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高职院校文化治理的当代主题是建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体系。这一主题是由制度变迁与制度环境重构的诉求、技术进步内在要求及以“工匠精神”为中心的精神文化建设需求所决定的。墨子思想因其发生与复兴的规律性特征、重“技”的思想内容、兼爱互利的道德观,契合了高职院校文化变迁的阶段性诉求。

第一篇:高职文化论文范文

深化校园文化内涵 建设和谐高职文化

摘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根据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美丽有序、进取开放、人文关爱的理念,构建和谐的高职文化,文章探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和谐

作为高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同样是学校各项建设的最高境界,处于统率全校各项活动的显赫地位。它贯穿于学校各项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并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得以体现和升华。校园文化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建设高格调、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对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培育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离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网络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主要围绕师生群体的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产生。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实质上是学校文化的物化形态,它是校园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主要包括各种教学、科研、物质资料和校园环境。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完善的校园设施可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确保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全面的设施、合理的布局以及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能陶冶人的情操,对师生员工起到约束不良行为、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创新精神、促进身心健康等重要作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着力于校园建筑的整体布局、校园环境的美化设计等方面,做到精心规划设计、精心施工管理,以充分发挥其物质基础的功能。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校针对高职生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主要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模式以及群体行为规范等。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办学的基本保障,是约束师生员工行为的重要契约。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加强校园制度建设,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此外,高职院校还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和管理队伍建设,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三)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在师生群体及个体文化行为中自觉或不自觉所体现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规范和要求,主要包括师生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它是校园文化中内容最丰富、方式最灵活、表现形式最直接的部分。校园精神文化的塑造和认同、校园制度文化的制定和实施、校园物质文化的设计和建设等,既是校园行为文化的结果,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因此,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沟通各个层次的关键环节。加强高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要从制度建设人手,进一步加强师德、教风和学风建设,培育和营造良好的治学氛围。

(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积淀于学校全体成员并外化出来充盈于整个校园的精神总体,主要包括学校的政治方向、理想氛围、道德关系、求知风气和艺术情趣等因素。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关键。校园的文化氛围相对学生而言虽是外部世界,但精神文化通过它可以唤起学生高尚的情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化,还有利于将学生与学校两者高度和谐统一起来。校园精神文化作为学校现实的精神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潜在而强烈、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能使学生认同、接受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身内部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行为。

(五)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校园网是网络文化的载体,是高职院校与社会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校园网在校内已成为一个主要传播媒体和重要的信息源,广大师生可通过网络了解学校有关重要信息,高职院校也可通过校园网对外充分展示学校的文化风貌和自身形象。随着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校园网络对人们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它将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和活跃文化生活的作用。高职院校加快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建立既包含网络文化特征又体现学校功能的教育体系,可加快实现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和思政教育的网络化。

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科学定位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自诞生之时就已经明确了其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而高等职业教育则以能力为本位,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行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它更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其人才特点为基础理论适度、知识面较宽、技术应用性强、综合素质高。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强,更重要的是要有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高职院校而言,在专业设置及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上,更要充分考虑行业及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科学地进行专业目标的培养和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使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

(二)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

校园物质文化是以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即通常所说的硬件,以校园基本设施、图书资料为主,包括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等;大到一楼、一室、一路、一坪、雕塑、广场等都应尽力增加其文化韵味,小到每一棵大树都应标出树名、特性和树龄,一草一木的养护水平都要高,还有校徽、学报、校园网、宣传标语、指示牌以及交通工具上的标识都应力求精致、美观、有品位。这些物质设施和外在环境既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也是学校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三)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形成和谐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对全体师生有着强烈的影响、感召和激励作用。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可以凝聚师生的意志、激发师生的追求、振奋师生的精神。精神文化建设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升国旗、奏国歌、讲校史、记校训等精神文化活动。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自建校以来形成了规范的每周升国旗制度,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同学们齐唱国歌,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二是名师讲堂,展现学校形象,塑造尊重学术和创新的大师(或名师)文化,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通过开展专题性的学术讲座、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为师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活跃思维提供宝贵的信息渠道、活动空间。三是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大学生社团活动。结合传统节庆日、开学暨军训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丰富

