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字当先 关注留守学生的需要

2024-04-07

爱字当先 关注留守学生的需要(精选5篇)

篇1:爱字当先 关注留守学生的需要

爱字当先 关注留守学生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到外地经商、务工,他们把孩子留在家乡,让父亲或母亲单独照看,或托给亲属(他人)照管,从而出现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学生”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身心发展受到哪些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怎样才能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深思的问题。

一、留守学生缺什么?

父母监管的缺失。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至少一半的“留守学生”与母亲单独居住在一起。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既需要母亲,也需要父亲,两者只能互补而不能替代。母亲由于性格特点,不可能代替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往往会出现“管不了”的情况。此外“留守学生”与其父母亲见面的频率一般都很低。回家因在春节期间为多,这时对孩子的管教也因节日的气氛而淡化。“留守学生”与父母的交流主要通过电话,一周能达到一次的只有少数。“留守学生”与父母亲交流的缺失,直接导致其情感的缺失,并进而导致其心理失衡、缺乏安全感、心理恐惧,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行为。

托管人教育的尴尬。如果父母双亲都出去务工,那么一般的 “留守学生”被托付给了爷爷奶奶或者托付给了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等。与这些“留守学生”居住在一起的父辈、祖辈或亲戚等文化层次低,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只有极少数。他们中有的没有能力去管教这些孩子(如文盲),有的即使有能力也因隔代、隔亲而不便于管教。

老师爱的偏差。根据调查,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一般较差,仅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成绩优秀。少数教师对学生“动打动骂,撵出课堂”,对调皮学生置之不管。有的教师本无意歧视留守问题儿童,但教师对后进生的冷落和差别对待加剧了他们的厌学情绪。有的破罐子破摔,有的和老师对着干,有的甚至把对老师的不满发泄到受优待的学生身上,故意在班级制造事端。

二、沉重的思考!

留守学生”们普遍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无论是隔代亲人还是亲戚,对他们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在监护内容及责任上存在着很大的盲区,难以尽到对他们的教育责任。大多数“留守学生”都情感冷淡,缺乏爱心,性格偏激,容易激动,我行我素,不受管束,生活铺张,不懂节俭,有挫折感,自信心弱,行为乖僻,不计后果。

我们总是责怪“留守学生”难管教,可是,我们想过他们的需要吗?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关怀与爱是人的本能需要。而大部分“留守学生”获得的仅是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父母之于他们,关怀与爱被距离阻隔,而我们又能责怪他们的父母吗?

我曾问班上一个“留守学生”:“……过节了,你想不想爸爸妈妈?”,“想,……”说话时泪水已盈满她的眼眶。后来这位学生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我觉得您很象我爸爸却又有许多不同,爸爸在家时我可以无拘无束地和他聊,甚至撒娇,但与您谈话时我却有顾忌,更不敢撒娇,但我多么希望老师能经常与我闲谈(不要只说学习)……”

从这个女生的日记中,我感受到“留守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父母之爱,倘使我们的老师能放下“架子”,象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去善待学生,多和他们“闲谈”,多给他们一丝温暖,这一特殊群体也会象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曾有一个学生在电话上这样对父母说:“爸爸,您不要管我,您除了给我寄钱之外,还给了我什么?……”一席话,让我沉默了。这些“留守学生”并不是所谓的“坏孩子”,他们缺少温暖,缺少呵护,可以说,他们的恶习产生的原因是不平,是委屈,是无奈。我们凭什么怪他们?我们应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帮助。

三、我们怎样爱他们?

