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新闻传播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数字化传播和媒介融合给新闻摄影教育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本文对新闻摄影教育如何应对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需求的新型新闻摄影人才作深入的探究。[关键词]新闻摄影教育融合[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WZ2011-23的成果之一。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媒介新闻传播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媒介新闻传播学论文 篇1:

媒介批评实践中的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影像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传媒业受商业化的侵蚀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日趋严重。随着西方媒介批评理论的引进,媒介批评逐渐成为我国新闻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媒介批评观念逐渐获得新闻界广泛认可的背景下,在对媒介批评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部分新闻学刊物和学术专业网站等尝试开办“媒介批评”栏目,开展较为专业的媒介批评实践。就新闻学杂志而言,《新闻界》杂志在2004年开辟了媒介批评专栏;1999年开辟“报刊批评学”栏目的《报刊之友》在2004年改名为《今传媒》后仍然不定期设立有媒介批评栏目;2005年7月,更有一本定位于“对各类大众媒介进行研究和批评的学术性期刊”的《媒介批评》刊物面世;在《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杂志上也常能见到开展媒介批评实践的文章。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被大量引介到中国。经过20多年的研究、沉淀,我国新闻学界和业界逐渐消化、吸收了其中许多观点和方法,并自觉不自觉地将之运用到新闻传播的研究和实践之中①。当前方兴未艾的媒介批评也自然体现了这一点。但是,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当前的媒介批评?这种影响在不同媒介批评者群体中又有无差别?我国的媒介批评实践引用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材料主要用以论证、说明哪些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深入认识我国当前媒介批评的学术品质和基本风格显然不无积极意义。而选择我国当前较有代表性的媒介批评样本,对这些样本中明确引用以作为论据或判断标准的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观点、案例进行归纳分析,即探讨近年来我国媒介批评中的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影像”,无疑能够为探索和回答以上问题提供一个较为简便的切入点。

本文选取上海《新闻记者》杂志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媒介批评”专栏中所有文章作为分析样本。《新闻记者》杂志自2002年开始正式设立“媒介批评”专栏,是我国少有的连续、持久关注媒介批评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杂志。事实上,该刊早在1999年就开设了“切磋堂”专栏,致力于媒介批评;在该刊的其他栏目如“争鸣空间”、“正方反方”、“一月漫笔”等中也有许多批评性文章。该刊长期被列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和“CSSCI收录期刊”,在我国新闻业务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应该说,《新闻记者》“媒介批评”专栏的文章在总体上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的,能够反映我国媒介批评实践的专业水平。当然笔者并未打算以一家杂志的文章去代表我国媒介批评的所有风貌。本文在此只是尝试做一实验性解剖,希望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二、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新闻记者》“媒介批评”专栏引用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观点、案例的基本情况

⒈引用频率。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新闻记者》共出刊34期,有29期设立“媒介批评”专栏(2007年第10期、2008年第2、3、4、6期未设专栏),发表媒介批评专栏文章100篇(2008年第10期刊发了谢静的《拯救的期待与想象》为媒介批评理论文章,未统计在列)。

据表1的统计显示,该刊“媒介批评”专栏较为频密地引用了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观点、案例,鉴于这些观点和案例在文章中往往充当着论据或判断标准的作用,说明该栏目的媒介批评实践受到了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深刻影响。

⒉不同身份作者的引用情况。《新闻记者》“媒介批评”专栏的作者主要有三类:传媒研究或教育者、传媒从业者和社会公众。还有少数文章杂志未标明身份②。其中,传媒研究、教育者在“媒介批评”专栏作者群中占据了绝大多数。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传媒研究、教育者共发表文章65篇,对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观点、案例的引用比率也最高,文章数目与引用次数的比率为1:1.74;传媒从业者发表文章21篇,文章数目与引用次数的比率为1:0.38;社会公众发表文章6篇,未见有直接引用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观点、案例的情况;身份未注明的作者发表文章8篇,文章数目与引用次数的比率为 1:0.25(见表2)。

⒊引用观点、案例的使用分布。从此次考察的样本看,《新闻记者》“媒介批评”的专栏文章引用西方观点、案例在内容上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涵盖了西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及实践、新闻专业理念、传播学基础理论和传媒批判思想等。“媒介批评”专栏的作者在引用西方新闻学、传播学材料时,主要用以论证或说明以下问题:改进新闻教育;新闻娱乐化现象批判;承担传媒责任;维护新闻真实;新闻事件(包括犯罪、自杀、死亡、灾难和诉讼等)报道中的业务和道德问题;强调人文关怀;广告批判及其道德探讨;其他传媒文化批评。其中,在关于新闻事件报道中的业务和道德问题方面引用最多,观点和案例引用次数总计达74次,其后依次是新闻真实问题、新闻娱乐化现象批判等(见表3)。

