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趋于普及化、大众化,这给高校管理带来诸多困难。本文以当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出发点,对高校教师的个人素养和观念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就管理方式提出新思路,针对高校管理的问题,给出几点合理建议。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论文 篇1: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教育管理变革与实践探析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会,是教育部对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高校教育变革与实践的发展方向。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在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快速改革与创新,为学生展开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教育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渐提高,各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和要求也愈来愈高,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在思想上给予大学生一定的指导,培养具有高水平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综合人才。现如今,信息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大学生的思想也被各种多元文化所冲击,其中也含有了一些负面讯息,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一定要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相结合,把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管理的重心,并由此来创新和变革现阶段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1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现状

1.1管理理念落后

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理念受传统因素影响,大部分高校德育管理工作者仍然只关注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训。部分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意识不足,缺乏一定的个性化管理,不仅没有提高管理的效果,而且还会让学生形成相互抵触的心态。除此以外,教学管理没有连贯性与系统化,一般情形下是出现了问题以后才会对大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督促,缺乏提前预防、丰富管理手段的意识。

1.2缺乏有效互动

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普遍偏向于“行政化”,只有管理模式层层递进,各部门之间明确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范围,才能保证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过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与教师的阶级关系比较明显,管理层的工作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接触机会、对话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根本无法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影响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1]。

2 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高校教育管理变革措施

2.1以人为本,更新管理理念

在“立德树人”与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变革首先应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首先,高校教育管理者要认清现阶段的时代发展状况,不断接受并吸收新的管理思想与教育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模式、管理体制进行更新,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其次,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保证自身的管理理念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都必须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塑造人才、完善人才为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重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思想,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能够充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2.2服务为先,创新管理模式

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虽然现阶段的高校行政职能不断被削弱,服务职能不断被加强,但是在管理模式方面依然存在“以高校为主”的教育现象,为此,高校教育管理必须朝着多样化的管理模式方向发展,遵循“以服务为先”的理念,通过加强大学生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主体地位,为学生展开更好的教育服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高校管理环境。首先,倡导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同时要求所有高校教育管理者加强自身的责任感,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积极配合,保持学校各个部门双方的高效交流、主动协调,从而建立和谐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制,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详细了解学生的诉求,保证诉求合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利用现代地交流方式进行,如APP的利用,推动高校“服务为先”的教育管理理念的进一步创新与优化[2]。

2.3简化结构,完善管理体制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高校还需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根据“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全面修订完善并树立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相关的管理制度,形成健全的教育管理体制。与此同时,要求每一位高校教育管理者的工作进行指导与规范,保证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成长为基础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另外,要简化传统教育管理体制中过于“行政化”的管理条例,要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服务宗旨,保证学生不会受到教育管理者的限制,而教育管理者也要以辅助者、引导者的身份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教学活动,将“立德树人”教育落实到教育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服务。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理念是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应正式自身存在的问题,将教育管理逐渐转向为教育服務,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良好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唐丽静.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发展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9):52-55.

[2]何小纪.立德树人的内涵与实践——评《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管理创新实践案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9(11):97.

作者:汤国荣

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论文 篇2:

浅析我国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贵州 兴义 562400)

摘 要: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趋于普及化、大众化,这给高校管理带来诸多困难。本文以当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出发点,对高校教师的个人素养和观念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就管理方式提出新思路,针对高校管理的问题,给出几点合理建议。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当前,我国各高校在规模和体制改革方面,发展势头迅猛,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已不能沿用过去落后的管理模式。高校在管理思想上应该及时创新,使素质培养与知识教育相协调。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健康、积极、向上,但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西方的新思潮与价值观对中国学生的思想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涌现出许多问题。所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创新管理方式非常有必要。

一、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遇到的新问题

1.高校管理工作理念落后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制度和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矛盾。在传统的高校管理中,管理人员与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则是教育中被动的一方。第二,学习和个性在目标方面不统一,教学是高校管理的重点,对学生的成绩过分重视,而对学生的特长忽略不见,学生在发展方向上没有自主性,不能以自己的兴趣为基础,培养出的人才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教师无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在人文关怀方面有欠缺。

2.教学管理模式滞后

近期,社会各界加强了教育管理工作,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予以重视。很多学校开始试行“签到”制,但是专职辅导员制度还是当前大部分院校采用的模式,主要以管理班级事务为主,属于一人管多人的模式。中国教育一直以来都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但在智育和德育方面,并不是辅导员一人就可以实现的目标。

3.班级观念淡化,自我意识较强,欠缺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 当前,高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然而因为缺少兄妹的陪伴,减少了与同龄人接触和共同成长的机会,导致其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欠缺。

二、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措施

以当前大学生的自身特征为出发点,高校要对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教育观念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管理方式上也需要有所创新。

1.规范高校教育管理制度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高校在管理体制方面,不断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成功经验,一方面使管理更加规范,另一方面使层次分明、职责明确,对不同教师的职权范围进行规定,使管理体制成为学生成长的基础。教育改革对于高校教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掌握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并在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创新学生管理方法,会极大地提高教师管理水平。

2.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程,在教师配置、经费投入、教学方法创新与改革、考试方法等方面有所保证,对负责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要加强培训和管理,增加设置精品课程。对形势政策的教育予以加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形势政策教育作为学生入学的必修课程。

3.采取开放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

社会在不断进步,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其在大学初期的自我判断与意识。对学生加以引导,了解学生的内心、对学生的观点予以充分尊重,这是了解学生内心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学生正确发展的关键。

4.不断完善和加强师德建设

学术高,方可为师;身形正,才能示范。学生常常以兼具师德和专业知识的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中形成的。所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师德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学校要通过对教师年度考核、职前培训、职务聘任、职后培养等方式,逐渐加强、完善师德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小结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财富,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价值。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教育模式的创新非常重要。高校管理模式要从当前大学生的自身特征出发,在管理方式上要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吕昌民.适应未来需要的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究[J].淄博师专学报,2012(3):29-30.

