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服务途径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纳税服务途径范文

提高保安服务途径和方法

保安服务企业提升保安服务质量主要途径和方法

首先,从运作模式入手,调整工作思路。保安服务企业需要深入开展市场调查,将技防触角向企事业单位、商铺、家庭延伸,公司还注意均衡地区间的发展,在技防发展和布局中,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能力、防范部位的重要程度与复杂程度以及防范场所的治安环境状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需规划。

其次,从规范运作入手,狠抓管理。

一是规范制度建设。从技防系统设计施工、调试验收、维护巡检,到接处警、人员管理、客户投诉、信息反馈等,每个环节和程序都要做到有章可循,从而确保各项服务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规范队伍建设。保安服务企业应注重引进和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善于思考的技术人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公司狠抓队伍政治与业务素质的提高,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切实增强保安从业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是规范用户操作。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用户操作不当常常造成警情漏报、误报,从而导致用户质疑技防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的情况屡见不鲜。对此,公司组织专门人员对用户进行系统培训,让用户熟练掌握技防系统的基本常识、功能和操作程序,从而提高报警的准确性。

再次,从服务措施入手,注重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首先,科学调整企业内部结构。在报警监控运营服务、技术咨询与培训、施工监理与维护、风险控制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远端监控管理平台等技术保安服务方面,设立机构,投入资金,引进与培养人才。尤其是积极推动报警监控运营服务项目的发展,逐步提高其在保安服务工作中的比例。

其次,不断发掘和培育市场增长点。

再次,促进保安服务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主要是指提升保安服务的科技含量,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促进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方式的转变,不能再走依靠简单的外延扩张来实现增长的老路。尤其是要加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加强科技创新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研发,突破制约保安技防发展的共性支撑技术和领域关键技术。一方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保安技防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

第四,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公司一方面“走出去”,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保安业的考察学习、参加国际安防产品博览会以及到国外先进保安服务企业进行培训等,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转变观念。另一方面是“引进来”,把发达国家和地区保安业先进的服务模式、发展理念、技术带回来,用于自己的企业管理中。公司正尝试与国际先进保安企业合作,成立新型的保安企业,大力推进我国保安服务企业的科技化进程,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此外,实施人力资源战略。突破制约保安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服务模式发展的瓶颈,加强保安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一是要积极引进保安服务活动中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那些懂业务会办事、懂经济会管理、懂技术能吃苦的复合型人才,充实保安服务人才队伍,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二是要加强保安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针对培训对象年龄、职务、文化和岗位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级分层培训;三是要推进保安技防服务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制度的落实,开展保安技防咨询师、工程师、经纪人等职业培训和资格认定工作。

恩格斯曾说过,社会上一旦有技术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因此,我们要用办10所大学的努力,来发掘与推动这种需求,不断开拓进取,为提高我国保安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创新能力而努力。

提升保安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完善预案,做到有备无患。保安从业单位在新形势下的保安服务准备中,必须针对突发事件发生突然、形式多样的特点,超前研究防范措施,周密制定处理预案和各类行动 预案,做到谋划在前,处置在先。努力

一是周密制定预案。对参与处置一般性突发事件、恐怖事件、地震、 洪涝灾害性事件及重大传染疫情事件,要根据公安机关的有关规定和要 求,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完善周密的处理行动方案,以保证队伍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处避。

二是积极参与当地安保部门处筒预案的制定。保安从业单位作为 一支能够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辅助力量,必须充分认清自身的位置和作用,加强与合作单位的沟通与协同, 积极参与制定和完善预案,确保一旦发生情况,能配合有关部门迅速有效处置。

三是加强方案演练。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事件、不同的危害程度和等级,围绕指挥协同、救护处 置、力量等问题,联合各种力量, 设置高难度、高强度的演练科目,进行多方式、多方向、不间断的综合演 练,使大家充分了解突发时间的主要 类型和特点,掌握处置方法,密切协 同各方面力量,做到有备无患。

二、严格训练,提高处置能力。 保安业务技能训练是提离保安服务能力的根本途径,保安从业单位要想提高各种安全隐患的处置能力,必须加强针对性训练:单个保安员应把体能训练、技能洲练、智能训练和心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一要练强体能。为了确保保安员在执行安保任务中能够经受住各种困难、险境甚至绝境的考验,必须进行超乎寻常的体能训练。不仅要坚持不懈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5公里长跑等常规体能训练,还要有计划、分阶段实施耐饥渴、耐炎热、耐寒 冷、耐困倦等近乎残酷的训练,以培养非凡的体力、耐力和毅力。 二要练精技能。在共同科目训练完成后,把大块的时间用于保安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成各个专业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高手”。要突出通信器材、排爆工具、防(救)护装备的操作与使用,强化信息收集、擒拿格斗、 设障排爆、抢险救援等内容的训练, 以适应情况复杂、任务艰巨的各类安 保任务需要。

