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7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案 新人教版

2024-05-0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7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案 新人教版(精选4篇)

篇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7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案 新人教版

第17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课时名片

课标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3)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4)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5)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考纲明示:(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主干知识 理一理]

一、新中国的成立

2.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以多元史观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试 答

提示:(1)革命史观: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现代化史观:为国家的政治建设(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石。

(3)文明史观: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4)整体史观:冲破了帝国主义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新中国成立,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吗?

试 答

提示:否。新中国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3.人民代表大会等同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吗?

试 答

提示: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但不能说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包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欧美代议制有怎样的区别?

试 答

提示:①经济基础不同:前者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后者为资本主义私有制;②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前者为全国人民,后者为资产阶级。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让各少数民族实现“民族自治”吗?

试 答

提示: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非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3.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重视民族工作。1984年正式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4)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各地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

四、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3)含义

①“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两制”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5)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①香港回归

a.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香港问题。

b.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海峡两岸政策的调整

①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②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③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采取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①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②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③2005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④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一样吗?

试 答

提示: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者不要弄混。

7.我国成立最早的和最晚的自治区分别是什么?

试 答

提示:最早的是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最晚的是1965年成立的西藏自治区。8.什么是村民自治制度?

试 答

提示:村民自治制度是当前农村治理的基本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作为人民公社解体以后农村基层的一种新组织形态,是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国家的支持、引导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直接的社会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9.试图解一下一国两制。

试 答

提示:

10.当前阻碍和推动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各有哪些?

试 答 提示:阻碍因素:①岛内“台独势力”;②国际反华势力。

推动因素: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②“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③中国综合国力增强;④两岸交流加强;⑤两岸民心所向;⑥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且得到国际广泛认可。

11.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相同吗?

试 答

提示:否。二者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有本质区别。

(1)港澳问题是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结果,其本质涉及国家领土和主权问题。(2)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结果,台湾和祖国大陆领土主权没有分离,本质上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问题应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1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试 答

提示:(1)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统一战线政策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2)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计划经济形成。

(3)文化:毛泽东思想发展,“双百方针”提出,总之,在各方面发生了本质变化,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史论要旨 背一背(先填后背)](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新中国的临时宪法和建国纲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3)“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造成**局面。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得到发展和完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新时期的治国方略。

(5)“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向祖国的统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6)“一国两制”的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WEIKAODIAN 一 ①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都由②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思考1 史料一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反映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反映了它具有人民性,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人民民主原则;③反映了它具有全权性。

二 前三届人大代表构成表

思考2 史料二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1)人民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制度形式,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

(4)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

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微考点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WEIKAODIAN 一 ①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

思考1 史料一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二 ①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②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思考2 史料二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②表明其内容是自治权。核心是自治权。

三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①是为了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思考3 史料三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1)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2)基础是少数民族聚居,核心内容是自治权。(3)坚持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微考点3 “一国两制”构想的特点 WEIKAODIAN ①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 制度可以不同,但②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祖国统一后,③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

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④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页

思考 史料反映出“一国两制”构想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表明其根本目的是为实现祖国统一;②表明其前提是一个中国;③表明两种制度并存;④表明高度自治。

“一国两制”构想的特点

(1)目的明确——统一祖国;前提保证——一个国家。(2)制度不同——两制并存;权力特殊——高度自治。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综合点1 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异同ZONGHEDIAN

[要点整合]

[针对训练] 1.[2015·甘肃河西联考]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解析 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可知其为建国之初,排除A、B两项;宪法不会再有这样的规定,而是规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与材料不符合;只有C项所述符合这种精神。故选C项。

综合点2 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ZONGHEDIAN

[要点整合] 9

[针对训练] 2.[2015·贵阳一中模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先进的管理体制 D.都享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 答案 B 解析 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三者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故B项正确。

Step3 名家评史解读

1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

——约瑟夫·奈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本段材料是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对中国现代民主方式的评论。(1)作者认为中国的民主方式是不同于西方的一种特殊的民主模式。政治体制与其国情相适应。(2)中国的民主方式对其他国家的制度建设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