从当前来看,要破解“留守学生”教育之难题,家长、学校、社会一个也不能少。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家长应着眼孩子的未来,降低双亲的“外出率”。

父母双双外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影响比较大,但如果父母中有一方尤其是父亲在家则影响小得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心中地位最重。只有家长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改变留守儿童的“问题”现状。对孩子的扶养、教育,既是家长的权利,也是家长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家长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尽量僻免给社会造成更大的负担。如有可能,父母应当尽量降低双亲的“外出率”。

另外,外出父母应当加强与子女的联系、沟通。积极关心子女的情感动向,尽可能多的给予物质外的例如情感需求、性格关怀。还要尽量创造与孩子见面的机会。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还留守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作为学校,首先要这群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健康的校园环境,尽量消除留守儿童变坏的诱因。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努力让他们睡得安心,吃得甜心,学得舒心,玩得开心。

其次,学校还应充分利用其教育资源优势,承担起更多的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的责任。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填充留守儿童的情感真空,利用互助互学的同伴友谊来弥补其在家庭中缺失的亲情。教师应增加与留守儿童的接触机会,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变为对孩子生活、学习、情感、心理等各方面均有关照的临时父亲或母亲。还留守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最后,还要强化教育管理工作。一是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各班在新学年学生报到注册时将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二是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各班实行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开展“一帮一”活动。三是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留守学生”谈心制度。四是开设亲情电话,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三)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怀。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民工的管理力度,使民工问题向着协调性方面发展。应实行“流动儿童少年就读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体制,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减少“留守儿童”;对农村人口密集地区适当增建学校,建立健全农村教育相应的保障机制,完善符合当地情况的相关制度,给“留守”儿童更多关心和温暖;加快专门学校建设,鼓励、扶持针对民工子女的社会办学。

同时,政府应该规范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黑色网吧、游戏场所等对未成年人不利的社会设施应远离学校。全面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篇2:关注“心灵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父母外出, 孩子由爷爷奶奶看管或者是寄养于中介机构造就了“心灵留守”者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者经商, 对孩子监管与教育的任务则被转嫁到了爷爷奶奶身上, 但实际情况是爷爷奶奶大多都无法完成对孩子的教育与管理, 更不要说为孩子疏导在成长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了。而寄养的中介机构, 他们所能满足的也只是孩子的衣食需要, 对于孩子心理方面的需要往往不能满足。

二、家庭教育缺失造就了“心灵留守”者

现在很多家长忙于自己的事务, 只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对孩子的心理指导关注得比较少。于是孩子只能与家中的老人为伴或者与电视为伍。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孩子, 他们的社交能力、智力发育、思维能力都不如在正常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长期与电视为伍的孩子, 容易对电视产生依赖, 将电视当中主人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甚至是语言方式当成了自己模仿的对象, 对是非的判断也不是以正常的社会标准为标准, 而是以电视当中自己喜欢的主人公为参照, 不愿意与社会正常人交流, 将自己封闭起来, 很容易走向自闭。

到了孩子上学后, 家长对孩子的衡量标准只有一个, 那就是考试成绩, 而对于孩子的其他方面则都不怎么关注, 孩子心理有了阴影, 也不能得到疏导。长此以往, 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就会恶化。

三、家长的盲目追求、不合理的择校及寄宿现象造就了“心灵留守”者

再苦不能苦孩子, 家长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 无论家长怎么苦, 也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尽可能为孩子选择自己认为对孩子发展有利的学校, 甚至有一些家长不辞辛劳将孩子送往外地读书, 这样家长与孩子就不能经常见面, 平时和孩子联系也只能依靠电话。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由于孩子家离学校比较远, 只能寄宿于学校, 要想和家长见面也只能是到了周末。在这样的情况下, 家长无法与孩子正常见面, 哪要与学习成绩上, 孩子的心理需要则很少关注。或是孩子在平时心理上有了问题, 却无处倾诉, 时间长了, 就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总而言之, 长时间与家人见不了面的学生, 他们的心理问题相对要多一些。

学校有了这样的特殊群体, 作为教师就要对他们特别关注, 尽可能为这样的学生提供“心灵帮助”, 如何来做呢?

