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有许多中小学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加强了心理教育的探索,并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第一篇: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论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

摘 要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之所以会成为一个论题,源于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学科分立及哲学对事实与价值的区隔;站在科学发展和心理学发展的大方向上,事实与价值融合既是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心理学发展的新走向,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就是“求真”与“求善”的有机统一;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深层融合,会表现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心理—道德教育,而融合了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心理—道德教育”会使教育目标与教育过程展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 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心理—道德教育;融合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能否相互融合?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而人是一个整体,人自身的“心理发展”与“道德发展”并非彼此分离的关系。以促进心理发展为核心的心理教育和以促进道德发展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自然是一体的两面,将其划分成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只是教育实践的需要,是为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既然人的“心理发展”与“道德发展”无法分离,那么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当然需要融合。所以,论题的关键不是能不能融合的问题,而是为什么融合及如何融合的问题。

一、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为何会成为问题

既然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是必然的,那么,为什么“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会成为一个问题呢?这源于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学科分立及哲学对事实与价值的区隔。

(一)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分离的学科背景

在中国学校教育发展史中,道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由来已久,而心理教育则是一门成长中的新学科。从最初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方法,到今天与道德教育并列的一种教育形式,心理教育在追求学科独立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化着自身的独特性,这就使得两种教育形式逐渐分化并各自向极端的方向发展:道德教育以价值引领为学科发展目标,心理教育以发现事实来彰显其科学心理学的学科特质。具体而言:

1.从中国道德教育的现实来看,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道德教育,过于强调道德教育的“教化”作用,而忽视了人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目中无人”的道德教育,自然会与以弘扬人性为旨归的心理教育渐行渐远。

传统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侧重于社会需要,关注社会道德意识对人的调节与控制作用,注重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道德认识,以“人的社会化”为主要任务。道德教育一旦仅仅从社会需要出发,就必然会弱化人在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道德教育的工具价值就会空前膨胀,进而导致心理空场。这种教育理念下的道德教育实践,将关注点集中于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上,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体特征。正如鲁洁教授所说,当前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既不是以人特别是受教育者为主体的,它所传授的又是剥离了人性内涵的空洞的道德规范,在实施中又背离了把握人性所特有的过程和规律,正因为如此,本来应当是充满了人性魅力的德育,变成毫无主体能动、没有道德意义、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和说教”[1]。虽然传统道德教育也强调其目的是“培养人”,但又将其限定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如《辞海》中将德育释义为: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依然没有将人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加以对待,人依然是被动的、受控制和被灌输的对象,是被动接受道德规范的容器。

2.从中国心理教育的现实来看,目前心理学取向的心理教育依然是主流,其特点是“心理性”,关注的是人的心理适应和心理发展,研究范式是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内容注重心理的结构与功能,强调科学所共同遵循的“价值中立”和“价值无涉”,这同样会导致其与以价值引导为己任的道德教育势不两立。

心理学取向的心理教育,源于20世纪初发轫于美国的“咨询心理学”,以及其后的“学校心理咨询”和“学校心理学”;60年代后期被引入台湾、香港,形成了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学校心理辅导”;80年代中后期开始步入大陆学校教育实践,历经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等不同称谓和各异的实践模式,形成了以“心理咨询”为主要特征的心理教育。可以说,我国心理教育发端于心理学,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学校与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心理工作者开始深入教育实践,试图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教育也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形式在学校教育中应运而生,成为心理教育的主流方式。为什么心理学取向的心理教育要坚持“价值中立”呢?这自然是因为科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在摆脱对哲学的依赖之后,看到自然科学在揭示自然规律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福祉,便发现了效仿的目标,找到了发展的榜样。建立像自然科学一样的心理学,就自然成为心理学为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今天的主流心理学。如此,自然科学中“价值无涉”的思想,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心理学遵循的原则,心理学取向的心理教育也自然而然地尽力追求“价值中立”。

(二)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分离的哲学背景

不难看出,不论是道德教育的现实还是心理教育的现实,都在力求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独特的研究对象。源自教育学的道德教育将自身定位在“价值判断”上,试图在社会科学范畴内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源自心理学的心理教育则将自身定位在“事实判断”上,试图在自然科学范畴内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