三、总结和分析

⒈《新闻记者》的媒介批评实践较为广泛深刻地融入了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视野,大量媒介批评文章在观点论证和批评标准等方面使用了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观点、案例。长期以来,我国对新闻传媒的批评往往是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实施的,这就使批评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例如当下“最为主流的媒介批评”③样式——新闻阅评,主要就是从管理媒介的实际需要出发而开展的阅读与评论,其官方政治色彩十分明显。显然,在媒介批评实践中适当加入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学理探讨,不仅是对主流批评的一种补充,而且对于推动媒介批评的专业化发展,并进而促进和培育我国新闻传播实践领域内的职业规范意识也是十分有益的。

⒉传媒教育、研究者是《新闻记者》“媒介批评”专栏的第一大作者群体,同时他们引用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观点、案例也最为频密。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这一群体在媒介批评实践中对于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亲近和认可程度。相对来说,传媒从业者的引用频率较低。这可能与他们的关注话题、知识结构和作文习惯等有一定關系,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对西方理论的认可度就一定低。但是从样本分析来看,传媒教育、研究者们更习惯或者擅长于借用和参照西方理论来评议中国的传媒现象却是不争事实。

⒊《新闻记者》“媒介批评”的专栏文章在引用西方观点、案例时,其着力点主要在于批评和矫正当下传媒业的种种失范现象。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年来我国学界媒介批评理论研究的一个主要焦点则是集中在对西方传播批判学派的引介和探讨上。例如中国传媒大学雷跃捷教授就认为:“考察我国媒介批评理论研究的嬗变轨迹,有两条平行发展的研究路径:一条是文学理论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生的由传统的文艺学研究转向文化研究,尤其是转向日常生活中的大众文化研究;与此同时,另一条是新闻传播学界发生的由新闻学研究转向传播学研究,尤其是转向传播学中的批判学派研究。”④清华大学李彬教授也观察到,进入新世纪以来,传播批判学派作为“不同于美国经验学派的学术传统,尤其得到各方的关注,成为孕育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一方沃土。”⑤传播批判学派内部流派众多,共同特点是“反对美国行为主义取向的量化传播研究,并企图从社会权力结构的运作,探讨媒体在宰制与抗争之间所扮演的角色。”⑥由此观之,我国近年来媒介批评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批判学派的基本意旨几乎没有在“媒介批评”专栏文章的引用实际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媒介批判理论研究和《新闻记者》媒介批评的引用、借鉴实践存在着较大距离。在此次考察中,也有部分文章引用了批判学派席勒、弗洛姆、马尔库塞和鲍德里亚等人的某些观点,但基本上用于论证或说明传媒业中的种种业务和道德等问题,这种反差体现了《新闻记者》媒介批评实践的局限性。

注释

①雷跃捷:《媒介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9页

②据复旦大学谢静博士了解,未注明身份的作者大多来自新闻岗位。见谢静:《媒介批评在实践中发展——以<新闻记者>的媒介批评实践为例》,《新闻大学》,2005年冬季号

③郭光华:《建设中的中国式媒介批评制度》,《今传媒》,2008年第6期

④雷跃捷:《媒介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3页

⑤李彬:《批判学派在中国:以传播符号学为例》,《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

⑥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版,第1页

(作者李滨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钟沈军系新华社经济信息编辑部主任记者,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

作者:李 滨 钟沈军

媒介新闻传播学论文 篇2:

新闻摄影教育融合与创新

[摘要]数字化传播和媒介融合给新闻摄影教育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本文对新闻摄影教育如何应对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需求的新型新闻摄影人才作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新闻摄影 教育 融合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WZ2011-23的成果之一。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教育的现状

