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朔州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4-04-13

浅谈朔州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共10篇)

篇1:浅谈朔州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朔州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介绍了朔州能源建设和煤炭经济发展的成就,分析了煤炭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实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 者:郭厚 宁保全 GUO Hou NING Bao-quan  作者单位:郭厚,GUO Hou(山西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山西,太原,030002)

宁保全,NING Bao-quan(朔州市统计局,山西,朔州,036002)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年,卷(期): 15(24) 分类号:F416.21 关键词:煤炭经济   煤炭开采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朔州市  

篇2:浅谈朔州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网站首页 | 专题首页 | 上级精神 | 活动动态 | 小组文件 | 心得体会 | 活动简报 | 演讲稿 | 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是:首页 >>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 心得体会

朔州经济开发区实现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朔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梁敬华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新世纪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最新概括和总结,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随着近年来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发展现代服务业、平衡进出口贸易、发展循环经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密集出台,进一步深化对开发区发展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开发区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朔州经济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总体实力明显增强、配套功能日趋完善,有效发挥了在对外开放中的窗口示范效应。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认真回顾总结开发区所走过的历程,在理性思考的同时,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将对丰富和完善开发区发展的理论,指导朔州经济开发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开发区经济的发展

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其中心是经济发展。正值创业阶段的朔州经济开发区,要想在新的形势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一)必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变为速度与质量并重。开发区必须要有高于其它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样才能起到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由于享受大量的优惠政策,开发区在发展期比较容易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当开发区进入常规发展时期后,其增长速度会自然放慢,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开发区原先可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逐步被取消。这样,再单纯追求高速增长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区要顺应形势的要求,适时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调整为在追求一定增长速度的基础上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方可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

(二)必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追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是开发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发展初期,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我国的各级各类开发区都属于粗放型的发展,普遍存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的问题。这种情况在短期看来,可能会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但是从长期来看,却是后劲不足,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这种现象造成的负面影响正日益显现。在新的形势下,朔州经济开发区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决不能继续走原先的老路,而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统筹规划,在实现区内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人口质量的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追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开发区社会的发展

(一)不断完善开发区的城市功能,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在社会组织形态的转变过程中,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社会和经济能量不断向城市集中的动态发展过程。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开发区的城市化,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的集聚作用和多功能作用,使社会生产的各部门密切协作,为工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开发区的快速工业化并没有带来与之相应的城市化,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经验证明,没有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和支持,就不可能实现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开发区在继续坚持“三为主、一致力”方针的同时,必须把建设现代化新城区作为一项新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完善开发区的城市功能,使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进行、协调发展,聚集商气和人气,以此打造开发区的新优势,增强吸引力,实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并带动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搞好城市建设规划工作,为新城区战略的实施提供依据。

要制定明确的城市总体规划,园区内一切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建设。应遵循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开发区城市规划既要立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自身特色,又要具有足够的超前性。在作近期规划时,要以开发区现有面积为基础,以开发区现有规划为框架,向新城区方向发展,形成工业园区、中央商务区和生活居住区等。在作远期规划时,要以开发区为中心向周围扩展,根据区位条件、开发区发展状况、所在城市综合设施等确定规划面积,为提高开发区的边际效应,可以在新城区内设立工业园、科技园、农业园等各类园区,还可建设文化区、商贸区、生活区等各种功能小区。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开发区要加快商贸、金融、保险、物流、交通、旅游、房地产、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持。

(四)继续加强水电气热、市政、绿化、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新城区战略的实施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作为载体。开发区应根据对区内人口增长的预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务必使基础设施建设跟上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开发区的土地开发包括开发区的勘察选址、征地拆迁、土地平整以及在土地上进行的道路交通、给水排水、供电通讯、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土地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数量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它必须走可持续利用的道路。在下一步发展过程中,开发区的土地开发不能再走以数量扩张为中心的粗放式开发的路子,而必须转向以效益为中心集约式开发。

三、建设独特的开发区文化

开发区文化是指开发区内的人们所共同拥有的一系列价值观念的集合。开发区文化对于促进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要大力发展开发区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努力把开发区办成一个“有文化”的区域,为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开发区文化的核心在于创新精神。创新是开发区的生命力之所在,开发区的文化应充分体现创新精神。要塑造一种有利于创业开发的开发区文化,使开发区人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适度的冒险精神,敢想敢干.不怕失败。开发区文化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发区文化的直接构成要素是人和为人服务的条件和水平,它要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人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为人们提供一种自由、宽松、舒适、文明的人文环境,适合人们在其中工作、学习和生活。

一是塑造开发区的现代化形象,包括开发区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服务形象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等,要让区外人员来到开发区后能产生耳目一新、精神振奋的感觉,要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开发区人舒畅的心情、高效的工作方式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二是培养独特的开发区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要鼓励创新,增强开发区人的凝聚力,使开发区成为一个团结协作的创业团队,把区内人员的思想和行动集中到开发区所确定的目标上来。