这种重视分化的学科发展特点有其固定的哲学背景。英国哲学家修谟首先通过对“是”与“应该”的划分,从逻辑上区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事实的错误本身不是罪恶,而是非的错误可以成为不道德的一种。在价值领域没有真伪可言,因为在这里“不再是命题中通常的‘是’与‘不是’等联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2] 我们不能从“是”的命题中推断出“应当”的命题,也可以说,我们不能从纯事实的描述性说明中推断出应当有什么样的标准,或推断出有关道德的准则或规定。即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是不可通约的,价值判断独立于事实陈述,人不能从事实判断中自然获得价值判断,而必须依靠人的主观洞察对事实判断进行价值确认。其后,德国哲学家康德又进一步从逻辑上论证了这种区分,指出自然哲学所探讨的全是“是什么”的问题,而道德哲学所探讨的全是“应该怎样”的问题。[3] 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更是进一步区分出科学与价值的不同,认为科学(知识)和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科学是一个抽象、直观的知识体系,它使用描述命题,确认在原则上应该证实的事实;而价值与目的相关,它使用命令命题,表现人的主观意向,提出不应证实的、没有真假的种种愿望和规定。“价值问题完全是在知识的范围之外。那就是说,当我们断言这个或那个具有‘价值’时,我们是在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在表达一个即使我们个人的感情各不相同但仍然是有效的事实”[4]。在“事实”与“价值”不可通约的前提下,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被人为地划出了一条鸿沟,使得二者的融合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二、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为何需要融合

既然学科发展和哲学诠释均预示着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分离是不争的现实,那为什么还要考虑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演进的新特点,也需要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二者融合的问题。面对作为关注事实的心理教育和作为关注价值的道德教育,探讨二者融合问题还应超越学科自身的限制,站在科学发展和心理学发展的大方向上,在把握事实与价值融合的基础上去探讨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问题。

(一)事实与价值融合是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价值中立说是以“主体与客体、存在与意义、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的划分为理论基础的,主张价值中立或价值自由、价值无涉,比较彻底地解决了科学与价值的区分。其基本观点是:科学知识与价值观念是完全对立的两极,二者互不相关——科学是关乎事实的,价值是关乎目的的;科学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科学是追求真理的,价值是追求功利的;科学是理性的,价值是非理性的;科学是可以进行逻辑分析的,价值是不能进行逻辑分析的”[5]。 科学与价值间的鸿沟真不可逾越吗?尽管科学作为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其基本规律、基本事实是不以人的价值为转移的,科学规律、科学事实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但科学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知识体系,科学也是一种社会活动,科学是由作为道德载体的人来实现的,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无法摆脱价值干预的。

在科学哲学中,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已经注意到科学事实与认知主体的理论建构之间的关联性。库恩认为,科学的演进是深刻而复杂的,不仅包括方法论的变化,而且包括科学观念、价值标准等对科学发展的影响,这决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科学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事业,不同创造性学科的特点,首先在于不同的共有价值的集合。”[6] 劳丹则进一步指出,价值本来就内在于科学本身结构之中,也只有纳入科学的内在结构,才能更好地解释科学的合理性。科学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总是处于一个网状的互动关系之中。因为科学家对一种理论的选择,必须符合他所持有的方法论原则,同时也能够体现他的价值论和所欲达到的目的,而科学家所接受的理论,又会对方法论和科学目的的选择提出要求和限制。因此,随着对科学内涵认识的不断延伸,科学中的“价值中立”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科学作为一种自然界实存的知识体系,是客观的,是价值中立的;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科学家的一种主体活动,是无法摆脱价值干预的。因为科学事实需要认知主体通过理论构建来发现,必然要与认知主体所持有的方法论、认知目的密切相联,即使就事实本身而言,只有经验事实才是有意义的,而经验事实同样离不开主体的主动建构;从大科学的视角,科学自身也是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满足的方式。

所以,科学应该把“求真”与“求善”有机统一起来,这一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也为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客观依据,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就是求真与求善的有机统一。

