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现代化发展作用论文

2022-04-26

政治学现代化发展作用论文 篇1:

当前我国融合民主建设的现实问题与逻辑进路

摘要:融合民主是指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最终目标,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这两个各自独立运行的子系统进行有机对接和跨系统融合进而构建一个新的系统,实现二者在有机结合中发挥各自特有的作用。融合民主的发展对有效建构现代国家制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社会善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融合民主建设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制度化程度不足与常态化缺失、发展蕴含风险是其面临的现实问题。加强理论研究与顶层设计,逐步提升融合民主的广度与深度;建立健全制度平台与保障机制,逐步推进融合民主的制度化;多举并行,规避与化解融合民主的现实风险,应成为我国融合民主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民主政治建设;“融合民主”;党内民主;人民民主;民主执政

在当代中国,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发展的前提,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很显然,如何构建二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更是事关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问题。

何谓融合民主呢?笔者认为,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融合民主是指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最终目标,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这两个各自独立运行的子系统进行有机对接和跨系统融合进而构建一个新的系统,实现二者在有机结合中发挥各自特有的作用。融合民主是在坚持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前提之下,以融合发展为显著特征,以社会公众参与为基本内容,以良性互动共进为发展途径,以民主程序与规范为制度支撑,以协同差异为发展基础的中国特色民主发展形式。当然,融合民主也不是无边界、无约束的任意性发展,它是以法律与规则为边界的。中国特色融合民主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广大党员群众对党内权力的分享,而且还可以实现广大党员群众对党内事务的有效参与,从而实现党员群众民主权利的有效保障。

一、推进我国融合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

融合民主是政党民主与国家民主两个民主系统的融合与创新,是民主结构与功能的改进,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探索。分析融合民主发展的内在价值对于推动其自身发展、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就政治建设而言,融合民主建设是有效建构现代国家制度的重要探路。“构建现代国家制度既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组织和制度保障”,“现代国家制度建设的目标是实现高度民主和法治”。[1]只有有效建构起现代国家制度才能保证党和国家各项生活的民主化,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民主政治发展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完善的现代国家制度不同,我国还未建立起完善成熟的现代国家制度。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现代国家制度的有效建构首先需要实现政党现代化和民主化。党内民主是现代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党民主化的最重要体现。当然不是说实现了党内民主,现代国家制度就可以建构完成,党内民主的发展与人民民主密切相关,党内民主所涉及的绝大多数问题都与人民民主息息相关。只有民主的政党才能实现党内民主,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人民群众吸引到自己的周围。政党只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体现最广泛的民意,才能实现其执政的合法性。因此,探索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紧密结合,并把这种结合推向制度化、法治化是完善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基本路径。融合民主发展的目标就是推动政党的民主化,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融合与共生发展。当前,融合民主发展的重点在中国基层民主政治领域,这样有利于把基层党内民主与基层人民民主纳入到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大框架中,实现基层党内民主、基层人民民主与基层社会民主的有机统一,进而实现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在基层社会的互动与共生。这对更高层面的党政关系调适也是有益的探索。因此,融合民主发展是有效建构现代国家制度的重要探路。

2就政党建设而言,融合民主建设有助于推进执政党的全方位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民主政治已经获得全球各国的共同认同并成为现代政治生活中的基本规范,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政党发展与民主政治紧密相连,以政党现代化为发展目标,是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世情与国情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目标,直接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发展能力。”[2]而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加强党的民主建设,继而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实现民主执政首先必须从党内民主建设开始,然后由党内民主建设带动和示范人民民主建设。没有党内民主理念的飞跃与党内民主实践的推进就很难实现民主执政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仅需要政党内部党员的政党认同,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认同,否则执政党很难获取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融合民主建设可以很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实现党内民主建设与人民民主建设的融合共生发展,推动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能力的全方位发展,实现民主执政目标。同时,融合民主建设为基层党内民主与基层人民民主建设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可以让基层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党内民主与基层人民民主建设进程中来,改善党的执政水平与国家治理能力,化解社会矛盾,使党的主张和意志获得最广泛的理解与支持,实现广大党员对党的政党认同和群众对党的社会认同的统一,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