四、开发区科学的发展规划

当前,朔州经济开发区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实现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水平,促进转型升级,对开发区进行合理定位。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开发区要充分发挥园区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和自主创新水平。坚持把集约用地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走出一条独特的产业结构优化之路;以开发区内的优势企业为龙头.推进其企业集群化发展。

具体思路为:

(一)创新开发区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理顺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真正把开发区打造成对外开放的平台。要按照机构精干、办事高效原则,完善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要认真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开发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对开发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程度、环境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农民安置等方面的考核。

(二)探索开发区发展模式,打造富有特色的开发区。开发区要坚持“一区多园”,合理定位,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结合自身情况和发展趋势,把开发区的发展同全省的“三个发展”、当地的发展、当地的产业优势以及开发区自身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特色,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三)引进大项目和资金,带动经济发展。要积极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开发区招商工作力度,利用园区招商的形式,开发一批符合我省“三个发展”要求的大项目,在推进产业集聚和升级、辐射带动等方面发挥作用。

(四)实现“四化”。一是功能综合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建设的源头上做起,从开发区的发展前景来看,由单一的经济功能向多功能综合型开发区转变是多数开发区的一种较优选择和发展趋势。针对开发区的现状在具体的整合中应遵循功能互补、分类指导、协同发展的总体原则。二为产业集聚化。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引进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产业关联度较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项目。促进开发区围绕重点产业加快推进企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要解决产业存在的结构问题,根本上要提升产业能级。三要技术创新化。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建设国内一流水平的高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研究开发机构。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直接在开发区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加快发展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四是园区生态化。加强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开发区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开发区。鼓励建设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静脉产业园”和新型生态工业园区。通过综合评价体系,鼓励开发区进一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开发区率先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园区。(马思骞整理)

【打印】

【关闭窗口】

<< 上一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17期)>> 下一篇:开发区消防特勤站开工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主办:山西朔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篇3:浅谈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 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越来越突出, 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作为产品是不可再生能源的煤炭企业来说, 大力发展煤炭企业循环经济,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搞好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延伸煤炭企业产业链, 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强认识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 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 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 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目前有些人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上, 对当前资源和环境的形势认识不足, 没有真正认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必须大力宣传《能源法》《循环经济法》, 着力培养人们节约能源、循环利用资源的意识。告诉人们发展循环经济是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也是目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的迫切要求。作为一次性能源主体的煤炭, 发展循环经济恰恰是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煤炭资源的一把金钥匙。为此煤炭企业应转变观念, 实现从单程线性生产模式向闭合循环模式转变, 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企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改进技术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废旧资源的回收和利用, 更重要的是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方面虽然取得了突破,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总体上看工艺装备水平、关键技术还比较落后。要解决制约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难题, 就必须改进技术大力推广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 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先进的循环技术和设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煤炭作为一次性能源, 具有不可再生性, 更应依靠科技创新, 合理开采煤炭资源。因此从技术角度讲, 循环经济要求我们在加强煤炭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提高资源回收率及煤炭的综合利用效率, 减少煤层气、矿井水、废弃物排放方面必须加大科技投入, 改进技术, 加强国际间技术合作, 积极发展煤炭资源深加工, 延伸煤化工产业链, 发展坑口电厂。还要利用生态环境技术, 如煤矸石发电、粉煤灰制砖、电厂余热供暖、瓦斯做饭、矸石回填等, 提高煤泥、煤矸石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及矿井水的有效利用水平, 加快洁净煤技术和煤炭液化、气化的研究, 促进煤炭工业的生产、消费与环境相容, 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形成资源开发、加工和废弃物利用的良性循环, 以保证国民经济及煤炭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创新管理

合理的管理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实践证明管理创新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 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创新而没有良好的管理约束, 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 无法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因此,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只有制度创新才能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标准, 从而减少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实现的不确定性。也只有管理创新才能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 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吸引人才、减少人才流失, 通过实施人才工程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 促进技术创新, 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 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部门和高校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对于煤炭行业来说, 只有通过管理创新, 应用信息化管理, 在煤炭开采、深加工方面增加投入, 开发应用新技术, 将煤炭作为原料在集团公司内部进行消化和深加工, 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减少能源消耗, 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综合效益, 促进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谐发展。

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增加投入

篇4:浅谈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

关键词:煤炭行业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节能环保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可持续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指导思想,这是因为我国的能源正在急剧减少,而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前进。而煤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其数量的急剧减少以及由煤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何改善传统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煤炭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建立资源节约型企业成为了当前我国所有煤炭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也就成为煤炭行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配置,建立新型工业化节约型企业的重要手段。

一、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煤炭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点大力发展的国民支柱产业,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行业。但同时,煤炭行业也是一个耗能速度快,污染较为严重的产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整体国民经济都得到了快速提升,更是促进了煤炭行业的产量与消费量都不断增多。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的煤炭总产量值在2010年已经达到了32.4亿吨,是改革开放以前煤炭总产值的好几倍。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煤炭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整体总产量有了很大提升,但煤炭产业市场却并没有实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小规模的煤矿仍然占据了我国煤炭产业结构的很大一部分,这些小煤矿的生产效率较低,技术水平落后,使得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煤炭资源,因此必须要对这些小型煤炭企业加快整合,实现大规模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二、煤炭行业发展问题

