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伦理新闻传播论文

2022-04-19

【摘要】融媒体海量庞杂的信息、重新冶炼的媒介伦理形态和重新建构的课堂教学时空对“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育人体系带来巨大挑战,也对蕴含着丰富思政元素的媒介伦理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媒介伦理新闻传播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媒介伦理新闻传播论文 篇1:

浅谈泛传播时代的新闻传播伦理道德构建

专栏作者简介

薛聪明,男,陕西科技报延安记者站站长,记者,主要从事新闻传播伦理道德构建等研究。曾先后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延安段火炬传递,2009年延安革命纪念馆开馆仪式以及2010年陕西第十八届“科技之春”宣传月等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怀揣着对新闻行业的执着与热情,多年来他坚守在记者岗位上,践行着记者的社会责任,秉承着内心的新闻追求。“寄身于新闻事业,见意于妙语笔端”,他坚持学习理论知识,强化责任意识,报道能力和水平得到长足提升。长期的新闻实践培养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锻炼了他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作为记者及记者站站长,他承担和指导了多项重大采访任务,新闻报道工作实现了较大突破。

本期特刊出作者有关新闻传播伦理道德方面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立足泛传播时代,依据当下传播实际,为规范新闻传播活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对新闻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闻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同样可以迅速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在泛传播时代,新闻传播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必须要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构建新闻传播伦理道德,促使新闻传播的良好发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新闻传播伦理道德,继而从新闻传播者、新闻受众、新闻传播媒介三个方面,探讨了泛传播时代构建新闻传播伦理道德的具体措施,旨在推动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新闻传播;泛传播时代;伦理道德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到20世纪80年代,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一个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闻传播时代随之而来,即“泛传播”时代,表现为传播层级、传播介质、传播主体三者的泛化。在泛传播时代背景下,需要构建良好的新闻传播伦理道德,从而促进新闻传播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新闻传播伦理道德概述

所谓新闻传播伦理道德,它指的是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其主体(包括个人、团体、组织)和客体在所有环节中(新闻的制作、传播、接收),所需要遵守的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同时还包括主客体在承担其角色职责时,应该要具备的道德,包括道德观念、道德修养。新闻传播伦理道德属于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比如传播者、受传者、新闻传播媒介等。

新闻传播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三个:第一,公平公正。社会中的各项伦理道德,其目的就是维护、推动社会的良好发展。新闻传播想要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遵循公平公正原则。第二,诚信原则。新闻传播的职责之一就是将新近发生的事情真实、客观地报道出来,与此同时,还要行驶相关的舆论监督,这是新闻传播的职责。这就要求新闻传播要确保真实可信,真正履行其功能。第三,追求崇高。即新闻工作者要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作风,具有崇高的思想道德,这也是受传者需要遵循的原则。

二、泛传播时代构建新闻传播伦理道德的具体措施

在泛传播时代背景下,构建新闻传播伦理道德,需要从新闻传播伦理道德中的各个因素出发,下文主要从新闻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三个角度出发,探讨构建新闻传播伦理道德的具体措施。

(一)新闻传播主体

就目前新闻传播主体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失德行为,比如新闻腐败、新闻敲诈、新闻歧视、新闻侵权等现象,从而践踏了社会的公正公平,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在泛传播时代下,新闻传播者必须要构建良好的新闻伦理道德,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在我国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对新闻传播主体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切实维护他们的利益。第一,尊重公众。即在制作新闻信息时,满足大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确保新闻信息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二,忠于公众。要想保障新闻传播事业的良好发展,必须要保证其赢得社会大众的信赖。这就要求新闻传播者忠于社会公众,不弄虚作假,确保信息的准确、真实。第三,维护公众利益。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碰到那些危害公众利益的事件,要敢于利用其自身的舆论监督职责,将各种丑陋现象揭露出来,并对其进行批判,切实维护公众的利益。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传播者需要客观、真实地报道事件,最大限度地将事件还原,不能为了吸引公众关注度就刻意炒作,而是要做到真实报道、客观评价。与此同时,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禁止带有任何偏见,而是要保持公正,让社会大众来评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3.保持良好作风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新闻传播者的约束力越来越小,产生虚假空间也越来越大。但是,新闻传播者需要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做到日行三省,不断发现、改正自身的错误,遵守良好的伦理道德。

