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唐镇河东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实施方案

2024-04-21

思唐镇河东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实施方案(共7篇)

篇1:思唐镇河东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实施方案

思唐镇河东小学“十二五”(2011-2015年)

继 续 教 育 工 程 实 施 方 案

河东小学继教办公室 2011年9月10日 河东小学“十二五”(2011-2015年)教师

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完成 “十二五”期间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促进我校片区教育发展,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根据《贵州省“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铜仁地区“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思南县“十二五”中小学教师教学教育工程实施意见》及《思唐镇 “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学区教师继续教育将秉承培训为教育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新课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突出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我学区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坚持“打造骨干、夯实校本,优化课堂、提升课研,全员参与、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进一步加大继续教育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形成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促进我学区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的长远发展。

二、目标要求

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国培计划、省级培训、市级培训”为引领,以“县级培训”为基础,以“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为抓手,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决战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创设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的培训模式,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培训任务。保质完成上级规定的每位中小学教师五年共360学时的全员培训任务,新教师120学时的培训任务。把师德师风教育融入到培训中,切实增强广大教师的敬业意识;全面推进校本研修,构建高效的校本研修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健全教师培训管理工作机制,形成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充实教师学习时间。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河东小学(片区)全体在职教师。

四、培训内容

培训分为:全员培训、专项培训、学历培训。

(一)全员培训

全员培训以“一德四新”为主要内容(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涉及师德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校本研修、教育教学评价、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拓展。“十二五”期间,我校将按上级要求认真完成全员培训,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分类、分层、分岗、分科组织实施的培训(含“四新)不少于300学时。培训学时的具体安排,在县局镇教办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和培训需求确定。在总学时中,县级及以上集中培训五年内不得少于240学时,学校集中培训不得少于120学时。具体要求如下:

1、师德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我学区师德教育工作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切入点,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满意的教师”为指针,以增强“责任感”和“生命感”为主题,以教师“十个不准”承诺为重点组织开展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主题的系列师德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实施“师表工程”,塑造教师高尚的道德行为,引领教师履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结合省、地、县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教师的要求,抓住当前师德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专题讨论、撰写心得等形式认真开展师德教育,强化“关爱贫困生、给贫困生送温暖;关爱学困生,给学困生送信心;关爱特殊生,给特殊生送方便;杜绝体罚学生,歧视差生,杜绝伤害学生心理”的爱生活动。要求教师明确“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点滴皆楷模。”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营造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渗透品德教育的“三维育人环境”,促进教育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确保规范办学行为工作取得实效。此项工作集中培训不少于60学时。

2、新理念

根据教育局《方案》中“新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我学区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新理念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我们将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和认真完成二级培训,认真开展“校本培训”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让“集中培训和自主研修相结合、静态的成果总结和动态的过程研究相结合”,让培训持续在教师教学生活的全过程。让教师课前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进行反思、交流。让教师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将思想转化为性格。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把好教学质量关”的要求。培养教师自我规划、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能力。

3、新知识

我学区教师“十二五”继续教育新知识培训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认真完成二级培训的前提下,每位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终身教育的人生理念,关注自我的专业成长。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全面贯彻改革精神。各科课程标准及其解读。利用各种渠道不断学习,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跨学科综合知识。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修养,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整的人。让全体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搭建终生学习“立交桥”。

4、新方法

在教育局《方案》中指出“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下,引领教师把持续不断的反思作为一种研究方式,引导教师多以课例为载体,将日常点滴的教学工作、教学活动与新问题结合起来,力争在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有明显改观,引导教师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上处理好学科目标与综合素养、探究体验与接受理解、自主学习与同伴合作等方面关系。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不断地追问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多给学生提供体验机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坚决避免老师死教书和学生死学习以及老师用作业来变相惩罚学生的现象。

5、新技能

在教育局《方案》中“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及课后反思等基本技能;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不断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指导。我学区将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以教师集体备课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学习和应用新技术,完成省规定的技术教育能力“中级水平”培训任务,并把新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把新学和已有的知识有机融合;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专项培训

1、骨干教师培训

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信息技术运用、教育科学研究等形式,培养教师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一支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高政治教育素养和专业化水平的教师队伍,五年内预计,培训、选拔10名镇级骨干教师,5名左右县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争取有市级和省级骨干教师。

2、教师素质提升培训

组织选拔校学科课堂教学优秀教师在学区各校巡回上示范课,对教师们进行课堂教学培训,为我学区构建一支校本研修骨干团队,扎实推进校本研修。积极推荐和选拔学区优秀教师参加县、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及校际交流活动。

3、幼儿园教师的培训

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实施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计划”,切实抓好辖区幼儿园园长、教师的全员培训,尤其是非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的培训。

4、班主任远程培训

深入实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根据省、市、县安排,结合我学区实际,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等方式,在2014年12月底之前,全体班主任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班主任了解班主任常规工作及基本要求,探究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规律,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自觉性。通过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和方法,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积极探索,学会协调各方面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五年内对学区所有班主任教师进行不少于50学时的专题培训。

4、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

在普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级培训,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全体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的比例达到90%以上。

5、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

按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黔教发[2011]152号文件要求实施培训,使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效渗透法制教育。着力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

6、新教师培训

根据教育局《方案》要求,凡教龄在一年内或见习期的教师,各校必须对其进行培训,新任教师在县不得少于120学时的岗前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技能、班主任工作能力培养等为主要内容。切实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三)学历提高培训

根据我学区各校教师专业结构情况,坚持在职提升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稳步推进我镇教师学历提升工作,通过实施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到2015年,实现教师专科学历达到达到90%以上。

五、实施步骤

按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河东学区“十二五”期间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分启动、全面推广、评估验收三个阶段。