三要增强智能。从拓展知识面入手,使保安员尽可能熟悉相关知识。特别是对新形势下各类突发事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为圆满完成任务提供科学有力的理论指 导。

四要锤炼心理。将心理素质训练贯穿于整个训练的始终,最大限度创造接近实战的条件,模仿实战中响保安员心理的刺激因素,提高保安员在处置行动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使保安员学会在险恶环境中自我调解的方法,有效的控制情绪,减少心理上的消极反应。训练要紧贴任务需要,重点突出以现场封控、抢险救援等为主要内容的洲练,增强队伍的整体防护、连续突击、现场处置、密切配合、综合保障的能力, 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三、储备人才,强化整体素质。新形势下的安保服务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需求很大。因此,必须着力加强保安队伍的人才建设。

一是积极吸纳外部人才。必须打破常规,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要广开人才渠道,从大专院校和部队转业军官中吸纳部分精通组织指挥和化学、放射、防护、急救等方面的高精尖人才,充实到企业,使企业人才队伍更趋向多元化、融合化、集成化,造就纵向深入细化、横向渗透综合的人才队伍。

二是着力培养内部人才。要针对一个时期的安保服务特点,采取短期培训,交替轮训和技术交流等形式,加强人才培养。通过选送人员到专业院校或部队培训、请专家现场指 导等多种形式,狠抓人才培养。

三是重视保留现有高素质专业人才。未来保安市场会需要更多的保安服务人才,这就要求保安从业单位在人才选配上,要从大局出发,精 心设计,科学计划,完善机制,严格标 准,妥善处理好选人、育人、用人及留人的关系。保持人才队伍结构的相对 稳定和科学合理。

以上是笔者结合当前保安服务业发展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对保安服务能力的一些粗浅看法。只要保安从业单位认清形势,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始终不忘把提高保安服务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我们保安事业的前景就一定会越来越辉煌。 任何工作都是一样,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作为一名保安员,

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只有热爱这份工作,才能做好这份工作; 其次,在保安工作中要树立爱心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到社会中。 2:顾全大局

因保安工作涉及的范围广,所以交流也是很多的。在保安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因此一定要耐心做好管理对象的思想工作。具体表现在,对人对事的思想认识上、语言表达上、行为表现上等方面。

此外,我们还需要站在工作的角度、以大局出发,保证公平、公正的处理事件。 3:虚心学习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古话,也是至真的道理。

一名保安需要在其保安服务中不断的学习培训,为自己充电。

首先,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熟悉保安在各类案件中的法律地位和工作任务; 其次,要学习保安服务业务常识,虚心向队伍中的老同志学习请教; 最后,注重在实践中的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其实,提供一个行业服务水平,关键在于人,在训练过程中严格要求、关注细节、富有爱心;在执行任务中顾全大局,严格按照训练计划并实施;

在平时加强学习与总结,提高自己和团队的素质,久而久之,当一个保安公司优秀时,整个行业也会愈来愈加优秀。

第二篇: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途径

摘要

摘 要:针对铁路运输企业客运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为着力解决大多数旅客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提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标准,加强人员培训等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客运服务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铁路运输;客运;服务质量

目录

1、

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途径

随着磁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运输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在运输市场不断发展,客运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市场占有份额的升降,是指上市各种运输方式间发展机遇的转移,对此,铁路首先要确定一种符合市场规律的客运营销策略。而营销策略是建立在研究市场需求和旅客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为社会和旅客提供更加适应市场发展及需求的运输服务产品,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铁路运输企业多年来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经过全路干部职工的努力,一些贴近民生的服务形式得到创新和升华。但是,铁路运输企业客运服务体系仍然滞后于旅客日益增长的需求。今天,市场竞争,就是产品质量竞争,客运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客运服务质量上的竞争。全国提高客运服务质量是保持铁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应作为铁路旅客运输的首要目标,离开这一目标去追求其他目标的优化,很难获得良好的商业运营效果,更有可能使铁路客运在运输市场上失去应有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因此,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是铁路开展客运营销关键。下面就对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内涵及提高途径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

1.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内涵

从旅客旅行需求出发,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内涵,应指旅客最为关注的安全性,便捷性,快速性,准时性,舒适性,经济性六个方面的内容。

1.1 安全性

安全是影响旅客选择交通工具的重要基本条件。旅客旅行,最根本的需要是安全。旅客在选择交通工具时,都会首先根据以往的旅行经验以及来自交通安全方面的信息,作为判断可选择交通工具的一个基本条件。保证旅客旅行安全,提高旅客乘车安全率,是铁路客运企业的基本责任,始终都应列入铁路客运工作日常目标,常抓不懈。

