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物理分化问题探索论文

2022-04-26

摘要:新课程倡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讨论是交流的一种常用方式,而讨论学习总是围绕某些问题来进行的,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通常是以讨论问题的形式出现。讨论的问题是课堂讨论的核心内容,也是课堂讨论的有效载体,因此,讨论问题设计得好坏是课堂讨论成败的关键。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和对新课程的理解谈谈物理课堂讨论问题的设计。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学习物理分化问题探索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学习物理分化问题探索论文 篇1:

提高教学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 为杰出人才成长开辟道路

摘要:本文叙述了十几年来出现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两波热潮的不同诉求,根据一些高校教学质量调查描述了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看法,阐述了当下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向。文章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学校领导和教师所要负担的责任。文章阐述了培养“两种态度、两种能力”的重要性,并认为要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入手,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义感,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这里还强调了课外活动在学生成才中的重要作用。文章指出,实施“拔尖创新”和“卓越”计划要着眼于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和潜能。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教学质量;杰出人才;因材施教

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两波热潮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质量成为政府关心、社会关注和媒体热议的热门话题。每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要提到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前所未有地写入了党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以很大篇幅谈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

细察起来,热潮中还有两次大波。第一波发生在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后,持续了将近十年。这一波的背景是“扩招”使高等学校学生人数剧增,从1998年的不足800万,猛增到2006年2500万,同一时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6%迅速扩展到22%。但是,高等教育总经费的增加却十分有限,于是教育资源稀释,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从2000年起逐年下降(从1999年的生均2962.37元降到2005年的2237.57元),直到2006年才开始有所回升。教育投入的降低自然会遭致教学质量下降,因此,这一波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明显地带有“量的扩展以质的降低为代价”的性质。

从2006年起“扩招”的势头有所减缓,特别是从2007年起新生增速大幅缩减,生均经费上升,教学质量“滑坡”趋势得以制住,并且出现了有所回升的迹象,绝大多数高校的基本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参见教育部新世纪教学研究所2007年教学质量调查报告[1-2])。但随着中国经济崛起,2009年钱学森先生去世后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以及之后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而本土却没有出现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而产生的“诺贝尔奖之问”,引发了新一波质疑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热潮。

尽管这两波热潮的重点不同,前者偏重于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特别强调中国经济的产业创新能力之缺乏,而后者则偏重于杰出人才的产出不足。不过两者都集中在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创新能力不够则是一致的。其实,如果全面分析起来,这两方面问题的根源和责任不全在于高等教育,不过政府和教育行政单位还是针对这两波社会热潮都提出和采取了若干明确的应对措施。对前者,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提出和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对后者,则从2010年起开始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对应用性人才的各种“卓越(工程师、农林人才、法律人才……)的教育培养计划”。这些“工程”和“计划”都是和财政部及相关业务部门联合出台的,说明经费投入是一个重点。它们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把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措施分解为若干“项目”,由学校提出申请,经评审立项后配备经费支持。“本科教学工程”按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分为: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立体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双语教学、教学名师及团队等若干建设项目。这些“国家项目”经过评审,以择优支持的方式落实到学校,不仅可使学校增加经费收入,更关乎高校声誉和“面子”,因此,质量“工程”往往成为高校领导的“政绩工程”,大家趋之若鹜,踊跃申报,耗费了学校领导极大精力。而一旦项目到手,真正的建设、实施、辐射等贯彻落实工作,却常常疏于监督管理。这种国家项目分散到各个学校,对一所学校为数甚少,其辐射作用有限,学生受惠面很小。“本科教学工程”执行四五年来,从仅有的总结评价资料来看,实施效果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收益并不大[3]。“拔尖”和“卓越”计划,基本上也是采取“立项管理”方式,从学生群体中选拔出少数人用较优越的资源和条件加以特殊精心培养的。由于实施时间还很短,目前尚没有实际资料来评判其效果。

二、对当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看法

要切实回应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找出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必须针对实际情况,了解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各种具体因素。

显然,在第一波热潮中,教育投入的“稀释”是主要矛盾。1999年下半年,第一次“扩招”突然出现时,因一时招生过多,来不及修建教室,笔者曾见到一所大学的教师在操场上大课。这种情况怎么能保证教学质量!经过六七年呼吁和努力,中央和各地政府逐渐增加了经费投入,在基本稳定了招生规模之后,全国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支出逐年上涨,情况见下表[4]:

与此同时,我们也感受到那些年一方面是高校合并风起云涌,学校规模急剧扩大;另一方面,学校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实验设备的质与量都大有好转,教学条件确实普遍有所改善。然而,实验条件的扩充与学生人数比还是不足,特别是应用学科的实习、实训条件缺乏更为明显。除了看得见的硬条件以外,人力资源和软条件却并未显著改善。例如,同是从1998年到2006年,普通高校学生人数增加了两倍多(同期普通高校数目从1022所增加到了1867所),但专任教师人数却只从40.72万增加到107.6万,即增加了一倍半多些,远没有学生人数增加得多。至于高校为应对国家社会经济转型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对理念、目标和模式的研究不透,定位不准,以及管理体制、制度的种种问题和执行实施的不严不力,也是当前教学质量问题的一大原因。再加上“扩招”,科技进步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如部分本来没有上大学意愿的学生被“裹挟”进了高校,网络信息的广泛接受使用等)也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严重挑战[5]。根据新世纪教学研究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研究课题组2007年对42所各类高校的调查[1-2],对当前我国本科教育质量有下面这些看法:

“985工程大学”有最好生源,基本未受“扩招”影响,学生知识、能力结构有所改善,知识面宽,思想活跃,开拓性强,自主获取知识能力有进步,科研训练显著加强,整体教学质量良好甚至优秀。“211工程大学”是我国本科教育骨干,虽受“扩招”影响,教学资源有不同程度的“稀释”,但因有良好的教学传统和一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年龄 < 35岁教师不到或接近一半),基本保持合格或良好的教学质量。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学生规模扩大过快,教学资源跟不上,如班级规模大,实验条件,特别是实习、实训条件差,对应用性学科专业学生,缺陷严重!

这两类高校中较普遍的问题是领导和教师热衷于提高学校整体地位和科研,精力没有放在本科教学上。一般学校中一些有较长办学历史的高校和很有特色的专业,在社会和行业中很有影响;但普遍有应用学科专业教师的实践经历少、功底不足,上课照本宣科,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随科技发展更新的问题。生师比太高(实际上接近于20:1),二三百人大班上课是普遍现象;实践训练缺乏,本应由学生动手做的实验,成为“参观”,实习、实训成为大难题。不过总体上还是可以认为,高等教育教学总体质量是合格或良好的,有些还是优秀的。

调查结论认为,现代大学生中较普遍地存在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2]:

(1)思想开放,个性张扬,但心理脆弱,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诚信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分化严重,好的很好,差的无心学习,成绩很差。

(2)学风浮躁,读书少,思考少,不扎实,不深入,不求甚解。一些学生缺乏主动性,学习目的茫然,只为应付考试,不少学生每天自学时间不到2小时。

(3)实践训练不足。除“985工程大学”和一些有特色学校与专业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薄弱。工程技术和实务应用性专业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运行操作的能力。

由此可见,这里主要还是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学风问题,学科和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中的问题还是次要的,更不要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高层次问题了。

2009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利用美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工具,对27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说明[6],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学生的最大差距在于生师互动;而在课程认知目标及其达成方面,我国强调分析和记忆,美国则强调创新综合和运用;调查还指出,有近一半学生学习缺乏意义感。2010年,他们用同样方法对清华大学本校本科学生的学情进行了调查[7],得到的结论是:与美国同类大学相比,在很多方面清华学生表现不相上下,但在生师互动和学业挑战度上有一定差距,表现在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不足,学习志趣与意义感不强。这个结论大体上与上面新世纪教学研究所的结果符合,说明我国大学,即使像清华大学这样的一流大学,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和深度上还是不足的,这严重影响了中国大学生的创造性。

