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论文范文

2022-05-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小学生安全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学校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门,当今社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育密不可分,校园安全管理是学校发展的保障,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是学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校园安全,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类型多种多样,例如交通事故、食品中毒、打架斗殴等等,因此,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第一篇:小学生安全论文范文

小学生安全教育简析

摘 要:随着安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小学生群体作为安全防范的重点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以小学安全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阐述小学安全教育现状,针对其存在的监护主体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安全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安全教育延伸效果弱化等问题,从针对性、创新化、结合式、渗透式教育模式入手,全面提升小学安全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安全教育;安全意识

作者简介:韦欣欣,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近年来,小学生安全问题呈现多发态势,分析其原因,发现与安全教育有直接关系,主要是学生对安全危害性没有足够的认知,无法准确判断安全形势,没有掌握相应的规避技巧。

一、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而教育是提升思想认知的重要途径,加强安全教育能够提升小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主动判断各种可能造成群体或个体伤害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规避技巧,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或他人免受伤害。[1]从小学生的活动环境来看,安全制度、安全设施及安全人员是十分重要的,但安全教育要让小学生学会自我规避危险,提升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2.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从我国家庭构成来看,“独生子女”仍然占绝大多数,“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每个孩子对家庭而言都是极为珍贵,当孩子受到伤害时,不仅是单个家庭会受到影响,而且会引发整个家族谱系的震荡,为社会埋下矛盾和隐患。[2]

3. 有利于保障群体的生存利益。安全需求在“马斯洛需求模型”中处于第二层级,也属于基础需求之一,是群体的根本利益保障所在。[3]当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时,人们可能会选择过激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加强安全教育,既能够提升群体的安全意识,也能够让他们有效规避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其生存利益,提升群体性的生存质量及效益。

二、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1. 学校是安全教育的主体。目前,学校仍然是安全教育的实施主体,在小学的课程设计中,最初的课程都是以安全教育为基础的。一是交通安全。教会小学生如何过马路、如何选择通过时机等,以增强其规则意识。二是人身安全。教会小学生如何与陌生群体交往,如何最大限度地规避出现的问题,面对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等。三是内部矛盾。教会小学生群体处理与他人的矛盾,防止矛盾激化而产生其他意外伤害。四是外部伤害。面对危险时应当让学生识别与规避,如火灾、地震、台风及其他意外因素导致的危险等。

2. 各种因素影响安全教育。虽然学校积极进行安全常识教育,但影响安全教育产生的因素相对较多。一是媒体环境。随着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APP的出现,学校可以科学选择可选择资源。二是资源共享[4]。网络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教师可以进行甄别与选择,提升教育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主体多元。对于小学安全教育而言,学校仅仅是教育主体之一,社会、专业组织机构、家庭及其他关联因素都可能是小学安全教育的参与者,都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家庭教育具有辅助效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对孩子的不当行为第一个说“不准”的人,因而家庭安全教育实际上才是第一道防线,而学校是将所有安全规则整合后实施教育的主体。家庭在安全教育中具有启蒙及辅助作用,当小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后,家庭则转化为辅助角色,只要针对孩子安全教育进行细化、深化即可。

三、小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监护主体安全意识淡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年轻群体的生存压力增加,小学生的监护主体也变得极为复杂,由传统的父母逐渐转化为隔代监护、亲戚监护甚至还出现保姆监护等现象,而这些主体虽然有血缘亲情或职责为基础,但对于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往往无法提供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对于小学生的监护职责大多停留在“看护”的层面。

2. 安全教育形式相对单一。目前78.5%的安全教育都是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法,由于安全教育是初级教育,不会对教学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不会得到教师群体的重视,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尤其明显。[5]因此,小学生安全教育形式相对单一,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

3. 安全实践结合不够紧密。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安全教育存在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往往不会选择过于突出的案例,大多都是浅尝辄止,从而导致教育的印象不够深刻。另外,安全教育“任务性”比较突出,部分教师将安全教育作为任务来完成,仅仅停留在讲了、记了、问了的阶段,没有考虑到小学生是否能够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4. 安全教育延伸效果弱化。小学安全教育延伸效果弱化问题相对突出,安全教育只停留在教育层面,没有实践对照,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自然无法在遇到危险时合理应用。另外,安全教育没有进行适度的演练或训练,很难形成“下意识”的反映,小学生面临的危险往往都是突如其来的,如果不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危险源、危害程度及规避路径,很难规避面临的危险。

四、提升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方法

1. 加强针对性教育,提升群体安全意识。要提升小学生群体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必须选择生活最有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讲述及演练,从而培育他们的安全意识。小学生安全教育并非针对单一主体,而是群体性的安全认知,如通过孩子学生去影响家长,让家长也同步重视安全工作,当家长重视起来就会对身边人产生影响,从而产生“群体效应”。

