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理念高校教育论文

2022-04-16

和谐理念高校教育论文 篇1:

谈和谐理念在当前高校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收稿日期:2008-03-08

作者简介:李文政(1967—),男,汉族,山东单县人,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德育课教学与研究。

摘 要:和谐理念在我国古代就深受推崇,在当前高校德育教育中引入和谐理念,对于强化大学生的和谐意识和综合素质意义重大。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德育教育的思想,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

关键词:高校德育;和谐理念;探索

一、和谐理念的提出及历史发展

和谐是一个在我国古代就有的发展理念。和谐理念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早在我国甲骨文时期,就多次出现过“和”的概念。在《广雅•释诂三》中出现过“和,谐也”的说法,《说文解字》也提出:“和,相应也”。在《尚书》中,尧帝、周人提出了“百姓昭命,协和万邦”、“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的主张,即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和谐共处。《国语》和《左传》详细论述了“和”的概念。据《国语•郑语》记载,郑桓公曾与太史伯谈论“兴衰之故”和“生死之道”,史伯说:“夫成天下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万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也。”这里,明确提出了“和”、“和合”的概念。史伯还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左传•昭公二十年》指出:“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祗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另外,《左传》还提出了“以德和民”的观点,强调和、德、民三位一体的思想。

孔子也提倡“和”的理念,《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说,礼制最可贵的就是,维持社会的和谐,先王之道最美好的地方也就在这里。无论大小方面,都要守法才能达到和谐,如不守法,就难以达到和谐。孔子还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等观点。孟子也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老子认为,“天地相和,以降甘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庸》对和谐之道作了经典性的发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即采取正确的方法,在“中和”的基础上适当地解决矛盾就能实现和谐。朱熹则认为“政通人和,郡以无事”“岁丰人和,幕府无事”“不暇复以百姓为中心,下失人和”。

总之,“和”的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位置,其中尤以儒家更为注重和谐理念。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几个方面:以民为本、以和为贵、以德治国、民族和谐等。以民为本是儒家思想的最基本的精神,也是构成和谐社会思想的核心,如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和为贵是儒家重要的价值取向,和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也成为处理社会关系的一个准则。儒家的人际和谐思想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影响,也对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德治国是儒家的治国理念,主张德较为先,辅之以刑。如孔子就曾提出:“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种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对当今社会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族和谐、国家统一是儒家的重要政治主张。儒家主张的这种民族和谐、国家统一的大一统观,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实践,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政治取向,对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从而为把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要求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中,个人自身的和谐是首要的最基本的和谐。只有人自身和谐了,才能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有作为发展主体的和谐的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大学生是未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而在高校德育中强化和谐理念教育,使其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意义重大。

二、在高校德育中强化和谐理念教育的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同时,高校德育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多种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的并存和碰撞,很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思想波动,这些因素正冲击着大学生个体和谐成长以致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大学生中出现的这些思想上的困惑、心理上的失衡和个性发展上的偏差现象,使其很难适应时代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这将对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当前应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的和谐理念教育。

第一,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高校德育工作上,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对人的价值意义的认定,教育目的是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直接影响,从而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发展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人是教育的主体,标志着教育是人性化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观。以人为本是新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的。以人为本标志着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提升,是尊重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需要和人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人当作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教育科学发展观还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素质和人的意义的存在。关注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主要环节是接受教育。未来社会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是教育,教育科学发展观应该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这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途径。只有把教育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赢得竞争的主动权,这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核心。

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理念。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历史始终是他们个性发展的历史”,人的个性和谐及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这就要求在高校德育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体现在德育工作中就是育人为本。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尊重其独立的人格和个性发展;其次,以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通过说服教育、积极引导,以民主平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德育需求,培养其主体意识,激活与弘扬大学生个体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使其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把高校德育提高到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充满活力的主体这一更高的层次上;再次,要尊重学生的多元价值需求。德育教育是以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价值认同为基础的,要想得到学生的价值认同就必须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的现状。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呈现开放、多维的特点,多元化成为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特征之一。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从总体上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这种多元的价值观是对原有价值观的拓展、深化和丰富,充分体现和尊重了个体的差异性,使价值评价标准更为全面,对人和事物评价更加多层次、多角度。但是,由于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当代大学生在主体性意识增强的同时有可能走向价值相对主义,使价值标准模糊或迷失,甚至出现价值虚无的无所适从状况。面对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应尊重学生的多元价值需求,发展学生的自主个性,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

