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论文

2022-04-20

[摘要]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成的和谐有机整体。其中,物质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保障,精神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价值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最终目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论文 篇1:

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高校实现校园文化的和谐是整个社会文化和谐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导工程。面对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中各种不和谐的音符,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校园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等多种路途开展校园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和谐校园文化;和谐社会文化;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其中经济关系的和谐、政治关系的和谐、文化关系的和谐显得十分重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整个社会文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和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目前高校仍然存在许多不和谐的音符。

一、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困境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利益格局的变化,加大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难度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导向,使不同学生家庭的收入的差距拉大,要在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大学生中谋求一个和谐的氛围,努力缩小差异面、扩大共同点,是对高校育人观念、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的一个挑战。其次,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采用国家、社会、个人分担办学费用的方式,虽然学生家庭所承担的学费只是学生培养总费用中的一部分,但这形成了事实上的合同关系,这对和谐校园文化的传承产生不利影响。再次,有些高校过分注重功利主义,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题意义,如果处置不当,将损坏校园的和谐氛围。最后,就业市场理想岗位的紧缺,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现实间的矛盾,加剧了学生的心理不安,也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形成阻力。

(二)认识上的误区使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基本保障

首先,由于学校领导或相关管理部门认识上的错误,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合力。有些学校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仅仅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上,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其次,在我国一般都认为学校危机潜伏和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普遍缺乏危机管理制度。其实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性格千差万别,部分大学生有可能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离异、性格孤僻等原因而产生心理障碍、学习困难和行为偏差等现象。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甚至有的学生还面临着家庭压力、经济压力等,如果得不到恰当的引导和帮助,很容易引发危机事件。2004年马家爵杀人事件如今让人感到心有余悸,学生自杀、自残事件也有所增加,高校经常出现的老师和学生对峙局面,甚至出现学生殴打教师的现象,都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文化的严重障碍。

(三)经济全球化使社会文化出现新的变化

校园文化呈现的非主流文化日益盛行趋势,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环境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根据一项调查,我国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互联网、报纸、人际传播、电视,最主要渠道是互联网和报纸。非主流文化的传播给校园建设注入活力,如通过网络文化给学生了解社会和世界洞开方便之门,弥补了学生缺乏社会交往机会而产生的空白,但非主流文化的消极影响也不可低估,互联网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自由度,网络的虚拟性往往充斥着不健康的思想情绪,由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仍然不够成熟, 网络传播的非主流文化容易引起学生的思想混乱,出现一些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情形,极易造成不良后果,给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整个社会文化的和谐。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社会文化,它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它是学校精神、传统和作风的综合体现,是为社会和谐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的微观基础。其次,整个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需要高校输送大量的人才,高校承担着为全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能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素质能力等方面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对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文明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位一体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具有和谐的理念与之相呼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中才能实现,即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才能实现。目前我国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2200多所,这支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应当率先垂范,高校只有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在无形中形成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没有高校校园文化的和谐,就难以有整个社会的和谐。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导工程。在社会群体中,教师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传承文明、教化育人的功能。教师和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了其他职业和行业无法替代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优秀人才培养、科学创新和文化创新,并由此提高全民族的科学和文化水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上。高校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引领现在的主流价值文化,而且对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能起到启示的作用。高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创造与传播阵地,它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前导性文化,它最能表达社会的主导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主流价值文化。建设好和谐的校园文化,能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提供高水平的精神和智力支持。

三、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路径

首先,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要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多元化。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块重要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一条根本原则。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步伐,不同文化出现在同一时空又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一种局面,校园师生群体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反映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其形式则必须是丰富多彩,这是校园文化富有活力的根本保证,也体现了校园文化本来面目和生机活力。但承认和尊重文化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对校园多元文化放任自流,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按时代的要求对多元文化进行鉴别、筛选,既要提倡有益文化,又要防止和抵制腐朽和没落的消极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对校园多元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凝聚和引导,否则校园文化建设就会陷于混乱当中,也就根本没有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能。

其次,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不同的时代每个高校都会留下许多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它是长期形成的精神底蕴和办学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在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高校不仅要总结挖掘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且要发挥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这样既能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如果说研究和继承文化是高校的基础性活动,而创新文化则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因为高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育人,除了要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如果没有创新性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就会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所谓创新,就是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坚持用创新精神面对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善于用新方式和新办法建设、发展学校。因此,根据时代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鼓励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是校园文化繁荣、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校园文化永葆先进与活力的动力源泉。

