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术比较教案

2024-05-05

中西美术比较教案(精选8篇)

篇1:中西美术比较教案

第二单元 中西美术作品比较

第四课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案)

学校:奎文学校

年级:高一 学科:美术 教师:杨亚波

【教材分析】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中西方描绘景物题材的作品的创作手法和审美理想;掌握运用所学知识鉴赏中 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2.思考问题----欣赏绘画作品或视频----分析总结知识点----鉴赏绘画作品的学习过程;用互动、操作、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中西方景物题材的绘画作品比较的学习任务。

3.体验自然山水给人身心的无比愉悦和情感享受;形成积极上进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体会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学习要点

1.中西画家描绘自然景物的空间表现手法的差别

2.中国山水画“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过程和“因心造境”的创作特点 3.西方风景画再现视觉真实性和画面深度空间的绘画特点

4.中国山水画运用“虚实相生”表现了画面空间的远度空间

三、重点难点

重点:1.中国山水画的“三远”的空间特点和“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2.西方风景画的“三维”的空间特点和“焦点透视”的表现手法

难点: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富春江风景照片》

我们生活的大自然风景优美,如诗如画,南朝诗人吴均这样赞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那么,在画家的笔下,我们又会看到怎样的富春江? □《富春山居图》

作品简介

2010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大台湾记者问“画都如此,人何以堪!” □《双桥照片》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这就是素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 江南古镇——周庄,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幽静之美赢得了世界最具魅力水乡和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的殊荣,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

我们看到的就是周庄最为著名的三景之一的双桥。而谈到双桥,我们不得不想起一位画家和他的一幅画

□《故乡的回忆》 油画 陈逸飞

周庄成就了陈逸飞,陈逸飞也成就了周庄。它使默默无闻的双桥走向了世界。1984年美国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访华,高价买下《故乡的回忆》赠给邓小平,以双桥预示两国友好的双边关系,被传为佳话。作品也因此被称《双桥》。□《故乡的回忆》和《富春山居图》

■请学生比较两幅作品有何异同?

相同点:景物题材的作品;统一、和平、友好的主题 不同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具象与意向(写实与写意)

同学们能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很好。由于中西方的名族、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中西美 术家在表现景物题材的作品时,都有各自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审美追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

□标题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奎文学校 杨亚波 板书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二.自主学习(30)

1.中国山水画家和西方风景画家的观察方法比较(3)

□刘文西写生图片

“你要创作吗?到生活中去;你要激情吗?到人民中去;他们会告诉你该怎么做,路该 如何走下去!”“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中西美术家都会深入生活,深入大自然中去。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

■中西方山水和风景画家写生图片(13张)

■观察比较分析:中西方山水和风景画家在面对大自然写生和创作时,有何不同?

西方风景画家:固定的坐在一个位置,半天或一天完整的创作完成一幅作品 中国山水画家:一个小本一支笔,边走边看边画,一棵树,一块石,位置不固定 是不是如此呢?接下来,我们还要从做品中来验证

正因为中西山水和风景画家们跋山涉水,顶烈日、迎风雪,深入生活的创作激情和对美的执着追求精神,才让我们有机会欣赏到许多传世名画。

2.西方风景画(8)

□《乡间村道》(6)

□欣赏作品思考:画面为我们展示的内容真实吗?(1)

学生回答真实:景物形象塑造真实,有体积感,颜色逼真;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品上出现辅助线(2)

教师说不真实:因为路的宽窄、树的高矮都跟现实生活不一致,有近大远小的感觉。有哪位同学可以反驳老师的观点?

学生:现实中,我们站在路口看到的就是如此(近大远小)

教师:回答的很好,在西方风景画中,画家运用了近大远小,虽然与客观现实不符,但却表现出了我们视觉上的真实性,这就是西方风景画中的焦点透视法。

□焦点透视法的概念:1514年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家和雕塑家勃鲁奈斯契发明,可以使画家在绘画的二维平面中。如真摹仿表现对象的立体感和空间深度感,也就是三维的空间特点。

■ 互动:哪位同学可以根据作品的辅助线,画出焦点透视的消失线和消失点。(2)

□ 焦点透视的画法(1)

引导学生自己讲出视平线、三视(仰视、俯视、平视)、以及写生位置。可以看出写生 位置是固定的(验证了开始时的分析是对的)。写生位置固定,视平线固定,画家不能左右或上下随意移动,可以说,画家是在有限的视觉范围内,极尽所能的为我们展示如真如幻的画面的三维深度空间,描绘的是客观、真实得大自然的视觉美景。

□《干草车》 请一位同学描述作品内容(2)

教师补充:清流潺潺的河水,翠绿的草地,葱郁的丛林,沾满露珠的树叶,闪烁着白色 的反光。木栅栏围着农舍,亲切朴素。这一切如此自然、真实,诗人和画家布莱克这样描述:这可不是对自然的写生,这是灵感!

大家说这幅作品美吗?(美)

画家康斯太布尔用手中的画笔把这美丽的瞬间,定格为画面的永恒。画家的眼中有美,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画家心中有爱,正如康斯太布尔自己说的:我生来就是为了描绘更幸福的大地——我的古老的英格兰。因此,西方风景画家的审美理想,就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

3.中国山水画(19)□《千里江山图》(3)宋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画家王希孟是画史上有大成就的画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 仅凭一幅作品而名垂画史的人。

□《千里江山图》动画,背景音乐。

教师解说画面

学生思考:在作品中能找到画家的写生位置在什么地方吗? 学生:不能(找不到)。没有还是找不到?

教师:没有还是找不到?不是没有,是无处不在。所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因此,中国山水画家是上下、左右游动的观察,视点从不固定,是多点或散点的观察,使画面咫尺有千里之趣。

■与西方风景画的深度空间相比,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有何特点?用一个字形容。

学生:远

教师:对。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了山水画的三远法,请一位同学试述三远法。□《渔庄秋霁图》(1)□《早春图》

□《溪山行旅图》

■请一位同学分析三幅作品分别属于哪三远?为什么?(1)

教师联系实际补充说明:站的高,视野开阔,看得(平)远;站的低,抬头仰望,看得(高)远;如仰望天空,白云般;左右移动的看,前后位置变幻,看得(深)远。

■请一位同学演示三远的看得动作,可以请其他同学协助(1)□《踏歌图轴》(3)

■西方风景画用焦点透视法表现画面的深度空间,中国山水画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画面三远的空间效果呢?

教师提示:西方风景画面面俱到,中国山水画的画面有何特点?

学生结合作品回答:有些地方画了,有些地方没画,空白的地方给观者心理上一种想象的空间,视觉上一种悠远的空间感,从而达到三远的效果。

教师补充:画面中画处为实,不画处为虚,中国山水画就是通过这种画处与不画处,虚与实的交替变化,表现出比西方风景画更加阔远的空间效果,这种方法就是虚实相生。

■ 学生合作讨论:什么是虚实相生? 教师补充:古典哲学思想;空可纳万境,无可生有,虚可生实,虚实相生,使无画出皆 成妙境。是中国山水画意境创造的重要手法。

■ 结合作品探究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六君子图》(1)

六株树木劲挺列植。湖面宽阔无波,江上岗峦遥接天空。气象萧索清旷。此画以枯而见润的简练笔墨,营造了湖光山色荒寒空寂的意境。两层含义:

一、借用简净而清淡的画面(实

景物),反映了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心态(虚

情思),二、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画家崇尚平淡天真(情景相生,得言外意)的审美理想。■意境:1.古典美学思想,中国山水画最富名族特色的审美标准

