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传播下电视剧论文

2022-04-19

摘要:牡丹文化源远流长,约有3000年的历史,在全国有广泛影响。它以中原为传播的主要范围,辐射全国,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在牡丹文化的起源、发展、繁荣中,古代文人的佳作和药物学著作、近代以来的文学作品、报纸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媒介传播下电视剧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媒介传播下电视剧论文 篇1:

论《活着》作为文学作品的跨媒介传播

摘 要:作为小说文本存在的《活着》,因为其独有的世界观、文学价值、受众集群的高认可度,被电视电影媒介的制作者相中,最终改编为影视剧,并在荧幕中热播。从这个发展趋势来看,高质量的小说文本被改编为影视剧是大势所趋,传统文字语言媒介的影响力相对比较有限,受众群体大多数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而反过来看影视剧媒介的受众群体,从老年人到青少年都广泛存在,所以说《活着》依靠自身的价值属性实现跨媒介传播是具备积极意义的。从电视剧和电影的创作环节来看,不少具备市场影响力的作品都是多媒介并举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改编文学艺术作品可能会导致其质量的下降,粗制滥造的影视剧也不少。有鉴于此,笔者从《活着》的跨媒介传播实例出发,探讨优化文学作品影响力的渠道。

关键词:活着;文学;电视剧;媒介;传播

一、引言

不少的电视剧、电影艺术作品都是从高水平、高质量的小说文本改编出来的,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闪灵》《魔女嘉莉》在大银幕的成功,这说明一个高质量的文学文本能够较好地保障影视剧产品的质量[1]。中国不少的影视剧作品也是采取的这种手段,例如本文试图探讨的《活着》就是相对比较突出的因为小说本身出彩的质量而实现跨媒介传播的情况[2]。《活着》作为改编为影视剧的文本样式,其本身的质量就已经能够保证改编影视剧的水平,所以选择高水平的小说文本作为跨媒介传播的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说《活着》实现跨媒介传播的特征

(一)强调主题思想

我们都知道,观看影视剧版本的《活着》的受众群体,其学历水平多元化,年龄结构差异化,对于《活着》的主题思想的理解与感知会存在明显的不同,所以说影视剧制作者一定要强调文学文本中蕴含的主题思想,让观众感觉到容易理解[3]。《活着》的主题思想内容是为观看的群体呈现出客观社会结构中不稳定性因素对每一个弱势群体带来的冲击,但是随着多媒体渠道的展示差异,其核心主题思想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小说文本中,通过压抑的、文字层面的死亡暗示现实的残酷与血腥,消极悲观地提出接受客观事实的人生观,这种被动忍受的“活着”呈现出感性化、被动性、消极性的缺陷[4]。多媒体平台中的电影《活着》,则是通过视觉层面的直观冲击,让观众感知到生命在社会中虽然是无力的,却也依然要积极应对,残酷的现实生活虽然对个体来说是不可抗力,每一个生命都是无奈和脆弱的,但是仔细耐心地观看后,我们可以知道电影版试图积极主动地引导观众学会坚强地面对残酷的现实环境。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电视剧版本的《活着》,因为受众面更加广泛,福贵的人生经历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福贵的人生不是片面地追求“活着”,人物角色形象更加得饱满化,人物社会关系更加得错综复杂,不同角色之间的情感表达是多元化的,福贵应对生活的灾难不再是被动消极、无可奈何、必须接受,而是学会从困顿中寻找哲学层面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更是一个人灵魂层面的进步和成长。