2二十多年来两岸关系起伏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两岸政治互信基础与共识是决定两岸关系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并制约着两岸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合作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空间。近年来,两岸固有的深刻矛盾再度凸显出来,成为两岸关系进一步提升的瓶颈。正因如此,大陆不断呼吁和推动两岸进行政治对话,通过对话,增进双方互信,了解彼此想法,积 10 累和形成共识,最终找到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

——李逸舟《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历史

方位,积极推进两岸政治对话》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材料主要是指明当前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作者认为相对于两岸关系持续稳定和平发展而言,两岸政治互信与政治共识还显不足,基础还不够扎实牢靠,明显滞后于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合作的水平。两岸政治难题是长期存在的复杂问题,有着种种内外复杂的原因,不可能期望一蹴而就,需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采取务实做法,共同探寻双方都可接受的可行办法。

真题典例

1.[2015·安徽高考]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答案 C 解析 《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论联合政府》和《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作的报告,都不符合题干材料中“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的限定,故A、B、D三项错误。选C。

2.[2015·北京高考]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难度较低。①发生于1958年,②发生于“文革”时期(1966~1976年),③发生在1954年,④发生在1997年,故正确选项为C。

3.[2015·四川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 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

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

——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材料二

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以下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

①1945年4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过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派在内的联合性质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战后中国的设想。

②1948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③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④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参照①②,帮助小颂同学完成对③④的整理和陈述。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政治文明建设历程中的共同经验,并举其他相关史实证明。答案(1)1949年9月,解放战争胜利在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完成了建国使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政协章程,政协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要求:观点正确,史实任举一例,史论相符。

解析 第(1)问参照①②的表述,按照时间顺序,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变化为主线,紧扣两个时间:1949年9月、1954年12月,分别予以整理和陈述。第(2)问具有开放性,紧扣“共同经验”,迁移所学知识回答。注意观点与论据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也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

考向分析

(1)新中国的成立和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成为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热点。复习中应特别注意对第一届政协会议、政协制度的认识和评价等。

(2)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定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都是高考重点。复习时可与西方民主政治相对比,全面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3)从理论和成功实践两方面考查“一国两制”,复习中要紧扣“一国两制”概念理解港澳地位、政策影响等。

(4)结合社会热点,考查两岸关系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分析有利于祖国统一的因素,强化国家统一的意识,激发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仿真练习

1.[2016·江苏诊断]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C.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A项中“最佳模式”表述过于绝对,错误;B项中“无需借鉴西方”错误;D项明显错误。所以只有C项所述是正确的。

2.[2016·武邑调研]下图为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知识网络。下列与之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13

A.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B.边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实行间接选举 D.民主与法制渐趋完善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该制度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逐步发展健全,D项符合题意;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A项错误;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说法错误;我国基层民主实行的是直接选举,C项错误。

3.[2015·临川月考]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同联合王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根据此声明内容以及香港的发展现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此声明有利于英国干涉香港特别行政区内部事务 B.香港特别行政区可根据需要开展一些外交活动 C.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处理涉外事务的权力 D.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受法律保护的高度自治权 答案 D 解析 材料体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法律范围内,有很多其它省份没有的权力,这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受法律保护的高度自治权。

篇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7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案 新人教版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赣州高三摸底)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A.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C [新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是正常外交活动,不能体现出中国欲摆脱两极格局的影响,故A项错误;“求同存异”思想于1953年提出,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反映出外交活动没有受到“一边倒”政策的束缚,具有灵活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废除“一边倒”的方针,故D项错误。] 2.(2017·日照模拟)1949年10月,《纽约时报》刊发美国国务院对西藏的政策:“依据当前亚洲形势,美国国务院有可能承认西藏是独立国家„„中共声明他们将控制西藏,一旦成功,中国边界将展至印度,那么,非社会主义国家将不会坐视不管。”这表明美国()A.长期奉行分裂中国的政策 B.试图扶持印度来压制中国 C.以遇制共产主义为外交目标 D.借支持西藏独立对新中国施压