(一)启动阶段:2011年8月底为启动阶段。成立“河东学区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拟定工程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广泛做好宣传工作;制定学区培训规划、实施细则和管理措施;对管理者和培训者进行培训。学区各校拟定本校校级培训计划、措施等。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4年年底为全面实施阶段。按县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逐步推进,不搞“一刀切”和“齐步走”。在培训项目、培训进度上结合各校实际自行决定内容的安排和时间的先后,确保总体上在2014年底前完成实施意见规定的培训任务。在全面实施阶段,注重过程、讲求实效,保证培训质量,切忌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在抓好学区全员集中培训的同时,加强对辖区教学点学校培训管理的指导督查,严禁出现培训死角。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1—12月为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3月底前各校进行自查,完成校级自评自查验收,4月底前完成镇级自评自查验收,6月底前迎接县“十二五”领导小组的验收,7至9月底前做好准备迎接市级的验收,10至12月迎接省级验收。

六、培训要求

1、河东学区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 陈德友(河东小学校长)副组长: 杨 权(白沙井小学校长)

罗克成(河东小学教导主任)

成 员:田正典(河东小学党支部书记)覃志军(白沙井小学教导主任)

赵再贵(映山小学校长)

谢仁国(万胜小学校长)

李茂强(河东小学财务会计)

张红芬(河东小学语文教研组长)

程 芳(河东小学数学教研组长)杨 玲(河东小学少先队辅导员)

邵尧东(河东小学继教专干)

学时初审认定员:罗克成 学时登记员:邵尧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河东小学学校教导处,由罗克成任办公室主任,罗克成、覃志军、邵尧东负责具体办公。(覃志军、赵再贵、谢仁国分别负责白沙井小学、映山小学、万胜小学继教培训资料及教师个人档案资料收集、汇总、填报。)

学区内各校成立校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经办人员专门抓,并结合实际拟定实施意见和管理措施。

2、各校要每学期要拟定出具体工作计划和总结,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要培训场所,确保人员到位,使培训落到实处。

3、依靠骨干,利用远教设备,扩展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定期组织面授辅导;经常组织优质课竞赛和观摩课,研究课等教学活动,搞好校本课题研究,激发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建立健全集体档案和教师个人档案。

河东学区继续教育办公室 2012年9月10日

篇2:思唐镇河东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实施方案

根据黔教师发【2011】220号文件《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铜教发[2013]43号《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的通知》、铜教发[2013]124号、铜教发[2013]155号等“十二五”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文件精神,结合《思唐镇河东小学(片区)“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细则》和我片区校本培训工作计划,我校决定于2013年7月8日、7月9日开展师德教育全员集中校本培训。具体培训方案如下:

培训方法:全员集中培训

主讲教师:陈德友(7月8日)、杨权(7月9日)培训对象:思唐镇河东小学(片区)全体在职教师

培训内容:本次培训为师德教育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以《师德新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经典读本》有关内容为主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学习,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职业素养,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人师表,做学生的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培训学时:每次培训主讲教师记16学时,参训教师记8学时。授课讲稿:由培训教师负责提供。培训要求:

1、全体学员必须遵守培训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学习的要提前履行请假手续。学习时不看与学习无关的书报,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每位教师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参加培训学习,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培训结束后,学校将对集中培训的内容进行检查记载,作为该教师评优、晋级、评职、骨干教师的选拔等的重要依据。

3、培训结束后每位教师要认真写好师德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或经验总结两篇(每篇不少于1500字),交中心学校继续教育办公室备案。

河东小学继续教育办公室

2013年6月20日

思唐镇河东小学(片区)“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师德新说》

校 本 培 训 方 案

河东小学继续教育办公室

篇3:思唐镇河东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实施方案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类比推演认识方程

联系生活实际,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感知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逻辑关系或是数量关系,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方程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用字母表示、代替数值,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们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类比推演。

儿歌是孩子们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数蛤蟆”就是其中之一。在认识方程的教学时,教师刚一提及数蛤蟆,大多数听课的学生就开始数了起来,而且兴趣盎然。过了一会儿,当教师提出质疑“青蛙的眼睛和腿与青蛙的数量有什么关系或规律”时,学生迅速列出了一组数据,并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教师给出的青蛙数量代号得出了“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只嘴”的数量关系。当教师把代替数值的字母a换成x时,“x只青蛙x张嘴,2x只眼睛4x只嘴”的推论就水到渠成了。在得出上述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一些数量关系问题的解析就变得轻松得多。比如:妈妈比淘气大26岁,如果用字母n来表示淘气的年龄,妈妈的年龄应该怎么表示呢?这个问题在没有进行前面的学习时,大多数学生一时半刻也转不过弯来,不过如果经过了数蛤蟆的儿歌练习作为“热身”,情形就会发生巨大的转变,几乎大多数学生可以立刻说出26+n的算式来。其他诸如“1张桌子4条腿,a张桌子有条4×a腿”、“买1本故事书需要a元,买8本故事书需要8×a元”之类简单问题也几乎张口即来。

二、联系学习实际进行教学,深化学生对方程的认识,加强知识的应用

联系学生学习实际进行方程教学,同样可以加强学生对字母替代数值的方式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明确方程的应用价值和范围。

比如教师可以用最常见的正方形周长公式来作文章。先让学生计算边长分别为10、20、50的正方形的周长,然后用a取代边长的数值,学生根据思维惯性就会得出4×a的结论。再出示一些类似问题,比如“用火柴摆三角形,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火柴,摆2个三角形需要6根火柴,摆a个三角形需要?根火柴?”学生不仅在应用知识过程中提高了技能,而且对相关知识的应用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认清等量关系

等量关系是方程式的基础,只有认清等量关系才能更好的理解方程式,并对方程式进行解析。说明等量关系最直观的传统方法是使用天平演示,但是天平的使用有诸多限制,比如只能称量细小的物体、太远看不清刻度等。这些问题在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广普及后得到了很大改观,特别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广泛应用,为教学课堂的信息呈现和数量关系解析提供相对较完美的解决手段。