对于当前我国的煤炭行业发展来讲,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机制不健全、生产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产业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我国的煤炭产业结构中,小型煤炭企业或小煤矿仍然占据了行业结构的很大一部分比重,尽管国家已经开展了多次治理整顿工作,但非法开采依然存在,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环境恶劣,开采人员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同时这种产业结构不合理也使得煤炭资源受到了严重浪费,环境破坏加剧,行业内竞争过度,这些都给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2、生产管理不科学。在煤炭行业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较多的问题,如无序过度生产现象严重,盲目投资,煤炭开采布局不合理,区域生态问题突出,产能过剩严重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在煤炭行业发展中没有进行科学规划管理而造成的。

三、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宗旨, 其实质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其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能够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 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 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和环境的配置效率,根本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传统的工业, 煤矿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策建议

1、中央财政应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

对一些重大项目可以考虑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要研究开发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建立起技术支撑体系。

2、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

近年来,国家推出许多资源利用的优惠政策,包括使用新型绿色材料有税收优惠等,对煤炭行业实行循环经济提供了一定政策保障。在现有的政策执行的基础上,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应加大对煤炭行业实行循环经济的政策优惠便利措施。

3、加强法制建设

要通过法律法规形式,明確划定矿区环境治理恢复的时间界限,应分计划经济期与市场经济期;法律出台前期与法律出台后期,明确采矿权人责任;通过提取煤炭资源补偿基金等形式,为煤炭企业实行循环经济提供经济保障。

4、实施严格管理

通过实施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实现煤炭行业循环经济提供保障。通过严格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程序,可以控制煤炭行业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并能够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作为煤炭生产企业,要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就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如提高煤炭回采率,这样既可以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也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1]何华兵.中国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矿业,2006

篇5:浅谈朔州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找文章到☆第1文秘(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煤炭产业是___县的传统支柱产业,长期以来,煤炭经济在全县的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近两年,随着国家限产促销政策的实施和矿业土产经营秩序的整顿,___县煤炭企业更是获得了充足的发展空间。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为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煤炭资源终究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总有挖完的一天。据测算,全县60的煤矿将在未来的20年内不得不因资源枯竭而关停,___人引以为豪的2号主焦煤只能开采10年,10号煤的开采量也不足百年。因

此,充分把握当前煤炭行业迅猛发展约有利时机,积极做好煤炭产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后续产业的发展接替,为___县经济发展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推动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级宏观调控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全县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现状

___县地处黄河中游,临汾市西隅,吕梁山南端,总面积2029平方公里,境内山岭重叠,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共储量之丰富,品种之齐全,质地之优良,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素有“煤炭之乡”的美称。经地质部门勘探,全县含煤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占到全县总面积的78,煤炭储量超过153亿吨,可采量130亿吨,煤层最厚8米,其中低灰、超低硫稀有主焦煤储量在亿吨以上。截止2005年6月末,全县共有煤炭企业121户,其中煤炭开采企业67户,洗煤企业46户,焦化企业8户,煤炭企业总数占

到了全县企业总数的90以上。进入2001年下半年,受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各项政策的影响,沉寂多年的煤炭市场陡然活跃,产品供不应求,煤价居高不下,煤炭企业出现了利润高增长、投资高回报、效益大盈利的鼎盛局面。全县煤炭企业数量虽然少了,但由于整体经营效益的提高,其销售收入、利润、上缴税金的上升态势十分明显。

煤炭企业发展之所以如此迅猛,主要得益于以下方面的因素:一是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持续好转为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国家实行“控制总量,关井压产”政策,关闭、整顿非法小煤矿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淘汰落后生产设备的小煤矿,困扰煤炭市场多年的原煤市场供应过剩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善,煤炭企业获得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三是从煤炭企业产品价格变动及市场销售情况分析,电、冶金、化工、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的迅猛

发展拉动了煤炭需求的进一步扩大,由此引发的煤炭价格持续上涨最终导致了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

二、当前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特点

(一)煤炭企业数量锐减,但产销量逐年提高,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年上升。截止2005年上半年,___县煤炭企业减少为121家,煤炭企业的数量虽然少了,但产销量却逐年提高,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年上升(见下表)

(二)县域原煤生产形势不稳定,煤炭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受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和整治煤矿超能力生产的影响,全县煤炭生产形势极不稳定,据测算,全县67家原煤矿年有效生产天数不足200天。受此影响,全县的煤炭价格始终保持在较高的价位,并且长时期居高不下,其中2#优质主焦煤的吨平均售价目前已近400元(见不表)

(三)煤炭市场的火爆带动了运输业、服务业及共它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

煤炭市场出现的前所未有火爆形势,迅速带动了全县公路运输业、服务业和其它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2004年,全县公路货运总量达到了1100多万吨,全县新增运输车辆400多台,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了24216万元,同比增长;2005年上半年,全县第三产增加值达到了8794万元,同比增长。