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将爱国热情化为报国之志,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四)创设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环境育人”已是教育界尽人皆知的信条。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微观环境”,环境文化建设是指,校园绿化环境,构建以绿色校园为背景的环境设施。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具有独特风格的园林小品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有目的地“优化”、“人格化”校园环境,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在人文景观环境的建设上,要做到实用、艺术、有趣味、有特点;为校园内的道路、建筑命名,体现深遂的文化内涵,提高校园的文化品味,将悠久的民族文化浓缩在美丽的校园中。

(五)注重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形成特色文化的保证,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体现高职学校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机制,保证学校秩序的正常运行,规范着学校成员的行为和作风,是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上的体现。制度文化建设是指,一是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制度、学术保障制度、完善的人事制度体系、评估制度体系等;二是建立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包括制订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务实的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教学、服务等各部门的工作程序,健全科学的员工评价体系和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等;三是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创建平安校园。

(六)重视行为文化建设

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在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中,应该抓好的重点是:教师主导陸行为的文化建设;学生职业技能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修炼;特色管理行为模式的探索;校园行为文化与企业行为文化的对接等。

高职院校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到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在新时期,随着办学历史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要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主流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入,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激发学生自觉地为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人类的进步而积极开拓,奋发努力。为此要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只有不断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才能发挥校园文化应有的重要作用,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职人才。

作者:刘建国

第二篇:高职院校的文化治理:文化觉醒到文化建设

摘 要 高职院校文化治理的当代主题是建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体系。这一主题是由制度变迁与制度环境重构的诉求、技术进步内在要求及以“工匠精神”为中心的精神文化建设需求所决定的。墨子思想因其发生与复兴的规律性特征、重“技”的思想内容、兼爱互利的道德观,契合了高职院校文化变迁的阶段性诉求。因此,将墨子思想引入高职院校文化治理,通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相关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安排、相关有形文化建设、校训建设及专题研究等途径,建设符合高职院校组织特性的文化体系,有助于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丰富其发展内涵。

关键词 高职院校;文化治理;文化觉醒;文化建设;工匠精神;墨子思想

文化治理是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体系,是当前高职院校文化治理的主要任务。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2015-2018年)》在“发展目标”部分提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文化初步形成。”它指明了高职院校文化治理的改革,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方向——育人文化。高职院校通过文化治理,形成“育人文化”体系,既需要对高职院校的固有文化体系进行完善、改造,更需要通过“文化选择”,实现文化变迁的创新发展。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历史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主导的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高等院校的分类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内外部环境变化形成了历史的交汇。宏观环境的改变助推高职院校文化变迁进入文化觉醒的新阶段。随之而来的文化变迁,既要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特性,又需要充分反映高职院校的文化特色。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从历史演变视角来看,墨子及其弟子创建的墨学(下文用“墨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比较重视“技”的思想流派。它的发生、发展及内容特点与当代高职院校改革的诉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高职院校通过引入墨子思想,创新文化治理范式,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体系建设内容,从而从改造文化变迁路径,重构文化建设思路方面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发展。

一、环境变化与高职院校的文化觉醒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作为有机整体包括了制度(人群)、物质和精神三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当前文化研究中,文化内涵表述的主流形式。根据这一内涵界定范式,当文化实在的制度、物质与精神产生新的变化时,新的文化选择将成为文化变迁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演进与分类发展的探索,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由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实的推进,其制度环境,技术环境及发展理念都开始呈现出新变化。这些变化已经触及到了高职院校文化的制度、物质及精神层面,文化觉醒(建立在对自身发展及定位的理性认知基础之上的文化变迁行为)必将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變迁的阶段性主题。

(一)制度变迁: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创新的制度保障

制度安排是影响高职院校发展态势的关键要素,是稳定高职院校办学秩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稳固保障。第一,职业教育相关制度安排趋于完善并逐步落实。2010年以来,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制度变迁的新阶段,一系列决定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方向的政策规范相继出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职业教育成为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相关制度安排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不断深入推进,高职院校的招生制度、管理体制、育人机制都被纳入制度安排的范畴。第二,更为重要的是,“文化治理”成为国家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一时期,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基本路径得以凸显:以顶层设计引导高职院校进行文化创新。根据制度安排的要求,未来几年,我国高职院校“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文化初步形成”。《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重点任务之五“学校文化育人创新”的具体内容为,“凝练学校核心文化,总结体现现代职教思想、职业特质、学校特色、可传承发展的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等核心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标志,……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熏陶、引领和激励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创新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提出,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制度变迁提供了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制度环境,同时也提出了高职院校文化治理的当代主题——文化创新。