教师在讲解方程的等量关系时,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来进行剖析和说明。在学生理解了等量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就能轻易地列出方程式。比如我们想以鸡鸭鹅来说明等量关系,就可以使用Power Point软件的绘图功能,绘制一个“天平”,再从网上下载鸡鸭鹅的图片。然后通过不同数量的鸡鸭鹅在不同位置上的摆放,分别显示等量与非等量的数量关系。而鸡鸭鹅三种动物则可以用三个不同的字母来代替,正好让学生进一步对方程中字母的意义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通过在大屏幕上投影显示的信息呈现方式,既可以让后排的学生也能清楚地观察鸡鸭鹅数量位置变换的过程,解决使用天平距离太远就无法看清的弊端,又能让学生清晰地看懂天平上的数量关系,进而对方程和等量关系有更明确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我们接着使用投影屏幕呈现图片“天平上的樱桃和砝码”,学生通过观察会迅速发现樱桃与砝码之间的关系,并列出等式10克=樱桃+2克。此时教师可以加以引导和提示:我们如果把樱桃换成“x”,怎么列示?于是学生得到方程:10=x+2(10克=x克+2克)。

篇4:思唐镇河东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根据《贵州省“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毕节市教育局文件(毕市教字【2011】28号)》《关于“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按毕节市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启动会的要求,为扎实推进我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完成上级“十二五”期间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促进我校教育发展,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育人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新课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打造骨干、夯实校本,优化课堂、提升课研,全员参与、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我校继续教育工作力度,积极创设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扩大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形成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完善教师培训的考核评估制度,秉承培训为教育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的理念,突出师德素养和教育

教学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我校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我校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的跨越发展。

二、目标要求

以省“围绕 “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农村教师为重点,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为抓手,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撑下的校本研修为平台,扎实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市“五大工程”的总体目标要求”为目标;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培训任务。全面构建惠及全体教师、提升全面素质、促进全程发展、实现全力服务教师培训体系。保质完成上级规定的每位中小学教师五年共120学时的全员培训任务,新教师一年60学时的新教师培训任务。五年内使全校5%以上学教师接受县级及以上骨干培训,10%以上的教师接受镇级骨干培训,努力造就一支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完成每人每年24学时的校本研修任务。深入开展网络研修,扩大网络培训对象,提高网络培训管理质量,高质量完成全体教师每学年不少于10学时的网络培训任务。把师德师风教育融入到培训中,切实增强广大教师的敬业意识;全面推进校本研修,构建高效的校本

研修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健全教师培训管理工作机制,形成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充实教师学习时间。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教师

四、主要任务

(一)全员培训

全员培训以“一德四新”为主要内容(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开展,涉及师德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校本研修、教育教学评价、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拓展。根据《毕节市教育局文件(毕市教字【2011】28号)》<关于“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要坚持统一性和灵和性相结合,并按照“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注重过程,讲求实效”的原则认真开展。”“十二五”期间,将按上级要求认真完成全员培训,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按照分类、分层、分岗、分科组织实施的培训(含“四新)不少于120学时。具体要求如下:

1、师德教育

按照教育局方案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结合我校教师实际,我校师德教育工作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切入点,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满意的教师”为指针,以增强“责任感”和“生命感”为难主题。以地区教育局出台的学校、校长、教师“十个不”承诺为重点组织开展工作。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执行《中共毕节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毕节市委组织部》出台的《干部作风行为规范“四要十不准”》。组织开展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主题的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全面实施“师表工程”,营造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渗透品德教育的“三维育人环境”,塑造教师高尚的道德行为,引领教师履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促进教育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确保我校规范办学行为工作取得实效。结合地区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教师的要求,抓住当前师德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专题讨论、撰写心得等形式认真开展师德教育。开展好“优秀班主任”、“名师”、“德育先进工作者”和各项专项活动,要求教师明确“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点滴皆楷模。”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强化“关爱贫困生、给贫困生送温暖;关爱学困生,给学困生送信心;关爱特殊生,给特殊生送方便;杜绝体罚学生,歧视差生,杜绝伤害学生心理”的爱生

活动。提高教师“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我心中的好老师”和“我为人师”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活动。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学年对我校所有教师进行考核和对所有学校进行考评,评出“文明班级、文明学校,师德标兵,师德优秀教师”予以奖励。通过考核和培训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具体行为。此项工作集中培训不少于60学时。

2、新理念

根据教育局《关于“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中“新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关、教师观和学生观”的要求。我校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新理念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和认真完成二级培训,认真开展“校本培训”深化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和教

学研究,用专家的教育理论和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对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把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让“集中培训和自主研修相结合、静态的成果总结和动态的过程研究相结合”,让培训持续在教师教学生活的全过程。专注课堂,认真开展“课堂拼搏”和“学会教学”校本培训活动,紧紧围绕一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展开一系列的研讨,从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让教师课前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进行反思、交流。让教师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将思想转化为性格。培养教师自我规划、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能力,让教师的教学有个性、有灵魂。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五年内每个教师都完成下列书籍的培训学习:

3、新知识

按教育局《方案》新知识要求:“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搭建终生学习“立交桥”。依托互联网、远程教育平台、毕节地区教育信息平台、各类科研杂志、广播电视等,了解各学科前沿动态,认真学习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科育人,促进教育教学内涵发展”。

我校教师“十二五”继续教育新知识培训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认真完成二级培训的前提下,每位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终身教育的人生理念,关注自我的专业成长。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全面贯彻改革精神。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各科课程标准及其解读。利用各种渠道不断学习,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跨学科综合知识。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修养,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整的人。不把自己作为仅仅是一名某学科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学习某学科知识。而要把自己看成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负责人,要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思考。教研中思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看书,多反思;多听课,多学习;多研究,多探索;教学中不拘泥于个人的圈子,走出去看看,感受和体验外面世界的精彩和复杂。开阔个人视野,活跃个人的思维,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实力。真正了解各学科前沿动态,促进教育教学内涵发展。广泛开展教师知识竞赛活动,读书交流活动,每位教师在活动时都带上自己所读书籍或读书笔记,将自己在书中的收获和最大体会与其他教师交流。评选优秀表彰。

