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纳税服务的途径

2022-09-04

第一篇:优化纳税服务的途径

优化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 白玉权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要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要优化小学(特别是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唯有这样,才能使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充满生机、绽放光彩。

一、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教学的过程对老师来说亦是一种享受。

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古老的汉字又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描摹而创造的。如果将多媒体手段引入课堂识字教学中,必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同时还可使学生感受汉字的神韵,培养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

汉字作为表义体系的文字,其中象形字和会意字突出表现了通过对对象的直接观察来构筑自己符号的特点。因而在教授象形字和会意字时,可以将之与相应事物的图片有机结合,让学生形象感知、识记字形、明了字义。如在教“日”、“水”、“田”等简单直观的象形字时,将相关的图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图片与汉字,感知字与实物的联系,逐步出示该汉字发展演变的几个重要过程。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加强了对字形的记忆,初步了解了字形演变的历史。在教学汉字“田”时,屏幕上首先出现一片绿油油的田地,随着鼠标的控制,那绿油油的田地就演变成了一个色彩鲜艳的“田”字。学生看到这奇妙的变化,不禁兴奋地拍起手来,异口同声地说:“再看一次!再看一次!”学生的识字兴趣被激发了,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变化,使原本抽象的汉字变得具体可感,学习生字因此变得轻而易举。

二、借助“三级”平台,激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课内识字是识字教学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课堂外的识字往往更加丰富、更为重要。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识字,利用“校园、家庭、社会”三级平台,使学生处处识字、时时识字,从而激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从而达到识字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班级,校园文化进行识字教学。每个孩子在入学前都有较强的识字愿望,因此我在接手一年级新生时,便利用刚开始的三天入学教育时间,在带领孩子们参观熟悉校园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了“科学院小学”、“大队部”、“一年级一班”、“音乐室”、“多媒体室”、“传达室”、“读书务求实”、“育人慎修身”、“勤奋求学问”、 “认真学做人”等词句。其次,我在制作班级黑板报时,及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制作好后及时引领学生参观、讲解,在一学期近四期的专题板报中使学生认识了“美丽的秋天”、“师恩难忘”、“伟大的祖国”、“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词句、名言,积极利用制作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抽签牌时,将四字成语引入其中,如在制作1号杨博雅的姓名学号抽签牌时,将成语“博览群书”写到她的名字下,制作43号石茂林的姓名学号抽签牌时,将成语“藏龙卧虎”写到他的名下,为了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我特意花功夫将学生姓名学号抽签牌制作的古色古香,十分精美,并且为相互传阅识记上面的成语而不使其弄脏,我特意一一刷过清漆,虽说制作过程较为费事,但其后他们识记成语的兴趣及成效使我尝试用“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抽签牌”进行识字教学的试验大获成功。

1.认姓名、识成语。学生姓名中的汉字十分丰富,我利用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抽签牌给每个学生发放自己的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抽签牌,首先让他们自己记住属于自己姓名学号抽签牌上的成语;其次让同桌记住自己与同桌姓名学号抽签牌上的成语;最后推广到让同组及全班同学记住班级同学姓名学号抽签牌上的成语。

2.叫姓名、对成语。为了巩固学生识记成语的效果,我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督促。

2 首先我采用我读某位同学的姓名或学号,他对出自己的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抽签牌的成语;其次提高难度我读某位同学的姓名,全班同学对出这位同学的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抽签牌的成语;通过这种方式使得采用“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抽签牌”进行识字教学的试验大获成功。

(二).利用家庭成员信息进行识字教学。由于我校特殊的办学体制(以前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所属的企业学校,现为市院联合办学),使得学生生源较为复杂,家长的工作单位五花八门,几乎涵盖了甘肃省内的各大行业、部门。我积极引导学生识记家长的工作单位名称,让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参观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利用家庭成员信息进行自主识字。从而拓宽了识字空间。

(三).以生活为资源培养识字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每一个汉字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学生反复见面,才能真正变成熟字,进而才有可能举一反三地运用。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注重创设情境,让生字多次复现。但即便如此,还有相当一部分字形学生容易遗忘或混淆。因此,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生字,使“识字”渗透在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起一个广阔的识字空间,促进学生自主识字。

1.认实物。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物品,如门、窗、讲台、黑板等,都在上面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都能认识表示物品的字。

