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炭企业转型发展

2023-02-03

第一篇:浅谈煤炭企业转型发展

煤炭企业文化——探寻新时期国有煤炭企业发展的转型与发展的新航向

用智慧为梦想添彩

用行动为蓝图领航

煤炭企业文化——探寻新时期国有煤炭企业发展的转型与发展的新航向

智汇蓝图管理咨询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深入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巨大科学性,取得了巨大的实绩。煤炭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更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发展。煤炭企业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改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科技创新来提高煤炭行业的发展质量,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就需要对煤炭行业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淘汰落后产能,按现代化、规模化、产业链条化的要求建设一批产能上5000万吨、上亿吨的大型煤炭基地和特大型煤业集团,对此,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批复了包括神东、陕北、黄陇(华亭)、晋中、晋北、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蒙东、宁东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建成后,将对优化我国煤炭工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产生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实行产权多元,推进制度创新,优化生产结构,促进煤电、煤化、煤路等一体化建设,达到产业联合、产业链延伸,使资源有效转化、利用。目前国内一些大型煤炭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提出了“煤、路、港、航平向产业链”和“煤、电(焦)、化纵向产业链”两种发展思路。前者如神华集团,后者如山西焦煤集团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近些年来,国有煤炭企业都将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力度,降低劳动强度,使得重、特大事故发生率明显减少,许多大型煤炭企业更将安全发展定位为一种文化,加以深入宣传,如同煤集团,兖矿集团北宿煤矿的“六六”安全文化;冀中能源“生命高于一切”、神华“舍得一切,不舍安全”的安全理念等等。

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开展转方式、调结构;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和企业集团,延伸产业链;引进、研发、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的道路,已成为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先进企业文化的力量日加凸显,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企业文化的力量越来越凸显,各大煤炭企业纷纷进行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已成为我国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滦煤矿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企业,然而经过百年发展,不仅没有“老态龙钟”,反而是“老树开花”,这些年发展异常迅猛,2009年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较2008年增长了256%和230%。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金成建国5号520室

电话:+86-10-85072186

传真:+86-10-85072187

1 用智慧为梦想添彩

用行动为蓝图领航

在全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103位,比两年猛进了188位,成为500强中发展最快的企业。

取得这些成绩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开滦煤矿大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其以“特别能战斗”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构筑了共同愿景,重塑了企业价值观,整合了企业行为文化,强化了开滦煤矿的百年品牌,同时,其文化建设的继承、创新与实践,为企业打破以煤为主,一元生产的战略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2009年,开滦煤矿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其“特别能战斗”精神获评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

另一个刚刚济身为世界500强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冀中能源,同样是以先进的企业文化为支撑,获得了迅速优异的发展。冀中能源在中国500强企业排名第97位,拥有华北制药、峰峰集团、冀中能源股份、河北航空集团等10个子公司,其中有冀中能源、金牛化工、华北制药三个上市公司,产业涉及煤炭、电力、医药、航空等,是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

然而,两年前,冀中能源在重组之初,有全国特困煤炭企业36家中的4家。邯矿、井矿、张矿已经濒临破产,其它的也多是生产方式落后,产能不佳的“累赘”企业,但是冀中能源依靠创造性的“聚、大、搏、强、和”的企业文化,建立与之适应的管控模式、发展战略,在公司全体强化“不断创造历史”的核心价值观,“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的企业精神和“奉献优质产品、创造幸福生活”的企业使命,使能冀中能源果真创造了历史,短短两年,其企业资产从400亿元增加到800亿元,销售收入从400亿元增加1200亿元,煤炭生产能力从3500万吨增加到7000万吨,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翻番。

如今,企业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成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且可以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战略等各方面结合起来,使其发挥最大效用,调动企业的主体——人的积极能动性。近些年来,我国的煤炭企业均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建设的核心部分来抓,涌现出许多有代表性的企业文化,可以肯定,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的力量将会越来越引人注目。