2.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3.情景相生,得言外意。

■与西方风景画追求客观真实的视觉美景不同,中国山水画家的审美理想是什么?(2)教师:结合对意境的探究,中国山水画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也是面对大自然写生,而作品却没有真实的描绘,而是通过作品表现一种对自然山水的主观感受与体验到的一种诗意情怀(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这是画家对大自然的内在生命力的体味与表现(情景相生,得言外意),一句古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山水画创作视频》欣赏。(2)

■ 试述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和特点(4)教师提示:没有直接面对大自然;开始画之前提笔思考的环节。因此,石涛概括中国山 水画创作过程是“搜尽奇峰打草稿”。

□《山水清音》 石涛

石涛,清四僧之一,主张开拓创新精神,摹古派领袖人物王原祁评价石涛:海内丹青家 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

请一位同学讲解“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过程。(2)

清代画家恽寿平描述自己的创作体会——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画家的审美心意,是借山川的四季美景而升华为艺术的意境。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特点,是自然山水与画家心意之间互为启发,互为寄托的美感创作过程。用唐代张躁的话,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特点。(2)三.合作讨论(2)

中国山水画家,用他们手中的画笔,寄情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宋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用山水预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如果用参禅的三重境界,来比喻人们对生活和学习的态度,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教师:选择第一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渴求知识,追求真理;树立理想,坚定信念;认准目标,努力拼搏。四.巩固练习

每题请一位同学作答,共四题。(4)五.归纳总结

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本课知识点,完成表格。(3)六.拓展延伸(2)

吴冠中简介:人民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吴冠中(1919—2010),20世纪当代中国绘画的 代表画家之一;吴冠中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 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

作品欣赏(十二幅),背景音乐。最后一幅时,教师朗读吴冠中的一段话。

“我爱我国的传统,但不愿当一味保管传统的孝子,我爱西方现代的审美意识,但也不愿当盲目崇拜的浪子,是浪子回头吧,我永远往返于东西方之间,回到东方是归来,再到西方又是归去”“我追求的是中国的意境同西方的视觉形象这两方面的结合”。七.课外演练(1)

2010年6月25日,我国杰出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在北京逝世。吴冠中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请以先生“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这句话为题,写一篇评论中国山水画、西方风景画的短文,文体不限。

篇2:中西美术比较教案

[摘 要]东方和西方的艺术分别建立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中国花鸟画在漫长是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备的审美体系,同样,在西方画坛上的静物画也是如此。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情趣。在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比较中,要以宽广的视角来分析和探索,认识和发现其中内在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中国花鸟画 西方静物画 比较

一、起源与发展比较

1.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可追溯到史前石器时代,原始人用石刻或陶器表现着日常的生产生活,所见所感。隋唐五代之后,花鸟画逐渐独立成科,成为中国传统绘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花鸟画在隋唐以后开始繁荣发展,五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重要时期,花鸟画日渐成熟。

宋代,是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鼎盛时期。明末至清朝,花鸟画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近现代,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花鸟画融合了西方绘画思想,技法等,新的民族特色花鸟艺术形成并发展。

2.西方静物画的起源和发展

西方静物画源于欧洲,在起源上,西方的静物画与中国的花鸟画大致相同,可追溯到爱琴文明中的陶器彩绘、壁画等。

早期的静物在欧洲的美术史中不过是人物画中的背景和道具,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的倡导使艺术的关注转向人的自身。于是,静物画逐渐的从人物画的从属地位中发展起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

二、美学思想比较

中国花鸟画与传统文化紧紧相连。儒家思想提倡“仁义”、“礼乐”、“美善”、“德治教化”等。表现在艺术审美中,就是提倡以宗法社会的道德精神为美为本,把“成教化,助人伦”作为艺术的最高目标。道家思想主张返朴归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截然不同,哲学、科学被应用到了艺术领域。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之源,事物的存在就是数理的存在,美与数的和谐。如著名的“黄金分割定律”。古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艺术的“摹仿说”,明确的肯定了艺术的本质是摹仿,艺术不仅是对现实的摹仿,而且更为真实。

由此看来,在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中,东方的审美思想是注重心灵的感悟,而西方则侧重于对现实的再现,追求理性。

三、表现题材比较

广义上的花鸟则是除了人物、山水之外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水果蔬菜等。画家用独特的目光赋予小生灵鲜活旺盛的生命力。徐渭,明末一代花鸟画大师。他往往赋予所绘事物强烈的主观感情,直抒胸中意气,他的作品震撼人心,极具感染力。

西方静物画与中国花鸟画所呈现的“动”不同,从“静物”这两个字就可以看出,它突出的是“静”。西方静物画通常描绘的是采摘后的花卉、蔬菜瓜果、死后的飞禽走兽甚至是标本等。

四、画面构成语言比较

1.构图比较

中国人受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构图观,在对构图的把握中可以概括为“灵活”。中国花鸟画多采用“折枝法”和“截取法”构图,“折枝法”是由枝头折取一枝用来写生,“截取法”则是在花草繁密的变化中,截取其最美的一角或一段作为表现内容。

西方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构图中也表现出来,西方静物画采取组合的方法,有目的的将物品进行排列组合,以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来处理画面的关系。

2.造型比较

中国画花鸟画的造型中注重的是“线”的应用,繁复的事物往往通过几条富有生命的线条就表达了出来。通过在造型上的似与不似,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西方静物画注重写实,对现实的再现。以真为美,追求逼真。强调通过光影色彩的变化对比,真实的再现对象。

3.色彩比较

用墨,是中国画的特色,这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中国花鸟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一个画家成功与否往往离不开用墨,齐白石画虾妇孺皆知,他的作品墨色浓重清淡把握妙到绝处,他笔下的虾通透明亮,栩栩如生。

西方的静物画则是在调色盘上调出颜色,再在画布上进行涂抹,追求色彩在不同光影下的变化。同是使用明暗手法,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质感。追求色彩质感的逼真。

结尾

纵观中西艺术,无论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同如何不同,都是艺术家对艺术独特的理解,引领人们走入艺术的殿堂。中国花鸟画注重绘画内在情感的表达,西方静物画注重外在事物的表象,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不一样的艺术风格,都为世界艺术的发展史上添加了别样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油画家工作是报告——解读静物》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著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第1版

篇3:试论中西美术比较

一、形与神的差异

千百年的绘画历程让中国的文人画家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趣味,通常提到的“传神”、“气韵”、“意境”、“气质”等是中国绘画独有的艺术语言。从这些字眼中我们看到,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是趋向于内的。顾恺之“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中”的“传神说”,从理论上开启了中国画家对绘画审美标准的研究;100年后六朝的谢赫又提出“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其中第一法“气韵生动”,是讲作画要把反映对象精神状态和性格作为首要准则,第二法“骨法用笔”是讲反映人物精神特质的笔法要求。可见,古人在绘画中更强调对精神气质的表达。“气韵生动” 的“气”虽然和“神”有一字的差别,但要强调的却依旧是对神的把握,实质上是顾恺之传神论的发展和具体化。“传神论”一出 ,画家们无不把“传神”作为人物画的最高标准。从此人物画有了正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接着山水画、花鸟画也都相应地提出了传神的标准。

中国绘画注重神的表达,注重内在气质的修养,这恐怕要和维系中国人精神思想的儒家、道家两家的影响相联系。“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可以说是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即《易经》的宇宙观: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一切物体可以说是一种‘气积’”。[1]114道家的这种对万物“气”的理解,形成了中国古人始终通过修炼内心的平静达到精神思想的超脱的见解。另一方面,儒家的思想主张“成教化,助人伦”,这一主张延伸到绘画领域就是把对人格道德的培养作为艺术的目标,艺术的情感要受到人伦纲常的约束。这样儒家的学说也是作为一种培养内在气质的哲学与道家互为补充一同构成中国绘画的精神主旨。

清朝乾隆时期的御用画家郎世宁来自意大利,擅长西洋画,尤其善画马,神态具备,呼之欲出,但这样的风格却为同行嗤之以鼻,认为过于“匠气”。可见在中国水墨画和西洋画之间是存在根本的差异的。

