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涉农专业经济法分层教学研究

2022-09-11

1 经济法教学目标的专业限定性

传统法律观点指出, 法律规则体系的存在形式是独立的, 若能正确理解和运用, 即可解决复杂社会问题。于是, 中国法学教育较多地遵循“法条+法律解释+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经济法教学亦多数如此。教师对于经济法的教授, 重视传达“法律规范”本身, 忽视挖掘“法律规范”产生及变动的原因、忽视锻炼“规范”的思维意识, 更不会涉及寻找“规范”不足的深度。美国法学家庞德提出, 法学教育目的不在于教授法学知识, 而应在于涵养法律思维, 因为无论教授了多少实定法知识, 总也无法赶上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废除等的变化。所以传达“规范”本身, 是经济法教学的第一层目标;挖掘“规范”产生及变动原因是经济法教学的第二层目标;强化“规范”思维意识是第三层目标, 寻找“规范”的真空地带是第四层目标。第一层目标层次最低, 教授最为普遍, 也最为容易达到。这在法学专业和非法学专业区别不大, 但鉴于学时及培养目标的差异, 二者学习范围存在差异。第四层目标是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但不限定于法学专业。第二、三层目标在经济法教学中应该合理设置, 并且能够通过教师适度引导和学生的积极探索, 予以实现。

针对第一层目标, 由于经济法课程涉及法律、法规众多, 教学中不能全部覆盖。因此必须立足涉农专业特点, 思索其对经济法律知识的个性需求, 有选择地设置教学内容。这种限定性来自以下三方面:第一, 涉农专业知识结构及专业培养目标导向;第二, 涉农专业人才培育可以简单直观地理解为服务农村;第三, 涉农专业要求掌握农村发展理论。因此, 在经济法教学中应适当引入国际经济法的内容, 让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国别性 (区域性) ;适当引入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法发展的关系, 让学生认知经济法随经济发展程度的变动性。

第一层目标解决了传达“法律规范”是什么的问题, 但若停留在“规范是什么”的层面, 教学效果不会理想。因为知识学习与知识本身具有异质性, 前者是将知识本身整合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建构新知识, 生成新价值与意义的过程, 而非知识的简单记忆和机械训练。[1]换言之, 学习在于寻求“获取什么”、“怎样获取”及“获取后要怎样”, 而非知识本身。因此, 需要适时修正与拓展子教学目标。

2 经济法教学目标的修正与拓展

翁史烈认为存在一部分很难用公式、图标和文字方式表达, 甚至不能言传的知识。它们可以通过实践和参与学习来意会或者领会, 并对学习者产生较强的激发力和启示力。[2]这类知识就是隐性知识, 蕴含着大量的个人经验和见解, 但并未包含在教学内容的文字表述中, 如何获取这部分有价值的、更高境界的知识是教学中应该积极予以探讨的。笔者以部分经济法内容的第二、三层次目标设置及达成为例, 探索通过第二、三层次目标, 使涉农专业学生在获取显性知识的同时, 能够获取隐性知识的可行性。

2.1 第二层目标———“法律规范”产生及变动的原因

第一, 结合法源。社会法学派代表人物霍姆斯曾言,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 而在于经验。这意味着法律根源于生活经验, 每套法律规则都有与之对应的“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感性的;法律规则重新塑造着社会生活, 以规范社会关系为目的, 自然也只能以社会为依归。一旦偏离社会生活的常规和经验, 势必导致自身定位的高远。学生体会、掌握二者间的辩证关系, 明白“法定为何如此”, 能够有效地消除神秘感和陌生感, 激发其主动思考热情, 开启探索式学习模式。

第二, 结合法律精神。发掘法律规范背后的法律精神, 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现实法律问题, 这是形成法律思维, 锻炼法律操作能力的必要条件。

第三, 明确不同法系的功能。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法律渊源、法律结构、法官权限、诉讼程序及法律分类和术语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经济法师从德国、日本、苏联、其概念范畴、理论体系深具大陆法系色彩。学生在学习经济法时需要有“大视野”, 因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就不同法系的不同功能向学生作介绍, 使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规范”产生的相对性和地域性特点。