2.购物识字。引导学生利用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的时候,边挑选商品边认字、识字,回家后让学生把有自己认识的字或新学到的字的包装剪贴下来,做成识字读本,课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既熟记了旧字,又认识了新字。加上孩子的好胜心强,今天你比我认得多,明天我要超过你。学生之间默默进行着的识字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3.通过电视、报刊等自主识字。电视节目丰富多彩,报章杂志种类繁多,引导学生在读报纸看电视节目时认读刊头、字幕,并让每个小朋友准备一个“集字本”,把自己认识的字收集在“集字本”上。在每周的阅读课上让学生自主阅读。

3 4.利用广告牌、商标等自主识字。生活在商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学生,处处会看到许许多多的广告、商标,一些广告语言通俗,读起来琅琅上口。这正是学生识字的天然素材和途径。引导学生利用爸爸、妈妈带他们上街、旅游的机会,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达到认读的目的。

三、自做“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后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儿童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过程。

通过一系列的识字教学创新,我班学生识字的兴趣比刚入学时浓多了。我班有好几位家长不止一次地告诉我,带孩子上街购物、去公园玩、去饭店吃饭时,孩子们总要先认认字,这已形成了习惯。同时,孩子们的识字巩固能力、识字量等也大大提高了。根据本学期初的统计,全班学生平均每人主动识字达850个以上。班上有25名学生主动识字达到1200个以上。好多学生能自主阅读一些厚厚的童话、寓言书及报刊杂志。每当看到每周星期二学生在阅读课上沉醉于自主阅读时,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优化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后带给孩子、家长的无尽快乐。

第二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优化班集体的有效途径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优化班集体的有效途径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能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从而建立起健康的、积极的班级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每一个学习过程都将得到重视,每一个成长体验都将得到珍惜,每一次情感的波动都将得到关注。

一、班级文化构建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班级文化的最基本尺度。班级物质文化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一般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学前夕,直接由班主任对教室进行布置。如,利用黑板报写上几句热情洋溢的班主任寄语,把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张贴在布告栏中,把教室里的桌椅摆放整齐,窗子、地板擦扫干净,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学习环境。还可以在教室里系上一些彩带,给初来乍到的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能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

第二阶段:开学后,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布置、改善、保护教室环境,力争创设一种温馨的特色,让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表现创造力、体现个性化的舞台。如,师生共同讨论“班级口号”,共同设计“雏鹰争章表”,共同开辟“班级兴趣角”等。

第三阶段:把班队干部名单公布于壁报,职责分明;定期更换各类喜报,设立专栏“学习园地”“星星台”“作文世界”等等,使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才能的天地,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班集体的无声力量,让墙壁真正会“说话”。

(二)自主管理——创立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使每个学生时时都按一定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和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在制订规章制度时不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学完善,还要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其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1.交给学生选举权和调整权

交给学生选举权和调整权,给学生以充分的民主,是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保障。班委会成员和其他小干部应通过推荐、自荐,再由全体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班委会有权通过评分、考核,调整小组长和科代表。班干部的产生要体现出班级管理的“民主”与“集中”,才能为班级管理带来生机。

2.交给学生《班规》的制订权

《班规》是建立自主教育的标杆。被学生接受的《班规》才会真正起到引导、调整、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所以,要交给学生制订权,放手让学生自己制订《班规》,使它成为班级集体意志的体现,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依据,成为规范自己言行的准绳。比如:开学初让每位学生至少制订一条上学期做得不够好,这学期须约束的制度;确定班委会例会制度;采用“值日班长制”“班干部轮换制”等。又如,《值日班长日记》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好人好事,记录学生学习的苦与乐、喜与忧、得与失、勤与惰,成为见证班级成长的文字相册,成为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再如,“活动记载本”里栩栩如生的描绘,点点滴滴的渲染,会使班级文化拓展、升华。

3.交给学生品行考核权

“民主量化管理制度”是本着民主的原则,在《班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谓“量化管理”即依据《班规》进行品行量化考核,并实行奖励制。我们把考核权给予每个小干部,对表现好的、进步快的,都用“笑脸”作为奖励。每周总结,向“笑脸”总数排在前十位的学生颁发“喜报”,并向家长祝贺。这些都由班长组织、操作。我们坚持实行民主量化管理,把管理自己、教育自己的权利还给学生。