C [根据材料“中共声明他们将控制西藏,一旦成功,中国边界将展至印度”可知,美国担心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会对印度等国家产生影响,使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故C项正确。] 3.(2017·成都二诊)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我国“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政策 D.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C [“一边倒”是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不符,故A项错误;不结盟政策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外交政策,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不符,故B、D两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故C项正确。] 4.(2017·济宁一模)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对毛泽东在中国之 1 外的形象,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在这个时代,毛泽东脚踏两只船”。“脚踏两只船”是指()A.既坚持“一边倒”的方针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既同苏联友好又在同美国密切接触

C.既同社会主义国家又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D.既参加五大国会议也参加亚非会议

C [“一边倒”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于材料中“万隆时代”,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缓和,与材料中“万隆时代”不符,故B项错误;1949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加上“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与材料中外交“脚踏两只船”的成就相符,故C项正确;五大国会议是指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早于“万隆时代”,故D项错误。] 5.(2017·天津河东一模)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他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已成为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下列史实符合这种思想的有()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②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③“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①②③④

C.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C [“君子和而不同”用在外交上是指社会制度不同,也可以进行交往。中国和苏联社会制度相同,与题意不符,故①错误;中国与美国社会制度不同,但中美邦交正常化了,故②正确;“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主要是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不属于国际关系领域,故③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涵即是“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符合题意,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6.(2017·海南海口一模)新华社曾发表评论说:“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材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A.改变了某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B.增强了第三世界反殖民主义力量 C.得益于亚非独立国家的大力推动 D.使联合国成为了伸张正义的舞台

C [材料主旨是“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说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了亚非国家的支持,故C项正确。] 7.(2017·天津一模)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1950—2005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 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下图。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于()

A.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D.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

A [根据图表得出,在1978—2005年这段时间里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内因是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外因是美国欲通过改善中美关系以遏制苏联,内因是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二战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此时的世界格局是两极格局,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C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美国始终坚持称霸全球的策略,故D项错误。] 8.(2017·重庆一模)1972年,中美两国举行会谈。尼克松说:“是历史把我们带到一起来了”,“这种突破不仅将有益于中美两国,而且在今后的岁月中会有益于世界。我就是为此目的而来的”。这次会谈的成果直接促进了()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C.中国与日本的邦交正常化 D.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

C [这次会谈的成果是指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与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是在1971年,与1972年尼克松访华无关,故B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直接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故C项正确;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与尼克松访华无关,故D项错误。] 9.(2017·武汉调研)出于对美国总统福特对苏联态度缓和的不满,1976年,毛泽东邀请因“水门事件”辞职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第二次访华。这一事件()A.结束了中美长期对峙的局面 B.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C.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D.导致中苏关系进一步的恶化

C [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毛泽东邀请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第二次访华,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故C项正确。] 3 10.(2017·常州一模)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下列各项能贯彻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参加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 C.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 D.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C [材料反映的是新时期我国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同盟互助,故A项错误;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故B项错误;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体现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是在20世纪50年代,而不结盟外交政策是在新时期,故D项错误。] 11.(2017·宁波十校联考)国务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外交工作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上活动体现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题 C.开展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中国外交政策开始了重大调整

C [材料没有涉及联合国,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等具体内容,故B项错误;上合组织与东亚合作会议等活动内容均是多国之间的外交行为,故C项正确;进入新时期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在立足点和目标等方面就已经进行了重大调整,而不是指材料中的2015年,故D项错误。] 12.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海合作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B [上合组织的宗旨是“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充分体现我国新时期“不结盟”“无敌国外交”的外交政策,B项正确。A项为万隆会议精神;C、D两项与上海合作组织宗旨不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陕西八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即便是经世派的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在书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也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但60、70年代后,这种写法已很少出现,而且“夷”字使用的频率也逐步减少,与英国订立的《天津条约》中甚至规定,官方文件中禁止使用“夷”字。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就认为西方人与中国人本质上是一样的,西方人有知识、讲礼貌、正直,不应该称之为蛮夷。„„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在19世纪60年代之前一般称“夷务”,但此后则由“洋务”“西学”之类的褒义型概念替换了,这虽然有列强武力逼凌的因素,其中也透露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的转变。