一、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这类学生他们的心里其实很孤单, 他们总感觉自己没有家长“撑腰”, 做事没有自信, 尤其是当遇到一些具有两难性的抉择时, 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支持。所以在平时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 要格外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教会他们根据周围环境作出合理的决定。

二、给予他们格外的关注

人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关注, 尤其是这些“心灵留守”学生。他们更渴望得到关注, 因为他们在家庭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许多学生与家长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 不能理解家长的用意) 。为了得到同学与老师的关注, 他们甚至不惜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而这些事情有时候是吃力不讨好的。无论结果是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还是批评, 他们的心里都是很满足的, 因为自己得到了关注。所以我们要多注意班级当中这些学生, 平时多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 最好教师能记住对于他们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如学生的生日, 并在这一天送上自己的关怀。哪怕只是教师一句问候, 对于他们来说都会有特殊的意义。

三、让他们生活在朋友当中

像他们这类学生, 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 他们的社交能力相对来说要差一些。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教给他们一些社交的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朋友网, 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是孤单一个人, 是有朋友关注的。

四、教给他们一些压力排解的方法

现在的学生学习生活压力是很大的。压力可以促进他们成长, 但是压力过大又会影响他们的成长, 所以要做好对学生心理压力的排解。学生的解压方法有些是非理性的, 这就得需要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

总之, “心灵留守”学生需要我们的格外关注, 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与细心。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我们还是多付出一些努力, 让他们少受一些伤害吧!

篇3:关注留守学生 改进德育机制

分析现行“班主任制”的确立, 既有对上世纪40年代解放区教育传统的继承, 也有对前苏联新教育经验的借鉴。在“政治挂帅”的历史背景下, “班主任”的首要工作任务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班主任”是学生日常德育工作的“唯一责任人”。在这种情况下, 承担大量具体学科教学任务的众多教育者的德育工作职能, 基本被“班主任”取代, 加之各学科教育者缺乏真正制度意义上的德育任务约束, 其德育职能便逐渐淡化, 甚至消失了。

追溯历史, 早在春秋时期, 教育家孔子在进行学生管理时, 就推行了“师儒训导制”, 即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传道、授业、解惑”同行, 德育和智育并举。这一学生管理制度, 在战国时期, 被孟子、荀子等完善、定型, 使教育者的育人功能和启智功能统一起来, 在整个中国教育史上占据了相当长的历史空间。在此基础上,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需要, 两汉时期出现了“五经博士制” (即诗经博士、书经博士、礼经博士、易经博士和春秋经博士, 合称五经博士。) 学生管理模式。这一制度规定, 每位专经博士各负责5名“博士弟子”的教育, 除负责教授经书, 更须为人师表, 要求博士既是“经师”, 也为“人师”。这种学生管理模式, 与近代施行班级授课制时推行的“导师制”一脉相承, 不谋而合。“导师制”源于英国, 具体做法是:将每一年级学生按照性情、兴趣等划分成若干组, 各组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 每组指定一名导师, 负责学生的思想和学业, 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管理, 并将学生的行为表现作跟踪记录。学生毕业时, 须持导师出具的“训导证书”, 方能取得毕业证书。“导师制”在抗日战争年代曾被广泛推行。当时由于战争原因, 许多学校实行寄宿制, 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业和思想教育中, 还要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 担负部分家长的职能。这种学生管理模式, 一方面减少了学生因离家之后形成的家庭教育影响力骤减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解决了因学生寄宿造成教育任务骤增的管理压力, 对提高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上述各种学生管理模式, 无论是孔子的“师儒训导制”, 还是两汉的“五经博士制”, 以及近现代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导师制”, 无不从教育实践的需要出发, 从完善教育者“传道”、“授业”的双重职能出发, 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为知识的传播、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事实上, 在当前各门学科教学实践中, 任何一门学科教师都很难将德育工作从本学科教学中剥离开来。因为: (1) 组织正常教学需要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对学生必须进行行为规范和纪律教育; (2) 组织教学, 就要与受教育者直接交流, 教育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行为习惯等不能不或多或少地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 (3) 任何一门具体学科, 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甚至有些学科内容中德育思想和学科知识, 呈“共生”之势。如语文学科中一些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 同时也表达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众多课程内容更是直接为德育目标服务的。所以, 在具体学科教学实践中, 所有学科教师实际上都有意无意参与着德育工作, 甚至一些学科教师还积极总结经验, 创造性提出“德育学科渗透教育法”。这种学科德育渗透教育, 与学科教学同时进行, 淡化了两者的对立, 强化了两者联系, 潜移默化、生动自然, 迎合了教育对象的认知心理和教育特点, 取得了德智双馨的良好教学效果, 充分证明了学科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 正视广大学科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利用学科渗透的科学方法, 借鉴、吸收“导师制”等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优点, 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以现有“班主任”为核心、以学科教师为基础的“全员德育教育机制”, 无疑是改进和完善现行德育教育机制、适应当前德育现状的理想方法。