1.2 便捷性

铁路旅客旅行便捷性,是指旅客履行过程各环节上的便捷性,主要包括开行间隔(频率)及到发时间,售票,行包托运及提取方面的便捷程度。

(1)列车开行间隔(频率)及到发时间。

在牵引类型,编组条件及线路状况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列车开行频率,为旅客出行时

间上增加了选择的机会,不仅方便了旅客,而且缩短了旅客在站平均候车时间。列车开行频率及时间要求的便利程度只是对同通道上其它交通工具相对而言的,列车开行频率及到发时间是否有吸引旅客的竞争力,则需要对比民航和高速公路的发车频率及到发时间才能确定。

(2)售票服务

售票服务是铁路客运组织的第一道工序,是铁路客运产品整体概念的内涵,包括售票方式,售票业务种类,售票点分布等内容。售票服务方便程度是当前影响旅客旅行选择交通工具的重要因素,决定着能否吸引客源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售票组是客运车间班组,是客运主要窗口,一个“微笑”,一句“您好”,都能体现出车间的形象。售票直接与旅客接触的工具是语言和面部表情。售票组的同志实行竞争上岗内部调整改革,售票员必须业务精通,为旅客当好购票向导,还要提倡微笑服务,语言文雅大方,音量适宜,“您好”当头,几项相加列入考核,成为竞争上岗条件和奖金分配挂钩,此项举措大大增加售票员的责任感,也赢得了客流。

(3)旅行文化服务

旅行文化服务包括旅客旅行过程中的餐饮服务,站车广播,通讯联络等内容 (4)行包托运及提取服务

行包托运及提取服务包括旅客行包托运及提取手续时间长短,是否开办“门到门“运输业务等。行包是客运车间的一个班组,工作性质复杂,既要面对货物,又要面对货主,还要面对站车交接,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有损于客运的形象。过去是等着旅客到车站办托运。服务不周到,曾一度造成没有货源,行包运输收入低,行李员情绪也低落。自开展QC攻关活动,大大调动了全体行包人员的积极性,大规模的走出行李房到社会找市场,到市场找货源,不辞辛苦,没有怨言力争为铁路市场做贡献。

1.3 快速性

速度是交通运输技术进步的标志,随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时间观念将发生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每名旅客旅行,都有一个共性心理需求即迅速到达目的地,快速已成为人们选择交通工具的重要条件。提高列车速度,不仅可以节约旅客旅行时间,而且能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1.4 舒适性

旅客旅行舒适度主要指旅客列车人均坐卧面积,旅行时间,车站履行环境,客车运行平稳度和客运职工服务等对旅客的影响程度。

(1) 旅客列车人均坐卧面积

所谓旅行舒适度好坏,应保证旅客旅行上车有座位。如上车“一人一座“的最起码要求也不能满足,那么,也就没有舒适而言,在客车定员不变情况下你,随着旅客列车人均占有面积增大,旅客旅行舒适度也相应增大。要满足旅客在车厢内较为宽松的活动空间的要求,就意味着对客车车辆设计提出新要求。

(2)旅行时间

当旅行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旅客就会产生身心疲惫和厌烦之感,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难受程度逐渐加重。即使车内设备比较先进和舒适,舒适度也会不断降低。人们在交通工具上的休息,只是一种勉强性的休息,并不能完全消除旅行的疲劳感。

旅客旅行受旅行环境,车辆振动,嗓音等因素影响,同时旅行时间也是旅客心理时间,即旅客一旦进入旅行角色,旅行时间长,旅客将在心理上产生诸如厌烦,心里疲倦等不良反应,造成旅客旅行机体疲劳和心理疲劳。旅客旅行与其它工种相比较,同样可以引入劳动强度概念。根据人机工程学有关研究成果,旅客旅行时间超过6小后会有疲劳感。

旅客随着旅行时间延长,旅行疲劳不断增加,对旅行舒适度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缩短旅客旅行时间,提高旅客旅行舒适度,是改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主要内容。

(3)站车旅行环境

站车旅行环境是影响旅行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旅行微气候,照明,色彩,嗓音,空气成分等环境条件。这些环境条件不同,旅客旅行舒适度也不同。

(4)客车运行平稳度

客车运行平稳度是指客车运行振动及通过曲线时,对旅客舒适程度的影响,用以平衡客车运行质量,也称客车乘坐舒适度。

(5)客运职工服务质量

客运职工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旅客旅行舒适程度,主要体现在诚信待客,优质服务,热情服务上。它主要取决与客运职工服务水平和客运管理制度的完善。

1.5 准时性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出行对时间性要求很强,列车正点运行时保证铁路客运企业信誉的重要因素:列车速度再快,如不能正点运行,同样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1.6 经济性

所谓经济性是指客票价格和服务费用要经济合理,客运产品要投入交通市场,都是通过市场价格来实现的。客运运价水平欲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直接有关,票价制定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竞争力对客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 当前提高客运服务的途径