(二)角色形象塑造更加得鲜明立体

影视剧版本的福贵可以通过人物角色形象塑造的视觉效果提升其立体感,本文从电视剧版本作为参照物,可以发现制片人有意识地、主动地调整了男主角福贵的角色形象,其塑造技巧更加得多元化、视觉化。电视剧版本的男主人公在剧情中显得更加桀骜不驯,从小不学无术、不思进取,还做过不少坏事,但是这种不良的行为不是邪恶,而是一种疏于管教的“不懂事”,所以男主人公和家珍的爱情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客观基础条件的。年少无知的两人从小就认识,这也是整个电视剧补白的地方,小说文本不能够深入描写的故事内容,可以被影视剧媒介更加细腻地描绘出来。两小无猜的福贵和家珍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具备深厚的感情基础的,最终才会两情相悦。跨媒介再加工艺术作品还会存在角色形象的转移,最为突出的情况便是福贵的妈妈原本在小说媒介中的角色形象是一个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无私母亲,但是在电视剧荧幕媒介中,妈妈成为一个深宫大院里面无知、小气、野蛮的老太太。

显而易见,荧幕媒介对于人物角色形象的调整是为了顺应影视剧时间相对较长、角色关系复杂化、人物形象多元化、个性立体化,相对来说,动辄几十集的电视剧需要耗费观众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观看,所以人物角色形象会更加立体、社会关系结构会更加复杂化,为了增加故事情节内容,影视剧的改动实属必然。电视剧版本里面增加了新的人物角色,例如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潘少爷、胡老师,他们的角色形象对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让故事结构变得更加的复杂、错综,支撑起了一些故事内容。同时,人物角色形象的调整也顺应电视剧主张和强调的主题思想内容,电视剧版本的主题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改变生活的力量,是支撑个体发展的动力。屏幕里面的角色有别于小说文本,小说文本里面的角色是被动的、消极地接受死亡与艰苦,而电视剧媒介版本中的家珍是自主地、主动地想要和福贵在一起,呈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电视剧版本中,凤霞被二喜救了,所以才导致了二喜的死亡。这些故事发展脉络顺应了观众的心理需求,符合多数人的审美,情感纠缠的内容要素在电视剧媒介版本中相对更多。

从剧本内容角度来分析,电视剧版本里面的改动确实很多,这也与跨媒介传播的核心动机存在必然的联系性,文学文本存在的价值是抒发作者抽象思维层面的情绪,其创造的经济收益、经济价值相对低于影视剧,而影视剧媒介存在的必然核心动机便是获取尽可能高的收视率,得到最广泛观众的认可。

(三)跨媒介传播对于故事节奏把握的明显差异

慢工出细活,文学作品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耐心的细嚼慢咽,才能够创造出经久不衰的艺术作品,但是从影视媒介的角度来看,尽可能快地达到知名度的提升是其重要动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跨媒介传播对于故事节奏把握的差异就十分明显了。一般来说,电影的成本投入相对更大,突出的矛盾性、紧凑的故事情节都需要在短短的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成本中完成,激烈的冲突与矛盾是电影必不可少的节奏助推器。最为典型的情况便是男主人公将所有家当输光了,小说文本中侧面描写亲属的悲痛和伤心,电影为了制造戏剧冲突,一发生这个事情龙二便带着大波人马来收房产。这种视觉层面的冲击、故事节奏的紧凑可以给观看电影的观众带来良好的视听盛宴,直白的电影媒介传播技术,能够较好地带动观众的情绪,镜头的调整、切换、转接都是肉眼可见的,徐老太爷淡定从容的画押,可以看出这个饱经风霜的老人是多么的坚强。但是随着剧情的变化,徐老太爷画押后立刻用自己的拐杖去殴打败家子福贵,这种情节的急转直下,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每一个角色情绪层面的变化,可以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心理走势,最终我们可以直白地理解徐老太爷怒火中烧后无法控制自己气绝而亡。强烈的对比、直观的视觉冲突、充满矛盾性的故事节奏便是电影媒介最为常见的特征,能极大地获取观看者情绪层面的调整,明显从视觉层面调动观众的心理变化,对男主角的行为也深恶痛绝。