“西洋人物画脱胎于希腊的雕刻,以全身肢体之立体的描摹为主要。中国人物则一方着重眸子的传神,另一方则在衣褶的飘洒流动中,以各式线纹的描法表现各种性格与生命姿态。[2]6”对形神的追求与中国画恰好相反导致了西洋画形成了与中国绘画不尽相同的风格。西洋画的根源就在希腊艺术,古希腊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是建筑与雕塑,人们在建筑中表现了整齐和匀称,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从数列的排列中发现了规律,认为数是万物本源,毕达哥拉斯认为由一产生二,又由二产生出各种数,一是点,二是线,三是面,四是体,从体产生出一切形体。而美就存在于数的和谐排列,与中国人关注审美的心理体验不同,西方古人直接把对和谐美的追求具体为视觉的形式和谐。根据计算1:1.618是最和谐的比例,所以就把这种对形的追求延伸到绘画领域,人们陶醉于比例和谐的人体,所以在希腊雕塑中看到就是形式比例的和谐。后来柏拉图提出了“理式说”,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模仿说”实际上都是对美在外形比例和谐的观点的不断延伸和补充。

二、中西绘画观照方式的差异

一旦清楚了中西方绘画的根源差异,一切表面的东西看起来似乎都明了起来,而对于中西美术不同的一点还要提及的就是,二者所营造的境界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是由上边提到的精神思想不同的因素决定的,但同时有一点就是在画面中意境营造的不同,也就是对客体的观照方式的不同,或者说是透视方法的不同。

“西洋人站在固定的地点,由固定角度透视深空,他的视线失落于无穷,驰于无极”。而中国人“向往无穷的心,须能有所安顿,归返自我,成一回旋的节奏”。[2]4西洋绘画由于追求形的准确,在绘画过程中力求还原事物本真,所以对客体的观照方式也遵循视觉的生理条件,同时也为追求这种准确而探索,最终发现了透视这种观照方式,焦点透视的方法可以在画面中再现视觉中的真实感,按照邹一桂论述西洋画的见解,把西洋的透视方法归结为两种,一种为几何学的透视方法,也就是科学的透视方法,这种透视法保证了绘画与真实的比例“不差锱黍”;一种为光影的透视法,即由于光线导致的明暗阴影显出的立体感。最后宗白华先生补充了空气的透视法,也就是由空气中水分尘埃的作用导致的颜色纯度的变化。所以在西洋绘画中的空间意识就是完全真实的,所以形成的画面的意境就是越发地符合视觉的真实,是视觉的完美再现。

篇4:浅论中西美术绘画之比较

[关键词]绘画;绘画体系;差异;技法;素材

一、绘画

1.含义。在技术层面上,绘画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做法,那些表面可以是纸张或布,加颜色的工具可以通过画笔、也可以通过刷子、海绵或是布条等。

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的意义亦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去达到画家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

2.绘画体系。一般认为绘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一是从古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等东方文明古国发展起来的东方绘画,二是从古希腊、古罗马发展起来的以欧洲力中心的西方绘画。中、外油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版画。版画是视觉艺术的重要门类之一。当代版画主要是指,有艺术家进行构思创作并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产品。

抽象国画。抽象国画是中国绘画中现代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中国传统国画的继承、发展和升华,必须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最重要特征。

水粉画。水粉画是水调和粉质颜料绘画出来的一种图画,

壁画。壁画是指,绘在墙壁上或者天花板上的一种绘画形式。它主要分为粗底壁画、刷底壁画和装贴壁画三类,是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

二、从技法层面来比较分析中西美术绘画

中西美术绘画由于其产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的不同造成了绘画表现的不同形式,从技法层面来分析中西美术绘画存在的差异主要是从空间和光影两个方面来比较分析的。

1.空间。中西美术绘画在空间的表现形式上各有其特点。

西洋绘画:西洋画一般是运用焦点透视的方式来营造空间感,通过明暗法造型,主要讲究的是绘画的立体感。在表现时空关系上,西方绘画主要是通过在空间形式中融入不同的时间因素而再现整个事件的过程的。例如在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晚餐”是一个故事的典型的瞬间和环境的空间构成的相统一的画面,时间服从空间的设计、用典型的瞬间凝练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这一手法完美的诠释了西洋绘画中通过融入时间因素来表现空间的特征。

在西洋绘画中也有虚实的变化,但是在西洋绘画中,一般是通过明暗层次的处理来表现的,亮处、有形处为实,阴影处、无形处则为虚。

东方绘画:东方绘画一般是指中国绘画。与西洋画通过运用焦点透视方式营造空间感不同,中国绘画是通过散点透视来营造空间感的,通过线条来描述造型,主要讲究的是平面装饰性。中国绘画在表现时空关系上主要是通过引导观看者的视线有洞来表达的,通过故事的诗情美感来吸引观看者的视线来营造一种时空关系的。例如,在五代画家顾闳的《韩熙载夜宴图》中,比起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强调典型瞬间与环境空间构成的相统一,《韩熙载夜宴图》其结构语言是画面经营的位置与观看的时间流程的相和谐,与“晚餐”的时间服从空间的设计相反,《韩熙载夜宴图》强调的是空间服从时间的逻辑,通过一个人物形象在一个画面中多次出现的手法来表现的。

中国绘画主要强调的是留白。中国绘画中也有虚实表现手法,在中国绘画中,与西洋画有形为实、无形为虚的特点相不同的是,中国画有形也可以为虚,无形也可以为实,其中无形为实的空白是中国画独特的构成手段。

2.光影。中西美术绘画除了在空间关系的表达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外,在光影的表达形式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西洋绘画:西洋绘画的造型语言是光影色彩、是笔触,因此在西洋绘画中,尤其是油画中尤为强调光影明暗色调的组成,西洋画的形式美感是由光色产生的韵律。除此之外,在西洋画的空间塑造和形象塑造上,也主要是借助光影色彩和笔触来表现的,这种手法主要是源于古希腊的建筑和雕刻。古希腊的建筑和雕刻给人一种真实的、浑圆立体的感觉,是一种可以触碰的真实感,在阳光才呈现出一种有节奏的明暗和光影,西洋画正是借用了这一表现手法。

中国绘画:与西洋绘画不同,中国绘画的造型语言主要是笔墨。中国画基本上都是借助于线条、大块墨团以及细碎的点墨来表现的,大块墨团和细碎的点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线条的扩大和收缩,因此中国绘画可以说是线条的艺术。中国绘画表现的形式美感主要是由线条交织而产生的音乐的节奏的美感,也就是所谓的“笔情墨趣”。

三、从素材层面来比较分析中西美术绘画

中西美术绘画的主要的不同除了表现在技法上之外,还主要表现在素材的选取上。

1.题材。由于中西的宗教信仰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其美术绘画的题材的选取上也是各不相同。

西洋画在题材的选取上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古代神话,二是基督教,三是世俗生活,四是战争题材。

中国绘画的题材的选取主要是按照时代来划分的,商代到战国时期之一期间,中国绘画主要的题材是人物肖像;秦汉至今,中国绘画的题材的选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历史人物或者神话题材,二是宗教题材,三是自然风光。

2.本质。中西美术绘画除了基本题材的选取存在者极大的差异外,其绘画的本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西洋绘画主要追求的是形似,而中国绘画则主要是追求神似。除此之外,西洋画的以面造型和中国绘画的以线造型也是其表现差异的形式之一,中国绘画主要强调的是艺术的表现,而西洋绘画则主要强调的是艺术的再现,中国绘画主要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而西洋绘画主要强调的是物质方面的。

3.审美评价。在审美评价方面中西方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绘画的审美评价主要讲究的是“气韵生动”,所谓“气韵”指的是在自然中生命的律动,是人生的最高的一种意趣,画家主要强调的是如何能够把客观对象的风韵神貌生动的表现出来。

西洋绘画的审美评价主要讲究的是“模仿”,模仿论是西方写实主义艺术的灵魂,西洋绘画强调的是所描绘的事物的形貌,追求“以真为美”,注重的是形似、再现和科学,其人物形象貌似真人,有血有肉,服饰的质感和量感都栩栩如生,

参考文献:

[1]周艳芳.中国画之中西方艺术比较探析[J].美术大观. 2009(07).