目前,“媒介融合”已经从模糊的概念走向实践运用。变化的媒介环境对新闻摄影教育及新闻摄影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本来,我国的新闻摄影教育就远远滞后于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实际,因此,新闻摄影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媒介融合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摄影作品的存在形态。如今,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早已让新闻摄影摆脱了单一的图片形态,新闻摄影也可以通过流媒体、视频截图等形态出现。[1]根据媒介融合的现实发展情况,新闻媒体急需补充将新闻摄影与流媒体等多种传播途径实现有效对接的人才,然而,这在以往的新闻摄影教育实践中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我国的某些大学已经逐渐在推广媒介融合的教育理念甚至付诸实践,如南京大学在国内建立了以媒介融合实验室为基础的媒介融合教育,但这毕竟是少数,新闻摄影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新闻摄影工作的需求。

而从另一角度来分析,媒介融合除了内容、渠道的融合外,还有管理层面的融合。媒介融合在某种层面上确实是以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为目标的,是媒介经济学提高媒介企业获取高利润的有效手段。为追求企业的低成本和高利润,新闻传播业呼唤一种能够熟练操作多种媒介工种的全能型的新闻摄影记者。所谓“全能型摄影记者”,是指熟练掌握多种媒介工种,运用多种摄影手段报道新闻活动的新闻工作者。全能型摄影记者采回的新闻素材既可供电视使用,又可为网络供稿,同时还能满足报纸截取单幅瞬间新闻照片之用。特殊的角色决定了他们的拍摄角度、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在专业上是综合的。[2]因而,这种既能降低人力成本,又能降低经济成本的全能型新闻摄影记者备受传媒业的关注与重视,新闻摄影教育要为融合媒介培养全能型的新闻摄影人才。而在传统的新闻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着重技术轻人文的做法,片面强调新闻摄影的技术性、实用性与工具性。

我国新闻摄影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新闻工作需要,这已成为业界与学界的共识。从根本上来说,这显示我国新闻摄影教育发展滞后,新闻摄影教育一直游离于新闻摄影工作之外。也正如有学者所说,我国摄影教育起步晚,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相对其他学科尤显薄弱,表现出“四个同样落后”的局面: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同样落后;技术教育与智慧教育同样落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同样落后;新闻教育的内部环境与实践教育同样落后。[3]

新闻摄影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文化发展的语境,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处理好新闻摄影教育的诸多问题,亟待探讨。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教育的创新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媒介融合的背景,为新闻摄影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传统的新闻摄影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今新闻传播业的需求,应从学科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

(一)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积极构建科学的新闻摄影学科体系。

我国的新闻摄影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至今仍没有系统完整的新闻摄影教育模式。长期以来,在学界与业界存在这样一种惯性思维:新闻摄影是一种技术性艺术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在教育部颁布的最新本科专业目录中,在一级学科的新闻传播学下设新闻学与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等几个专业方向,新闻摄影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因而,新闻摄影教育主要侧重摄影技术的传授,“新闻摄影无学”的现象长期存在。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只有构建完整科学的新闻摄影学科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新闻摄影教育事业。这也是改进我国新闻摄影教育事业,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新闻摄影人才的治本之策。

目前的媒介文化日益呈现为一种“读图”而非“读文字”的商业文化特征,图像传播在网络等其他融合媒介中广泛实行。因而有必要在新闻学与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设立新闻摄影学专业,确立新闻摄影学的学科地位,在专业层次上,招收新闻摄影方向的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开展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及职业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其中在硕士生层次,加强视觉传播研究、影像传播研究;加强新闻摄影理论和思想史、新闻摄影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影像传播学、影像社会学等重大课题和学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在本科层次加重新闻摄影、影像传播技术、影像传播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的比重;[4]在职业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层次,加强媒介摄影技能层面的融合教育,适应当前新闻工作实际。

此外,鉴于目前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新闻摄影教材体系的现状,有必要广泛邀请国内外新闻摄影方面的知名学者、媒体界的优秀工作者及政府新闻机构主管负责人共同研讨,编写教学大纲并着手编撰一套适合不同层次新闻摄影教育需求的新闻摄影教材,以规范新闻摄影教育。

(二)依据媒介融合的发展进行新闻摄影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具体的新闻摄影教育实践上,我国高校新闻摄影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其一为摄影基础教育模式。受新闻摄影是摄影重要部分这一观念的影响,新闻摄影主要教授摄影器材、拍摄技术、构图用光、数字暗房技艺等。