首先, “全员德育教育机制”是以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亲和性为切入点、以二者教育目标的统一性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与现行学科教学工作机制趋同、协调的德育运行组织管理机制, 实现了学科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由自发开展工作向自觉开展工作、由被动开展工作向主动开展工作的转变。与“班主任制”德育机制相比较, 没有机构的复杂变化, 没有人员的增加和工作岗位的变动, 只须设立以原“班主任”为核心, 以学科课任教师为重要实施力量的“班级德育工作小组”, 因而便于操作实施, 便于两种机制的顺利切换。

其次, 建立“全员德育教育机制”, 有利于将德育“包袱”转变为德育“资源”, 有益于提高德育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传统的德育工作机制, 由于独立于日常学科教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容易产生与学科教学争师资、争教学时间的现象, 往往被视为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包袱”;而“全员德育教育机制”, 则实现了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在教学人员、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上的统一, 使两者由对抗而为相容;加之全员的参与, 合理分解了工作量, 便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改善教学秩序、优化教学环境, 从而提高学科教育质量, 使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在同一方向上形成合力, 进行良性循环, 把德育“包袱”变成促进教学发展的动力“资源”, 促进德育工作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再次, 施行“全员德育教育机制”,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有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的德育状况。由于教师队伍人人参与、人人关心德育工作, 能有效防止德育“真空”的产生, 避免“班主任制”德育工作体系下造成的“在你面前受教育, 在我面前犯错误”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并且全员的参与, 也便于多视角、多层次地观察、了解实施对象的德育状况, 便于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德育水平和个体特点, 有利于优化德育实施手段和方法, 使德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更具针对性, 最大限度地做到对症下药, 纠正现行德育机制造成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杜绝“学生管学生”等错误做法的滋生, 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显然, 广大教育参与者共同投身到德育工作中, 实施“全员德育教育机制”, 有利于克服“班主任制”德育工作机制的诸多缺点和不足, 有利于把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完美地统一起来, 有利于完善学科教师的教育功能, 有利于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力量, 是改进现行德育工作机制、适应现阶段德育工作需要的有效途径。但是, 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没有系统的实施规范, “全员德育教育机制”很容易沦为原“班主任制”德育工作机制的新标签, 使其流于形式, 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广大教育参与者共同投身到德育工作中, 实施“全员德育教育机制”, 有利于克服“班主任制”德育工作机制的诸多缺点和不足, 有利于把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完美地统一起来, 有利于完善学科教师的教育功能, 有利于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力量, 是改进现行德育工作机制、适应现阶段德育工作需要的有效途径。

篇4:关注我国农村高中留守学生问题

事实上,当代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研究者早已发现并关注到了这一问题,而且也已提出一系列相关的解决方案。但他们主要关注的对象往往是年龄更小、自制力更弱的留守儿童(小学生或年龄较小的初中学生)。而本文所主要关注的是当前我国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问题。

