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叙事

2022-12-09

第一篇: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叙事

留守儿童教育叙事

披砂镇中心校

李微

江凯华同学是我在接手了一年级二班后,接收的一名留守儿童,今年已经 8岁。在来这个班之前,他已经读过一个一年级,因为比较调皮学习习惯差,所以家里让他复读。他家住在后山村11社 ,父母长期打工在外而且地点也不稳定,家里只留下了已经70高龄的爷爷奶奶。由于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又长期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特别疼爱。虽然也想教育好孩子可是经常是溺爱占了上风,出现了管但是不严,教却不到位的境况。导致了江凯华同学不听管教、不受束缚的性格特征。

因为个子比较高,自制能力又弱,我把他安排在了教室的最后一排独自一个人坐,认为这样一来他总会规矩一点,也不容易影响到其他的学生了。没想到他一会儿把一只脚放在凳子上,像蹲茶馆一样;一会儿又歪着身子坐着,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完全没有在课堂上应该有的样子。我很多次想在课堂上发作,可是想到他还是一个不懂事需要关爱的孩子,把怒火强压了下来。课后,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他听到老师要找他谈话了,还是有点紧张,怯生生地把我看着。我心里想:任你怎么调皮,毕竟还是怕老师的。我板着脸问他,为什么上课时坐没坐相,他闷了半天支支吾吾地说了一句:“老师,我不会了。”既然认错了,我也就原谅了他。但是长久养成的习惯怎么能一下子就改掉呢?过后他还是会犯这样的毛病。后来和他的奶奶交流过后知道了,他在家里就有这样的习惯。不管是看电视还是吃饭,都是爱歪着斜着地坐。我想:要改掉他的这个坏毛病,还得和他的爷爷奶奶联合起来。于是和他奶奶商量好,要时刻提醒他改正。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在,在课堂上的他基本上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坐了。

他的学习习惯也很差。本来他的字好好的写是挺不错的,秀秀气气的。可是他每次做作业总是忙忙慌慌的,想几下子写完了就出去玩。爷爷奶奶叫他好好地写,他总是充耳不闻,两个老人根本没办法。了解到了这个情况,我又和他进行了一次谈心。我没有直接进入主题,而是拿了一本班上写字写得最好的同学的作业给他看。看了过后他没做声,我又把他自己的作业拿给他看,他比较了一下明白了我的意思。我接着说:“如果你是老师,你喜欢哪份作业?”他轻轻地指了一下同学的那份。我又说:“那你为什么不能写成这样的呢?难道你比别人差?”他默默地摇摇头。“那是因为什么,你的书写总是这样的糟糕呢?”我又接着问。他又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不认真!”好了应该收尾了,我摸摸他的头说:“老师相信你能写得比他还好,下星期我要把你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你要加油哦!”他高兴地点点头。一星期后,他的书写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感到很欣慰。

相比较而言,我觉得最该解决的是他不听爷爷奶奶话的问题。我了解了一下,他的爷爷有点文化,在学习上能给予他一定的帮助,奶奶呢就基本上是文盲了。虽然都是农村人,但是家境还比较可以,衣食无忧。正因为家境好,两个老人就比较惯孩子一些,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只要能满足的,尽量满足。我就曾经在街上遇到婆孙俩在街上买溜冰鞋,虽然贵,但是孩子喜欢,老人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双。也许正因为这种有求必应,这种溺爱,让江凯华看到了老人的弱点,养成了任性的习惯。基于这种情况,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搜集了一些尊老爱幼的故事,还让江凯华回家后仔细观察爷爷奶奶为自己为家庭做的事情,观察后向我汇报。在汇报的时候,他列出了爷爷奶奶洗衣做饭、做农活、卖菜、帮他熏蚊子等等事情。汇报完了,问他有何感受,他只说了一句:“他们太累了!”看来,他也有了触动。我因势利导给他讲了我搜集来的关于尊老的故事,他后来向我保证了要听爷爷奶奶的话了。我相信他能做到的。