(二)技术进步:高职院校物质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

技术进步是推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也是影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第一,经济转型提出了技术创新的需求。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从速度上来看,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上来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从动力上来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技术创新,也是经济新常态阶段的核心动力源。第二,科技进步提供了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国家重视科技研发,不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从经费条件来看,2005年R&D经费支出2450亿元,占GDP的比例为1.34%,经过十年发展,至2014年,R&D经费支出达到了13016亿元,占GDP的比例为2.05%[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扣除投资与劳动后,科技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不断增加,2000-2005年为43.2%,2004-2009年为48.4%[2],目前已达到55.1%[3]。第三,“第四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在制造业领域,人们认为,在由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与系统组成的整个价值网络中,纵向联网、端到端工程和横向整合将开启工业化的第四阶段——工业4.0。工业4.0致力于生产智能产品、创建智能程序和流程,智能工厂是工业4.0的一个主要特征[4]。第四,“中国制造”进入战略实施阶段,确立了技术创新的中国模式。中国对技术创新的追求逐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牵引格局。《中国制造2025》在其“指导思想”部分指出,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三)理念再造: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创新的精神实质

理念根植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长期被经典大学理念统摄,象牙塔指涉的“高深知识”成为高职院校精神的本源。高职院校沿袭了传统的大学精神,移植并改造了诸如“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教授治学、专家治校”等理念。在这种现实下,高职院校的特性与传统大学的一般属性之间存在的冲突,造成了高职院校文化的精神实质的应然状态与其理念体系的实然状态的冲突。在冲突与变革期待的抉择中,塑造“工匠精神”成为化解冲突的一剂良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却始于职业教育[5]。因此,高职院校也就称为“工匠精神”培育责任前置的主体,成为“工匠精神”与“技术”生成的场所。

第一,工匠精神是发达国家企业文化传承的核心内容之一。截至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并不是一种偶然。通过研究发现他们都在传承一种精神——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作为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热情代代相传[6]。如日本的秋山利辉创立的定制家具公司“秋山木工”,其企业理念是为客户提供可使用一百年、二百年的家具。他认为,“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所以在每天的学习中,不仅磨砺学生们的技术,更要锤炼他们的人品,在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打好基础[7]。秋山身体力行所体现的精神,是如何将技术内化到自身,进而展现为德性。他的努力方向,是以培养德性来创造技艺上有特殊贡献的匠人[8]。

第二,“工匠精神”开始成为国家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现代学徒制是现代“工匠”培养的育人制度。《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意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其中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即是对“工匠精神”实质的表达。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实现了“工匠精神”从企业到高职院校的延伸,并在高职院校中逐步融合了教育理念、实现了内涵创新。

二、墨子思想与高职院校的文化选择

高职院校的文化变迁依赖于生存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新的发展环境中,高职院校亟需一种新文化,或者经过传统改造的文化引导其发展。正如上文所述及的变化,新的制度环境、技术进步及工匠精神建设诉求,提供了高职院校文化变迁的动力,同时,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经历了文化觉醒之后,逐步进入文化选择的新阶段。如何确定契合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诉求的文化,是当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但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不能盲目求新,完全脱离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双重逻辑的做法,有悖于中国特色高职院校的文化要求。因此,发掘传统文化体系中的经典思想,给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解释,是实现文化选择、推动文化建设的可能路径。墨子思想因其历史定位、科学思想及“工匠”文化而成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可能选择之一。

(一)社会变革与墨子思想的三次兴盛

任何一种理论或学说的产生、发展或衰落,最终都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条件、阶级关系状况等决定的[9]。墨子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其一度成为绝学,期间经历盛衰及复兴的更迭。从发生学视角来看,墨子思想的三次兴盛,伴随着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和社会主流思想的变迁。社会环境的变化或社会思想领域的变迁成为墨子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