至于第二波热潮所关心的杰出人才、诺贝尔奖得主缺失的问题,其答案本来主要不应由大学来回应。因为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杰出”,基本上要看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业绩。那里是否为他们创造“杰出业绩”准备了必要的客观条件、环境和机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的任务是给人才打基础,要是环境条件具备,只是因为人的因素以至于做不出杰出的业绩,责任当然在学校。就中国情况而言,问题主要出在前者。以王选院士成才为例,要是当年没有相关领导部门的慧眼支持,没有学校领导下决心花大力气从不同学科调集科研人员进行激光照排机攻关,他的成果就会夭折。可是这样的条件和机遇在中国实在是非常难得,十分稀缺的。再拿诺贝尔奖来说,它主要是奖励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长久以来,中国人的奋斗目标是摆脱国家贫穷落后受欺凌的局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追求小康社会。这里需要的基本上是为实现国家目标所明确需要的现有技术,而不是去追求耗资巨大前景不明的基础研究成果。国家不可能给基础研究以充分的资金、条件和环境。就是说,诺贝尔奖并不是前一时期国家决策的理性诉求,出不了这个奖就非常自然。这里用得着一句老话“时势造英雄”。现在,随着国家经济好转,人民温饱问题解决,国家逐渐为基础研究创造日益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相信过不了太久,诺贝尔奖会陆陆续续到来的。当下社会要做的是,为杰出业绩的出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做到“人尽其才”。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学和研究的质量,为杰出人才的涌现夯实基础,使潜在的人才崭露头角。其实,一系列“211工程”和“985计划”就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而设置的。现在教育部出台的“拔尖”和“卓越”计划也无非是为了实现这样的设想。然而,它们总体上都是在资源和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保障一部分学校和学生取得相对优越的条件得到较快发展而采取的“重点”工程。在教育总投资不足的条件下,不能不说这可能是一种花钱少,收益高的措施,但只能作为一种短期的权宜之计。从根本上我们还应遵循《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三、提高教学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意味着一方面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在清华百年庆典讲话中所说的高等教育的几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文化传承与创新)普遍提高,另一方面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面向全体学生”既适应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根本目标,也符合《纲要》所要求的教育公平原则。

教育是施教者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本上是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与环境,而学生能主动享受利用这些资源和环境。学校的资源与环境条件要根据学校的定位和目标来进行规划与建造,这主要是学校举办者(大多数情况下是政府)和领导人的职责,其中当然也有教师的责任。而能否根据自己的个性特质主动地、有选择地享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与环境来发展自己,则是每个学生自己的事了。他们基本上已经成年了,有了独立自主的行为意志、权利和能力,已经不是被动地接收上一辈的教育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有选择地接受教育,发展自己。教师只扮演着指导和帮助学生进入高深学问殿堂的角色,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这里,1904年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首任“总监督”(相当于校长,此前京师大学堂的领导人称为“管学大臣”,相当于教育部长兼京师大学堂堂长)张亨嘉就职典礼上对学生的八字训词“为国求学,努力自爱”很值得玩味,它揭示了中国大学宗旨与西欧老牌大学有原则区别,以及大学学习与中小学的根本不同[8]。

但是学校领导与教师毕竟还有启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讲解、传授学习内容,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并根据学生的个体优势和特长指导学生进行适当选择,实行因材施教的责任。不过高等教育是专门教育,是按专业实施教育的,学科、专业是高校的细胞。然而,我以为,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生,不管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抓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在于抓住以下两条:一是渴望知识、主动求知、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尊重他人、诚信负责、珍惜资源的态度和表达交流、协调合作的能力。

我把它们叫做两种态度和两种能力[9]。有了这些,才谈得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才可能产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这些,不管科技发展多么迅速,社会变迁多么激烈,都能努力适应,从容应对;因为有了这两种态度和能力,世界上什么新的、难的东西都能自主学到。所以它们是基础,也可说是“抓手”。

