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心理论文范文

2022-05-11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本科心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在心理学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心理学一直被设置为主干核心课程。文章针对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提出了一些看法,包括:转变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观念、增大经典实验范式教学比重、增加高级心理实验技术教学环节、建立心理学本科生研究型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生创新训练平台。

第一篇:本科心理论文范文

高职与本科学生就业心理的比较研究

摘 要: 大学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的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同本科生相比,就业心理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本文通过对高职与本科学生就业心理的比较研究,了解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本科学生 就业心理 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同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这其中有社会的原因,如有些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存在偏见,也有学生个人的主观心理原因,等等。为了解当前本科生和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是否有差异,这种差异对学生的就业是否有显著影响,笔者分别对大连市一所本科院校(大连交通大学)和一所高职院校(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在读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兼顾文理、性别的情况下在这两所大学随机抽取部分院系的大一和毕业班学生,共发放问卷145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39份。

笔者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编制了《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问卷。问卷的基本构成主要选取社会、家庭、学校、知识能力、动机兴趣、职业效能六个维度。

一、研究结果

(一)社会方面。

1.对国家就业形势了解程度。

从高职和本科学生对国家就业形势了解情况程度的频数统计发现,“一般了解”的分别为62.3%和61.54%,“了解”的只占13.93%和20.51%。说明大学生对国家就业形势真正了解的较少,对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考虑得不够。从对被试不同特点的差异检验可以发现,存在年级差异(P<.05)和性别差异(P<.05),说明由于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原因,男生认为自己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期望,因此具有更大的就业压力,更早和更多地关注就业问题。同时由于现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深入,大学生对国家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了解。

2.对工作环境的选择。

希望毕业后在沿海开放城市工作的大学生最多,高职和本科学生分别占35.25%和32.48%,其次是大城市。说明大学生在择业时不是根据自身的专业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没有艰苦奋斗的决心和勇气,不愿到边远的地方,不愿深入基层。

3.对了解职业信息的主要渠道。

高职学生了解职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新闻媒体(31.62%)和网络(26.23%),本科学生则是学校(29.06%)和网络(28.21%)。说明学校给大学生提供的职业信息较少或者不够,学校应该从多种渠道给大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增加大学生择业的机会。在学校给学生提供就业信息的选项上,高职和本科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P<.05),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力度拓宽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4.对职业选择的主要影响人物。

大学生在确定职业时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是父母,高职和本科学生分别占37.7%和30.7%,其次是其他人(18.85%和25.64%)。说明由于网络媒体的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获得的信息更加丰富,周围的人对大学生都具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好有坏,因此我们决不能忽略他们的影响。

(二)学校方面。

1.就业指导内容的频数。

在学校提供就业指导课程以外,36.07%的高职学生认为职业发展咨询非常必要,本科学生则认为应增加素质拓展训练(44.44%),说明大学生迫切需要不同的就业指导方式和各种丰富多彩的内容。在职业发展咨询方面,高职和本科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P<.05),说明高职学生存在着更多的就业困惑,更加迫切地需要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应更多地开展针对学生个体的咨询活动。

2.就业指导方式。

高职和本科学生最感兴趣的就业指导方式分别是:经验分享(33.61%和36.75%)、互动沟通(29.51%和34.19%)。说明大学生对他人的就业经验更感兴趣,希望得到他人的就业指导,这就要求学校在就业指导上进行安排,提供经验上的交流。

3.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对学校择业指导的必要性的统计表明,58.2%的高职学生和66.67%的本科学生都认为很有必要,而选择没有必要的学生很少。可见大学生普遍希望从学校那里得到专门的择业指导,因此学校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从事择业心理教育与指导工作非常必要。

(三)家庭方面。

1.父母的收入。

在父母收入方面,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P<.05),家庭月收入为2000元以下、2000—3000元的人数分别为:52.46%、31.15%,而本科学生的比率则分别为:41.13%、21.37%。说明高职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很多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因此他们的顺利就业对改善这些家庭的经济状况有很重要的作用。

2.父母希望从事的职业。

高职学生父母最希望子女将来从事的职业是专业技术人员(占30.33%),多数本科学生的父母则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是公务员(占38.46%),说明父母希望子女有一份收入稳定、工作环境安定的职业,高职学生的父母则更重视孩子有一定的技术和技能,这对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知识能力方面

大学生普遍认为知识技能和交往技能在择业中是很重要的,其中高职学生更看重知识技能(36.89%),本科学生更看重交往技能(32.48%),说明大学生已经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分析自己在就业中的优势和劣势,开始努力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在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差异检验中发现男女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5),女生更注重知识能力,而男生更注重交往能力。

