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环境高校体育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从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开发原则及方法可以看到,要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要对高校体育的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对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与交流、通过加强对高校体育设备设施的管理、通过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等策略,实现教学内容与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提高对高校体育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和谐环境高校体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和谐环境高校体育教育论文 篇1:

高校转型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的问题与转型路径探析

摘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改革。目前,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常态与新一轮高等教育的改革,体育教育专业在内部结构矛盾日益突出与外形压力双重冲击下,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亟需进行内涵式转型。通过比较我国不同类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调整与发展路径的基本设想,旨在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转型

Problems and transformation paths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niversity transition

CHEN Jun-ting

(Jilin Sport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Jilin, China)

Key words: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training mode; transformation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1]。现阶段进行高校转型的目的何在?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我国的高等教育却没有很好地适应目前的新形势与新要求,造成与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而且,在误读“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指导思想下,我国高等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盲目的“升格热”,出现理工大学设有体育学院的怪象。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当下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水平并不高,单纯追求领域的宽广,忽视质量的好与坏,仍处于不稳定阶段。换言之,存在着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效率与公平等深层次矛盾,其中尤以人才培养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失调最为突出[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由于高校扩招以来,以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逐渐饱和。虽然不同层次、各种类型的高校都希望培养出独具特色的体育教育,但是在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却是不尽人意,由于高校体育教育方面的职能分工与办学定位的模糊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就业倾向集中于教育系统,而且,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同质化现象日趋明显,致使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脱节,有碍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片面追求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合时宜。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亟待转变发展的方式,理应抓住高等教育转型的时机,以专业特色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逐渐转向以学术型、应用型与技术技能型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以云南师范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和苏州大学为研究对象,其中综合性大学、师范性大学和专门体育院校各两所。根据2016-2017年中国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排行指标体系(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國科教评价网出版的《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这6所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星级排名如表1所示:

之所以以这6所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因为其体育教育专业排名较前,基础较好,转型阻碍不大,可以为排名较后的院校进行体育教育专业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借鉴。再者,这6所高等院校分别位于在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基本上布点全国,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区域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本文重点考察高等教育改革转型背景下这些院校在体育教育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未来发展之路。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内容需要,通过图书馆查阅专业书籍、利用中国知网等资料查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借助互联网查询相关政策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全面准确地认识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现状及最新动态,并为其转型研究提供有力保障。

1.2.2比较研究法

本文以时间维度对我国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寻找出彼此之间的异同,尝试提出新型的体育人才培养观念及做法,引导体育教育专业在高校转型期间更好地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

2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对培养目标认识模糊,未能突出核心目标,脱离实际

直至现在,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大多还是以2003年的培养目标为参考标准,虽然此培养目标为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提供美好的愿景,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在培养过程中脱离了本质,培养出来的学生空有体育教育之名,并无体育教育之实,造成全而平庸的“四不像”人才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进行了多次课程方案调整,培养目标相应地从培育中学体育教师过渡到培育体育教育专门人才最后转变为培育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自2003年的《课程方案》颁布至今,“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成为不少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无论是高水准的抑或是末流的院校皆采用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所谓“复合型体育人才”理应具备更好更高的综合素养,更能符合从事体育教育各领域的要求。按理说该类培养目标的调整,顺应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潮流,但我们常常忽略这么一个重要的问题——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主线与核心目标为何?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固然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一味扎进培育综合性人才的牢笼,却弱化了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培育,导致通才不通不专不精的结果,目前高校这种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主次不分,欲全面发展,却事与愿违,反而弱化了培养目标中的核心目标的现象[3]。然而这两者是否有必要区别,有什么样的区别,还很难界定[4]。这也会干扰《课程方案》的有效实施,有碍于体育人才的良性培养。目前,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主要分为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综合

由上表可知,在撤销体育专业学位点的7个高校中,就有5所高校是撤销体育教育专业的,这说明有些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位点名不副实,片面追求“大而全”,师资力量弱,教育水平低,人才培养质量差,导致学位“注水”,文凭贬值。其实,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关键在于为院校培养合格的体育师资,因而,培养的核心目标应为培养职业指向性强的,即是能很好地完成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任务的人才。相对于能进行学校体育科研、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是培养目标中的次要方面,其随着核心培养目标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在体育实践中逐渐得到验证与养成。总而言之,深刻理解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妥善分辨核心与多元目标之联系,成为培养与时俱进的优秀体育教师的保障。