2.1以旅客旅行要求为中心,开行多种形式的品牌列车,提高旅客列车的舒适度。开行品牌列车,提高铁路客运市场竞争力是铁路目前提高铁路客运服务的切入点。品牌列车多样化是以满足不同旅行目的和职业的旅客而设计的。如夕发朝至列车,假日旅游列车,快速列车等。对于品牌列车,应全程对号,不允许超员,保证旅客旅行基本舒适度。

2.2 优化售票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售票业务,实施售票代理制,有利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提高。售票服务质量是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全路计算机联网售票,实施售票代理制,增加销售网点,开展异地售票,流动售票。自动售票,网上订票,扩大电话订票等方式,既可以减少旅客购票行程,方便旅客购票,游客片面旅客在车站的

高度集中,减轻车站压力,有利于保持车站的良好秩序。

2.3 提高旅客列车乘坐舒适度,改善旅行环境,是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物质基础。提高旅客列车乘坐舒适度,一方面要对既有的客车进行改造,增加车厢活动空间,车厢座席,卧铺,卧具,卫生设施及车厢气候环境等尽可能向世界水平靠拢另一方面要引进和开发设计新型车辆,车厢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改善旅行环境,就要有良好的卫生环境,车站干净整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等。

2.4 实施站车服务作业标准化和服务语言,动作规范化,提高贴路客运职工服务质量,塑造客运企业形象,以增强客运市场吸引力。客运服务水平不仅取决与客运职工素质(包括教育程度,业务能力 ),而且取决于客运职工精神面貌。因此,在客运服务中,应讲究仪表和语言艺术,讲究仪表,一方面呀,对列车员,客运员等站车服务人员的身材,身长,容貌自然情况有相应的要求,坚持一定仪表上岗标准:另一方面,客运职工衣着整洁,大方,自然,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客运职工必须学会服务语言艺术,做到语言礼貌,表达恰当,语调柔和,根据旅客旅行心理需求,提供岗位优质服务,使旅客对旅行产生亲切感,温馨感,舒适感。

2.5 建立灵活的客运价格机制,有利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提高,铁路客运票价制定是否合理,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比是否具有竞争力,要杜绝各种价外乱收费,实行季节性浮动运价。

铁路运输企业服务文化建设时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把它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既要立足当前,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当前的重点任务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工作,又要着眼长远,纳入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形成长远规划,并着手建立服务理念教育,设备质量保障,和谐环境建设,激励考评等长效机制,更要防止和克服短期行为,防止出现有始无终的不良倾向。

“诚心待客,热情服务”,在工作中不断挖掘旅客多方面的需求,不断创新自己的服务,增强服务特色,确立“一切为了满意旅客的需求”的服务意识,吸引旅客以“真诚,优质,创新”感动旅客,使旅客真切感受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铁路品牌服务。

结语

新的世纪,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形象,紧扣铁路改革的步伐,这就是时代的要求,生存的价值,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客运也是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火车站客运车间也将追赶着潮头,创新着自己的品牌,一流的服务,向国际标准化进军。

参考文献

1、胡思继,王苏男,等.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2、金涛,杜文;铁路客运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年05期。

3、铁路客运质量–铁路客运质量服务的本质分析 2000年第19卷第5期作者:刘振奎

4、刘瑞林;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几个问题【J】;铁道运输与经济;1980年01期。

第三篇: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途径

摘 要:

从旅客旅行需求出发,分析了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内涵,提出了当前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服务质量客运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替,运输大市场的竟争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在运输市场不断发展,客运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市场占有份额的升降,实质上是各种运输方式间发展机遇的转移,对此,铁路首先要确定一种符合市场规律的客运营销策略。而营销策略是建立在研究市场需求和旅客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为社会和旅客提供更加适应市场发展及需求的运输服务产品,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今天,市场竞争,就是产品质t竞争,客运竟争归根结底就是客运服务质量上的竞争。全面提高客运服务质t是保持铁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应作为铁路旅客运输的首要目标,离开这一目标去追求其它目标的优化,很难获得良好的商业运营效果,更有可能使铁路客运在运输市场上失去应有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因此,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盘是铁路开展客运营销关键。下面笔者就对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内涵及提高途径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

1.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内涵

从旅客旅行需求出发,铁路客运服务质t内涵,应指旅客最为关注的安全性、便捷性、快速性、准时性、舒适性、经济性六个方面的内容。

1.1安全性

安全是影响旅客选择交通工具的重要墓本条件.旅客旅行,最根本的需要是安全。旅客在选择交通工具时,都会首先根据以往的旅行经验以及来自交通安全方面的信息,作为判断可选文通工具的一个荃本条件。保证旅客旅行安全,提高旅客乘车安全率,是铁路客运企业的基本资任,始终都应列入铁路客运工作日常目标,常抓不懈。