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思想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生产力方面,如牛耕的使用和铁器的出现。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加剧了贫富的对立。生产力的变化导致了社会阶层秩序的改变,“贵”的没落和“贤”的升起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10]。作为社会新阶层的代表,尤其是手工业者或商人阶层兴盛起来,并有了特殊的分量。新的社会实践和关于社会秩序的新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些新观念中,这些社会下层群体日益成长的自我意识和他们的社会要求被表现出来[11]。墨子及其弟子都从属于这些新阶层,在此背景下,墨子倡导“兼爱”,崇尚“应用”的思想主张,与当时社会阶层变化与生产力发展需求相契合。它作为一种相对对立的思想逐步兴起,并成为与儒家并肩的思想流派。《韩非子·显学》 篇,“世之显学,儒墨也。”《顺说》中言及,“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

第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墨子思想的短暂复苏。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战乱与割据势力纷争,文化交流频繁,思想界异常活跃,科技成就也比较突出,儒学为正统的传统文化备受社会质疑。在此历史环境中,《墨经》因其包含的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而受到重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墨子似乎就從思想界消失了,很少被人提起,直到晋朝的鲁胜才给墨家作注,并将其定名为《墨辩》。据《晋书·隐逸列传》的记载,鲁胜是一位对科学有研究的学者,他亲自进行过天文观察,并著有《正天论》。遭乱遗失,惟注墨辩,存其叙曰。我国著名哲学史家黄玉顺先生在《中国哲学史诗·鲁胜》中所写:西晋名家鲁胜称,辨别形名作准绳。若非此公注墨辩,兴微继绝更谁能?数学的诸多定义最初出现在先秦的《墨经》中,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九章算术注》中直接征引了《墨子·号令篇》等先秦著作,如“因物成率,审辨名分;析理以辞,解体用图”等论述中,引注了《墨子》的“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墨子·小取》;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墨子·大取》”等论述[12]。

第三,清末民初时期墨子思想重新被重视。清朝末期,封建制度开始逐步走向瓦解,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及其技术不断传入。维护封建帝制、救亡图存亦或构建中国学术发展史的目的,主导了墨子思想的又一次复兴。清代,毕沅校注了《墨子》,其后汪中、張惠言继起,孙诒让集清代众家之大成,撰《墨子间诂》。五四以来,梁启超、胡适、冯友兰、杜国痒等对墨子思想有较多阐释[13]。这一时期,墨子思想不仅被进一步校注,而且由于学者对其批判性建构,使其成为影响社会变革的重要理论武器之一。正如俞樾在《墨子间诂》序中所写:“近世西学中光学、重学、或言皆出于墨子,然则其备梯、备突、备穴诸法,或即泰西机器之权舆乎?今天下一大战国也,以孟子反本一言为主,而以墨子之书辅之,傥足以安内而攘外乎。”[14]墨子思想重新被重视,从根本上来说是救亡图存的需要,但从现实来看,墨子思想重视科技、不畏难不畏困的精神追求,为清末民初的思想理论家提供了与封建势力斗争,与西方科技对抗的中国式武器。

墨子思想的产生、复兴及其重新被重视,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生产力的新发展、社会动荡的历史格局、思想领域的多元化。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在经历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及文化重构的内外部环境条件的重构。新的制度安排塑造了高职院校发展宽松制度环境,技术创新推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高职院校类型变化(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出现)、现代学徒制等改革思路反映了高职院校发展选择的多元化。这些高职院校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提供了高职院校新一轮文化变迁启动的环境条件。总体来看,高职院校的相关变化和墨子思想兴盛的社会环境的特征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这为墨子思想成为高职院校文化选择对象,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背景。

(二)科技思想是墨子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

科学技术是墨子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内容体系的鲜明特色之一。正如有研究者对墨子科技思想的评价,“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重视理论、崇尚科学的因素,其科技结构认识中,同时具备理论、试验和技术这三个要素。”[15]墨子关于科学技术的认知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由其“应用主义”的知识观决定的,即“能否应用”是其评判知识善恶的唯一标准。

第一,科学技术的内容体系。墨子曾经当过制造器具的工匠,墨子的弟子多来自社会底层的“贱民”[16],凡事坚持身体力行,讲究通过行为示范来推行自己的政治抱负。《墨子》一书中公输、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等篇,即来自于实现其政治抱负的实践总结。这些篇章包含了力学、光学、声学、几何学等科学思想及器物制造。如关于机械运动,提出了“动,域徙也”,关于力学,从人体力学方面提出“力,刑之所以奋也”;关于几何学,墨子和他的学生们做了世界上最早的针孔成像试验及镜子成像原理;关于声学,提出了“俚两婴,深平城,置板亓上,<贝册>板以井听,五步一”。数学方面,《墨子》提到了一些几何学概念,如“平,同高也”,“直,相参也”[17]。