2.2课程设置缺乏以人为本思想

虽然,不同类型高校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方面都会设置田径类、体操类、球类、武术类等术科教学内容(表4),但是,由于各校开展专项理论与实践授课的时间不同,很难保证让每个学生在选择各类专项之前对每个项目都有足够的认识,如华南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苏州大学这3所学校在第三学期就进行专项课程的教学。况且,形势与政策课只是在大背景下讨论就业问题,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针对性不强,在学科课程设置方面也欠缺相应的专项发展形势课程。因此,在缺乏专门性的引导情况下,容易导致学生没有综合自身特点、专项性质与市场需求,盲目跟从致使扎堆现象及加剧内部竞争压力。

程中的实践阶段过于注重形式,像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等课程,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多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沒有认清就业导向而盲目探讨课程设置,只会导致体育教育人才越来越滞后于社会发展。高校没有针对中小学教学的需要,只从自身角度改革课程方案,从而导致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形成了“学生必修所学、自由选课”与“今后需教”的错位现象,“新方案虽然减少了主干课程,增加了选修课,但仍没有走出先前那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旧框框,开设较多的选修课并不等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有更宽的适应面”;另一方面,学生选择课程的原则基本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一无所知。其次,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只有基础理论类与术科类课程(其中基础理论类课程包含公共课程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术科类课程包括普修类课程与专修类课程),这种划分的种类缺失了“实践类课程”内容,因此容易导致与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目标不相适应的现象。[6]

2.3师资建设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

2.3.1高校师资队伍专业技术缺乏,科研能力不足

体育人才建筑师——高等院校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的高低对教学实践活动至关重要。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由于21世纪初术科教学质量评估开始实施,许多高校因教师学历未达到相应指标,纷纷争抢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生,部分高等院校的师资学历结构出现显著变化,硕博士学历在师资队伍内占据较大份额,导致出现该类毕业生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专业技术的生疏与教学技能欠缺而无法实现公共体育课教学目标的情况。受学科建设思想影响,部分综合型大学依托体育特色相继开设体育本科专业、硕士学位点,因学科建设、专业教学需要也引进了一批专项素质较差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生[7]。同时兼备较高文化素养及专业技术的教师变得缺乏,高等院校教师专业技能的下降导致术科教学质量堪忧。科研能力与教师学习能力相得益彰,科研过程同时也是促进教师寻找学科前沿、扩大知识结构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科研、寻找捷径。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来源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为综合院校的体育学院毕业生,一部分为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生,还有一部分为专业运动员退役。来源于体育学院的教师相比于后两种情况的教师,由于接受知识面较宽、学习经历较长,所以属于三者之中学习能力的较强者。后两种情况的教师相比较来说,运动技能较高,在同等情况下在校学习的时间相对较短。由于成长过程中体育专业学生同时还要兼顾各种运动技术、技能的专业课训练,因此文化课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欠缺很多,如果个体自身没有强烈的学习愿望,那么学习很难长期坚持,长此以往,自然与其他专业教师在了解学科前沿、积累知识厚度和广度等方面拉开差距。一般良好的科研素养得经过一定的时间方能养成,况且客观环境较易影响到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如果周围有同行或良师益友的带动能很快步入正轨,但事实上很多高校体育教师由于前期基础、周围环境、缺乏引导等原因,进入科研角色较为缓慢。因为高等院校体育教师总体科研素养一般,对于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的掌握及教学实践的运用较为困难。即使科研在职称评定中至关重要,但是科研意识的重要性并没引起高等院校体育教师足够的重视,过于功利化的要求反而阻碍了教师对科研的探索和追求,有调查显示真正为了追求真理的高尚目标进行科研的高校体育教师只有38.3%。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自我学习能力已经明显滞后于其他专业教师,如果再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反思,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2.3.2创新能力缺乏,教学能力单一

现代社会知识的开放程度之高难以想象,信息社会的快捷和便利使知识更易获得,体育学科的运动技术内容即是其中之一,各种比赛、体育教学视频通过网络、媒体等向外传播扩散。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面对的是已经或即将成年的大学生,他们积累了很多知识、信息等,对事物有一定的认知,经常提出有益的意见、建议等,教师需要与学生“教学相长”。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老师若是仍依据传统模式对技术教学的内容进行重复且简单的操作,加之示范动作与专业运动员的标准性相差甚远,并不足以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学组织方面没有吸引力的教学、没有人格魅力的教师,难以获得学生的尊重,由此无法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加上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及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等也了解甚少,还停留在强调“三基”的教学和教学方法、手段的规范上,有限的教学时间大部分被消耗在“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错、五巩固”的范式和面面俱到、内容繁杂的基本技术与战术的练习上,难以体现项目特点。在学生方面,在认识上大多重视体育实践课,轻视体育理论课,在运动中动身的多,动脑的少,很多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无所适从,严重影响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专项技术过硬无可厚非,但作为新世纪的高校教师,要贯彻新的课程《纲要》,如果仅仅局限于“职业技能”水平高是远远不够的,应加紧提升自身的体育教育甚至是教育理论、体育学理论及相应学科理论的整体修养,特别是在运动卫生、运动保健、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高校体育教师已不能再满足于单一的技术教学能力。