(二)事实与价值融合是心理学发展的新走向

人类认识所要揭示的问题有两大类,一类是回答“是什么”的事实问题,另一类是回答“应该如何”的价值问题,而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的不同追求成为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相分离的内在根据。作为心理学取向的“心理教育”,更多关注的是事实问题,以发现心理事实的真相为目的,以获取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为目标,主要接受知识论的指导;作为教育学取向的“道德教育”,虽然也思考事实问题,但最重要的任务是探索价值,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需要用价值哲学的方法论加以诠释。所以,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主要分歧之一,就是对价值的关注,而融合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核心就是厘清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则在于说明心理学取向的心理教育能否做到价值中立。

心理学取向的心理教育是与心理学理论分不开的。心理学科在自身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已经看到了科学与信仰、事实与价值之间的断裂,看到了科学心理学拒斥价值研究的现实,马斯洛直接指出,“我们时代的根本疾患是价值的沦丧…… 这种危险状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严重”[7] 。究其原因,就在于价值研究始终未能进入科学心理学的视野,而仅仅关注事实研究,一味坚持“价值无涉”的立场。心理学必须介入价值研究,价值研究亦需纳入科学轨道,成为价值科学,使心理学在揭示人性奥秘的同时,也能够为人提供生活的意义与理想。因此,心理教育中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现实的,它抑制了心理教育中“教育性”的发挥,价值中立不符合当今心理学发展的趋势,关注事实与价值融合已成为心理学发展的新走向。而且,心理教育不能仅仅以“价值中立”为原则,价值干预应当是其功能发挥的主要途径。所以,心理教育中的价值干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三、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如何进行融合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是求真与求善的统一。那么,二者应如何融合呢?我们认为,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首先需要厘清心理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因为心理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既是心理教育领域需要解决的核心课题,也是道德教育领域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已有研究模式常常将两者看作是相互独立的内容,在强调其各自独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两者间的联系;而从实践的视角,则更关注其教育价值,将心理教育看作是道德教育的前提,道德教育对心理教育起引领作用。这种融合可以称之为“表层的融合”,其特点是:你是你,我是我;我协助你,你协助我。因其便于实践操作,又没有失去各自学科的独立性,因此颇有市场并成为今天的主流观点。但其问题同样非常明显,它割裂了道德与心理之间内在、深层的联系,遮蔽了道德与心理之间“深层的融合”,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包含我,我包含你。因此,道德与心理之间,既存在着相互独立、相辅相成的结合关系,也存在着相互包含、互融互通的一体关系。

道德与心理之间何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说,道德中蕴含着心理要素,或道德中包括心理的内容,这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因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当它内化为人自身的一部分时,就会以道德品质的形态保存下来并以此影响人的道德行为,品德是一种心理现象,所以可以说道德中包含着心理的内容。但反过来如果说心理中包含着道德要素,心理中蕴含着道德的内容,就似乎难以被大家所理解或认同。因为自从科学心理学建立以来,主流心理学被限定在自然科学的范畴内,以发现“事实”为目的,关注“心理机能”,回答“怎么想”的形式问题,而道德以探索“价值”为己任,关注“心理内容”,回答“想什么”的内容问题。所以,“心理”与“道德”是相互独立的存在,“心理”之中自然也无法蕴含“道德”的成分。但我们在关于“东方心理咨询模式建构研究”课题①探索中,以汉语言为载体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人的人性观,结果发现:中国人的人性观包括自性、群性和灵性三大维度。心理学作为研究人性的科学,这就意味着在中国人的心理中包含着灵性的内容。从词源上加以考察,我们同样发现“心理”(Psyche)一词,源于希腊语中的“灵魂”。因此,心理学从词义上,可以理解为研究灵魂(或心灵)的学问,或者说心理之中应当包含灵性的内容,而道德作为人类灵性的重要力量,自然也应是心理的构成要素。

既然道德与心理存在着相互包含的关系,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道德与心理融合的教育可称之为“心理—道德教育”。融合了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心理—道德教育”就应体现出其独有的教育特征,会具体表现在教育目标与教育过程之中。心理—道德教育学科视域下的教育目标应体现出这样的一些特点:

一是心理—道德教育的目标不仅体现在人的事实存在上,同时还应体现在价值存在上。心理—道德教育的目标需要关注人“应当怎样”的超越性问题,但这种关注不是基于现实与功利的目的,不是外在于人的标准,它不同于被异化的教育现实。心理—道德教育的目标应当把对人的关注放到首位,应当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上:“人有着对人性完美的执着追求,有着超越自身与既定特征的能力,有着诸多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可能性。”[8] 也可以说,应当将人的内在需要的提升、人的精神成长作为心理—道德教育追求的目标。

二是心理—道德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主体的教育,因此,心理—道德教育目标应当凸显人的主体性目标。尊重生命主体就是尊重生命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活或唤醒主体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道德教育的基础。心理—道德教育的目标要尊重主体现有的心理发展状况,尊重主体心理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充分发挥主体自身的力量,激发主体生命的内在活力。

心理—道德教育学科视域下的教育过程应体现出这样的特点:心理—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价值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将“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有效结合的过程,是“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的协调整合,在心理—道德教育过程的不同阶段,应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处理策略。如果将心理—道德教育过程分成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则初期应遵循“价值尊重”的原则;中期应遵循“价值澄清”的原则;而后期则应遵循“价值引导”的原则。价值澄清、价值引导应以价值尊重为基础,价值引导应以价值澄清为前提。

综上所述,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并非二者间的简单结合,而应当是二者深度融合之后所孕育出的新生命,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甚至会进一步发展为一门新的学科——心理—道德教育。正如班华教授所言:“德心融合的根本是‘融合’,它是有机的结合,是一体化的契合,是在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新质。”[9]而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所形成的“心理—道德教育”,则完美地诠释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10],即将内在的生命体认与外在的道德认知结合起来,达到从人的本性出发去追求生命超越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7):4.

[2]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01.

[3]康德.纯理性批判[M].北京:三联书店,1957:570.

[4]罗素.宗教与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3.

[5]刁生富.科学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负载[J].学术研究,2001(6):68-69.

[6]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326.

[7]马斯洛.人类价值新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

[8]罗红.人文精神的现代复兴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社会科学家.2003(9):131.

[9]班华.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J]. 教育科学研究. 2010(1):33.

[10]刘晓明.中国心理教育之道——班华先生“心理—道德教育思想”文化探微[J].中小学德育, 2014. (8):11.

作者:刘晓明

第二篇:重视心理教育,推进素质教育

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有许多中小学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加强了心理教育的探索,并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一、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是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近百年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历程,中小学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偏重于传授系统的知识;第二阶段,重视加强“双基”教学,培养智能;第三阶段,既重视“双基”教学和发展智能,又重视健全人格的培养。

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阶段。各国都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目的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首先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且特别强调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二、心理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的素质可以分为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也可以进一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可以有更具体的分类。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遗传生理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社会文化素质则是体现。社会文化素质是建立在一定的遗传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因此,社会文化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而且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弥补遗传生理的缺陷,改善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在学生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教育影响使学生的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品质,人们通常把学校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几个方面,但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还应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即心理教育)。当然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各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1.心理教育与德育

德育是学校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密不可分的。在目前实施的《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心理品质的目标要求。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初步的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里的人格包括:人格的基础——体格;人格的价值——品格;人格的特征——性格。

2.心理教育与智育

智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智育的首要任务。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智力心理因素和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综合活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心理活动结果。因此,智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思维力和记忆力等都能提高学习效果,提高认知结构水平。而认知结构则是衡量智力水平的标志,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3.心理教育与美育、劳动教育

学生的审美活动伴随着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最终形成审美个性和审美能力。劳动教育是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及劳动习惯的培养。美育和劳动教育都必须建立在学生一定心理水平基础上,通过心理的内化和外化活动来进行,并且整个教育过程始终渗透着心理品质的培养,如激发情趣、陶冶情感、锻炼意志以及塑造个性。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可以为美育和劳动教育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提高美育和劳动教育效果;还可以增强美育和劳动教育渗透心理教育的目的性,发挥其心理教育的功能。