第二,“应用主义”的知识观。能否应用是墨子辨别知识善恶的标准。《墨子·兼爱下》语云:“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这就是说,墨子认为能应用的便是善的,善的便是能应用的。胡适将墨子的这种知识观称为“应用主义”。胡适认为,“墨子以为无论何种事物、制度、学说、观念,都有一个‘为什么’”。换言之,事事物物都有一个用处。墨子处处要问一个“为什么”,方才可知道“怎么做”。知道房子的用处是“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方才可以知道怎么布置构造始能分别男女内外。人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如此。如今讲教育,上官下属都应说该兴教育,于是大家都去开学堂,招学生。大家都以为兴教育就是办学堂,办学堂就是兴教育,从不去问为什么该兴教育。因为不研究教育是为什么的,所以办学和视学的人也就无从考究教育的优劣,更无从考究改良教育的方法。”[18]

张岱年也认为,“墨家注重实践,注重应用;与实践无关,不能施之于用的知识,便不是知识。”墨子的知识要素包括名、实、合、为,其中对“为”的解释最为显著:为,即实践。有名有对象,又有相符之关系,如无实践,仍未足以为知,知实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含志、行二分。志即目的,行即行动;悬定目的,又依之而行动,是谓为,亦是知之一要素。知识的性质与来源以应用为基础[19]。

墨子科技思想体系包括了科学思想及技术实践,以及比较完整的知识认识论内容。它从知识的发生认识论视角,回答了知识存在及知识应用的一般问题。同时,其思想体系中对科技内容的表述也具有比较高的科技示范价值。当前,高职教育“是什么”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回答,当今高职教育发展正由“为什么要发展高职教育”向“怎么发展高职教育”阶段转型。高职院校受此“应用主义”发展思想主导,亟需回答“怎样发展”的时代问题。在“技术创新”的环境条件下,高职院校的发展能否及时回应“技术进步”,是“怎样发展”的约束性条件。基于高职院校“知识机构”的一般认识,墨子思想体系中的知识论及重视科技,对于高职院校“知识认识论”建构,及高职院校发展回归“技术”,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三)兼爱互利是墨子思想的精神实质

墨子思想之所以能够与儒家思想并称,其人生观也是重要支撑条件。兼爱是墨子思想人生观的核心内容,也是不同于儒家及其他思想流派人生观的主要方面。义利观及尚贤等方面都与“兼爱”的人生观有关。另外,墨子的自然科学研究从属于墨子的“为天下兴利除害”的最高宗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其“兼爱”的产物。

第一,“兼爱”主义。梁启超认为,墨子唯一之主义曰“兼爱”。这也表明兼爱在墨子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墨子倡导的兼爱体现为一种无差别主义。“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以至于,他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可是毋起者,以相爱生也。”《孟子·告子门》中论述墨子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庄子·天下》论述墨子之学云:“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基于此,张岱年认为“墨子学说表现出了人道主义与科学精神的结合”。[20]

第二,义利相和。与儒家倡导的义利对立观不同,墨子认为义和利是可以共存的,梁启超将之称为“义利一致观念”[21]。《墨子》中提到,“义,利也。”墨子将“义”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万事莫贵于义。”墨子所言之“利”是能使人喜爱的事物,“利,所得而喜也”,主要指向“国家之利”“人民之利”。如墨子提出了说话的三个标准: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其中,“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我们从何辨别行为之义与不义?墨子认为,唯一的标准,即在于此行为之利于不利便不当[22]。墨子重视功利,但又必须以利人爱人等道德原则为前提,因此,还不算是真正的功利主义。

第三,尽职尽责。墨家以为人既非劳作不能生存,则人人皆必须以劳作之义务偿其生存之权利,而且劳作要极其量。其奖励劳作之程度,至于“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公孟》)”[23]。墨子说:“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君子不强听治,即刑政乱;贱人不强从事,即财用不足。(《墨子·非乐上》)”这就是说,不论是天子还是贱人,不同于禽兽的根本点,就在于必须从事耕织和听政才能生活和生存,才有社会的稳固和发展。这里十分清楚地表明:全社会的人尽管从事的活动相异,但都必须各从其事,各尽其责[24]。墨子以劳动为荣,以劳动所得之利为合义之利,相反,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则被斥之为不义之辈。