3体育教育专业转型路径及对策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转型发展是基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而做出的战略选择,涉及到高校分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结构等方面,应全面、系统地改革,需要各个体育教育领域的全面转型。

3.1构建高校分类体系,在不同就业口径下依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高等院校需要以自身特色与优势来适应社会复杂多变的需求。如图1所示:

由上图可知,体育院校如吉林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的培养目标可以制定为以高级专门人才为核心目标,因为其在校学生体育技能优势明显,进一步提升技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阻力相对较小,培养的人才应该对口专业技能要求较强的职位,如体育健身教练或者体校教师和指导员,这样可以提升此类职员的质量,加强与社会需求的联系。为了面对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多样性,体育院校应该在确保核心培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升级转型,适当添加与从事职位相关的课程培养方案。由于其人才输送主要往体育健身教练或者体校教师和指导员方向,高校可以在大一和大二或大三上学期学完基本必修课程后,在大三针对学生就业倾向进行分类教学,如可以分为体育健身教练班、体校指导教师班等,在体育健身教练班中添加与社会或教学管理有关的课程,如社会心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等科目;在体校指导教师班添加与学校教育有关的课程,如教育法、体育心理学等科目,这样培养的人才专业对口强,应对社会需求能力强,失业率较低。

对于师范院校,具有师资培养的历史传统与优势,可以担当起体育师资培养的重任,因此,应该设定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核心目标,其人才输出应该主要流向中小学,所以课程设置主要教授教学要求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教学方法技能。在大三与大四期间应该按照学生就业倾向与发展意向分班教学,如面向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位的,可以增设微课教学类课程、教师道德伦理课、现代信息技术及运用等课程;面向高校科研机构的,可以增設科学研究法、体育教育研究新动态等课程;面向健身教练的可以增设、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等科目。

综合性院校方面,由于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学术优势,培养的核心目标可以定位为国家提倡的“技术技能人才”,利用其学术优势,主打体育教育科研人才,其人才输出可以往高校研究院或者体育相关教育部门,负责为体育教育提供最新研究动态与研究成果,为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与转型提供“智库”。因而对该类人才的理论水平有很高要求,课程设置除了基本必修外,还应该增加体育相关的高级理论知识、社会研究法等课程。对于其他就业意向的学生,可以参照师范院校与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培养。

3.2创新型教学方式促进课程结构性优化

各个高校都希望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学到更多的知识,单凭教师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进行授课是远远不够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如首都体育学院与云南师范大学通过引进尔雅网络教育平台,让学生在选好校级公共课后,根据自身的时间在课程开放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以在线学习、提问并讨论互动、参与平时作业与结果考核等方式来获取学分。除了继续完善平台在通识教育方面的课程建设之外,尝试将网络平台融入到专业课甚至术科课中,以网络与课堂结合的方式进行混合性教学。首先根据学生选好的术科课程,编排各类专业教师前期授课时间,督促学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视频观摩学习,并以小组形式通过互相拍摄视频记录技术掌握情况;其后由教师纠正视频中存在的错误动作及进行优秀小组示范教学,教师根据学生整体的掌握情况灵活安排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在结果考核考试过程中,互换班级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考评,并有一位以上校级领导监督,考试未达标者须重修课程,记录教学过程与考核阶段反馈的信息,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这种网络与课堂混合性课程虽然压缩教师授课时数,但在保证效益前提下大大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的效果,让学生能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进行术科针对性学习,为后期的专项学习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不同类型高校也应依据自身体育教育专业的特色,针对性地利用网络平台开设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就业形势课程,联合区域需求特征向学生教导明确的就业理念与态度。