[2]柳振坤.透析中国油画创作的时代性与文化导向[J].美术大观. 2010(07).

[3]曹晖,谷鹏飞.视觉艺术美学风格的形成及其范式转换探因[J].学习与探索. 2006(04).

篇5:中西葬礼文化比较

韩馥竹

09130239

在人的灵魂告别肉体之后,为了诠释对生命的尊重,人们往往要将肉体入藏,当然由于地理区域的不同,葬入肉体的形式也大有差异,古代已有石棺葬,土葬,水葬,石棚葬,沙葬,悬棺葬等等。而葬入藏之前,由于不同的文化,宗教和社会形势的影响之下,也会产生不同地对待临终和死亡的仪式——葬礼。

中国传统的丧祭礼仪形式上表现为遵从尘世生活规则,重肉身,轻灵魂,扬族群生命而抑个体生命;西方宗教性的丧祭仪式以肃穆、庄严和简约的原则肯定了个体精神性生命的存在以及人的灵魂的救赎。

当然在世界各地的文化、宗教、社会形式影响下,葬礼也具有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例如„..中国的文化在葬礼的形式上表现得精致或繁复,其所要表达的意义是“慎终追远”式的无奈和茫然,它除了沉溺于“生命苦短”的悲观意识之外就再也没有从死亡中超拔出来的勇气(1)。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人在丧祭礼仪上也悄悄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人们开始接受西方的简约形式,送花、追悼等,但人们在对死者以及死亡的观念上究竟有多大本质的改变还是一个问题,但无论如何,这种形式的变化已经是一个开端,所孕育出来的也许就是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领会。

它的主要形式为(2):1.送终。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 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是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 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2.报丧。死老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对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 吊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 论长幼,都要叩首。

3.入殓。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然后再以白绸(有的地方 也用纸钱)掩面。

4.守铺。死者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老铺侧,以示服孝,叫做“ 守铺”。死者入棺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叫“守灵”,也叫“困棺材”。

5.搁棺。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枢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棺 ”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 使搁棺,时间也不长。

6.居丧。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穿草鞋(现在已不常见);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

7.吊唁。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吊唁的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吊唁时,与死者 关系的远近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不同。死者子女在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尽一切努力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亲友前往吊唁时,一般都要携带礼品或礼金。礼品有匾额、挽联、挽幛、香烛、纸钱等。

8.接三。接三也叫“迎三”、“送三”。民俗认为,人死了三天,他的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或者 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迎接去了。在丧葬礼仪中,还有做道场的。其作用与放焰口类似,这种道场常由僧人、道士一起做。

9.出殡。出殡又叫“出山”,出殡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出殡之前,先要 辞灵。先装“馅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 埋在棺材前头。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下,然后用新笤帚、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财起官”的意思。

10.落葬。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墓坑,把随葬的馅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龛内,扫去脚印,然后 将棺木徐徐放下,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由丧主铲土掩棺,并堆土成坟堆。

11.居丧。在亲人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必须要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进行节制,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和 思念。这就是居丧。居丧之礼节,对于孝子要求更严。在古时候,孝子要居丧三年。在现代,人们 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但有人仍要居丧,只不过比古时短得多了。

基督教文化认为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

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3)。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人天堂,解脱生前痛苦。基督教认为人死后灵魂需要安静,因此丧礼非常肃穆。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丧葬基本从简,即所谓在上帝面前“灵魂平等”的原则。哭丧无论是初终还是在教堂,也无论是在送葬路上或下葬时,亲友都不能大声嚎哭,只能默默流泪或嘤嘤啜泣,意为不要打扰死者灵魂安静(4)。

它的主要形式为(5):1.准备礼。致候:主礼神父问候大家。洒圣水:为纪念洗礼,并怀想基督的逾越奥迹。导言:主礼神父简介今天聚集的目的,并祈求天主对病人的降福。忏悔式:(如果病人希望此时举行和好圣事也可以)。

2.圣道礼。读经:读经的内容,通常和耶稣基督治愈病人,复活死者、或给予痛苦的人希望相关。讲道:神父可以简单的阐释刚才的读经,勉励病患和家人在天主慈爱的眷顾下,勇敢的承担病痛的十字架,把自己的痛苦,和十字架上耶稣基督的痛苦和祭献相结合。代祷:所有参礼者,可以为病患、家人、医护人员,及所有在病痛中的人祈祷。

3.傅油圣事。祈祷:主礼神父邀请大家为病患祈祷。覆手:主礼伸开双手,覆盖在病人头上,祈求天主派遣圣神,赐予恩宠,医治并祝福病人。祝圣病人油。傅油礼:神父以刚刚祝圣的油,傅抹病人的额头和双手,并配以祷文。祈祷:主礼邀请众人一起祈

祷。

4.领圣体。天主经:这和感恩礼中领圣体的方式一样,先以天主经祈祷。领圣体:与主共融。结束祷文:领圣体后,神父邀请大家祈祷。

5.礼成式、祝福式。而在病患弥留时,可以和好圣事、傅油圣事、感恩圣事一并举行,并给予临终大赦。当然,除了礼仪的部分之外,天主教会对临终病患及其家人,还有其它的关顾和照抚。

穆斯林文化认为葬礼,是围绕着关心死者遗体,并进行安葬行为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是宗教文化、殡葬文化丰厚内涵的突出体现(6)。它起源于伊斯兰教的教义、教理和教规。葬礼的形式和内容对穆斯林来说,伊斯兰教的前定观、平等观、和两世吉庆的思想决定着它的形式和内容(7)。伊斯兰最高教经《古兰经》上说:“不得真主的许可,任何人都不会死亡,真主已注定个人的寿限了”穆斯林的死亡观是人的生死有阿拉定夺,任何人都无法更改。阿拉给予生命住在生命,适当的收回生命,走向死亡,复命归真,这是穆斯林个民族共同的信仰,并在次基础上产生穆斯林的葬礼文化。

它的主要形式是:1.在人临死前的弥留之际,近亲属要在枕旁默念“克里麦,团依拜”的经语(8)。

2.停止呼吸后,亲人要顺其肢体,合其眼睛,闭其齿口,整理容发,理展四肢,用一块干净宽白布盖住亡人全身,放置在宽敞通风的地方,按伊斯兰教经典规定“三日必葬,葬必从俭”,外族、未洗浴者不许看亡者尸体。待葬期间不宴客,不披孝,不烧纸祭奠。葬埋程序大体有备殓、浴礼、殡礼、埋葬、坟墓五个方面(9)。

3.备殓。裹亡人的白布殓衣称“克番”(阿拉伯语译音)。男人殓服3件,大殓(俗

称大卧单)等长如身,上下长出7寸,宽4.05(俗称小卧单)等长如身,不留余地,宽也是4.05尺;衬衣上至肩头,下至踝骨,肩头开缝,宽约1.2至1.3尺,另加帽子1顶。妇女殓服5件,除3件与男子相同外,另加裹胸及包头各1件,一般为白平布3尺左右。

4,浴礼,也就是洗礼,由三人承担,洗的顺序为先净下身,后洗头、面部,再从上到下,先右后左,洗遍全身,用两块浴巾分别擦试上身和下身。然后将亡人移至早已准备好的克番布单上,一层一层包裹好,用白布带系腰,扎紧头和脚,浴礼就此完成。