4、新方法

在教育局《方案》“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下,我校将着力推进“练师能”活动的开展。引领教师把持续不断的反思作为一种研究方式,引导教师多以课例为载体,将日常点滴的教学工作、教学活动与新问题结合起来,力争在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有明显改观,引导教师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上处理好学科目标与综合素养、双基教学与能力培养、探究体验与接受理解、自主学习与同伴合作等方面关系。把自己所上的课拍成录像,然后反复观看和研究,找出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制定相关的改进方案。提升课堂教学基本功,增强课堂教学的执行力、创造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不断地追问自己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学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来,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多给学生提供体验机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坚决避免老师死教书和学生死学习以及老师用作业来变相惩罚学生的现象。

5、新技能

以教育局《方案》中“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及课后反思等基本技能;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不断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指导。我校将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以全镇教师集体备课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尊重教师的需求差异,提高参训教师的自主选择性。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发展需要,结合工作和生活情况,自主安排培训时间。学习和应用新技术,完成省规定的技术教育能力“中级水平”培训任务,并把新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把新学和以有有机融合;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改革和落实我镇集体备课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个别培训

1、骨干教师培训

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信息技术运用、教育科学研究及专家指导等形式,培养教师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一支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高政治教育素养和专业化水平的教师队

伍,在五完成30名左右镇级骨干教师和20名左右市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争取有地级和省级骨干教师。

2、新教师培训

根据教育局《方案》要求,凡教龄在一年内或见习期的教师,各校必须对其进行培训,培训不得少于60学时。培训内容主要以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技能、班主任工作能力培养等为主要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重点,教育教学中的指导、考核、要求、建议、督促、所任学科的课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班主任工作等。切实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政治业务水平。新教师指导听课情况。汇报课、教师基本功比赛。培训学习总结、教案、读书笔记、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等由教务处负责。

3、学历提高培训

根据我镇各校教师专业结构情况,坚持在职提升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稳步推进我校教师学历提升工作,通过实施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到2011年,实现我校小学教师大专化。本科文凭及以上学历者达到30%以上。

4、班主任培训

深入实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健全 班主任培训制度,根据省、地、市安排,结合我校实际,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

培训等方式,每年对全镇所有班主任教师进行不少于60学时的专题培训。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班主任了解班主任常规工作及基本要求,探究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规律,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自觉性。通过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和方法,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积极探索,学会协调各方面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五、实施步骤

按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我镇“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分启动、全面推广、评估验收三个阶段。

(一)启动阶段:2011年9—10月底为启动阶段。成立“毕节市层台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拟定工程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广泛做好宣传工作;制定本校培训规划、实施细则和管理措施;在10月底召开层台中心“十一五”继续工程总结表彰暨“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启动会。

(二)全面推广阶段:2010—2014年为全面推广阶段。按市的总体规划和计划逐步推进,不搞“一刀切”和“齐步走”。在培训项目、培训进度上结合自身实际自行决定内容的安排和时间的先后,确保总体上在2014年底前完成实施意见规定的培训任务。在全面推广阶段,注重过程、讲求实效,保证培训质量,切忌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在抓好全员培训的同时,加强对村级学校培训管理的指导督查,严禁出现培训死角。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1—12月为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6月底前,完成镇级 自评自查验收,做好准备 迎接市、地、省级的验收。

六、各类人员职责

学校职责:认真扎实地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根据市的整体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校培训计划和管理措施;建立一支由本校骨干教师组成的辅导队伍,负责对本校教师进行面授辅导;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竞赛活动;按要求建立好学校集体档案和教师个人档案;负责抓好校本培训,对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和自学自练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负责完成对本校教师的逐人考核验收任务,并做好准备,接受市、地、省逐级考核验收。

辅导教师职责:提高思想觉悟,服从领导安排,任劳任怨,有敬业精神;认真钻研培训教材,备好课,上好课;收集整理好辅导资料并归类存档;配合学校完成校级培训和考核验收任务。

教师个人职责:在完成岗位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学习领会师训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端正态度;认真拟写个人培训计划、总结,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师培训,作好培训记录,保证面授学习和自学自练时间;认真完成各种作业,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教学基本技能和学科教学业务水平,完成本阶段各项培训任务,并接受上级检查和考试考核。

七、培训要求

1、成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配置专干,真正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经办人员专门抓,并结合实际拟定实施意见和管理措施。

2、每学期拟写工作计划和总结,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要培训场所,确保人员到位,使培训落到实处。

3、依靠骨干,利用远教设备,扩展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定期组织面授辅导;经常组织优质课竞赛和观摩课,研究课等教学活动,结合“六个三工程”实验课题,搞好校本课题研究;激发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校长亲自带头,以身示范,教师制定个人达标计划,坚持互帮互学、自学自练。

5、建立健全集体档案和教师个人档案。

八、条件保障和激励机制

1、培训经费: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共同分担。

2、第三阶段按省、地、市要求统一考试,统一发证。

3、所有在职教师都应按要求参加培训,否则在职称聘任中将底聘或不聘。

4、所有人员都必须按照相关制度和职责认真完成本阶段培训工作,不认真完成的,将严格按照地、市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5、对不认真参加培训、考试、考核不合格者,见习期教师不得按时转正,其他教师不得推荐晋级和评优评模,己经评聘教师职务的,职称低聘一级,当年考核定为不合格。

6、对培训中工作认真,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优秀辅导教师和师训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篇5:思唐镇河东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实施方案

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贵州省“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黔教师发„2011‟220号)精神,《毕节地区“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为大力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赫章县综合职高“十二五”(2011—2015年)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赫章县综合职高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坚持教师队伍优先优质发展战略,以“国培计划”为抓手,以提升教师能力、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有效途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我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东风小学“十二五”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中小学教师省级教师省级培训计划”(简称“省培计划”)和市级培训为引领,以省、市、区骨干教师培训为先导,以校为本,积极探索并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新模式。创

新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11 年起至2015 年止,用五年时间对全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 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按照分类、分层、分岗、分科组织实施培训(含“四新”)不少于300学时,在总学时中区级及其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 240学时)。

三、培训对象

赫章县综合职高全体教师。

四、实施原则

(一)坚持以教师为本、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施训的原则。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全员培训和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和学历提升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以校为本,强化校本研修,鼓励创新,围绕“提质减负、高效课堂”,提高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则。