(四)煤炭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居民收入的增加。煤炭产业是___县的传统支柱产业,从事与煤炭产业相关的劳动一直是___县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228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丈配收入57元,同比增长;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4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丈配收入6060万元,同比增长;2004年,全县农民个均纯收入2580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2005年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486元,同比增长况城镇居民人均可丈配收入元,同比增长,煤炭产业的发展

带动当地居民收入增加的效果十分明显。

(五)煤炭企业对金融机构

篇6:煤炭经济发展思路

我国的煤炭产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煤炭生产量超过了煤炭市场的容量,煤炭经济产业增长速度减慢,企业发展的重点与核心应该是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好产业升级工作,煤炭资源是煤炭经济发展的根基,应该对这方面有一个充分了解。

第一篇:新常态下煤炭经济发展实践

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使用“新常态”一词,其后又4次提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尤其是在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系统性阐述,要求“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如何认识宏观经济、煤炭行业新常态的特征,并在新常态中寻求发展机遇,对于煤炭企业集团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煤炭行业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1.1我国宏观经济的新常态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时期,一是增长速度换挡期;二是结构调整阵痛期;三是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按照总书记的阐述,经济新常态具有“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3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时期,能源消费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煤炭行业由“黄金发展期”转入“白银发展期”的新阶段,煤炭行业也进入了新常态[1]。

1.2环境制约因素加大,煤炭行业进入消费需求

增速放缓,比重下降新常态由于煤炭生产及消费环节过去长期处于原始粗放的模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等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大量污染。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消费方式不可持续。

国家陆续推出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出台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办法等,环保治理升级,加快淘汰低效率、高煤耗、重污染项目,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并提高核电、水电、风电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2]。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煤炭消费量36.1亿t,增幅由前年均增长9%左右下降到2.6%,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总量比重为65.7%,据初步统计,20煤炭消费增速甚至还出现负增长。

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到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下降到65%以下。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指出,到20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t左右,比重控制在62%以内。

2014年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提出,到2030年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并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煤炭消费处于需求峰值平台区,煤炭行业进入需求增速放缓,比重下降的新常态。

1.3市场供过于求,煤炭行业进入去产能、去库存新常态

煤炭“黄金十年”,在利益驱动和重组兼并的大背景下,我国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

以来,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2万亿元。

近年,新投产及整合矿井产能陆续释放,目前全国煤矿产能为40亿t左右,在建和新建产能11亿t左右,此外,还有一些未批先建、批小建大和超能力生产产能,煤炭产能超前释放。

虽然从2014年7月开始,国家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控产、压产措施,但产能释放压力依然较大,加之进口煤量从每年不足5000万t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2.9亿t,短期内进口煤仍将保持较大基数,与增速大幅回落的消费需求相比,我国煤炭产业产能明显过剩。

在产能释放和进口煤作用下,我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巨大,全社会煤炭库存已连续3年维持在3亿t以上,相当于全国一个月的产量。

迫于供给压力,资源条件差、安全隐患大、生产成本高、亏损严重或扭亏无望的矿井将退出市场,煤炭行业进入去产能、去库存的新常态。

1.4运力宽松,煤炭行业进入全流通竞争的新常态

随着我国加快高铁建设,铁路客运运转效率提升,货运能力得到释放,加之大秦线、朔黄线持续扩能,以及北煤南运、西煤东运通道的建设贯通,煤炭铁路运力大幅提升。

公路、船舶港口建设,也大幅改善煤炭汽运、水运条件。

煤炭运输瓶颈得到缓解,加快了煤炭流通时间,节约了流通成本,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煤炭行业进入全流通竞争的新常态。

2新常态下煤炭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煤炭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需求下降快,供给下降慢,市场供过于求。

从三季度开始,已历时近3年,煤炭相对过剩造成库存增加、价格持续下滑、欠款越来越高、企业效益越来越差。

截止2014年底,秦皇岛港23.02MJ/kg(5500kcal/kg)市场动力煤平仓价为520元/t,比年初下降120元/t,比3年前下降340元/t,降幅达40%;国内炼焦煤价格比年初下降了200~250元/t,比3年前下降600~800元/t,降幅达50%;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约1300亿元,降幅46%,比下降72%;企业亏损额比20增长73%,比20增加10倍,企业亏损面超过70%。

随着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暴露出行业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煤炭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2.1对发展战略重视不够、不清晰、定位不准

在10余年煤炭市场大好形势下,煤炭企业发展主要靠资源扩张、产量增长、“跑马圈地”式发展,而在经济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各种被掩盖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企业过去的管理体制、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变化和竞争发展的需要,理念、战略、产业、产品及管理等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深入研究,找准自己的战略定位[3]。