再次,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以人为本原则,也是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原则。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注重教育主体之间的和谐发展,要形成谅解与宽容、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必须维护好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然而,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国近代史上许多杰出的教育家都极力倡导的,并对我国高校发展曾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的教育思想。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影响广大师生员工,以人为本在高校主要就是以大学生为“本”,要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必须做到:在教育主体上,要更加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学校要支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师生关系上,要更加注重平等和信息的双向交流。教学方法不能通过强制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教学内容也不能通过强行灌输使学生认同。在教育方式上,要更加注重学生创造及发现能力的培育。必须根据每个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等因素来进行培养,要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

最后,高校要统筹规划三种文化形态协调发展,更要注重精神文化形态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大体上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三种文化形态的建设涉及到学校工作方方面面。因此,必须统筹校园文化建设各种要素,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学校要指定专门的领导人负责,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班子,统筹规划各方面的工作,使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校园文化的三个层面中物质文化处于外部层面,制度文化处于中间层面,精神文化处于内在层面,它们共同为大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均有影响。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促进和谐意识养成的校园环境,包括学校的建筑风格、校园雕塑、校园景点、宣传标牌等是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外在表现之一。可以说校园环境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手段,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是反映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状况的重要标准。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给人以和谐美以及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但这只是反映了一所学校的表层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民主办学风气、校园精神、办学目标、教师对学问的追求精神、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气氛、教职工的整体素质等关系到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方面。因此,在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在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各个环节,都要充分体现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的理念,让和谐的精神文化引领整个校园文化健康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协调、统一,从而建成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十六届六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

[2]张楚廷.学校管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程斯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4]孔繁华,杨敏利.努力建设先进的大学文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

[5]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6,(12).

作者:卢国杰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论文 篇2: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探索

[摘要]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成的和谐有机整体。其中,物质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保障,精神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价值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探索

[作者简介]郭燕秋,广西师范大学馆员,广西桂林541004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高校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科学创新和服务社会的现代重要组织机构,历来是传播科学精神、弘扬先进文化的一面旗帜。西班牙著名学者奥尔特加认为,大学所肩负的使命不仅仅是科学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其中最首要的就是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引领。也有学者指出,办大学就是办文化。通过文化的建设来增强学校综合实力,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师生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一、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结构要素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以和谐为价值取向,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围绕学校教学科研,校园文化系统中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优化、和谐共生并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具体表现为学校办学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的协调发展,学校内部人与教学设施设备以及物质环境的和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学校内部与外部即社会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及学生、教师、学校三者统一协调发展。总的来说,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校在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切实服务和保障。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成要素十分丰富,其建设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从文化形态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物质文化。是指校园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最直接、最明显、最基本的外在表现。它体现一所学校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学校基本物质面貌和外显的物质文化状态的总和。具体包括学校每一座建筑、每一种设施设备、每一项活动。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形象和精神风貌的物质依托,是学校教育理念、人文环境的物化表现,蕴含着学校的办学精神、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反映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审美倾向和价值取向。同时更标志着一所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管理水平。可以说,校园物质文化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第二,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交往中缔结的社会关系以及用于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它有很强的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特点。对规范师生的言行、维护学校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培养良好的品行,督促师生完成教学科研和管理任务,搞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主要包括学校的教育体制、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生活娱乐方式、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它是建立和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科研秩序和管理秩序的重要保证,是人们行为的导向,同时又在相关制度中渗透着价值观念、素质要求、作风态度、行为定势、目标追求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校园制度文化对促进学校平稳发展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起到保障与调控作用。

第三,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共同认同并带有自身特色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要求、行为模式等的集合体。它传达了一所学校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精神状态。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校园的学术氛围、政治倾向和人文精神上。校园精神文化居于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关键要素。凝聚着全体师生的情感、智慧和心血,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和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再创辉煌的强大动力。

因此,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不可分割的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成的完整有机整体。其中,物质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保障,精神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价值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价值标准和最终目标。

二、物质文化建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

物质文化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在高校长期办学过程中物质文化是智慧、制度与精神的物化体现,也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标志之一,其建设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和谐校园文化的质量和整体水平。

第一,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首先要拥有一批学风优良、富有竞争实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的主体,是高校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发展的坚实基础,与其它一切资源相比,教师是高校最基本的资源,同时更是高校最宝贵的财富和最放光芒的明星。高校要以培养具有竞争实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团队为核心,营造重视人才、珍惜人才的环境和机制,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与科技创新的发展平台,建立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并给予重点扶持,同时培养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中青年教师和科研领军人物。在此基础上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带动一个梯队,形成一种合力,推动学校整体发展水平不断上升。正如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正是以一流的学者、一流的教师作为学校培养人才和衡量自身发展水平的必要标志和重要条件。