(二)新闻传播受众

在新闻传播中,受众具有自身特有的情感意志、目的、价值判断等,故而对于同一条新闻,传播到不同的受众中,最终产生的效果可能会截然不同,这是因为受众在评价、二次加工新闻信息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受众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遵循相关的伦理道德,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新闻评价要符合道德要求

当受众看到某一条新闻信息时,大多会对其做出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具体需要,它让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态度、取舍、二次传播。受众在接受到二次传播的过程中,不能信口开河,将原本的信息夸大,而是要遵循社会伦理道德,即必须是积极向上的,从而有效维护社会的安定。此外,受众还要具备坚强的意志,排除外界的干扰,养成良好的修养,利用自己的知识来判断信息的真伪。

2.客观解析新闻信息

一方面,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另一方面,他们同样具备自主筛选信息的权力。当受众对信息进行解析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实际情况,并且结合新闻的具体语境,不能断章取义,造成事实的歪曲,即确保新闻信息解析的客观,这是受众必须遵循的伦理道德。

(三)新闻传播媒介

就目前情况来看,新闻传播媒介存在较多的失德现象,比如宣传暴力和黄色信息、缺乏人文关怀等,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作为社会传递新闻信息、实施舆论监督的新闻传播媒介,必须要履行其职责,遵循社会伦理道德,维护公正和公平。具体来讲,新闻传播媒介构建新闻传播伦理道德,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新闻传播符合、服务大众利益

在新闻传播中,新闻传播媒介想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符合社会大众的利益,并且其新闻报道要服务于社会大众。这就要求新闻媒介以维护大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摸索出传播媒介消费群体,从而促使新闻媒介在市场中提升竞争力。

2.坚持人本关怀理念

新闻传播媒介坚持人本关怀理念,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不断丰富社会大众的关系,将传播媒介与社会大众有机联系起来,成为二者沟通交流的纽带。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激发社会大众的智慧,让他们在接收新闻信息时,可以得到良好的启发,促进“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发展。

3.符合自身利益

新闻媒介作为传播信息的机构,想要生存和发展,在维护大众利益的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需要维护自身的利益,但这是建立在服务大众的基础之上,即既能维护社会大众的利益,同时又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闻传播伦理道德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无论是新闻传播者、新闻受众,还是新闻传播媒介,都要积极构建新闻传播伦理道德,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同时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心武.泛传播时代的新闻传播伦理道德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1.

[2] 杨保军.“后新闻业时代”新闻道德演变趋势分析[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15).

[3] 陈敬根.新闻传播伦理关系之德法并举的构建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2010(7).

[4] 赵晓漾.浅析网络传播道德与媒介素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4).

[5] 方圆震.中西新闻伦理道德比较[J].科技致富向导,2014(5).

[6] 林溪声.新闻传播伦理在困境中寻求突围——“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传播伦理:困境与对策”两岸四地学术研讨会综述[J].新闻界,2011(9).

[责任编辑:艾涓]

作者:薛聪明

媒介伦理新闻传播论文 篇2:

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媒介伦理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摘 要】融媒体海量庞杂的信息、重新冶炼的媒介伦理形态和重新建构的课堂教学时空对“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育人体系带来巨大挑战,也对蕴含着丰富思政元素的媒介伦理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文章提出,在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做好媒介伦理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找到“触点”,让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起来;必须找到课程“沸点”,让课程思政“活”起来;必须通过融媒体技术手段找到“亮点”,让课程思政建设“潮”起来。

