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类误用谈培养新生语言类型意识

2023-01-03

大量且高频率出现的词类误用现象, 成为语言输出错误中的显著问题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1]。关于第二语言习得中错误的成因, Richards (1974) 认为以语言迁移为首。Odlin (1989) 将其归因为两种语言的差异[2]。

一、研究设计

为了搞清楚新生中词类误用的程度, 以及证明本研究的迫切性及重要性, 笔者对被试进行了测试和访谈。本研究的被试为陕西理工大学16级历史和数应专业新生各50名, 总共100人。测试时间为2016年10月, 发放测试卷100份, 回收有效卷100份。笔者从2014级大一学生写作中的包含典型词类使用错误里面选出15个句子 (代表几个不同的误用类型) , 最大可能地避免过难的或熟悉的句子, 并把它们做无序排列, 要求学生识别并改正错误。向学生说明此次测试不记名, 以打消他们的顾虑。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大部分新生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词类使用错误不敏感。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说明新生缺乏英语词类运用基本知识, 这点在后来进行访谈中可以得到印证。接着笔者随机抽取了20名被试进行了访谈。从访谈中, 大多学生承认老师曾讲过词类使用规则, 但他们印象不深刻。说明单从英语语法规则角度讲授词类使用问题无法强化学生的英语词类使用意识;当问及“你认为不考虑词性, 能表达清楚吗?”时, 学生们回答是:“应该可以”。这足以说明多数学生对词类使用规则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当问及通常所用的汉英翻译策略和写作时的心译策略时, 很多学生回答是“逐字翻译”。这说明学生的语言差异意识非常薄弱, 而这些正是词类误用的深层原因。这样看来, 教学需要跳出原有的圈子, 强化学生的英语词类使用意识, 进而强化语言差异意识。

二、汉英语言类型学归属的词类视角

关于语言类型学中的词类类型理论, 沈家煊 (2015) 提到了Hengeveld的阿姆斯特丹模型[3]。这个模型是以词类的功能为基础, 将语言划分为柔性、分化、刚性三类。通过这个模型, 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汉英两种语言中词类功能的差异, 因此对于中国学生提高英语学习中词类意识具有特殊意义。Hengeveld在调查了53种语言的词类系统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词项和句法槽的组配表。如表2所示。

表中共有横纵两组参项, 横参项分别为为核心、修饰语;纵参项是陈述短语和指称短语。这两组参项各自组配, 就展示了陈述短语的核心及修饰语, 指称短语的核心及修饰语四个句法槽。四个句法分别由各种可能的开放词类来填充。在对英语的考察中, 这四个句法槽分别被填入了动词、名词、方式副词和形容词。Hengeveld根据词项与句法槽的对应关系, 将语言分为具有分化、柔性和刚性三种词类系统的语言。

第一、具有分化 (differentiated) 词类系统的语言。在具有分化词类系统的语言中, 有明确的四类实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分别占据四个功能槽位。更为关键的是, 这四类实词不经过形态句法的调整不能直接用于其他功能, 功能和词类之间的关系是严格一一对应的。英语的词类系统就是具有分化性的。例如, The beautiful (Mr) girl (R) dances (P) gracefully (Mp) .如果dance这个词要占据Mr这个句法槽位, 必须变成dancing的形式。由此, 进入Mr的词项只能是tall, beautiful, happy类的词。第二、具有柔性 (flexible) 和刚性 (rigid) 词类系统的语言。在一些语言中, 句法功能和所拥有的词类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这些系统可以分为柔性和刚性两种类型。在柔性系统中, 有的词类的句法功能比较灵活, 可以直接用于多个句法功能, 即存在没有专门化的词类。在刚性系统中, 每个词类都是专门化的, 句法功能固定单一, 但并非四个词类俱全, 即有的功能槽位硬是没有可以直接填入的词类。

在语言学者们关于汉语实词分类的争辩中, 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共识。他们认为汉语实词都是多功能的, 实词既可以做谓语 (陈述短语核心) , 又可以做主宾语 (指称短语核心) 、定语 (指称短语修饰语) 、状语 (陈述短语修饰语) , 就意味着这种语言只有一个没有分工的实词类, 无法区分出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因此, 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换句话说, 汉语中比较普遍地存在词类与句法功能不对应现象。也可以说, 汉语中动词做主宾语、形容词做谓语、名词做定语等现象是无标记的, 因此汉语应该属于具有柔性系统的语言。而母语的无标记形式形式往往会发生迁移。这也是学生发生词类误用的根本原因。

三、对教学的启示

第一、采用隐性与显性相结合、体验式与分析式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英汉词类功能差异。比如, 在针对学生作文病句※…The…first…, …applicants…are…much…more…than…job vacancies.进行集体讲评的时候, 可以先让学生凭借语感这种隐性知识去寻找错误, 然后启发学生, 汉语可用“第一”, 英语为何在这里不能用“the……first”来表达呢?然后, 从分化性语言和柔性语言的类型差异着手, 向学生讲解汉英词类功能的差异。再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里不能用“the…first”。最后, 请学生学生利用语言类型学的知识分析下面这句的错误※…The…second, graduates…are starved…of…practical…and…vocational…skills.由此达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的目的。

再如, 学生翻译练习中有这样的错误, 1你就会成功了。译文:※Then you will success.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译文:※Agricultur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针对这样随意将词用于任意功能的错误, 首先应从语言类型来分析词类使用的规则差异;然后, 介绍英语派生性语素 (如前缀、后缀等) 及其意义和指示词性的功能, 提高学生通过单词形式辨认词性的能力, 最后, 通过大量例句让学生去体验汉语如何通过功能词 (虚词) 和词序以及成分之间的配合来表达语义, 以及英语如何通过词类变化来表示论元结构和述谓结构。

第二, 要注重对语言现象的深层解释。解释外语现象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在语言对比, 认识母语与目的语所处的语言类型, 认识两种语言中句法关系形成的途径, 可以使目的语学习事半功倍。如果我们片面强调使用语言而排斥解释语言, 重视语言知识而不重视元语言能力培养, 那语言学习到达一定阶段可能找不到突破口, 外语教学质量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提高。

摘要:笔者通过测试和访谈发现大学入学新生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三大词类的误用率比较高。语言类型学对汉英两种语言词类使用差异的发现, 可以解释词类误用产生的根源。据此两点, 笔者探讨了教学中培养新生语言类型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词类误用,语言类型学,意识

参考文献

[1] Richards, J.C.Social factors inter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A].In J.C.Richards (ed.) Error Analysis[C].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 1974.

[2] Odlin, T.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 沈家煊.词类的类型学和汉语的词类[J].当代语言学, 2015, (2) :127-145.

上一篇:企业购买花草树木该如何进行财税处理下一篇:运用Arps递减法测算胜利油田扶停井恢复的可采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