其二为摄影基础加新闻摄影理论模式。主要讲授摄影基础知识,再加上部分的新闻摄影理论,但两者缺乏深度的有机结合。

其三为新闻摄影教育模式。将新闻理论同新闻摄影技术、技能有机结合,把新闻摄影采访、拍摄、冲洗制作、图片编辑的全过程融为一体,注重新闻摄影的观念贯穿始终。

这几种模式各有所长,但第三种属于一种较为合适的模式。[5]媒介融合背景下,由于技术的发展导致新闻的采制方法、流程乃至媒体的运营模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学科体系建立的基础上,新闻摄影教育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式的重组,无疑第三种新闻摄影教育模式更适合融合媒介发展的需要。

1.技术层面的融合教育。

媒介融合产生了对复合型新闻摄影记者的需求,技术层面上的融合记者培养可以解决融合媒介的一时之需。

就新闻摄影而言,传统的新闻摄影教育的重点是对镜头、构图、暗房后期等进行讲解和操作,强调拍出真实性、艺术性强的图片,是否需要采集声音和视频素材以及如何以流媒体进行传播等不是教学的重点。融合媒介要求新闻摄影人才不仅要拍出高质量的新闻图片,还必须掌握图片在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表现手段,需要采集静态图片之外的音频、视频以及必不可少的文字写作,同时还要配合编辑部门的整体报道格局,以便制作出不同媒介呈现形态的新闻摄影作品。

目前,国内已经实行的一种媒介融合教育方式是在传统课程上整合新媒体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变化不大,在媒介融合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在已有的新闻摄影教学中融入各种数字融合技术的相关内容,如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图片处理技术、新闻摄影作品的传输与保存等。媒介融合时期,摄影教育不仅要加强数字图像文件的拍摄与处理能力,还需要借助技术设备的融合加强各种视频文件的采集处理能力,这也是加强技术层面的融合教育所要考虑的。

2.新闻综合知识的融合教育。

新闻摄影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要求的是一种包括技术在内的综合素质。[6]因而,虽然技术层面的融合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在融合媒体的初步适应能力与初次就业能力,但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其专业综合素质才能在媒介融合时期起到决定性作用。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除了掌握基本的融合媒体使用技能外,新闻综合知识的融合教育必不可少,应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世界范围内成功的摄影记者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在某一领域具有很高的造诣和研究水平,如大卫·伯内特大学阶段的主修专业是政治,而塞巴斯蒂奥·萨尔加多在巴黎曾获得经济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伯内特的许多政治题材作品源于他对政治问题的敏感反应和良好的认识基础,而萨尔加多关于非洲灾难题材的成功表现也是完全建立在他对非洲经济、社会问题具有深刻见解的基础之上的。[7]

新闻摄影教育不能目光短浅,必须立足长远,在分析、设计教学方案,培养学生技术操作能力、专业综合知识与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齐头并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新闻摄影人才。在进行技术技能教育的同时,一方面加大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内容,如外语、政治及文化基础学习等,另一方面增加交叉学科的相关内容,如美学、社会学、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3.新闻专业主义的融合教育。

新闻摄影是由“新闻”和“摄影”两大要素构成,有的人把它叫做“摄影的新闻”,“用照片报道的新闻”……新闻摄影首先必须是新闻,摄影技术与技巧是手段,这是新闻摄影质的规定性。[8]

读图时代的多媒体融合无疑会扩大摄影作品的需求量,受众的审美需求多元化也会增加摄影作品的多种差异化需求,进而可以为新闻摄影教育创造更多的人才实际需求。但是,大量图片和视频的拍摄需要不是新闻摄影教育孤立强调融合技术的教育就能够解决的,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与市场细分化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体现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数字技术导致的图片易拍易得的时代,专业的新闻摄影作品无论以何种媒介融合的手段呈现出来,作为报道新闻的一种手段,摄影记者必须能够准确运用摄影摄像技巧表现典型的新闻事件,充分发掘新闻摄影图片的叙事功能,使用高超的图像语言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这就需要新闻摄影记者具有新闻敏感,能够准确地抓住新闻眼,捕捉到准确的新闻信息。

从摄影记者到全能型新闻摄影记者的转换,除了正规系统的学校技能教育外,传播科技的不断发展需要工作期间终身教育的不断跟进,融合教育不可能解决所有技能教育的问题,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系统学习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针对新闻业界的现状,新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客观、真实、准确、公正、社会责任、专业操作的新闻专业思想,在传统的教育中加大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如新闻理论、中外新闻史、新闻实务、媒介社会学、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准确地选择新闻事件,采取特定的新闻角度挖掘新闻素材,从而掌握新闻摄影采访的要点。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新闻摄影教育。