墨子思想以“兼相爱、交相利”,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观点,呈现出其思想的精神实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与墨子的“工匠”出身背景有关,阶级局限性比较明显。但是,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这些思想内容,完善并丰富了墨子思想体系的认识论,与当代倡导的“工匠精神”的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工匠的实质本来就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表达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执着之情。“工匠精神”总括来说是具有良好的品质,对于所从事的行业,具有一种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这与墨子的人生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通过引入墨子思想,弘扬“工匠精神”,既是对中国“工匠文化”历史传统的继承,也是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思路的创新。

三、高职院校的文化治理:以墨子思想为主旨的文化建设

高职教育发展逐步进入了另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环境对其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处于“重学轻术”的传统高等教育文化氛围中,受其荫蔽,其文化实质也以“学”为主,职业教育理应比较关注的“术”,或者更为准确的说“技”,并没得到合理保障。在此前提下,高职院校当前文化治理的核心之一便是:构建“崇技”的文化结构。根据以上论述,墨子思想提供了高职院校“崇技”文化治理的可能选择之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选择了墨子思想,毋宁说是,墨子思想又遇到了一次复兴的机遇。时代选择了墨子思想,同时墨子思想暗合了时代需求。墨家哲学的部分观念,虽然一千余年中无人注意,在现在看来,却是可贵的,但整个墨学的复活,却是不可能的事情[25]。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已经进入了文化自觉的新阶段,这种文化自觉根植于高职院校的实践,同时,这种文化自觉需要以高职院校发展的“制度自觉”为中心的文化治理。

第一,将墨子思想融入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墨子思想相关的制度文化建设。当前,推进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是“通过调整、创新和整合,塑造正确的学校共同价值观,以实现对教师与学生的价值引领”[26],建设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阶段性发展诉求的文化体系。现代大学制度是高职院校发展与改革的基本依据,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合法性、合理性的来源。当前,高职院校正在进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探索,将墨子思想融入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有助于构建与墨子思想相关的制度文化。如办学理念阐释中,纳入墨子重视应用的思想;将墨子思想写入高职院校章程,将之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战略规划中分布推进墨子思想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专门设计墨子文化建设专项规划。

第二,课程与教学中融入墨子思想。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文化育人”。课程与教学是育人实现的直接方式,也是高职院校运行的核心要素。课程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与墨子思想相关的通识课程,普及墨子思想;教学方面,墨子思想体系中的科技内容提供了实践教学的直接素材。实践教学中,以墨子科学思想内容为参考,建立墨子科技实验实训室,指导学生将墨子科技方面的相关描述进行仿制与改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探索精神;德育方面,结合墨子思想的“兼爱”“义利”及“劳作”等人生观,创新德育内容。

第三,建立与墨子思想相关的物质文化标志。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不突出[27]。以墨子为主题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既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也能反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色。如引入墨子塑像,并辅之以科学合理的文字阐释,以物质文化形式确认墨子思想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当前,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践基地引入墨子相,作为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教学区建立专门的墨子经典语录展示窗口,宣传墨子思想。

第四,构建以墨子思想为主旨的校训。校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校训建设中,可以引入墨子思想,打造以“墨子思想”为主题的校训文化,構筑高职院校的文化特质。大学校训文化特质,笼统地说主要体现在校训内容上,或说校训所提倡的思维方向和行为规范等方面,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与办学传统。我们强调大学校训的文化特质,目的是使我国大学校训建设要有文化特色,通过凸显文化本质促进校训文化建设[28]。墨子思想与校训建设的结合实现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文化特殊性凸显的统一。

第五,开展墨子文化研究。专门研究是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高职院校整合学校研究资源,建立研究团队,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开展墨子文化研究,挖掘墨子思想的时代价值。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就“墨子思想”融入校园文化的主体,已组建了专门研究团队,尝试建构墨子思想进校园的理论可行性框架,尝试开展高职教育与墨子思想研究。另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入名人讲座、研讨会、知识竞赛等方式,拓展墨子文化研究的形式。

參 考 文 献

[1]科技部.2014、2005年全国科技经费统计公报[EB/OL].[2016-04-05].http://www.gov.cn/xinwen/2016-01/08/content_5031391.htm.