[2]王宏.构建和谐的大学教育管理机制[J].理论前沿,2009(2):24-25.

[3]赵亮.论西南联合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及其对当代教育管理创新的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5):13-14.

作者简介:赵斌(1967— ),河南南乐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作者:赵斌

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论文 篇3:

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提升高校教育整体水平以及促进高校长效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重点对互联网对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影响进行了探讨,并结合高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而应用对策及建议,旨在为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互联网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5.005

自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一个重要的产物,以其开放性、共享性以及合作性等诸多特点,现阶段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以及各个行业。而就高校工作来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实际的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在带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同样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正确地认知互联网对于高校教育工作的各类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者对策将互联网相关技术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过程当中,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及水平的全面提升[1]。

一、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具体影响

互联网相关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对于提升各个行业的整体水平,促进行业的长效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而将其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过程当中,由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着较大的特殊性,使得互联网相关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过程中,在带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其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新的挑战。

(一)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管理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丰富并创新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模式。现阶段,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无论是模式上还是开展形式上,大多都是以传统的模式为主,这样不仅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及社会对于高校教育的具体要求,还会在较大程度上降低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严重制约了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而将互联网相关技术应用其中,就可以打破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这一个桎梏,并且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以丰富。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2],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教育环境,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其次,将互联网相关技术应用其中,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对于高校教育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而言,其所涉及的工作相对较多且较为繁琐,会增加对于教育管理资源的投入。而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其中,将办公自动化工作模式应用到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可以教育管理各项工作进行重新的整合优化,比如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教育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整合优化等等,对于解决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各类资源配置问题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最后,通过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公平、公开、公正。在实际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创建相应学校信息交流平台的方式,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平台公示[3]。这样一来,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就可以对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发展状态进行充分的了解。此外,結合该平台,还可以实现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对于教育管理工作的监督,对于提升教育管理整体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管理的消极影响

虽然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在创新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优化配置高校资源以及创新其工作形式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其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小觑。只有准确地把握互联网对于高校教育管理的积极影响及消极影响,才能更好地对互联网相关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就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而言,互联网对其的消极影响如下。首先是安全性问题。在互联网技术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病毒入侵或者是黑客攻击等不良问题。一旦出现这类问题,就很难保证相关信息的安全性,进而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其次,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及平台建设,往往需要高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在相关技术及平台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进行维护[4]。但是对于高校而言,其可以投入到教育管理工作当中的资金并不是很多,这样就很难发挥出高校教育管理的积极作用。最后,随着互联网及网络技术在高校中的普及,学生也会利用网络去发展一些特殊的爱好,比如追剧、沉迷网络游戏等等。这样一来,就会对学生学业的提升产生严重的影响,很难最终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教育管理应用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具体对策

(一)转变固有的教育管理思想观念

对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而言,要想将互联网相关技术应用其中,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应首先转变固有的教育管理思想观念。首先,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对现代化教育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自身对于互联网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的正确认知。其次,在实际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对互联网的应用引起足够的重视,转变自设固有的思想,无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管理工作过程中,都应有意识地将一些互联网技术应用其中,以此来不断提升其应用水平。最后,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还应树立相应的进取学习观念以及危机观念,及时地发现传统教育管理的不足,结合互联网相关技术,不断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出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二)建立并不断完善网络技术平台

对于互联网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而言,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应的网络技术平台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对策。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首先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需求,为其搭建一个相应的网络学习平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满足学生的具体需求,比如延长学习平台开放的时间、及时更新平台数据库等等。其次,建立相应的互联网技术平台的管理制度,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互联网技术平台进行监控,以此来保证其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水平。最后,不断对互联网技术平台进行完善,结合现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对于高校校园局域网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互联网平台的相关设施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出互联网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及学生的综合素养

除了上述的两项对策外,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及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首先是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不仅是保证互联网在高校教育管理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高校整体教育水平的必经之路。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应定期组织相应的管理工作人员来进行网络技术的学习以及培训,以此来不断提升其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其次是选拔现代化、高素质以及专业化人才参与到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以此来提升管理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互联网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要想实现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则需要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做好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通过定期地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其自身对于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以及网络道德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终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将互联网相关技术应用到实际的高校教育管理过程当中,在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完善高校教学科研资源以及优化高校教育管理资源等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给高校带来病毒入侵、資金短缺以及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等诸多挑战。只有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正确的对互联网在高校教育管理应用过程中各类影响进行正确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互联网相关技术真正地应用到实际的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信息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以及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婷.网络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10):92.

[2]吴华宇.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81.

[3]王亚晖.网络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7(35):126.

[4]张旭.网络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7(7):92.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 黄丽梅(1983.1— ),女,汉族,福建南安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电大高校系列教育管理。

作者:黄丽梅

上一篇:实践研究教育心理学论文下一篇: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