媒介融合的发展使得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呈现多样化、丰富化的局面。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采取多种方式手段进行新闻摄影教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新闻摄影的兴趣,才是新闻摄影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

1.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开展新闻摄影教育。

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在新闻摄影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设计,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多媒体教学,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能够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新闻摄影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来整合枯燥的新闻摄影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新闻摄影的兴趣。此外,还可以采取多媒体视频教学的方式,在讲授新闻摄影技术的同时,选取一些优秀的新闻摄影照片让学生尝试讲解与鉴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及理解力。

2.利用融合媒介加强新闻摄影实践方面的教育。

不可否认,新闻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仅仅加强理论层面的学习是不够的,必须将新闻摄影教育与新闻教育实践联系起来。

传统的新闻摄影实习主要是依托新闻媒体为平台,通过摄影记者的传帮带来帮助学生掌握新闻摄影技术和完成作品发表。[9]融合媒介,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为学生参加新闻摄影实践提供了种种便利之门。在新闻教学实践中,可以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网站、新闻博客、新闻微博,将自己的新闻摄影作品放到网络上接受网友的检验,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融合媒介的特征及新闻摄影报道的操作过程,从而将新闻摄影理论更好地运用到新闻摄影实践中。

三、结 论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摄影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不是简单增加技术课程与基于网络平台的融合课程,而是需要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新闻摄影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在贯穿新闻专业主义的教学原则下,为学生短期就业提供操作层面上的融合教育模块知识,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具有雄厚人文底蕴的合理知识体系,让学生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综合实践的能力,以适应未来新闻传播出现的新型融合趋势。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摄影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学界与业界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新闻摄影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1][2]于文国:《深度变革已经开始——影响2009年中国新闻摄影的五个关键词》[J].《中国记者》2010年第1期

[3]谢琳:《网络环境下的新闻摄影教学》[J].《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4]王瑶:《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5]吴建:《浅谈我国高校新闻摄影教育》[J].《新闻界》2000年第4期

[6]董娅莉:《新闻摄影教育的深层问题及改进空间》[J].《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7]刘源:《论新闻摄影教育中的观念教育》[J].《新闻界》1999年第3期

[8]冯菊香:《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教学的变革与坚守》[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9] 李鹏、王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摄影教学改革浅析》[J].《新闻知识》2010年第2期 <\\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11-07\BBBB-.tif>

(刘震:华中师范大学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周立新:湖北日报)

作者:刘震 周立新

媒介新闻传播学论文 篇3:

三位一体:媒介融合下传媒工作坊的课程构建

摘    要: 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需求的变化促使新闻实践教育进行革新。传媒工作坊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至关重要的一环,必须从打造全媒体课程设置、建立完整生产流程课程连续体和构建完全仿真的融媒环境入手,培养学生的跨媒介生产能力。

关键词: 媒介融合    传媒工作坊    全媒体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传统媒介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在媒介融合的媒介生态下,媒介的新闻生产已经变成一种跨媒介的新闻生产,使新闻工作人员担任的角色和功能发生转变。势必要求新闻传播教育进行变革,以适应新的新闻传播人才需求。本文试图从传媒工作坊课程构建的角度对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媒介融合促使新闻工作者身份的转变

在媒介融合的媒介生态下,“记者必须跨平台承担不同媒体交给的工作,98%的工作将和今天要做的极大不同。媒体将穿越不同的形式,打破藩篱,创造岀媒体融合的新平台”[1]。从媒介新闻生产角度来讲,“媒介融合后的新闻生产将不再是单一媒介单独作战的‘作坊式’生产,而是真正现代化意义上的跨媒介融合生产”[2]。这种生产方式将使从事媒介新闻生产的工作人员的能力越来越复杂,新闻工作人员的身份将发生深刻的转变。

1.记者从单一媒介型记者向全能型记者转变。在融合新闻生产过程中,在一线工作的新闻记者必须是全能型记者。因为这时他们不像以前进行“作坊式”的新闻生产,必须同时为媒介集团内部多个媒介服务。这就要求他们既能写文字稿,又能拍新闻照片和新闻摄像;同一个新闻事件,既能为纸媒写一篇报道,又能为广播电视媒体,甚至所在集团内部的网络等新媒体写报道。正如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坦帕新闻中心”的记者杰基·巴伦一样,她曾为了报道一个案件,早晨6点给集团网站写专栏文章,介绍案件情况,然后到法院采访当天最新进展,10点给电视台发去最新报道,下午2点半到3点编辑一个晚间电视节目传回,然后到法院采访下午的进展情况,再给第二天的报纸写篇新闻稿[2]。