3.3构建新型师资分类发展体系

国家发展在于人才,而人才培养则归于教育,教育的来源则主要在于教师,教师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在高校转型期,应该推出以人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根据教师的特长、才能和志向选择职业发展轨道。教师培训方向依据教师的选择路径制定,包括教学方向、领导方向、高级专业方向。即:1)教师—成熟教师—资深名师;2)教师—主任—校长;3)教师—科研实践—教育理论专家。作为教育主体参与者的教师,培训只是作为手段,本质是服务教师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推动教师培训朝着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8](如图2所示)。

可见,师资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的行政化发展趋向,坚决走高校去行政化的道路,消解流通不畅的障碍,针对教师各自的资质,发挥其最大效能。

4结语

[JP+2]目前,经济转型无论对于经济领域抑或是教育领域都是十分漫长而系统的过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转型需要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共同转型。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走向分化完善的阶段,但是,对高校体育教育进行分类定位,可能会局限其多样性的发展。因此,不同类型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需要高等院校、社会与政府三方共同的努力,在政策的引导下,促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社会发展需求,明确分类的最终目的是超越分类,实现高等学校的个性化以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发展[9]。所以,大众化的高等体育教育必须走分类管理、分类发展、特色办学的道路,这是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向。特别是我国,必然要进行管理与发展的分类,实现以转型促发展的局面。这就要求改变我国体育教育过去以数量与范围拓展的外延式发展,转为以提高质量为关键的内涵式发展,应根据综合院校、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及其他本科院校的差异性,对体育教育专业进行有层次化的区域性特色培养。

参考文献:

[1]储常连.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七问[N].中国教育报,2016-04-12(001).

[2]刘振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高等教育认识论及方法论诉求[J].中国高教研究,2014(6):11-17.

[3]蔡皓,崔国红.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若干问题的反思——基于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现实[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238-240,254.

[4]张锰锰.山东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5]楊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科技,2011(3):116-119,123.

[6][JP+3]沈强.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2):105-108,120.

[7]刘华荣.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角色定位的再审视[J].体育与科学,2013(4):116-120.

[8]邓凡.更大的自由和主导权——新加坡新“教师成长模式”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2(9):72-76,26.

[9]赵婷婷,汪乐乐.高等学校为什么要分类以及怎样分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4).

作者:陈俊廷

和谐环境高校体育教育论文 篇2:

教育资源的开发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摘要:从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开发原则及方法可以看到,要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要对高校体育的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对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与交流、通过加强对高校体育设备设施的管理、通过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等策略,实现教学内容与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提高对高校体育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教育资源;开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前 言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资源有限性迫使我们必须注重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如何通过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努力提高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利用有限的资源培养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不断提高办学的效益,是值得每一个高校体育工作者应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1 教育资源与高校体育资源

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都离不开资源的支持。教育资源包括自有教育活动和教育历史以来,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1]。简单地说就是指具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总称。

教育资源一般应该包括教育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环境资源三个重要因素。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范畴,是指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效地辅助教育教学,发挥一定教育功能价值的,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水平,掌握体育基本知识,丰富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等等各种教育资源的总称。学校体育教学资源所涵盖的内容很多,除了包括教育教学过程所占用的场地设施、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总和外,还包括教学思想、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技术资源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等无形资源。如具体所指可以包括体育学科教材课本、体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学生学习的态度、能力,教师的个人修养、施教手段、教学理念以及教育经费等等。一个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劣和使用效率及其管理能力,往往能体现出该校的生存力与竞争力。因此,高校体育资源是高校体育活动的重要支撑条件,也是高校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 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

2.1 高校体育资源开发的原则

2.1.1 效益性原则

我们开发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在教学中的功能和效用,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即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效益,如果教育资源开发的结果产生的效用不大、效益不佳,那也就没有开发的意义和价值,因此通过最小的成本去获取最大化的效益是高校体育教育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要尽量做到就地取材,顺势而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本地有的不求诸于外地。尽量把与生活相关、联系紧密的体育内容和体育文化引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学得轻松而有乐趣,这样才能达到当初开发教育资源的目的,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由于体育本身所具备的社会价值以及高校所担负的教育责任,就使得高校体育资源开发的效益性必须包括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者缺一不可。而且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高校多集中在大中城市,高校体育应发挥自身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学校周边人群的健康理念、体育意识、体育消费等不断提高。如体育资源建设和社会化开发处于领先位置的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就依靠自身的体育资源优势,主动为一定区域经济和社会服务。由于人们对体育资源需求更倾向于劳务产品的消费,倾向于直接参与与体育运动有关的消费,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而生成的体育服务业就容易产生经济效益,这也为高校体育资源形成良好的开发优势。