3就社会建设来说,融合民主建设是实现社会善治的有效途径。善治作为一个外来词汇,是西方社会治理理论中常用的概念。西方国家社会善治模式要求公民不仅具有民主、责任、博爱的现代公民意识,还要具有参与社会公共治理的意识。社会善治讲求的是政府与公民对社会公共领域的合作式治理。我们这里所讲的社会善治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之上,具有多元治理主体联动特征的社会善治。一直以来,追求善治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所谓“‘善治’就是良好的治理,实现的是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管理,特别是政府与公民的合作管理”。[3]善治理念包含了公众对政府的善政诉求,希望政府是一个民主、法治、公正、廉政、高效的政府,是一个实现良好治理的政府。善治模式的建立需要政府具有合作精神为前提,而政府是否具有合作精神往往取决于执政党是否具有合作精神。在政党发展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民主政治已经成为政党主导下的政党政治。从某种程度上看,执政党的行为模式已经被转化为政府的行为模式,政府已经成为执政党的化身。在这种前提下,执政党的行为风格往往会决定着政府的治理风格。因此,政府要有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首先需要执政党具有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主导政府的执政党要有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就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走与群众合作的群众路线。而融合民主发展的本质就是探索社会公众的有效有序参与的基本路径,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机融合、统一。融合民主建设发展的过程就是逐渐培育国家、政党和公众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建立公众广泛而有序政治参与的民主机制的过程。融合民主建设可以更好地调动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稳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透过融合民主建设,我们可以看到其蕴含的内在治理价值: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主体,民主是社会治理的方法,社会善治是最终目标。因此,融合民主建设是适应中国现实情况与时代发展要求,对民主形式的一种理想选择。

二、当前我国融合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融合民主是当前的新事物,但其发展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民主增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当然,融合民主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其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不足、制度化程度不足与常态化缺失、发展蕴含一定风险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是中国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的晴雨表。

1融合民主建设的广度与深度不够。融合民主建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增量发展的内在推动力。融合民主发展的地域范围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层次与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的地域范围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层次与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的地域范围越大,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也就越大。但就目前来看,由于融合民主尚处于理论探索与实践试点阶段,在顶层设计及保障机制等方面还不充分,导致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的地域范围还不够广泛。

另外,融合民主建设的深度不够。民主政治是世界政治发展的主流与趋势,从长远看,民主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但民主政治的推进过程中往往蕴含着种种不确定因素,进而导致社会动荡。如何避免风险,减少民主政治推进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是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难题。因此,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推进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工程。为了规避民主政治发展中的风险,我国往往采用“先试点、再推广”的政治发展思路,以此来积累经验,降低风险。这种政治改革与发展思路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作用显著。因此,在推进融合民主建设上也采用了“先试点、再推广”的政治发展思路,融合民主先在基层民主建设中实践。这种改革与发展思路有利于保障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但这种改革与试点如果不能推进到中上层民主建设中,往往也会使得基层民主建设中的试点因缺少了中上层民主机制的保障而停滞不前。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融合民主基本是停留在基层民主政治中,主要是在村(社区)和乡镇两级,中上层民主政治还没有涉及,深度不够,还未形成上中下层级的良性互动。

2融合民主建设的制度化程度不足与常态化缺失。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首先应表现为一种国家形态,是一种制度化的存在。从这个层面来看,民主是一种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在民主政治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制度层面的民主,更谈不上方法和作风层面的民主。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因此,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推进其程序化与具体制度安排,进而实现其常态化发展。在现实中,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要么是各自推进,要么是重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推动,但对由二者同质性所带来的人民民主对党内民主的带动作用重视不够,使得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往往成为党内民主建设的“附带物”。融合民主发展的制度化建设不足,使得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往往停留在基层民主的试点探索中,其发展成果缺少制度化平台的巩固,进而使融合民主很难被推进到更高层次的民主政治建设中。融合民主建设的制度化程度不足也必然带来其常态化的缺失,无法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真正融合与共进。

3融合民主发展的现实风险问题。在世界民主发展史上,民主制度往往被当作化解风险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实,民主制度在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其自身也会产生新的风险。融合民主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也会由于理论、模式、方法等方面出现的偏差甚至错误,而导致融合民主发展结果与发展目标不符,甚至是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好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风险。

