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不同的。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是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的,古代的思想家们以道德为表准对人进行划分,形成性恶论和性善论两种不同的观点,而不论是哪一种观点,其归宿都是如何实现社会群体对于个人的约束。所以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人性论,所强调的往往是人的义务,而不是个人的价值,单个人的价值只有在群体关系中才能得到体现[3]。同时,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古代的思想家们又以人在现实社会的不平等为依据,把人性分为若干个等级,从此,古代的人性论在政治上又为专制主义统治而服务。人文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有机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与西方近代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本质差别。

2、以礼治为手段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贯穿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始终。“礼”是关于社会生活的具体制度、规范和准则仪式,其中包括社会政治制度、伦理规范等,这些是维护宗法主义的等级秩序、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礼治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而维护社会和谐。其基本精神是“礼让”,尽量减少人们之间的斗争,理顺社会中的各种横向关系,维护社会的和谐。

在“礼治”中强调要以“三纲五常”为行动的准绳,把君与臣、父与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样就把人

2 民紧紧的束缚在王权的统治之下。一方面稳定了社会秩序,使人们形成了共同的心理。让人们认识到的国家的重要性,形成了普遍的爱国观念。另一方面,从伦理学的角度讲各个等级对皇帝应尽的义务,而忽视了人们的权利。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进而奴化了人们的思想。

礼其实更多的被看作一种治理国家的手段,正是礼的存在才使社会资源得以较为合情的分配,民众心理得以平衡,社会各阶级矛盾得以协调,国家秩序得以维持,社会安定得以实现,在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可以说“礼”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主旋律”。正是人们之间相互谦让、以礼待人的相处方式,才使我国具有了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才使政治制度得以长期存在。

3、以经学为思维基础

不同文化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发展路径和方向。自从儒学确立正统地位以后,其思维方式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因而,经学的思维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是儒学,而经学又是儒学的重要表现。在我国古代,经学一直被认为是最精深的学问。人们在主观上认定,儒学经典是一切科学与知识的源泉。经学的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注解、阐发经传的方法,在中国封建时代,经学的思维方式备受推崇,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思想流派,但是他们也有着共同的价值观点。其一是把自己的思维视野囿于儒家经典之内;其二是把圣人之言、经传所云视为人的政治行为的规范和治理国家的准则。这样的思维方式同样体现在政治领域,受其影响,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们通常从经典中寻求治国之道,例如汉末的王莽改制,宋代的王安石变法都可以从中找到复古的意味。

经学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使传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但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也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变革的机制,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外部环境,进而使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衰落。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本身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迫使它自身不得不进行相应的转型。我们只有了解传统政治文化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后,才能够对其转型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皇权专制

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形成于秦汉,一直延续至清代,几乎伴随封建社会的始终,历时长达两千余年,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专制主义是中国历史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巨大。

首先,国家权力集中于最高统治者手中。统治者强调君权高于一切,朕即国家的强权理念。例如秦统一六国以后,秦王嬴政为了凸显自己的丰功伟绩和标榜自己的权威,决定重新议定君主的称号。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就把古代传说中的神和人最高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并就有关皇帝的政务活动定出专门称谓,以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此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在此基础上,秦始皇又通过其他配套措施,使皇帝总揽了国家最高大权。自此以后,皇权专制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甚至形成皇权法典化,以渗入人心。

其次,皇权具有无限性。“王的权力是无限的,在时间上是永久的,在空间上是无边的”,这导致了权力滥用。因为皇帝权力没有任何形式监督和制约,最高统治者可以利用国家的权力为所欲为,不受任何人和任何形式的监督和制约,臣民也无权对他们进行监督。中国历代王朝,虽然都设有监察机构和监察御史,但他们仅是代表皇帝对下属官吏履行督责之权,是皇帝维护其对下属统治的工具。御史可以对皇帝执政方式和个人德行提出建议或意见,但这并不代表监督,只是提醒,其意见和建议能否被采纳,还要看皇帝本人。封建皇权专制,从根本上说,牺牲了绝大多数人的权利和利益来满足极少数人的私欲,最终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皇权思想的固化,对后世影响很大。中国历史上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但不管哪朝哪代的农民起义,他们都具有浓厚的皇权思想,总要找到一个人作为皇权的象征,如汉代的“非刘不王”。而中国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傀儡皇帝和幼年皇帝,他们并无任何统治管理国家的能力,但王朝并未因此分崩离析,尚可继承下去,这些都是极端皇权思想的存在导致的。我们是一个现代性的社会,是一个讲究民主、法律的国家,而这样的“皇权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国家的需求,因此,