第二,要建设结构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专业学科体系。并以此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骨架,不断带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高校发展的关键所在。所谓专业学科建设是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专业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专业学科发展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机构,一定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播和服务社会上发挥重要作用,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在学科专业设置和资源配置上不仅要充分考虑所处区域需求和市场需要,还要从人的长远发展考虑,着眼于人的本质潜能,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与实践上充分体现当今科技的新成果、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需要,实现人与专业学科以及产业的对接。不断强化专业学科内涵建设,努力打造有一定发展潜质的优质学科和特色专业。切实促进高校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切实满足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繁荣文化、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

第三,学校要把育人理念、人文关怀渗透到校园整体环境建设中。建立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符合学校人文历史和地理条件的校园环境

及教学科研设施。让物与人相互链接,产生交流与共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让硬件工程既富有实用功能,又具备人文精神和教育功能。

由于历史及客观环境的差异,高校物质文化建设还要注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独特的个性追求。保持风格的连续性、历史性,使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制度文化建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保障

制度文化作为高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统,具有导向和规范的功能。它以其强制和非强制的力量维系着和谐校园文化的价值认同,约束着师生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使得学校各项教育教学与科研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学校平稳发展和培养人才目标的顺利实现。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在制度文化建设上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科学、高效的制度文化。要以提高师生素质和确保师生利益为核心,采取人性化的管理,通过积极沟通、民主参与、全程监督等方式,发挥制度文化的保障功能。

第一,坚持以师生的共同发展和现实利益为重,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建立起科学、规范、合理的制度体系。让广大师生充分享有广泛参与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稳定以及与切身利益相关事务的权利。教代会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是坚持民主和科学的主要途径。学校的重大决策、制度建立,应及时让师生了解、参与制定,集中每个参与者的智慧和思想。实际上,参与的过程就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过程。广大师生通过对学校政务过程的参与、了解,提高了认识,明辨了是非。主人翁地位的主体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产生对制度文化的认同与信任,形成对学校各项制度的正确情感态度和持久心理定势,主动增添对学校建设发展的理解与支持,民主管理、民主自治、民主自律获得充分彰显,增强了制度文化的保障功能,实现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自觉。

第二,坚持公平和正义,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把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在各项制度建设、执行、监督过程中,坚持公平和正义,以广大师生满不满意作为制度建设的评价准绳,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制度如果失去公正公平,有失公允,只为少数人谋利益,或因为人的因素和人的变更而频繁发生变化,朝令夕改;甚至同一部门、部门之间的制度相互冲突相互矛盾,不能很好地体现衔接性与一致性。就会造成不和谐的人文氛围,甚至引发混乱和冲突。扩大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师生有序的参与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依法治校,依法行政。让制度文化真正成为维系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第三,构建利益均衡机制,维护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顺利实现。学校的矛盾和冲突基本上都是由于利益的冲突引发的,能否很好地解决利益分配问题,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关键所在。而学校解决利益矛盾的最根本途径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均衡机制。这种利益均衡,既不能重蹈过去“大锅饭”的覆辙,又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既要讲求效率,又要注重公平。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科学合理地构建教师业绩评估体系,健全职称、职务晋升机制,增加薪酬福利政策,完善奖优罚劣激励机制,以及优化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评定标准与程序等。学校不仅要搭建好这些利益均衡机制,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这些机制的正常运行,使之真正发挥出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增进和谐的作用。

第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和谐并非没有矛盾,制度文化建设应承认并尊重个性与差异。保证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既尊重差异,又包容多样,使每个人都有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和空间。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与管理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要充分重视由于学科特点及发展水平不同所产生的差异,从而制定出不同的学科发展规划、建设模式及评价标准。对于不同人群、不同对象,特别是学生、教师、干部的管理,在制度设计上应体现“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存在,鼓励多元化、全方位、独特专长人才的发展,营造人尽其用、人尽其才和人才辈出的和谐宽松氛围。使得不同学科专业相依并存,不同学术观点的专家学者融合汇聚,不同生活背景的师生和谐共处。

一方面我们要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制度文化,通过制度文化来规范、影响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培养全校师生的制度意识和制度文化的自觉性,在自觉的制度文化意识的沐浴、熏陶下,形成良性互动,真正使得和谐校园文化能够得到自觉的形成和发展。