——齐廉允《“大国意识”与“世界意识” 的错位——中国传统外交观考察》

材料二

1949—2008年中国新增建交国家数量曲线图

材料三 包容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明确地提出“和而不同”„„中国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国家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坚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通过和平方式和外交渠道解决分歧与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干涉别国内政。

——《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发生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转变的主要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9年以来中国是如何以包容的姿态逐渐融入世界的。(9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大国意识”与“世界意识”关系的认识。(6分)[解析] 第(1)问,先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说明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的转变,再从鸦片战争的失败、洋货的大量输入等角度分析转变的原因。第(2)问,列举1949年以来中国以包容姿态融入世界的史实即可。第(3)问,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今世界形势说明“大国意识”与“世界意识”的关系即可。

[答案](1)转变:由传统的华夷观(或“天朝上国”观念)和封建等级外交理念转变为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

原因: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严重,民族自尊心受挫,“天朝上国”观念逐渐被打破;西方近代外交观念的传入;晚清一些官员和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推动中国由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与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1954年倡导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开始步入世界舞台;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中国主导下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实行对外开放,2001年中国加入WTO。

(3)只有将“大国意识”与“世界意识”统一起来指导对外交往,才能使一个国家的外交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既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权益,又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恰如其分的角色。(言之有理即可)14.(2016·全国名校大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国内学术界基本上还没有开展对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后,中外关系史研究工作重新启动,并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呈现出蓬勃发展、丰富多彩的局面。要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外交,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无疑是重要的。大致来看,国内开展的中国外交研究工作有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一是事件描述,二是现象归纳,三是外交政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于“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间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的理论色彩和思辨性不够,外交档案和文献的开放严重不足,研究状况的不平衡及研究的重复等等。

——摘编自马荣久《“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研究综述》

根据新中国外交史的相关史实,对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方法及其努力方向进行探讨。(说明:研究方法探讨的角度可一种或多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2分)[解析] 对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国内开展的中国外交研究工作有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一是事件描述,二是现象归纳,三是外交政策分析。选其中一种方法,从这些方法的内容、评价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对努力方向进行探讨,根据材料中“研究成果的理论色彩和思辨性不够,外交档案和文献的开放严重不足,研究状况的不平衡及研究的重复等等”所体现出的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来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示例:

方法一:“事件描述法”,这是研究中国外交的基础环节,是对历史事件尽量客观和准确的描述,努力做到还历史以原貌。比如,中苏关系由同盟到对抗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国抗美援朝的有关情况,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历史过程,等等。

方法二:“现象归纳法”,是对一系列个别的外交现象和事实的梳理、总结和推理,从而得到普遍性的规律,这是史学认识上的进一步升华。如对新中国头几年外交进行梳理,可 发现具有三大特征——“革命性”“内向性”和“过渡性”,等等。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人们从全局高度相对完整地把握问题,从而更加深入和准确地认识、解释历史研究对象。

篇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7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案 新人教版

课时名片

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考纲明示:辛亥革命。

[主干知识 理一理]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12日,占领武汉三镇。

4.结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在充分考察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颁布的,结合其内容论证上述观点?

试 答

提示:主权在民体现了西方民主的基本特征;三权分立制参照了美国;责任内阁制效仿了英国。

2.可以说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吗?

试 答

提示:不可以。因为封建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性概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只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没有结束我国的封建制度。

3.构建一个关于辛亥革命的知识导图。

试 答

提示:

4.中华民国政权与清王朝有何本质区别?