【关键词】媒介伦理;课程教学改革;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融媒体环境下,媒介的介质壁垒不断被打破,以融合为特征的新闻生产模式不断得以建构。单一介质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已然无法适应不断升级迭代的媒介技术变迁与现实需求,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进程在信息技术的赋能下呈现出加速度的演进趋势,“一体多元”的跨介质传播态势已然形成。然而,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为人类社会带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潜藏着社会共识消解、社会机体撕裂的巨大风险”[1],新闻失真、信息污染、网络欺凌、媒介逼视、媒介审判、新闻侵权等媒介伦理问题进一步凸显,对媒体生态与社会秩序形成新的冲击,这无疑给作为网络社会治理体系重要节点的媒体系统提出了新要求,更对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

一、融媒体时代“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育人体系面临新挑战

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传媒专业人才培养首要解决的问题。2018年,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7号),意见中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新闻传播育人体系。普遍开设新闻伦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专门课程,深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2],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到比专业知识教育更突出的位置。然而,媒体融合却给“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育人体系带来了新问题。

(一)融媒体海量庞杂的信息资源加剧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融媒体时代真假莫辨、海量庞杂的信息资源加剧传媒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难度。融媒体时代,信息的“质”与“量”难以平衡,“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傳播”的海量信息背后,“人们被海水般的信息吞没。然而,这种海水不会建筑绿洲,更多将形成的是罗布泊式的坚硬的盐碱地,充斥着虚假的、欺骗性的、非建设性的信息沙漠”[3]。除了各种失真失实的信息外,“网络喷子”们带来的网络暴力和网络霸凌现象依旧层出不穷,“相约自杀群”“一起自残群”等病态的亚文化社群也隐藏其中。此外,随着匿名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传播环境的复杂化,许多负面的言论也在融媒体的多元平台上传播,一些“极端自由主义者、极端民族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种族主义者、邪教徒等为主流价值观所不容的群体也纷纷在社交媒体等平台开辟出自己的宣传阵地”[4]。这些信息严重冲击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认同,影响着学生的传播伦理和法治观念,加剧传媒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难度。

(二)融媒体重新冶炼媒介伦理形态,加剧职业道德教育风险

就职业道德教育而言,融媒体格局打破了传统语境下媒介伦理的横向与纵向结构,用何种媒介伦理形态来考查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标准令人困惑。在传统语境下,媒介伦理的横向结构往往以媒体的四重功能“报道、劝服、呈现和娱乐”[5]为划分依据,形成新闻伦理、广告伦理、公关伦理、娱乐伦理等媒介伦理形态。媒介伦理的纵向结构一般是根据不同的媒介技术来划分,产生了报纸伦理、广播伦理、电视伦理、网络伦理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诉求。这些传统语境下的媒介伦理各司其职,从各自的伦理偏向出发,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

而融媒体时代,媒介技术和功能的壁垒都被打破并重新冶炼,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间的技术区隔被打通,单一的融媒体作品也往往可以借助图片、音视频、文字、广告等多元化的内容实现报道、劝服、呈现和娱乐等多种功能。如此情况下,融媒体作品的伦理倾向很难通过媒体功能或媒介技术来区分,用何种媒介伦理形态进行考查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此外,融媒体对“一专多能”记者的呼唤也要求记者同时掌握多种技能,并娴熟地运用各种媒介伦理形态来指导自己的职业活动,这也势必加剧记者陷入职业伦理困境的风险。

(三)融媒体重新建构课堂教学时空,打破专业知识教育边界

就专业知识教育而言,融媒体时代的信息开放与共享弱化了传媒教育者的权威性,融媒体所建构的非线性时空关系也对传媒专业传统的课堂时空建构提出了新要求。在人人都可以共享信息资源的融媒体时代,信息的生产越发透明,信息获取越发便利,教师、课堂、高校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传媒教育者在传授专业知识方面的权威性地位被进一步消解。