留守与误解

相对而言,对于留守高中生问题,人们的误解较多——因为在大多数人(尤其是家长)看来,高中生已经进入到生理、心理、年龄的基本成熟阶段。他们的自主性、自制力、意志、情感已经渐趋成熟,他们应该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学习、心理和行为。但事实上,这不仅明显夸大了高中生的自制力,而且还忽视了高中生在这一时期的关键特征及其所需要的呵护和关爱。因为,高中生的年龄一般是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之间,而这也是他们青春期的关键成长阶段。这一阶段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意志、情感、判断也都处在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但他们还不能够拥有准确的判断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能够精确判断善恶、是非的观念;不能实际掌握自己的意识情感和心理行为。只是许多家长却已经把他们当作成年人来看待,往往认为他们已经成熟、可以独立生活学习了。同时,家长们也往往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班主任管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此外他们还认为自己孩子正面对升学压力、也不可能出什么乱子。家长们的这种轻率判断和侥幸心理也就逐渐造成了他们对此问题的一个事实上的理解误区和关照、指导上的基本放手。虽然有的家长也经常和他们的孩子通话,或和老师、监护人通话以了解情况,但这些并不能替代家长在身边时的作用和影响。家长的这种管理不力和渐趋放手甚至是放任自流,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中生的学习方式、生活作风和行为立场。在缺乏真正有效的管理之下,留守高中学生问题逐渐凸显,而由此带来的连锁问题更是影响甚巨。

高中生在事实上被看作是思想成熟的人,但他们的心理却往往是幼稚的、易冲动的和不理性的。这样的反差也就造成学校周边群众和社会人群的错误判断和看法——他们对高中生行为的判断往往以成人标准来对照,但事实上却往往和他们的心理期待形成反差。如果说,留守儿童在当地政府和人群那里更多的是被当作弱势群体来关心、照顾和宽容的话,那么留守高中生就没有这样幸运的待遇了——他们往往遭受严厉的指责和苛刻的要求,甚至是越权的整治。对于留守高中生的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当然主要来自于人们传统的年龄观念(人们往往认为在高中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应该是成人了——按古时的标准他们在这一时期早已能够成家立业了)。其次还来自于家长管理上的放任自流或鞭长莫及。当然还有更多的是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不力、管理松懈或不作为所造成的。这种众多放松和管理不力,都在留守高中生那里得到显著的体现。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中,不仅仅是男生,包括许多女生,都出现了许多问题。更有甚者,还出现了在行为方面危害社会的严重现象。

留守与问题

高中留守学生的问题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虽然与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相似,但结果却大不相同。它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更加尖锐、更加迫切。高中留守学生问题大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问题。

由于高中留守学生缺乏家长更多的跟进、指导和督促甚至是施压,这些学生普遍学习兴趣较低、成绩较差(他们甚至变成所谓的“双差生”),这尤其体现在农村学校中。同时,即使有行使监护权的父母的亲戚、朋友或爷爷奶奶在,那些远离农村在城镇高中就读的学生实际上也等于是完全自由的。这样一来,他们基本上是在一个完全没有约束的环境下读书。而他们因各自的气质、禀赋、习惯等原因,造成了他们成绩的普遍糟糕。事实上,在他们的入学之初成绩并不差,甚至有的还很优秀。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他们的成绩下滑呢?调查表明,主要在于高中留守学生因缺乏约束引导而致其自制力下降,从而心思旁骛、学习兴趣下降,厌学、逃学现象严重——并最终导致其学习成绩下滑或较差。同时,学校、教师和班主任的管理、关心不够,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当下的高中教育教学中,各科教学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学科之间、同一班级各科教师之间沟通较少,因此他们也不能及时发现留守生的问题。其次,各科教师由于并不涉及班级管理,因此他们也对这些问题漠不关心。而这也不利于发现留守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动向。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高中班级管理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基本上是班主任“一个人的战争”。而班主任除了班级管理之外还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因此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对于那些留守高中生,班主任更无法全面施行跟踪管理,也无法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那么,在这样长期的问题积压之下,班主任往往更愿意把心思和精力放在那些成绩优异、便于沟通的学生身上。高中留守学生的成绩也就在学校管理的怠惰和冷漠甚至是放纵之中,慢慢下滑、每况愈下。