抓这两条,当然不能专门为此开课,而是要把它们贯彻在学校一切教学和教育活动中,渗透到学校所有公共生活和环境中。这是关键。

从当下大学生普遍情况看,解决这“两种态度,两种能力”问题首先还得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人称为“通识教育”)入手。文化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文化”二字。文化的定义尽管很多,有点漫无边际,但我看要素就是“知识、德行和虔诚的信仰”这三样,而后者是核心,是统帅,是出发点。这种信仰实际上就是价值观、人生观,解决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意义感不足,缺乏诚信和责任感,根本上就是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这种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接受古今中外人类几千年来在哲学、历史、社会、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深入思考,感悟并领会他们所揭示的人生意义和态度。这里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不是让教师讲解一些故事,传递一些信息,进行一些说教,而是要学生自己去阅读经典,使他们置身于前贤先哲的环境去原汁原味地直接领略他们的深邃思考。只有通过深度思考,学生才能把理性思维成果凝固在自己的骨髓里,铸成牢固信仰。对于高层次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尤其如此。因此这类课程不是肤浅的“普通知识”的堆砌,而是难度很大的、深邃思维的锤炼。学生绝不可能“轻松”,教师讲解辅导也相当艰巨。因此,除了教师讲授、学生自习外,适当的小班课堂讨论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对多数高校,配备足够多的胜任教师,能开出大量这类课程目前还有相当大的困难,从社会各方面广泛延聘兼职教师是一种办法。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适当开设一些“概论”、“评介”、“赏析”,甚至“讲故事”式的课程不是完全不可,但也要引导学生“深度思维”。对于研究型大学,我建议其中起码应当有一两门这种“文化”或“通识”课程,要着重于认真的经典阅读。绝不能把这类课程变成学生轻易攒学分的课。

我要说的第二点是:作为专门教育的高等教育,学生学习的大部分还是和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这里所指的“专业”是比较广义的,包括它们的基础。尽管多数教师可能认为他们的基本职能,是把课程有关的知识、理论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理解、掌握。但是,我们还是要把上述的“两种态度,两种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无数经验和生动事例告诉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坚持两则信条:一是学生的知识系统是靠他们自己构建的,而不是教师给予或传授的,教师只能提供材料和构件,授以方法;二是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只能靠自己亲身实践来获得,这里的实践包括作业、实验、实习、实训、小论文和课外实践活动等,教师在这里起着指导和辅助的作用。

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义感,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通过讲解、演示、提问、督促帮助学生能够进入学问的殿堂,并给以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为此,教师要不断钻研高深学问,以求自己有透彻理解,力求有所发明创造,还要根据学生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了解学生,发掘学生的个体优势和潜质,在学习和成才之路上帮助他们进行选择,并以身垂范,做学生的良好榜样。

第三,学校要根据时代变迁,从世界范围内洞察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精心设计培养模式与方案,包括各类不同课程的组织与分配,理论和实践课程、课内外(或第一与第二课堂)和校内外(含国际合作交流)的安排与比例,等等。要在软硬条件和管理上保证这些培养方式与环节的有效运行。现有的专业教学和大班上课的“人才批量生产”的模式,是从保障教育效率和效益出发而不得已采用的,必须兼顾人的多样性而实行“因材施教”的灵活原则。例如,学生入学后绝不能都“一个专业定终身”,应该允许和保障学生有多次多种选择的自由和机会。这里包括自由选课、转系转专业、早期参与科研等制度等,以充分发挥人的个体优势与潜能。北大曾经有一位物理专业的学生,沉迷于计算机以致专业课程多门考试不及格,几乎要被退学,但他对计算机信息处理十分精通,后来转到相关专业,解决了计算机图像处理上的一个大难题,成绩突出。不过“因材施教”绝非给每个学生设计出一条成才的康庄大道。人的个性千变万化,人的一生事业中遭遇复杂,机会瞬息万变,没有任何神仙可以给一个具体的人指出一条万无一失的成才之路来。但是,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和潜质能发挥出来,崭露头角,而不是无所作为,甚至设置障碍,以致才能萎缩、埋没。这就是我所说的为人才“开辟道路”。

第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这里不仅是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充足的图书信息资料等条件,更是一种环境和氛围,让各式各样的学生都能“英雄有用武之地”,施展本领,彰显才能,脱颖而出。我们绝不能狭隘地仅以学生课程学习的成绩优劣来“论英雄”。事实上学生毕业后事业有大贡献、大成就者很多并非当年学生时代业务学习的佼佼者,就是学术领域上也是如此。不过他们多数都在大学生活的某些方面十分活跃,显露了才华。高校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各种角色都能展示才华,经受锻炼。高校生活决非干巴巴的一些课程与实验,而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这里,学术上有各种学科门类的研究组织和讲演、讨论,学生可以用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提出问题,开展研究,参与争论;可以进入教师研究生团队从事实验和理论研究,广泛接触科技前沿;学生组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其中有学术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竞赛、社会调查、公益事业、志愿服务和文学艺术、体育运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特长施展才能,锤炼本领。它们在生师互动、生生互动中,互相学习,发展自己;在校内外交流,甚至国内外交流中学会表达交流、协作和组织的本事。事实证明,在这样一些学生自发自愿自觉的活动中,他们更能竭尽全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获得更大的长进。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10]:在一所好的大学里,学生在课堂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知识远没有从同学那里学来的多。一所国际上并不太著名,却为美国培养了几十位信息业和商界巨头,被比尔·盖茨誉为“改变世界的神奇学府”的印度理工学院所依靠的不是他们课程教学的完美,而是他们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和学生的痴迷投入[11]。这就是高校通过课外活动自发实施的“因材施教”,自然地产生未来社会所需的多样化人才的生动情景!