与此同时,融媒体时代,“信息的即时生产、移动传播、多元符号转换、时空接收等特征,实现了人体的延伸,也实现了课堂时空的延伸”[6]。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展开教学活动的“静态单窗口叙事”正在向融媒体时代不同新闻文本(报纸版面、视频、音频)作为“嵌入窗口”导入的“动态多窗口叙事”转换。融媒体技术让新闻现场时空与课堂教学时空得以转换,教学中课堂上的“此时此地”可以与新闻现场的“此时彼地”叠合,形成一个不断交互和延展的动态教学模式。这也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从传统“以我为主”的知识讲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情境创设,学生则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窗口实现时空跃迁,课堂教学的时空边界进一步被拓展。

二、融媒体思政教育对高校媒介伦理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

2020年6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传媒专业人才培养要想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育人体系就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在这方面,蕴含着丰富思政内容的媒介伦理课程在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价值塑造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媒介伦理课是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早在21世纪初,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众多高校就纷纷针对新闻、传播、公关、广告等专业开设新闻法学、媒介伦理、广告伦理、新闻伦理与法规等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也有一些高校将其纳入通识教育课。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新闻伦理与法规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成为全国第一门媒介伦理方向的在线课程。2018年,教育部明确要求新闻传播类专业应“普遍开设新闻伦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专门课程”,媒介伦理课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媒介伦理课将新闻学与法学、伦理学相关理论知识融为一体,旨在帮助传媒专业学生建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伦理观、价值观、法治观念和理想追求,有助于学生提高伦理认知、解决伦理争辩,最终学会在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下进行正确的伦理抉择,课程本身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学习和研究媒介伦理学,是提高广大新闻工作者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也是提升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坚守网络底线意识的重要路径。

然而,受制于師资、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局限,大部分院校的媒介伦理课并未能将课程建设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更未与融媒体的时代呼唤回应,存在硬性灌输、针对性不足、手段单一、方法固化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上主导性的伦理理论框架都来自西方,“西方的伦理框架被乔装打扮成具有‘普世’价值的理论,非西方本土知识被边缘化”[7]。加之媒介伦理课是运用伦理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新闻职业道德的交叉边缘学科,不仅富含新闻学知识,还包含法学和伦理学知识,这也对主讲教师的思想价值引领和跨学科融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

三、融媒体思政视野下的媒介伦理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面对融媒体对课程思政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媒介伦理课程必须因时而动、锐意求变,在传授学生课程本体性知识的基础上,必须有意识地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优化媒介伦理课程思政内容的供给,逐步形成具有传媒特色的课程思政模式。

(一)找到“触点”,让思政元素与媒介伦理课程“融”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要守好媒介伦理课程的“渠”,种好媒介伦理课程的“责任田”,就必须结合媒介伦理专业知识与德育知识体系的“触点”,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融入媒介伦理所有章节的课堂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铸魂育人之目的。

1.通过媒介伦理案例分析来渗透思政元素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媒介伦理的相关原理和新闻传播中常常出现的媒介伦理情境,加深学生对于新闻法规和传媒道德的认识,媒介伦理课程往往会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教学。为此,在挑选和解读媒介伦理课程案例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挖掘和渗透思政元素,科学抓取能够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政治素质、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素材,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在讲授新闻侵权问题时,除了选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新闻如侵犯明星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案例外,还可以通过“《新京报》记者李一凡报道慰安妇事件”“纪录片《二十二》慰安妇表情包”等案例进行评析;在讲授虚假新闻问题时,除各年度的国内“十大假新闻”案例外,还可选用“印度编造中印冲突”“美国炮制中国政府在新疆侵犯人权”等虚假新闻报道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完全契合所讲授的知识点,还可以在端正学生报道观的同时帮助学生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根植爱国情怀。