(五)动机兴趣方面

1.大学生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

无论是高职学生还是本科学生,最被看好的都是发展前景好的行业(分别占44.26%和50.43%),其次是稳定性好的行业(分别占22.95%和22.22%),高收入行业、能够发挥个人特长的行业和对于工作的地区与社会地位问题给予考虑的选择的人数都较少。

2.大学生对薪酬的要求。

在大学生对薪酬的要求方面,高职和本科学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5),选择薪酬要求在800—1500元的高职学生占37.7%,其次是1500—2500元,大约占31.97%,而本科学生对薪酬的要求则相对较高,选择在1500—2500元的大约占47.86%,其次为2500元以上,大约占28.21%,这反映了大学生对院校所在城市的工资水平的理解和接受。

3.大学生对将来所选择的职业与现在所学专业的相关性。

对于将来所选择的职业与现在所学专业的相关性问题,有45.08%的高职学生和44.44%的本科学生都认为只要接近就好。也就是说,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自己现在学习的内容能够应用到将来的工作中,但并不一定完全一致,这样便扩大了自己的择业范围,给了自己更多的选择空间。

4.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主要目的。

对于职业选择的主要目的首先是体现个人价值(分别占32.79%和52.14%)和解决生存问题(分别占27.87%和19.66%)。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希望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回报社会,其中高职学生更加注重解决生存问题,本科学生更突出体现个人价值,说明高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承担着更大的生活压力。

(六)职业效能方面

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信心度的统计发现,有点信心的高职学生占40.98%,本科学生占40.17%;非常有信心的高职学生占33.61%,本科学生占38.46%。说明总体上来讲,大部分学生对就业前途还是有信心的。

对于选择职业时被拒绝的反应,高职学生选择最多的因素是学历(35.42%)、就业机会不均等(22.13%),而本科学生选择最多的是能力欠缺(29.06%)和社会不公正待遇(18.80%)。表明大学生普遍认识到自身能力对就业的重要性,并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对一些社会不公现象也存在一定的看法。高职学生认为同本科学生相比,很多单位更看重学历,对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偏见,给他们的机会较少。

二、结论

面对就业,同为大学生的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有着共同的心理特点,但由于本科和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方式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因而学生的职业定位和就业心理是有差异的。研究本科和高职学生择业心理的不同,将会使我们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合理就业。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大学生对国家就业形势了解得较少,缺乏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希望从学校获得形式新颖和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传统的大班上课的就业指导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学生更加喜欢经验分享和互动沟通的就业指导方式。高职学生面临更多的就业困惑,更希望获得个别辅导和职业发展咨询。而本科学生更注重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

2.家庭对大学生的就业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就业愿望和父母的愿望是一致的;而且在信息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在同时弱化了传统的学校教育的影响,对我们研究如何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观念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大学生普遍对就业前景感到乐观,希望自己拥有足够多的求职途径、准确的就业信息来源。但一些高职学生感到可利用的客观渠道狭窄,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家庭背景一般,缺乏求职的社会支持,更希望自己从学校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希望学校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大学生职业选择体现个人价值的实现,重视个人发展机会的选择和行业的发展前景,对专业的对口与否并不很看重,追求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不愿意吃苦,主动竞争意识差。很多高职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更迫切地需要解决生活问题。虽然高职院校是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很多高职学生还是不愿意到基层工作。

5.大学生普遍认为在职业选择中知识能力和交往技能都很重要。高职学生更看重知识和技能,说明高职学生普遍认识到自己在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上有所欠缺,影响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而本科学生则认为自己在社会交往上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6.大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有一定信心,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就业中的挫折,高职学生同本科学生相比,由于学历较低,对自身能力信心不足,职业效能感较差,当遇到困难时一些高职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就业中的挫折。

三、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在择业中所具有的心理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择业心理教育与指导。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了解高职学生同本科学生就业心理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明确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和具有高职特色的就业指导,帮助高职学生成功就业。

(一)完善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据了解,美国高校平均400个学生设有1名职业指导人员,目前正准备增加为每250个学生设1名职业指导人员。当前虽然高职院校都成立了就业办,但很多院校的就业办属于行政机构,停留在为毕业生办理行政手续的水平上,虽然一些院校成立了专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教育和服务机构,但师资的数量和水平都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力度,尽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专业水平高的就业指导人才,组建一支专兼职教师的队伍,以从事就业指导工作。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根据很多高职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长远规划意识的现状,高职院校应当把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三年的学习生涯过程中,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为学生必修课,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教授不同的内容,使学生从一入学就为自己设计未来,明确发展的方向,树立长远的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明确而有弹性的职业期望,为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三)研究和探索形式多样、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方式。