(三)营造氛围——焕发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里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班风巨大的激励作用还能使班级中的每个人都精神振作,身心愉快,使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相互信任,关系和谐。

1.人际氛围的营造

这里的人际氛围实际是指班级内的精神环境。轻松、愉悦的精神环境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前提,只有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下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1)重新定位教师。在现代教育观念中,对教师的定位不再是单一的施教者,而是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引领者。因此,教师不仅平日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更要在处理具体事情时把握自己的言行与情绪。班级内可以设“师生对话箱”,让老师成为孩子们的知心人,或者定期开一个茶话会,畅所欲言,让老师成为孩子心声的倾听者,等等。

(2)重新认识学生。我们往往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孤立的人,实际上,学生之间最容易产生碰撞和摩擦,而正是在这种碰撞与摩擦中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有时是受教育者,有时却成为施教者。更可贵的是,这是一种同龄人之间相互的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

2.心理环境的营造

人的各种行为往往都是在一定心理状态的驱动下产生和完成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使人的行为显得理智而积极。孩子的心理是敏感而易变的,这既是我们教育的突破口,往往也是教育失败的根源。

(1)以微笑面对孩子。微笑总给人轻松、温暖和被信任的感觉,真诚的微笑能帮我们打开孩子的心灵。

(2)用理智处理事情。面对孩子,永远都不要是怒火中烧或心急火燎的样子,因为你的言行和表现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举止。用理智处理事情,不仅能让事情真相大白,更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班级文化建设与优化班集体之间的关系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排列是根据从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顺序排列,它们层层递进,但三者之间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例如: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体现师生共同的欣赏品味,而环境的维护要靠制度作保证;班级制度中有维护环境方面的要求,同时又是形成班级精神的必要保证;良好的班风必然依托洁净优美、精心布置的教室环境和师生共同参与制订、修改的完善制度。如此,才能将“硬制度”和“软管理”完美地结合起来。制度是硬性的,但制度的实施不应是简单的执行,而应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和精心设计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制订制度的原因和意义,从而使学生逐步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班级文化具有间接、内隐的教育影响,是“潜在的教育”“隐形的教育”。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充满活力的班

集体创建良好的氛围,其舆论导向作用更能使学生明辨是非,分清道理。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优化班集体的有效途径。

第三篇:优化作业设计 轻负高质有效途径

优化作业设计科学组发言稿

目前科学组围绕轻负高效做的比较好的方面:

1. 不留回家书面作业。科学课的作业形式多样,有探究性的作业,比如探究绿豆发芽需要哪些条件,铁生锈的因素等,有体验性作业比如种植凤仙花,养蚕宝宝,制作性作业 做个生态瓶,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等。或者布置收集一些材料如树叶、花等。所以科学课作业实践性、体验性很强,学生也乐于完成这些非书面性作业。

2. 解放双手,创造思维。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双手”,小学科学课怎样解放孩子的双手?一方面是减轻孩子的负担,把孩子从死做题、做死题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是腾出孩子的双手,做该做的事情。那就是自主参与科学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得到思维发展。翻开科学作业本,不难发现作业本上的很大的版块是活动记录单。如果没有用好它,它将成为学生的负担,于是我们边进行有趣科学探究活动,边完成作业本上的记录单,活动结束了,记录单和活动中的发现也都记录完了。当学生的双手做的是乐于做的事,课堂作业也不在是负担了,思维也得到发展了。

3. 做少量有层次的作业。科学除了课堂作业本,另外还有全程练习,我们采取的是选择性做的方法。实验记录单不做,因为作业本上已经记录过,与课堂作业本重复的题不做,超出课程标准的题不做。难题鼓励速度快、程度好的同学挑战。这样全程练习被精简掉不少题目后,孩子们会很开心,甚至一些孩子也会仍不住地喊一声“耶”。

4. 缩短作业评价周期。科学教师任课的班级多,5,6年级专职教师担任5个班。3,4年级的专职教师担任8到9个班,这意味着算上课堂作业本和全程练习,要批改16到18套作业,批改的任务很重,一周只有一次课,遇到的问题是这周的作业有可能是下周才能评价。所以这学期开始我们科学组统一将全程练习当作单元复习的资料,抽出1节课用30分钟选择完成作业,用10分钟来让同桌对作业进行初评,将错题圈出,等待老师讲评完后,立即反馈给同桌,进行订正,然后教师再次批改。这样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缩短了作业评价的周期,学生能及时的修正错误了。