在这样一种生龙活虎的氛围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不难油然而生,而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毅力也将锤炼出来。为了造成这样一种氛围,特别需要提倡高校的自由思想和包容精神。然而,针对当下时弊,我们也应该特别注意克服和防止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发扬大学文化的深沉性,努力建设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这样,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自然将会冒出各式各样的未来“尖子”人才来!

四、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开辟道路

如上所述,学校实行因材施教原则,为材质各异的大多数学生创造了不同的活动舞台,从这里自然会冒出杰出和特殊人才的萌芽来。然而,当今高校一般规模巨大,从办学效率和效益考虑出发实施按专业、分班级的人才“规模化生产”条件下,要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因材施教实在是力不从心,难以保证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一些特定目标,对少数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给以适当集中和比较优越的资源进行特殊培养,以期成为未来某种类型的“杰出”人才的预备队,例如实施当下“拔尖创新”和“卓越”计划,未尝不失为一种可能是花钱少、收效高的权宜措施。但是,即使在采取这样的措施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把眼光仅仅盯住在这少数人身上,还要瞩望于全体学生。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但不是都能成为“杰出”人才),各种各类人中都可能出杰出人才的观念。人的材质是各式各样的,成才的机遇是千变万化的,“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过去无数人才“特殊培养”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

大凡杰出人才的产生,都需要主客观条件及其互动。对于不同类型的“杰出”,条件是不同的。例如,就成为杰出科学家来说,主观条件大体上是: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强烈兴趣,锐明的科学概念和扎实基础,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一种精湛的技能(如演算推理、实验动手等),勤奋刻苦,顽强的意志、毅力和信心,对于当今大科学时代,还要有交流、合作和组织能力。客观条件首先是大环境,即时代和社会需求,其次是为完成杰出业绩所需要的资源和物质、精神条件,即小环境。光有主客观条件还不够,还需要两者之间的耦合、交集和碰撞,这就是“机遇”。

由此可见,杰出人才的成长之路是非常曲折复杂的,学校不可能保证按照“杰出”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会有杰出成就。而且,即使就主观条件而言,真正属于学校可以“教”出来的项目也不多,许多关键因素属于心理因素,这里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或“养成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举办这类“拔尖创新”或“卓越”计划应当周密设计,在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管理、跟踪调查等方面加以全面规划。我想,举办这种“计划”的出发点应该是给这少数学生以更加灵活、更多一些选择的自由和机会,让他们能更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给他们以更多学习和工作的负担,以使他们克服更艰巨的障碍与困难而得到更大的磨炼。在学生选拔上要尽量避免按照某种固定标准(如某些考试或测验的成绩)划分等级而确定“入围”与否,以免压抑、打击具备另一些特长的学生。可以对这些“特殊班”学生采取适当流动的做法,执行过程中有的学生自己就会知难而退。教学过程要尽量少用集中优质资源开小灶、吃偏饭的“重点”方式,比如以更有名望、更加资深的教授开设程度更深的同一门课的“重点课”等,而应当以增加学生独立工作的分量为主。当然,也可采取压缩课程、提前进入研究工作的特殊培养模式。这些需要根据学科的不同灵活处理。