虽然当前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很多院校仍然采用大班理论授课的方式,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应当认真研究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采用团队训练的教学方式,更多注重经验分享和互动沟通,从而提高就业指导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就业指导中的咨询服务和心理辅导工作。

高职学生普遍希望能获得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就业指导和面对面的咨询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应设立专门的职业咨询机构,使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都能得到专业的服务和指导,同时要对所有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者进行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辅导并提供建议和咨询,提供一些寻找工作方面的技能指导和帮助,以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应对找工作时的焦虑。

(五)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高职院校应努力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如一些学生希望一次性就业就找到一个稳定的职业,不愿意多次就业;就业存在着“狭隘”的地域观念和“行业”观念,只愿意到沿海开放城市工作,不愿意到内地城市,尤其不愿意到农村去工作,只愿意到国企和事业单位,不愿意到民营企业和基层工作。因此从新生一入学开始就应当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念的教育,让学生明确高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六)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挫折的耐受力。

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它是一种勇于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高职学生由于在以往的学习中较少有成功的体验,因此自信心有所不足。高职院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时,能够以比较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对待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七)拓宽就业市场,努力为学生联系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本科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家庭条件和家庭背景相对较差,绝大部分学生不可能依靠家长为其找到工作,因此落到学校肩上的就业担子就更重一些。高职院校大都建校较晚,因此与其常年合作的就业单位相应较少。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力度开拓就业市场,要定期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作为及时调整、改进教学工作、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依据。同时还要经常与校友联系,了解企业发展、管理和用工的需要等,以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杨小琼.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研究——以广西四所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例.http://www.cnki.net.

[2]杨斌.当前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指导问题研究.http://www.cnki.net.

[3]王晓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http://www.cnki.net.

[4]纵瑞雪.男女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源动力比较研究.http://www.cnki.net.

作者:石晓春

第二篇: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在心理学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心理学一直被设置为主干核心课程。文章针对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提出了一些看法,包括:转变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观念、增大经典实验范式教学比重、增加高级心理实验技术教学环节、建立心理学本科生研究型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生创新训练平台。

关键词: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近年来心理学在我国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约有240多所高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所有学校在培养心理学本科生的过程中,都将实验心理学设置为主干核心课程。实验心理学的创立标志着心理学成为科学,许多的心理学理论来源于实验,大量的心理现象通过实验得以验证。本文针对目前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初步看法。

一、转变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观念

本科生实验心理学教学主要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实验方法与技术”的教学。由于实验心理学教学内容较多,二者在学时分配上通常体现为“专业基础课程”所占比例较高,操作性实验所占比例较低,在大多数院校的培养方案中二者的比例为3:1。“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的内容重复,教学内容陈旧、枯燥乏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实验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同时,在“实验方法与技术”教学过程中,实验内容多但课时少,很多实验课程由于时间关系学生都无法实际操作,严重的影响到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鉴于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中应突出实验教学,摒弃“实验教学辅助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将实验教学提升到和理论教学同等的位置,在课时分配、教学组织的倾向性等方面均予以扩充。同时,应转变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加大对于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的考察,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增大经典实验范式教学比重

在心理学研究中,为了验证某种假设。实验者会设计具有验证性目的的实验。有些实验比较经典,被有相同或类似目的的后来人多次沿用,就形成了一种实验范式。本科生可以通过对经典实验范式进行拆分、重构和复现,体会这些经典实验设计的内在逻辑、科学原理和创造魅力,同时提升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教学过程中以及在一些经典的实验心理学教材中,对于经典实验范式的介绍并未以专题的形式呈现,许多经典的实验范式零散的分布于各个章节中。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心理学本科生的实验设计缺乏科学性,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实验逻辑混乱,操作定义模糊不清,不善于在经典实验范式的基础上创新实验设计。因此,笔者建议在实验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应以专题的形式对经典实验范式做重点介绍,增大经典实验范式教学比重,同时带着学生利用专业的软件和硬件对经典实验过程进行再现。