4.心理教育与体育

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机体活力,调动神经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内分泌活动,协调骨胳肌肉运动,健康的身体可以使人情力充沛,提高活动效率。身心健康具有内在联系。因此,现代学校卫生保健已经由单一的生理卫生保健发展为生理心理卫生综合保剑心理素质对体育活动的影响引起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体育活动,尤其是竞技性体育活动中特别重视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

三、加强心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当前中小学生素质现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心理素质欠佳,而且心理素质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心理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试教育”的思想及其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使学生的素质发展走向片面或畸形,片面的知识传授、机械的技能训练等智育活动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并以牺牲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中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德育、审美、劳动教育,更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之中,各种矛盾冲击着学生还不健全不成熟的心理,常常引起他们的心理困惑、冲突和挫折,在无力克服的情况下,脆弱的心理承受力一旦被压垮,便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

由此可见,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大举措。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足可以使我们认清学校加强心理教育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迫切性,进而把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认真研究解决。

作者:刘 彬

第三篇:高校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整合研究

摘要:研究高校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整合,主要目的是将两种教育融会贯通,真正达到教育大学生,指引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目标。可从教材整合、授课内容丰富、专业师资力量培养、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方面来整合心理教育与法律教育。

关键词:法制教育;心理教育;资源利用率;全面思维;教材化;方式多元化;师资培育;信息化

随着各类大学生犯罪事件的频频出现,社会矛盾也被激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法律素养方面的不足越来越凸显。整合高校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方向。但是对于二者的整合,至今都未形成系统性的方案和有效地实施途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关系,寻求二者的结合契机,最终提出一套整合方案,希望对我国教育的未来发展有所裨益。

一、高校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一)高校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联系

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心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正确有效的心理教育是能够在人们之间传递正确人际关系的有效措施。法制教育在大学生未来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在心中确立一套正确的法制观念。但是不论是法制教育还是心理教育都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所要传递信息的统一体,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得以健康的成长。现实表明,很多大学生犯罪事件的根源都是心理不健康造成的,心理的扭曲、思想的交错、对人生三观的不明确是造成大学生走上邪路的潜在根源。法制教育在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多年实践证明,法制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减少大学生的犯罪率,但是相对而言,法制教育仍然处于表面抑制。想要真正有效地减缓大学生犯罪还是要从纠正其错误的思想、理念开始,这就是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紧密联系。心理教育能够有效推动法制教育的实施,法制教育的有效实施又是对心理教育的保障。

(二)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区别

首先,高校的心理教育主要通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机构来开展。同时,大学中的辅导员也是心理教育施教者之一。而法制教育的形式则多种多样,其中蕴含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最基本的教育手段,当然,法制专题、视频教育、模拟法庭也是近几年发掘出来的有效途径。其次,我国对于法制教育的要求比心理教育的要高,或者说我国的普法观念比心理健康观念要强,人人知法、懂法、守法是我国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最后,心理教育是一种双边双向的系统互动过程,因此强制灌输和放任自流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但是法制教育往往适用于强制性。

二、整合存在的利弊分析

(一)整合研究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研究需要建立在高校大学生认可、支持的基础上,因为被教育者支持和认可是促使整合目的达成的重要因素。随着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和法律案件的频繁增加,对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进行整合是迫在眉睫的事。笔者还对河北省部分高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实际的访谈,结果表明:不论是思想政治教师还是大学生对整合的概念不清楚,对整合教育的意义更加不理解。因此在整合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问题。

首先,大家分不清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关系,认为心理教育是针对心理有疾病的人而不是人人都应该接受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就是学习法律知识,高校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已经包含该部分的内容,对于法律只要做到守法就好。

其次,不论是心理教育还是法制教育,方式都比较单一,内容比较枯燥,因此在高校中进行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整合一直存在很大的阻力,从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改革效果来看,大学生对于通过课程教学来渗透法律知识或者心理知识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最后,高校教育者作为该整合方案的主力对此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心理问题或者法律问题都是照本宣科,因此整合与否对于他们并没有太大区别。很多思政教师都没有全面接受过心理教育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因此并不懂得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本质要求,这对两者的整合也增添了阻力。