当前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的风险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设计层面的多元性带来的风险。融合民主是个新生事物,目前其发展缺少顶层设计,群众参与性不高。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缺少整体思路与目标,系统性不够,这使得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的创新性成果很难形成制度化成果并得到巩固。另外,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的局部创新往往被综合成整体创新,使得这种 “创新”带有很大的风险性。当前,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往往注重的是多元单向突破,缺少创新制度之间的有机连接,无法形成整体性合力。这种多元性的制度设计由于缺少了顶层设计而使制度往往缺乏权威性,有时会带来混乱。二是操作层面的选择性带来的风险。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操作层面的,也就是通过何种机制来实现融合民主发展。在现实的民主政治实践中,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和群众对民主制度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往往采用对其有利、有用的方式,而对其不利的民主制度往往采用寻找漏洞的方式规避其约束。制度的选择性遵守必将导致制度丧失生命力,进而危及制度本身。三是发展动力层面的内生性不足带来的风险。民主的发展推进必须有内生动力,仅仅依靠外在动力推进的民主是会不长久的。在当前的基层民主政治实践中,由于基层党员的老化以及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不足等原因导致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推动其发展的外在动力往往是为了解决基层民主政治中的一些冲突与矛盾。而这些外在动力往往不是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权威和基层党员群众的民主能力出发。长此以往,基层党组织很难在基层民主问题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必然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四是认同层面的差异性带来的风险。融合民主发展是跨系统发展的,这种跨系统的发展会导致党内外认同上的差异性。如何缩小甚至消除这种认同上的差异性是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缩小甚至消除这种差异,必然会给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带来风险。五是执政绩效层面的功利性带来的风险。在我国这样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民主推进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在这种背景下,民主政治发展往往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不可否认,在这种民主政治推进政绩观的主导下,中国民主政治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一些领导干部为了政绩而推进的形式民主,导致“人走政息”怪圈的形成。这种功利化的民主政绩观所带来的风险,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三、我国融合民主建设的逻辑进路

融合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特别是基层民主政治推进的重要探路,影响并决定着党的执政基础。因此,破解融合民主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探寻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课题。

1加强理论研究与顶层设计,逐步提升融合民主建设的广度与深度。融合民主建设的推进需要不断加强民主理论研究。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很难得到深入、全面的推进。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5]融合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创新性实践探索,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与支撑。如果理论出现了偏差甚至混乱,必然会导致思想与实践出现偏差或混乱。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与融合、基层党组织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关系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对融合民主建设的内容、方法等具体性问题的研究,为融合民主的实践推动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融合民主建设推进需要科学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原本是系统工程学中的一种设计理念,用以表达“工程师们为完成某项工程,采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各个层次进行统筹安排规划,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采用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化的方法和路径使工程建设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6]后被西方精英和学者引入政治学领域来特指在制定事关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时应坚持的指导理念。融合民主作为中国民主政治推进的一条重要路径,在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倒逼其需要进行科学顶层设计。融合民主的顶层设计要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基本方向,以融合民主发展的科学化为基本方针,以民主建设与法治建设为基本方略,以目标、主线、原则和结构为基本方案。融合民主顶层设计需要一个超然于部门利益之上的专门机构进行,这样才可以摆脱部门利益羁绊,避免政出多门、各行其是,从而真正制定出规划科学、路径明确、方法可行的整体性民主发展路线图。

当前我国的融合民主发展的重点还是在基层,在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不足,缺乏相关的动力整合机制。改变这一现实困境,首先要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通过解决基层民主政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归位,进而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社会治理的领导力量,成为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典范,提高其公众认可度与权威性。其次是要培养公民的参政能力。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使民众拥有参与民主的积极性与可能性,并自觉与基层民主不符的违法乱纪行为做斗争。通过基层民主政治实践的推广与经验积累,为融合民主向中上层民主推进打下良好基础,逐步提升融合民主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2建立健全制度平台与保障机制,逐步推进融合民主建设的制度化。制度建设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与安排既是对民主发展成果的经验总结,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价值体现。“民主政治效能的发挥离不开有效的民主制度,民主并不能带来自身的制度化。”[7]当前中国的融合民主建设基本是在基层民主政治中,更多地带有各地方的试验或尝试性质,缺乏经验总结的制度化,使得融合民主发展产生了内在梗阻。融合民主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制度化平台为支撑。