5.殡礼,浴礼毕后,将死者装入埋尼体(尸体)的大木匣子,头北脚南置于安静的室内或庭院的洁净处,参加殡葬的人都要沐浴净身,着清洁衣服,殡礼为举意、抬手、大攒,不鞠躬,不叩头,不跪坐,大攒4次,向左右说“三里阿木”,殡礼即成。

6.埋葬。三日必葬,葬不择时,实行土葬。人葬时将亡人托出木匣,“搭铺”放

入墓穴。坟取子午向,阿訇等跪坟北头,送殡者跪在南头诵经,然后埋葬。人死后七天、四十天、双月、百天和周年祭祀,都要请阿訇诵经、走坟,还用烫面炸油香(油饼)送亲友,表示感谢。

7.坟墓。墓穴取南北向,长方型,一般深5尺多,最深不超过1丈,长6尺,宽3尺。掘成后,又依穴内东壁高1尺处另挖穿堂,长5尺多,宽3.5尺,高2尺,下平上拱,其北端留土台作假枕,入葬尸体放于穿堂内,用土坯封口,然后填土堆成拱形墓冢。(10)

当然,无论是怎样的文化,人们对葬礼的理解都是对人类死亡的尊重。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类创造的社群活动中多种特质文化的复合体,其涵盖内容涉及实物、信仰、心理、伦理、道德、艺术,由此而延伸展开形成了诸如临终关怀、遗嘱文化、死亡教育、死亡观念、殡仪习俗、丧仪文化、葬文化、祭祀文化、葬仪经济、殡葬科技以及其它有关活动等。(11)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百度百科——中国传统葬礼。

(3)《南京社会科学》

(4)《南京社会科学》

(5)百度百科——基督教葬礼

(6)[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论文明、权力与知识》,南京大学出版社

(7)[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论文明、权力与知识》,南京大学出版社

(8)《穆斯林的葬礼》

(9)《各民族葬礼文化》,西藏出版社

(10)百度百科——穆斯林文化

篇6:中西爱情诗比较

诗歌是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绚丽地开放着。诗歌以其婉转细腻的言语,跳跃的思维更好地能够抒发出作者的情感。在中国,当以唐朝为鼎盛时期,留下规模庞大的不朽之作。在中国诗歌百花齐放的同时,西方诗歌以其直接,热情,真实感展现出另一种别具一格的情调。

爱情作为一个永恒的母题,同存在于中西方的诗歌创作之中,并且爱情诗在众多诗歌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中西方都有大量的爱情诗歌,如中方的《诗经•周南•关雎》、《诗经•郑风•子衿》、张籍《节妇吟》,西方的《我的爱情并不是一只夜莺》、泰戈尔的《我需要你 只需要你》。但其中的风格却有同有异,我将通过苏东坡的《江城子》和约翰·弥尔顿的《亡之妻》来展现这种不同与相同之处。这两首诗歌内容上都是写对已故的妻子的悼念,所以具有可比性。但写作风格上还是有很多的不同的。

一、描写事对象不同

先看《亡之妻》,作者全篇几乎都是用来描述妻子的美貌、性格。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并且文章中更有自己的想象事物,具有抽象性,如阿尔雪斯蒂,这是神话中的人物。这之中透出出作者的一种期盼,一份美丽,一个面向未来的幻想。这种选择倾向的背后蕴藏着极大的社会和宗教文化原因。在诗人的笔下,似乎死亡都是如此奇妙美好。而江城子则不然,江城子的意向选择带有一种极其普遍的特征:多用日常中德小事物来表达思念。小轩窗,正梳妆,明月夜,短松冈。描写带有浓厚的现实性。并且对自己的描写,尘满面鬓如霜也都是基于写实的。就是在这样的实景之中的描写与相互映衬,是情感升华,一种思念妻子的苍凉感也跃然纸上。

二、表达的情绪不同

很显然江城子表达的是一种凄凉的思念——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对妻子的死亡在情感上市悲痛、凄楚、无法排遣的。而约翰·弥尔顿的《亡之妻》则是另外一种心态。他说描写的见面场景是天堂,是一种幸福的升华,两个人终于得以见面,欢畅之情。传达的情感是悲中带“喜”的,痛楚之中带有一丝希望,相信来生的存在,把乐土天堂看做是幸福的归宿。给读书一种失望而不绝望的情感。这显然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虽然中国也古有庄子在妻子死后而歌,但这并没有成为主流。在中国,人们都是认为死亡就是生命的终结点,或者更残忍的要到地狱里去,在这样的文化下,何以不悲。但西方则不然,他们相信人死后,人的灵魂将会升华,会到达天堂这个乐土,在天国中永恒的幸福下去。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必然导致了对死亡的差别对待——乐死与悲死。

三、抒情方式不同

在所有的中西诗歌或者说其他体裁也好,都有一个明显的差异,那就是中国的抒情方式是委婉的,会借代很多事物,会有很多的典故,自然有了诸如柳是“留”的意思之类的。而西方的文学之中更喜欢直抒胸臆,将自己的情感如潮水般迸发出来。用一个比喻来说,有一个苹果,一个中国人,一个西方人,他们都想吃。中国人会说,“啊,这个苹果应该会很好吃。”而西方人会说,“我能吃这个苹果吗?”在这两首诗歌中很容易看出这个特点。江城子一诗中,作者借“小月夜”、“千里孤坟”、“小轩窗”等事物来表达一种思念之情。而弥尔顿的《梦亡妻》则丝毫不描写景色、事物,直接抒发情感。一句“正要俯身抱我”直白地表达希望与妻子见面相拥,这是再中国的诗歌中很难见到的。这当然也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人更喜欢含蓄地表达,留一点想象得空间。而西方文化宣扬的是,爱就说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诗歌的抒情方式自然也会大相径庭。

但诗歌终归还是殊途同归的,这两首诗不论通过了什么方式表达,都能轻易地让读者有身临其境地感觉,去体会那种思念亡妻的感觉。所有的不同只是基于观念上得不同,直白与含蓄,对死亡的悲与喜,抽象与具体。但都是体现了各自民族的一种精神,必然会走向辉煌。

10工商(5)班 徐鹏 D10500529 ***

江城子 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约翰·弥尔顿:梦亡妻(朱维之 译)

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像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

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瑕的白璧;

因此,我也好像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比这叫人更加喜悦。

篇7:中西文化比较

1.逻辑推理最重要的特点是客观性、形式化和确定性;重视定理、公理、演绎、推理和抽象思维。

2.西方法律的第一要义是天赋人权,第二要义是人人平等。

3.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特征。4.中西民族不同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同的生产形式,中国是农耕文明,西方是商业文明。

5.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分别被视为两种文化精神的核心。6.古希腊文化中,人的动物性与理性并列存在,表现为狄奥尼索斯代表的激情的创造精神和阿波罗代表的和谐的理性精神的并存。

7.中国哲学思维偏好运用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西方偏好细剖静析的逻辑分析。8.英语是直线型思维模式,闪语是平行型思维模式,东方语言是螺旋型思维模式,罗曼语、俄语是曲折型思维模式。

9.东西方两大系列六种高级宗教,包括东方系列的佛教与印度教,西方系列的梭罗亚斯德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10.在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中,法律和道德都是其社会成员行为模式的最基本规约形态。

1、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它以个体经验与智慧直接切入事物本质。直觉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十分重视为认知者留下广大自由的主观空间,有极强的主观性,具有立体有机联系的特征。

2、文化: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人类的各种各样机会中的文化状况,在其可能按一般原理加以研究的范围内,是一个适合于研究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规律的课题。