试 答

提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史论要旨 背一背(先填后背)](1)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产物。因而辛亥革命是一次更具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反映了中国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3)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政治原则 WEIKAODIAN 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②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③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④“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⑤“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 史料反映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什么政治原则?

试 答 史料解读:①反映了主权在民;②体现了国民平等;③反映了公民自由;④反映了三权之间分立制衡;⑤反映了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政治原则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综合点1 运用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ZONGHEDIAN

[要点整合]

[针对训练] 1.[2015·保定摸底]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D.促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可知,作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使风俗人心变化,民众体格、品格提高,故C项正确。

综合点2 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ZONGHEDIAN

[要点整合] 1.“成功”的革命

(1)它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3)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4)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压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后的民族解放事业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2.“失败”的革命

(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而袁世凯是一个军阀,又是一个帝国主义扶植的新的代理人,为建立专制统治,不惜出卖民族利益。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针对训练] 2.[2015·黄冈中学模拟]1935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答案 C 解析 “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说明存在一定的封建残余,故选C项。

Step3 名家评史解读

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本段材料从思想和政治视角说明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照搬西方体制。但是其“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观点值得商榷。虽然共和体制有名无实,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利,但是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进步性还是值得肯定的。

真题典例

1.[2015·北京高考]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洲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未与西方文明相对接,更没有提倡民主自由思想,由此可排除A、C两项;剪辫与宗教信仰没有必然联系,可排除D项。本题正确选项为B项。

2.[2015·浙江高考]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答案 B 解析 刘邦主张“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是为了巩固刘氏天下的专制统治,孙中山主张“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是为了避免帝制的复辟。A项传统社会指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A项与题干不符。C项“决定作用”的说法错误。题干强调的是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正确。

3.[2015·广东高考]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结合材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答案 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但仍坚持“中体西用”,1904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但分量仍很重;1912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倡导民主共和,取消读经讲经课;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五四运动反帝爱国,1922年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转型,考生务必从表格内容出发进行分析说明。

考向分析

(1)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一直是有争议的,因此创造新情境材料考查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性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2)高考重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物质习俗等角度来考查辛亥革命的背景、地位和影响。

仿真练习

1.[2016·横峰月考]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次日,即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下面关于孙中山改历改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结束

B.含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 C.彰显了孙中山的共和观念

D.意在破除君主制度给人们的思想束缚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此为中华民国成立的第二天,即1912年1月2日,根据所学可知,清朝统治结束于1912年2月12日,故A项不符合史实,是正确答案。

2.[2016·枣强模拟]《天朝的镜像》一书中描述:“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革命党人发明的反满口号很快被大量中国人拾起。”这反映了辛亥革命()A.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 B.许多参与者具有盲目性 C.参与民众反对君主制 D.革命党人发动民众参与 答案 B 解析 “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反映了当时参加辛亥革命者的盲目性。故B项为正确答案。

3.[2016·陕西安康月考]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下列言论与材料原意相近的是()A.“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 B.“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须臾缓。”

C.“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篇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7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案 新人教版

课时名片

课标要求: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纲明示: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主干知识 理一理]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

3.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盖中书省出令,而门下省复之,王命之重,莫大于此”)

4.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实行察举制,举荐孝廉做官。

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3.隋唐:实

行科举制①过程:隋文帝时,开始采用;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

②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你能图示出三省六部的运作模式吗?

试 答

提示: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有何特点及影响?

试 答

提示: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②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3.元朝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吗?

试 答

提示:行省制并不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4.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职能相同吗?