1.2便捷性

铁路旅客旅行便捷性,是指旅客旅行过程各环节上的便捷性,主要包括开行间隔(频率)及到发时间、售票、行包托运及提取等方面的便利程度。

(1)列车开行间隔(频率)及到发时间

在牵引类型、编组条件及线路状况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列车开行频率,为旅客出行时间上增加了选择的机会,不仅方便了旅客,而且编短了旅客在站平均候车时间。列车开行频率及到发时间要求的便利程度只是对同通道上其它交通工具相对而言的.列车开行频率及到发时间是否有吸引旅客的竟争力.则需要对比民航和高速公路的发车频率及到发时间才能确定。

(2)售票服务

售票服务是铁路客运组织的第一道工序.是铁路客运产品整体概念的内涵,包括售票方式、售票业务种类、售票点分布等内容.售票服务方便程度

是当前影响旅客旅行选择交通工具的重要因素,决定着能否吸引客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3)旅行文化服务

旅行文化服务包括旅客旅行过程中的餐饮服务、站车广播、通讯联络等内容。

(4)行包托运及提取服务

行包托运及提取服务包括行包托运及提取手续时间长短,是否开办 “门到门”运输业务等。

1.3快速性

速度是交通运输技术进步的标志.随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时间观念将发生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每名旅客旅行,都有一个共性心理需求即迅速到达目的地,快速已成为人们选择交通工具的重要条件。提高列车速度,不仅可以节省旅客旅行时间,而且能提高铁路运物能力。

1.4舒适性

旅客旅行舒适度主要指旅客列车人均座卧面积、旅行时间、站车旅行环境、客车运行平稳度和客运职工服务等对旅客的影响程度。

(1)旅客列车人均座卧面积

所谓旅行舒适度好坏,应保证旅客旅行上车有座位。如上车 “一人一座”的最起码要求也不能满足,那么,也就没有舒适而言。在客车定员不变情况下,随着旅客列车人均占有面积增大,旅客旅行舒适度也相应增大。要满足旅客在车厢内较为宽松的活动空间的要求,就意味着对客车车辆设计提出新要求。

(2)旅行时间

当旅行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旅客就会产生身心疲惫和厌烦之感,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难受程度逐渐加重。即使车内设备比较先进和舒适,舒适度也会不断降低。人们在交通工具上的休息,只是一种弛强性的休息,并不能完全消除旅行的疲劳感。

旅客旅行受旅行环境、车辆振动、噪音等因素影响,同时旅行时间也是旅客心理时间,即旅客一旦进入旅行角色,旅行时间长,旅客将在心理上产生诸如厌烦、心理疲倦等不良反映,造成旅客旅行机体疲劳和心理疲劳。旅客旅行与其它工种相比较,同样可以引入劳动强度概念,根据人机工程学有关研究成果,旅客旅行也是一种较轻的劳动,即旅客旅行劳动强度RMR-<2.因此一般说来.当旅客旅行时间超过6小时后便会有疲劳感。

旅客随着旅行时间延长,旅行疲劳度不断增加,对旅行舒适度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缩短旅客旅行时间,提高旅客旅行舒适度,是改善铁路客运服务质 量的主要内容。

(3)站车旅行环境

站车旅行环境是影响旅行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旅行微气候、照明、色彩、噪音、空气成分等环境条件。这些环境条件不同,旅客旅行舒适度也

不同。

(4)客车运行平稳度

客车运行平稳度是指客车运行振动及通过曲线时,对旅客舒适程度的影响,用以衡量客车运行质量,也称客车乘坐舒适度。

(5)客运职工服务质量

客运职工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旅客旅行舒适程度,主要体现在诚心待客、优质服务、热情服务上。它主要取决于客运职工服务水平和客运管理制度的完善。

15准时性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出行对时间性要求很强,列车正点运行是保证铁路客运企业信誉的重要因素;列车速度再快,如不能正点运行,同样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1石 经济性

所谓经济性是指客票价格及服务费用要经济合理,客运产品要投入交通市场,都是通过市场价格来实现的。客运运价水平与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直接有关,票价制定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竟争力对客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当前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途径

2.1以旅客旅行需求为中心。开行多种形式的品牌列车。提高旅客列车的舒适度。开行品牌列车,提高铁路客运市场竞争力是铁路目前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的切入点。品牌列车多样化是以满足不同旅行目的和职业的旅客而设计的。如夕发朝至列车、假日旅游列车、快速列车等.对于品牌列车,应全程对号,不允许超员,保证旅客旅行基本舒适度。

2.2加快旅客列车提速,建设快速客运通道,发展高速铁路,提高列车运行正点率是铁路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的主要途径。铁路客运营销的战略目标应是:牢固占领500-1500KM的中长途客运市场。进一步开发吸引1500KM

