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2022-07-07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城关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第二阶段(2005——2010)培训实施意见

根据《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黔西县“十一五”(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镇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求,把教师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面向全员、倾斜农村、突出骨干”的原则,积极探索开放、高效、灵活的区域性教师教育培训模式,突出培训工作的时代性、创造性、实效性,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武装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巩固“两基”成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全镇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培训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倾斜农村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经过5年的努力,全面完成城关镇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各项任务,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包括社会力量办学的学校、幼儿园教师)。其中1955年12月31日出生的男教师,1960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女教师,只参加培训及考核,不列为全省统一考试对象。

四、培训任务

(一)非学历培训

(1)全员培训:组织实施全镇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组织开展以“一德三新”(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校本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广大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显著提高。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40学时。

——师德教育:以《新时期师德修养》为主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黔教师发[2005]146号)和《毕节地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及建立师德评价机制的意见》(毕地教师字[2004]08号)。深入开展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内容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集中培训不少于50学时。

——新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主题。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集中培训不少于40学时。

——新课程:根据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情况,结合教师实际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抓手,狠抓教师学科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以校本培训和研修为主,通过上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或开展优秀教案、优秀案例、优秀课件及优质课评选或竞赛等形式,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新课程的改革。集中培训不低于80学时。

——新技术:通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及《贵州省“十一五”(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意见》,使全镇中小学教师普遍接受新一轮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增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集中培训不少于70学时。

(2)骨干培训:实施名师培养培训工程,组织优秀教师参加省、地、县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形成骨干教师梯队。创建继续教育示范校及语言文字示

2 范校,评选表彰优秀教师。

——实施镇名师培养培训工程,培养和评选地、县镇级名教师,认真抓“名、特、优”教师的培养工作。全镇中小学新选拔、培养骨干教师的比例达3.5%。城关镇名师要在思想道德、个人情操、教学业务上都是全镇教师的榜样,通过名师效应带动全镇教师立德、立业、立教。

——每年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或走出去、或请进来,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培训质量。

——五年完成2所教师教育发展示范校及语言文字示范校的评估验收。为示范校的设立建立规范的评价制度,严格的评审要求。评上的示范校,镇在经费、业务上进行倾斜,通过示范带动全镇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五年完成250名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工作。

——筹措一定的资金用于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地、县安排选送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接受地级骨干教师培训,组织 教师接受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形成骨干教师梯队。

(3片区学校教师培训:为片区学校教师选择提供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资源,采取措施,关注片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镇教师的素质。

——理、化、生实验教师培训。每年培训5名理、化、生实验教师,培训学时不少于30学时。

——实施镇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通过省、地、县三级培训,力争为全镇初中、小学主要学科各培训一名学科带头人或者骨干教师。

——城中学校教师与片区教师培训援助计划。按省教育厅要求开展城中教师支援片区学校工作,组织获奖教师、骨干教师分赴片区学校进行巡回讲学、送教下乡、指导校本培训,带动片区教师队伍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二)学历教育

重视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师通过函授、成人考试、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在职研究生等学习形式,提升学

3 历层次。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培训要坚持在职为主、脱产为辅;坚持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毕节地区2005—2010年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规划》(毕地教师字[2005]03号)力争使小学、初中教师完成大专、本科学历提升任务;使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大专率达60%,初中教师本科(含双专科)率达40%,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0%,具有研究生学历者达到一定比例。根据《规划》将学历提升目标定校、定人、定专业,把学历提升的任务落到实处。

(三)新教师培训

新教师培训指对教龄在一年以内或见习期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教师心理健康及所担任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等。集中培训时间为80学时。

五、培训类别和内容 根据培训目标和任务,从实施素质教育和我镇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出发,我镇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将重点开展以下7项培训:

1、教师综合素质培训 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根据《黔西县教师新课程岗位培训暨新一轮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施方案》(黔县教字[2005]2号)组织实施。培训对象为1年以上教龄的全体教师。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知识更新与扩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突出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重点。培训教材是:《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课程的反思与重建》、《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二十一世纪谁来教综合课》、《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培训主要形式有:菜单自选式课程进修;自主式学习;以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为载体的在岗培训;利用教育电视台和电脑互联网开设的远程继续教育课程。