2.编辑从信息的生产者向知识的管理者转变。一方面正如澳大利亚的史蒂芬·奎因在《融合新闻:多媒体报道的基础》一书中认为的那样:“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的生产与管理者。”[3]也就是说,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新闻编辑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必须具备发展战略策划、信息内容生产和新技术应用等各种素质要求,用高屋建瓴的视角统筹媒介集团内部多媒体对媒介产品生产、发布、营销过程中所用资源整合共享和交叉互动。

二、当前传媒工作坊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面对媒介融合对新闻专业复合人才要求变化的新趋势,目前各大新闻传播院系都对学生加强面向媒介融合需要的各项媒介技术、技能进行综合培养,比如“媒体实验室”“传媒工作坊”等實践教学课程进行训练。然而,因为这种面向媒介融合专门开设的传媒工作坊课程还处在探索的起步阶段,无论是课程设计环节,还是课堂教学过程都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为了面向媒介融合进行复合新闻专业技能培养设置的课程还有一定的距离。

1.传媒实践课程设置按照媒介技术区隔化。目前国内大多新闻院系的新闻传播本科专业的设置,是学习的苏联教育模式,也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全面进入新闻传媒领域之前设置的。重要特征就是在新闻传播学科内,各专业方向的划分严格按照各媒介技术特性进行。这种按照媒介技术特性进行专业方向划分的直接后果是专业课程严格按照媒介技术特性进行设置。相应的,对于培养学生新闻传播核心业务能力的新闻实践课程的设置,也逃不出这一思维框架。如面向传统报纸新闻学专业学生开设报纸工作坊,面向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开设广播电视工作坊,面向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开设播音主持工作坊,面向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开设编辑工作坊。即使在媒介融合媒介生态出现后,很多新闻传播院系为了应对媒介融合趋势,只把网络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新兴媒介技术对待,没有看到它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交融的深层次联系。这种思维认识的局限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在以往的新闻实践课之外再加设一门网络媒体工作坊课程,并没有依据各媒介的特性,把网络技术深入嵌入各媒介新闻生产过程中。以这种单一的传媒工作坊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仍然过于强化专业细化,把各种媒介的专业人才进行区隔化培养,很难想象能够培养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全能型人才。

2.人为割断整个新闻生产流程的内部体系。毋庸置疑,一件新闻作品的完成是通过一系列连续工序组合而成的。包括前期材料采集、中期内容制作、后期内容发布这三大块。前期的材料收集包括新闻线索的获取,新闻报道的策划,新闻材料的收集等,中期的内容制作包括新闻的写作、各种新闻材料的呈现,后期的内容发布包括播发平台的选择,内容的编辑与发布等。在整个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策划、采访、写作、拍摄、剪辑、编辑、设计、制作、评论和播发等一系列流程应该很好地衔接与表现,最终做出一个比较好的新闻作品。然而,以往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一直存在传播科技教育误区。大多数人认为,传媒工作坊课程就是指导学生进行新闻产品的后期制作,即新闻内容的编辑与发布。正是在这一错误认知的思想误区指导下,在以往的传媒工作坊课程中,新闻实践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传授后期新闻编辑制作的知识,没有把新闻生产当作一个包含一系列生产流程的线性连续体加以对待,往往忽视前期和中期新闻生产知识的传授。试想,一件新闻作品如果只依赖后期的编辑、制作与包装,没有前期的策划、采访、写作、评论等环节工作,难免成为“无米之炊”,很难打造出一个优秀的、高品质的新闻成品。割裂整个新闻生产流程,很难适应媒介融合生态下新闻传播的立体传播需要。

3.囿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在媒介融合的媒介生态下,进行完全融合的跨媒介新闻生产,媒介集团公司下面的各个子媒体必须打破以往各自单独生产的格局,抽调一部分优秀的编辑、记者组成一个新的团队,共同进行新闻策划、采访、写作与内容制作等工作,然后在媒介集团下的各个子媒体发布。然而,跨媒介生产是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共同生产,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局限于这些新闻生产业务方面的技能,还必须具备很强的统筹调控与人际协调能力。然而在传统传媒工作坊间教学中,教学工作人员大多囿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先介绍相关理论,然后介绍一些机器或者软件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拿着机器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仍处于传道的主导地位,学生仍是知识的被动吸收者。这样的教学很难锻炼学生的统筹布局与分工协作能力,与未来走上工作岗位,进行跨媒介新闻生产的实际工作环境相去甚远,很难进行真正的跨媒介新闻生产。