3、逻辑分析:逻辑有极强的推理认知的作用,作为思维规律可以被人们共同掌握,成为思维外在化的工具,从而使思维这种主观性的活动能够被传达、被理解、被记录、被检验。它把一切的经验和技能都转化成可以交流和传承的知识。本质被现象包裹着,要认清本质必去除表象,这种去伪存真的方法就是分析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成为西方哲学认识的心理基础,由此发展出追求精密分析和严谨逻辑的科学文化形态。

4、礼:礼是中国古代社会较早确立的社会规范体系,其中以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周公旦主持制定的礼较为完善。这是一整套以外显的仪式与规范程序确定下来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方式,其背景是以血缘谱系为前提的宗法观念和等级秩序,基础是以宗法管理和道德约束为手段的德主刑辅之治。

5、个体本位: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上,西方文化把肯定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看作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以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商业原则促进了希腊人个体一时的觉醒和成熟,由此孕育出西方人个提本位的文化精神。个体本位文化精神在伦理观上的体现,是所谓的合理利己主义的人际关系原则在西方社会得到较普遍的认同。

6、中庸和平:中国文化从自己的群体价值日标出发,必然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由此生出“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和人格标准。所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的核心便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体人格的要求,则是要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以达到处世通达圆融。儒道两家的中道观长期影响铸造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中庸和平精神渗透到文学艺术创造中,便形成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中和之美。

7、西方科学精神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精神、客观态度与探求真理的执著。(1)理性精神即所谓“阿波罗精神”是西方精神的核心。它表现为承认客观自然世界的可认知性,在各个领域中对形式逻辑的推论和证明法则的普遍遵从,在科学及学术活动中对概念、范畴的建立和理论抽象的偏好,对真理的虔诚信念,以及在日常行为方式中的工具合理性原则。(2)科学精神还表现在对待事物的客观态度上。西方人为实现驾驭自然的目的,强调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这在科学研究中则表现为注重实验与实证。(3)科学精神中还包含着不断探索科学真理的执著态度,它不盲从传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已取得的经验与结论,总之,它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旧有的一切观念和成就,甚至怀疑自己。

8、中国的“家天下”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有哪些根本差异? 中国: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1)实行“家天下”的宗主统治。(2)讲究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3)大一统的专制政体。a有能力的皇帝往往乾纲独揽,兼听万事。b权力中心始终向皇帝侧近的机构和侍臣转移。c中国皇帝不仅是政治权力至高无上的代表,也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秩序。d统治者以严密的行政组织限制黎民百姓的个人自由。

古希腊: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1)在政治上实行以巴西勒斯为首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掌握最高权力的军事民主制。(2)与古代希腊城邦制的发展伴随而生的是民主政治体制的建构。全体公民都有被选举权,设立了公职津贴和戏剧津贴等,鼓励公民担任公职和参加文化活动。(3)显示了契约原则。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便是作为公民社会最高形式契约的法律对个人政治权利和平等地位的肯定。

9、“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

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天与人,或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关系问题。(1)作为宇宙观照的自然观,“天”是化生万物的本源,人是 天工造化之物。所谓“天人合一”是人与天道本性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

一、协调、有机的联系。(2)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天”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则是指认识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一体关系。(3)作为社会观照的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性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4)作为对神秘力量探测的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主宰着人事的成败,而人能以至诚求得神助,天人是共运的关系。“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培育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土大众的文化;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反对战争,痛恶分裂,也不尚竞争;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要求理论的实际效用,要求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反对空谈玄想,憎恶口是心非,也造成了对纯理论和纯思辨的轻视。它铸成“礼之用,和为贵”的大众行为模式,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归依,也有老道圆滑的一团和气和息事宁人的柔顺。它也是“文以载道”,情景交融,文质彬彬的艺术追求和人的精神与九天的同流贯通。

10、简述中西宗教文化的主要差异:

(1)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中国文化体现为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具有人本的价值尺度;西方文化表现出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在价值上是以神为本的。(2)两种不同的宗教信念。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宗教观念和信仰体系由于整个文化彻底的“人本化”转向而一直保持在前轴心时代自然宗教的水平,表现出信仰的多元化、泛神化和服务于社会主导价值等他为的特征;在西方,早在轴心时代就完成了从自然宗教到伦理宗教的过渡,一元神的上帝观念成为西方文化价值的根基和支柱,在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3)两种不同的宗教体验。在强调现世人伦的中国文化中,不同宗教信仰体系都十分注重人的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追求知性知天、穷神达化的境界,从而达到现世人生的最大快乐。这种追求乐感的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4)在王权与教权的关系方面:在中国古代,王权在社会生活当中处于一种绝对至上的地位,而宗教则受到世俗王权的操纵和支配,一直处于附庸的地位:而在西方,教会与王权分庭抗礼,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权高于王权。

12、结合中西神话的特征对二者进行比较:

(1)中西神话中的神性与人性。中国古代神话由于世俗化和历史化的影响,保存较零散,未能在后世的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西方神话则以其丰富的形象,成熟的形式和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在的广泛渗透,成为滋润西方艺术和文学创造的源泉。

(2)中国神话(主要指汉族)的大部分作品属于原生态和过渡态神话,具有以下突出特征:a描述自然现象、表达人类征服大自然愿望的作品异常丰富。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c神话的单一性。d中国神话关于神袛的记载非常简单,是零星的、片段式的有关事件的概述;希腊神话的主要表现有:a折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作品居多。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兼社会神或比较纯粹的社会神。c神话的内容相对集中,风格较为统一,有完整的谱系。d希腊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一般都有比较完整、有起有落的故事框架。

(3)希腊神话的感性化特征成为希腊人和后来的西方人的向往,中国神话则由于其历史化的变形而成为中国人世代敬仰的道德楷模。

11、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辅之以少量的综合,而东方的思维模式则以综合为主,佐之以少量的分析。

(2)中西语言一个重词汇,一个重语法。即西方语言是典型的语法型语言,汉语是典型的语义型语言。语法型语言与语义型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编码方式、结构框架和基本结构单位不同。a语法型语言中现实的特征是通过问接或曲折的方式反映的,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是不一致的,语法型语言以形态体现跟概念范畴相对应的语言范畴。语义型语言采用直接编码的方式,现实的特征在语言中得到直接的反映,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保持一致。b语法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主语—谓语”,语义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话题—说明”。c西方语言以“句”为本位,以词为句法结构的基本单位;汉语的情况刚好相反,“字”是汉语最小的句法结构单位。(3)从构成方式来看,西方语言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西方语言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形态规则和形式的方式,而汉语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语境等语义因素,是依靠语义的方式。

(4)从语法范畴分析,西方语言是严式语言,汉语是宽式语言。语言严式与宽式的差异源于形态的差异。西方语言是一种形态语言,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5)中西语言——思维模式存在着“整体领悟·类比联想”和“构造分析·逻辑演绎”的对立,这种对立在语言层面也有明显的表现。

(6)语法型的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线性、结构封闭的特点,而语义型的汉语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立体、结构开放的特点。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法结构上呈现着焦点视与散点视的特色,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以焦点视为主要特征,汉语句法结构则以散点视为主要特征。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式类型上的显著差异是:西方语言主从句发达,汉语对偶句发达。西方语言具有虚拟语法范畴,汉语缺少虚拟语法范畴。

(7)在修辞方面,西方语言显得较为精准、周严、直露,汉语则显得较为模糊、简约、含蓄。在语言风格上,西方语言与汉语呈现出精准与模糊、周严与简约、直露与含蓄的差异。在语篇修辞上,英语句子的典型模式是直线型结构,而汉语句子的典型模式是螺旋型结构。

一、填空题:

1.逻辑推理最重要的特点是客观性、形式化和确定性;重视定理、公理、演绎、推理和抽象思维。

2.西方法律的第一要义是天赋人权,第二要义是人人平等。

3.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特征。4.中西民族不同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同的生产形式,中国是农耕文明,西方是商业文明。5.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分别被视为两种文化精神的核心。