2、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为已评出的省、地、县、镇骨干教师及培训对象。培训

4 内容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科前沿知识和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实践和考察,教育科学研究等。

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将根据《毕节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组织实施。

3、提高学历培训

培训对象主要是已取得国家规定合格学历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本专科教学计划和研究生课程、教育硕士的教学要求分别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提高学历培训。教育行政部门主要做好组织、动员等工作,并制定相关的激励和制约政策。

4、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培训对象为全体中小学教师,重点是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培训内容为多媒体电脑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网络与教学,文字处理与教学,电子表格与教学,电脑幻灯片制作与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制作与教学,优秀教学软件应用。培训采用远程教学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相结合。

5、高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培训 培训对象为高级中学各科骨干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教育教学理论的研修,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的研究,科学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拓宽,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今后评选镇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必须通过相应层次的教师研修提高培训。

6、农村教师培训。开展农村理化生实验教师培训,英语教师等专项培训。

六、基础项目建设

在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期间,关系到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些基础项目需加强建设,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政策法规与制度建设 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和国家、省、地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加强和完善我县配套的政策法规,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中

5 小学教师都要接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周期。解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课程和教材建设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是开展培训的最主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快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根据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的总体规定,结合我镇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际状况,高度重视网上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继续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要立足本地,同时引进外地优秀资源,建立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申报制度,加快课程教材建设和开发的力度。

3、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 依据国家和省、地、县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程度。努力实现继续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教师培训运作信息化,继续教育资源信息化。加快建设与全国和全省全地区继续教育信息网络互通互联的培训站点。形成优质高效、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开放、资源共享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体系,全面构筑以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教育为特点,具有终身学习特征的继续教育的新平台,从而带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模式的改革。

4、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高水平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师资队伍是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要充分利用我镇现有的资源,充分调动师范学校及教科研、电教部门教师的积极性,吸纳中小学第一线的名教师、骨干教师,同时可聘请省、地、县乃至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师资库。形成相对稳定而又具有广泛开放性,既熟悉中小学教学又了解学科前沿,学术造诣较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培训机构的教师必须首先接受继续教育。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扩展和更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深入中小学参与和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

6 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成为精于继续教育的培训者。

中小学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发挥中小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七、组织管理

1、组织领导

成立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镇教育行政部门及培训机构具体负责同志组成,负责教师培训工作的日常事务工作,包括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协调和监督。明确各级职责,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各项工作。

——中心校负责制定本镇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与措施;负责本级培训基地建设;负责培训本镇中小学骨干教师;落实培训经费。对各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

——中心校负责执行本镇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负责将计划和措施落实到校,负责本镇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组织落实。

——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本单位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档案,搞好校本培训,切实保障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

2、制度建设

参加继续教育是每个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课时。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教师资格证书再认证和教师职务评聘相结合,逐步形成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机制。

——建立完善骨干教师选拔、培训、管理、使用制度。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促进骨干教师的不断成长和骨干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

——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继续执行《毕节地区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实施意见》(毕地教师字[2005]11号),加强对继续教育证书的发证、登记和验证的管理。验证采取周期验证和晋升验

7 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个继续教育周期结束,所有在职的中小学教师都必须通过周期验证,否则该的考核为不合格。在继续教育周期内需晋升教师职务的,必须完成晋升前应该完成的继续教育时数,否则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

——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激励与约束机制。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和待遇。要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职、评优、评模的必备条件,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进入良性运行状态。

按照省地县规定,继续教育工程实行“三统一”(即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发证)。教师学完规定的课程,经省统一考试、县一级考核合格者,由教师任教学校登记考核成绩并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审定,报地区教育局备案。

3、经费保障

为确保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要认真执行《贵州省教师条例》的有关规定,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建立和完善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由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共同承担成本的分担机制。用于教材建设、培训基地建设、县地级骨干教师、培训者、管理者培训等。中心校和学校按规定从国家安排的农村中小学公有经费总额中提取5%用于农村教师培训。

附件:

1、:黔西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名单

2、2006—2010年主要培训任务

城关镇中心校

二○○六年八月六日

8 城关镇中心校中小学教师

继 续 教 育 工 程 领 导 小 组 名 单

组 长:刘仁曦

副组长:周慧琴 叶福荣

成 员:万 能 施 翔 张荣杰 张 红

韩贵发 罗安顺 李光安 高 敏 镇属各中小学学校校长

办公室设城关镇中心校

城关镇中心校

2006年8月6日

9 城关镇中心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领 导 小 组 名 单

因人事变动及工作需要,经研究决定对城关镇中心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调整名单如下:

组 长:刘仁曦

副组长:万 能 施 翔

成 员:张荣杰 王洪琴 高 敏 张 红 韩贵发 罗安顺 李光安 王玉平

叶福荣 周慧琴 镇属各中小学学校校长

办公室设城关镇中心校

城关镇中心校 2009年3月6日

10

2006——2010年主要培训任务

2006年:

1、《课程的反思与重建》

2、《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4、《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

5、《新课程学科培训》

6、骨干教师培训

7、专项培训 2007年:

1、《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

2、《二十一世纪谁来教综合课》

3、《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

4、《校本研修面对面》

5、《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6、《新课程学科培训》

7、骨干教师培训

8、专项培训 2008年:

1、《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

2、《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

3、《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4、《教师培训精要》

5、《新课程学科培训》

6、骨干教师培训

7、专项培训 2009年:

1、《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

2、《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3、学科培训

4、骨干教师培训

5、专项培训

2010年:以上培训内容除骨干教师培训、专项培训外,其余各科教材考试、考核。

第二篇: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杨明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有关文件精神,为全面贯彻落实教体局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的工作精神,以教师继续教育必修课程《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教师伦理与教师礼仪》等为主要内容,结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开展研训和学习,进一步推进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操守,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针对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2011年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二、培训目标

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和校本研修,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树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特色与内容,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进行教学,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和具备良好的教师礼仪,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举止文明,以学生为本,依法施教。

3、拓宽学科知识领域,更新学科知识结构,使广大教师的学科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并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力求成为创新型教师。

4、通过培训切实提高我校教师师德修养,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创新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突显个性特长,并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积极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提高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进一步建立教师岗位培训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三、领导机构:

组长:郭志宏

副组长:陈东平 尹学峰

成员:各教研组长

四、培训内容

本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分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教育实践活动等形式。具体内容为:

1、师德教育:这是贯穿整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主要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及师德教育论坛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法制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抓好文明礼仪教育。所学课程为:《教师伦理与教师礼仪》《教育法》《教师法》。

2、有效教学的培训,这是本期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核心问题。通过变革师生关系、教学关系,试行“先学后教”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以

学定教,切实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重点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和课堂教学技能、学科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把教学技能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所学课程为:《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走进新课程》。

五、培训方式

集中培训与分层培训相结合;主讲式与互动式相结合;自学与集中学相结合。

依据我校实际,建立和谐、平等、信任的培训者和学习者的关系,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把师德培训放在首位,强化教师教学技能,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的品位,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集中与分散实践相结合,教师“自学”与“互学”相结合。以“课例”为载体进行教学型培训;以“课题”为载体进行研究型培训;以“学”为着眼点进行学习型培训。

1、专题讲座:由参加二级培训的教师承担,按培训要求进行。

2、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中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主题研讨”“如何开展课堂有效教学”“怎么先学后教”等活动。

3、案例分析:通过任课教师典型教学案例分析、讨论,提高教师分析鉴别能力,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创新教学。

4、读书自学:对继续教育教材,认真研读,做好笔记及读书心得体会,教师完成两门课的学习笔记各10000字以上。

六、培训要求

1、校本培训期间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到校本培训中,认真聆听讲座、做好校本培训记录,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研讨,做好读书笔记和撰写心得,保证参与培训、体味快乐、有所收获。

2、请各位老师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培训,缺勤、迟到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3、校本培训期间,学校会按要求,安排专人及时考核上缴材料情况。

第三篇: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大力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根据《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二五”(2011-201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特制订《马家桥小学“十二五”(2011-201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希望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师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校教师继续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为抓手,以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创新精神、业务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骨干教师建设为重点,按照“打造骨干、倾斜农村、推动校本、覆盖全员、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统筹安排全校教师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为推进全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我校基础教育水平,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决战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全体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渗透“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学科培训为主要内容,以一线教师为重点,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为引领,以“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计划”(简称“省培计划”)和市级培训为抓手,以县级培训为基础,以校为本,积极探索并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新模式。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大力推动校级培训,全面提升我校全体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配置科学、结构合理、充满合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实施原则