2.1.2 共享性原则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粮食,而独食难肥。无论做任何事情,没有合作,孤独求胜就难以成功。而如果合作双方能做到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即善于在优势互补中加强合作才能在携手发展中共享双赢。开发高校体育资源要具有共享的心态,只要是有益于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社会资源,都应抱着互利互助,持续发展的态度去开发。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开发不但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外,利用自己在人才、场地、设施、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去服务社会,如为群众进行技能培训,辅导咨询,健康评估,体质康复等。既可以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也可获取一定的服务酬劳,使自己获得良性可持续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开发还要在高校校际间进行互动与共享,因为当前高校的地域性集中是教育资源难以达到均衡的重要原因。为了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那些分布在京津两地和长江三角洲一带的一流大学,更应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利用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成功作为示范模板与其他高校共享,使国民的体育素养得到更大面积的提升。

2.1.3 针对性原则

高校体育教育资源要针对不同的教育目标进行开发,毕竟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保证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首先高校体育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运动动作与发展技能,其次,体育的社会性决定了学生不会成为“孤独的个体”,即体育课堂具有“社会场力”[2],能训练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再者,体育教学组织中的“竞赛性事件”,能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体验理想的道德生活——分享与共承,完成人格与道德品性的提升[3]。也就是说,高校体育不仅健身,还要涵养心性,塑造性格,培养能力。“以追求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4]。鉴于此,高校应认真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体育教育目的出发,针对与学生发展需要及学习生活有关联的资源进行开发。

2.2 高校体育资源开发的途径

2.2.1 人力资源的开发

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可通过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两种方式进行。首先说人才的培养,高校体育要意识到培养人才是需要周期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高度全面设置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培养长期规划,重视在职教师的培训及优秀学生的培养,避免在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中出现短视现象,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选拔机制,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才能为高校体育的长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如对于本校毕业的优秀体育生,可考虑在读博前送他们到国外或其他高校进修培养,然后再回来任教,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学术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近亲繁殖现象,二来可以更多地吸取别人的治学经验。而关于人才引进,则同样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引入机制。怎样引入与引入怎样的人才,高校体育都应从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好人才引进计划。在高等教育中,人力资源成本占教育培养成本的30%以上。因此我们在开发人力资源时应强化其成本核算的概念,做到物尽其用。根据哈佛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了人的潜能在缺乏激励时,只能发挥20%-30%,而在良好的环境下,可发挥到80%-90%[5]。因此,高校体育在进行人才资源开发时,除了要有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选拔机制外,还需要有正确、合理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

2.2.2 物力资源的开发

高校的物力资源是指高校使用的土地、建筑物、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物质资料的总和,是高校货币资金的实物形态,体现了办学过程中物化劳动的占有和消耗[6]。进行高校体育物力资源开发应重视对校内体育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发挥现有器材多用功能,按需购买或自己制作简易适用器材,充分有效使用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要充分发挥物质资源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如高校体育场馆可在协调好校内使用和校外使用的分配后,实行有偿对外开放。此外还可建立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合理配备高校的体育器材设施,减少重复购置。由于高校体育教学中涉及到的器材多种多样,学校不能每样都有配备。因此可以通过与有关企业或机构的合作,借用或租用他们的运动器材上课。如运动康复医院的运动器材、健身俱乐部的运动设施等对高校体育的教学都有可用之处,高校可通过自己的人力资源、科研优势来加强与他们的合作,以获取资源的共享。

2.2.3 财力资源的开发

高校体育财力资源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捐赠、企业赞助、收取学生的培养费、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进行经济创收等的资金收入。由于目前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相当紧张,再加上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造成造成学校的封闭发展,高校之间来往很少,专业重复设置,无形中浪费了很多教育资源。在这样的状况下,就要求高校要采取更多的方法与途径去拓展教育经费的来源。因为财力资源是学校各项资源货币化的集中表现,是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消耗、增加、积累和形成在学校财务管理上的反映[7]。所以,高校体育应该利用自己在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去进行财力资源开发。如利用自己拥有的体育人才优势,为社会提供体育指导,举办各种体育训练班,承接各种体育比赛等。还可以通过为企业提供科研合作,为企业定点输送人才,吸引企业参与办学,合作投资体育产品的研究开发,盘活现有实验等设备,使教育经费具备再造功能,实现校企之间的优势互补,走以学养学的道路。