虽然不到一年,但是这个孩子的进步是很大的。作为老师,不能把人教得很完美,但是能让他不断的进步,我想这也算是一种成功。

第二篇:留守儿童教育叙事

(一):让尊重与宽容浇开幸福之花

有句教育名言这样说:" 真诚的尊重像春风,能够吹尽寒冬的冰冷,更何况是学生纯洁的心灵?它往往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细细品悟,设身处地的想想,确实如此。在帮扶一个留守儿童的转变案例中我也颇有感触。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里,有1/3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现状令人堪忧,很不利于学校的管理。怎样培育好这部分学生,是一个很具研究价值的现实问题。以本次课题研究为契机,我想方设法地帮扶着我班几位特殊的留守儿童。有位特级教师认为:在教师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待放的花蕾,或迟或早,或长或短,只要教师不放弃,只要耐心等待,幸福之花就会开放。为此,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尽可能地让他们有所转变,逐步成为优秀学生。

我班有一个名叫陈浩的学生最为典型,母亲在他一岁时就离家出走至今未归,父亲为了挣钱能在集镇买地盖房,常年在广州鞋厂当搬运工。陈浩就靠爷爷、奶奶抚养,加之奶奶对其溺爱有加,导致孩子身上问题很多:性格暴躁孤僻,上课听讲不专心,最不愿动手写作业,无视班纪班规的存在,常常惹是生非。我多次批评教育,收效甚微。一天中午自习,陈浩因不完成课堂作业,我让他站起来说明原因,可他不但没站起来,还大声说:"我不舒服,还让我写作业,你眼睛瞎了吗?"那时教室里六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我,当时我真是义愤填膺,本想将他拽出来扇几个耳光,可理智告诉我此时必须冷静。于是我强压住心中的怒火说:"你真不舒服吗?对不起,老师不知道。"我示意其他学生继续写作业,装做若无其事挨到下课。课后我刚来到办公室坐下,我班的另一位学生就来告诉我说陈浩没有不舒服,在楼道跳皮筋呢!我思考再三,这件事也不能随意了之,否则我以后怎么做班主任呢?我突然想到《心灵写诗》中一位特级教师说过班主任最重要的不是管理,而是走进心灵,用"悄悄话"的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放学时,我将陈浩叫到办公室谈话交流,告诉他源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宽容,我没有当场让他难堪,还让他说说自己真实的想法。陈浩似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点头保证以后改正。

第二天的班会课上,我故意提到昨天老师"误会"陈浩同学的事,出人意料的是陈浩自觉站起来大声说:"昨天我没有不舒服,是我自己想偷懒不写作业。"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似乎都在指责陈浩的不是。我认为给孩子们实施思想教育的时机到了,就带着肯定的目光说:"陈浩虽有缺点,但有知错就改的勇气,他昨天放学时就找我承认了错误,你们说这也不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吗?"学生们面面相觑,我急忙又因势利导,让同学们谈谈陈浩同学有哪些优点。开始全班没有人举手发言,我就举例说陈浩打扫教室很认真,看到同学之间闹矛盾,主动帮老师调解等等,在我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纷纷交流起来,有的说陈浩很可爱,有的说陈浩胆大,我看到了陈浩满脸的欣喜。最后我又讲到:"尊重他人的同时,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多一些宽容,就会多一分融洽。昨天我用尊重与宽容感悟了陈浩同学,今天陈浩就多了一分承认错误的勇气,同学们能宽容陈浩的缺点,发现他的优点,希望以后多与他交朋友,我相信陈浩同学在大家的帮助下定能进步的!"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发现陈浩显得无比喜悦。

从这以后,陈浩确实变了:上课能专心听讲了,作业写得虽不够整洁,但没拖欠了;性格也静默了些,不像以前那样暴躁了。然而教育是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施肥,幸福之花才能枝头绽放。为了给予陈浩的自信,我推荐他为班级卫生监督员,针对他的表现,及时肯定表扬,并鼓励他再好好表现。经过半年的努力帮扶,陈浩成为了我班优秀的卫生委员,学习成绩也提高了,现在被学校评为整洁卫生之星。

在陈浩这位留守儿童的帮扶转变案例中,让我明白了老师的尊重就是学生自信的源泉,教师多一点宽容,学生就会多一次自我完善的机会。在尊重与宽容的浇灌下,生活中幸福之花就会灿烂绽放!