(一)坚持以教师为本、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施训的原则。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全员培训和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校本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和学历提升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以校为本,强化校本研修,鼓励创新,围绕“提质减负、高效课堂”,提高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则。

四、培训对象

全校在职教师

五、任务及内容

培训分全员培训、专项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

(一)全员培训

拟用五年时间对全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总学时的培训,原则上年均不低于72学时。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按照分类、分层、分岗、分科组织实施的培训(含“四新”)不少于300学时。在总学时中,组织教师参加县级及其以上集中培训不得少于240学时。

全员培训以学科为基础,并将“一德四新”与各学科培训有机结合。

1.师德教育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使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做到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人师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新理念

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新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4.新方法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培训,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新技能

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课后反思、学情分析、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专项培训

加大省、市、县骨干教师后备人选的培训,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省、市、县、校四级骨干教师梯队,提高各类骨干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比例,努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工程。推动学校校本研修有效开展。

1.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十二五”期间,学校按照全校教师总数的10%选拔培训本地骨干教师,使我校骨干教师覆盖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校级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

强各级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并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班主任远程培训计划。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我校所有班主任进行培训,创造条件让班主任“走出去”,开开眼界,拓宽视野,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3.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计划。

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普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级培训,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我校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

4.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计划。

按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实施培训。

六、完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教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骨干教师选拔、特级教师评审、评优评模等的依据。对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要给予表彰或奖励,对继续教育工作组织不利的教师要给予批评,对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擅自中断参训,或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当年考核视为不合格。

建立和完善教师校本培训质量监督管理、考核评估机制。加强教师培训项目的过程评价和绩效考评。把教师培训纳入学校教育整体工作当中。

实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制度。按照《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登记。五年内,全体教师要按规定参加各种培训、完成培训学时,通过各种考试考核合格,并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2011-2015年)”。

完善培训档案制度,加强培训档案建设。学校要设立专人管理培训档案,及时记录、收集、整理培训资料并分类归档,做到各类文件、培训资料、图片音像资料齐全。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档案制度,建立和完善培训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实行电子档案管理。

七、加强教师培训能力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

整合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教师教育网络平台和学习资源库,更好地满足教师多样化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培训效益。

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团队及制度建设。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培训者队伍。

八、保障措施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加强统筹管理,增加经费投入,明确政策导向,完善监督保障体系,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马家桥马家桥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本规划的实施推进、政策制定、研究指导、资源整合和评估监控,分析和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创建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规划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各职能部门承担的职责和任务,领导小组将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校长的首要任务是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将聘用教师和培养教师有机结合,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场所。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根据本方案和实际情况制订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培训。高标准、严要求、加强过程监控,确保培训质量。

(二)经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机制,财政教育经费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行动计划配套经费落实到位。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确保学校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并做到教师人均培训经费逐年增长;多渠道筹措教师奖励经费,用于对各类优秀教师的奖励;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资助优秀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培训进

修和教育学术交流活动。建立健全项目实效与经费拨付挂钩的制度,规范经费使用,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九、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9月底前)。

主要工作:认真做好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与宣传,提高认识,搞好调研,制定学校规划、实施细则和管理措施。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4年底)

主要工作:从学校实际出发,分期分批逐步展开培训活动。培训中要注重过程、讲求实效、保证质量,切忌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加强对校本培训的指导和检查。随时迎接各级中小继教工程办的工作检查。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

主要工作:4月底前,开展自查自评工作,对自查自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5月底前,接受龙场镇继教工程办的检查验收;6月底前,接受修文县中小继教工程办的检查验收;7-9月底前,接受贵阳市中小继教工程办的检查验收。10-12月,接受省教育厅的评估验收。

待省评估验收结束后,学校将推荐在实施中小继教工程中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上报进行表彰。

第四篇:鸡场中学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鸡场中学“十二五”(2011-2015年)

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按照打造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推动校本教研、整体提高全体教师素质的工作思路,统筹教师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全面提高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推进我校义务教育水平,为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决战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渗透“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学科培训为主要内容,以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为引领,以“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计划”(简称“省培计划”)和市级、县级培训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积极探索并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新模式。加强教师培训队伍的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三、实施原则