[2]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15.

[3]董碧娟.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5.1%[N].经济日报,2016-02-25(1).

[4]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确保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对实施“工业4.0”战略计划的建议[EB/OL].[2016-04-09].http://www.doc88.com/p-9773645 053370.html.

[5]孙兴洋.职业教育尤重“工匠精神”[N].人民日报,2016-03-24(18).

[6]付守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1-2.

[7][日]秋山利辉.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7.139.

[8]杜维明.一个匠人的天命[J].读书,2016(2):94.

[9]童恒萍.墨家科学兴衰对于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93.

[10]张岂之.中国思想学术史(先秦史 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08.

[11][德]拉尔夫·莫里兹.早期墨家在中国哲学思想形成中的地位[J].钟宇人,李秋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3):53.

[12]周瀚光,孔国平,等.刘徽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6-77.

[13]张岱年.张岱年全集(8)[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14.

[14][清]俞樾.俞序.孙诒让.墨子间诂(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4:2.

[15]童恒萍.重估墨家学说的科技价值[J].学术研究,2009(12):23.

[16]高文武,王昔民.墨家科学技术成就的特征[J].学术论坛,2011(9):59.

[17]张润生.中国古代科技名人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6-16.

[18]胡适.胡适全集(第五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76.326.

[19][22][25]张岱年.张岱年全集(2)[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526-527.553.418.619.

[20]张岱年.张岱年全集(7)[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51-152.

[21][23]梁启超.梁启超学术论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24.127-128.

[24]朱传棨.论墨家学说的当代性[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5):49.

[26]朱雪梅,叶小明.文化管理:优质高职院校管理发展的新趋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40.

[27]王继平.把墨子请进职业院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4):24.

[28]毛殊凡.论大学校训文化特质[J].高校理论战线,2012(11):61-63.

Cultural Governa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Cultural Awakening to Cultural Building

——Disscussion on Introducing Mohism into Cutura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Xiaowa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ltural governance; culture awakening; cultural construction; spirit of the craftsman; Mohism

Author Li Xiaowa,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hunde Polytehcnic(Foshan 528333)

作者:李小娃

第三篇: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初探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对自身价值认识的觉醒,校企合作正逐步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办学模式和核心竞争力。在这一背景下,校园文化与企业之间文化的碰撞、融合成为必然。如何建设包含一定企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 灌输企业文化意识,使学生具有职业态度和价值观是摆在企业和学校管理者面前的共同任务。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对接 融合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校企文化融合的实质是在校园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而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在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企业的作用是锻炼人才,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正是因为两种文化存在着差异性,所以通过相互衔接与融合,让两者通过不同方面对人进行熏陶、教育和管理是必要的。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有着激励和渗透作用的同时,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也具有很强的辐射和促进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就必须将两者互动和融合。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必需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把为企业服务作为最大价值取向,把企业是否满意培养出来的学生作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如果让学生在校时就能受到先进企业文化的熏陶,感受到职业(或行业)文化,初步形成较好的职业素质,了解、习惯和自觉遵守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这样毕业后才能很快地认同和接受先进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从而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二)高职毕业生入职的内在要求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特点,决定了学生一毕业就要上岗并有效地开展工作。但目前有相当数量的高职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岗位的要求,也有不少企业反映毕业生与企业氛围格格不入,难以融入企业环境,这种不适应不仅仅指知识技能,还包括不适应企业文化导致的心理差异、习惯差异。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在校学习时的情景与进入企业后的情景形成巨大的反差。要让高职毕业生快速认同企业文化,就必须将职业所必需的人文素质融入校园文化中,这样毕业生才能较快地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自然地融入企业。

(三)培育双师教师素质的需要

教师对学生有着榜样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以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缺少企业的实践经历,双师素质急需培养。因此,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要有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熟悉企业、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实施校企文化融合,教师可以主动参与企业实践,学习优秀的企业理念,熟悉本专业企业的发展情况,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有实践教学能力,才能真正成为符合高职教育需求的“双师”素质教师。

(四)高职院校创建办学特色的需要

“办学特色”,就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将难以持久生存和发展。办学特色除了树立自己的特色专业,特色管理,还应培育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我院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初步探索