第三,树立和谐德育教育的思想。和谐德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和谐德育的特征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科学规律、体系完整,协调发展,产生最优效益。高校的德育工作是围绕大学生来进行的,当前,要积极创新德育观念,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及德育教育去培养,和谐的教育及德育教育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和谐、有机统一。正如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所说:“高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或者其他。”要建立和谐的德育工作体系,把高校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立足德育工作的实际,全方位地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统一协调的德育网络,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实现教育目标的全面和谐发展。另外,要建立和谐的育人体系,当前,高校德育应从人的发展出发,以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为根本出发点,满足学生对生活、知识不断增长的需求,建立和谐的服务育人体系。同时,高校德育还要建立起实践育人体系。实践育人是大学生形成高尚品德、爱国爱党观念以及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要积极组织与学生的成才和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坚定其理想信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提高其创新能力。

第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是一座学校的活力和灵魂之所在,是推进高校德育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校园文化反映着一个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也是传播德育思想的重要载体。要积极弘扬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并提升校园文化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力。首先,要发展高校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既要有自己的特色又要不断创新,这也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和魅力之所在。应积极开展多形式多角度的校园文化讲座、社团文体活动,并积极与高校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建立完备的高效德育体系的重要原则。完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体系的建立,依赖于以学生为本的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应在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再次,要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人文精神。当前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与历史文化适度结合能明显提升校园文化的精神特质,增强其品位和层次,从而积极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不断进步。

第五,建立起大学生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化解的工作平台。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实际生活难题,为此,应建立起经常性的与学生沟通与联系的德育工作平台,这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德育的必然要求。就业难是大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德育教育中应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就业是大学生最关注的焦点之一,就业指导搞好了,就能稳定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也才能营造和谐的校园秩序。积极关注贫困大学生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贫困大学生经济拮据,但上进心强、自尊心强,生活压力大,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有助于化解其内心的压力和矛盾情绪。另外,还要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当通过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积极解决大学生交际障碍、学业压力大、失恋和人格缺陷等问题,引导大学生不断完善其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

第六,唱响高校德育教育的主旋律。高校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培养中居于首要地位,起着导向作用。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积极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切实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和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校德育中的主导作用,拓展新形势下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德育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社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日报[N],2005年2月26日。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3]金绪泽.教育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探微[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127-12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1.

[5]孟宪东,周文华,黄海洋.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J].北京教育(高教),2007,(9)4546.

[6]陈雯.实施和谐德育,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7,(7下期)120-121.

[7]魏续臻,李邢西,余茜.努力构建高效和谐德育体系[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24-26.

作者:李文政

和谐理念高校教育论文 篇2:

用“五大理念”引领“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

用创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

用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与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命教育与生态教育

用开放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开放与教育国际化

用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公平与教育扶贫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也是推动“十三五”期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用创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就需要创造新的发展模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教育与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的,它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因此,全面提高国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

从人才成长与科学研究的规律来看,创新教育尤其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保护好奇心。好奇心是打开未知世界之门的钥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应该让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养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二是尊重差异性。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力与可能。整齐划一的教育,分数第一的学校,永远不会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应该给每个人最大的发展空间,帮助每个人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三是树立自信心。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鼓励学生向未知的世界挑战,向自己的潜能挑战,享受成功的喜悦,享受战胜困难与战胜自我的感觉。四是培养意志力。努力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学会顽强地应对困难,永不言败,永不放弃。

用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与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在效率优先、重点建设的政策导向和错误政绩观的影响下,我国教育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一是区域教育发展不协调,城乡教育不协调,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与城市有很大差距。二是不同类型的教育发展不协调,如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地方高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家庭教育、特殊教育等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三是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不协调。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养成,重分数轻做人的情况比较严重。