三、增加高级心理实验技术教学环节

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以往的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是传统和现代心理物理法实验、反应时实验、感知觉实验和经典的学习与记忆实验等,这些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心理学专业基础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只有这些实验远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随着心理学各领域实验研究的迅速发展,不断有很多新的实验方法、技术和手段被研究者使用。如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alated potentials,ERPs)、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近红外功能性光学脑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 infra red spectroscopy,fNIR)、脑磁图技术(magnetoen-cephalo graphy,MEG)等。实验设计也基本摆脱了诸如速示仪等传统的实验仪器,使用了许多实验设计软件:E-Prime、DMDx、Inquisit、SuperLab、Presentation等,实验整个过程都在计算机上完成。有条件的学校还配备了目前尖端的心理学实验仪器,包括生物反馈仪、多导生理仪、ASL504眼动仪、Neuroscan、TMS及脑波超慢涨落分析仪等。这些技术、手段、仪器的加入,大大的推动了实验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常教学中就会出现一个常见的现象,即许多心理学本科生在学完了实验心理学后,仍然看不懂核心期刊上的实验设计。学生的普遍感受是目前实验心理学所研究的前沿领域离他们所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过于遥远。因此,笔者建议在实验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专门安排时间给学生介绍目前心理学研究前沿的仪器、技术、手段。有条件的学校还应给予学生接触这些设备的机会,破除对于高端技术的神秘感。与此同时,实验心理学教师应做到与时俱进,善于学习,加强相互交流。只有教师首先掌握了高级心理实验技术,才能指导学生完成这一教学环节。

四、建立心理学本科生研究型培养模式

研究型培养模式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教育的一种探索,提出在研究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这一点在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从来就不是和理论研究分离的学科,因此,在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中也没有理由将应用技能和研究能力对立起来。相反,正是由于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需要同时得到应用性知识和理论研究能力的训练,因为缺乏了理论研究能力的学生在应对实际问题时会显示出对行为意义理解的误差,而这种误差极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导致不准确的工作应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研究型培养模式的先决条件是,需要一批高素质、研究能力强的专业教师。研究型教学的特征是要求学生参与研究,但是学生自行探索研究课题的能力毕竟有限,所以学生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是教师。教师的专业素养、对研究议题的敏感性,以及指导学生从事研究活动的能力是研究型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第二,专业教学与研究所需的实验设备、仪器,以及供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图书、资料、电子资源等设施是研究型教学的硬件支持。第三,为学生的研究成果创造积极反馈的平台。学生的研究型学习活动若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这往往是其他教育教学途径不能达到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带着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鼓励学生按照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创造性的开展实验设计,并对研究设计中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适当的鼓励,深化心理学本科生研究型培养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五、充分利用学生创新训练平台

近年来,各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开展和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中的创新训练项目是指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名义进行课题申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相当于在本科阶段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科研平台,同时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经费。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师生协作,将实验研究与创新训练平台结合在一起。有了充足的研究经费作为保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材料,同时亦可支付一些基础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费用,进而保证高质量实验研究结果的产生。

深化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各个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在改革中探索一条适合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的新路线,为提高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质量做出微薄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仁来.心理学经典实验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学民,舒华,张亚旭.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M].高等理科教育,2001(6).

[3]周仁来.高级心理实验技术培训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蒋柯.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研究型培养模式探索[M].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2).

(作者简介:张云齐(1984-),男,四川双流人,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助理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邹盛奇(1989-),男,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2009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

作者:张云齐 邹盛奇

第三篇: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研究

摘 要 目的:对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现状进行初步的了解。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调查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的一般情况。结果:①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及其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理论均值。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结论: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良好,女生的在专业认同上的得分高于男生。

关键词 本科生 应用心理学专业 专业认同

0 前言

在心理学中,“认同”一词的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他指出,认同(Identity)是一个人与其他人、某个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1]国外学者认为专业认同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感受是个体针对现实中的专业所产生的,它具有自己的结构和发展变化过程。[2]国内研究者安芹认为专业认同是指肯定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并且认为自己有能力从事该行业。[3]李慧敏等认为专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专业的认可。[4]秦攀博认为专业认同指个体在对所学专业有一定了解、认识的基础上,在情感接受和认可,并表现出积极的与专业有关的外在行为,内心有适切感。[5]

应用心理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从80年代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许多分布在社会各岗位的心理学工作者。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但与热门专业相比,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不理想,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具体是什么情况,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调研了湖北省的两所本科高校,期望能了解到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情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了两所高校在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现场共发出标准化问卷400份,回收360份,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269份。由于大四学生正处于实习中,没有抽取到该年级的学生。269份有效问卷中,男生152(56.5%),女生117(43.5%);大一学生136人(50.6%),大二学生81(30.1%),大三学生52人(19.3%)