2.2真正树立起市场观念,重视市场、重视用户不够

煤炭企业仍然把销售作为生产的一个辅助部门,忽视了销售与市场对接的重要性,停留在煤卖得好就不重视质量,不重视品牌建设,煤卖不出去就降价抢市场的不良循环,存在“只看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还在“以产定销”“以量补价”,不能持续关注市场,围绕用户的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产品价格。

2.3产品同质化

企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同质化,从“一哄而上”到“一哄而散”;产品同质化,造成抢市场、打价格战,甚至恐慌性降价,慌不择路,损害行业整体利益。

持续降价的空间有限,靠规模扩张发展和靠市场机会盈利模式在目前市场形势下已走到尽头,应当注重提升产品价值。

2.4粗放发展、产品线低端

煤炭生产和消费仍然过于粗放,近些年煤炭市场竞争由数量众多的小煤矿对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转为大型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大型煤企还没有从传统的资源开发商转为煤炭清洁利用的一体化服务商。

煤炭产业没有完成由粗放、不安全、低效、高耗向集约、安全、高效、生态发展的转型升级,仍处于价值链低端。

煤炭企业必须从单纯产煤、卖煤向为客户服务转变,真正实现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的创新发展,通过行业调整、融合、转型、洗牌、提升的大变革,实现转型升级。

3以产品结构调整促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赋存特点决定了煤炭在能源供应和消费中的重要地位。

在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大规模调整的现状下,天然气、水电、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仍无法替代煤炭作为最主要消费能源的地位。

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仍需立足于煤炭、依托于煤炭,在新常态下着重解决煤炭产品结构调整、提质增效,产品差异化升级,清洁高效利用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企业发展问题。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以下简称“河南能源”)是一家集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物流贸易、建筑矿建、金融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

,河南能源原煤产量1.02亿t,跻身国家亿吨级煤炭企业,位列2014年世界企业500强第328位。

在煤炭行业新常态下,河南能源在体制机制上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在充分认识到产品是企业获取收益的重要源泉后,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河南能源立足于煤炭主业,在煤炭提质增效、产品差异化、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下功夫,以煤炭产品结构调整促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1市场导向,以销定产

1)树立市场导向理念。

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市场需求就没有企业存在的必要,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持续发展更无从谈起,所以,企业必须牢牢树立一切围绕市场、一切服务市场的理念。

河南能源上至集团领导班子,下至基层员工,时刻遵循“市场导向,客户至上”的营销理念和“生产围绕销售转,销售围绕市场转”的市场理念,摒弃以往以产定销的旧观念。

2)加强产需衔接,以销定产。

从生产商向生产服务商转变,实现现场生产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销售人员时刻保持与用户畅通沟通,每月度、季度、年度征询用户产品需求,向生产部门反馈用户需求,结合各矿井生产实际和用户采购需求,排定产需计划,按用户需求组织生产。

在产需衔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产需不匹配的情况,此时需要调整产品结构,科学组织生产。

如在精煤需求大,而末煤需求不足时,可通过增加末煤入洗,提高精煤产量;反之,则减少末煤入洗,增加末煤市场投放。

包括洗中块、洗小块、洗粒煤之间也可以进行相应调整。

此外,还可以根据市场销售效益,动态测算洗精煤与末煤之间的效益平衡点,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增加效益品种的销售。

通过不同产品之间的结构调整,既能满足市场用户的不同需要,又能创造企业最大的品种效益。

2014年,河南能源本部矿区实现洗精煤、洗块煤及高质末煤等高附加值产品比例达65%,较3年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结构调整年增收额约5000万元。

3.2洗选加工,提质增效

煤炭行业新常态下,煤炭市场供过于求,加之环保政策加码,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需求在变,煤炭产品质量也要顺应市场做出相应调整。

要根据用户需求的差异性,制定产品优化方案,通过改造洗选设施,提高洗选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供应产品的能力。

河南能源在产品提质增效方面,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

1)受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和新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的实施,下游用户为达标排放,提高燃煤质量要求,高硫、低热值煤滞销。

为顺应市场变化,河南能源立即对义马矿区部分高硫矿井(硫:1.5%~3%)的煤质进行元素分析,细分无机硫和有机硫,充分论证矿井洗煤降灰除硫的可行性,在石壕矿、新安矿等矿区新建洗(选)煤厂,经过洗选后硫分可降低到1%。

2)针对河南能源义马矿区部分有机硫较高,无法通过洗煤降灰除硫的矿井,就近搭建配煤场地。

根据下游用户对煤质指标的要求,直接掺配销售,既能够为用户节约配煤成本,又能够实现高硫、高热值煤与低硫、低热值煤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整体销售效益。

3)受地质条件变化影响,永城矿区块煤夹矸比例大幅提高至25%左右,焦作矿区块煤含介石比例增至10%,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依靠人工挑选等常规方法无法解决夹矸、含介问题。

通过洗选工艺研究改造,自行研发了“重介—浅槽”洗选工艺,河南能源焦作矿区块煤含介石比例降低到2%~3%。

有效降低了块煤含介问题。

目前,河南能源永城矿区参照了“重介—浅槽”洗选工艺,结合自身选煤厂以及煤质的情况,中煤矸石再选工艺将马上投入使用,预计该工艺使用后基本上可以解决块煤夹矸煤较多的问题。