建立健全制度平台与保障机制是融合民主发展的制度基础与现实保障。首先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简称“人大制度”)。人大制度是代议制民主在中国的特殊表现形式,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方式,是融合民主发展的主要制度平台。因此,要不断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理顺党和政府、人大的关系,完善人大制度体系建设,真正发挥人大制度在融合民主发展中的制度保障作用。其次是发展中国特色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既是党际民主的制度模式,也是政党—社会合作的理想制度模式。通过不断完善中国特色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发展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党际民主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公众之间的政党—社会关系,真正实现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对民主政治的广泛参与,推进融合民主发展。第三是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理想模式,也是融合民主发展的重要体现。要不断健全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形式,推动融合民主发展。第四是健全与创新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基层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互动融合共进最多、最广泛的领域,也是人民当家作主体现最显著的地方。发展融合民主必须健全与创新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形式,比如施行民选干部制度,逐步扩大民选干部比例等。通过健全与创新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提高基层党组织与政府的社会影响力与认同度,提高广大群众的参政积极性,实现融合民主在基层民主政治中的制度化与常态化发展,将会为融合民主向更高层面的民主领域发展打下深厚的制度基础。

融合民主的制度化效力还需融合民主制度的执行力来保障。民主制度得不到执行与落实必然会导致制度化能力低,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就无从谈起。融合民主制度的制度化真正实现是以融合民主各项制度的恒常、稳定、有序执行为条件的。

3多举并行,规避与化解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风险。融合民主建设过程中存在风险是正常的,不能因为其风险的存在就放弃其建设与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规避与化解融合民主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风险,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与化解体系,保障融合民主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科学筹划,建构多重防控体系。融合民主的推进与发展既需要加强理论研究,进行顶层设计,从源头上减少其发展中的各种风险,同时也要推进融合民主制度建设的民主化、科学化,真正保障基层党员与群众的民主权利。只有坚持民主制度设计与制定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才能保证民主制度符合民意,符合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实际,进而使融合民主制度得到基层党员和民众认可。当然,融合民主发展风险的规避也需要信息公开与民主环境构建。通过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途径公开相关信息,使普通党员和群众了解相关真实信息,保障其知情权。通过座谈会、听证会、个别谈话等方式构建民主环境,可以实现多重意见听取与整合,减少冲突与分歧,进而最大程度的化解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中的风险。

二是凸显过程,构建动态风险控制体系。融合民主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不断实现制度优化,实现民主价值目标的过程。因此,融合民主发展过程中要突出过程管理,实践运行与经验总结并行,实现民主制度与程序的优化修复,发挥融合民主制度的最大效能,使社会各界都参与进来,有效整合社会各界意见与利益,进而规避融合民主发展中的风险。当然,风险的控制需要风险的发现机制。只有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风险,可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党情民意调查系统,实现风险的预警与防控。任何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完美无缺,融合民主也不例外。融合民主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也不可怕,只要认真看待,正确应对,风险可以得到及时化解和控制。

三是重视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民主政治环境系统。民主的推进,需要有民主的文化为保障。因此必须重视“民主文化”在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的民主价值理念教育与普及,特别是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党员群众增强民主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能力,在尊重差异基础上实现普遍共识的达成。通过不断的民主价值理念教育、培育和各种形式的民主实践操练,逐渐形成民主、和谐的政治生态系统,为融合民主建设与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光辉.构建现代国家制度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J].探索与争鸣,2010,(5).

[2]蔡志强.政党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建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4).

[3]董立人.包容性增长:实现“十二五”期间社会善治的理念[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2).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02).

[6]张书林.论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J].理论与现代化,2011,(3).

[7]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89.