三、以“责任”立基,支撑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发展壮大、创造利润,归根到底是要承担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这已成为我国企业的共识,而对于国有煤炭企业来说,社会责任有着更具体的内涵,那就是加强煤炭资源节约开采,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的责任;加强清洁发展和循环发展,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强化安全生产,为职工生命负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增加职工福利待遇,为职工提供生活和发展空间的责任。

以“责任”立基,体现了国有企业的根本性质,又要求煤炭企业必须超越以利润为唯一诉求的生产方式,从而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改革,符合企业的长久利益,我国许多大型煤炭企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壮大,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金成建国5号520室

电话:+86-10-85072186

传真:+86-10-85072187

2 用智慧为梦想添彩

用行动为蓝图领航

正是源于此。

作为我国最大的煤炭企业集团,神华一直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核心战略之一,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责任,例如在稳定市场、保障煤炭供给方面,不图一时之利,始终从大局出发,认真执行煤炭长协订货价格,对煤炭市场的价格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国家重点电力企业的煤炭供应。同时,神华投入40亿元进行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对陕北米脂等县对口扶贫,解决了20万人的人畜安全饮水问题。此外,神华还投资1.5亿元,援建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宁夏六盘山中学扩建等项目。

山西大同煤矿集团也是历史悠久的老国企,在长期的粗放式开采过程中,对周围地域的坏境和生态都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最近几年来,大同煤业投资100多亿元,实施全国规模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惠民工程,目前已取得很大的成效,不仅解决了30多万员工家属的居住条件,而且大大改善了周围的生态坏境。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则从尊重人的价值的角度履行责任,提出“一切为了员工”的管理理念,将安全生产、提高工资、保障职工权益作为重点工作,2009年,将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降到0.15,实现职工年平均工资4.27万元,同时还设立“陕煤安康基金”,加大对困难、病患职工帮扶的力度,设立“天骄煤矿子弟助学基金”,帮助矿难子弟完成学业等等,使职工真正将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家。

责任是企业经营的目的所在,是企业实现其价值的根本体现,只有以责任立基,企业才能将自己融入到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中,才能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获得各种社会资源的支持,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于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北京智汇蓝图管理咨询

2011年10月9日

3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金成建国5号520室

电话:+86-10-85072186

传真:+86-10-85072187

用智慧为梦想添彩

用行动为蓝图领航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金成建国5号520室

电话:+86-10-85072186

传真:+86-10-85072187

4

第二篇:浅谈维修企业转型发展之路

浅谈汽车维修企业转型发展之路--“加油站”式汽车快速保养站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汽车维修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据相关部门统计,截止 2012 年底,全国共有汽车维修业户超过40万户,其中4S店3万多户,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将近10万户,三类汽车维修业户30万多户。据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25亿辆,其中汽车1.06亿辆。据中汽协会统计,2011年,国内汽车生产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4%。汽车保有量增长特别是私人轿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对机动车维修产生了深远影响。汽车进入家庭步伐加快,维修服务成为社会焦点。但,公众对维修企业的普遍印象是“脏、乱、差”,在面临政府调控、标准体系建设、人员流缺、核心技术、配件采购、消费环境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问题,维修行业面临新的转型发展挑战。

纵观整个汽车维修市场竞争环境及发展趋势,其发展方向必定是两个“专”。一是汽车生产厂家的专,就是以快修连锁方式,借助品牌4S店的技术力量为依托,利用区域客户辐射,实行品牌快修的专一化(如奥迪厂家的“奥迪专修连锁”,宝马厂家的“宝马专修连锁”等等)。二是综合维修企业的专,就是以快修连锁方式,实行维修项目的专一化(如汽车轮胎店,汽车改装店等等)。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至今,汽车维修项目的专一化如汽车玻璃、汽车轮胎、汽车改装及汽车美容这几个项目都已经非常成功的从最初的汽车维修厂中被剥离开来,也都已经被公众所认可接受。汽车喷漆项目虽受环保政策及事故保险所约束,但其也在全力的发展中,特别是小拇指,“汽车喷漆找小拇指,专业汽车喷漆”也已经得到很多车主的认可。