五、任务及内容

培训分全员培训、专项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

(一)全员培训

全员培训以学科为基础,并将“一德四新”与各学科培训有机结合。

1、师德教育

(1)培训内容: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依法执教的

能力和水平。通过培训学习,使教师爱岗敬业、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人师表,做学生的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培训方法:采取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专题讨论、师德论坛、撰写心得、师德演讲等形式开展教育。

(3)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职业素养,热爱教育事业。

(4)培训要求:学校要有总体培训计划,教师要拟定个人培训计划,每学年末对教师进行考核评分,五年间全体教师参加各级培训累计不少于100学时,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每人撰定师德学习论文或学习心得一篇(累计不少于4篇)。

2、新理念

(1)培训内容:培训以教材为主线,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主题,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路子。

(2)培训方法: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教育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并进行总结与反思。

(3)培训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对教育基础课程改革的确良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树

立新的教育观、人材观和质量观。实现教育教学观念、教师角色和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4)培训要求:学校拟定总体培训计划,教师拟定个人培训计划,五年参加各级集中培训不少于60学时,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每学年撰写至少一则案例分析(五年不少于4则)。学校每学年要对新理念培训工作进行小结。

3、新知识

(1)培训内容: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拓展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培训使教师知识素养、学科知识水平、教学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2)培训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小组培训、集中培训,或利用业务学习实施培训学习。以“公开课、示范课、交流课”等活动培训教材确定研究课题,以开展优秀教案、优秀案例、优秀课件等评比,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3)培训目标: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开展“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4)培训要求:学校要拟定总体培训计划,教师个人要拟定培训达标计划,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五年中每位教师参加各级培训累计不少于80学时;听课、评课不少于60节次;

上公开课、示范课、说课和评课不少于10次;撰写教学案例分析每学年不少于2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不少于10件;每份课件要附有学校的评价考核表,并在电脑中进行备份;上公开课、示范课要有教案备查;听课、评课和说课要有记录。

4、新方法

(1)培训内容: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2)培训目标和方法:通过培训,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性。

(3)培训要求:学校要拟定总体培训计划,教师个人要拟定培训达标计划,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五年中每位教师参加各级培训累计不少于60学时。

5、新技能

(1)培训内容: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教学反思、学情分析、考核评价、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率。

(2)培训方法:采取多级培训方式,省、地对培训者进行培训,县级培训校级辅导者,校级培训主要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校本集中自学自练和对个别教师的重点辅导。采取集中面授和自学自练相结合的模式,辅以个别辅导方式进行。

(3)培训目标:使教师普通接受新一轮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操作能力。

(4)培训要求:学校拟定总体培训计划,教师拟定个人培训达标计划。五年中,除完成新课程培训规定的多媒体课件任务外,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学生成绩统计等必需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操作来完成,县级考核评估时要查阅电脑中的备份资料、现场考察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五年间教师参加各级集中培训累计不少于60学时。

学科培训按分别对政治、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体育、艺术、踪合实践课和其内容的学科培训。方式采取校本教研和专项培训的办法进行。做到时间、人员、地点、内容落实。

(二)专项培训

加大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后备人选的培训,建设学校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型教师构成的多层次骨干教师梯队,提高各类骨干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比例,努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

和素质提升工程。推动我校校本研修有效开展。

1、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十二五”期间,我校按照教师总数的10%选拔培训骨干教师,在选拔培训和推荐骨干教师时统筹安排和规划,使我校骨干教师覆盖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校级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使骨干教师逐步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2、教师素质提升计划。

通过地级及以上培训机构对教师进行培训,邀请(聘请)特级教师、教育名师、骨干教师等来校讲课和指导,为我校构建一支校本研修骨干团队,扎实推进校本研修。

3、班主任培训计划。(30学时)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因此学校把班主任培训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在本周期内,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我校所有班主任进行每五年不少于30学时的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4、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计划。(50学时)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普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级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能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90%的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5、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计划。(20学时)按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黔教法发„2011‟152号文件要求实施培训。

6、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计划。(120学时)

对新任教师进行不少于120学时的集中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此项培训学时不计入继教工程培训360总学时中,实行单独登记。

(三)学历提高培训

在职为主、脱产为辅。按照专业对口、学用一致、按需培训、对口提升的要求,推进我校教师学历提升培训。到2015年,我校教师学历100%达到专科以上、40%达到本科以上。

六、保障措施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加强统筹管理,增加经费投入,明确政策导向,完善监督保障体系,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赫章县综合职高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本规划的实施推进、政策制定、研究指导、资源整合和评估监控,分析和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创建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规划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各职能部门承担的职责和任务,领导小组将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将聘用教师和培养教师有机结合,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场所。学校要成立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根据本方案和实际情况制订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培训。由学校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对全校的“继教工程”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要求、加强过程监控,确保培训质量。

(二)经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机制,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行动计划配套经费落实到位,设立教师培训专

项经费,确保学校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并做到教师人均培训经费逐年增长;多渠道筹措教师奖励经费,用于对各类优秀教师的奖励;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资助优秀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培训进修和教育学术交流活动。建立健全项目实效与经费拨付挂钩的制度,规范经费使用,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政策保障

建立和完善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拟定学科考试或考核制度。把教师资格再认证制度与教师继续教育结合起来。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教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骨干教师选拔、评优评先等的依据。对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要给予表彰或奖励,对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擅自中断参训,或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当年考核视为不合格。

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质量监督管理、考核评估机制。加强教师培训项目的过程评价和绩效考评。实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制度。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培训学时根据《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5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完善培训档案制度,加强培训档案建设。学校设立专人管理培训档案,及时记录、收集、整理培训资料并分类归档,做到各类文件、培训资料、图片音像资料齐全。建立和完善培训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实行电子档案管理。

七、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 10月为启动阶段

印发《赫章县综合职高“十二五”(2011—2015年)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召开启动会,认真做好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与宣传,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 10月-2014年为全面实施阶段