4 若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要想继续存在,那么其自身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型。

(二)文化专制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君主统治的重要思想准则。我国古代历来讲究“克己”,即探索自我和修身养性、与内在世界斗争而与世无争的观念,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的萌生、发展,使政治文化观念倾向于形而上学。例如我国古代的“天朝上国”观念深入人心,正是本着这种思想,才使国家和人民都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一味地否定外国的先进技术,不思进取,最终使原本强大的中国变的不堪一击。统治者通过纲常伦理等教条来限制人们的思想,还用暴力手段来打击所谓的“异端邪教”,例如“文字狱”、“焚书坑儒”等都是其典型的表现。这样的文化专制政策,使人们的思想逐步僵化,思维发展受其束缚,思维角度变得更为局限。思想是文化的派生物,思想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文化的专制,最终使思想专制与文化专制形成恶性循环。

而这样的文化专制制度已经与我国现代的文化制度形成强烈的对立,现代社会中,文化强调“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国家也提倡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要保留有特色的文化。显然这种古代传统的政治文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政治生活。

(三)官本位思想严重

官本位思想形成于家长世袭、专制权力、宗法等级为特征的封建社会,其实“官本位”的思想已经背离了儒家经典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初衷,变成了“官贵民轻”。这种思想无处不在,并且顽强的指引人性价值选择、社会心理取向以及人才模式的塑造。在社会中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引起了人们对权力的崇拜。那些掌握权力的官员,他们会用尽各种方法来保全或者提升自己的官位,依次来增强自己的权力。而那些没有掌握权力的普通百姓,他们也会用各种方式来努力获得一官半职。例如我国古代就出现过“卖官”的现象,那些权力大的官员通过卖官来收取利益,而那些没做官的人通过手中的金钱来实现自己做官的愿望。这种对权力的狂热追求,一方面导致国家行政制度缺失,官员冗杂,办事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在社会中形成腐败现象。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严重损害了普通民众的利益,使社会出现了“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畸形现象,最终导

5 致我国古代的封建政权一步步走向衰落。

“官本位”的思想容易导致权钱交易,在权力本位意识和物欲化倾向严重的情况下,容易诱发权力主体过分行使职权而不顾法度的行为。在现代化国家中,这种思想应该是严厉禁止的,特别是在政治领域。政府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为官员谋取私利的场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传统政治文化的作用。其中许多不适应现代政治发展的部分,我们要用具体的方式进行改革,使其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三、实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转型的途径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传统政治文化转型的路径应当遵循“以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文化发展”的策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实现现代变革的根本,便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彻底完成从自然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转换,建立起公共权威和社会契约,建立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主要从三个方面完成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改造。第一,市场经济塑造公民的主体性,使大多数个人和社会组织摆脱宗法社会关系和传统政治权力的束缚,成为利益独立、非政治的生活主体。第二,市场经济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构筑了民主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又使民主成为经济主体的自觉追求。第三,市场经济的运行,都需要法律来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才能使市场成为有序的市场[4]。

但是,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滞后性,又由于各国具体国情的差异,决定了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并不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进行的。为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必须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为此,首先要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职能和行为,真正完成其从对经济的直接控制、强制干预向宏观调控、协调服务转变,完成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其次,要以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建立健全市场法规,规范交易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创建法制经济、信用经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调节公民的社会政治心理

“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测量社会改革的“感应器”和“晴雨表”,同时它又是改革理论向改革实践转化的桥梁”[5]。在我国现阶段,社会深层矛盾集中,社会问题相对突出,人们的政治心理非常复杂。由于政治心理具有互动性和冲击性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既有利于改革,但同时又会因改革触及个人利益而出现不适应、困惑和迷乱,产生“失落感”甚至抵触情绪。如此种种,都可能形成对于改革的心理阻碍。消极政治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与调适,极易弥散和感染到其家庭成员及其他社会群体,引发大面积消极政治行为,严重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心理环境,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心理根基,危害社会政治稳定大局。因此调解政治心理极为重要。现代政治理论认为,扩大政治沟通渠道,适当释放社会政治心理,是调控政治心理的有益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相对扩大,但由于种种因素,目前政治沟通渠道相对狭小,不利于政治心理的调控。因此,我们应当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拓宽政治沟通渠道,比如完善政治协商对话制度、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完善舆论表达和监督制度等,实现政治心理的合理调控。另一方面,也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和加强新型社会规范,克服改革中的心理障碍。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包括政治心理,如果人们在心中还是保持那种“天朝上国”的思想,这对我国的政治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阻碍,因此培养人们建立一个适应现代政治发展的政治心理是非常必要的。