三、结语

小说文本的艺术价值最为突出,但是随着跨媒介传播行为的不断增加,因为小说本身的价值属性而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的情况越来越多,小说文本呈现出理想主义、情绪化的传播趋势,电影电视剧则更加强调视听层面的价值与意义。电视剧、电影的制作与改编更加倾向于现实主义题材、戏剧矛盾冲突、详尽的故事脉络,从而招徕更多的观众。小说《活着》的改编与其他的同类型的小说文本的改编一样,具备符合市场利润的价值,也有文化层面的意义,跨媒介传播活动必然存在缺点与优点。制作影视剧、小说文本撰写者需要做的,就是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深入的、积极的、耐心的、细致的为影视剧与文学小说文本的整合提供更多理论层面的参考,开辟更多技术层面的技术。

参考文献

[1]谢坚.“活着”的巧克力哲学——《活着》和《阿甘正传》的对比赏析[J].电影文学,2018(05):58–60.

[2]季艳茹.文学依托下影视剧的艺术特质[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0(01):63–65+81.

[3]专访新湃传媒首席内容官杨夏:《陈情令》低魔幻、轻武侠的IP改编有核心,也有坚守[J].电视指南,2019(19):16–19.

[4]李爽,謝敏.图像媒介语言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教学,2019(06):23–25.

作者:李玥曌

媒介传播下电视剧论文 篇2:

牡丹文化与媒介传播

摘 要: 牡丹文化源远流长,约有3000年的历史,在全国有广泛影响。它以中原为传播的主要范围,辐射全国,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在牡丹文化的起源、发展、繁荣中,古代文人的佳作和药物学著作、近代以来的文学作品、报纸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关键词: 牡丹 牡丹文化 媒介传播

牡丹文化是以牡丹为载体,承载了芳姿艳质、劲骨刚心的精神内涵,寄托了人们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是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

一、牡丹文化的起源与媒介传播的启蒙作用

(一)牡丹文化的起源

牡丹文化是中国花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牡丹密切相关的各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牡丹,是中国的特产,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自秦汉时以药用植物载入《神农本草经》始,散于历代各种古籍,形成了包括园艺学、药物学、文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

牡丹文化的起源,距今约有三千年的历史。秦汉以前,牡丹、芍药不分,统称之为芍药,因而人们常常将二者的早期发展历史相提并论。牡丹经历了一个从药用、食用等实用阶段到观赏阶段的过程。一部牡丹应用、栽培、发展史,就是一部牡丹文化史。早期有关芍药(牡丹)的记载相当简略。如果从《诗经》上的芍药(牡丹)诗算起,距今也有3000年左右。芍药(牡丹)花成了诗歌题材,当是牡丹芍药文化的起源。秦汉之际,牡丹、芍药均以药用植物记入《神农本草经》。

(二)媒介传播的启蒙作用

本文媒介传播中的媒介是指广义的媒介。媒介是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所以它包括书籍、诗词、歌曲、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因此,古代文人的作品也是可资传播的媒介。春秋时的《诗经》、秦汉时的《神农本草经》等著名书籍既记载了有关牡丹的最初实用状态,又是重要的传播媒介。《诗经》中《国风·郑风》的《溱洧》篇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语句。全诗形象描述了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情景,并以芍药(牡丹)相赠作为定情之物。《神农本草经》记载了牡丹的药用,对早期牡丹的种植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后世之人阅读《诗经》、《神农本草经》等书籍,即接受了牡丹文化的启蒙。