汽车的保养,是车主接触最频繁的项目之一,是最优质的汽车维修

项目,是运营成本最低的项目,是技术含量不高而利润空间相对较高的项目,是最容易实现标准化操作的项目,也是最容易实现连锁模式复制的项目。如能将汽车保养项目从传统的汽车维修厂中成功剥离开来,将是全球汽车维修行业共同的聚焦点。一旦成功,必将完全颠覆公众对传统汽车维修的概念及印象,也必将改变汽车维修业的传统经营模式。但,其必须实实在在具备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及消费心理:“快速便捷,价廉物美,尊享服务”。企业也必须要有“差异化战略”及“专一化战略”,在外观上首先要具备领先、差异化,从结构上要具备便捷、效益化,从项目上要具备专

一、专注化。专一化战略的前提思想是:经营项目的专一化能够以较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较广范围内的竞争对手。

陆客成立于2007年初,作为“萨塔”品牌的拥有及使用者,陆客致力于汽车快修连锁的发展与创新,在经过7年的经营摸索,推出了全球首创的“加油站”式汽车快速保养站(专利版权号:2014Z11S001290,2014Z11S000861)。不管从外观,结构,项目及经营模式来说,都具备了

“快速便捷,价廉物美,尊享服务”的客户需求及消费心理。

一、从外观来说,她以所有公众熟知的加油站为设计原型及理念,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维修厂,具有很大的差异化,在宣传上具有先天优势;

二、保养站的格局结构采用欧美布局,工位以地沟式,机油加注采用全自动定量加注机,完全实现快速及机油的成本节约;

三、保养站的项目专一化必定实现它的专注,高标准,实现作业流程的标准化,确保保养质量;

四、项目的专一使技术人员更容易培训及招聘,使薪酬运营成本大大降低;

五、项目的专一使保养的油品、三滤等采购完全可以实现统一采购,可以大大降低材料成本,让利于消费者;

六、所有申请加盟的保养站都以“肯德基”式的加盟管理模式,投资者完全可以做幕后老板,轻松赚钱;综合解析维修行业的快速发展及经营困境,汽车维修行业的创新亮点及发展趋势必定是连锁化、品牌化及专一化。汽车维修是阳光行业,是可持续行业,但大部分4S店走的很辛苦是因为运营成本高,维修费用高昂导致客户流失严重等;综合维修企业走的困难是因为技术人员流失频繁,缺失诚信,汽配采购难,受控于保险公司,质量不可靠等;而绝大部分快修连锁企业走的困难是因为经营定位不准确,缺少连锁体系,没有竞争优势等所致。一旦有了新模式,定位准确,减少运营成本,有套行之有效的连锁体系,就完全可以改变现状,提升企业竞争力,得到社会的认可,汽车维修行业的浙江模式必定是中国模式也必将是世界模式!(浙江省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会长、温州陆客汽车快修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化雨)

第三篇:浅谈对东莞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认识

东莞市的民营企业,从一开始就是市场经济自发的产物。自1978年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此诞生之后,东莞逐渐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加工制造基地。并且在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下,东莞民营企业在城市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悉,东莞市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累计达562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2003家。全市20个中国驰名商标中,民营企业占总数的75%;18个中国名牌产品中,民营企业占总数的78%;全市306个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中,6成以上为民营企业所拥有。此外,在2010年,东莞有7家企业进入了全省百强民营企业行列。

近年来东莞经济发展逐渐开始面临着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水、电资源与人口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等问题。还有受到了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欧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尤其是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东莞从事“三来一补”为主的经济形式和外源性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于是,东莞市提出了要深入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民营经济工作力度,有序推进民营企业升级转型的决定。

在产业转型升级中,东莞民营企业遇到了四大难题。

一是政策环境。一些部门只停留在“转发”上级文件的层面,没有真正帮企业解读政策,更谈不上用活政策,这使得政策落地难,引导也不够。

二是审批障碍多。“审批多、效率低是民企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刘志庚说,个别部门人为设置前置审批环节,重处罚轻服务,程序繁琐、效率低下,企业苦不堪言。而有些部门甚至将审批过程、初审权限“外包”或捆绑在某些中介机构,为自己谋私利,企业意见很大。