2. 生活问题。

由于较真切地体验到了自由及其乐趣。高中留守学生一般不喜欢住校,更喜欢选择在外租房居住。主要原因是这样能够彻底摆脱学校和班主任的管理和监控——而这一般又以男生居多。那么,由此带来的现象就是:高中留守生的生活学习刚开始还能中规中矩,但慢慢就会混乱、无拘无束了。他们可以没有时间观念,去打台球、上网吧;也可以迟迟不起床甚至逃学;也可以不做作业,通宵打牌;甚至有的还去酒店酗酒、寻衅滋事……而这些尤其体现在周末——因为在周末的两天生活里,他们通常很无聊。而学校即使有补课,班主任也不到场——这就形成了管理上的漏洞和真空。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缺乏自制力的高中留守生往往会见缝插针、任意胡为。

高中留守生往往在这样混乱的生活中生病之后也不愿去医院。而他们较差的生活条件也进一步加大他们生病的可能性。在孤独且容易患病的生活里,他们也会寻求新的安慰或刺激。比如打架斗殴、性刺激、网恋等等。这种混乱的生活方式会渐渐传染给其他人,也会渐渐在自身形成惯性。当他们回到学校、回到班级时,已经不再能够感觉到学习的快乐。相反,他们一般会把学校的管理和规章制度看作是一种束缚。再加上他们青春期本身的反叛心理,他们往往会和班级同学甚至和老师发生冲突。而这些又更加会反过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同时,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也必然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出现。

3. 行为失范问题。

高中留守生的行为失范在最初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管束的彻底消失,加上他们自己掌握一些现金,所以他们也就往往敢于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如果说开始阶段,他们还仅仅停留在个人享受阶段,随后他们就不再满足于这些了。他们中的个别人往往会参与到酗酒、斗殴、偷窃、强奸等违法犯罪之中。而他们中的这些人有的是无意、有的却是故意的——但结果都是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从开始的网络迷恋到参加帮派团伙再到参与违法乱纪行为,高中留守学生的这些行为失范问题都是从他们失去约束的生活问题中逐渐衍生的。而和留守儿童相比,他们在社会和成人看来这些并不值得同情和关照——因为他们往往被看作是应该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但事实上,高中留守生并非成熟的、能够自我约束的群体。他们在更多情况下是随波逐流或受到蛊惑和被人操纵。

当然并非所有的高中留守生都是如此。即使是在那些租房的学生里也有成绩优秀、行为规范之人。然而他们的问题却是另外一种:他们往往是被攻击的目标;是被侵犯的对象;是敌对或勒索的对象。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往往会被那些行为失范的留守生看作是告密者——这也许还有他们的嫉妒在作怪。而如果是女生,她们遭受暴力侵犯的可能性稍小,但其他侵犯的几率就会增加:比如讹诈、勒索、强奸等等。

此外,高中留守学生的厌学和逃学也许危害还不明显。所以在许多管理薄弱的学校里,这些现象愈演愈烈,而班主任和学校管理者也似乎办法不多。因此这些现象往往被忽视或任其发展。但在那些管理严格的学校或责任心较强的班主任那里,高中留守生往往不堪管束,最终选择辍学。而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在流向社会之后,最终带来的问题将会更大、更多。

大部分的高中留守生还是囿于传统、家教、校规和社会法律之下的。而且他们绝大多数都选择留在学校读书——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但这其中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