2.从热点新闻事件中挖掘思政元素

热点事件因为具有较强的时新性,往往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繁杂的网络热点素材中筛选出与课堂知识关联密切的内容,组织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意识,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让学生认真思考作为未来的传媒人,该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媒介环境中坚守道德标准,明辨是非,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职业操守。例如在讲授信源真实与记者选择这一媒介伦理问题时,除了讲述一些经典案例外,还可以选取“北大女生包丽自杀事件”“鲍某某性侵养女事件”“刺杀辱母者”等热点事件中媒体报道的信源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些事件本身充满“道德悖论”或“道德冲突”,兼具新闻的时新性、冲突性、接近性等多重要素。学生要想深刻解读这些热点事件的媒体报道,就不得不深入现实情境去独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自己也遭遇刺激、重大、新奇、挑战等“新闻价值”时,该如何坚守客观、公正、同情、尊重等基本的媒介伦理规范?于是这些热点事件就不动声色地与新闻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仁爱之心等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找到“沸点”,让媒介伦理课程教学“活”起来

融媒体海量增加的信息资源不断稀释着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融媒体高频交互的信息传播特点也使得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而融媒体所建构的非线性时空关系,赋予了学生更多时空跃迁和自主参与课堂的能力,开放了课堂教学时空的边界。媒介伦理课程要想走出固化呆板的教学范式,就必须找到教学“沸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让课程“活”起来。

1.互动式教学平台激活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蓝墨云班课、课堂派等网络学习平台,搭建线上线下互动式课程教学平台。通过这些互动式教学平台,教师可提前发布预习任务,上传预习任务单和预习案例、辅助视频等教学资源,也可通过这些线上教学平台,针对媒介伦理中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线上投票、问卷调查、头脑风暴等,并可随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探究的方式进行各类研讨,从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也可打破传统的单线式点名模式,通过云班课平台上的抢答平台发起问题,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教师还可以充分采取案例式、任务型等不同的教学手段,运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工作室等教学范式,让媒介伦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更生动的形式进行表达。

2.思辨式实践活动增添课堂教学活力

实践教学是巩固媒介伦理课程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具有思辨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现代媒介融合人才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必须充分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如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课程具有较强思辨性的特点,开展“‘马克思是个00后’之媒介伦理论坛”“‘我的媒介伦理观’百家讲坛”“媒介伦理辩论赛”“真假新闻猜猜猜”“新闻法规知识竞赛”等课堂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性,也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德育教育融入其中,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为传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增添无穷活力。

3.多元化考核手段实现灵活化教学评价

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评价改革是课堂改革的关键。媒介伦理课程要想真正“活”起来,就必须改变过去“一张期末考卷定成绩”的教学考核形式,“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9]。

要打破“终极性”评价机制,变“结果性”考核为“过程性”考核,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要充分使用蓝墨云班课“经验值”等可视化数据手段,从课前预习到课中学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所有课程学习过程都有相应的经验值记录,由此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的课程评价体系,除了教师外,还可以通过各小组间相互评价、助教协助打分、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式,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要创设更为灵活的课程考核形式,除传统的书面考试外,还可以通过云班课平台线上测试、慕课线上测试、自制媒介伦理小视频、媒介伦理辩论赛、新闻法规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更为灵活的课程考核。

(三)找到“亮点”,让融媒体引领媒介伦理课程“潮”起来

媒介融合时代,面对“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00后大学生们,媒介伦理课要想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引导作用,就必须找到“亮点”,融入技术变革新趋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让课程思政建设“潮”起来。

1.教师要树立整体媒介观,充分运用融媒体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需“把握‘报、网、微、端’等不同类型媒介载体的特点优势,善于根据教育内容、高校学生的媒介喜好来综合选择或交替运用多种载体形式,实现不同载体形式的优势互补,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发展态势”[1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图声光电”等融媒体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设备开展互动式、体验式教学,通过线下教学与线上慕课直播相融合、现实课堂理论教学与媒体平台互动教学相结合等新型教学形式的探索,使思政课堂的教学时空得以延伸,并通过建立“媒介伦理经典案例视频库”“图解新闻法”“数据看传媒”等方式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2.教师要秉承融媒体生产观,以融媒体生产形式完成课程的考查和输出