2. 实施创新化教育,增强安全教育效果。安全教育必须要具有创新性、趣味性,对小学生群体而言,安全问题的表现基本上是多种多样的,但如何以更加有趣的方式将思想及技巧传达给他们,则需要对方法、模式、内容进行适度创新,從而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创新的根本是实践而非理论,因而如何将教育内容转化为实践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3. 注重结合式教育,符合学生安全体验。安全教育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只有让他们对危险伤害程度有足够的认知,才能激发他们的危机意识,从而使教育效果得到持续性的深化。因此,要选择“结合式”教育,将教育内容与案例紧密结合,依托视频、音频、图片等进行视觉强化,使学生对安全问题有直观的印象,从而有意识地规避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4. 组织渗透式教育,确保教育效果延伸。教育仅仅是安全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效果的传递往往需要多重强化,如“安全演练”,对地震、火灾、水灾逃生进行演练,教会他们如何选择躲避位置、逃生工具及注意事项等,针对特殊情况每月至少要演练一次,从而使他们产生一定的自然反映,遇到危险选择正确方式进行规避。

综上所述,本文以小学安全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阐述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差异,针对其存在的监护主体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安全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安全教育延伸效果弱化等问题,从针对性、创新化、结合式、渗透式教育模式入手,以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另外,在安全教育中要注重对“大数据”媒体的选择及应用,增强教育资源、教育载体、教育模式的选择,从而有效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嵘中.浅析班主任做好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8,(9).

[2] 沈学贵.公共危机视域下的中小学生课余时间安全保障问题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6.

[3] 曾晓梅.小学生安全教育实证研究[D] .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7.

[4] 包海青.浅析实施小学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J].吉林教育,2016,(9).

责任编辑 张庆晓

作者:韦欣欣

第二篇:分析小学校园安全防范与学生安全教育

摘要:学校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门,当今社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育密不可分,校园安全管理是学校发展的保障,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是学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校园安全,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类型多种多样,例如交通事故、食品中毒、打架斗殴等等,因此,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小学;安全防范;安全教育

引言

保证学校安全是国家法律的要求,保证学校安全同时也是上级有关部门的整体要求,同时,保证学校安全也是学生本身的需要,确保学生平安同时也是众多家长的心声和期望。

1小学校园安全存有的问题

1.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执行效力不高

一直以来,学校安全环境建设,离不开校领导和教师的悉心呵护。为了保障学生学习安全,学校已出台了很多安全管理制度。然而一些学校只将升学率作为教育的重点,没有把安全教育放在重要的工作位置上,导致很多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从某种层面上看,校领导和教师的不负责,会加剧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基于此,学校必须要将学生的安全问题重视起来。通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通过对学生进行细致性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安全执行效力,从而从根本上扼杀学生的不安全行为,保证校园生活的安全。

1.2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現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学校将大部分的精力以及时间花费在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一些特色活动的开展上,无形之中就放松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再加上学校安全教育的时间少,甚至有的学校只是简单地用班会课强调安全问题,并且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时,没有针对性,使得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成为学校的薄弱方面,教师、学生的安全意识自然而然也就淡化了。

1.3校园周边存在较为复杂的安全隐患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商业活动也进一步兴起,许多消费活动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学校的周围,给学校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学校的周围来看,食品摊、KTV、网吧等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这些校园周边的商业活动,一方面它刺激了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了非理性消费的现象,面对各种诱惑,还导致许多学生心思不在学习上,长此以往,甚至还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另一方面,一些商家为了节省费用,无证操作和缺乏完善的安全措施等,这些隐患也会导致例如食物中毒、疾病传播和火灾等安全问题。总之,校园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面临的一个挑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解决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的策略

2.1增强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立

校园安全文化建立是保证师生教学和学习的首要目标,同时也是制造校园安全环境的实质需求。校园安全文化外在表现模式主要有;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小学校园应当发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安全演练等;同时进一步增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巡查工作,形成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重视全面开展的精神文化追求气氛。

2.2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安全提示教育

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能力,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不断升华安全教育效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深化安全教育情境,从而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暗示,更好地学习安全知识。基于此,教师应巧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的提示教育。首先,教师应加大安全教育力度,不断阐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安全的同时,有效规避危险。例如,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校园暴力流血事件。通过与学生一同分析该事件所带来的影响,不断锤炼和培养学生的安全思维。通过让学生认识到暴力事件的伤害性,使学生对该类事件嗤之以鼻,从而在树立学生安全意识的同时,教会学生保护自己的方法。其次,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安全教育效用。通过带领学生分析各种安全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倾听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知识。

2.3提升安全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地各校要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小视频、微电影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火、防溺水等安全专题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和逃生自救能力。要认真落实《普洱市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充分发挥公安民警、法官、检察官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的作用,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和案例教学加强警示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要加强警示教育,提高学生自护意识和自救能力,主动远离危险环境。要加强应急演练,帮助学生掌握避险、撤离、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技能。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按照《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及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底,做好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做好重点心理问题学生的预判、引导和教育,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

2.4创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

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协助配合,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室,学生可以在线上或者是线下咨询心理辅导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对一些学生进行必要的精神疏导,从而防患于未然,扼杀这些安全隐患的苗头。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微信群、QQ群等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预防学生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

结束语

总之,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与家长的家庭幸福、社会的安定和谐、学生的未来成长等密切相关,学校应该树立良好的学校安全管理理念,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制度建设,优化管理体系,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学校各个环节中,使得师生拥有一个平安和谐、快乐健康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颖立.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之我见[J].甘肃教育,2018(24).