根据协调发展的理念,全会提出要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办好特殊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按照全会的要求,应该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在国家教育投入优先向西部地区、边远农村倾斜的同时,省级政府应该大力缩小县域内的城乡差异、校际差异。要遵循“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合理规划好农村学校。探索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区域教育发展新格局,探索城乡互补的新机制,并对已经形成的区域教育规划做出必要调整,突出一体化发展总体思路。对于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中的“短板”,如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地方高校,以及家庭教育、特殊教育等,也应该加大扶持力度。

同时,《建议》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教育全过程,这对于改变过去以应试教育为中心,分数至上的不协调现象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体现了在教育上也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命教育与生态教育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从教育的视角出发,家园的环境建设,可以分为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建设,分别对应着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

以人为本,重视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一章中明确提出了“学会生存”和“重视生命教育”等重要理念,我国的生命教育由此进入全面深入探索的全新阶段。

生命是大自然最为神奇的创造。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因自主而积极发展,因超越而幸福完整。由个体物质存在的自然生命,个体与人、自然、社会形成的交互关系的社会生命,个体的情感、观念、思想、信仰等价值体系的精神生命,集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精神生命之高,才形成一个立体的人。

以此反观我们的教育,就不难发现:如今越来越早就开始的严密应试训练,不仅轻视生命的长度,同时也极大缩减生命所能达到的宽度,矮化了生命所能达到的高度。一个人的生命欠缺了应有的长度、宽度与高度,那么他所能发挥的创造力就极为有限。所以,用绿色发展理念,让教育立足于生命的原点,意味着协助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通过教育拓展每一个生命,就会让社会更加和谐,也能让人类不断地走向崇高。

生态教育是以大自然或人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开展。应该把生态教育编写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和其他相关学科深度融合,不仅推进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更注重背景文化的濡染,并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激发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这样的生态教育才能真正落实下去。

用开放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开放与教育国际化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实,开放也是教育繁荣发展的他山之石。用开放发展理念推动教育开放与教育国际化,不仅扩大了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选择性教育需求,而且推动着教育体制与机制创新,是多赢之举。

推动教育开放,首先意味着对市场开放,让民办教育活起来。为此,我们应该尽快研究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教育的鼓励性政策。从民办教育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上设计分类制度体系,让捐资办学的民办学校得到政策性资源的最大支持,非捐资、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获得清清白白的政府奖励,营利性民办学校坦坦然然地获取经济利益;应该落实办学自主权,在政府、学校之间划分出权力边界;应该加强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让有思想、有水平的教育工作者能够真抓实干;让第三方担任评价,建立多元教育评估体系等,用民办教育这条鲇鱼搅活原有的教育。

推动教育开放,也意味着对社会开放,把各界精英请进来。这也是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大学正因为有大师才成其为大学。如果文化精英不到大学去,大学永远没有希望。教育只有向社会开放,向精英开放,才会创造更多的精彩。

推动教育开放,还意味着对国际开放。“请进来”,加大国际合作办学力度,让国际优秀教育资源在中国汇聚,成为中国的智力资源之一。诸如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这样的国际合作办学,应该继续积极推进。“走出去”,通过吸引外国学生来华留学,通过各种交流活动,如“中俄人文交流机制”等,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其实,即使我们不主动推行教育国际化,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大手也在悄悄推动这一进程。推行教育国际化,不仅会提高教育的品质,也能够节约学子海外留学的不菲额外开支,并能相应地拉动我国经济。

用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公平与教育扶贫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教育方面,共享就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一个也不能少”地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成果。

共享的理念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为所有的孩子提供相对均衡、相对优质的教育,是共享理念在教育上的基本体现。“十三五”期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和残障儿童,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应该特别关注的三个重要群体。

首先,要下力气全面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各级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其实不存在所谓的“农民工子女”,这些孩子就是今后城市的新市民,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今后城市的风貌。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这些城市新居民的教育新需要也会随之而来,各地应该提前规划应对。