如教师可以结合融媒体新闻生产规律和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作业或考试任务驱动,学生自主选择媒介伦理热点论题,分组自由讨论策划并取材,制作完成“融媒说媒介伦理”系列抖音短视频,“媒介素养面面观”系列微课,“H5看媒介法规”“媒介伦理趣味漫画”等系列融媒体思政作品。这些蕴含课程思政元素的作品将根据“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融媒体生产理念,同步在抖音、优酷、爱奇艺等网络平台和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园官方微博、校电视台、校园电子阅读栏等自媒体平台播放,并利用二维码、APP、微信公众号等创建线上、线下社群,通过评论、转发、点赞、打赏等交互方式,实现全媒体生产和全介质传播,由此“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也能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活力”[11]。

3.教师要树立“融合培养观”,充分将融合理念运用到整个专业建设上来

教师应该打破单打独斗进行媒介伦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刻板思维定式,和所有专业课教师联动,“把学科平台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单元,促进教师团队共同挖掘各学科发展历程中所散发的思政光芒,共同探索各门学科思政建设的价值方向”[12]。教师还可以以媒介伦理的学科知识为契合点,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多维拓展和整合,打通媒介伦理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壁垒,实现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如媒介伦理课程的思政成果可以广泛运用到传媒专业所有实践类专业课,以及全校的媒介素养基础课中,还可以和传媒专业的新闻采写、短视频创作、电视摄像、融媒体实训等课程共建课程群,实现对学生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的融合培养。

四、结语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想要育好传媒人才,就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在专业课程上撒下思政之“盐”。融媒体为媒介伦理课程思政建设带来新机遇,同时也带来新的困惑和挑战。如何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传媒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优化媒介伦理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如何引领学生在去西方化的伦理语境中辩证思考,自觉抵制西方霸权的价值观?如何将媒介伦理课程中晦涩难懂的伦理观念、媒介法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讲授,把课程“有意义”的内容讲得“有意思”,提高课程的到课率、抬头率、接受率?如何打破“一支粉笔+一本教材+PPT投影”的刻板教学范式,紧跟融媒体发展实际,借助融媒体手段,丰富思政教育形式,推动思政教育与融媒体技术深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融媒体浪潮中,每一个媒介伦理专业课程教师可能都要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奋楫扬帆,逐浪前行。

参考文献

[1]胡正荣,李荃.媒体融合的时空升维发展——对《关于加快推进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深度解读[J].新闻与写作,2021(1):5-11.

[2]教育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8-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

[3]李希光.谁蒙上了你的眼睛——人人必备的媒介素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80.

[4]罗俊.滋蔓的暗网及网络空间治理新挑战[J].學术论坛,2020,43(5):1-12.

[5]克里斯琴斯.媒介伦理案例与道德推理[M].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

[6]张成良,于海飞.融媒体语境下新闻采访教学的三重时空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5):157-161.

[7]牛静.新媒体传播伦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3.

[8]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

[9]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432895424769885&wfr=spider&for=pc.

[10]吴雷鸣.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探究[J].传媒,2021(14):84-87.

[11]谢鹏鹏.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探析[J].新闻潮,2020(9):33-36.

[12]李波,于水.从“碎片化”到“整体性”: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8):140-144.

(编辑:黄佳君)

作者:谢鹏鹏

媒介伦理新闻传播论文 篇3:

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教育的重构

摘要:随着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从会下棋的“阿尔法狗”到各大行业之中智能算法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人工智能对社会生活的改变,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对现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随着5G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如何把握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教育的逻辑关系,如何在全面审视新闻传播教育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尽快完成伦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的重构,无疑是当前业内外需要重点思考与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人工智能 新闻传播教育 逻辑关系 重构对策

2019年5月18日,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形成《北京共识》,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国际合作的战略框架,要求尽快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下沉,积极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建设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可以说,人工智能时代,传统新闻业态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而作为新闻业人才输送主体的高校,如何对新闻传播教育进行及时变革与重构,同样是一个需要重点把握的时代方向。