5.作业情况及时登记 科学组陈老师、张老师一向都有记录学生作业情况的习惯,关注孩子作业的动向,这是我们年青教师值得学习的。陈老师还跟学生有个约定:作业正确率高且字迹端正的,得一颗星。连续拿6颗星的得一张银杏卡;不能连续得星的,累计满8颗星得一张卡。这极大地调动起学生主动高效地去完成作业。这种激励性的作业评价机制是我们组接下去准备运用的。

此外,我们科学组在学习了上级有关作业要轻负高质的要求后,打算今后集体备课时,发挥整个科学组的力量,准备一些少而精的自编作业。放在ppt的最后面作为口头作业,用开火车或者抢答的方式轻松的巩固提高。

作业不仅是学生检查自己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作业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作业情况能反应课堂教学是否轻负高质。要让孩子卸下机械做题、重复做题的担子,首先我们科学教师得挑起担子,我们科学组一定要在发挥团队的力量,备高效的教案、造高效的课堂、做高效的作业,从而真正地减轻学生的负担。以上发言如有不当之处给予指正。谢谢。

第四篇:提高纳税评估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 2007-7-7 阅读:2623次

字体:[大 中 小]

太原市小店区国税局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税收分析的指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行纳税评估,逐步建立起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机制,有效提高了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深化分析,构建纳税评估分析指标

按照“宏观看问题、微观找原因”的思路,该局从三方面入手深化税收分析,为纳税评估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的数据指标。

一是健全区局、管理科、管理员纵向分析联动机制。由计划征收科负责全局宏观性分析,包括税收弹性分析、税负分析、税源分析以及税收关联性分析,重点以税收增幅和税负分析为主线,对重点税源(年纳税额30万元以上)按月进行常规分析,建立起税源预警反馈机制,做到了分析与评估管理的互动。税源管理科负责利用微观经济和税收数据开展针对本辖区主体行业及重点企业(年纳税10万元以上)的微观税负分析。重点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本、物耗、利润和税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和审核,查找税收异常企业。

二是提高数据采集质量和分析的客观性。坚持做到“三深入”,深入到企业的财务室、销售科、产成品存放地、原材料存放地等处,掌握经营情况和相关财务指标;深入到生产一线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和各种煤、电等耗材与投入产出的关系,掌握企业的生产规律;深入到工商、地税、银行、财政、计划、统计等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数据交换与互联互通机制,从第三方采集相关税源信息,努力确保了采集到的数据真实、准确、全面。以此为基础,严把数据对比质量关,将系统数据准确率和及时修改率纳入征管质量考核范围,每月申报期5日内,由信息中心负责从综合征管软件中采集纳税人基础信息、申报明细信息、一般纳税人进、销项信息等16项主要数据,由税收管理员负责采集所辖纳税人的本期业务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等3项数据,同时手工导入数据采集模板,再利用EXCLE软件自动计算筛选功能对以上19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生成税负率、应税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增值税变动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多项数据指标,据此为纳税评估选案提供科学分析指标。

三是构建以行业为主导的税负参数指标体系。首先,根据小店区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了包括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两大类共计21种行业的分析范畴。其次,开展典型调查,探索行业管理规律。选取同行业中若干个典型企业,通过典型调查,了解其生产经营规模、工艺流程、投入产出比、能源耗用、行业标准等信息,在实际测算、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行业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第三,依照全市最低平均税负,依托综合征管软件、纳税人的财务报表和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管理中采集的数据,认真分析行业税负水平,确定了21个行业的主要税负预警值。

二、规范操作,提高纳税评估质量

通过认真开展税收分析,为纳税评估范围、对象的准确确定提供了科学而完整的数据指标依据,以此为基础,小店区国税局按照数据采集---多级分析---确定清册---约谈举证---实地稽核---税务稽查----情况反馈的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评估整体流程,提高了评估质量和效率。