其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是要完善相关法律,依法推进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工作。二是要根据规划建议的要求,从国家层面进行产业布局,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人口流出地转移。调整生产布局,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扶持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乡村儿童的父母能够离土不离乡,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同时,要标本兼治,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等。

最后,要大力推进特殊教育。全国仍有600个30万人口以下的县没有特殊教育机构,仍然有超过10万的适龄残疾儿童没有接受义务教育,升入高中段学习的不到30%。几乎所有的普通学校都缺乏接纳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专业教师与资源教室,与国际流行的全纳融合教育理念差距很大。

扶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建议》已经庄严承诺要在2020年全面解决70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要求实现精准扶贫,提高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对于教育来说,也是一件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任务。

扶贫先扶智。教育是最根本的扶贫。一方面,教育经费、教育资源要精准地向贫困地区和人群配置,尤其是要吸引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工作。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进一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立全国统一的教育资源平台,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免费向公众开放,把最好的教案、最好的试卷、最好的练习题、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免费提供给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让所有师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得最好的教育资源。

总之,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理念”,应该成为“十三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引领中国教育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有删节

作者:朱永新

和谐理念高校教育论文 篇3:

大学生和谐理念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摘 要: 大学生和谐理念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机会和挑战。针对和谐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出现的问题,于实践中逐渐培养符合要求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建构完善的和谐社会理念教育引导机制,创造美好的和谐理念教育环境,使构建的校园整体环境集实用、教育及审美为一体,让大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做和谐社会理念教育的推行者和实践者。

关键词: 大学生 和谐理念 教育问题 解决对策

大学生和谐理念培育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构建完善的教师队伍,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开展思政教学工作。当前和谐理念教育下出现一些突出矛盾,有必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手段解决问题,为构建和谐理念做准备。

一、大学生和谐理念教育问题状况

从本质看,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单纯地针对各社会阶级的矛盾和利益的调整政策及问题解决对策,关系到我国现代理性社会的构建,涉及政治、思想、文化等多种思想的变革问题。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建设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以何种理念和认知方式做事,较大层面上反映了和谐理念的品质,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所以开展大学生和谐思想教育,对大学生整体、群体意识的提升及高度社会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教育本身存在一些矛盾,不和谐的情况时有产生。目前,不和谐主要表现在下述几种情况。

(一)分析和谐理念实施内容

和谐理念教育内容与时代、现代理性社会的要求欠和谐。和谐理念教育是政治教育理念的一种,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最符合时代特征,最接近学生,同时和现代社会相切合,如果落后时代,则将不符合现代理性社会需求,不能使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自身陷入的困境做出理念思考和解决,无法达到教育目的。然而,严峻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这方面多有不足。不仅受限于内容广度,此外,在内容阐释上缺少多样的有机形象空间,是常见事实,对大学生和谐理念教育,青年亚文化是不容回避的话题。一些研究者认为,青年亚文化是一些青年面临的社会结构矛盾,涵盖青年社会化进程中对自身压抑的表现,若欠缺正当的处理,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此外,对人类文明成果如何看待,也是尚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再者,民主教育,在当前大学生看来,民主教育为学生幸福奠定了基础。民主教育不仅要德行养成教育,还要培养学生创新世界的能力。民族教育倡导自由、民主、平等的精神,而此精神对创造力的培养有益。民族教育是和谐理念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应重视。再如,诚信及法律尊严问题等都是和谐理念教育的有机组成体,必须切实受重视。

(二)分析和谐理念教育实施主体

在大学生不和谐理念教育进程中,师生之间均有主体资格。虽然教育工作者占据教育主导地位,然而,主导地位的判断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状况。不可忽视,在一些教育工作中对学生不关心,对工作的松懈,等等,无形中削弱了教育者的正当性及影响力[1]。一旦教育工作者缺失权利影响力,将不能担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谐教育不能获得良好效果。