一、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教育耦合的时代必然

随着世界范围内“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开展,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对于受媒介影响很大的新闻传播界来说更是影响深远。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媒介融合”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话题,媒介融合包括了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机构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伴随着信息内容的无限丰富和信息传播的高效率及互动性,为了打造更高效率的符合快节奏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手段,人工智能顺利走入了新闻传播领域。

1.内在逻辑。人工智能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过程,将完全依赖于人的新闻生产转变为依赖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传统的新闻审查要经过采访、写作、编写、审核、发行、传播等一系列环节,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摄像头、传感器和无人机等方式取代人的采编工作,并且进一步通过大数据算法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评判,从中总结出最适合新闻事件的模式并以这个模式为基础进行新闻的编纂。这样的新闻生产流程解决了传统新闻采编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战地记者的安全问题、采编过程的用时问题、新闻记者的主观倾向和一些文章细节的处理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精进,也许人工智能将成为新闻行业梦寐以求的“客观、高效、零失误”的新闻制造手段。除了新闻的制造之外,新闻的传播也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新闻传播生态发生了革命,新闻传播的手段途径、传播主体、受众、传播效果等要素都发生了变化,而新闻媒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纷纷对这类技术进步抱以开放的心态,在顺应新闻发展潮流的同时不断地改变自己。

2.现实诉求。在人工智能的冲击和新的新闻传播生态的挤压之下,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在高效率的新闻采编方式的冲击之下,传统的新闻采编方式不免显得效率低下、错误频出,人工智能采编新闻有着浩如烟海的数据支持,而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却永远都不可能把这些信息全部记在脑海之中等待需要的时候就挑选出来。部分乐观主义者认为人工智能现在还并不能胜任独立进行新闻采编的工作,在算法上也有着许多不足的地方。然而,作为新闻传播教育的从业者,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不完整之上,而应该在人工智能还未能取代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当下找出解决办法,培养出区别于人工智能的更高水平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些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应该能以人工智能为手段,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的技术规律并且使之为自己所用。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现代新闻传播事业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新的历史阶段,而这一美好的愿景依赖着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

二、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

人工智能时代,在新闻传播教育层面,当下的新闻教育面临着技能单一、融合能力不足、新闻职业素养不高的困境,虽然改革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在实践层面上却并不如人意,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

1.理论支撑不够。现在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在革新上都缺乏理论的支撑,虽然大家都知道要进行媒介融合的相关训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要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但是落实到集体实践中来却显得手足无措。技术本身的建构和运用一定是要建立在技术理念的基础之上的,而新闻传播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对指导实践的理论知识的需求是必然的,在传播的过程之中,技能只是一项用以利用的工具,而理念才是决定方向的关键性因素。换言之,没有方向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只能沦为空谈。

2.师资力量匮乏。师资力量的匮乏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师资本身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没有得到更新,老旧的教育方式自然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新闻传播环境,在学校内无法得到最新的知识培养的学生自然很难通过个人的努力成为能与人工智能相抗衡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是教师队伍数量的减少和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高校招生不断扩招的情况下许多教师由于经济原因或个人原因纷纷出走,“铁饭碗”对当下老师们的吸引力在逐步降低,然而新闻传播教育不仅仅是一个需要与时俱进的行业,还是一个需要实践积累的行业,频繁的师资流动和逐步扩大的学生队伍之间的矛盾一日不解决,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就一日无法提升。

3.功能认知混淆。新闻传播教育还面临着新闻传播和信息传播的功能认知混淆的问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每时每刻都在生产着大量的内容,这些内容来源多样、传播迅速、传播方式多样,它们有的属于新闻的范畴,而有的则只是单纯的无意义信息,在庞杂而混乱的信息流之中,人们逐渐将信息和新闻的边界模糊,而这种功能认知的混淆为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新闻传播与信息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功能、传播目的、把关原则上存在着质的区别,遵循的是不同的传播逻辑,如果教学过程之中将这二者的认知混淆,那么将会严重影响新闻工作者的传播实践行为。