一是人机分析确定评估对象。首先,由计会部门结合小店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行业税负等实际情况,负责对全区管辖范围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宏观比较分析,重点是对连续发生低税负申报、零负申报、税负畸高、“四小票”抵扣金额较大、以及发票查询系统、交叉稽核系统发现的问题进行真实性评估分析,以寻找企业自行申报中隐瞒销售收入、扩大抵扣进项税额的线索,据此生成全局性的行业税收分析报告,提交综合业务科。其次,综合业务科进行评议,重点是对计算机形成的纳税人各项经济指标与企业当期申报数据的变动率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出本期纳税评估重点行业范围及重点对象,并制作<纳税评估对象清册>,下达至各税源管理科(员)执行. 二是做好案头准备和税务约谈。一方面,各税源管理科根据区局下发的《纳税评估对象清册》,安排专人进行纳税评估相关案头准备工作,通过查阅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等申报资料以及其他情况,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核算状况、日常纳税情况、发票管理及税款交纳情况,填写制作《评估分析报告》,在报告中列明各项指标的参考预警值、测算公式和测算值、偏离尺度,得出是否需要进一步约谈或实地查验结论,根据结论制作《税务约谈通知书》或《纳税评估实地核查通知书》。另一方面,根据评估分析的结果,对发现的问题和疑点问题与纳税人进行约谈,并做好《税务约谈记录》,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的计算和填写错误、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问题,或存在的疑点问题经约谈、举证、调查核实等程序认定事实清楚的,可当场予以定性处理,并向纳税人下发《纳税评估建议书》,提请纳税人自行改正。

三是突出实地稽核,确保评估见效。该局从约谈中发现的疑点处入手,深入企业对其基本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查核实,熟悉企业内部结构、经营管理方式、产品移送销售渠道以及会计核算、发票开具情况,然后与账面进行核对,突出账面检查的全面性,从而发现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是及时收集汇总对企业的实地稽核情况.税收管理员实地稽核企业要认真填写《企业经营情况实地调查表》、《纳税评估分析报告》等资料,并在稽核完毕之后及时交回本科科长手中。税源管理科科长对交回的资料必须严格把关,首先把好“政策关”,看适用科收政策、法规是否准确,定性是否得当;其次做好监督,看处理的问题是否能够及时足额入库,着重把握好评估与稽查的界限,对达到移送标准的,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移送稽查;第三归集问题,发现问题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五是以管促查,以查促管。及时把税收分析及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涉嫌偷、逃、骗、抗税的线索移交稽查部门,稽查部门实施稽查后,加强案例剖析,及时反馈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整改建议,做到以管促查,以查促管,堵塞税收漏洞。(作者:太原市小店区国家税务局 焦永康)

第五篇: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思考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转变工作职能和工作作风,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由征税主体主动向纳税人提供的税收服务事项和服务措施,从一个侧面诠释了税务部门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深刻内涵。优化纳税服务是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有效手段,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提升纳税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笔者谈谈个人肤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对优化纳税服务重要性的认识

1、优化纳税服务是顺应时代发展,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的需要。党的十七大做出重要战略部署,“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从本质上讲,就是以人为本、惠及全民、保障民生、依法行政和为人民服务的法制政府。税务机关是政府部门的执法机关,纳税服务既是政府履行工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税收工作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基础环节。当今时期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我国加入WTO以后,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日趋加快。在西方发达国家,为人类创造财富的纳税人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纳税服务已成为国内外税务机关的共识,也是构建现代税收征管新格局的首要环节。今年是省局提出的“纳税服务年”,由此可见纳税服务是税收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化纳税服务,让纳税人满意,已经成为税务机关面临的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2、优化纳税服务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广大纳税人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到税务部门工作实际,就是执法为民,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因此,税务机关要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以纳税人为中心,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目的,通过不断拓展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纳税人提供业务办理、税收宣传、税法公告、意见反馈和举报投诉、纳税救济等涉税服务事项,营造法治、公平、文明、高效的税收环境,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诚信纳税自觉性和税收遵从度。

3、优化纳税服务是密切征纳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也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税收涉及社会各个阶层和 1

千家万户,是营造诚信友爱社会环境的媒体,税收工作质量的高低和征纳关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能否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经济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产生不和谐和不稳定的因素。比如,现实生活中的下岗再就业人员、三峡移民就业、移民搬迁企业等,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征纳关系,就会激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因此,税务部门要努力营造和谐的税收环境,构建融洽的征纳关系,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为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的财力保证。