4)针对地销散户对块煤产品需求规格不一,采取在洗选系统外使用“炮筛”的方式,在装车前根据用户需求使用筛孔规格不同的筛板进行筛选后再装车,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3.3差异化产品,个性化服务

实施煤炭产品差异化策略主要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方面与市场竞争对手所提供产品的差异化;另一方面对不同客户需求所提供的差异化产品。

河南能源在差异化产品,个性化服务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

1)细分产品等级。

根据不同用户间对煤炭产品热值、灰分、硫分、粒度及特殊指标的个性化需求,按照生产工艺标准,细分产品等级。

如末煤按热值可划分为24.27MJ/kg、23.02MJ/kg、20.93MJ/kg、18.84MJ/kg等产品;块煤按粒度可划分为50~80mm、25~80mm、25~50mm、13~25mm、8~13mm等。

2)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

针对永城矿区产品特低磷(Pd≤0.004%)的特性,通过各种方法调查,挖掘了一批个性化需求客户。

篇7: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

【摘 要】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的有效途径,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重要保证。

煤炭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支柱,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传统的粗放型煤产业,逐步转变为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型的生态产业。

本文分析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

篇8:浅谈朔州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煤炭企业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1、环境污染破坏严重。

煤炭企业的环境污染源主要有甲烷气、矸石、污水。煤矸石是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煤炭企业每年排放大量的煤矸石, 堆放占用大片土地, 部分矸石自燃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破坏。雨天淋水、刮风扬尘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污水是煤炭企业每年排放的主要污染源, 污染了江河水系, 造成土地板结, 破坏了土壤结构, 影响作物生长。我国煤炭工业的甲烷排放量是十分巨大的, 约占世界煤炭开采排放甲烷总量的三分之一, 煤矿每年排入大气的甲烷达80~100亿立方米, 众所周之, 甲烷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 产生温室效应对大气生态平衡破坏严重。

2、资源利用率低。

长期以来, 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管理, 资源勘探重视不够, 对我国的资源能源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 没有建立完善合理的储量管理体系。另外一方面, 由于经济、政策、技术等多方因素使得煤炭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能源的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我国的矿产资源利用率是极其低下的, 与先进水平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经济转型时期, 一部分地区乱采滥挖, 经济政策没有及时调整, 采富弃贫现象相当严重, 严重破坏了煤炭资源的整体可采性, 造成对资源的严重破坏与浪费。

二、发展循环型煤炭企业的必要性

煤炭企业的发展不仅要研究劳力循环、资本循环, 也要研究资源循环。生产的目的除了保护被破坏的最重要的社会财富外, 还要最大限度的维系生态系统。对废物的产生方式也要加以改变, 传统型经济通过预防的方式来加以避免, 而只有通过末端治理的方式才能根本解决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在再利用方面要可能多种方式、多次地使用物品, 提高物品的利用时间。

种种上述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方可最终实现这些目标。也就是说在企业生产过程中, 充分利用人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预防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尽可能使废弃物资源化, 尽可能多次使用物品, 对无法循环应用的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对遭到污染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 使每一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都得到循环往复的利用, 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了发展循环性经济是煤炭企业走出去的必然选择。

三、实现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1、回收利用二次矿产资源。

促进技改采用新工艺, 通过强化管理彻底把产生的粉煤灰、矸石等废弃物经过加工进行再利用, 将其作为生产水泥和墙体等建筑材料的原料, 这样不仅减少了排放废弃物, 而且增加了就业。

2、加强采矿活动的监督。

建立健全监督人制度, 受政府机构委托, 该监督人是受过专业教育及专门培训的人士, 同时对几个煤矿进行临时性和经常性检查, 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立即予以制止并提出改善措施, 情况严重的, 交由行政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3、建立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制度。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价矿产资源指标考核标准, 借鉴国外对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与成功实践, 明确煤炭资源产权关系, 从政策、经济两个方面建立提出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度, 建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激励机制。

4、建立多层次组织结构。

要求煤矿企业节能降耗, 减少矿业服务产品的能源消耗, 降低废弃物的排放, 加强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力, 减少矿业产品和服务的资源使用量, 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矿产资源。根据煤炭资源条件, 加强矿业生态园区的建设, 拓宽延长生产链条, 建立煤炭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5、革新开采技术。

采用大型智能化、自动化开采设备进行综合机械化采煤, 使得采煤设备朝着液压化、无轨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引入机器人作业、无人驾驭等新技术设备, 减少矿山事故, 保护采矿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 采取整体性预防和环保措施, 减少乃至消除地策灾害发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发展循环型煤炭企业, 实现主要污染的最小化排放和煤矸石、矿井水等废物的综合利用, 是符合可持续发展之路的, 除文中论述之举措外, 实践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的研制新对策, 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艳;严金强;经济发展方式与低碳经济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11年01期.