二、牡丹文化的发展与媒介传播的促进作用

(一)牡丹文化的发展

牡丹文化在两汉之后和唐宋时期呈现快速发展,出现了诗词文赋、传说故事、雕塑、绘画、音乐、戏剧、服饰、食品等方面的文化现象。这一阶段,牡丹作为药用和观赏植物得到了推广。牡丹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东晋顾恺之的绘画中表现了木芍药(牡丹)。南北朝时期,北齐的杨子华画牡丹极分明,牡丹发展到了观赏阶段并进入艺术领域。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易州进牡丹二十箱,牡丹从民间栽培进入皇家园林。唐朝,牡丹栽培开始繁盛。开元中牡丹盛于长安,艳压群芳,被誉为“花王”。文人赏花写诗,牡丹文化形成了一个高潮,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宋代,牡丹栽培中心移至洛阳。从天子、文人到平民,皆以观赏牡丹为乐事。北宋的牡丹诗词极多,还出现了欧阳修撰写的《洛阳牡丹记》。这部园艺学著作及随后的谱录,为牡丹栽培、花卉园艺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南宋,四川的成都、天彭牡丹花事活动也曾形成高潮。除诗词外,出现了陆游的《天彭牡丹谱》等专著。

明清时期,各地牡丹栽培又日渐繁盛,形成众多的栽培类群,并曾正式荣得“国花”之名。明朝迁都北京后,牡丹栽培中心转移到了亳州、曹州(今山东菏泽)。北京的牡丹栽培也逐渐繁盛起来。江南的太湖、西北的兰州和临夏的牡丹种植也有所发展。清代,曹州牡丹就更繁盛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书,曾有“曹州牡丹甲齐鲁”的记述。亳州、菏泽及北京,出现赏花高潮,并有专著问世。明代有高濂的《牡丹花谱》等,清代有汪灏的《广群芳谱》,余鹏年的《曹州牡丹谱》,等等。民间故事、民风民俗、绘画、手工艺品、雕饰等以牡丹为主题的文化现象,屡见不鲜。

(二)媒介传播的促进作用

两汉之后和唐宋时期,古代药物学和美食方面对于牡丹的重视和唐宋诗词对于牡丹的赞赏发挥了媒介的促进作用。作为药用的牡丹充当了实物的媒介,牡丹因其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而为世人接受。以牡丹为题材的唐宋诗词,充当了文化的媒介,促进了人们对于牡丹的热爱和牡丹文化的发展。

牡丹作为实物的媒介,通过药用、食用而为人们所熟知。牡丹的药用在东汉末年就相当普遍。牡丹除根可做药用的丹皮外,花瓣、花粉及花叶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牡丹性微寒,味苦辛,无毒;入心、肝、肾、心包四经。牡丹花的食用从宋代开始,人们为其香味所陶醉。

牡丹作为文化的媒介,牡丹诗词与赋、谱记、故事不胜枚举。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最为人们熟知。作词之日,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观赏牡丹,李白乘醉填词三首,借助牡丹歌咏贵妃之美。其一尤为世人传诵:“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俯瞰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德裕著有《牡丹赋》。宋代欧阳修的《洛阳牡丹图》开篇一句“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更显对牡丹的钟爱。唐宋文人创作的《海记》、《异人录》等记载了许多牡丹故事。明代诗家李东阳著《浪淘沙》:“春去有馀春,且付花神。天香满地不沾尘,报道夜来新雨过,雨过还新。芳意比佳人,谁寄花真。碧云为盖草为茵。刚道花王谁不信,疑是前身。”反映了诗人对于牡丹的厚爱。清代康熙年间状元汪应铨著《雾中花》:“名花笼雾认难真,道是还非梦里身。仿佛汉家宫殿冷,隔帏遥见李夫人。”此诗写观赏雾中牡丹的情景。除了吟诗填词做赋,明清文人还创作了小说、剧本。如明代冯梦龙的《灌园叟晚逢仙女》、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蒲松龄的《葛巾》、《香玉》。