留守儿童教育叙事

(二)

潜江市竹根滩镇小学433101 周红芝

听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我非常震惊,也非常难过。

一位老奶奶在家领着孙子,她的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这位老奶奶对八孙子的照顾可以说是关怀备至,一点儿也不舍得让他受委屈。一天早晨,老奶奶发现小孙子的眼角有泪痕,就问他是怎么回事,孙子又哭了,说:"奶奶你要爸妈有什么用?他们不照顾你还叫你照顾我。"老奶奶一惊,忙问:"你为什么想呢?"孙子说:"奶奶,我太想妈妈了,可他不想我们。每天我都睡不着觉,在梦里见到妈妈,我去让她抱我,可是妈妈不理我,却抱着别人的孩子……我太伤心了"老奶奶把孩子搂进怀里,祖孙俩都哭了。

与此同时,这位孩子的母亲在上海给一家老板的儿子当保姆,难以想象,当这位母亲看着自己伺候的孩子健康、幸福的生活,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快乐吗?

这是发生在我班真实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能不再度引发关于对留守孩子的思考:这样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吗?家庭的关爱——母爱有什么能代替吗?这样的家庭幸福吗?

在我们农村,有大批的外出农民工,他们把孩子交给父母,随便放些钱作为孩子的生活费,一出去就是一年,回来不几天就又一次外出,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太少了,对孩子的关心也是少之又少。于是在这些孩子中间出现了不少‘留守儿童’病——平时受到爷爷、奶奶的无原则溺爱,生活上随便、散漫,学习上没有压力;爸爸妈妈回来时,又会有极大的物质供应,父母在短短的几天也不会给自己的孩子立规矩。这种病在农村孩子中间非常普遍,应当引起社会、家庭、教育工作者等的高度重视。我班有一个女孩,就是因为从小父母在外打工,一直是爷爷、奶奶看护,她的奶奶对她是有求必应,只要是她和别的人争东西,她的奶奶就会对别人说:这孩子很可怜,她爸妈都不在家,你们让着她点。久而久之,这位女孩养成特别霸道的习惯,只要看到别人手里拿着她想要的东西就要。爷爷奶奶对她的行为不仅不教育,相反孩子只要和别的小朋友打架,就以她爸爸妈妈不在家,没有人保护为理由,对别人的孩子横加指责,自己的孙女一点也没有批评,于是给孩子养成有事没事就告状的坏习惯,弄得所有的孩子都不愿意和她玩,这样以来小女孩又养成了孤僻的毛病。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致使这位小女孩的教育出现失误,责任在于谁呢?

还有不少孩子的爷爷奶奶到学校给孩子讲情,说孩子的父母不在家,我们看着孩子很可怜,由不得管理就放松些,请老师们多多关照,对他们的要求不要太高、太严。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这两年国家社会都在重视关心‘留守儿童’问题,但社会的关爱,怎么也代替不了父母的慈爱,真正的家庭教育才能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些常年在外的农民工兄弟们,我们挣钱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幸福生活吗?如果没有早期的良好教育,孩子们不能成才,不还是要走你们的路吗?你们愿意自己的孩子一辈一辈都常年在外打工吗?

孩子们健康成长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祖国繁荣富强的基本前提。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上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社会各界都来关心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吧!

留守儿童教育叙事

(三)

我的教学叙事----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

去年我接一个班,是 小学二年级,我代语文 课 兼班主任。班里有个住校的小女孩,平时少言寡语,学习一般,我 慢慢 发现班里很多孩子都不爱跟她玩,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就询问了我们班的班长,班长也是个女生,结果班长的话让我很吃惊,原来班里的孩子都说她是个小偷,经常在寝室偷别人的吃的和钱,"小偷"这一词被用在一个七八岁孩子的身上,听了我心堵 ! 于是我立刻纠正班长的说法,不可以把这个词随便用在同学身上的!这时候班里别的孩子看我在和班长说话就好奇的凑过来听,结果所有围观的孩子们也都这样说!我又纠正孩子们"小偷"这个词可不以随便用!听我这样说孩子们就更激动了,都七嘴八舌的说起她拿别人东西的"事迹".还说以前他们的老师也知道,我半信半疑。