3 改革高校体育教学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3.1 通过对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与交流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高校体育无论进行怎样的改革,体育教师永远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师资是保证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高校在读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是未来一线体育教师的重要师资来源,因此,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把高校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当做一项长远的战略工作,加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力度。为此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随着社会的发展让那些重要的人力资源改项或再培养,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对高校已经拥有的体育教育人才,应多给他们提高科研的条件和提高他们的待遇,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和发展中去。再有,还可通过人才的交流来充分利用高校体育的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高校体育教师进行校际、省际甚至国际的合理流动是今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如哈尔冰工业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在2008年就首开全国高校体育教师互派交流学习新局面,这样不但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使教育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提升两校体育教学水平,还使双方体育教学工作引向更深入、更宽广的合作领域。在2011年6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与北京体育大学签署了校际交流协议,为两校在教学、训练、科研等面的合作奠定基础。2011年6月11日,由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和四川外语学院等6所高校共同发起的重庆市大学联盟,正式成立。其目的是实现成员单位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和整体提升。2011年10月10日—21日,应美国伊萨卡大学的邀请,以陈伟院长为团长的成都体育学院代表团一行10人先后对伊萨卡大学进行了校际合作洽谈与文化和学术交流。像这样学校间体育教师的交流和交换,实现人才的合理搭配的例子还有很多。这样更有利于高校间人才资源的共享,可以发挥人才资源最大的社会效能。在今天,高校体育若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训与交流。

3.2 通过加强对高校体育设施的管理提高物力资源利用率

虽然高校拥有社会难以比拟的场馆优势,但部分高校的体育馆仅供体育教学、学校体育代表队和经营使用,利用率较低。占着那么好的资源不去充分利用就是一种浪费,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1)由于当前课标没有规定教学内容的时数,如仅靠每周2~3次体育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延长开设体育课程的年限,如在高校为一至四年级都开设体育课。而对于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可根据他们达标的状况,适当地增加教学课时或是训练的时间,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2)引入社会管理机制,跟社会上有资质的管理公司合作,实现学校体育设备设施向公众开发的规范化。

(3)引入服务行业行为规范,向社会提供高水平的体育场馆服务,促进社会体育发展,增加体育人口,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对于一些场馆及体育设施相对不足的高校,则可通过合理调配场馆的使用时间和适当利用社会体育资源,缓解校内场馆不足的压力。如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内有就有14家教育单位通过校际合作,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育和科研的大平台。高教区凭借自己配套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和种类齐全而有专业素质的体育队伍,与区内各高校长期开展体育课教学合作,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研究生的体育课业就是在这里完成的。这种高校体育课程外包方式开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合作模式的先河,也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

3.3 通过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来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3.3.1 通过改革教学方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学校应成一个开放的系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施以来,虽然涌现了很多优秀课件、精品课程及相关软件与名师教学视频资料等,但由于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而致使它们的交流和分享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2011年3月26日,央视推出的《关注网络公开课:国家精品课程养在高校人未识》就报道了关于教育资源未能很好开放和利用的问题。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SAKAI的推行,这些问题将不再是问题。SAKAI是一个自由、开源的在线协作和学习环境,是在2004年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密西根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一项开放源代码的课程与教学管理系统(CMS)开发计划。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源交流和共享不失为一种好方法。2010年下半年以来,以互联网资源分享平台VeryCD等先期传播为起点,以网易、新浪等商业性网络媒体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程共享频道为引爆点,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国外名校的“死亡”、“正义”、“幸福”等公开课程录像在国内迅速蹿红,开放教育资源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衍生出“淘课族”等新的流行名词,这一现象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十大新闻事件[8]。高校体育教学不妨借鉴SAKAI的运转方式,使一些大校、名校的体育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SAKAI推行的是免费共享,参与其中的有众多一流的大学、企业、基金会和热心教育人士,可以说是集社会之力去从事的公益事业,这就最大限度地开发了社会的教育资源。

3.3.2 运用科技产品进行教学以节省教育资源的消耗

在体育教学中,很多运动动作的指导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或是通过看视频,该怎么教和怎么学,怎样做才算到位,才是最正确的,这些都是教师备课时要思考的问题。想做到最好的话,无论对老师或是学生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现今,可以通过一些科技产品,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快乐。如华硕、宏碁、联想、惠普等在全新推出的一体机电脑中都加入了动作感应操作的元素,只要用户拿着特制的手柄就可以在电脑前进行打球等体育活动了。学生如果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体育学习的话,对运动动作的掌握会更快更准确,教师只要根据学生游戏时做出的动作进行点评或纠正就可以了。由于这些动作感应游戏可包括高尔夫、网球、瑜伽、射击等项目,可以使学生学会各种运动动作而省去学校配备相应设备的投入,如有实战需要话,可再通过社会体育资源的开发或者校际间的资源共享来实现,而不必要各个高校都配齐所需的教学器材,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与浪费。