四、精神文化建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

精神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与核心,反映出一所学校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精神状态,是高校发展潜能与核心竞争实力的集中体现。如果说,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设施设备等物质条件和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是基础,民主管理和规章制度是保障,而精神文化则可以称得上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发展的核心与深层驱动力。

第一,塑造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大学精神,提倡和谐校园文化的自觉。大学精神是反映大学历史传统、文化品位、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并为全校师生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并融合一个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成为学校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和谐校园文化的自觉,是指在和谐校园文化价值选择和构建过程中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是在文化反省、文化创新和文化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体意识,是责任和行为的理性自觉。它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与现代和谐思想的自觉,更是把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内在规律和积极投身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实践的自觉。只有塑造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大学精神,使它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意识,才能形成和谐一致的价值目标,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事实证明,世界上许多名牌大学,之所以能够吸引各个学科领域的众多顶尖人才,不仅是因为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比较优厚的物质待遇,更是因为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学术氛围、先进的教育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它所体现出来的大学精神的独特魅力凝聚了大批专家学者。因此,大学精神所导向的价值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聚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为实现目标而良性运转。

第二,高度重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训,形成独特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理念。在高校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校训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精髓。哈佛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的校训,就是他们

重视传统、继往开来、传承创造、推陈出新,追求科学、捍卫真理最生动最经典的诠释。这就是哈佛的魅力,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学子的渴望和梦想。在清华大学建校之初,梁启超先生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论君子》演讲,他希望清华学子能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引用了《易经》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便成为清华校训。正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铸就了清华人奋发图强、积极向上,胸怀宽广、品德高尚的品质,并激励着清华人不屈不挠,不断进取,永往直前。高校校训,其精神内涵不仅对自身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社会进步发展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还展示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历史贡献和强大魅力。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高度重视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神文化教育,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带有自身文化精髓的校训,形成一种独特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理念。激励全校师生进一步弘扬传统,增强对学校的荣誉感、使命感,培养爱校情怀,使广大师生了解本校的历史和现状,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珍惜学校的荣誉,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

第三,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交融中,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文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是衡量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塑造和谐人格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持。在西方,“两种文化”的辩论由来已久。在中国“两种文化”分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引起高度重视。目前,高校人文素养匮乏、人文精神衰落导致疏离传统、漠视生命、人格扭曲、缺乏责任感等问题,令人深思。因此,大力发展人文精神,使科学与人文从分隔走向交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要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从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着力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坚持科学以人文为导向,人文以科学为基础,保持二者的协调促进。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充分考虑人的需要和发展,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良好环境,围绕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工作,促进和谐人格的形成和人的全面发展。

五、“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最终目标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充分印证了人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源泉,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的发展主体。发展不但要靠人,发展的目的更是为了人。回顾人类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天地万物,唯人为贵”;“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都是古代思想家倡导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吗?而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以人为本都是至上的。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不断提升人的自身建设水平,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与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大家的未来发展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为宗旨,在高尚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充分体现人的尊严、平等与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要以学生的成才与发展为本。其核心是把学生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教育学生、保护学生。尤其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与未来,不断研究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人格品质完善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的放矢,重视个体差异,充分开发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要以教师发展为本,营造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氛围。教师是办学的主体,以教师为本,就是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主导,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要考虑教师的合理需求,创造教师发展的机会,实现教师的发展愿望。学校工作目标的制定在于使教师强烈的发展动机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和谐整合,让教师充分感受到学校的发展和自身发展密切相关,从内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干事创业。

第三,管理者要树立科学发展、和谐管理的理念。学校在制定教育政策和管理制度时,要善于多角度思维,把满足师生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价值放在管理工作的第一位。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加强教师、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互相信任、互助合作,建立信息通达的管理和教学科研平台,对于师生的要求给予充分理解和尊重,让自由的思想与观点得以合理流动和传承,充分激发师生创造活力,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

现代教育逻辑的支点是不断提升人的自身建设水平,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是现代教育的思维原点和价值理想。师生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也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叶宗波.大学精神的价值理性与和谐校园的文化自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2]黄建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析[J].探索,2009,(3).

[3]王楞.继承传统突显特色引领大学持续发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4]陆岩,乔长水.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

[5]谢晓青.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若干问题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6).

[6]王志峰,盖志平.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4).