从那以后,我就故意引导我们班的孩子跟这个女孩一起玩,我想:也许是因为她的少言寡语不与别人接触才引起大家对她的怀疑吧。 不料,没过多久,我班数学老师的钱包放在班里,包里的钱丢了,就询问了班里的同学,有同学说看到被公认为是"小偷"的那个女孩翻看过数学老师的钱包。我便把她叫到我跟前 询问 ,结果她一会说西一会说东,从她的语言和表情看到了她 很 心虚。

数学老师就开始训她,我说:"别训了,我来帮你处理。"于是,我就把她领到她住的寝室里跟她单独沟通:我先问她家里的情况,原来,她是个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有爷爷奶奶照顾,住学校10天才回家一次。我问她每次来学校的时候爷爷奶奶 是否 给她带零花钱,她说有时给几块钱,有时不给。问到这,我就基本了解了这孩子的情况。

现在的孩子上学带零花钱是很普遍的现象,甚至有的孩子带的很多,下课,放学,小卖铺就拥挤很多孩子买零食吃。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一个没有零花钱的孩子会是什么心理?可想而知,这种吃零食的诱惑怎么不让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动心呢? 我语重心长的对她说:"老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你受了很多委屈,看到别的孩子每天拿着大把的钱买零食吃你也会嘴馋,()是吧?"她泪汪汪的点点头。

"但是,咱来学校是干嘛的?学习的呀 . 不是花钱吃零食的,所以啊,咱没有零花钱就不去想吃零食的事,想想爸爸妈妈在外 地 打工挣钱为了你的学费多辛苦啊!要做个好孩子就得一心一意的好好学习,别让辛苦为你挣钱的爸爸妈妈失望!学习好了,才是最棒的!只知道花父母钱的孩子不是好孩子,知道吗?所以咱不应该跟那样的孩子比。 对吗 ?"

她流着眼泪又点了点头。

"那你实话告诉我数学老师的钱是不是你拿的?说实话,不用怕,我会给你保密的。"

她犹豫了一会又点点头。

" 孩子,你要记住,别人的东西永远都是别人的,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 一旦养成了习惯,以后长大了就会成为犯法的罪人,会背警察带走受处罚的,会失去生活的自由!多可怕呀!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孩子也得不到小伙伴们的喜欢,就会失去很多好朋友,也会失去老师和亲人的爱,孩子, 随便 拿别人一点 东西 会失去这么多,你要吗?"

听我说到这, 她已经哭的控制不住抽噎起来 .

我 把她拥在怀里抱抱她, 说:" 好孩子不哭, 老师理解你,犯错是很正常的,大人还犯错误呢,何况是你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呢!最重要的是知错能改,才是最了不起的!"老师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改掉这个坏习惯。你想证明给老师看吗?" 她还是一句话也不说,低垂着头抽噎,只是点点头。

"不哭了孩子。"我又一次把她搂在怀里 ------

然后我让她把拿数学老师的钱拿出来 给 我看,她去了自己的棉被里掏出一把钱,是几张十块二十块的零钱。我表扬她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老师很喜欢。 最后 叮嘱她:"以后如果你需要钱买本子笔的时候,或者真想吃零食的时候,就来找我要,在学校你就把我当你的妈妈好吗?"这时看她的表情感觉到她心里轻松多了。

看到她能主动把钱拿出来,并安抚了她幼小的心灵,我很欣慰,带她回到班里,我跟数学老师协商好,就在班里故意说:"王老师,你再找找你的钱,是不是放别的地方了,你记错了没有?这孩子确实没有拿你的钱,她只是看你的钱包好看,看了看。"

王老师跟我配合着摸摸自己的衣兜说:"哦,我把钱放在衣服兜里了,记错了,真不好意思。"

接下来,我面向全班的同学说:"其实她是个好孩子,她没有拿老师的钱,以后谁也不许再说她拿别人的东西了,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重新认识她,跟她做好朋友,行吗?"

同学们都齐声回答:"好——"

这个事就这样过去了 .从那天开始,每到 下课放学的时候我都要喊班里的同学主动找她一起玩,一起写作业 , 还经常走近她 给她谈话 .