[2]、孔翔;郑汝楠;低碳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2期.

[3]、张志强;以循环经济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J].今日国土2010年11期.

篇9:浅谈朔州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117-02

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而煤炭消耗被认为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是煤炭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的根本出路,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根本之策。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就国有煤炭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谈一些粗浅认识。

1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近年来,煤炭企业传统的单向直线发展模式的弊端,特别是逐步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甚至专家和政府官员的关注。

循环经济模式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和与环境友好相处的方式,在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下,重构经济体系,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过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要想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避免煤尽城衰的悲剧发生,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2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和要解决的问题

2.1加强总体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完善监管体系,实现有序开采

目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能源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对煤炭资源的后备储量,引发了新一轮的探矿权和守矿权的争夺大战。笔者认为,像我们这样资源贫乏的大国,一定要吸取过去“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教训,对煤炭资源的后备储量,从技术上、经济上综合论证,强化整体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有序开采。即使对现有生产矿井,也要加强储备监管,千方百计提高回收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2.2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过去粗放型开采模式下,多数煤矿仅提供单一产品——原煤。无论对什么样的用户、什么性能的热机,以不变应万变。所以,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一方面应改进热机效能,提高热力管网效率;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发展洗煤、配煤和型煤技术,有条件的,还要逐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提高煤炭加工程度,增加产品品种,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要求,为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基础条件。

2.3发展循环经济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

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建设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对矿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把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如进行的矿区矸石山治理、职工群众生活用水治理等,为矿区的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以笔者所在同煤集团为例,这几年,同煤集团实施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工程,对搬迁后的老矿区拆一片绿一片,退居还绿;矸石山通过黄土覆盖、灌木栽种等方式,全面恢复生态环境。截至2011年底,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9%,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3完善配套政策,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

运用财税、投资、信贷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①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金融支持的引导作用。对重大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有关部门要优先核准或备案,列入重点项目计划,优先给予直接投资、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优先保障能源、水、土地等生产要素供应。②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试点示范和宣传培训。

4依靠技术创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一,坚持精收细采、精收先行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布局,薄厚兼顾,明确煤炭回收率和指标,严格考核。同时,积极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开采工艺,从源头上、工艺上、制度上杜绝煤炭资源的浪费。第二,要发展洁净生产,围绕原煤的深加工、精加工,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第三,发展水煤浆技术,推广生产洁净能源,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

目前,同煤集团在这方面已经领先一步。大同煤矿塔山工业园区注重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大力投入,以大型煤矿和配套洗煤厂为基础形成一系列的动力煤清洁生产流程。从地下矿井采挖煤矿,到洗煤、储藏乃至是将成品煤运输上火车,都能做到“煤不落地”。同时,高科技不仅带来了更加环保的生产技术,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如果使用传统作业方法,塔山煤矿最少需要3万名工人,而现在只需要800多名工人。

5依法整体推进,完善循环经济保障体系

(1)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必须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推进。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限期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支持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和高新技术产业,关停取缔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进行了停产治理,确保整个大气质量明显改善。

(2)循环经济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政策作为支撑和保障。我们着重从产业、财税、土地、服务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6构建循环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既是循环的,也是经济的。循环是为了环境友好,但如果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只有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才有充足的发展后劲。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化道路。近年来,同煤集团在构建循环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煤炭工业新型化的进程中,全面构建以煤炭、电力、煤化工、光伏、冶金和机械制造等八大产业为支柱产业,建材、外贸、旅游和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为支持产业的多元产业体系。特别是同煤集团全面启动了总投资336亿元的煤化工循环经济塔山工业园区项目建设。全区规划为“一矿八厂一条路”,以设计产量全国最大、年产1 500万t的塔山矿为龙头,建设了选煤厂、高岭岩加工厂、综合利用电厂和坑口电厂、水泥厂、砌体材料厂、甲醇厂、污水处理厂和一条铁路专用线,年实现产值183亿元,成为全省最大、世界一流的煤化工园区。年产100万t氧化铝项目已奠基开工,并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发展煤机产业,规划的10个重点项目已建成6个,成为同煤经济新的增长点。建筑建材产业加速发展,一期240万t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已投产运营,二期年产170万t水泥熟料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年产4.8亿块煤矸石砖伴烧4万t高岭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十二五”期间,同煤集团非煤产业收入力争占总销售收入的60%以上,实现总资产、总投资和销售收入三个千亿目标,打造全国100强、世界500强、煤电一体化、产业多元化、发展国际化的综合能源大集团。

总之,对还处于发展中的国有煤炭企业而言,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坚持以先进技术为后盾,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以科学考评为支撑,以政策扶持为动力,探索一条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发展模式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产路径。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编辑:李敏)