[责任编辑: 周志华]

作者:郭燕秋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论文 篇3: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定位

【摘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定位需要强调:一是把握先进性,强化前沿性;二是坚持开放性,突出批判性;三是继承传统性,糅合现代性;四是贯彻群众性,体现和谐性。

【关键词】和谐 校园文化 定位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原有文化的冲击不容忽视,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高校作为引领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陷入尴尬的境地。如何把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紧密对接,从而始终保持高校作为先进文化、前沿文化的导向作用,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鲜明地以具有先进文化、前沿文化特征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旗帜,充当打造社会主流文化的主力军;应该具有开放性与批判性的理性特征,在坚持对先进文化、前沿文化的追求、探索的同时,大力发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契合点,全面贯彻党中央倡导的群众文化,构建校园和谐文化。

一、把握先进性。强化前沿性。先进文化有尚美、向善、理性、灵活等4个显著特征。强调灵活性就是强化文化前沿性、多元化的时代特征。在和谐校园文化构建中,应坚持倡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原则。高校要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示范园和辐射源,必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甄别和把握社会和时代的脉搏,在多元文化中把握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先进文化,并根据时代发展特点系统调整前沿文化,把文化的先进性和前沿性有效地协调统一。现今社会文化建设普遍缺少先进文化的指导功能,如简单重复爱国主义对严重缺乏传统文化底蕴的学生来说成为老调重弹,媒体的导向让人普遍误认为文化下乡就是到社区、到农村唱歌跳舞表演,或者送几百本书到社区、到农村,却忽略了人民群众才是主角的真理。发展文化不应该是一条苦旅,先进文化之所以先进,应该在于其能够武装思想,正确指导实践,并结出丰硕的果实,真正达到高校与社会的和谐共融。

二、坚持开放性,突出批判性。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不同文化在同一时空出现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除了要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原则,还要勇于承认文化格局的多元化,在对多元化格局上坚持开放性,博采众长,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原因,也是高校师生对不同文化需求的发展需要。但是承认和容纳多元文化并不意味着对多元文化放任自流,非主流文化的传播给学生了解社会和世界打开方便之门,弥补了学生缺乏社会交往而产生的空白,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互联网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和自由度,网络的虚拟性往往充斥着不健康的思想情绪,由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仍不成熟,网络传播的非主流文化容易引起学生的思想混乱,出现一些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情形,极易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中,首先要倡导主流文化,倡导主流媒体及先进的前沿文化,同时要注意鉴别分析多元文化中的文化,摒弃堕落颓废的文化。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引导性教育,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重视打造主流文化,培养学生学会鉴别先进文化,批判地继承多元文化。

三、继承传统性,糅合现代性。传统性以其现代性为存在的条件,在现代社会里,没有现代性的纯粹传统性文化并不存在,每一个民族的发展都必须在不断更新自己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像流水一样滋润着中华民族茁壮成长。但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导致年青一代对祖国的传统文化缺乏系统了解,这一时代的文化断层对当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造成恶劣影响,也是我们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一大障碍。祖国漫长的历史为我们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所流传下来的各种文化理论知识、人文景观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把传统文化糅合在现代意识中,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同现代的发展意识及发达的科技手段结合起来,用共性文化诠释个性文化,以达到引导学生更好地处理校园人与社会人二者关系的目的。

四、贯彻群众性,体现和谐性。群众文化的概念是相对于少数人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念所提出来,广大人民群众应该是主流文化、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受益者。在大学生中推行群众文化是铺垫和谐社会文化的基础,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应该鼓励最广大的学生群体参与,全面扭转一直以来校园文化建设集中在部分优秀学生身上的文化表现形式。贯彻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群众性是高校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对于加强高校与社会进一步接轨有重要作用。高校的发展应该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地结合,这样才有最广大的学生群体参与到与社会紧密对接的各种社会实践和职业实践中,同时良好的文化底蕴又使学生在学习锻炼过程中学会调整自身存在的问题,理性客观地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而达到良性循环发展。高度重视并积极发动广大师生参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群众基础。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文化发展上有准确的思想定位,否则很容易出现“有知识没文化”的局面。在具体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把文化理论付诸实践,让广大师生把专业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结合,以准确到位的人文精神促进专业学习的系统化,从而达到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很快找到发展契机的教育目标,同时引入效果评估机制,这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良性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校必须在全体师生中倡导文化,以点带面,把文化建设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在引导主流文化和主流媒体的同时,把尚美、向善、理性、灵活的文化理念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

【参考文献】

[1]刘荣军,试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学校文化运行机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7).

[2]卢国杰,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圈,2007(7).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何克奎

上一篇:输油管线工艺流程论文下一篇:隐患排查煤矿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