【责任编辑:宇辉】

作者:刘子平

政治学现代化发展作用论文 篇2: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特征及其功能分析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特征;社会功能

摘要: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基本概念各有侧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内容复杂性、学习方法个体性、学习目的的价值性、教育活动的阶级性和教育水平的本土化等特征明显不同于自然科学教育,具体来讲,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具有传承人类文化、优化人力资本、倍增生产绩效和规划社会发展的作用。

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往往被比作“车之两轮”和“鸟之两翼”,两者协同发展,缺一不可。但从对人的影响深度来看,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价值性就显得更高些。

一、人文社会科学

从历史发展来看,最早的知识被统称为哲学;从研究领域来看,哲学可以分为社会哲学、自然哲学和思维哲学。一般认为,科学是指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与哲学的划分相对应,科学(广义的)又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但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也是最简便的科学分类体系就是把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人文科学(Humanities)和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三个大类。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这三大学科群分别汇集着人类在自然物质世界、社会群体结构和人类精神文化这三个领域中进行探索和认识活动的系统成果。而狭义的科学一般被当作是自然科学的同义语。

1、人文科学

《辞海》对人文科学的解释是:人文科学是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而产生并区别于中世纪神学的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吴鹏森、房列曙认为:人文科学就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陈其荣、曹志平认为:“人文科学是一些以人的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是对人的精神文化现象的本质、内在联系、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方面认识成果的系统化和理论化。”

一般而言,人文科学主要包括文、史、哲,并同时包含着由这三个学科所衍生出来的其他一些学科,如美学、文化学、语言学、伦理学、文艺学等。

2、社会科学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社会科学的解释是:社会科学是以人类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行为为研究课题的。《辞海》对社会科学的解释是:“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和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一般而言,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社会现象,它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研究对象的社会性极强。

3、人文社会科学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最初,人文知识和社会知识是天然融合在一起的,就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最初融合于“哲学”一样。到了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知识的分化,二者慢慢分开而成为相对平行发展的两门知识。但是到了现代,很难再将二者截然分开,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步在较高的层面上走向综合。由此,就必然会产生人文社会科学这一概念。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文现象与社会现象都是由人、人的活动以及活动的产物构成的,这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在统一性。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社会生活整体,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映同一社会生活,因而,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正是这种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构成了二者内在的亲缘性与统一性,成为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一体化的客观基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有关的机构被称为“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部”。

由于人文与社会不可分离,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又被笼统地称为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或者广义的社会科学。

4、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广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则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人类的文明传承,靠的是教育。从成年人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儿童的言传身教,到文字产生及学校教育的产生,再到“终身教育”、“学习化人生”和“虚拟学校”的提出,教育的作用极为明显。而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则是教育的主要内容。约翰·奈斯比特呼吁学校教育离不开“电脑和诗人”,“我们非常需要在高科技与高情感之间达到平衡。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越发达,我们就越需要艺术家和诗人”。这也就是说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均不可或缺。

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表现出许多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殊性。许多国家出现的大问题,不是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而恰恰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从哲学意义和宏观定性分析,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作用明显。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每一步前进,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正是中国当代史上的三次思想大解放,才成就了中国今天的新面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如果说,自然科学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不遵守自然规律,人类就会受惩罚,那么人文社会科学可以决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影响到其深度和广度。人文社会科学虽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但是一旦违背了它的规律,人类就会受到惩罚。

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特点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内容的复杂性

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在科研活动中,科研主体直接面对大自然(或借助仪器设备)得出关于自然界的新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新法则),然后再面向生产、面向实际、面向社会,完成关于科学发现的新发明(新工具、新设备、新方法)。在自然科学教学活动中,学习主体继承已有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因而,其教育活动相对简单,具有较强的继承性和实证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人和人所组成的社会。这些对象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和主观倾向,而且研究对象处在动态的演进之中。“自然科学家一般不是他所正研究的现象的参与者,而社会科学家则是”。同时,在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人的知识学习情况受到时代背景、生产力水平、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只有把学习对象置于具体时代背景之中,才能了解其本质规律。因此,这也使得学习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2、学习方法的个体性

在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研究方法很多,如观察、实验、归纳、演绎、类比等,但其方法多是以实证、说明为主导的理性方法。因此,在自然科学教育过程中,理性方法的使用较为广泛,如在物理、化学、生物学中常常使用的实验方法、归纳方法和数学方法。实验方法使得学习明确,保证了知识学习