4、优化纳税服务是文明执法,提高执行能力的必然要求。文明执法,提高执行力就是要通过细致有效的工作、坚持不懈的努力、亲民务实的作风来化解执法矛盾,将国家法律法规、规划计划、决策政令贯彻落实,从而达到坚持执法标准和提高执法效能的目的。税务部门既要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将税收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到位,又要提供优质的服务,这就要求税务部门要正确处理好执法和服务的关系,将依法治税和优化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端正服务思想、简化服务程序、规范服务行为,要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执法根本,要以优化服务手段,提高纳税人满意度作为衡量税收服务工作质量的标准,不折不扣地落实税收政策法规,从根本上提高税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当前纳税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纳税服务理念未得到根本改变。长期以来,税务机关定位在管理与执法的位置上,征纳双方处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不平等关系,税务干部不自觉地养成了职业上的优越感,对纳税人颐指气使、指手画脚,无形之中打开了征纳双方的距离。虽然,近些年来税务部门大力推行和倡导优化纳税服务理念,甚至《征管法》明确了税务机关应当为纳税人提供多种形式的纳税服务,赋予了纳税服务的法律依据和要求,通过不断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们也清楚的看到,少数干部仍然有习惯凌驾于纳税人之上的思想,打官腔、摆架子的作风屡见不鲜。重权力,轻义务;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损害了税务部门形象。

2、纳税服务层次较低。一是纳税服务手段滞后。纳税服务质量侧重在服务态度是否热情、文明礼貌用语是否规范等浅层次方面,而一些真正能为纳税人提供便捷服务的项目尚不完备,如一站式服务、多元化申报方式、电子缴税、网络纳税等等,不能满足纳税人个性化的涉税需求。就拿现在的电子划缴税款来说,由于系统不稳定,时常出现多划或漏划的现象,纳税人颇有意见;网络申报,只能申报不能划款,而且还要报送纸质资料,纳税人还是要银行、税务机关跑几趟,

实际上是减轻了税务机关的工作量增加了企业负担,这些做法与优化纳税服务相违背,与高水准、深层次的纳税服务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服务质量和效率欠佳。往往制度制订的多,措施是否落实、执行效果好坏未进行深入地检查和研究,限时服务、全程服务等无从考察,偏重于口头上、材料中、墙壁上的服务,纳税服务流于形式,优化纳税服务进程缓慢,更缺少长效发展机制。三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文化素质、专业水平等原因,办税人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及时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涉税服务,影响了工作效率。办税服务厅是税务机关对外的窗口,是展示税务形象的前沿阵地,应该是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综合素质强的队伍,但是仍然有老同志艰守在窗口,毕竟年龄不饶人,办起事来里外都着急。

3、纳税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是机构不健全。纳税服务涉及到税收征收、管理、稽查等各个业务部门,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但是税务机关内部缺乏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专业性的部门来安排、部署和协调,往往是各自为政,有时候甚至让纳税人无所适从。二是体系不健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税务部门制定了不少的服务制度,建立了初具规模的服务体系,但是有些项目还不系统,服务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如由于多元申报方式还不完善,征收高峰期中存在排队等候的现象;由于缺乏系统地宣传,使纳税人在税收政策变化的情况下不能及时掌握新的税收法规;由于程序复杂,有的纳税人在部门之间两头跑,增加了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4、税收管理与优化服务相冲突。加强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是税务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税务部门制定的税收管理办法应该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管理、服务、减负等实际问题,但是有些管理办法脱离实际,虽然加强了管理却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与优化纳税服务、保护纳税人的合法利益不协调。比如,机构设置问题,为了降低征收成本机构收缩,我县设立了四个分局,一个分局管辖

三、四个乡镇,边远地带的纳税人购买发票、老百姓代开发票需要跑上百里路程,花费远远高于一本发票的价钱和代开发票金额。虽然我们也想了一些巡回服务的办法,但是毕竟不方便纳税人,而且存在人身、票证、财物等安全隐患。又如,增值税普通发票(三联裁减版)规定使用期限为60天,过期作废缴销处理。那些偏僻地区的纳税人一本发票虽然只开具了几份,也要到税务机关缴销,否则要遭受违章处罚,纳税人对这一做法反响较为强烈。