从那以后,我再没听说过她寝室里谁的钱和吃的丢过。再没有同学说过她是小偷,慢慢的也有同学跟她一起学习一起玩了,她的学习也有了进步------

如果我像以前的老师直接把她当小偷训斥,也许她还是原来的样子。

只有走进孩子的心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才能拥有教育孩子的资源。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叙事

爱,幸福你我

————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叙事

大通区林巷小学田源

教师要有一颗奉献的心,涌动着青春的激情,带着幸福的感觉走进课堂。当然幸福并不永远表现出轻松自在的人生,幸福是一种由内而外流淌出来的甘霖,有丰富的人生内涵而又有无尽的生命回味。

作为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不管这个称呼的取得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主动还是被动,只要你还在从事它,就应努力再把它变成一份义不容辞的事业,寻求价值和理想,寻求到快乐和幸福是人生的必需。身为一名一线的“留守儿童之家”负责人,作为一名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面我想就工作中的一个案例,谈谈自己是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的。

一、案例背景资料

###,男,十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身体状况:体质一般,经常感冒,患有鼻炎。

个性特征:自信心差,性格执拗,容易动怒。

学习成绩:脑袋不笨,学习一般,缺乏自信。

家庭组成成员:奶奶、爸爸

家庭教育状况:胡##,从小父母离异,父亲虽然取得了抚养权,但重新组建家庭,到外地打工,把幼小的小##托付给了年迈的奶奶(爷爷早已去世)。小建坤从此跟着奶奶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奶奶对其百般疼爱、百依百顺,对他的要求从来不说个不字,学习上根本不能辅导。上课经常看到他趴在那儿要么若有所思,要么“自娱自乐”,经常走神。老师提出的问题,他经常云山雾绕、词不达意而且书写较差。同学不喜欢跟他玩,科任老师也不太喜欢他。

二、事件分析

1、 奶奶过度的疼爱

小##奶奶感觉孩子自小缺少母爱,就一味的娇惯、迁就孩子,导致任性,和同学相处不融洽。

2、

父爱、母爱的缺失

小##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是奶奶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已经想不起妈妈的样子。爸爸又重新组建家庭,为了生活在外地打工。童年的生活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让他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

3、 缺乏交往经验

小##的奶奶怕孙子吃亏,很少让他与同龄的小伙伴玩,让他成了一个缺少交往体验,惟我独尊的小皇帝。入学几年来,小建坤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常常遭到了同伴的排斥。由于不好的行为表现也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加剧了他的易爆易怒的情绪。

三、关爱策略与过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留守儿童缺失父母的关爱,他们需要老师、社会更多的关爱。

(一)以爱激励留守儿童,让其找回自信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因此,我在工作中把爱留守儿童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为了让小##尽快找回自信,我在课堂上特别留意他,我故意提比较简单对他来说比较有把握的问题,请他起来回答,然后及时表扬。同学们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别提小##多高兴了。经过几次后,课堂上经常看到他的小手高高举起。通过激励表扬的手段,肯定他的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激发他进取向上的情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学期的几次测评中,他都名列前茅,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我推选他当了数学课代表。从此以后,甭提他多高兴了,内心的灰暗早已远去。当上了数学课代表的他,别提多认真了!有时,他还帮助那些不会解题的同学,一遍一遍讲的很认真。大扫除时,你会看到他去干又脏又累的活。那个易爆易怒、惟我独尊的小皇帝早已远去。

小##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看到了他的转变,我心里很欣慰。

像小##这样的孩子,光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在家的情况。家访得知60多岁的奶奶和他相依为命。奶奶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打一份工,补贴家用。奶奶做一份清洁工很累,早晨起得很早,不管严冬酷暑都要去扫马路。哪有时间和精力辅导孩子学习、和孩子聊天。从他奶奶那里得知,小建坤最近有很大的变化,会自己洗简单的衣服、做米饭了。“这一切多亏了老师的教导。”他语重心长的说着。临走时,我叮嘱祖孙

俩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让孩子感冒了,否则鼻炎又复发了。回来的路上,我想:建坤这孩子真不容易啊!比起城里的孩子也算是懂事了,学习上的问题还是我多下点功夫吧。每天早晨,我一到校就去检查他的作业,帮助他及时订正;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帮他温习功课。