可靠性的经验理性;归纳方法使得学习清晰,保证了知识学习条理性的逻辑理性;数学方法使得学习量化,保证了知识学习精确性的数学理性,而数学方法是自然科学各学科学习中普遍使用的基本方法。

由于缺乏系统的测量语言、计量单位和思想观念上实验落后于推理等现状,人文社会科学中经验方法的使用困难。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虽然也大量应用到理性方法,但更多地使用内省、想象、直觉、体验、灵感、理解等非理性方法。因此,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过程中,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明显,受社会性影响的痕迹极深。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阅历不同,导致其学习方法的个性差异较大。如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中实验方法用得比较少,而且实验“重复性”不强;归纳方法虽然在人文社会科学学习中被大量应用,但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而使其归纳的结果大相径庭。

3、学习目的的价值性

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主要目的在于继承历史上优秀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成果,学习人们是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理论,由物质变精神,认识世界,了解自然;进一步学习如何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实践,由精神而变物质,改造世界为我所用。就这样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循环往复,无限发展下去。可见,自然科学学习主要是搞清楚四个“W”:What、Why、How to do、What to do,即: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做什么。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中,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人类文化与社会本质、发展规律的研究,丰富人类精神世界,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指导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人文社会科学学习不仅要搞清楚四个“w”,而且还要对此做出直接或间接的价值判断,也就是通常还要搞清楚另外两个“S”:Seasonable or not、should,即:“合理不合理”、“应该怎么样”。因此,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教育活动的阶级性

由于知识的客观性,自然科学可为任何阶级、民族和国家服务。因而,自然科学教育具有相对普遍性,教育活动与被认识者和学习者的个人品质关联不大,科学无禁区、无国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一般不涉及阶级偏见。

在人文社会科学学习教育中,学习主体是具有意识形态的人,学习的对象也多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因此,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更多地受到统治阶级的干预和控制。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总是从属于一定的阶级、民族和国家等利益集团,与人文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利害关系,学习过程往往受到价值观等影响,带有阶级倾向性。

5、教育水平的本土化

自然科学教育水平讲究国际化,与国际“接轨”,向世界最高水平看齐。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本土化”趋势明显,具体化的情况十分可见。人文科学的教育对象,都是生活在某种特定区域和社会制度下,具有某种特定本质和精神、观念和文化。同样,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内容的社会制度、社会经济结构、社会变迁都能够也是属于特定社会的,这也就使得学术和教育的本土化情况极为普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国家和民族的性质和意识,这是使得各国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具有现实意义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明显的佐证是:世界上只有一种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却并存着多种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科学。

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分析

刘大椿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关怀人生、推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为其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决策咨询功能。而吴鹏森、房列曙则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学习者素质的提高、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对于学习者就业和工作以及适应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功能指的是事物的效能与价值。相对于自然科学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功能更为基础,自然科学出问题往往只涉及局部领域,而人文社会科学一旦出问题就可能影响一个时代。从性质上来看,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作用在于: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培育创新思想;培养创新人才、企业家和治国精英;充当社会思想库、精神庇护场和决策智囊团,提供“共同知识和社会精神文化”。具体来讲,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1、传承人类文化。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通过系统的教育,今人可以学习并获得前人所留下的文化成果,并将其与当代人创新的文化成果一同传递给后人。没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人类的文化成果就得不到有效的继承和积累,更不可能有效地传播普及和发扬创新。

2、优化人力资本。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相关学科的专门人才,而且对于其他学科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协同作用。从根本上说,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会给受教育者某种知识,这种知识会为受教育者以后的行动提供一种节约“成本”的人生观、方法论的指导。

3、倍增生产绩效。就如同科学技术会使生产力三个实体性要素倍增绩效一样,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也借助于自然科学知识,使得科学的生产功能得以高效实现。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以及受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熏陶的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在协调生产力各要素、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美国学者c·法利纳和M·凯利在分析因管理不善、市场条件不利而导致的技术革新失败时指出:“社会科学在使自然科学的投资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把社会科学作为一种国家资源来开发应该成为完整的革新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自然科学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的话,那么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就是一种加速度。