(一)坚持以教师为本、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施训的原则。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全员培训和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和学历提升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以校为本,强化校本研修,鼓励创新,围绕“提质减负、高效课堂”提高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则。

四、培训对象 全校所有教师。

五、任务及内容

培训分全员培训、专项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

(一)全员培训

在十二五“继教工程”期间,我校教师每人接受不少于360总学时培训,从工程启动到培训结束原则上年均不低于72学时。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按照分类、分层、分岗、分科组织实施的培训(含“四新”)不少于300学时。培训学时的具体安排,在县局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根据培训需要确定。在总学时中,接受县级及其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

全员培训以学科培训为基础,并将“一德四新”与各学科培训有机结合。

1. 师德教育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使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做到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人师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 新理念

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 新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培训,使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4. 新方法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培训,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 新技能

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课后反思、学情分析、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专项培训 1. 骨干教师培训

“十二五”期间,我校将积极选拔骨干教师参加县级骨干教师培训,按教师总数的3.5%选拔培训为县级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培训中,将统筹安排和规划,使选拔、培训的骨干教师覆盖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

“十二五”期间,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我校所有班主任进行不少于30学时的培训。班主任培训要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3.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

在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级培训,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我校力争80%以上的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4. 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

按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黔教法发[2011]152号文件要求完成对所有教师的全员培训。

5. 新任教师岗前培训

对新任的教师进行不少于120学时的集中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此项培训学时不计入“继教工程”培训360总学时中,实行单独登记。

6. 教师培训团队提升培训

教师培训团队是指实施教师培训的管理者团队和培训者团队。通过组织参加县级开展教师培训团队提升培训,使管理者准确把握我省“继教工程”的总体规划、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增强培训组织策划能力和管理能力;使培训者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增强对培训课程和内容的策划设计能力;改进教师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者的培训能力和指导校本研修的能力。

(三)学历提高培训

在职为主、脱产为辅。按照专业对口、学用一致、按需培训、对口提升的要求,推进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培训。到2015年,我校教师学历达到大学本科以上的不低于80%。

六、完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在县局学科考试或考核制度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及评价制度。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骨干教师选拔、特级教师评审、评优评模等的依据。对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要给予表彰或奖励,对继续教育工作不力的个人要给予批评,对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擅自中断培训,或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视为不合格。

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质量监督管理、考核评估机制。加强教师培训项目的过程评价和绩效考评。将教师培训纳入教育督导工作。

实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制度。按照《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登记。五年内,按规定参加培训、完成培训学时并考试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2011-2015年)。”

完善培训档案制度,加强培训档案建设。学校设立专人管理培训档案,及时记录、收集、整理培训资料并分类归档,做到各类文件、培训资料、图片音像资料齐全。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档案制度,建立和完善培训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实行电子档案管理。

七、加强教师培训能力建设,完善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我校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形成上联高校、和各级培训机构,下联教研组,发挥校本教师培训机构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中组织协调、专业支持和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强教师培训团队及制度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培训者队伍。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实行专门负责

全校教师要认识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切实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领导,建立健全“继教工程”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落实专人负责,明确工作职责,统筹推进“继教工程。”

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阵地,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者、组织者和第一责任人。校长要结合实际,制定教师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要有效组织实施校本研修并加强管理和指导,确保培训任务顺利完成。

(二)加大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经费

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要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的规定,设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款”,确保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认真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足额专款用于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为主体、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九、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8月底前为启动阶段。在启动阶段,各中小学校要认真组织学习省、市、县有关文件,领会精神,广泛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思想认识,要搞好调查研究,制定本地培训规划、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组织管理者和培训者培训。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4年底为全面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应根据当地实际分期分批地逐步展开培训活动。培训中,要注重过程、讲求实效,保证培训质量,切忌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此期间,学校要加强管理和检查。每年接受市、县的专项检查指导。

2013年,接受省的中期检查。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1-12月为评估验收阶段。其中,2015年5月底前学校完成对本校“继教工程”检查验收;2015年6月底前,迎接县对我校“继教工程”的检查验收;2015年9月底前,迎接市的检查验收;2015年10—12月,接受省的评估验收。

省、市评估验收结束后,我校将对“继教工程”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鸡场中学 2011年9月1日