(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我国古代实行的君主专制,主要是以“人治”为主,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人治中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据君主自己的想法来统治国家。如果是位开明的君主,那么这个国家或许运行的好些,甚至会出现“盛世”的局面,但是如果我们遇到的不是明君,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就会令人堪忧。因此,面对人治统治的不稳定性,我们要尽量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利用法律来治理国家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稳定性,可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此外,国家文化的发展,本身也需要法律进行规范。我们知道,文化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比较大,但现在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人们的流动性较强,会受到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一些不适应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因素,严重者会引起一定的

7 骚乱,因此面对我国的政治文化环境,也应该加强管制,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我国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

(四)合理扬弃传统政治文化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确实有很多弊端,但是其合理因素也很多,搞虚无主义是不对的。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硬性隔断历史,对于传统政治文化充耳不闻,一概排斥。我们应该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传统的政治文化。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实,着眼于传统政治文化中有益有用的东西,做到古为今用,为以科学、民主、理性精神为核心的现代市场经济文明提供切入点和生长点,并以此作为传统政治文化根本性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根据时代特征和中国社会政治现代化的需求,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积极因素和精华性成分进行改造和重塑,赋予它以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促进其向现代理性主义飞跃,进而把这些积极因素整合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体系之中,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有益成分,为构建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服务。我们在创建一种新型的、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时,也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之能够将我国各阶层、各民族的人民团结在一起,更好的维护和促进我国现阶段及今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而服务。

总之, 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 传统政治文化现代转型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吸收已有的西方民主宪政实践中的有益经验, 建设一种社会主义的现代民主政治文化。在现代化民主浪潮的冲击下, 坚持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同时, 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必须同时进行,具有制度保障的文化建设才不会缺失民族的特色。此外,我们也必须看到传统政治文化的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只要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一定会使政治文化呈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8 参考文献:

[1]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03.

[2]朱日耀:《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M].第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0.

[3]江荣海:《传统的拷问》[M].第6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1.

[4]王秀良、孙建设:《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J].探讨与争鸣.2008.02.

[5]金太军、李善岳:《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J].第16页.人文杂志.1998.06.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化军队的重要影响

张文文

四川民族学院政法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14410018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特有的政治优势。我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辉煌里程。思想政治教育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共产党站在战略的高度,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提供可靠政治保证。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依靠全党全军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军队

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历史也具有客观必然性。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所进行的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着无产阶级的意志,向部队灌输进步的、科学的社会意识,以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目标,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意识形态活动。文章中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1.广泛的群众性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和根本指导方法。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群众的力量,充分发动群众力量和依靠群众力量。党把群众路线的观点运用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上,进一步的体现了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广泛群众性的特征。例如,军队的军人大都来自广大人民群众,军队的基础就是人民群众。所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鲜明的阶级性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军队,从建军的时候开始,我军的命运就与党、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军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外军队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军代表的就是无产阶级的利益,代表的是最广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人民的军队。

3.高度的导向性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与时俱进的思想对军人的行为具有科学的导向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军人的理想信念、行为方式的导向。

三、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军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作为军队一项根本性、基础性工作来实现,部队进一步的统一思想、强化认识,进而使我军军事实力不断强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进行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工作,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是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战斗力、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在军队建设的实践中一直发挥着中心环节的重要作用,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方针、原则和经验。全面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是军队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完成军事训练任务,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服务和保证功能。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与我军其他政治工作一样,应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围绕军队建设和发展的中心任务来开展。这是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为了时刻保持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我党我军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应对机遇与挑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1.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目标。

2.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使之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扩大化。

3.提升广大军官的心理素质,强化军官综合素质。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 5.运用互联网知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6.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使军人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五、结论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全心全意的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军队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保证了我军的无产阶级性质,进一步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这就必然要求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党从思想上和政治上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面向前的旗帜,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政权和广大人民利益的中流砥柱。所以,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也要紧密结合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潮流趋势。