6.古希腊文化中,人的动物性与理性并列存在,表现为狄奥尼索斯代表的激情的创造精神和阿波罗代表的和谐的理性精神的并存。

7.中国哲学思维偏好运用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西方偏好细剖静析的逻辑分析。

8.英语是直线型思维模式,闪语是平行型思维模式,东方语言是螺旋型思维模式,罗曼语、俄语是曲折型思维模式。

9.东西方两大系列六种高级宗教,包括东方系列的佛教与印度教,西方系列的梭罗亚斯德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10.在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中,法律和道德都是其社会成员行为模式的最基本规约形态。

1、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它以个体经验与智慧直接切入事物本质。直觉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十分重视为认知者留下广大自由的主观空间,有极强的主观性,具有立体有机联系的特征。

2、文化: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人类的各种各样机会中的文化状况,在其可能按一般原理加以研究的范围内,是一个适合于研究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规律的课题。

3、逻辑分析:逻辑有极强的推理认知的作用,作为思维规律可以被人们共同掌握,成为思维外在化的工具,从而使思维这种主观性的活动能够被传达、被理解、被记录、被检验。它把一切的经验和技能都转化成可以交流和传承的知识。本质被现象包裹着,要认清本质必去除表象,这种去伪存真的方法就是分析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成为西方哲学认识的心理基础,由此发展出追求精密分析和严谨逻辑的科学文化形态。

4、礼:礼是中国古代社会较早确立的社会规范体系,其中以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周公旦主持制定的礼较为完善。这是一整套以外显的仪式与规范程序确定下来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方式,其背景是以血缘谱系为前提的宗法观念和等级秩序,基础是以宗法管理和道德约束为手段的德主刑辅之治。

5、个体本位: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上,西方文化把肯定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看作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以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商业原则促进了希腊人个体一时的觉醒和成熟,由此孕育出西方人个提本位的文化精神。个体本位文化精神在伦理观上的体现,是所谓的合理利己主义的人际关系原则在西方社会得到较普遍的认同。

6、中庸和平:中国文化从自己的群体价值日标出发,必然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由此生出“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和人格标准。所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的核心便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体人格的要求,则是要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以达到处世通达圆融。儒道两家的中道观长期影响铸造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中庸和平精神渗透到文学艺术创造中,便形成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中和之美。

7、西方科学精神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精神、客观态度与探求真理的执著。(1)理性精神即所谓“阿波罗精神”是西方精神的核心。它表现为承认客观自然世界的可认知性,在各个领域中对形式逻辑的推论和证明法则的普遍遵从,在科学及学术活动中对概念、范畴的建立和理论抽象的偏好,对真理的虔诚信念,以及在日常行为方式中的工具合理性原则。(2)科学精神还表现在对待事物的客观态度上。西方人为实现驾驭自然的目的,强调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这在科学研究中则表现为注重实验与实证。(3)科学精神中还包含着不断探索科学真理的执著态度,它不盲从传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已取得的经验与结论,总之,它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旧有的一切观念和成就,甚至怀疑自己。

8、中国的“家天下”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有哪些根本差异? 中国: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1)实行“家天下”的宗主统治。(2)讲究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3)大一统的专制政体。a有能力的皇帝往往乾纲独揽,兼听万事。b权力中心始终向皇帝侧近的机构和侍臣转移。c中国皇帝不仅是政治权力至高无上的代表,也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秩序。d统治者以严密的行政组织限制黎民百姓的个人自由。

古希腊: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1)在政治上实行以巴西勒斯为首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掌握最高权力的军事民主制。(2)与古代希腊城邦制的发展伴随而生的是民主政治体制的建构。全体公民都有被选举权,设立了公职津贴和戏剧津贴等,鼓励公民担任公职和参加文化活动。(3)显示了契约原则。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便是作为公民社会最高形式契约的法律对个人政治权利和平等地位的肯定。

9、“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

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天与人,或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关系问题。(1)作为宇宙观照的自然观,“天”是化生万物的本源,人是 天工造化之物。所谓“天人合一”是人与天道本性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

一、协调、有机的联系。(2)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天”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则是指认识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一体关系。(3)作为社会观照的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性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4)作为对神秘力量探测的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主宰着人事的成败,而人能以至诚求得神助,天人是共运的关系。“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培育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土大众的文化;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反对战争,痛恶分裂,也不尚竞争;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要求理论的实际效用,要求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反对空谈玄想,憎恶口是心非,也造成了对纯理论和纯思辨的轻视。它铸成“礼之用,和为贵”的大众行为模式,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归依,也有老道圆滑的一团和气和息事宁人的柔顺。它也是“文以载道”,情景交融,文质彬彬的艺术追求和人的精神与九天的同流贯通。

10、简述中西宗教文化的主要差异:

(1)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中国文化体现为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具有人本的价值尺度;西方文化表现出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在价值上是以神为本的。(2)两种不同的宗教信念。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宗教观念和信仰体系由于整个文化彻底的“人本化”转向而一直保持在前轴心时代自然宗教的水平,表现出信仰的多元化、泛神化和服务于社会主导价值等他为的特征;在西方,早在轴心时代就完成了从自然宗教到伦理宗教的过渡,一元神的上帝观念成为西方文化价值的根基和支柱,在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3)两种不同的宗教体验。在强调现世人伦的中国文化中,不同宗教信仰体系都十分注重人的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追求知性知天、穷神达化的境界,从而达到现世人生的最大快乐。这种追求乐感的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4)在王权与教权的关系方面:在中国古代,王权在社会生活当中处于一种绝对至上的地位,而宗教则受到世俗王权的操纵和支配,一直处于附庸的地位:而在西方,教会与王权分庭抗礼,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权高于王权。

12、结合中西神话的特征对二者进行比较:

(1)中西神话中的神性与人性。中国古代神话由于世俗化和历史化的影响,保存较零散,未能在后世的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西方神话则以其丰富的形象,成熟的形式和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在的广泛渗透,成为滋润西方艺术和文学创造的源泉。

(2)中国神话(主要指汉族)的大部分作品属于原生态和过渡态神话,具有以下突出特征:a描述自然现象、表达人类征服大自然愿望的作品异常丰富。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c神话的单一性。d中国神话关于神袛的记载非常简单,是零星的、片段式的有关事件的概述;希腊神话的主要表现有:a折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作品居多。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兼社会神或比较纯粹的社会神。c神话的内容相对集中,风格较为统一,有完整的谱系。d希腊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一般都有比较完整、有起有落的故事框架。

(3)希腊神话的感性化特征成为希腊人和后来的西方人的向往,中国神话则由于其历史化的变形而成为中国人世代敬仰的道德楷模。

11、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辅之以少量的综合,而东方的思维模式则以综合为主,佐之以少量的分析。

(2)中西语言一个重词汇,一个重语法。即西方语言是典型的语法型语言,汉语是典型的语义型语言。语法型语言与语义型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编码方式、结构框架和基本结构单位不同。a语法型语言中现实的特征是通过问接或曲折的方式反映的,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是不一致的,语法型语言以形态体现跟概念范畴相对应的语言范畴。语义型语言采用直接编码的方式,现实的特征在语言中得到直接的反映,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保持一致。b语法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主语—谓语”,语义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话题—说明”。c西方语言以“句”为本位,以词为句法结构的基本单位;汉语的情况刚好相反,“字”是汉语最小的句法结构单位。(3)从构成方式来看,西方语言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西方语言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形态规则和形式的方式,而汉语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语境等语义因素,是依靠语义的方式。

