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音乐教育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2022-09-11

当今, 高校学生的成长环境、时代特征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都在发生着快速而急剧的变化, 传统的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刚性管理为主的学生工作模式已很难满足社会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在学生的管理与教育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 构建素质型学生管理的新模式已势在必行。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对高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部署。结合学生管理模式革新的热点, 如何更好地将音乐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当中, 已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崭新课题。

1“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音乐教育的核心

1.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教育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明确地指出了社会发展需要以人为本, 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并且明确地提出了“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 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这为我们指明了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尤其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学校需要以学生的成长、成人作为教育之根本, 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以学生为本”这一根本理念指出在具体的教育管理中, 需要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逐步改变考试分数为唯一评判标准的方式, 力争培养学生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品格健全、德行高尚的全面合格人才。

1.2 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人本理念为高校提出了全方位育成人才的重要任务与使命, 为了完成这一使命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而完善地推行素质教育。当今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网络信息技术迅速普及, 人们的思想观念, 价值取向亦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使得传统道德思想, 文化价值观念等受到明显冲击。高校的育人任务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 推行德才并行的综合素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利于学生在走向社会时更从容地分辨是非;更积极地面对人生;更坚定地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及丑恶现象;更充分地发挥团队与奉献精神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能够认识到“德育”与“才育”的辩证统一关系,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 良好心理素质和优良品格的全方位发展的大学生。

1.3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音乐教育, 就是通过音乐作品, 运用音乐欣赏与音乐创造的规律, 去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对高校学生在开发智力、陶冶情怀、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都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在我国的教育史中, 将音乐教育纳为德行教育的一部分, 古已有之。孔子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奠基人、我国古代最为伟大的思想家及教育家即将“乐教”作为完善教育的重要手段, 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 ;在教学内容上, 更是把乐教放在第二位, 并以《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书”做为基本教材。孔子提倡用“乐”来完善的人的修为和修养, 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人的精神境界趋于完美, 在他的教育主张中音乐教育被看作是用来培养和塑造全方位人才的重要手段。

2 实施音乐教育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 加强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2.1 培育良好心理素质, 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

人的心理素质良好主要表现为能够以正常人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各类事件, 当遭遇重大事件或情感波折时, 能够进行妥善的自我调节与自我控制。音乐教育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学习音乐获得的理解与感受来调节情感的波动, 这源于艺术本身的内涵。心理医学的艺术行为疗法证实, 音乐创作与鉴赏有助于治疗如抑郁症、神经衰弱等心因性的精神疾病。因此, 加强高校学生的音乐教育, 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坚定理想, 稳定学习情绪, 防止道德下滑;有助于帮助学生更为平静地面对突发事件或重大遭遇, 进而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的自我管理。

2.2 丰富课外文化活动, 促进沟通与理解

通过加强音乐教育工作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外文艺活动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音乐教育陶冶情操, 启迪智慧, 健全人格, 激发创新的功能。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有条件的高校逐步完善了艺术教育机构, 各级有组织或自发地成立了大学生艺术文化团体。以江苏省为例, 全省高校现有省级艺术团6个, 校级艺术团600多个, 各类学生艺术社团2000多个。各团体都开展了形式丰富的艺术活动, 这些除帮助师生开阔艺术眼界、提高审美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外, 还能在师生间以及学生间起到促进沟通与理解,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等积极作用。充分地体现了学校管理工作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有助于使学校“人性化”管理的服务意识落到实处。

3 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包括学校发展过程中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沉积, 它是外显文化和隐性文化的综合积累。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是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前提和保证。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诚如汤用彤先生所言“大学之大, 在于精神之大, 大学精神之于大学, 犹如人之灵魂之于身体”, 这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核心即是涵养大学精神。大学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就必须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音乐教育的使命正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发展音乐教育有助于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精神从而引导学生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加强高校音乐教育有利于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育人功能, 增进学生“以校为荣”的主人翁意识, 传承优良的校园文化传统。高校音乐教育能够以更为柔性的方式丰富校园文化载体, 弘扬大学精神, 塑造大学形象;能够更为有机地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活动融为一体, 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摘要:发展高校音乐教育是构建“以学生为本”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促进全方面高素质人才的输出.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廖西琳.论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创新与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 (4) .

[2]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3] 安徽师大美学研究室.审美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上一篇:浅议我国地下水资源法律保护下一篇: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相关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