试 答

提示: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5.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试 答

提示:(1)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2)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3)选拔方式趋向制度化,更加体现公平、公正、客观原则。

[史论要旨 背一背(先填后背)](1)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2)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化事权;实行监察制度;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直接管理等。

(3)从汉至唐,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4)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和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根深蒂固的“家天下”思想。

(5)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更趋于公平、公正。但此变化是以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6)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以隋唐为界分为两大阶段:先秦至隋唐前,是以血缘关系、门第族望为选官的主要依据,其方式有世袭和任命两种;隋唐至明清时期是以才学为选官主要依据,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由皇帝任命。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1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评价 WEIKAODIAN 一 初,唐因隋制,以①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②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一》

思考1 史料一反映了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由①②可得唐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实质是分散宰相权力。

二 唐三省六部制工作流程图

思考2 史料二反映了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相权一分为三,集权于皇帝。②职责分工明确。③程序、体系严谨。

三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①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②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钱穆《国史新论》

思考3 史料三反映了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由①②可得三省共同议政,集思广益,提高行政效率。

四 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①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 思考4 史料四反映了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由①可得三省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专制。

(1)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①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可以互相牵制,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③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不足的弊端。

(2)三省六部制的评价

①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用。

③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恶性的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微考点2 科举制的特点和影响 WEIKAODIAN 一 唐朝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①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②不浃旬而周闻天下。”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思考1 史料一反映了科举制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由①可知其选拔标准是学识、考试成绩。由②可知科举制影响大。

二 这一制度(科举制)……他们①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达到充分发展时,是②由一系列的考试组成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考2 史料二反映了科举制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由①②可看出科举制的选拔方式为考试。

三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①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②可跃登上第。

——钱穆《国史新论》

思考3 史料三反映了科举制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由①可知科举制的选拔对象广泛,不论贫富贵贱,都可参加,由②可得科举制成为平民晋升途径之一。

四(1905年,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

思考4 史料四反映了科举制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由材料四可看出,科举制到1905年才停止。存在时间长。

(1)科举制的特点

①标准的客观性: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②方式的公平性: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③范围的广泛性: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

④时间的延续性:从隋朝开始,到1905年正式被废除。(2)科举制的影响

微考点3 行省制的特点 WEIKAODIAN 一 元朝行省实际上是封建①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②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思考1 史料一反映了行省制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由①可得行省是中央派出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拥有政治、军事、经济等大权。由②可得行省制利于中央集权。

二 ①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②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

——百度百科·行省制度

思考2 史料二反映了行省制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由①②可知行省实行群官议政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分工合作,相互牵制。

行省制的特点

(1)具有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主辅结合,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3)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解决了地方势力过大的积弊,有利于中央集权。(4)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的制度,有利于官员的相互制约。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综合点 比较认识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 ZONGHEDIAN

[要点整合] 1.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

2.不同点

续表

3.认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官员的变化,这是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针对训练] [2016·广西钦州月考]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 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答案 C 解析 由“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和“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可判断此应该是行省制。

Step3 名家评史解读

1在我们要讲的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制。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本段史料认为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树”,其主要原因是宋初统治者弱化相权,学术中衰,缺乏人才。由此可见统治者的决策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2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材料概括了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第一,宰相相互牵制、监督,例如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相互牵制、监督;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第二,在正式体制外设非正式机构,例如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

3虽然中国的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了,这种传统却以另一种方式被传承下来。如今各个国家普遍设立考试制度,这是从以前的中国科举制度转变而来的。尽管其内容改变了,但它的技术、方法和规制都被延续了下来。从这个方面看,我不赞同科举制度是落后的这种观点,我认为它是进步的,只是到了清朝末年,大家都把它与清政府联系在一起,因为清政府是腐败的,所以与之有关的东西都要废除。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科举考试被废除后,考试制度还是得到了继承,如孙中山时期的考试院,实际上是把科举制度现代化了。以科举为主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美]本杰明·艾尔曼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本段材料主要描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本杰明·艾尔曼对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评论。(1)科举制不但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有利于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2)启蒙运动中,不少英法思想家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公正的制度。英国在19世纪中期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 试选拔,渐渐形成为欧美各国仿效的文官制度。故称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真题典例

1.[2015·课标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 C 解析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如皇帝幼小,这些外戚往往成为执政大臣,体现了汉代对母族亲属关系的重视,故选C项。外戚担任“执政大臣”,很可能是自身掌控相权,故A项中“抑制相权”说法不当;“家天下”观念体现的是宗法观念,外戚干政无法体现“家天下”观念,故B项错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大大削弱,故D项不符合史实。