以上的长途客运市场,大力争取客流旺盛、500KM 以下的短途客运市场。为实现该战略目标,就应从缩短旅客旅行时间、提高旅客旅行舒适度出发,把中长途旅客列车旅行时间控制在6小时左右,可在旅客开始产生疲劳感时便结束旅行。这就意味着要控制中长途旅客列车旅行时间在6小时左右能够到达目的地,就应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即发展高速铁路和建设快速客运通道。尤其对公铁竟争傲烈的短途通道,铁路更应注盆改普短途列车的旅行条件,缩短旅行时间,增加开行频率,以增强短途客运市场竟争力。

2.3优化售票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也票业务,实施告票代理制,有利于铁路客运服务质f的提高。售票服务质I是铁路客运服务质f的重要内容.加

快建设全路计算机联网售票,实施售票代理制,增加销售网点,开展异地售票、流动售票、自动售票、网上订票、扩大电话订票等方式,既可减少旅客购票行程.方便旅客购票,又可避免购票旅客在车站的高度集中。减轻车站压力,有利于保持车站的良好秩序。

2.4提高旅客列车乘坐舒适度,改善旅行环境,是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A的物质基础。提高旅客列车乘坐舒适度,一方面要对既有的客车进行改造,增加车厢活动空间,车厢座席、卧铺、卧具、卫生设施及车厢微气候环境等尽可能向世界水平靠拢:另一方面要引进和开发设计新型车辆,车厢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改善旅行环境,就要求有良好的卫生环境,站车千净整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等。

2.5实施站车服务作业标准化和服务语言、动作规范化.提高铁路客运职工服务质量,塑造客运企业形象,以增强客运市场吸引力。客运服务水平不仅取决于客运职工紊质 包〔括教育程度、业务能力),而且取决于客运职工精神面貌。因此,在客运服务中,应讲究仪表和语言艺术,讲究仪表,一方面。对列车员、客运员等站车服务人员的身材、身长、容貌自然情况有相应的要求,坚持一定仪表上岗标准;另一方面,客运职工衣着整洁、大方、自然。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客运职工必须学会服务语言艺术,做到语言礼貌、表达恰当、语调柔和.根据旅客旅行心理需求,提供岗位优质服务,使旅客对旅行产生亲切感、温馨感、舒适感。

2.6建立灵活的客运价格机制,有利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提高。铁路客运票价制定是否合理,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是否具有竟争力,要杜绝各种价外乱收费,实行季节性浮动运价。

参考文献

.当前铁路旅客旅行舒适度影响因素探析.中国铁路,1998(8).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t指标体系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总体报告,19970

第四篇:酒店餐厅提高服务质量的主要途径方法

①、明确"关注顾客"的主要因素

"关注顾客"的主要因素,是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必要项目。加强一线员工的指导与培训.一线员工的行为对顾客的感受影响是非常之大的,他们在顾客心中留下的印象也将是非常深刻的。因此,对一线员工的培训,要对员工的外表、提供服务时的态度、行为、语言和效率的使用进行指导;也要提高员工和客户沟通的技巧以及处理应急情况的能力,对顾客来说“员工就代表餐厅“,“员工就是餐厅的品牌”。 ②、管理顾客的期望值,指导客人享受服务

对客户资料进行分类优化整理,实施“精细化”的人性服务。了解顾客初在餐厅消费时,服务人员要教会客人服务设施知识,指导客人享受服务。投诉就会减少,提高顾客让渡(附加)价值。在顾客生日时发送别致的生日贺卡,在餐厅时赠送生日蛋糕等。根据不同顾客的爱好派送各种音乐会或酒会的贵宾票等,用这种“精细化”人性的服务会使顾客感觉到“尊贵、优越、独享、贴身、个性化”的品牌服务,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品牌的忠诚度。

③、目视的管理

对餐厅客人能看到的物品设施进行目视的管理。如饭店的店容、店貌、外围环境、店内物品设施都摆放整齐有序、员工的仪容仪表、精神状态、员工制服、餐厅气氛、、饭店环境要洁净美观,装修装饰精致典雅;给客人一个良好餐厅形象。

④、建立"关注顾客"文化,"关注顾客"永远是每周高级例会和部门例会的议题 要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餐厅的所有员工(包括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首先要树立和不断地强化服务观念。餐厅应当将这种观念升华构建成一种真正的企业文化。顾客的购买过程是一个在消费过程中寻求尊重的过程。顾客与员工对餐厅经营活动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顾客满意度。高素质的、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员工队伍,比好的硬件设施更能创造顾客满意。餐厅应铭记,只有对顾客的信任和尊重永远真诚,以“可靠的关怀”和“贴心的帮助”,才能真正赢得顾客。 ⑤、建立服务的落实体系,积极应对客户投诉,