三是产业整体素质不高,这是民营经济最突出的软肋。刘志庚介绍说,东莞民企主要集中在酒店、房地产等配套性产业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环境消型企业,其中纺织、服装、造纸、家具等产值比重前十名的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量的八成。刘志庚说,这反映了一些民企尚存在“思维模式守旧、从业模式相对落后、组织模式相对滞后”等问题。

四是 “融资难,这也是制约中小企业成长的‘老大难’问题。”民企拥有可抵押的资产比较少,而且多数企业土地、物业等资产都没有办证,加上管理不够规范,导致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放贷,必然制约其发展。

针对以上的问题,,结合东莞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关人士建议:

一、加大扶持力度。当前民营经济正处于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来。重点从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着手。

1二、加强产业引导。要推进民营企业中的加工贸易企业升级转型,引导民营企业向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等支柱产业发展,向产业集群化发展。要鼓励民营企业与外资嫁接,大力发展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营销网络的企业等。

三、大力引进人才。民营企业要升级转型,人才是重要支撑。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东莞的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东莞,了解东莞,树立起东莞的城市品牌和良好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吸引更多人才来东莞创业。当前要重点抓好帮助企业搭建引才平台和加大对东莞的宣传力度两方面的工作。

四、推进技术创新。要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以技术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要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为突破口,引进建设一批研发中心、重点试验室、孵化器和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要以产学研为着力点,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走访活动。 2

第四篇:煤炭企业转型之路

煤炭企业转型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2013-05-10中国经济网

年内第二轮煤炭降价潮如期而至,煤企的生存环境再度恶化,连续两年的利润下滑已经将部分煤企推向了“生死存亡”的边缘,煤企能否安然渡过难关,煤企如何生存,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道路究竟在何方?一系列的重点问题亟待通过市场分析给出明确的解读。 煤企安然渡过难关:诚然,各行业都有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同时还存在着数量较多的中小企业,龙头企业依托资金、技术、管理、人才、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生存、发展、获利并非难事。而中小企业除了面临来自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较量外,还需与龙头企业进行抗争,生存困境可见一斑。

从当前煤炭行业的整体结构来看,中小煤企数目仍然较多,这与我国要建立煤炭基地的初衷相违背。中小煤企的存在不仅会造成安全隐患、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还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为了顺应我国煤炭行业兼并重组的浪潮,大规模淘汰中小煤企的做法值得肯定,“煤老板”必须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中小煤矿遍地开花的局面必须“一去不复返”。唯有如此,煤炭行业或有“明天”可言。 煤企如何生存:有资质、有实力、有条件的煤企应该生存下去,而且必须很好的生存下去。我国长期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消费方式的格局不会有实质性改变,煤企的整体实力很大程度上是衡量我国能源安全、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大型煤炭集团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

了重大改变,积极兼并重组中小煤矿的工作必须开展下去,规模化的经济效益将随之显现出来。

同时,大中型煤企应该努力完善自身产业链条,将勘探、开采、运输、销售、再加工、煤化工等诸多环节有效结合,提升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并将增强企业把控成本、优化效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煤化工重启的序幕已经拉开,煤炭集团不妨适时地涉足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项目,将煤化工培育成全新的营收增长点,进而达到核心竞争力提升、改善经营状况的目的。

煤炭行业未来发展的道路:煤炭行业黄金十年已经过去,GDP高速增长是煤炭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如今煤炭行业的转型之路愈发艰难。一方面,煤企自身营收状况不甚理想,煤价暴跌使煤企多年积累的盈利“付之一炬”,企业能否顺利挨过“煤炭寒冬”尚未可知;另一方面,水电企业、风电企业、光伏企业、天然气公司都将对煤企造成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势必会进一步冷落“煤企”,即便是这一过程会来的相对缓慢。

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产能优化等重点工作必须有效开展,而未来煤炭行业将朝着更加理性、更加稳健的方向发展。东三省、云贵川等地落后产能将会被淘汰出局,煤炭行业的集中度将会有所加强,行业进入门槛和退出门槛都将有所提升,试图通过短期的“投机倒把”很难从煤炭中赚钱。