三、牡丹文化的繁荣与媒介传播的整合作用

(一)牡丹文化的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牡丹种植得到恢复和发展。牡丹文化得到重视并呈现繁荣局面,出现大批牡丹专家和研究人员。目前,菏泽牡丹栽培面积已达5万余亩,有600多个品种,成为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栽培、观赏、科研中心。洛阳也扩大了牡丹种植面积,有望突破2万亩,努力做好“洛阳牡丹甲天下”这篇文章。北京奥运会期间,“迎奥运洛阳牡丹花展”走进奥运村,受到各国参赛选手的喜爱。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项重大活动、场所的礼仪接待,皆有洛阳牡丹;洛阳牡丹花展中120多种精品轮流展出,海内外游人可品味牡丹的千年花韵。书法、绘画、摄影、雕刻等牡丹艺术,异彩纷呈,引人注目。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牡丹文化实现繁荣局面。牡丹文化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与时代发展同步,牡丹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牡丹作为吉祥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形象的具体体现。其二,随着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以牡丹为题材的各种文艺创作更繁荣。其三,牡丹产业化进程加快。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四川彭州等地的牡丹花会,吸引了海内外游客观光投资。其四,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陆续问世,如由王莲英主编的《中国牡丹品种图志》等,反映了当代牡丹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与成就。其五,对牡丹文化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除出版牡丹画谱、摄影集、诗词赏析等著作外,出版了探讨历代牡丹文化现象与阐述牡丹文化内涵的论著。由温新月、李保光主编的《国花大典》等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二)媒介传播的整合作用

现当代的媒介传播发挥了整合作用,为牡丹文化的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当代媒介的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诗词、小说之外,有了报纸、电影、电视剧、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邮票等多种形式的媒介。

1958年,剧作家吴永刚将明代冯梦龙的《灌园叟晚逢仙女》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秋翁遇仙记》,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赢得观众的青睐。2010年4月,洛阳市摄制了《牡丹花儿开》的电影,弘扬牡丹文化;获得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的歌舞剧《牡丹亭》在洛阳歌剧院上演,它根据明代汤显祖的著作创编而成,演绎了“人鬼情未了,真爱跨时空”的经典爱情。2009年9月至今,洛阳市和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单位联合,将汤显祖的著作改编摄制成30集电视连续剧《牡丹亭》,而后在央视和海外播出发行。牡丹的故事、歌曲、散文也是很好的媒介传播。1973年,周恩来在洛阳真不同饭店,将一道名菜命名为“牡丹燕菜”,这个故事被传为佳话;蒋大为演唱的《牡丹之歌》,让人赞叹牡丹的傲骨和美丽;张抗抗的散文《牡丹的拒绝》,令人叹服牡丹的品位之美。

广播和电视是一种快速传播牡丹文化的媒介。1994年12月,央视《新闻联播》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了洛阳牡丹在雪中绽放的新闻。1994年以来的历届洛阳牡丹花会的庆典晚会,均在央视播出,并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电视台播出,扩大了牡丹文化的宣传。1996年,由洛阳和菏泽、新华社音像中心联合录制的《中国牡丹》十集电视系列片是我国第一部介绍牡丹的大型专题片。它达到了画面美、解说美、音乐美、歌词美的综合艺术效果。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央视在转播赛事的同时,令球迷领略了牡丹的倾城美姿。1999年和2000年的央视春晚,洛阳牡丹均装扮晚会现场。2008年5月,央视“倾国倾城”特别节目,展播洛阳牡丹。

手机和互联网也成了传播牡丹文化的媒介。游客通过手机拍摄牡丹、发送有关牡丹的诗词等,有力地传播了牡丹文化。2010年洛阳的牡丹花会,洛阳市与新浪网联手,以“花开五洲、情系洛阳”为主题,在新浪网滚动播出第28届洛阳牡丹花会的相关新闻,全方位综合宣传花会盛况。各地游客和网民可通过手机、互联网络等多种形式,实现在手机和电脑上实时游洛阳赏牡丹。

