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初探

2022-09-28

“让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信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教学提出的明确的目标。让学生愉快学习,饶有兴致地轻松写作文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农村学生学习语文最吃力又最畏惧的就是习作。怎样让学生摆脱这个困境?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一、注重生活实践,丰富习作之源

崔峦老师在《关于改进作文教学的建议》中告诉我们:“对小学生来说,作文要做到求真、立诚,就要有作文内容。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充实的、鲜活的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习作不胡编乱造……就得有生活,投入现实生活,开源活流;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有所发现──世界上不缺少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这一段话给我的启发很大,并在课堂中大胆实践:

1.以丰富的形式,收集真实素材。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学生写好习作的关键。学生步入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便与他们的生活联系极为紧密,即写自己的课余生活。根据习作要求,我刚开学便布置学生用多种形式记录下自己的课余生活,如:表格式、日记体、绘图式等。

2.细致观察,日积月累。“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三年级上册的第三次习作是要求学生写自己观察日记。据此,我提前三周就布置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为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我建议他们每天对所选择的事物只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观察,并坚持天天观察,作好记录。为了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保持观察的持久性,我还组织学生将观察中的发现分组进行交流,从中引导学生相互体验其中的喜悦,学习同学中好的观察方法、习惯等。课间休息时,我也比较留意与学生交谈他们观察中的发现,增强他们的信心。有时,他们还会主动与我交谈。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就本次习作而言,学生的选材范围是很宽泛的。最重要的,我觉得通过观察,培养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严谨的科学作风等。这次观察,完全让我感受到了学生们纯真的童心,使他们有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体验和快乐。

3.捕捉生活中的瞬间,及时练笔。对学生来说,游戏、活动等是最感兴趣的乐事。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们都参加过许多游戏。于是,我结合学生们自己开展的游戏或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让学生们一边游戏一边留意整个场面,重点观察一些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通过记日记的形式练习写作。另外,我还结合其他学科活动让学生练笔。

二、注重习作知识的积累、运用

1.词汇的积累。要想使学生的习作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要让学生有丰富的词汇积累。积累前的理解是相当重要的。

(1)结合生活中的瞬间情景理解、积累。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这个内容的时候,当学生观察到每个词的两个字意思相反后,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合成一个词时会表达出另外一个意思,我就以“动静”为例准备结合语境引导学生理解。可凑巧得很,此时的窗外传来几声狗叫。我有些欣喜,这不正是理解“动静”的大好时机吗?于是,我马上示意学生静听窗外有什么动静。“汪、汪……”这声音再次响起。此时,它似乎显得有些悦耳了。学生们一阵欢笑之后,立刻领悟到“动静”含有声音的意思。这是多么有意思的巧合呀。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巧合很多,关键是看我们教师留意到了吗?

(2)在比较、感悟中理解、积累。人教版第五册第13课《花钟》的第一个段落既写出了不同花开放的不同时间,也运用了一些丰富、优美的词汇,展现了一个繁花盛开、争奇斗艳的美景。课文中列举了9种不同时段开放的鲜花,但表示“开放”这个意思的词却很多。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找到了这些词。为感悟这些词用法的妙处,并让学生积累这些词。随后,我就采用了比一比的方法加以引导。我出示自己预先写好的句子:

“牵牛花开了,蔷薇花开了,睡莲开了,午时花开了,万寿菊开了,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开了,夜来香开了,昙花开了。”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读,读后谈感受。学生们在交流中谈到,这样的句子读来觉得重复的词语太多,句子显得枯燥无味,没有兴趣读。抓住这个契机,我再让学生们读书中的句子,学生比初读时的体会更深了,他们从这些表示“开放”这个意思的词语中感受到了句子的生动、形象,以及作者用词的美妙。通过对比,学生明白了:同一个意思,在表达时,往往有不少同义词或不同的句式可供选用,适当变换词语、句式可以使语言变得更加丰富生动。

2.经常练笔,促进习作水平的提高。崔峦老师在《关于改进作文教学的建议》中指出:“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因此,“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各科学习之中、日常生活之中。”

(1)在阅读理解中及时练笔。《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中写了那个准备到楚国去的人说的四句话。其中,有三句话前面的提示语均为“他说”。课堂上,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个人物在说每句话前的心理活动。我建议学生们在提示语的地方结合人物的语言,联系前后内容,补充自己认为恰当的动作、神态等,以体现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这个练笔,既使学生运用了词汇,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那个固执己见、不顾实际的人活灵活现地再现了一遍。

(2)在造句中发散思维,丰富写话内容。如果我们老师指导得当,在造句中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在一次造句中,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我是中国人。

我一直是中国人。

此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仿照例子写话。由于受此例句的影响,学生们刚开始写的句子毫无新意。如:

我是学生。 我一直是学生。

我是一个人。 我一直是一个人。

这时,大多数的学生则保持沉默。于是,我告诉学生们,写话时,不光要想到自己或身边的人。其实,大自然中所有的景象、动物、植物等都可以写入句子中。我随即给学生们举了一个例子:

太阳是我们的朋友。

太阳一直是我们的朋友。

顿时,教室里活跃了,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不再显得呆滞,而是闪现着智慧的火花,一只只小手举得老高,句子也说得生动了。

如: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太阳一直是从东方升起来的。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一直是龙的传人。

……

是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以为,教学中就是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们的思维。

三、注重评语,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一)评语要尽量激发习作的兴趣

学生们都喜欢听表扬的话语,如果我们在给学生的习作写评语时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时肯定习作中的优点,对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例如,我班的学生在第一次习作时,有一个学生写的事例特别有童趣,我在评语中写道:“孩子,老师读了你写的事例觉得太有趣了。你看,小狗经过你的装扮,变得多可爱呀!”当学生第二次习作后,我把作文本收上来一看,真是又惊又喜,因为这个学生在我写的评语后也写上了她的心里话:“谢谢老师!”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饱含了学生的一片真心。其实,这不也是在练习学生的一种表达能力吗?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从这以后,这个原本并不十分聪明的学生对每一次习作都完成得相当出色。

(二)习作评价突破百分制

对于学生们来说,似乎习作中的分数比等级更有吸引力。我一般采用百分制给学生的习作定等级。久而久之,学生对此好像也司空见惯了,渐渐失去了最初的兴致。为激发学生运用好词佳句的热情,我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突破百分制,采用总分加奖励分的形式。即先评出一个总的分数,如果习作中运用了好词,按照一个词语加5分进行累计计算。如果有写得生动的句子便可增加10分。这样,对学生自觉运用好词佳句的确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习作应该“让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信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农村小学始终有部分学生的习作兴趣不浓。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关键词:中年级,习作教学,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 崔峦.《关于改进作文教学的建议》[M].湖南教育。

[2]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上一篇: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影响因素有效性分析下一篇:简析出版工作责任编辑的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