4. 心理问题。

大多数的高中留守生家境一般、经济不宽裕,所以他们往往省吃俭用、勤奋拼搏。但也有一些学生逐渐养成攀比心理(尤其体现在城镇高中求学的留守学生那里),好逸恶劳、焦虑狂躁、精神空虚。同时,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已经不可挽回,于是就干脆破罐子破摔——他们要么混日子;要么寻衅滋事;要么逃学躲避。长此以往也就形成了这一批学生的心理压抑、扭曲和变形或心理失衡。他们要么逐渐丧失积极性和进取心;要么丧失生活的快乐和勇气;要么变得空虚无聊;要么变得敌对和具有攻击性……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重要标志,而他们的这些心理问题也会逐渐衍生成疾病。

与非留守高中生相比,留守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高中阶段正处于人生的关键,这一时期既是他们生理、身体成长、成熟的关键,更是他们心理成长、成熟的关键。而高中留守学生由于远离父母的呵护和关爱,远离亲人的零距离指导和约束,他们实际上很早就在心底形成一种空缺感和挫败感。虽然获得了独立和自由,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能过高估计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留守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当然也不能低估他们。所以,首先是要重视这一问题,合理分析这一问题。

留守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也因事而异——这和他们的性格、禀赋、气质、家庭、周边群体大都相关。而这些因素往往又会将留守高中生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两个不同方面:对于那些内敛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沉潜于自己心底——他们不愿表现出来,不愿被别人看到。而对于那些外向型的学生来说,却往往容易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表明:前者的伤害性较大,而后者伤害性相对较小。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心理调适和心理发泄,如果长期郁结于心,那么问题将会逐渐严重,伤害也会渐趋明显。有的甚至最终会生成疾病,包括幻想症、恐惧症、精神分裂等等。

留守与解决

目前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问题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为我们还无法做到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但首先从学校教育入手,从班级管理入手,以每个留守高中生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细致入微、踏踏实实地做好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思想等工作。这样,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扭转不利局面的作用。

首先,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在农村中学里要加强教师和班主任在这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切实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因为在农村中学里,留守高中生基本上要占到半数以上。即使是在城镇高中,这个数字也不低。这就是说,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的稳定与和谐、进步与发展,都和留守生息息相关。而在具体的工作中,尤其是班主任必须要加强对留守学生的诸多方面的关注和指导。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学生的心理干预。

在适当情况下,可以经常与留守学生谈话、聊天,与他们拉近距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需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与监护人的沟通,让双方互相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在校的情况。这样方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也可以经常组织集体活动,让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树立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主义意识,抛弃自闭和自卑感。这样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心理状况。

其次,加强对学生生活学习的指导和管理。对于那些缺乏约束性、自由散漫的学生要加强纪律教育。让他们认识到错误和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又需要教师能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所以,对于高中留守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切不可冷漠武断、生硬死板。对于他们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要能够及时发现、迅速解决。因此,这就要求班级各科教师之间要加强学生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每一位教师也都必须担负起责任。无论是在留守学生的学习中,还是在他们的生活中,都需要每一位教师能够平易、真诚、热情地待人。

事实上,高中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天地或生活圈子。所以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能够及时跟进,掌握学生的群体思想和学习动向。甚至可以经常主动与留守生及其周边群体谈话、交流,以便能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最后,加强规范教育和责任感教育。高中留守学生在长期的心理、思想、学习的重压之下,加上自身、家庭与他人的差距,往往会形成他们心理和行为中的自闭、冷漠、自卑和散漫。而这些当然首先是心理问题。作为学校教育和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就需要敏锐地洞察这一问题。同时,抓住这一现象,以点带面、旁敲侧击,在不伤害留守生的心理和感情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班会、个人谈话等诸多形式逐渐解决。

在城镇中学就读的高中留守学生往往都会有自卑感,因此他们往往都疏离于班集体。而这在留守生较少的班级体现得更加明显。长此以往,也会造成学生责任感的缺失。因此要努力促使留守学生融入到班集体中,加强他们的责任感教育、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同时,要加强对于非留守生和城镇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淡化和清除界限,让他们和留守生亲密相处、互相帮助,形成和谐、亲密、团结、友爱的局面。

这样,高中留守学生将会在和谐氛围中逐渐养成自己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观。同时他们也就会逐渐抛弃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自我高远的目标,扬起远航的风帆!