3.4 通过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来增加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

3.4.1 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体育教学内容

学生与教师一样,都属于教育资源中的人力资源。因为,学生与教师都是教学课程的参与者。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如可调整体育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适当增加选修课的课时,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内容则可增加休闲与时尚的体育项目,或对一些竞技体育项目进行改造和利用,降低技术达标要求或器械标准,减弱其竞技性,突出其娱乐性,以激发学生锻炼的动力。从开发体育教育资源的效益性出发,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或学无所用,那就是对资源的最大浪费。可见,对高校体育教育课程的设置, 要考虑学生所需,从他们的身心特点出发,以培养兴趣、激发兴趣,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为目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体育资源,增加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

3.4.2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相关体育专业教学

首先要强调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是高校必须尽到的责任。因此,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合理、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突出时代性与适应性,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再有我们应该重视对社会发展的研究,了解怎样的体育人才是稀缺的,急需的,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开发课程资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及休闲时间的增加,大众健康和休闲体育发展研究方面的人才需求将增加。而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传媒、体育中介、健身俱乐部、社区辅导员、康复医学等等相关行业方面的从业人员将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体育产业发展全球化则要求体育人才具有国际化的标准。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要与时代发展接轨,深谙市场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去设置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体育课程目标,培养出体育相关行业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又将通过自己的才能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得体育资源获得可持续循环发展。

结束语

一方面是有限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是瞬息万变的社会,不断更新的知识需求。因而,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应始终根据社会需要与学生主体需要去进行,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去改革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的设置,这样才能使学生增强体质与终身受益,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韩建新,何庆,周学和.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建设现状与应用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9)9.

[2] 潘德冰.社会场论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27-228.

[3] 王章明,李建设.分享与共承:体育课理想的道德生活[J].体育与科学,1998(1):33-35.

[4]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4.

[5] 谢建冬,黄含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6).

[6] 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246.

[7] 唐万宏.高校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策略[J].教育评论,2007(6).

[8]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2010年度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十大新闻[J].中国远程教育,2011,(1).体育与科学

作者:刘志斌

和谐环境高校体育教育论文 篇3:

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及转化策略研究

摘 要 高校体育教育直接影响到我国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矛盾。矛盾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以及师资力量不足和场馆设施缺乏等几个方面。文章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转化策略建议,希望以此来推动体育教育改革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教育 矛盾

自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来,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多部委联合倡导下,全国亿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为高校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实要求广大大学体育教师和体育教育工作者积极投入到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研究中,使高校体育教育能够更好地为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服务,并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特有的素质教育功能。四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一系列改革措施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加贴近体育,增强锻炼意识,但我们在调查中不难发现,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矛盾。体育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动态的并处于螺旋发展中的体系,应当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不断与外界保持交流、沟通并逐渐完善。因此,如何转化、解决这些矛盾,不但在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还对体育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体育教育改革开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矛盾

教育理论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要区别对待,促使其全面发展。就目前来讲,很多高校体育课设置呈粗放型管理教学。有些高校上课班级基本上还是按专业班级建制,实行统一的、单一化教学要求;有些高校虽然按照体育项目进行分班,但同一班级中男女学生混杂,而且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锻炼背景有明显差异,完全满足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统一与学生兴趣不相符

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使人可能从多种活动中做出选择,选择他所喜欢的体育活动内容或形式,并且乐此不疲。尤其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已经趋于成熟,自我意识较强,体育兴趣指向较为稳定。如果课程内容设置过于统一,就会使对该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上课时表现出懒散、注意力不集中、运动技能学习较慢等不良反应,进而影响其他学生,导致体育课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很多学生“爱体育,但不爱体育课”就是因此而来的。

(二)教学评价体系的统一性与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

由于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锻炼时间、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个体差异。过分强调体育具体成绩(分数)的评定,把学生完成具体体育项目的质量或数量作为考核的标准,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忽视学生在体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主动参与度、努力程度和获得的生理及心理愉悦程度,这样就会使教学评价丧失其激励、调节作用,会使学生产生骄傲、失落、自卑、厌学甚至对体育课恐惧的不良心理。这个矛盾在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固然也是存在的,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则更加明显。