5、纳税服务质量考评机制不健全。在工作考核中侧重于对税收执法、征管质量、日常工作质量的考核,轻视对纳税服务质量的考核。没有形成一套从可行性分析、决策、实施到效果评价、信息反馈、服务监督、业绩考评和责任追究的

纳税服务考核工作机制。即使现有的纳税服务质量考评机制,往往也是“纸上谈兵”、“轻描淡写”,考评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大家总是感觉税务部门的服务与商业性的服务差距很大,特别象移动公司、宾馆饭店等单位的服务,让人感觉春风拂面、赏心悦目,享受着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其实内在很突出的原因就是机制问题,考评机制不健全、考评力度弱化、震慑作用不强,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纳税服务质量滞后的现状。

三、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建议

新时期的税收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力求做到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征纳关系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治服务理念,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思想观念的彻底更新和改变,是优化纳税服务的先决条件和关键所在。纳税人是财政收入的源泉,没有纳税人的依法纳税就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就不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纳税服务是税务部门法定义务和基本职责的意识,始终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服务纳税人融入到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按照“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的目标,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真正实现税务机关由“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营造一个法治、公平、文明、高效的税收环境。

2、拓展纳税服务内容,健全纳税服务体系。纳税服务主要包括日常办税服务、咨询服务、环境服务、宣传服务、援助服务等方面,要建立起以职能性服务为根本、权益性服务为重点、程序性服务为基础的税收服务体系,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效率上不断推陈出新。建立健全办税服务制度、税收宣传制度、纳税人意见征询(反馈)制度、公开办税、服务质量考评和追究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和方法,根据“科技加管理”的思路,借助信息化手段,着重开辟网上办税服务平台,增强纳税服务的科技含量,提高纳税服务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推动纳税服务工作持续向前发展。

3、优化纳税服务措施,营造良好的税收服务环境。一是要规范办税流程。统一和规范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发售、代开发票、税收减免、涉税咨询等相关办税流程,按照一个口径对外,一个标准办理的原则,制定纳税服务的受理、转办、审核、处理、回复流程和具体要求。二是要简化办税程序。在经济日益发达的当今时期,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笑脸相迎、以礼相待不再是纳税人非常

满意的唯一要求,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纳税成本已摆在第一位。因此,税务机关要简化办税程序和审批手续,减少办事环节,整合和简并表证单书的填制和报送,有电子文档资料的不再重复报送纸质资料。同时,要加大国地税部门信息交流、实行信息共享,加强工作协作和配合,减少多头检查。三是要改进服务方式。积极推行一站式受理、一窗式服务、一次性办结、全程化跟踪的服务格局,为纳税人量身定做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提醒服务、上门服务、网络服务等个性化的服务,为纳税人提供办税指南、政策咨询、法规查询、举报投诉等多层面服务,及时满足纳税人的办税需求,积极采纳和反馈纳税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实现征纳双方的良性互动。

4、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作风建设是决定纳税服务工作好坏的基础,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做好纳税服务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要注重政治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干部政治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培养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要加强业务技能培养。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更新学习,加大干部的岗位轮换力度,通过不同的岗位锻炼,培养复合型的纳税服务人才,增强纳税服务能力。三是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开展“优秀办税员”、“优秀管理员”、“稽查业务能手”等评选活动,激励干部学习自觉性、工作积极性、服务主动性,促进纳税服务水平和工作质效的全面提升。

5、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为优化纳税服务提供有效保障。一是要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坚持服务与执法并重的原则,努力做到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既不能只强调执法而忽视了服务,也不能一味只讲服务而丧失了执法原则,服务必须以依法治税为前提,既要优质服务,又要规范执法,更要有效规避执法风险。二是处理好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在讲究服务质量的同时,要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不能单纯只讲服务质量,而降低了工作效率。质量和效率要同时兼顾,服务质量好、工作效率高,才能真正实现纳税人满意的目标。三是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优质服务需要税务机关的努力,相关职能部门和纳税人的支持。税务机关要一手抓自身建设,一手抓外部环境建设,要加强与政府、工商、金融、地税、公安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赢得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营造良好的纳税服务氛围,把税收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扎实,才能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

上一篇:研究生毕业导师评语下一篇:养护工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