三、传媒工作坊新闻生产课程群的构建

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新的需求必将驱动新闻传播教育改革。鉴于目前传媒工作坊课程设计存在的上述问题,未来传媒工作坊课程应从打造融合各分业传媒的全媒体课程、建立完整的新闻生产课程连续体及构建一个完全仿真的融媒课堂环境三个方面共同构建一个面向媒介融合的传媒工作坊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未来应对媒介融合的各项能力。

1.打造融合各分业传媒的全媒体课程。媒介融合生态下的跨媒介新闻生产已经不是单一媒介的新闻编辑、记者单独作战的新闻实践,而是媒介集团公司下面各个子媒的新闻生产者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新闻团队为所有媒体新闻发布共同生产。新闻产品的呈现要素将包括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诸多符号元素。新闻的传播将采用一种多业态、多时段、多形式的立体传播。未来传媒工作坊课程设置不能囿于以往按照媒介技术特性各自分设报纸工作坊、广播电视工作坊、网络媒体工作坊,而是把各个传统的工作坊融合与打通,设立一个全新的全媒体工作坊。在这个工作坊课程中,包含以往报纸工作坊、广播电视工作坊、网络媒体工作坊的理论素养培养和实践技能训练。无论是来自传统报纸新闻学、广电新闻学还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接受某一专业媒体的工作坊课程训练,而应接受全媒体工作坊课程的理论知识教育與参与全媒体工作坊的课程实践。

2.建立完整的新闻生产流程课程连续体。不管是媒介融合之前各个媒介单一的新闻生产,还是媒介融合了以后媒介之间的跨媒介融合生产,整个新闻生产流程无一例外包括前期材料采集、中期内容制作、后期内容发布这三大块内容,它们是生产整个新闻产品生产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简单分割。因此,未来传媒工作坊课程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连续的新闻生产体系。这个构建的新闻生产流程连续体旨在打破课程教学中不同媒体业务间的壁垒,将专业理论知识构建和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融会贯通。未来传媒工作坊课程的新闻生产流程连续体由新闻线索的收集,新闻报道的策划、新闻素材的采访、新闻报道的写作、编辑、评论与深度报道等业务课程的实训课程部分组成,涵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内容生产的关键知识单元;在教学体系上将理论专题和实验实训项目全面整合,以专业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递进层次,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策划采写评论与编辑新闻的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3.营造完全仿真的融媒课堂环境。融合后的媒介已经不是单一媒介的独立运作,而是采用拥有许多单一媒介的集团化公司运作方式。传媒工作坊教学管理模式要一改之前报纸工作坊、广电工作坊和网络媒体工作坊模拟单一媒介的运作管理方式,采用一种全新的媒体管理模式,即媒介集团公司运作的模式。利用学校或者院系现有的媒介资源纳入这个模拟的媒介集团公司,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在这个模拟的媒介集团公司下面成立董事会、编委会、经委会和监事会的治理结构。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最高决策,编委会负责跨媒介内容的生产,经委会负责公司的企业化经营,监事会监督公司的日常运作。每个委员会由相应的学生组成,并且在参与一定时期的相关工作后交换轮岗,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公司化的运作。另外在这个模拟的媒介集团公司下面成立一个“跨媒体新闻生产中心”。在这个“跨媒体新闻生产中心”中由学生组成的编辑、记者团队必须为整个集团公司下面的所有媒体而不是某个单一的媒体进行新闻内容的生产。在这个模拟的媒介集团公司中,上课教师只是媒体工作的指导者与把关者,学生是媒体各项工作的具体决策者和执行者。这样,学生在全真的媒介融合环境下进行跨媒体公司的管理、运营与生产,真正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高钢,陈询.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J].国际新闻界,2006(9):51.

[2]李红祥.跨媒介新闻生产的瓶颈及对策.新闻爱好者,2010(4):98.

[3]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与讨论[J].中国记者,2007(01):81.

[4]Stephen Quinn, Convergent Journalism: The Fundamentals of Multimedia Reporting[J].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k., New York, 2005:15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6400554);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xw1704)。

作者:李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