一张张以牡丹为主题的邮票也成了传播牡丹文化的媒介。1964年我国曾发行过特61《牡丹》特种邮票1套15枚、小型张1枚。2006年4月10日,第24届洛阳牡丹花会开幕,《千枚牡丹》个性化邮票当日发行,它由中国邮票首席设计专家王虎鸣设计。从2006年起,每年发行200枚,5年内发行完毕。2008年4月10日,《千姿牡丹》奥运纪念邮票在洛阳举行首发仪式。《千姿牡丹》奥运纪念邮票采用12枚牡丹附图围绕4枚奥运会徽主图的版式,另一枚小版张以8枚精品牡丹附图围绕4枚奥运会徽主图,中间为五个“福娃”图案,邮票设计精美、独特、简洁,凸显出“千姿牡丹喜迎奥运”的主题,邮票与牡丹书画有机结合,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2009年4月,世界邮展和牡丹花会一起在洛阳举办,牡丹更为全球瞩目。

四、结语

牡丹栽培的历史,形成了以黄河中下游为主要栽培中心,其它地区为次栽培中心或重要栽培地的格局。随着朝代的更迭,栽培中心随之变换,但主要栽培中心始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其转移过程为:洛阳(隋)—长安(唐)—洛阳(五代、宋)—亳州、曹州(明)—曹州(清)。这是牡丹品种群形成和发展的主线。此外,还有几个发展中心:一是长江三角洲、太湖周围及皖东南;二是四川盆地西北隅的成都、彭州;三是甘肃的兰州、临夏;四是广西的灌阳。牡丹文化随着栽培中心的转移和朝代的兴衰而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时代特点。

牡丹文化与媒介传播关系密切,牡丹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媒介传播,媒介传播为牡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推动,二者共同发展,相得益彰。人们通过媒介传播加深了对牡丹文化的认同和内化,牡丹文化借助媒介传播加快了发展,得到了成熟和繁荣,呈现了牡丹文化再展新颜和媒介传播推陈出新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宝利,王红星主编.洛阳牡丹.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2]柏原著.谈花说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3]徐振云,罗玲谊,李冰选注.牡丹诗词三百首.香港:香港永泰出版社,2006.

[4]肖鲁阳,孟繁书主编.中国牡丹谱.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5]张复兴,郭崇华著.洛阳牡丹故事.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

[6]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姜伊昌

媒介传播下电视剧论文 篇3:

移动网络视频传播偏向性的媒介影响与意义重构

摘 要 移动网络视频具有双重特性,即移动性和视觉化。移动网络视频的传播技术中的结构物质以及内部符号,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传播媒介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文章对移动网络视频传播偏向性的媒介影响与意义重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移动网络视频传播偏向性的媒介影响,并详细阐述了移动网络视频传播偏向性的意义重构。

关键词 移动网络视频;传播偏向性;媒介影响;意义重构;研究

1 移动网络视频传播偏向性

媒介传播环境学的理论中,媒介传播的偏向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媒介传播的渠道既没有一定的价值标准,又不是中性透明的,这个渠道只是起一个塑造作用,即塑造认知整个社会的模式,塑造整个社会的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最早对媒介传播的偏向性做出论述的是伊尼斯,他的论述认为媒介传播的偏向性主要表现在文明中,并且这种偏向性不仅会对时间观念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会对空间观念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媒介传播的偏向性一般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口头媒介的偏向性,二是书面媒介的偏向性,三是时间观念的偏向性,四是空间观念的偏向性。一般偏向性指的是将文化内或者制度内的所具有连贯性以及统一性斩断,媒介传播在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偏向性,主要根据时间观念或者是空间观念来进行确定[1]。并且具有长处的新的媒介,会产生一种新的文明。

继伊尼斯之后,又有学者提出了人的拓展延伸就是媒介传播的理论观点,这位学者就是麦克卢汉。他认为,改造以及发明媒介传播的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感知方式的一种模仿,即对人体的五个感官、四肢以及神经中枢的模仿,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媒介传播过程中产生模仿偏向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人类的认知感官存在差异,因此媒介在模仿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功能差异,例如人体大脑思维中的线性思维主要是由电话来进行模仿的;二是当媒介通过损坏人类的局部感官来实现其拓展延伸的功能时,就会导致其他感官得到较大的发展。在麦克卢汉的论述中所提到的“麻木”以及“截除”这两个概念[2],即指的是选择一个感官来应对外界所引起的强烈刺激,只选择一种能够产生分离、拓展、截除以及延伸的感官来作用于技术当中,这就是所谓的技术会导致使用者或者发明者产生麻木的缘由。在极致延伸的过程中,媒介传播所产生的偏向性,不仅会造成人体的局部肢体麻木,还会导致神经中枢麻木,从而使得人们對媒介产生过度的依赖性,而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也不会运用自己的感官来加以了解和认知,进而湮灭在浩瀚的信息媒介中。

