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传统义利观比较

2022-09-11

1 中国传统义利观的发展

中国古代人们以其朴素的观点看待义利, 《国语·晋语》有“义以生利”的观点。认为两者并非对立物, 而是认为合乎道义的行为是产生利益的基础, 正所谓“义, 利之本” (《左传·昭公十年》) 。中国古代学术流派繁多, 对义利观的争论和研究从未停止。经过历代学者研究, 对义利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化,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

1.1 先秦时代的义利观

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 儒、墨、法、道各家对义利观问题看法迥异, 其中儒家的论述最为丰富且影响最深。

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的观点, 把“义”“利”对置, 对中国传统义利观的发展影响颇深。孔颜之乐可以看出从价值取向上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但孔子也并非绝对排斥功利, 正所谓“富而可求, 虽执鞭之上, 吾亦为之” (《述而》) , 他反对“不义而富且贵” (《述而》) 。可见在他处理义利关系时“以义为上” (《阳货》) 。

孟子延续了孔子“重义轻利”思想, 将义利对立, 但并不是一味排斥功利。他认为“有恒产者, 有恒心”。孟子认为不能因得到“利”而舍弃“义”, 正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当“义”与“利”两者出现矛盾, 面临选择时, 孟子提出了“舍生取义”。孟子不但把义从原来超越功利的高度提高到超越生命的地步, 并且对处理义利关系作了具体的阐释。

荀子坚持重义轻利的观点, 认为道义所在“不倾于权, 不顾其利” (《荣辱》) , 而只有小人才为求利“无所不倾” (《不苟》) 。但他并不是完全否定利, 他认为在“好利恶害”这一点上君子和小人是相同。由此可以看出, 荀子在一定层面承认“逐利”是人的本性。他还强调不能因义忘利, 只能以“义胜利”。“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 (《大略》) 才是好的做法。

墨子主张义利并重, “兼相爱, 交相利”。从小生产者角度出发, 强调利己与利国、利公与利人结合, 强调动机与效果统一。在义利观上墨子也贬斥只取义之人“行天下之义, 除天下之害” (《墨子·非乐》) 。墨子以“有义则生, 无义则死” (《天志上》) 的论点, 肯定“义”的地位。同时他以“三表法”理论强调是非的标准在于是否给百姓带来利益。使义利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反映了小生产者阶级重视生产与利益的结合。

法家重利轻义的义利观, 主张以法治利, 重赏罚。韩非子区分了君道与臣道、私义与公义, 他认为“私义行则乱, 公义行则治”。他主张通过“明审法令”“去私恩”达到人主之公义。主张通过赏罚, 强制性实现人们对于私利的调控。

道家倡导道法自然的义利观。崇尚自然, 追求虚无主义, 认为仁义是在远离自然后人为制造的虚伪说教。认为使民无知无欲, 社会自然长治久安。

1.2 汉代神学与宋代理学的义利观

汉代董仲舒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立了“天人感应”学说, 在义利观上把义利对立起来, 把重义轻利推向极端。他把义归于“五常”之列, 认为“义之养生人, 大于利” (《春秋繁露》) 。为了便于统治, 董仲舒进一步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汉书·董仲舒传》) 的极端思想。

宋代程朱理学继续秉持儒学重义轻利思想, 并对其进一步发展。程颐、程灏把义利对立起来:“大凡出义则入利, 出利则入义” (《语录》十一) 。在此基础上程颐以“圣人以义为利”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义。朱熹则认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 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 人欲之私也。” (《四书章句集注》) 。从其存天理灭人欲之说看待义利。这就把天理仁义强调到极致。

1.3 明清实学的义利观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颜元、戴震倡导功利实学。颜元把义利重新统一起来, 认为不谋利是空寂、腐儒。他认为孟子反对言利是反对追求私利, 价值观上颜元主张取“义中之利”。戴震则认为人欲是“血气之自然”, 礼义必须顺遂人欲。从而他主张施仁政, 达到人民生活安宁。由此不难看出颜元、戴震强调功利与礼义统一, 体现了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新型资产阶级思想, 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总的说来, 在中国没有形成严格的功利主义与道义主义的对立。从总体来看义利统一是主流思想。我国传统的义利观主要是围绕公司关系展开, 在价值取向上是以道义、公义和整体利益为重。

2 西方历史上的功利论与道义论之争

西方是建立在个体与国家二元对立的基础上, 存在二重本位, 把个人独立出来。西方人最早区分了人我、群己的利益界限, 甚至把个人分出来做思考。所以形成了彻底的义利之争。西方人的价值取向是重个人利益, 形成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因此文化传统是功利主义占主导地位。