第五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面向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逐步建立起符合我校实际的继续教育制度。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唐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为依据,根据基础教育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坚持灵活性和多种模式的培训形式,坚持按需施教,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岗位提高,促进自主学习,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体系,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二、继续教育范围:全体在职教师。

三、培训学习目标:

1、参加各级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在培训范围内,教师要按时完成培训学时,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选培校级骨干教师,并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分别参加市、省骨干教师培训,使骨干教师梯队基本形成。

3、全体教师普遍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大部分教师具备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能开展不同程度的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4、不断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5、建立一支有较强培训能力的教师队伍。

四、培训类别和任务:

1、新教师或新调入教师培训

1)培训对象:0——1年教龄的新教师或新调入教师。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熟悉班主任工作,尽快适应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3)培训内容:

主要为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所担任学科的学科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分析、教学基本功以及班主任工作等,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增加教育学、心理学内容。

4)培训要求:

所有新教师均需参加新教师培训。培训学时不少于16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60学时,

新调入教师培训期为一年,期满经考核不合格者延长一年培训期。

2、教师岗位培训

1)培训对象:1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合格的知识结构,胜任本职级及晋升高一职级业务要求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基本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3)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学科知识更新与扩展,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实践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以及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等,要突出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培养教师使用新的课程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突出培养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培训要求:

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岗位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5年内累计参加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训。学校根据县教体局有关文件规定,每年将教师岗位培训情况进行记载

3、骨干教师培训

1)培训对象:25名骨干教师,其中的部分教师将分别参加省、市级培训。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努力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在全区乃至全省和全国较有影响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3)培训内容:现代教育理论研修、教育科研专题、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研究、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等。

4)培训要求:骨干教师培训要求从“经验型”转向“研究型”,从“模仿型”转向“创新型”;从“个案指导”转向“面上辐射”。要坚持集中培训和分散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业务指导与品格熏陶相结合;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阶段培养与长期跟踪相结合。

学校积极向市、省推荐优秀骨干教师人选,并保证骨干教师按时参加培训。

4、计算机全员培训

1)培训对象: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普遍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会利用计算机上网查询信息,了解教育教学和有关科研成果的最新动态,部分教师具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

培训内容: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软件的使用和上网查询资料,利用平台制作简单教学软件技术,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教育科研等。

3)培训要求:学校先全部轮训,培训结束后,接受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考核验收。

5、提高学历层次培训:

1)培训对象:已取得国家规定学历的教师。

2)培训目的: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3)培训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教学计划》要求对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教育。

4)培训要求:2011年,我校教师达到专科水平的比例提升到90%以上,提高学历培训必须将知识的系统传授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教育实践环节。

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助学自考、成人高考、研究生课程班以及教育硕士的学习。

五、继续教育的方式

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方式是校本培训、集中培训和利用现代教育信息开展培训。

校本培训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继续教育形式。集中培训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下达培训计划和组织实施的培训。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平均每年不少于48学时。本着统筹管理、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以集中培训为主的方式进行。培训机构每年要组织不少于30学时的集中培训,学校每年组织不少于18学时的校本培训。

学校要把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中,每年制定出校本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强化培训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培训工作,并对教师参加培训情况进行考核。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学校每年将校本培训方案上报区继续教育办公室,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六、继续教育的管理

学校切实搞好校本培训计划,发挥师资培训重要阵地的作用,校长要发挥好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方案,组织开展好培训工作,使本校教师在本周期内完成各项培训任务,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七、条件保障

1、依法治教

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校依法保障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全体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

2、建立激励和制约机制学校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列入教师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条件,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期间,仍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3、实行继续教育证书制度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继续教育证书》是在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凭证,是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依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使用与管理办法》,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实行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没有参加继续教育或继续教育学分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能参加职称评聘,不能续聘教师职务。

4、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

学校在实践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科学研究,积极申报和承担实验课题,开展应用性研究,在继续教育实践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为县市开展继续教育提供指导和支持。

5、保证继续教育经费

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学校与个人相结合的方式负担。

6、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开放高效的培训系统。

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校依法保障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全体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

7、完善继续教育领导机构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支部书记、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总务主任为成员的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教科室,办公室主任由教科室主任兼任。

上一篇:教学反思心得体会下一篇:家校共育征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