三、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教育的重构

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围绕时代发展诉求,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对课程体系、伦理体系、教学方式等进行重构,以培养符合人工智能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1.跨学科整合,加强大数据技术渗透。在世界性的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之中,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首的高校率先在具体实践上对这一困境进行回应,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将部分介绍哥伦比亚大学在新闻传播教育变革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成果,为国内新闻传播教育应对人工智能危机提出一些参考。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人工智能相对于传统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大数据的分析,而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关注的热点并不是与人工智能比较数据内容的多少,而是对数据进行掌握和更高层次的判断。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之下,数据新闻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哥伦比亚大学作为在国际上广具影响力的新闻学教育机构,首先从属于人才培养方面着手,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2010年,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托尔数字新闻中心,强调新闻机构应注重用传感器来收集数据,并强调数据在调查性新闻中的重要作用。在2011年,哥伦比亚大学为了培养更专业的数据新闻人才,提出了新闻与计算机硕士双学位项目,这一项目是世界范围内首个将计算机专业和新闻传播专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兴项目,在这个项目之中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来自计算机专业和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的专业指导,在跨学科的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之中,学生们将熟练地掌握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数据新闻中去的方式方法,让新闻传播行业迎来新的真正的变革。

2.打造课程群,回归新闻教育价值本位。在具体的操作上,哥伦比亚大学除了提供计算机和新闻传播双学位项目以外,还进一步地推出了五类双学位课程,其中包括新闻和业务、新闻与计算机科学、新闻与国际公共事务、新闻与法律、新闻与宗教,通过跨学科交流的方式促进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这样具体的课程安排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文学涵养、法律意识和学习意识,着重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仅仅对技能方面进行培养。通过此类跨学科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之时自然无需慌张,他们一方面掌握了人工智能的本质,让自己夺回了主动权,另一方面成为更拥有“人类思维”的群体,人工智能也许能将某些技能性的能力掌握地很好,但是对于知识、技能的灵活运用,对于现实新闻环境的灵活反应以及对具体新闻事件的主观判断都是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面对着技术的进步和推动,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发挥出我们身而为人的天生优势,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作为自己可以掌控的工具而非被它们所奴役。就国内当下的新闻传播教育而言,类似哥伦比亚大学的这类教育方法能够成为我们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一个例子,我们在解决体制性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之上应当取长补短,将跨学科教育经验融入我们自身的新闻传播教育工作中来,培养出适合现代中国的全面型新闻传播人才。

3.重构教育场景,打造动态开放的教学方式。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熟练专业的数据信息处理,同时要全面了解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的新闻传播规律。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全面实施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强化教学交互性,充分激发学生主体作用。2018年,四川大学正式启动智慧教育计划,投入2亿多元建造400多间智慧教室,并实行启发式讲授、开放式教学、探究式学习、交互式生成的教学改革,为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教育的高度整合夯实了基础。另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下沉,语音识别、VR、AR等技术应该被应用于新闻传播教学方法革新中,以尽快实现规模化、个性化教学,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应传播技能的同时,真正实现深层学习、个性学习,在人工智能加持下完成教学场景模态的升级转型。

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新闻传播手段的更新要求新闻传播教育进行变革。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铺开,以封闭的姿态视若无睹只会让新闻教育走入死胡同,只有冷静分析人工智能的成因和新闻传播的新方式,不断更新教师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通过学科整合来综合教育学生掌握多方面技能,提升学生的整體综合素质和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的素质,将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具体的新闻情境之中去,灵活地为大众带来更有深度、视角更独特、涵盖面更广的新闻,打造出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新的新闻行业面貌。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牟向前,王庆军,俞鹏飞,张震.人工智能时代体育新闻生产与接受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05).

[2]段蕾.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传媒,2019(15).

[3]栾轶玫,何雅妍.融合技能 智能素养 价值坚守——多元时代的中国新闻教育变革[J].新闻与写作,2019(07).

作者:刘淏

上一篇:化学学案导学管理论文下一篇:课堂语言机智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