2.[2015·课标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答案 A 解析 汉宣帝强调皇帝与优秀的郡太守共同治理天下,这一观念被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说明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皇帝对地方吏治的重视,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只是提到后来的帝王认同汉宣帝的一种治国理念,C、D两项与题干材料所述不符。

3.[2015·北京高考]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给事中属于审议官员,可以驳回皇帝诏书,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门下省有封驳权,故正确选项为A项。B项宋朝的枢密院属于军事机构,可排除;C项明朝的内阁与D项清朝的军机处都没有封驳权,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4.[2015·安徽高考]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地方官的察举工作受到贵戚势力的干扰,这反映了察举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察举制下地方官有选官权,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体现的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故D项错误。

5.[2015·福建高考]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答案 B 解析 中书省对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是一种集体决策的方式,它可以有效防止大臣专权的局面出现,故B项正确。

考向分析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近年多有涉及,要理解不同时期选官制度的不同特点和作用。其中科举制在2012年后涉及不多,2017年极有可能多地同时考查。

(2)准确理解具体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其运行程序,如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

(3)分析各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要求既要看到其反映的共同趋势,又要看到每一个朝代的不同特点。

(4)监察制度可能在2017年高考中出现。

仿真练习

1.[2016·广西联考]据《三国志》载:公元190年春正月,豫州刺史孔铀、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等同时起兵,各有数万兵力。这反映了当时的刺史()A.已经参与地方军政大权 B.已不具备监察地方的权力 C.代表朝廷监控反叛势力 D.对各郡守已没有控制能力 答案 A 解析 自从汉武帝开始设置刺史监察郡国以来,刺史成为地方上重要的官员,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刺史起兵说明是造反了,拥兵造反说明其已经参与到地方的军政大权中来了,故A项正确;刺史应当仍具备监察地方的权力,故B项错误;刺史也不是代表朝廷监控反叛势力,而是自己已经造反了,故C项错误;刺史对朝廷反叛,不是对各郡守没有控制能力,故D项错误。

2.[2016·广东韶关高三摸底]有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 的基本规律。”与此背离的是()A.汉中外朝制 B.唐三省六部制 C.宋二府三司制 D.元一省制 答案 D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在封建王朝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权力的不断分散和转移,实现皇权的不断加强,同时这种方式也是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汉武帝时期提拔品级较低的官员组成内朝,成为汉朝的决策机构,来牵制宰相所协领的外朝,实现了权力的转移和分散,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唐朝设置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通过三省之间相互分工、合作,巩固了皇权,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宋代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权力相互制衡,将政务、财政、监察等权分开,而大权则系於皇帝手中,这是权力的转移和分散,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元朝废除三省制,只保留中书一省,这不是权力的分散,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3.[2016·河南郑州一模]有历史学家这样总结古代的选官制度:“(当)子弟孱弱(时),(君)擢才卒伍;道德沦丧,取诸孝廉;帝权危卵,联姻门阀;士族虚弊,科举大彰。”这说明古代创新选官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统治基础 B.完善政府职能 C.提升官员素质 D.维护统治 答案 D 解析 扩大统治基础是维护统治的方式之一,与题中“根本目的”不符,故A项错误;完善政府职能是维护统治的方式之一,与材料中“根本目的”不符,故B项错误;提升官员素质是维护统治的方式之一,与材料中“根本目的”不符,故C项错误;是君主需要“创新选官制度”,以此维护统治,与材料中“(君)擢才”“帝权危卵”相符,故D项正确。

4.[2016·北京临川月考]钱穆指出:“中唐以来之社会,既成一平铺散漫之社会,而其政治,乃为一和平的大一统之政治。故一‘王室’高高在上,而‘社会’与‘政府’之间,堂陛益远。”解决这一分离倾向的最有效的措施是()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加强中央集权

上一篇:换电表申请下一篇:张戈庄镇三措并举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