2.1 西方功利主义思想

西方功利主义的思想启蒙最早可以追溯到德谟克利特的感性幸福论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思想。从趋乐避苦的感性主义出发建立了功利主义学说。伊壁鸠鲁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 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原子论开启了追求个人的功利主义萌芽, 他认为人是构成社会的基础, 个人享乐, 也就是整个社会享乐, 奠定了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思想萌芽。功利主义经过文艺复兴, 吸收了众多思想家的伦理思想, 最终到边沁和密尔后最终在英国建立完善的功利主义, 被称为真正的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强调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利益, 效果是评价标准, 其出发点是享乐主义。其道德原则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功利主义者认为人类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的, 从这种自然人性论出发, 认为人们追求“自保”、“自爱”和感性欲望满足的行为既是合乎自然的, 又是合乎道德的, 其本身就是善的。

2.2 西方道义论思想

在西方, 道义论与功利主义具有同样举足轻重的理论地位。道义论认定到的评价标准是动机论观点, 以理性主义的人性论为出发点, 主张从社会道义出发的社会正义与正当。所以道义论是只讲原则否定利益的。道义论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古希腊的自然法、古希腊罗马的契约论、近代的社会契约论。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从理性角度出发奠定道义论的基础, 推尚整体主义。康德作为道义论思想代表人物, 建立完善的道义论。康德推崇绝对命令和善良意志, 推崇两大主张。其一他主张为义务而义务、为道义而道义, 其二他主张以善良意志为道德论出发点。康德认为判断人行为道德价值的标准在于他是否具有善良意志, 是否为义务而义务, 而不在于它所带来的快乐或功利。康德的道义论只讲原则, 否定利益, 把义利割裂开来。康德作为彻底的道义论者, 他的思想并未成为主流。

总之, 西方社会以重利轻义为主流思想, 充分强调个人、个性的发展。西方义利之辩经历了一个由崇利到尚义的发展趋势。

3 中西方传统义利观异同比较

3.1 中西方义利观之间的不同点

(1) 在论证角度上, 西方义利之辨主要围绕人我、群己关系展开;中国传统的义利观主要围绕公私关系展开。

(2) 在价值取向上, 西方义利之辨大多重私利轻功利;而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大多重公利轻私利。中国社会受儒家义利观影响, 以“重义轻利”为主导, 利是手段;而西方社会以重利轻义为主线, 利是目的。

(3) 在义利关系上, 西方思想家主张功利主义, 强调个人的利益, 把人的个人价值归于人的自我价值, 是个人本位的;而中国传统的义利观趋于道义论, 把人的价值看成是人的社会价值, 是家族本位的。

(4) 在公私、人我、群己的关系上, 西方文化主张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而中国传统的义利观趋向于家国同构的整体主义。

3.2 中西方义利观之间的相同点

(1) 两者都把经济建设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2) 两者都把义利关系作为价值观的核心问题。

4 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启示

(1) 在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上, 社会主义义利观不仅肯定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而且强调道德对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的调节作用。社会主义义利观充分肯定人们重视和追求正当物质利益的合理性, 彻底抛弃旧社会封建道学家所崇尚的空谈性命、空谈道德、利字不出口、君子不言钱的虚伪说教, 鼓励和保护公民追求正当的合法利益。与此同时, 社会主义义利观强调人们要讲道德、讲理想, 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

(2) 在公利与私利的关系上, 社会主义义利观强调“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

(3) 社会主义义利观强调义利的统一, 还体现在以义导利、以义取利、见利思义等要求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求人们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督、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做到公平竞争又相互协作, 自主经营又接受监督, 讲究效率又兼顾公平, 努力先富又促进共富, 追求经济效益又讲究社会效益, 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以及各种形式的不道德的和非法的谋利行为。

摘要:义利问题是中西方道德哲学史上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古今中外一切伦理学说在建构其伦理价值观时都无法绕开它。“谋利”和“崇义”孰本孰末, 谁决定谁, 中西方千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儒家文化思想主导下“先义后利”的义利观与西方义利之辨并最终确立的“重利轻义”的义利观之间的异同比较。本文通过分别探求中西方的义利观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来分析中西方义利观的不同所在并比较其差异。

关键词:义利观,中国义利观,西方义利观,差异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 黄建中.比较伦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

[3] 陈战国.比较伦理学[M].北京:中国文化书院教学丛书, 1987.

[4] [英]密尔.功用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上一篇:离子液体在分析化学中应用研究进展下一篇:新闻记者的素养与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