篇5:爱字当先 关注留守学生的需要

通过对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发现, 他们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昕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无计划, 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者较少, 更不要说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 (2) 缺乏复习、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 (3) 课堂上没有作笔记的习惯, 有的做了笔记也不知如何利用; (4) 缺乏学习积极性, 没有独立思考和钻研的习惯; (5) 不善于使用工具书, 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 (6) 学习不刻苦, 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这些问题造成了留守学生普遍学习效率低下, 使他们很难适应越来越繁重的学习任务, 学习成绩欠佳。

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

1、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就能主动学习, 并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 坚持不懈。

2、养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习惯。

(1) 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2) 学习时应专心致志, 讲求质量与效率。

3、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的上学习效率, 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 认真研读和理解, 对发现的问题认真思考, 必要时查阅工具书或资料, 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 以便课上听讲有的放矢。

4、养成课堂上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课堂上要做到“五到”。即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 多种感觉器官和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眼到是指看课本、看板书。口到是指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是指做笔记、圈重点、做练习。脑到是指动脑筋, 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

⑴听的习惯。

(1) 边听边思考、边理解、边记忆。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 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 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 (2) 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

⑵说的习惯。

课堂上的“说”主要是指回答老师提问和完成课堂活动时和同学进行的交流。课堂上的“说”要注意:

(1) 确定话题, 紧扣话题, 言简意赅。 (2) 理清思路:说话之前应该想好说什么?怎么说?说的时候要有条理、有重点。

⑶读的习惯。

(1) 声音洪亮, 坐姿端正。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 应背诵一些精彩的段落与词语。

⑷写的习惯。

主要是指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在专心听讲的同时, 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 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 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 一字不落地记也只能掌握50%, 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 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 课下再去整理, 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5、养成上课认真听讲和认真思考的习惯。

⑴做好课前准备。

上课要集中注意力。

⑵专心听讲, 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

(1) 认真听老师讲解, 注意看老师演示、板书和表情、动作, 仔细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讲解的内容, 认真做好笔记。

(2) 注意听同学们的发言, 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积极参加课堂上的讨论活动。

(3) 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4) 要力求当堂理解。

6、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 一定要先对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 归纳知识要点, 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不懂就问, 查漏补缺。

7、养成独立完成作业和自我检查、自我反省的习惯。

⑴独立思考问题, 独立完成作业。

⑵完成作业后要自己检查有无错误。

⑶反省自己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情况, 找出做得不好的地方, 及时调整。

⑹注意教师的批改, 及时订正。

8、养成阶段复习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 在大脑中勾画图式。这是使知识系统化, 牢固掌握知识, 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

9、

养成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习惯

(二) 培养农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1、培养农村留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应坚持的原则。

⑴教师要引导、督促学生强化训练的原则。

由于农村留守学生特殊的环境导致了他们获得有关学习方法的知识、信息较少, 在学习过程中又得不到他们家长的及时指导, 对于何为良好的学习习惯知之较少, 因此首先要求教师要善于借鉴、分析、总结、归纳出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技巧, 然后传授给学生, 再由学生进行反复强化训练, 消化运用。

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原则。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需要学生长期坚持不懈, 教师也要经常督促, 整个过程充满着对意志的磨练。

⑶坚持共性与个体差异相结合的原则。

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应结合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2、培养农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⑴老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⑵由教师将学习方法习惯的知识内容融合于每堂课的内容中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试范, 课堂上引导。对于已经传授的方法、习惯教师要在日常学习中随时指导、督促、检查。

⑶建立学生交流机制, 定期让学生对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进行讨论、交流。用学生的真实感受现身说法

⑷建立学校家庭的连动机制, 将良好学习方法、习惯的知识编印成小册子发给每位学生家长, 要求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在日常管理中也注意及时跟进, 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上一篇:机插秧下一篇:小学毕业生给校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