知道什么方面需要提高,顾客投诉是加强顾客品牌忠诚的一次契机。在顾客选择餐厅的时代,顾客对餐厅的态度决定着餐厅的兴衰成败。做为餐厅的店长要亲自参与顾客服务,并处理顾客的抱怨信或抱怨电话。我们要明白开发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留住一个老顾客的5倍,而流失一个老顾客的损失,只有争取10个新顾客才能弥补! 管理者在提高顾客满意度中的作用

管理者在提高顾客满意度中应该是一个营建"关注顾客"文化的倡导者,将员工导向"关注顾客"的管理文化。此时的管理者即是顾客服务第一人又是训导师,既要亲自为顾客服务,用榜样作用带动员工的动力,又要教会员工"关注顾客"文化的新标准,让员工相信并应用,使员工明白"关注顾客"的重要性.,鼓舞员工士气,创造"关注顾客"的团队氛围,积极扩大"关注顾客"文化的影响力,.带领好团队,以群体力量达成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目标。管理者在推行"关注顾客"文化标准时,即要发现错误行为给予及时纠正和指导,又要建章立制,奖优罚劣,激励员工用卓越的方式完成工作,保证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目标实现.在客人面前管理者也应是一个营销者,带领员工创造令顾客满

意的产品和服务,并将其传递予顾客。

员工在提高顾客满意度中的作用

由于服务的无形性、与消费的同时产生和消逝,因而质量的高低不仅与服务提供者有关,还与服务接受者的心情、偏好等有关。因此,在提高服务质量过程中,要求员工在顾客三米的时候就必须微笑。使无形服务有形化。使客人感觉到我们是亲切、友善的亲善大使.在顾客服务时,应判断顾客在消费时的心情和消费偏好,提供超越顾客期望的服务,使顾客满意。做一个智慧的服务专家,能预计顾客需求,解决顾客问题关注细节,提供增值服务,服务多一点,满意多一点,全方位地提高顾客满意度.是靠群体力量达成顾客满意的目标的团队一个分子.是一个讲求品质专业的操作者.是营建顾客的忠诚感公关第一人.是一个人际关系和谐、成功的愉快的合作者.是一个培养服务精神,不仅让顾客满意,更要让顾客在享受服务过程中愉悦。

第五篇: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有效途径探索

金融服务“三农”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各国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农业银行作为一家发轫于农村的大型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改革的各个阶段,都在为破解这一难题进行不懈努力。农业银行坚决贯彻国家的要求,全面落实服务“三农”市场定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转变不适应新时期“三农”客户需求的体制机制,着力破解大型商业银行金融支农难题,深入探索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有效模式和途径,努力为“三农”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

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面临挑战

在传统的体制机制下,大型商业银行服务“王农”,除要面临“三农”客户弱质性、风险多重性等普遍性金融难题外,还受其经营格局、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的影响,面临一系列特殊挑战和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与大型商业银行一体化经营的矛盾。在城乡经济社会二元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的前提下,大型商业银行为“三农”客户提供贷款,需要投入的成本远远高于城市业务。由于城乡业务收益客观上存在差异,如果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资源配置必然流向收益较高的城市业务。因此,大型商业银行要做好服务“三农”工作,要将有限资源在城乡业务间合理摆布,存在很大的挑战和内外部压力。

“三农”客户金融需求特殊性与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标准化的矛盾。我国“三农”客户财务硬信息少、金融需求“短小频急”,与城市客户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大型商业银行以城市客户为基础的标准化流程,无法适应“三农”客户的金融需求,从而产生了“三农”业务门槛高、链条长、贷款难等一系列问题。大型商业银行要做好“三农”金融服务,需要对其内部业务流程进行深度再造,这将是不小的挑战。

“三农”业务分散性与大型商业银行管理集中化的矛盾。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决定了开展“三农”金融服务,需要采取点多面广、分散经营的业务模式。这与大型商业银行正在实施的管理集中化的改革模式存在较大矛盾和冲突。大型商业银行做好“三农”金融服务,需要调整管理集中化的策略,建立更加精细、更加灵敏的统分结合的管理机制。这对大型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农行服务“三农”积极探索

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2007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股改原则,积极创新适应“三农”业务发展的经营模式,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行员工的不懈努力下,“三农”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三农”业务条线化管理。农业银行在现有体制框架内,设立专司服务“三农”的业务部门,保障“三农”业务“有人做”。设立区别与城市业务的考核体系,对“三农”业务实行单独的核算与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单独下达经营计划、经济资本、信贷规模、费用配置和固定资产指标,确保“三农”业务发展所需资源,保障“三农”业务“能够做”。针对“三农”客户特点,在准入、评级、授权、授信、担保等方面出台单独的信贷政策,下沉决策重心,简化业务流程,增强县支行经营活力和服务能力,保障“三农”业务“能做好”。