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在全党全军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要跨越式发展需要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篇: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政治的影响

任何社会政治体系及其中的政治活动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氛围之中 ,任何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都要受这种经济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落后的、 腐朽的传统文化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由于长期不发达的中国政治文明历史以及造成这种不发达的各种社会存在和社会环境 ,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一种文化积淀 ,这种积淀构成了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文化环境。这种环境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极为深刻。研究探索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 ,找出其应对的措施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表明 ,一个社会的文明与发展 ,首先是从物质文明开始的。物质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 ,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没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所以我们只有在物质有保证的时候才会有可能去关心政治。

我们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闭形式对人们的参政的影响可谓不小,正是这样的一种文化束缚了我们政治的发展,在那样的文化观念下,人们几乎都有自己的小生活圈,基本需求都能自给自足所以不愿与外界交往,一旦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就会感到惶恐不安,更不用说让他们去参加政治生活了。,在小农经济中 ,对于大部分中国农民来说 ,政治就意味着缴租、 纳粮、 服劳役。农民也心甘情愿地这样做 ,因为对于分散的小农经济来说只有官府才能保护他们 ,即农民是通过放弃自己的政治人格和参与权利来换取自己的政治生存的,而不是利用这种人格和权利去争取政治生存[ 2 ]。马克思对农民的分析:“ 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 ,一定要别人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 ,是高高地站在他们之上的权威 ,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政府权力 ,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它阶级的侵犯 ,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露和阳光。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 ,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一切的社会。 ” [ 3 ]由于历史的力量 ,这种影响至今还未完全消除。

宗法制度的血缘文化对社会主义政治也有着严重的影响。第一,我们中国人的家族和乡土观念强,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比如说一般老人都不喜欢外出,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身体不方便,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乡土意识,特别是老年人尤其是。特别是村落的家族文化这种家族意识与他们封闭的生存方式以及经济利益、 心理习俗、 精神信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和再生性。它使人所有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都局限在家族圈子内 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乡村的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在对待和处理公共生活冲突的过程中 ,人们宁愿求助于区域内的人情和礼俗 ,而不愿求助于政府和法律这种现象对我们政治的建设极为不利。

对于人的权利的关护。中国传统文化属人文文化,不论是儒家、道家、佛家,都关注于人的存在,但它们关注的重心是人如何“成圣”、“成仙”、“成佛”,注重的是人思想境界的提升。而忽略对人自身权利的关护,由于过高地提升“圣„‘仙„‘佛”的意义,从而不同程度地贬抑_r人的最基本的需要。除了儒家之外,道家、佛家更是淡出政治,在此文化背景下,对人的权利关护就显得不够,特别是政治权利。(3)

儒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可就是众所周知的了,中庸之道并不仅仅是大众所认为的简单的不偏不倚,讲究的是个“无过犹不及 ” 的问题这么简单。他还包含了另一层含义。孔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 意思是说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去做的或者绝对不能做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怎么样能合于义就怎么样去做。这种思想甚至可以上升

为一种哲学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邓小平不仅率先倡导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升为一个完整而有序的系统。5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4 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依据现实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政策选择,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对传统政治思想的传承。

在儒家思想中关于民的问题得到了很大重视,孔子的“ 为政以德” ;孟子的“ 政在得民 ”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以及黄宗羲的“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旺,而在万民之忧乐 ” 以及到唐朝唐太宗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无一不体现了儒家的仁政以及民本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下构建的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 ” 的人本思想,它即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强调“ 按照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其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发展为了人,发展也依靠人,要注重人的需要,人的利益。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及 2010年在两会中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非常重视民生问题,对于人民最关心的就业问题,社会保障以及医疗保险等诸多方面做了政策方面的阐述。报告中有提到:“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 更加和谐。 ” 我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缺乏民主法制的传统,所以我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应该追溯的思想根源是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这种思想在不断传承和延续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已经深入人心,虽说这也不再是统治者的统治手段,可确实也是顺应了现在时代的发展。

2 陶东明 ,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 [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1998

资本论 ( 3,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政治——宁新昌 4,历史教科书

5,]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 6,传统文化续谈——吴江

7,对传统文化的审视——范晓燕 8,传统性格的两重性——王从仁

9,儒家政治思想对现代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潘庆颖

10,《中国古代政治智慧》

上一篇:乡村医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