(4)从语法范畴分析,西方语言是严式语言,汉语是宽式语言。语言严式与宽式的差异源于形态的差异。西方语言是一种形态语言,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5)中西语言——思维模式存在着“整体领悟·类比联想”和“构造分析·逻辑演绎”的对立,这种对立在语言层面也有明显的表现。

(6)语法型的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线性、结构封闭的特点,而语义型的汉语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立体、结构开放的特点。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法结构上呈现着焦点视与散点视的特色,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以焦点视为主要特征,汉语句法结构则以散点视为主要特征。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式类型上的显著差异是:西方语言主从句发达,汉语对偶句发达。西方语言具有虚拟语法范畴,汉语缺少虚拟语法范畴。

篇8:早期文明时期的中西美术比较

中西方早期文明的美术具有的共通处有以下几点:

首先, 中西方早期文明史出于功利目的产生的, 我们可以把模仿造型的石器看做美术的起源。早期的石器可以说完全是为了实用。工具造型必须在使用中得到检验, 从而按照实用的原则进行加工改进。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形状就有尖的一头和圆的一头, 尖的一头用来划、砸东西, 圆的一头用来磨东西, 这个时期的石器没有二次加工, 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审美意图。这些简单的石器形状最主要是为了发挥生活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简单的实际功能。这在中西早期文明的美术发展中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第二, 人类的发展进步促进了审美意识的产生。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 骨角器远比以前精细, 人类审美意识产生并逐渐发展。之后发展起来的装饰艺术和制陶工艺最能够突出的反映出早期人类的审美意识。陶器装饰图案按表现题材可以分为人物纹样、动植物纹样、几何纹样以及早期文明逐渐形成之后出现的叙事画等等。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宴乐攻战纹铜壶》和古希腊的《战士出征》都是表现历史事件的工艺品, 同属于叙述性的装饰表现。不同点在于《宴乐攻战纹铜壶》记叙丰富的生活和战争场景, 具有很强的叙事性。而《战士出征》表现的是战士准备出征前的一刻, 相对来说它的表现性更强。两者的绘画风格也不同, 前者构图形式为横向展开的多层分组配置。每层图像以云纹饰带隔开。人物为侧影, 不表现五官, 画面没有纵深关系, 但是生动的表现出了战国时期贵族生活的场景和战争、狩猎等活动, 内容丰富, 场面热闹。而后者更加写实, 将人体骨骼肌肉刻画的详细到位, 并且还表现出了正面站立战士的正面一只脚和旁边盾牌的透视效果。而两者的相同点也在于对器身的装饰中, 重点情节都位于器身鼓腹的部分, 情节之间用独特的装饰纹样做分割。

第三, 原始人类对于动植物的图腾崇拜发展为万物有灵论, 他们认为各种自然物都是有灵性的精灵, 分别主宰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甚至命运, 由此产生了巫师和巫术, 巫师执行能够祈祷他们平安幸福, 消灾减祸的巫术, 这种万物有灵观念也成为宗教发展的基础。

仰韶文化中的人面鱼纹盆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这个彩陶盆是存放夭折婴儿尸体瓮棺的棺盖。陶盆里面装饰有特殊的纹样, 将表现孩子的图形与鱼的装饰纹样结合。彩陶盆中也出现了很多鱼的形象, 这些鱼很有可能被当时的人类视为神灵, 能够安抚死去婴孩儿的灵魂, 祈求轮回转世。另外鱼产卵极多, 我们也能够猜想到当时人类对生命的祈祷, 希望能够多子多孙, 壮大部族。

非洲的木雕也同样具有表现巫术观念的特征。与中国陶器装饰相似的是, 他们的木雕都被视为神物, 创作者力求造型结构上的怪诞, 正是非洲原始部人对客观世界的心理反应。非洲黑人的创作思维也是部族宇宙观影响下的产物, 这是他们作品表现形式的决定性因素。非洲原始人类常常用木雕刻画死者, 通常为表现祖先的木刻, 他们认为死者的灵魂会转移到木刻身上。

笔者认为中西原始艺术中最多的相同点是原始人类创造了以实用功能为第一基础要素的生产生活工具, 完成了具有功利目的的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然后借用当时可用的媒介, 如石、骨、玉、陶器通过对动植物的图腾崇拜, 生命崇拜, 对打猎渔牧等生活场景的表现, 实现了原始人类对世界, 对自身的最初的认知和表达。

随着人类进步逐渐进入农业社会, 这一时期的中西艺术已经开始反映出中西方文化地域差异所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面貌。中西早期文明中美术差异主要体现在以青铜器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和以雕刻为代表的希腊艺术。

首先, 政治上, 中国在夏商周时期进入奴隶社会。中国奴隶社会是君主专制, 商周青铜器多是供上层统治者使用的礼器, 供祭礼和典礼使用的青铜器从种类、个体大小、陈放件数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同身份的人使用青铜器也有明确的等级之分。由于人们多对兽形人崇拜, 所以青铜器造型奇特, 多庄重、威严, 具有一种敦厚、坚实和阔绰之美, 它是奴隶主国家权力的象征。商朝的《司母戊方鼎》和《铜四羊方尊》是青铜器盛期的代表作。

中国从夏代到秦代时期, 青铜器充斥上层社会的各个领域, 上层人士几乎无时无处不用青铜器。重大事件也以青铜器为纪念, 征伐记功、训告群臣、称扬先祖等。这与古希腊处处以雕刻为纪念的表现形式大相径庭。据希腊、罗马的著作记载, 希腊雕刻 (图12) 用途非常广泛, 公共竞技场上有雕刻, 出征打胜仗的英雄有纪念像, 国王死了有纪念像, 大战获胜有群像等等。黑格尔对于这些雕刻游过评论:“对于希腊人来说, 观看这类艺术作品, 并不只是看看而已, 而是他们宗教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希腊人凡有所作为都是为公众的, 对于这种作为, 每个公民都感到欣喜、骄傲和光荣。”由于西方倡导民主, 公平, 所以其雕塑多以现实中的人为主, 造型准确, 和谐。正式由于希腊雕刻的公共性, 我们才体会到希腊雕刻艺术不是装饰, 而是必须满足的一种急需。

其次, 从形式上来说, 青铜器的使用是个人的、内向的;希腊雕刻则是公众的、外向的。青铜器的内涵丰富, 寓实用、政权、审美于一体;希腊雕刻则相对单纯, 用优美和谐的形态表达宗教观念和内心之美。青铜器的造型令人感觉威严、庄重, 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希腊雕刻则相对显得亲切、悦目。顾恺之有言“以形写神”, 这神既指人的精神状态, 又指由人的社会地位和全面素质所养成的气质, “美”在中国艺术精神中只是浅层的外表特征。中国古代艺术并不是把美作为艺术的最高目标, 这与希腊哲人的思想相去甚远。希腊人认为一切都是可以认识的, 他们以人的模样塑造神的形象, 同样的也根据人的生活来设想神的社会组织。希腊人把美作为追求艺术的最高目标。希腊的神也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他们认为神向人们显现与人一样的肉身是对人少有的恩爱, 神的天性是看得见而不是看不见的。所以希腊的雕刻艺术产生了世界史上空前绝后的富有创造性的理想化的作品。模仿和再现也成了西方艺术传统的突出特点, 而中国商周青铜器体现的艺术传统则是写意和表现。

笔者认为, 中国艺术从商周青铜器开始体现的就是神权与人权的合一,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引导了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发展, 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绘画 (山水画) 、建筑 (园林) 等艺术的发展, 其中更多的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自然的超验感悟。西方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想也使西方艺术与人类认知世界的关系, 以及艺术与宗教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艺术中体现出的更多的是他们试图改造自然与自然相对, 征服自然, 驾驭自然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孔新苗著.《中西美术比较修订版》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8年4月第1版.

[2].朱伯雄著《世界美术史》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6年出版.

上一篇: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教案下一篇:法家韩非子的主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