篇10:浅谈朔州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工商管理的相关概述

1.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工商管理职能也逐渐变得成熟,不仅扩大了其监督范围,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拓展速度[2]。因此,当前的工商管理有监督范围较广的特点,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利用市场淘汰规律,对煤炭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促进工商管理监管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具监督职能,这也是工商管理中较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在我国工商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分为行政管理、规范管理以及行政处罚等,其中与工商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内容更是占宪法的二分之一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工商管理已经逐渐处于规范完善的阶段。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呈现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工商管理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自身多种有效的监督方式,对市场中所出现的不合理的现象进行了有效的监督管理,从而进一步地规范了市场秩序。

2.职能体现

工商管理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对经济环境创设和市场运作智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首先,在我国的经济体制处于不断成熟发展的阶段,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并充分的发挥出自身职能最大的作用,工商管理需要采用行政手段来保证市场经济处于健康化和正规化的发展,还要有效的对市场经济出现的形式进行有效的把控,才能更好的促使管理与实际相结合。

二、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现状

1.积极

首先,煤炭市场体制逐渐完善,自矿产资源法的颁布和实施以来,强调了煤炭矿业权,并结束了煤炭资源无偿开采的历史,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煤炭市场的整体经营发展。我国煤炭市场从此迎来了新的发展 篇章,煤炭市场体制的逐渐完善不仅提升了融资能力,更加强了其产能建设。其次,煤炭市场的安全生产状况得到明显的提升,煤炭企业采用现代化技术加强了煤炭开采的工作量,并提升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先进技术下的煤炭开采工作更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4]。煤炭开采人员采用了先进的工作技术,代替了以往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工作也提升了自身的安全保障。与此同时,国家加强了对煤炭企业的重视程度,并取缔了不具备专业生产水平的小型煤炭工厂,这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煤炭事故的发生次数。最后,我国煤炭市场在近些年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占我国市场经济的很大比重,证明了煤炭市场占据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不会发生改变,这也说明我国会对煤炭市场的经营生产与发展给予更多的重视以及扶持政策。在这一环境下,近些年煤炭市场的发展必定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2.消极

其一、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有待加强。我国煤炭企业领导并未对企业成本管理给予一定的重视,由于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较为特殊,是领导者直接进行经营管理的`,也就是领导兼具经营权与管理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矿山企业领导并未深刻的了解到当今煤炭市场的局势,当前我国大部门煤炭企业领导依旧沿用以往的成本管理模式,斥巨资投入在煤炭开采上,但是却忽略对成本管理的重视,主要体现在成本费用核算不合理、成本控制管理体系薄弱等[5]。其二、煤炭工人的工作强度过大,甚至出现因为工作量大而消极怠工的局面,从而影响整体的施工效率,过于高强度的工作会加大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从而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与此同时,领导并没有真正的考虑到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煤炭工作人员的整体积极性。最后,随着我国煤矿事业的蓬勃发展,煤炭市场中也逐渐出现了恶性竞争的现象。恶意压价,或者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大幅度的开采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恶性竞争更是为我国煤炭市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三、工商管理对煤炭企业经济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1.推进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改革

近些年来,我国的煤炭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工商管理的实行便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地帮助煤炭企业落实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进一步帮助我国煤矿企业转型发展。工商管理有助于推进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改革,随着节能减排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面临了重大的变革[6]。为了更好的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改革转型势在必行。在企业改革转型的过程中,离不开工商管理的帮助,工商管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发挥出良好的调控作用,并促进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改革升级。在进行实际的调控管理工作时,相关的专业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并引导煤炭企业进行改革转型,还要指明煤炭企业的转型方向,从而有效的规避企业在进行产业结构改革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方向,影响企业的蓬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煤炭企业需要适应当前处于不断变化状态的市场经济,并加强工商管理部门的法律监督,以此来促进煤炭企业的顺利转型。

2.促进煤炭市场经济的持续增长

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离不开工商管理的帮助和正确引导。因此,促进煤炭企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工商管理的又一重要作用,通过工商管理的协调和引导,可以将煤炭企业与相关法律机构有机协调,帮助法律部门来了解煤炭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以此更好的对其进行监督管理[7]。在进行这一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以往的管理理念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只有转变以往工商管理的管理模式,并建立适合当前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服务机制和管理机制,才能提升煤炭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煤矿企业的蓬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工商管理可以在企业建设的规模中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以此来有效的规避企业低质量低水平的创新建设。

3.有利于强化煤炭市场的监督力度

帮助强化煤炭市场的监督力度是工商管理的重要作用之一。由于煤炭企业经济发展与工商管理处于相互促进监督的状态,合理有效的工商管理可以提高对当前煤炭市场发展的监督成效,在这过程中,不仅可以对煤炭企业的品牌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还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前煤炭经济市场的整体投资环境,对煤炭市场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恶性竞争以及恶意降价等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杜绝管理,从而营造出煤炭市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并有效地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态势。工商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时发现并处理煤炭市场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和行为。从而为煤矿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的公平竞争和发展的空间。相关的工作人员切不可因为一己私利而包庇一些恶性竞争的煤矿企业,要坚定信念,将调控和有效的监督手段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煤矿企业的平稳发展。

四、结论

上一篇:圣约翰大教堂的导游词下一篇:总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