4、定向、设计、规划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规划、设计和定向,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人类的各种社会制度及其组织形式体制都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结晶。美国纽约州长斯皮策因召妓丑闻最终曝光而辞职,还须归功于美国有效的金融监管系统。离开了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社会的发展速度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人文社会科学对于自然科学的社会应用还具有某种社会控制和校正的功效。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家政策制定和规划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科学家的工作与国家关注的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使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决策为取向。

需要说明的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并不全然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有时候它对社会也有消极影响,甚至还会发生“开历史倒车”的极端现象。比如,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所导致的儒家教育和“八股取士”制度就严重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作者:王永杰

政治学现代化发展作用论文 篇3:

网络民主对中国民主政治的作用

[摘 要]民主是人类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互联网的出现,为网络民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网络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它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以网络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为平台,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网络民主具有虚拟性、平等性,直接性和快捷性的特点。网络民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两个方面上,关于网络民主的研究,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网络民主;政治参与;政治监督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在我国迅速普及,由于网络的直接性、虚拟性、快捷性等特点,网络吸引了大量民众的眼球,作为一种的新型的社会传播媒介,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在政治上,网络突破了传统政治的束缚,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网络民主。网络民主的形成,是当前学者的一个研究热点,作为诸多民主形式中的一种民主状态,网络民主的形成无疑对民主政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虽然民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网络民主的研究,无疑会对中国民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民主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网络民主的含义

王浦劬教授在《政治学原理》一书中提到“民主是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从本质上看,民主是一种政治形式,它以特定的经济关系为基础,以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为核心原则。”〔1〕 根据这一定义,我们认为,网络民主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以网络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为平台,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网络民主是一种参与式民主,它是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结合。但是在这里值得提到是这种网络民主并不能简单理解为直接民主或者间接民主,“网络空间”只是为网民朋友提供平台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关于网络民主的性质和地位,不同的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就当前我国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主要还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网络民主是在这一传统民主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它首先立足与传统民主,又是对传统民主的创新与发展。网络民主的组织形式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基础是上的,参与网络民主的人没有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这样就扩大了参与的主体与范围,就这点上传统民主是无法与其相比拟的,随着网络民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未来公民参与社会民主政治必定是传统民主与网络民主相结合的形式,其中网络民主很有可能突破传统民主成为主导的民主形式。

(二)网络民主的特征

网络民主是以互联网为平台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民主形式,互联网是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互动平台,打破了时空的阻碍,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传媒之一,互联网具有隐蔽、方便、快捷等特点,因此,在网络基础上形成的网络民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虚拟性。网络民主有一个平台以供网民发表意见,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社区”,正好为网络民主提供了这样一个公共平台,是虚拟化的,不是具体有形的固定活动空间和场所,在这个社区中,人们相互交流主要靠微博、微信、论坛等之类的“虚拟社区”,发表意见的形式主要是文字。

第二,平等性。“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网络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的“枷锁”,无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财富、性别、地位等如何,广大民众均可参与其中,主体的广泛性赋予了网络民主平等性的特点。古代传统的民主形式主要是国民大会等,它带着很大的等级色彩,参与的人会受到种族、性别、身份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现代社会的民主形式是从古代传统的民主中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在参与的主体方面,它多多少少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网络这个平台上,不论你是国家元首、富人或者平民,都可以平等的参与政治生活,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评头论足,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出谋划策,真正的体现网络民主的平等性。

第三,直接性。在网络中人们可以更直接、更迅速地参与到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决定中,打破了精英的优势。人们可以直接登录这些网站来获取政府信息、国家政策,与国家领导人网上交流,发表对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意见。“在网络时代,人们只要在家中点一下鼠标,就能马上对各种公共事务参与讨论,发表见解,使公众和政府实现没有中间环节的直接平等沟通。”〔3〕

第四,互动性。在传统的新闻媒体中我们只能获取各种信息而不能进行双方的互动,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看法基本都是官方的观点,传统的新闻媒体只是单方面向社会发布新闻信息,而民众也只能机械的被接受各种新闻信息。网络的出现为民众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网络互动是双向的、动态的,人们在新闻网站或者公共论坛上获得相关信息,并就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新闻事件发表意见,提出批评。从而体现网络民主的互动性。