[2]孙书领,周建军,李翠玲,等.分析学生安全教育与校园安全管理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00239.

重庆市綦江区扶欢小学 重庆市 401438

作者:程世红

第三篇: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策略

摘要: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学校,师生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安宁与社会的稳定。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的推动素质教育,所以学校应该将安全教育摆在首位。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因为安全管理设施较为落后,并且安全管理理念不够完善,所以导致安全事故是有发生,有数据表明中国每年大约有57000人溺水死亡,其中0~14岁儿童占据6成之多。针对此农村小学要以溺水事故为主要教学内容,做好安全教育,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安全教育;溺水事故

作为师生生命与财产的重要保障,学校的安全管理不仅是学校教学的重点,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小学生对安全的认知还不够充分,再加上其好奇心非常强,所以容易产生一些安全事故,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在溺水事件的防控上,部分学校并没有做好溺水防控体制的建设,也没有着重于溺水防控知识的宣传,导致溺水成为了威胁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针对此学校要建立起一个立体性的溺水防控體制,要从管理巡查、安全防控以及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出发,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其溺水防控能力,进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一、做好全方面管理巡查

很大一部分,农村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设置的非常全面,但是落实的却并不到位,很多时候安全管理和安全制度往往是由于表面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导致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较为浅显,难以发挥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作用。而针对此现象,学校应该从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出发,不仅要联合班主任开展教学监督,还要联合各科任教师在不断的巡视中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范围内和农村范围内河边溪流的巡视,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且良好的学校环境。

首先,学校要联合各班主任教师和各科任教师开展“日常巡视”活动。只有做到“勤巡视、善发现、快处理”才能够保障学生的安全。例如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开展巡视工作。在早上巡视时,教师要着重观察学生的到校情况和高校前校园环境与到校后班级情况的检查。在中午巡视时,要重视学校的离校情况与在校学生的情况。在晚上巡视时,要仔细观察校内有没有出现学生滞留的情况和校外学生离校时是否能够安全到家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到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而要想做好溧水防控,教师要拓宽巡视范围,对学校周边的河流、溪流等进行巡视检查并进行记录。通过这样的方式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也能够从学校层面出发,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从根本上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安全防控的宣传

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还不够充分,在面对危险时并不能够及时的躲避。同时,小学生又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容易将其置身于危险的环境之中,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究其根本还是由于小学生对危险的认知不够充分,因此提高其安全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部分农村学校往往是从安全体系的构建上出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这种方法主要从学校的客观层面入手,难以体现教学的渗透性,也不能够让小学生充分的认识危险。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就必须从主观性上出发,做好安全防控的宣传,培养和提高其安全意识,并使其能够掌握面对危险时的应对方法,进而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安全防控的宣传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做好宣传。例如通过动画片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溪边、河流的危险性。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并且感悟生命的可贵以及失去生命之后对父母和亲人造成的痛苦,从而树立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在生活中让学生能够远离溪边与河流,提高其安全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安全防控内容也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实现安全防控的有效性。之后,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讲述溺水时应当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和发现有人溺水时应该怎样做。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也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方法。最后,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延伸,通过一些案例让学生了解溺水的危险性,从而实现生命意识的培养及树立。

三、注重安全教育的实践

要想切实的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和提高其安全意识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学校和教师还应该着重于学生在面对危险时应对能力的教学。尤其是在溺水防控教学时,教师要着力于教学实践,提高学生溺水防控的应对能力及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能够增强其安全意识,使其远离危险。

教师要拓展教学范围,通过户外活动教学体现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掌握溺水时的应对方法。例如在游泳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会因为气温或者体温相差较大而导致抽筋,或者心脏停跳休克等现象。之后教师要教授学生游泳时抽筋的应对策略,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救。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开展溺水的急救实践活动。例如在发现溺水者时,不要让学生贸然下水营救,而是应该大声呼救,利用一些工具进行救援。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紧急情况下自救的方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也能够保障其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不仅需要学校构建一个立体的溺水防控体系,更需要教师着重于溺水防控知识的渗透,既提高学生溺水防控的能力,也增强其安全意识,从根本上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村小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且健康的生活环境,也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

参考文献:

[1]蔡照超.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J].读天下(综合),2018(10):2-2.

[2]高泽平.健全安全工作机制筑牢”溺水”事故防线[J].教育,2016(8):236-236.

作者:覃瑞合

上一篇:英语本科生论文范文下一篇:计算机会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