1.2 研究方法

1.2.1 专业认同量表

采用秦攀博在2009年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该问卷一共23道题目,从四个维度来测量大学生的专业认同: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其中,认知性认同共5个题目,反映了学生对专业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情感性认同共8个题目,反映了学生对专业情感的喜好程度;行为性专业认同6个题目,反映了学生表现出专业行为的程度;适切性专业认同包含了4个题目,考查学生的专业与其自身特点相匹配的程度。问卷采用五级评定,分数越高代表专业认同感越高。

1.2.2 对数据的处理

本研究使用 SPSS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用到的具體统计方法包括对专业认同一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

由表1可知,专业认同总分、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维度平均值均显著高于理论平均值。

2.2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人口学特征

2.2.1 专业认同及其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总分以及认知性、情感性维度都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其他维度在性别变量上无显著性差异。

2.2.2 专业认同及其四个维度在三个年级上的比较

结果如表3所示,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及其各维度在年级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高于一般水平,具体表现为对专业基本情况了解程度良好,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情感表现为喜好,乐于做与专业相关的事情并认为此专业与自身比较匹配。研究者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也发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评价较高,认为这个专业有用和有趣。

但学生的专业认同有性别差异,在认知性、情感性和总体认同上差异显著,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女生比男生更了解自己的专业,也比男生更喜欢这个专业。张田(2008)、李巍巍(2011)等总结了许多研究发现,专业认同有性别差异。如果男性所从事的行业是以女性人数居多的,那么男性的职业满意度要低于男性在以男性为主的行业内就职。[6][7]比如在护理、旅游服务等专业中,男性的专业认同低于女性。应用心理学是一个女多男少的专业,更多的女生选择这个专业,这一现象本身就反应了女生应该更喜欢、更看重心理学,女生也比男生更看重心理健康。同时在大部分班级中,女生比男生占有学习优势,学业成绩优良。可以说这是一个女生既擅长又有兴趣的专业,所以女生比男生的专业认同高。但在行为性专业认同和适切性专业认同上没有性别差异,说明男生和女生一样,乐于表现与专业有关的行为,并认为专业与自身特点相匹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把这些心理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参与一些心理健康的公益活动,既对自己有利,也能获得他人赞赏,所以男生和女生都乐于表现与专业有关的行为。心理学是一门有关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学科,每个不同个性的学生,只要认真学习,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兴趣和位置,所以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能发现自己与专业相匹配的切入点。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没有年级差异,三个年级的专业认同都比较好,说明学生对这个专业的喜爱是一贯的,并没有随着对专业了解的深入而减少。这对专业建设来说是个好现象。遗憾的是没有大四的学生,所以我们无法知道,当他们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时,现实的压力是否会减少他们对自己专业的喜爱和认同。

4 结论与建议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从整体上看情况较好,专业认同及其各维度都高于理论平均值;女生比男生的专业认同程度更高,尤其在认知性认同和情感性认同上;三个年级的专业认同没有显著性差异,专业认同狀况都比较好。根据这些统计证据,研究者认为本次调查可以提供以下建议:

第一,发挥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的热情、兴趣和认同,勉励他们多参与社会实践,扩大学科的影响力。学生爱学、乐学心理学,也愿意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因此,心理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这个优势,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举办更多的心理学公益活动、心理剧等,让学生的专业热情有用武之地。

第二,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如此良好的专业认同,却没有很好的就业率。根据现有的毕业生去向,只有一部分学生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其他学生只能无奈转行从事其他行业。虽然心理学知识可以广泛应用,学生从事其他行业也能用的上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但学生既然普遍对自己的专业有良好的认同,可见转行并非他们的理想。如今市场对心理学的本科生是有一定需求的,只是有的学生并没有充分了解就业的信息。所以,学校和院系应该在就业指导上多做工作,帮助学生找到对口的、能充分发挥专业所长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晓霞.“被转”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及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Henning Sailing,Olesen.Professional identity as learning processes in life histories[J].Journal of Workplace Learning,2001.13(7):290-298.

[3] 安芹,贾晓明.高校心理咨询员专业认同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2(14):203-206.

[4] 黄涛.上海地区.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 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6] 张田,孙卉.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2008.10(15):40-42.

[7] 李巍巍,韩冰,胡秦.我国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2011.30(12):21-22.

作者:孔祥娜 李腾

上一篇:科技制作论文范文下一篇:中职烹饪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