通过电视的摄影镜头所截获的画面,使得电视媒体报道也失去了其原有的认知价值。观众沉浸在通过电视所带来的视觉盛宴中,任意享受,缺乏思考。电视荧屏所提供的画面影响也超过了文字,使得观众们的视觉体验大于思维体验。电视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来对叙事以及语言描述进行展示,然后慢慢构成一种独特的认知现象。由于电视中构成语言描述的基础模式就是图像,因此图像就成为了最具体可感,最直观形象的感性传播媒介,图像就是事物本身,图像就是感性,很纯粹的展现一种表面现象。电视能够通过图像来对模式进行解释,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特殊的感性认知[2]。移动网络视频在传播的过程中,就依靠的是感性认知,因此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偏向性。

第一,移动网络视频的偏向性具有非常感性以及直观的情感,这主要表现在移动网络视频传播的内容大都属于娱乐轻松方面。而就电视来说,其传播的文化并不是依靠严谨的或者是有深度的思想内容,而是通过娱乐传播的方式来展现思想以外的内容,这种偏向性也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精神文化,从而使宗教、体育、政治、新闻以及商业都能被娱乐所支配。移动网络视频传播最大的优点在于,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不仅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同时还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使得信息共享能够更加的便捷。同时与电视传播偏向性中的情感一样,移动网络视频传播的偏向性也能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官情绪,移动网络视频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人们碎片化的空闲时间填补起来,因此其传播的内容也就更加的偏向于娱乐休闲方面,这样就能够使得观众得到精神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双重愉悦。另外由于屏幕的约束,移动网络视频传播的各种信息也非常的碎片化,这些信息的供应方以及宣传方连续不断的传播奇闻轶事,使得观众的认知感官受到各种刺激,这样一来就能吸引大量的观众,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第二,移动网络视频传播的偏向性还体现在私语化以及个体化这两个方面,而其中个体化指的是对观众进行细分。由于移动网络视频在发布出来时,其所处的周围环境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它的随意性也非常大,发布者所处的时间空间,以及发布之前的心理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且不需要做过多的考虑,因而就导致了移动网络视频的个性化非常的突出。在移动网络时代,各种视频的都具有海量的数据信息,但由于个体想要获得的信息却是单一的,这就使得两者形成了非常尖锐的矛盾。由于观众们对移动网络视频的分层更加的准确清晰,在加上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工作环境的不同,因而人们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网络视频,从而产生的主观色彩也更加的强烈。

2 移动网络视频偏向性的媒介影响

媒介是一种隐喻方式,它指的是媒介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进入到人们的现实世界中。媒介传播是人们认识周围环境的重要途径,并且它是通过隐喻来对文化进行塑造和传播。电视则是通过图像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同时它对整个社会的文化造成较大的影响,因而它主要是通过图像的方式来模拟现实世界、定义现实世界、传播现实世界。例如在电视传播中,新闻报道里的图像更换的速度非常快,并且超越了声音,即它将图像与瞬时的结合完美的发挥了出来。电视图像这种完美的处理技术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环境以及符号环境,因此其慢慢替代了文字,形成了认识电视图像的时代理论[3]。图像的瞬息万变,将电视本身传播的思想内容以及信息价值都大大削弱。对于观众而言,思考被观看所替代,观众只通过图像来判断信息,并且他们的潜意识里更热衷于电视图像,且这些图像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观众们对话题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电视的塑造,所有的事物都能变得具体可感,并且图像也逐渐发成为观众们认识世界的主要符号。