(三)分析和谐理念教育实施方法

当前,大学生有成熟的思想、对立的主体意识及创新意识。然而,我们采用的教育方法未认识到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点,在较大程度上表现出简单幼稚化。在这种倾向中,灌输成了重要方式之一,传统说教方式尚待完善。美国杜威指出,灌输式的价值观趋向不仅背离了理想,而且和道德格格不入。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理解片面而有失客观性,这使我们认识到灌输式教育的产生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局限性,以怎样的程度弱化影响力,无论以何种方式审视,都不能彻底消除教育发挥的正面作用,于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相互交叉,融入的内在特性尚待开发,对和谐理念教育不重视,始终无法迎来和谐理念教育的新格局。其实,审视科学文化发展史,科学文化知识自产生便和人的思想启蒙及方法有很大关系,和人思想政治观念的产生、构建及发展关系紧密。所以,从实质意义上考究,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通融、各有对方,即思想政治教育将科学文化教育囊括其中,科学文化教育根据各自不同特性,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我们应注意到,现代科技的涌入让大学生获得了乐于见到的及时有效的新鲜事物。大学生接受的是多媒体校园网络及微博等通信工具,于和谐理念教育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教育贴近时代追求、快速美好的心理需求,达到良好的和谐理念教育效果。由于上述层面的“不和谐”,使得和谐理念教育动机和效果无法更好地统一。上述现象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刻思考,基于此,采取相应解决对策。

二、和谐理念教育问题解决对策

(一)构建和谐理念教育的引导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引导,指引学生符合社会规范,满足个体需要,统一二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的内在变化及心理需求,找寻二者的结合点,构建交流的和谐教育引导机制。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大学生生活学习各环节,其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占主导地位,再次理论有效结合实践。以何种角度审视结合,均合理。因为和谐理念教育以学生主体道德为前提条件,只有深入实践生活才能让大学生获得真实感,实现自我召唤。和谐教育理念于实践结合中,理论力量转化成实践动力,变成大学生社会创造的内部动力。

(二)明确谐理念教育的协调发展起点

大学生协调发展有下述几种情况:首先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协调发展。对大学生的培养,科学知识的传统很重要,人才培养是科学知识的传授,透过现象,找寻本质,掌握并形成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和素质。所以,结合专业特征,对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清晰的要求,传授科学知识于大学生,不仅是自然、人文科学的传授,而且是两种学科的协调发展。此外,更重要的是在通识课程的安排下,于课程体制中明确、实现目标。其次是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能力于个人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大学生个人看来,良好的观察力及集中的注意力,有助于准确及时地发现新问题及新情况,优秀的才能合理有效地分析、解决问题;坚忍不拔的毅力能克服各种挫折,实现既定目标。

(三)优化教育工作者队伍

教育不仅是知识间的相互熏陶,而且是人格间的相互影响。和谐教育获得实效,教育工作者本身直观重要。创造前提条件,做足工夫,于实现中建立完善的投身实践的和谐理念教育工作者队伍,不仅满足常规职业特征,而且应具有下述特征:第一,充满爱,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爱温暖他人,还要将爱更好地表达出来;第二,语言和行为的一致性。言行不一,影响效果就差。和谐理念教育应付诸实践,从而达到新境界。第三,良好的水平不可缺少。以整体世界观的角度阐述社会,于矛盾中激发人体力量,调动大学生的创新激情。一些专家认为,当今大学生面临挑战,对教育工作者的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多元文化及多媒体技术的冲击等都是一些新课题[2]。教育工作者队伍引导学生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选择。此外,水平还体现在教育工作者的民族意识。以多元文化的心胸及包容的意识,为大学生深入广泛的思考提供可行性空间,基于平等,和大学生一同辨析探究,找寻通向真理的光明。

和谐理念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理想社会的根本,结合时代需求及当前大学生实际,推进和谐理念教育工作开展,保障和谐社会构建健康平稳地运行,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积极参与其中,不断摸索,于和谐理念教育进程中和大学生成长进步[3]。

参考文献:

[1]苏宝利,牛玉岫,徐淑凤.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高教探索,2009(1):85-89.

[2]方宏建,曲明军,周明明.大学生成长面临的挑战与高校学生工作[J].高校理论战线,2009(3):45-47.

[3]欧何生.对大学生和谐理念教育的一些思考[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4):121-125.

作者:唐仕钧

上一篇:高职教育变革创新论文下一篇: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