注重过程、讲求实效,保证培训质量,分期分批逐步开展培训活动深入教研组,加强对培训的业务指导和检查。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 年6 月为评估验收阶段 2015年 5月底前,我校将完成自查评估。6月底迎接县、地教育局评估验收; 7月底,迎接省教育厅的评估验收。

赫章县综合职高(2011-2015)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

2011年10月

附:遵义市**小学“十二五”(2011—2015)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名单

遵义市**小学“十二五”(2011-2015)

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颜尧珍

副组长:刘玉华

成 员:李康林 宋 静 吴丹璇 沈宇新 陈 健

付天其 李庆举 杨仕龙 王昭敏 龙 娟

姚 吉 黄 瑛 高 旭

学校继续教育办公室联系电话

负 责 人:付天其 电话:8825512

遵义市**小学

篇6:思唐镇河东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实施方案

实 施 方 案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为扎实推进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下简称“继教工程”),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城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坚持“培训校长、打造教师、评估学校”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益,全面提高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巩固提高我校义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五好工程”(即每学年每一位教师必须上好一节主题鲜明的研讨课,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好文章,做一个好课题,做一个好的专题报告)为载体,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为抓手,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撑下的校本研修为平台,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教师。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11年起至2015年止,用五年时间,对我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

“十二五”“继教工程”培训坚持分类、分层、分岗、分科原则,以学科培训为基础,将“一德四新”有机地融入各个学科培训。其中,师德教育不得少于60学时,“四新”的培训学时分配,在上级制定具体分配方案后执行。

我校“继教工程”培训分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全员培训要以校本研修为主,聚焦课堂,要注重校本研修的自主创新和培训质量的提高。专项培训要以“打造骨干”为主导,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构建校级骨干教师梯队。

(一)全员培训

1、师德教育

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新理念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目标,以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为主要内容,树立新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鼓励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新知识

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实践成果,更新学科专业知识,使我校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实现学科育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等的综合素质,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4、新方法

要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参与式,任务驱动式,体验式等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力、知识建构力及学习实践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执行力、创造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5、新技能

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强化教师备课、研课、上课、观课、说课及议课的能力,增强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倾听、思考、交流、提问和应对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

(二)专项培训

1、积极实施上级关于“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积极选拔教师进行参培参训。促使我校骨干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使骨干教师覆盖学校和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

2、实施骨干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对我校骨干教师进行提升培训,增强其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使其成为当地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

3、实施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结合“国培计划”,通过省、地、县三级培训,对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教学等紧缺学科教师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4、实施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五年内,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班主任进行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班主任培训要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5、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计划。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普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中级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能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90%以上的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6、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培训内容应包含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所任教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班主任工作等。

(三)学历提高培训

坚持以在职攻读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稳步推进我校教师学历提升工作,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措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

学校各部门要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切实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长:陈 华 副组长:马厚燕

成 员:施红娜 李桂飞 杨蕾 桂宝翠 贾丽 秦艳君

唐秀华 桂宝瑞 吴佳敏

(二)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化管理 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五年内须接受不低于360学时的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低于240学时)。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培训学时根据文件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学校将给予表彰或奖励,对继续教育工作不支持的、态度不端正的、不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擅自中断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当年考核视为不合格。

(四)加大投入,保证教师培训经费

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的规定,确保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足额专款用于学校教师培训。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6月底前为启动阶段。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4年为全面实施阶段。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1-12月为评估验收阶段。省评估验收结束后,学校将对“继教工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盘县普田乡中心小学

篇7:思唐镇河东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实施方案

(一) 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 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 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 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 主要目标。

到2015年, 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 (按2005年价格计算) , 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 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 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2015年, 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 086.4万吨, 比2010年的2 551.7万吨、2267.8万吨分别下降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0万吨、2 046.2万吨, 比2010年的264.4万吨、2 273.6万吨分别下降10%。

二、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

(三) 合理分解节能减排指标。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国家产业布局等因素, 将全国节能减排目标合理分解到各地区、各行业。各地区要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 明确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排污单位的责任。

(四) 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

加强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统计, 建立和完善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制度以及分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季度统计制度, 完善统计核算与监测方法, 提高能源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修订完善减排统计监测和核查核算办法, 统一标准和分析方法, 实现监测数据共享。加强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统计监测, 建立农业源和机动车排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完善节能减排考核办法, 继续做好全国和各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公报工作。

(五) 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把地区目标考核与行业目标评价相结合, 把落实五年目标与完成年度目标相结合, 把年度目标考核与进度跟踪相结合。省级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国务院报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有关部门每年要向国务院报告节能减排措施落实情况。国务院每年组织开展省级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将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纳入政府绩效和国有企业业绩管理, 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并对成绩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六) 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 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 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查, 严格贷款审批。建立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责任制, 严肃查处越权审批、分拆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 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高标准, 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

(七)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抓紧制定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 将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指导、督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安排资金, 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央财政统筹支持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加大支持和奖励力度。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公告制度, 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 严格控制国家安排的投资项目, 暂停对该地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办理核准、审批和备案手续;对未按期淘汰的企业, 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对虚假淘汰行为, 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和地方政府有关人员的责任。

(八)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重点支持对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和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提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

(九) 调整能源结构。

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基础上发展水电,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电, 加快发展天然气,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到2015年,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1.4%。

(十) 提高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到2015年, 服务业增加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47%和8%左右。

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十一) 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实施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节约替代石油、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 以及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和节能能力建设工程。到2015年, 工业锅炉、窑炉平均运行效率比2010年分别提高5个和2个百分点, 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提高2~3个百分点, 新增余热余压发电能力2 000万千瓦,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 000万平方米,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 000万平方米, 高效节能产品市场份额大幅度提高。“十二五”时期, 形成3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十二) 实施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改造提升现有设施, 强化脱氮除磷, 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 加强重点流域区域污染综合治理。到2015年, 基本实现所有县和重点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 全国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 200万吨, 新建配套管网约16万公里,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 形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280万吨、30万吨。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 形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140万吨、10万吨。实施脱硫脱硝工程, 推动燃煤电厂、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 形成二氧化硫削减能力277万吨;推动燃煤电厂、水泥等行业脱硝, 形成氮氧化物削减能力358万吨。