二、网络民主在中国产生的背景

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形成发展首先得益于大量的网民,据有关统计截止201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4.64亿,农民网民规模达1.65亿。中国网民规模不断壮大,并渗入社会各个阶层,网络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大规模的网民为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形成提供了群众基础。

其次,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形成是民众对民主要求的呼声。网络民主形成于社会变革的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出,民众的民主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在社会转型期,腐败问题、民生问题等愈演愈烈,在社会中可能形成了一个与民众利益相对立的利益集团,他们为了维护改革的既得利益,可能会阻碍政治体制改革,进而妨碍民主发展的进程。尽管如此,民主发展不会停滞不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主会为自己寻找新的突破口,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基层民主——网络民主悄然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民主要求。

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形成,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

三、网络民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4〕 网络民主的形成,对于丰富我国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起到了积极作用。就目前来看,网络民主的实现形式并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网络平台上很有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进而可能会破坏民主政治生活。尽管如此我认为随着网络民主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民主的一些弊端也会被客服,它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政治参与,实现政治现代化

首先,网络民主为政治参与提供了信息支持。知情权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公民只有事先知道相关政务信息,才能有机会参与到政治中。近年来,政府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征集民意越来越普遍,政府政务公开使越来越多的公民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工作状况以及财政支出状况等,使公民能够通过网络参与到政治中,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其次,网络民主提高了公民的参与能力。网络为公民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广大网民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相互参与讨论,相互批评,相互指责,就某种观点进行争论,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种交流中,网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不同意见,学会了保持理性和克制,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在现代生活中的民主素养,”〔5〕随着民主素养的提高,公民也就会积极主动的用合理的合法的方式参与到政治中,最终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推动政治参与的发展。

最后,网络民主满足了人们的参与愿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政治参与的要求,但是由于中国现实政治的局限性,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政治中,因此,网络民主的出现正好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参与的机会,满足了人们的参与愿望。另外,网络民主具有虚拟性的特征,隐藏了网民的身份和性别,消除了政治参与的疑惑,增加了政治参与的安全感,网络政治参与迅速普及。

(二)加强政治监督,实现高效政府

首先,网络民主营造了一个广泛的民主监督力量。网络政治监督是“公众通过互联网发表意见和建议,对政治权力进行检查、督促和评价的政治参与活动”。〔6〕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网络政治监督的主体是网民,数量巨大,分布广泛,来自社会各个领域,有专家学者、平民百姓、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私营企业主等等,他们能够对政府的方方面面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充分表达民意,影响政府决策。

其次,网络民主深化了政治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从广度上来看,一是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由于网络自身的优点,吸引了大量网民参与到对政府和公职人员的监督中;二是监督方式的多样性,人们可以通过视频、音频来举报官员,也可以通过发帖子、博客、图片等方式向公众爆料,提供证据和线索。从深度上来看,网络政治监督是全方位的,克服了时空的局限,官员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监视之下,一旦有不当或失职行为,就会被网民所抓住,上传到网络中,成为众矢之的。

最后,网络民主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提高监督的效力。网络政治监督开辟了监督的新形式,网民发现官员或政府部门的贪腐行为,通过视频、图像、文字等形式上传到网络中,引起网民的关注,形成强大的网络舆情。

四、结语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促进网络民主健康发展。网络民主开辟了民主发展的新时代,拓展了民主的范围,深化了民主的广度和深度,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中国民主发展的基本路径上,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以网络民主推动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参 考 文 献〕

〔1〕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

〔2〕 卢梭.社会契约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04.

〔3〕 郭小安.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功能及限度〔J〕.中南大学学报,2008,(05).

〔4〕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J〕.人民日报,2012,(01).

〔5〕 李昕.网络技术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3,(04).

〔6〕张海,蒋建新.网络民主视域中的舆论监督〔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01).

〔责任编辑:张 港〕

作者:常彩芳

上一篇:风险事件下临床护理学论文下一篇: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