校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围绕“管理”与“氛围”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一年,我结合我院在校企文化融合实践方面做了一些初步尝试与探索。

(一)把企业制度文化贯彻到学生的日常管理

通过借鉴先进企业文化的理念和制度,构建校园文化,营造教育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观念,在学生进入企业前进行各种素质教育和训练,包括文化知识、技术技能、职业道德、人文修养、人际关系等。我院率先将企业“6S”管理模式运用于学生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如寝室内务的整理、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摆放、上课的要求、早读的精神面貌等,这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制度公约让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转化为行为习惯,内化为品质和素养,既可以强化吃苦耐劳、敬业爱岗、团队协作、诚实守信等与企业文化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弘扬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企业文化,引领和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又可促进学生身心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营造人文、关爱的校园氛围。同时学生也了解了企业管理,为学生走上社会成为企业人、社会人做好了思想与精神准备。经过校园的标准化要求,学生对于企业产品的标准化、管理的标准化才能更好地理解。

(二)把企业文化素养列入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估

在专业教学课程中渗透企业文化,将专业技能与职业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将企业文化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内容和目标,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将职业价值观与专业课有机结合正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学生工作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不同专业可从各自的具体情况出发,找出适合于自身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建立起自己的“专业文化”,确定专业的主干课程、核心技能,实行项目化、模块式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也通过开展仿真教学,将企业的工作流程引入到实践教学之中,把学习的内容与职业的需求相结合,让学生在准职业环境进行职业素质训练,引导其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努力做到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

(三)加强校内外校企合作式教育,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企业

为达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学院一方面邀请企业界人士和一线生产技术人员,通过兼课、举办讲座、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参与教学教育活动,请优秀的往届毕业生回校园现身说法,介绍自己成长的过程,与在校生面对面交流,将一些优秀企业文化的介绍、宣传、教育和灌输以公共课的形式纳入学校正规的教学系统中。另外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参加各类招聘会、定岗实习等,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理念,体验职业的氛围和韵味。学院与企业通过“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岗前培训”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操作流程。在进行实习前,要求学生注重自身的职业形象,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经营理念、工作流程、作息时间遵守等,对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并反思各种角色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让其在个人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逐步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

(四)建设校园物质文化

作为借助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校园物质文化在校企文化融合中也发挥了不少作用。我院通过在实训室的环境布置中悬挂与专业有关的图片、标语、操作流程、管理制度等,在教学场所内构筑特色鲜明的专业文化,实现校园环境的企业化;在橱窗中设置专业特色和企业文化的宣传图画,如展示创业成功的校友像;开辟体现学生技能风采展示的宣传栏,以及在宣传栏介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张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在楼道两侧树立有关职业及创业的名言牌,在教室醒目处悬挂国内外著名企业家画像等一系列措施,这些形式都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五)开展工作价值观教育

企业除了对毕业生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所要求外,对其职业态度和职业意识也是很看重的。例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创新精神等。只有具备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才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激发工作的责任感。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我院组织学生以校外拓展训练的形式开展工作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如责任观念、团队精神);以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学习氛围为主题,开展各种技能竞赛,促进了学生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在校企文化融合实践一年后,我院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取得了一些喜人成果,毕业生的就业观、心态定位也普遍有所改变,愿意到基层,不攀比,务实肯干,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认同度、满意度也普遍有所提高。企业领导人对我院学生的一致评价是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提高快。

三、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一步融合的再思考

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充分吸收企业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熟悉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会职业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要求,适应企业文化,培养出具有责任感、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的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校企文化的对接是多方位的,从理念到内涵,蕴含在办学的各个环节中。由于有些文化层面的合作内容是一种非物质形态的形式,而且有些效果反应也不是很具体,因此,校企文化融合是一个长期和艰苦的过程。

我认为要实现校企文化深度融合,还应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参与程度。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让技术人员参与课程与教学设计,让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参与学校的实践课教学,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同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应主动参与生产实践和技术创新,增强创新意识。校企相互促进,实现“教产研”一体化。只有建立了长效、共赢的合作机制,有利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共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校企价值文化的统一。校企业文化的融合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作为一种“软实力”,它会在学校管理、人才培养中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责编 张亚欣)

作者:张红霞

上一篇:经贸政策论文范文下一篇:创意思维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