(十三) 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再制造产业化、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建设100个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80个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示范城市、50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5个再制造产业集聚区、100个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

(十四) 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所需资金主要由项目实施主体通过自有资金、金融机构贷款、社会资金解决, 各级人民政府应安排一定的资金予以支持和引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的主体责任, 严格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和管理, 国家对重点建设项目给予适当支持。

五、加强节能减排管理

(十五)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机制, 制定实施方案, 把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地方政府, 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加大考核和监督力度。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作为控制地区能源消费增量和总量的重要措施。建立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预警机制, 跟踪监测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和高耗能行业用电量等指标, 对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的地区及时预警调控。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以及城乡建设和消费领域全面加强用能管理, 切实改变敞开口子供应能源、无节制使用能源的现象。在大气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

(十六) 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依法加强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实现节能2.5亿吨标准煤。落实目标责任, 实行能源审计制度, 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 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扩大能源管理师试点;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 加快实施节能改造, 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地方节能主管部门每年组织对进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公告考核结果。对未完成年度节能任务的企业, 强制进行能源审计, 限期整改。中央企业要接受所在地区节能主管部门的监管, 争当行业节能减排的排头兵。

(十七) 加强工业节能减排。重点推进电力、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纺织、印染、食品加工等行业节能减排, 明确目标任务, 加强行业指导, 推动技术进步, 强化监督管理。发展热电联产, 推广分布式能源。开展智能电网试点。推广煤炭清洁利用, 提高原煤入洗比例, 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实施工业和信息产业能效提升计划。推动信息数据中心、通信机房和基站节能改造。实行电力、钢铁、造纸、印染等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新建燃煤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脱硝设施, 现役燃煤机组必须安装脱硫设施, 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要进行更新改造, 烟气脱硫设施要按照规定取消烟气旁路。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全部加装脱硝设施。钢铁行业全面实施烧结机烟气脱硫, 新建烧结机配套安装脱硫脱硝设施。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实施脱硫改造。新型干法水泥窑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 配套建设脱硝设施。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重金属污染防治, 以湘江流域为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十八) 推动建筑节能。制定并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建筑节能。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提高标准执行率。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 实施“节能暖房”工程, 改造供热老旧管网, 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和能耗定额管理。做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改造。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 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建材和再生建材, 继续推广散装水泥。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完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 推动节能改造与运行管理。研究建立建筑使用全寿命周期管理制度, 严格建筑拆除管理。加强城市照明管理, 严格防止和纠正过度装饰和亮化。

(十九) 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科学合理配置城市各种交通资源, 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高铁路电气化比重。实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试点, 深入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 推广公路甩挂运输, 全面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 实施内河船型标准化, 优化航路航线, 推进航空、远洋运输业节能减排。开展机场、码头、车站节能改造。加速淘汰老旧汽车、机车、船舶, 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 加快提升车用燃油品质。实施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 在有条件的重点城市和地区逐步实施第五阶段排放标准。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 探索城市调控机动车保有总量, 积极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二十) 促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老旧农用机具, 推广农用节能机械、设备和渔船。推进节能型住宅建设, 推动省柴节煤灶更新换代, 开展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 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的比例达到50%以上, 鼓励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分布式、低成本、易维护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鼓励使用高效、安全、低毒农药, 推动有机农业发展。

(二十一) 推动商业和民用节能。在零售业等商贸服务和旅游业开展节能减排行动, 加快设施节能改造, 严格用能管理, 引导消费行为。宾馆、商厦、写字楼、机场、车站等要严格执行夏季、冬季空调温度设置标准。在居民中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家电、照明产品, 鼓励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 支持乘用公共交通, 提倡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限制过度包装, 抑制不合理消费。

(二十二) 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实行更加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公共机构办公区节能改造, 完成办公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国家机关供热实行按热量收费。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创建2 000家示范单位。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严格用车油耗定额管理, 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比例。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 加强能耗监测平台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支持军队重点用能设施设备节能改造。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十三) 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指导。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 指导各地做好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目录。制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及实施方案。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建立完善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

(二十四)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编制清洁生产推行规划, 制 (修) 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重点围绕主要污染物减排和重金属污染治理, 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领域清洁生产示范, 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降低资源消耗。发布清洁生产审核方案, 公布清洁生产强制审核企业名单。实施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

(二十五)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及尾矿综合利用, 建设绿色矿山。推动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和化工废渣、建筑和道路废弃物以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 大力发展利废新型建筑材料。废弃物实现就地消化, 减少转移。到2015年,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以上。

(二十六) 加快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加快“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 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培育一批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办公用品等再制造示范企业, 发布再制造产品目录, 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和再制造产品标准体系, 推动再制造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二十七) 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 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鼓励开展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

(二十八)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制定区域、行业和产品用水效率指标体系。推广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快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 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加强城乡生活节水, 推广应用节水器具。推进再生水、矿井水、海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建设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创建示范城市。到2015年, 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

七、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

(二十九) 加快节能减排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在国家、部门和地方相关科技计划和专项中, 加大对节能减排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推进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 组织高效节能、废物资源化以及小型分散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攻关。组建一批国家级节能减排工程实验室及专家队伍。推动组建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产业联盟, 继续通过国家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加大节能减排科技研发力度。加强资源环境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

(三十) 加大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节能减排重大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 重点支持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半导体照明、低品位余热利用、地热和浅层地温能应用、生物脱氮除磷、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污泥和垃圾渗滤液处理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金属无害化处理等关键技术与设备产业化, 加快产业化基地建设。

(三十一)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编制节能减排技术政策大纲。继续发布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 建立节能减排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重点推广能量梯级利用、低温余热发电、先进煤气化、高压变频调速、干熄焦、蓄热式加热炉、吸收式热泵供暖、冰蓄冷、高效换热器, 以及干法和半干法烟气脱硫、膜生物反应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控制等节能减排技术。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政府在节能环保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 加大推广力度。