(二)整合带来的好处

1.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不论是心理教育还是法制教育都离不开教育资源,在高校里,所谓的教育资源主要指师资力量、教学资源、设备等,其中包含硬件和软件,教育资源是一个综合力量的组成。对于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这样必定需要耗费大量的教育资源,因此对二者进行整合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整合两者,从内容到形式,从学生学习到教师授课等各方面,资源合二为一,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经过整合将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实际上,开展整合,我们的教学行政管理成本也应该降低,学校思政教育开展可以将更多的经费和精力集中在整合工程中。二者若有效地融为一体,无论是行政管理人员还是教学人员,能集中精力,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整合所要达到的效果。

2.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全面思维能力。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分离式教学必定会导致大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也是分离的,不能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处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阶段,如果将二者整合,必定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心理教育是从根本上纠正大学生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有效手段,而法制教育是确保高校大学生拥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保障,或者说可以及时纠正或者制止大学生犯罪的强制性措施。

三、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的实施路径

(一)心理教育与法律教育教材整合

目前,高校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传授主要是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教材来实现的。为了保证实现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要求,应当将心理教育知识和法律知识融合,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统一汇编成一本或一套教材,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授课有利于学生融会两种知识,达到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效果。

(二)丰富授课内容,进行多元化授课方式

首先,授课内容不能局限于基础的法律知识和最基本的心理教育,还要增加一些专业的知识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的分析来培养大学生的思维习惯。丰富课堂内容要紧紧围绕着大学生的特点而且要紧跟时代,要注重他们的实际需要,把握他们的生活方式,要密切关注国家时事,关注百姓民生。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多元化的授课,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同时要提高大学生对心理教育和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课堂讨论、观点辩论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和心理引导。同时,情境设计也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授课方式,通过观察学生接受教育后的反应来分析现实效果,同时能够更好地找到需要加深巩固之处,这样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注重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

1. 丰富师资结构。师资结构是否专业对于整合高校的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至关重要,高校教师是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在自身学识、人格和心理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目前高校负责法制教育的主要是思政教师,基本上集中在马克思基础理论、人文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负责心理教育的主要是依靠辅导员和高校的心理咨询部门,他们的专业基本上都是心理专业。由此可以看出,目前高校负责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教师队伍是分离的,而且专业参差不齐,缺乏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引进法学知识和心理知识兼备的教师是整合高校教师队伍的必经之路。想要丰富师资结构应从引进人才方面进行严格的筛选,不论是专业、学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还是交流沟通能力都要进行严格的考察,此外还要注重年龄结构的合理性。

2. 开展专业培训。培训是一个可以提升人们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高校师资队伍同样可以通过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培训来进行建设,这对于整合高校的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高校可以开设专题讲座,邀请国内外法学家和心理学家进行培训。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学术交流机制,给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职称的教师之间一个互相学习交流学术问题的机会。同时,针对专业的教师还可以资助他们出国进修,和国外相关教师或者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当然,这种专业培训坚决不能流于形式,对于培训效果也要进行多方面的考核,对于优秀教师可以予以奖励并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向其学习。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增强心理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效性

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教学设备是我们开展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最重要的载体,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是我们整合心理和法制教育坚实的物质基础。教学设备是学校物质资源里宝贵的教学资源,可以建立专项经费,建立整合工程开展所需要的如电子阅览室、案例模拟室等,以保证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保持信息的更新和学习。现代高校拥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教室基本配备投影仪、电脑以及相关的信息化设备,但是相对而言运用于法制教育和心理整合研究的较少。电子阅览室、案例模拟室的建立,有利于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案例中打破学生的感官平衡,通过形象生动的社会时事热点影像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热情。

参考文献:

[1]【英】哈特.法律的概念(第2版)[M].许家馨,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2]庞卓恒.美中两国大学生价值取向比较[J].青年研究,2011,(10).

[3]王燕.当代大学生个性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1,(5).

[4]陈坤林,何强.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5]李玲玲.高校德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6]姚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法制教育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7]陈子春.社会转型期中学德育特色的创建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8]郑夕春.新时期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校对:武玲玲

Key words: education of legal system,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resource utilization, comprehensive thinking, teaching material, diversified way, teacher training, informatization

作者:孟祥燕 王新娣

上一篇:中外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学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