然而,进口煤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冲击不容忽视,美国、澳洲等地对中国煤炭出口大有增加之势。在经过页岩气革命后,美国向外输出

原油、天然气、煤炭的数量有所增加,这对于世界能源市场而言并非利好消息,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调的趋势将会持续。中国将成为美国能源输出的重要受害国,国内煤企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为了应对来自“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煤炭”的冲击,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煤炭期货市场、现货市场,必须进一步改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必须进一步降低煤炭运输成本,必须进一步调整煤产品进出口关税。唯有多元化的政策同步出台、同步落实,国内煤炭行业所受侵扰方能有所较少,煤企的生存、发展、明天才不会遥不可期。

(作者系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

第五篇:煤炭转型发展,山西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西煤炭工业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发展,用了30多年的时间,使山西省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从1978到2007年,山西共生产煤炭82.4亿吨,是改革开放前28年的7.44倍,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4以上;累计外调煤炭58.6亿吨,是改革开放前28年的7.4倍,占全国省际间净调出量的70%以上;山西煤炭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煤炭出口占全国的50%以上。煤炭工业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经济建设,也成为山西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山西也为煤炭产业的蓬勃发展付出巨大而沉重的代价,如煤炭开采过程中资源回收率低,导致全省煤炭资源浪费惊人;严重破坏了水资源,加剧了水资源短缺;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共生、伴生资源破坏惊人;多年的大规模开采,造成矿区土地塌陷、水土流失、生态衰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

另外,山西煤炭在造富一方的同时,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越来越突显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主要依靠煤炭资源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难以为继。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山西省委、省政府痛定思痛,选择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那就是——转型发展。

省委书记袁纯清说,山西将依托四条路径实施转型: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其中工业新型化被视为转型跨越之本。

山西煤炭转型发展之路

2006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2007年,试点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一“煤炭新政”主要包含四项经济政策: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有偿出让煤炭资源矿业权、提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提取煤矿转产发展资金,为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建立起有偿使用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

2008年4月2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的意见》出台,重点强调抓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源合理开发、煤炭安全生产、转型转产、社会事业等关键环节,加快推动全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4月,山西成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省长王君任组长,副省长陈川平任副组长,其他成员均为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国资委等机构的高层。这是山西煤炭产业发展史上规格最高的领导小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山西对此次煤炭资源重组整合的决心。

截止2009年底,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和突破性进展。煤炭行业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技术现代化、产权多元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企业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形成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个年生产能力5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团,基本形成了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国有、民营并存的办矿格局;矿井数由2600座压减到1053座,平均单井规模提高到年产100万吨以上,煤炭工业进入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

这场全国瞩目的山西煤改不仅提升了山西省煤炭行业抗风险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能力,有效地改善了煤矿安全保障程度,煤矿安全事故明显减少,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据统计,全省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0.902下降到2009年的0.328,今年1至9月为0.2412,相当于全国水平的三分之一。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兼并重组整合真正开创了山西煤炭工业科学发展新篇章。 2010年,立足于新的发展基点,全省煤炭资源回收率和循环利用率、原煤洗选加工率、主要污染源治理达标率、煤层气(瓦斯)抽采和利用量都得到显著提高,煤炭工业真正成为了全省转型和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

山西煤炭转型进行时

正是有了政府坚强的后盾,30多年来,山西煤炭行业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狠抓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全面推广煤炭生产洁净化,煤炭洗选加工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优质动力煤、炼焦精煤、高炉喷吹煤等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比重不断上升。煤、电、油、气、化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一个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正在悄然崛起。2009年全省煤炭行业实现非煤销售收入1281亿元,同比增长26.58%。其中省属五大煤炭集团实现非煤收入1186亿元,同比增长29%,占其总收入的比重达49.36%。

