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关于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022-09-11

新一轮课改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一大批语文教师身体力行, 大胆创新, 不断推进课改的深化, 语文课堂教学亮点频闪, 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因为一些教师对课改理念诠释的偏至, 课堂教学中一些不应有的“异化”现象也着实让人忧虑。孙绍振先生曾尖锐的指出,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解读, 更多的是无效的自我愚弄充斥课堂:肤浅苍白的“对话”、豪华却不实用的多媒体包装、过度的文本阐释所呈现出的“多元解读”, 他认为这样的结果是导致权威的理论与生动丰富的阅读经验的长期为敌。阅读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们要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活, 完善自我人格, 提升人生境界, 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通过文本细读, 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是走出目前语文阅读教学泥淖的有效途径。

1 营造情境, 为学生走进文本蓄势

创设符合课堂教学的真实语境, 不仅能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本作好铺垫, 而且还能为师生的有效沟通搭建心灵的桥梁。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始前, 总是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精心设计一段情境导语, 使得教学一开始就牢牢的将学生吸引住, 既营造了新奇、和谐的课堂氯围, 又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诗作中一首意象新颖, 构思精巧的杰作,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悟诗歌优美的意境, 在诗歌教学前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夏日黄昏, 在美丽的剑桥校园, 当一切的喧嚣开始归于沉寂的时候, 一位即将离开此地的忧郁学子, 用深情的眼光久久地抚摸康桥的一草一木, 夜色在逐渐加浓, 此时此刻, 熟悉而又美丽的康桥伴着“星辉”的出现开始变得朦胧。在老师深情的讲述中, 黄昏中的“夕阳”、“波光”、柳树、青荇、彩虹在河畔的投影, 还有为“我”沉默的“夏虫”, 以及“金柳”、“青荇”, 这一切都因作者情感的投射而完全诗化。此刻, 现实的康桥也在离人的眼里幻化成诗意的康桥, 此时的康桥已不仅仅是一座现实中的康桥, 它以心灵的意象完全融入了诗人心中。教师的导语不仅唤起了学生的联想, 也使学生们完全沉浸在宁静、感伤的氯围中。这样的情境创设无疑是有助于学生们沉入诗歌, 走进诗人的内心。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 适当的“造境”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 一定要避免陷入公式化、概念化的为造境而造境。周振甫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这样说过:“曾见有人说《诗》, 问他《关雎》篇, 于其训诂名物全未晓, 便说‘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周老的意思是, 当我们对一个文本并没有全方位了解的时候, 不应该随意的借用他人现有的一些结论来套用。教师们在使用导语为学生造境的时候, 一定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文本的所指, 精心为设计导入语, 而不是鹦鹉学舌, 人云亦云、空洞无物的“误导”。像顾城的《黑眼睛》、《一代人》、卞之琳的《断章》以及李金发、穆旦和当代的海子等这些现代主义诗味浓郁的作品, 也越来越多的被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他们的作品往往不从正面言说, 而是运用最能使人对情感唤起联想与共鸣的一连串意象来表达情感, 教师们是很容易说出一些不得要旨而又貌似公允的导入语, 而这样的导入对学生理解文本是没有丝毫益处的。

2 摆脱既定框架的束缚, 教师要先有所得

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 教学设计的环节往往离不开现有的教参, 随着网络的普及, 网络资源更是为教师们的备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既能便捷地占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料, 又能吸取他人的长处。但是, 这也造成了大多数教师的对文本的阅读惰性, 因为都有现成的教学步聚和既得的参考答案, 当然是省事的多了。所以一些教师在和学生共同解读文的时候, 因为前期准备的不足, 往往很难有自己对文本独到的见解, 甚至有时遇到学生突然的发问, 教师都很难很好的答疑。可想而知, 当教师自己没所得, 又能教会学生多少知识呢?

语文教师自己要先成为文本的知音, 他不仅要依靠教材, 但更重要的是超越教材。当教师面对文本时, 他不能先依靠文本得出一个现成的结论, 然后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例证, 而是直接走进文本, 通过圈点勾画, 字斟句酌的文本“细读”, 在不断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作品内在结构的基础上, 发现潜隐于文本背后的真正所指。只有这样, 教师、学生在与文本的持续碰撞中不断发现新视点, 并能在互相的消解、转化中达到真正的融汇和升华,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当然, 这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 为达到这样的境界, 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和较高的审美内涵, 所谓的“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这个道理。

3 细读文本, 教会学生品味语文的芬芳

教师不仅自身要学会领悟、品味作品, 而且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因为教师的“读”不仅是自身的娱乐、消遣, 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 所以教会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的方法至关重要。首先要教会的是让学生学会从语言的理解中感悟。作品的语言是文本信息的载体, 对文本中的重点的字、词、句和段落要认真的理解和把握, 要让学生们学生会从细微处捕捉作者跳跃的思想情感, 提高学生们对文旨, 文风的感受力。

其次, 要教会学生们从对形象的把握中领会文本。作品中的形象, 特别是人物形象往往是人的本性特征的感性体现和外化, 通过对文本中人物的心理、行为的解读, 可以让学生们明了善恶美丑, 陶治学生的情操, 对学生们进行情感的薰陶和教育。在对文本进行细读和对作品形象进行把握的基础上, 最后要教会学生如何领会作品的主旨。一般来说, 每一个文本都有作者明确的题旨, 对文本主旨把握准了, 才是真正读懂了作品。中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情感教育的黄金阶段, 而文学作品总是能以其感性的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在学生们幼小的心灵产生亲和力, 它所表现出的主题思想总是能很好的浸润、渗透到人的心灵和行为中。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还有一点是一定要注意的, 那就是对作品的解读一定要紧扣课标, 我们在摆脱教参束缚的同时, 不应该一味的提倡对作品的开放性阅读而走入对作品的过度阐释。比如教授《荷塘月色》中, 作者把景物女性化就联系到作者的性压抑等, 由“淡淡的哀愁”牵扯到作者的婚外恋的苦闷等。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有更高的语文素养,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能只局限于既定的教材和教参的束缚, 更应该关注学生个体, 因为每一个学生才是真正的阅读主体。我们既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 感受、领悟作品的内在意蕴, 更要培养学生超越文本, 真正通过文本的解读整合出属于自己所得的能力, 只有这样的阅读学生们才能有所得, 也才有创新思维能力可言。

摘要: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解读, 更多的是无效的自我愚弄充斥课堂:肤浅苍白的“对话”、豪华却不实用的多媒体包装、过度的文本阐释等“异化”现象, 通过文本细读, 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是走出目前语文阅读教学泥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

上一篇:亚硝酸盐中毒9例临床分析下一篇:如何做好新常态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