(三)运动负荷统一性与学生运动能力的矛盾

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学生体育运动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在大学体育课堂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运动负荷的安排有着统一化、简单化、随意化的发展趋势。此外,课程的不同目标对运动负荷应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以传授技能为主和以身体锻炼为主的课的负荷要求不会相同,不同身体发展领域对运动负荷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具体运用时一定要结合每节体育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做到灵活机动,科学调节,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体育知识和能力培养与应试教育的矛盾

体育的本质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等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加强体育锻炼,有意识地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科学体育理念尤显重要。因此,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对人的培养不仅要着眼现在,更要放眼未来。教育目标的制定应当把培养大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养成锻炼习惯和促使其身心发展健康作为阶段性目标,把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提升社会竞争力作为体育教育的最高目标。但现阶段很多高校体育教育未能坚定不移地贯彻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导致应试教育之风泛滥:很多大学生把体育锻炼、体育课当成一种“任务”、一种“负担”,为考试而锻炼。这显然偏离了“健康第一”、“快乐体育”思想,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然也体验到不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我们调查可以发现,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有:

(一)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重竞技体育、轻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课主要模仿运动训练课形式,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忽视体育的文化、教育、娱乐等功能,重竞技、轻素质。在这种模式下,虽然体育教学形式有所改进,体育教学项目有所增加,学生的运动竞技成绩可能会有所提高,但体育教育的对象应该获得的综合素质却可能没有丝毫的改变,难以实现素质体育教育的目的。

(二)忽视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体育教育教学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仅集中体现一定的人文精神,也反映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你教我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还普遍存在,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略了教师其实是教育的组织者而不是运动专家。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体育锻炼自觉性、积极性的泯灭。因此,体育教学中必须做到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学习中的独立人格,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三、高校体育师资力量及体育场馆设施相对不足与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多样化的矛盾

随着近年来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愈演愈烈,各大院校在校学生人数屡创新高。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高校师生比例和人均公共设施面积逐渐下降。尤其类似体育、外语等公共基础课程,有些高校师生比已达到1:300甚至1:400。如此悬殊的师生比让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体育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很多高校体育教师不受重视、声望较低,工作条件差,收入少,高校体育教师激励、竞争机制极不健全,导致一部分体育教师专业思想不稳,敬业精神不够。现有体育教师掌握的理论知识、科研水平、自然科学知识水平不甚理想,知识结构跟不上形势发展;体育场馆设施方面,虽然我国普通高校对于体育场馆等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体育活动场所,但随着学生对体育教学、课余锻炼以及锻炼环境要求不断上升,现有场馆已经很难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而且,不少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类型单一,例如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等场馆比例太大,而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场馆设施太少。另外,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相对处于混乱无序状态,现有场馆设施闲置严重、设施短缺、器材陈旧、资金不足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体育教学和学生健身锻炼活动的开展。

四、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的主要矛盾转化策略

(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必须把“素质教育”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唯一方向。从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把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主,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代之以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深化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为学生们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形成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侧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独立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使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共同营造大学体育课堂“快乐体育”。

(三)采取分类分层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设计不同要求的教学目标,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学有所得,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分类分层的教学模式既能适应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不同需求,也能适应不同性别、锻炼基础的学生,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应该是进行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多模式分层教学。我们采取的分类分层教学模式,分类是指打破班级建制,按照学生对各个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男、女不同性别分类;每一类中,按照学生的体育锻炼基础、体能水平、技能水平进行分层。在教学中有区别地制定教学计划、设计课程内容、确立评估体系,实行分层要求。实践证明,实施分类分层教学能够明显提高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高。

(四)加强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从源头着手改革体育专业院系招生和培养模式,重视生源的文化素质,从根本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文化和运动知识素质以及专业教师素养;上级领导和院校各级领导应重视高校体育人才引进、体育教师队伍管理,加强在职教师进修、培训,建设好学科梯队,培养学术带头人,重视体育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体育教师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加大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投入,提升管理水平。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场馆资源配置水平。同时加强场馆设施管理,切实提高场馆、器材的利用率,调整不同体育项目场馆配置比例与布局,增加紧缺型项目场地设施建设,使所有学生都能自由、自主地开展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参考文献:

[1] 蔡晓红.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3):117-120.

[2] 徐士芳,李祥春.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探析[J].晋中学院学报.2007.24(1):112-114.

[3] 周强,王欢等.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体育学刊.2002.9(1):100-103.

作者:王银晖

上一篇:曾国藩的道德教育理论论文下一篇:教育服务区域旅游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