在潞安集团,可以看到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煤、煤泥、矸石和瓦斯进行发电,富余电量用于发展电石乙炔化工及多晶硅产业,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和乙炔化工产生的电石渣用于生产烧结陶粒、水泥及砌块等新型环保建筑材料,贫瘦煤、瘦煤、气煤和焦煤进行炼焦,对焦化厂的副产品焦油和粗苯进行精深加工,生产各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同时还看到通过煤炭气化多联产发展煤基合成油等,真正做到了把煤炭“吃干榨净”。

像这样的循环模式,山西还有塔山循环模式、西山洗中煤发电循环模式、晋煤绿色循环模式等十多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除了“煤炭”本身,山西实现工业新型化的另外一条重要路径是做强做大煤炭相关产业。一是依托煤机制造优势,围绕煤炭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实现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的转变,实现由煤炭装备买入省向制造省输出省的转变。二是围绕煤炭运销形成的巨大运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实现经济运行效率大幅提升。三是围绕煤焦冶电等高耗能产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环境压力向发展动力的转化。

11月5日,壶关县与山西三元煤业有限公司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签约总投资240亿元、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气的煤炭原位气化项目。同时,山西三元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也与北京大学签订了地下煤炭原位气化技术服务合同。该项目计划用地下气化技术制造氢气、甲烷及其他煤气产品,最终进行地下气化煤气联合循环发电、合成氨、合成二甲醚、合成油、提取纯氢。该项目的实施完全符合建设新能源基地的要求,体现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要求,是山西实施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建设气化山西、净化山西的又一个亮点。

转型之路,希望所在

根据规划,“十二五”山西的GDP总量、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都将实现翻番。“这是一个宏伟的设想,也是一个通过努力拼搏完全可以实现的理想。”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

负重转型的山西能否实现这种跨越?这种跨越式发展又能否真正解决山西固有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城镇化水平低等问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否扭转?

这一痼疾实际上早已引起省委、省政府重视。在2009年山西就连续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不仅包括煤、焦、冶、电等传统支柱产业,还包括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今年省委省政府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现代物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

山西的转型发展,就是要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初步加工向资源深度开发、深度加工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传统产业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要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竞相发展格局中再造一个新山西。

与此同时,随着全省煤炭资源整合与煤矿兼并重组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省内“煤老板”估计有数千亿元的资金从煤炭领域退出,这笔庞大的资金该往哪里投?转型中的“煤老板”该如何选择适合投资的项目,或更好地渗入高新技术等领域?政府还需要积极开辟投资渠道、加大力度,真抓实干,真正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上,国家五大电力集团公司先后与山西省签订能源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在“十二五”期间在山西集中建设一批煤电外送产业基地和煤气电化运循环经济产业园,五大电力集团将在山西投资5000亿元,进一步延伸煤电合作。这些项目的落实,将有利于山西省加快煤炭资源的本地转化,提升煤炭资源附加值,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煤层气、风电、太阳能、以及水电加速融入能源图谱,山西创造能源的方式正逐步向多元化拓展,由此可见对中国的能源市场格局产生新的影响。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潘云表示,未来五年,山西应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山西能源中心”的建设上,建设以煤基产业为核心的能源中心,以此来扶持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山西省委、省政府坚定地认为,山西要建设综合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基地,就要跳出“唯煤”思路,围绕煤炭,着力实现煤炭经济的综合高效发展。未来5年,山西省将在加快晋北、晋东、晋中三大煤炭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煤炭加工转化,发展电力、焦炭、煤层气和焦炉煤气、煤基醇醚燃料和煤基合成油等综合能源产品,大力发展与煤炭相关的产业,形成煤-电-铝、煤-铁-钢(铸)、煤-焦-化等多种产业链条。

山西省委、省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矢志不渝的毅力,在三晋大地上开展了规模空前的转型跨越发展行动,努力实现黑色资源到绿色发展、地下资源到地上资源同时利用、煤炭资源变为产业资本的转型跨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创造美好新生活。

山西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成功做法已经走出行业、走向全国,将为全国煤炭行业和所有资源行业资源整合提供宝贵的经验,其深远影响将与日俱增。让煤变绿、循环、清洁、高端,全面实施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的新蓝图不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年轻干部下一篇:浅谈宋词中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