八、完善节能减排经济政策

(三十二) 推进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完善电力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深化供热体制改革, 全面推行供热计量收费。对能源消耗超过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 (电耗) 限额标准的企业和产品, 实行惩罚性电价。各地可在国家规定基础上, 按程序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严格落实脱硫电价, 研究制定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电价政策。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 研究将污泥处理费用逐步纳入污水处理成本问题。改革垃圾处理收费方式, 加大征收力度, 降低征收成本。

(三十三) 完善财政激励政策。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 加快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和能力建设。深化“以奖代补”、“以奖促治”以及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家用电器、照明产品、节能汽车、高效电机产品等支持机制, 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要继续支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项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推行政府绿色采购, 完善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 逐步提高节能环保产品比重, 研究实行节能环保服务政府采购。

(三十四) 健全税收支持政策。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积极推进资源税费改革, 将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计征办法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并适当提高税负水平, 依法清理取消涉及矿产资源的不合理收费基金项目。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 选择防治任务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 逐步扩大征收范围。完善和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 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对用于制造大型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 抓紧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三十五) 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节能减排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引导各类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社会捐赠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增加对节能减排领域的投入。提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贷款门槛, 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和银监会信息披露系统, 与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贷款及证券融资联动。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重点区域涉重金属企业应当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建立银行绿色评级制度, 将绿色信贷成效与银行机构高管人员履职评价、机构准入、业务发展相挂钩。

九、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

(三十六) 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推进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 加快制定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等行政法规。修订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能效标识管理办法、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

(三十七) 严格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 对年度减排目标未完成、重点减排项目未按目标责任书落实的地区和企业, 实行阶段性环评限批。对未通过能评、环评审查的投资项目, 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批准开工建设, 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 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 有关单位不得供水、供电。加强能评和环评审查的监督管理, 严肃查处各种违规审批行为。能评费用由节能审查机关同级财政部门安排。

(三十八) 加强重点污染源和治理设施运行监管。严格排污许可证管理。强化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污染源监管, 适时发布主要污染物超标严重的国家重点环境监控企业名单。列入国家重点环境监控范围的电力、钢铁、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的企业, 要安装运行管理监控平台和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 定期报告运行情况及污染物排放信息, 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联网共享。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监控平台建设, 提高污水收集率, 做好运行和污染物削减评估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核拨污水处理费的重要依据。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收费政策不落实、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 以及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 暂缓审批该城市项目环评, 暂缓下达有关项目的国家建设资金。

(三十九) 加强节能减排执法监督。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 督促各项措施落实, 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污染源的执法检查力度, 加大对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和建筑施工阶段标准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情况, 以及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和能效标识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严重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 未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违规使用明令淘汰用能设备、虚标产品能效标识、减排设施未按要求运行等行为, 公开通报或挂牌督办, 限期整改, 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实行节能减排执法责任制, 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严等行为, 严肃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

十、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

(四十) 加大能效标识和节能环保产品认证实施力度。扩大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实施范围, 加强宣传和政策激励, 引导消费者购买高效节能产品。继续推进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环保装备认证, 规范认证行为, 扩展认证范围, 建立有效的国际协调互认机制。加强标识、认证质量的监管。

(四十一) 建立“领跑者”标准制度。研究确定高耗能产品和终端用能产品的能效先进水平, 制定“领跑者”能效标准, 明确实施时限。将“领跑者”能效标准与新上项目能评审查、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相结合,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加快标准的更新换代, 促进能效水平快速提升。

(四十二) 加强节能发电调度和电力需求侧管理。改革发电调度方式, 电网企业要按照节能、经济的原则, 优先调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以及余热余压、煤层气、填埋气、煤矸石和垃圾等发电上网, 优先安排节能、环保、高效火电机组发电上网。研究推行发电权交易。电网企业要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公布节能发电调度信息, 电力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节能发电调度工作的监督。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 制定配套政策, 规范有序用电。以建设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 开展城市综合试点, 推广能效电厂。

(四十三) 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落实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扶持政策, 引导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 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研究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审核和交易制度, 培育第三方审核评估机构。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 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引导和支持各类融资担保机构提供风险分担服务。

(四十四) 推进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市场, 研究制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指导意见。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 建立自愿减排机制, 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四十五) 推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特许经营。总结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经验,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采用多种建设运营模式开展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业园区污染物集中治理, 确保处理设施稳定高效运行。实行环保设施运营资质许可制度, 推进环保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完善市场准入机制, 规范市场行为, 打破地方保护, 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十一、加强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

(四十六) 加快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制 (修) 订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产品能效和污染物排放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以及建筑节能标准和设计规范, 提高准入门槛。制定和完善环保产品及装备标准。完善机动车燃油消耗量限值标准、低速汽车排放标准。制 (修) 订轻型汽车第五阶段排放标准, 颁布实施第四、第五阶段车用燃油国家标准。建立满足氨氮、氮氧化物控制目标要求的排放标准。鼓励地方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环保地方标准。

(四十七) 强化节能减排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 加强政府节能管理能力建设, 完善机构, 充实人员。加强节能监察机构能力建设, 配备监测和检测设备,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执法能力, 完善覆盖全国的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继续推进能源统计能力建设。推动重点用能单位按要求配备计量器具, 推行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实时监测。开展城市能源计量建设示范。加强减排监管能力建设, 推进环境监管机构标准化, 提高污染源监测、机动车污染监控、农业源污染检测和减排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国家、省、市三级减排监控体系, 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

十二、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

(四十八) 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把节能减排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体系以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组织好全国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 加强日常性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宣传先进典型, 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和方法, 加强舆论监督和对外宣传, 积极为节能减排营造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

(四十九)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抓好家庭社区、青少年、企业、学校、军营、农村、政府机构、科技、科普和媒体等十个节能减排专项行动, 通过典型示范、专题活动、展览展示、岗位创建、合理化建议等多种形式, 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 发挥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作用, 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

上一篇:文明故事征文下一篇:2024公共服务满意度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