电视构造了一个看似真实、独立以及一致的现实世界,其传播的偏向性以及叙事的特点,都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构建和关注,且电视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将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传播给观众们。而电视传播的现实性作用在移动网络视频被放得更大,同时发挥得也更加充分。它主要是将虚拟与现实这两种空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观众们就能够随时随地了解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同时还能够将自己身边的生活状态上传到网络上。例如美拍软件,尽管它只能记录十秒的瞬间,但是它能够将其上传到微博或者脸书,从而成为娱乐大众的工具。用户所持的手机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它能将任何东西都记录下来。移动网络视频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占满了观众们的空间和时间,并利用快速更换的屏幕来将大脑进行替换,从而将人们的想象力利用精致的图像进行封存,使得他们在得到短暂的满足后又变得空虚。当人们的注意力开始向各种终端偏移时,其关注社会的程度也会逐渐的降低。

3 移动网络视频偏向性的意义重构

移动网络视频关注的重点是现在,不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以及结果,因此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传播碎片化信息的方式[4]。这种碎片化的方式是当下社会语境传播中一种非常形象化的表达。媒介传播的平台和形式在新技术的作用下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因此其传播的信息也更加的多元,同时文本也更加趋向于碎片化从而塑造出了碎片化与多元性一体的传播主体。移动网络视频传作为当下运用最广的传播媒介之一,传播的速度非常迅速,信息变换的速度也非常快,同时传播的内容还具有一定的拼接效果和动态性,因此又被称作视频领域中的微博。移动网络视频的终端非常轻便,又方便携带,还便于开启和关闭。既能够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连接视频信息源,又能够将视频信息流畅清晰的传播出去,这样就实现了视频传播的片段化、草根化。视频制作软件的智能化使得很多草根都能进行视频的制作以及传播,因而就产生了大量的视频播放的客户端,视频信息也变得更加的泛滥。

移动网络视频也导致了符号意义加剧流失,使得传统意义的影响逐渐被削弱。传统意义指的是对符号权威的一种肯定,是对符号形成的叙事意义的肯定。移动网络视频对符号的消耗非常快,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影像意义的湮灭。这种消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传播的内容以及传播的途径使得影像片段化,这样就能够满足人们片段化的时间以及空间[5]。二是移动网络视频的终端使得一些固定视频所传播的内容或者是电视传播的内容再次片段化,并以话题的方式将其重复传播,这样就使得视频中的原始内容以及所包含的意义被解构了,因此就造成了严重的叙事意义的流失。由于娛乐与消费两种文化浪潮的不断兴起,将“价值”与“意义”两者作为表面特征的精神逐渐被解构,而将“娱乐”“轻松”两者作为表面特征的感官则逐渐凸显出来。另外将“深度”“意义”两者作为表面特征的社会概念就会被重构。

4 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的移动网络视频从2013年开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类视频网站也迅速的抢占了市场。当观众们在为进入时尚生活而兴高采烈时,他们也必须运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各种网络视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认识移动网络视频的传播的偏向性以及片段化,不仅仅是为了有效的控制移动网络视频信息,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使得更多的网民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有用的视频信息是如何进行传播的,从而让广大网民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地甄别和共享。因此,正确对待文化和新技术,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应用技术,避免盲目的崇拜,就能使得媒介的传播获得真正的

自由。

参考文献

[1]张秀敏.媒体与城市文化认同[J].传媒观察,2009(2):32-33.

[2]张兰英.大众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挑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87-89.

[3]王晓楠.经典电视剧翻拍的传播学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9(9):101-102.

[4]赵陈胤,项宗飞.我国新闻娱乐化的现象分析与对策建议[J].大家,2010(10).

[5]袁靖华.媒介转型时代的受众身份认知问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113-117.

作者:范晓光

上一篇:钢铁企业资金管理论文下一篇:妇幼卫生成本测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