2.2 第三层目标——“规范”发生效力的条件

第一, 提升法律信仰和意识。法治意识反映社会成员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以及对法律效用和功能的信任和依赖程度, 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明、民主、进步程度。法治是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共同事业, 而不仅仅是法律人的工作。[3]作为公民主体之一的学生群体, 其法治意识和法律信仰的状况直接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步伐和实现程度。经济法作为本科学生重点学习的法律部门, 其课程教学主要使学生形成国家干预经济权力法定、社会公共利益本位、弱势群体利益倾斜保护、实质公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法律意识;使学生形成通过经济法律来保护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权利、自主营业权利、公平分配权利、社会保障权利等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识。

第二, 形成经济法律思维。著名法学家E.博登海默曾提出, 法律知识的教授, 除了实在法规和法律程序方面的基础训练, 还必须教导学生像法律人一样思考问题和掌握法律论证与推理的复杂艺术。[4]换言之, 法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法律思维能力。该思维的核心是“规范性”。经济法律思维是法律思维在经济法领域中的实现, 本身蕴含较强的政策取向, 具有多变性及不确定性。经济法律思维主要包括国家干预市场法治化、宏观调控规范化、市场竞争规范化、社会保障运行规范化等方式。

第三, 锻炼法律操作技艺。如果说信仰法律、具有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规范”产生效用的潜在前提, 那么法律操作技艺则是工具条件, 是使“潜在”变现的一种综合素质能力。这种能力是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关键, 但是经济法课程作为法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有责任提出“培养法律操作能力”的命题, 并且可以通过企业、公司、合同、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案件处理来践行该命题。

3 经济法课程多元考核模式设计

经济法课程分层教学目标的实现还须依赖科学的考核模式。乔纳森提出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关注其如何解决问题, 而不仅仅看其能不能为程序化的任务提供一个已知答案。教师应注重考核分析能力及过程, 而非标准答案。[5]所以, 经济法课程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应以测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具体地可选用以下方式:

第一, 仿真模拟。比如仿真模拟企业设立。可以让学生在同学中自由寻找合伙人或发起人组成团队, 每个团队成立一家企业或者公司, 形成《合伙协议》或者《公司章程》。从而能够使学生感性体会企业创建应遵循的法律规范。涉农专业以服务农村为主要就业方向, 可适当设置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中的经济法律行为作为分析素材。

第二, 视频题目。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经济行为题材的视频资料, 让学生综合体会经济法律运用的奥妙。观后能就具体案例清晰地分析法律的运用手段及运用效果。比如, 评论“互联网+”模式下农村居民网络购物权益保障问题等。农村市场较城市市场弱势, 假冒伪劣等产品进入成本很低, 是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分析的主要对象。

第三, 农村社会实践及观摩。观摩教学是经济法教学中应该予以大量引入的。具体到课程考查环节, 可以分两部分设置:一是自身参与农村市场活动, 包括主要以消费者身份和以生产者身份, 思考合同法、企业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二是对国家相关机关的经济管理行为进行观摩、思考, 评价其法律性。

摘要:高等院校涉农专业经济法教学目标建构应契合涉农专业特点, 同时需要拓展“传达法律规范”这一目标, 通过结合法源、法律精神及不同法系等内容深究“法律规范”产生及变动的原因;并且有责任提出“法律规范”效用发挥的前置命题, 即法律信仰、经济法律思维、和法律操作技艺等法学培养目标。这些目标需借助以能力测试为核心的多元考核方式来实现。

关键词:经济法,法律精神,法律思维

参考文献

[1] 潘洪建.当代知识转型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 2007 (6) .

[2] 翁史烈.转变人才观、教育观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22 (1) .

[3] 陈骏业.法律思维能力在法律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定位及培养[J].河北法学, 2008, 26 (2) .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食品供应链管理与餐饮品牌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