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尽力满足“三农”金融需求。农业银行在重庆设立了专门的三农产品研发中心,推出了“金益农”、“三农”金融产品统一品牌,下辖产品已超200种,重造了一套“三农”金融产品体系,基本能够满足各层次、各类型“三农”客户的需要。特别是为农户量身打造了具备多项功能的惠农卡,截至2010年9月7日,已发卡 5109万张,依托惠农卡发放贷款310万户,贷款余额1081亿元,授信户数达540万户,授信余额1561亿元,在全国494县依托惠农卡代理新农保、新农合和其他代理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农户,提高了新农合、新农保资金发放和使用效率。

持续增加信贷投放,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农村资金外流一直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外界对农村金融指责最多的地方。2007年至今,农业银行不断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的信贷投放,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截至2010年6月底,全行县域贷款余额达到1.4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64%,高于同期全行贷款增幅10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县域新增贷款占新增存款的比例达到65.19%,基本实现了县域组织的资金用于县域,为“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

全面拓宽“三农”服务渠道,提高“三农”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据统计,截至2009年末,全国有2792个乡镇是金融机构空白区,有342个乡镇是金融服务空白区。农业银行在稳定现有农村网点数量,提升网点辐射能力同时,积极创新新型服务渠道,不断提高“三农”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在无农行网点地区,设立“离行式”自助银行,加强与供销社等机构的合作,通过在其网点布放电子支付渠道,为农户提供小额兑付服务,着力完善农村支付结算网络;开展流动服务,使金融服务到村到户,深受广大“三农”客户的欢迎。进一步加大县域地区自助设备投入力度。目前,农业银行在县域地区网点总数达到1.27万个,向县域地区投放ATM机超过1.7万台,转账电话超过80万台, POS机超过11万台。

进一步强化“三农”业务风险控制,提升资产质量。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农业银行始终将风险管控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全行风险管理框架下,不断健全“三农”业务风险管控政策制度体系,针对“三农”风险特点,明确相关政策要求。积极探索“三农”风险定价模型,科学合理设置“三农”信贷价格水平,确保收益覆盖风险,提高商业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三农”零售客户风险打分卡、“三包一挂”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探索新方法、新模式,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切实加强了风险在线监测,完善了“飞检队”、“神秘人队伍”、“整体移位队伍”等监督检查队伍,通过多种措施保障“三农”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持续双降。

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改善农村多金融生态环境。在服务“三农”实践中,农业银行十分注重对客户信用意识的培养。在全国范围内,与政府广泛合作,开展信用乡镇建设。选择部分地区开展“三农”课堂,为潜在“三农”客户讲解国家金融政策、农行金融产品,以点带面,提高“三农”家中户的金融知识水平,有效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持续推进面向“三农”改革发展工作

经过不懈努力,农业银行已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新路于,“三农”和县城业务已经成为农行打造城乡联动独特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沪港两地的成功上市掀开了农业银行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行将进一步强化“三农”金融服务,深入推进面向“三农”的改革发展工作。

始终坚持服务“三农”不动摇。公开上市后,一方面,服务“三农”是农行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三农”和县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蕴藏着巨量的金融需求。积极抢占“三农”和县域金融市场,不断提升“三农”和县域业务商业价值,是农业银行建立独特竞争优势,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业银行将在践行国家责任的同时,不断提升“三农”业务盈利水平,实现“国家满意、社会满意、股东满意、客户满意、员工满意”的目标。

持续增加“三农”和县域金融供给。紧紧围绕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发展等任务,制定专门服务方案,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不断加大“三农”信贷投放,确保“三农”和县域的新增贷款占其新增存款的比例持续保持在 50%l:2-,贷款增长速度持续高于全行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在县域组织的资金主要用于县域,为“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进一步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渠道创新能力,完善“三农”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提高“三农”客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度和可获得性。推进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保障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人员、资源,专注于服务“三农”,为“三农”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下沉经营决策重心,加快县支行改革,不断增强县支行经营活力、服务能力和辐射覆盖面,更好为“三农”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形成完整的、单独的“三农”信贷政策制度体系,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不断提高“三农”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推动“三农”业务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突出做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的金融服务,努力提升“三农”业务的盈利能力。大力拓展县域地区中间业务,不断提升“三农”和县域业务综合回报水平。继续加大风险管控力度,在发展中控制风险,在控风险中求发展。在不断满足“三农”客户金融需求的同时,深度挖掘“三农”和县域业务的商业价值,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生态环境差异很大,金融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在“三农”金融服务上,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不可能包打天下。“三农”金融服务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单靠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努力很难解决。改善“三农”金融服务,需要各类金融机构的精诚合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

农业银行将继续秉承“大行德广、伴您成长”的发展理念,与广大同行一起,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为广大“三农”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农委整改方案范文下一篇:女生无法拒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