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我们的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的找回自信、找回快乐。

(二)、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其快乐成长

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活动,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2011年四月底,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和少先队组织留守儿童到上窑新四军纪念林春游。通过踏青活动的开展,使留守儿童远离孤独,增近学生间的友谊,为留守儿童创造更为健康、温暖的成长环境。在春游那天,留守儿童之家还开展了“我留守 我自信 我快乐”的演讲比赛。胡建坤同学在比赛中,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演讲了“我留守 我自信”一篇让学生、让老师称好的佳作。

三、关爱成效及启示

老师的关爱加上小##不懈的努力,如今的他勤学上进、乐于助人、尊老爱幼。不仅能够和同学们和睦相处成为好朋友,而且当了班干部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2012年在我校举办的爱国主义演讲比赛中演讲的《少年强则中国强》获第一名好成绩,六月份举办的留守儿童《我留守 我自强》手抄报比赛获一等奖,这学期又参加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奶奶说:“田老师,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我的孙子虽然没有母爱,但你给他的爱足以让他幸福一辈子„„”

留守儿童如何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他们缺乏的是一种来至父母的爱,亲情的缺乏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内心的孤单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关爱孩子的情感,关爱孩子的需要,让留守儿童在爱中成长。爱的滋润,让孩子找到了自信,爱的力量是孩子健康成长。作家左拉曾讲过的一句名言: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

小##在我的关爱之下变得活泼开朗、勤奋好学,轻轻的一句“妈妈,我爱你!”让我为是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而感到幸福而感到自豪。我愿意用我的心我的爱去关怀更多的留守儿童。

第四篇:《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报告

“五个一“实践总结

暑假期间,我有幸参加了“五个一“社会实践,我主要参加了留守儿童帮扶。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种状况,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在留守儿童中加强和巩固教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是关注的重点对象。而我在与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感受着他们的生活与心理,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一、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留和心理状况

家境好一点的留守儿童,被送到了当地的寄宿学校,有相对安定的学习环境。与祖父母住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虽然在生活上能够有所照顾,但是在学习上,年迈的爷爷奶奶给予不了任何辅导。留守儿童遇到学习问题时,采取向老师求助,自己解决的人数只占到25%。家境好一点的留守儿童,去父母的约束后,往往容易受到祖父母的溺爱,失行为散漫。一些寄宿在学校的留守儿童,情绪忧郁低落。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自闭,对他人漠不关心,不接受他人善意关怀等心理。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沟通,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上产生了严重的缺陷。诸如他们性格孤僻,情感相对冷漠;进取心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差,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等。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漏洞,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再加上当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还没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低于其他学生,健康成长状况也令人堪忧。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他们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还有的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说谎打架,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录像、游戏,具有破坏性。

三、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亲情缺乏、心态失衡

71%的留守儿童经常会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14%的留守儿童有时会想念父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留守的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

(二)习惯不良、学习较差。教育单调、安全难保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行为偏激。调查中发现34%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监护人的教导,目无学校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撒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发生。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教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而学校教育是需要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然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如家长会无人参加,学生违纪或者受到侵害后无监护人配合处理。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

侵害的对象。侵害后又无亲人倾诉,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加上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断点,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三)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暇照顾子女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给孩子物质和对孩子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陋习,甚至导致了一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产生。

由此,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帮助他们,我觉得:

1、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2、家庭应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3、学校要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护。

4、社会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

第五篇: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农村“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但有调查表明,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对留在家乡的子女疏于照顾,无法认真履行监护的职责,很多“留守儿童”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部分“留守儿童”甚至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由于缺少亲情关怀和应有的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的成长发育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有的甚至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来,成为农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实现社会的和

谐发展。

(1)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2)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假期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建立“打工村儿童扶助中心”,面向所有的在读学生,专门聘请教师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开展夏令营、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

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4)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总之,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工及其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打工村“留守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和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体制,为千千万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着民生问题,关系着社会委员与和谐,是党和政府呼吁全社会协力解决的民生大事。

上一篇:高中记语文记叙文教学下一篇:高中生恋爱观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