从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实施情况看,似乎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给这些优选出来的学生单独设班,从教学计划、内容和方式上都提供一套相对优质资源的特殊培养;另一种主要是提供指导教师(配备导师),在导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个别指导,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听课或参与讨论班和科研实践。不管用哪种模式,都要避免给学生造成被选拔出来的优越感和等级感,以为自己就是重点培养的未来“杰出人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培养基础学科的研究人才,北京大学曾先后试行过理科和文科的“试验班”。其目的在于给学有余力,有志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学生以早日进入该领域作贡献的机会。基本做法是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承受更大“压力”,以经受更多更重的锻炼;主要是通过多听交叉学科课程,早期投入科学研究两种方式。对于理科学生,着重加强数理基础,拓展自然科学多学科知识,对于文科学生则主要在于打通文史哲的学科界限相互选课。这样基本上不需要额外增加教学资源,而只要对试验班配备少数热爱学生、精通业务的指导教师,给学生进行选课指导和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在总结老北大培养模式基础上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大体是:例如,对于一名学生物或地学的学生,让他去跟着化学系的学生上化学课,做化学实验;跟化学甚至物理系的学生去听数学、物理课;让物理系的学生去上数学系的数学课等。这样做,不仅他们所学课程的深度和学时都超过一般学生,而且会感受到不同专业的学习要求与思维方式的不同,从而拓宽自己的科学视野。此外,还要根据情况选修一些其他专业的课程,以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三年级学生,则分配到不同教师和研究生的研究团队参与科研工作,为此二年级末前,他们就要听取本专业研究团队的工作介绍,访问各科研组,了解相关研究工作情况,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因此,他们的学习负担和压力远比一般学生为重。尤其是因为课程不是专门为他们开设的,经常会遇到课时冲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可能为少数人更换课表,学生只能根据这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能力,选择听一门课而放弃另一门,该堂课的教学内容就得通过自学来掌握,但要参加相应考试。这当然严重增加了学生负担,但相应的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和选择能力。杰出人才要做出普通人所难以企及的成就,就必然要克服比通常人大得多的障碍和难题,上帝不会把“轻松愉快”与“杰出成就”赏赐给同一个人。在学校不经受这样的磨炼与考验,就很难为未来事业铸就刚强的意志、毅力和信心。尽管“试验班”有少数学生抱怨负担过重而退出,但大多数志愿进入的学生能够胜任愉快地坚持学习,因为他们对基础科学研究真正建立了兴趣与感情,就能以苦为甜,苦中取乐,享受克服困难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而在这样的克服困难过程中,个人的优势潜能就得以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谁也不可能为杰出人才设计出一条“顺利成长”的道路。相反,在学校给学生以适当的克服障碍和困难的锻炼,他们就会自己去闯荡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无论采取何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的作用是关键的。教师最主要的作用在于:(1)引领学生进入科学的前沿,为此,教师本人就必须是活跃在科学前沿上的学者,与国际前沿学者保持着密切联系,洞察该学科发展的迫切问题及其解决方向,并能在学术团队里经常组织学习与讨论;无论如何,杰出的科学家往往是在从事杰出科研实践的杰出团队中锤炼出来的。(2)热爱学生,了解学生,能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指引学生选择学习和研究的方向。我国目前缺乏这样的名师及其团队固然已是先天不足,而教师负担繁重无暇顾及学生则是更大问题。何况现在高校规模庞大,生师比很高,即使教师有心照顾学生,由于人数过多,往往顾此失彼,很难全面照顾。须知当年叶企孙先生创办清华物理系,十年内就成为国内一流,出了一批物理学大师,他们当时规定每届招生不超过14名,再多老师就管不过来了。而现在很多学校生师比已经超过20:1,这对保证教学质量不能不说是很困难的了。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此外,“拔尖”或“杰出”人才不是一种类型、一个模样的,他们本身就是多样化的,而且是随时势而变化的。按照我们现在想象的“杰出”培养模式的目标要求,以某种固定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未必适合将来社会的需要,这里存在着巨大风险。因此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完全瞩望于拔尖人才的“重点培养”,而要更多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体优势和潜能。人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人人能尽其才智,就能为未来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源源不断地产生出多样化的“杰出人才”来!

最后要说明,本文讨论的基本上是高等教育主体——本科生教育问题。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是一个十分多元和复杂的问题,需要系统的、综合的深入探讨。造就“杰出人才”更不是高等学校单方面能做到的。但是,高校有责任为杰出人才准备好基础。我们可以为某些特定目标设计和实施一些培养“杰出”人才的特殊模式和措施,但基点仍应放在发挥全体学生的才能上。

参考文献:

[1] 新世纪教学研究所《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报告》编委会. 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报告(2008)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下转第46页)

作者:王义遒

学习物理分化问题探索论文 篇2:

高中物理课堂讨论问题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新课程倡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讨论是交流的一种常用方式,而讨论学习总是围绕某些问题来进行的,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通常是以讨论问题的形式出现。讨论的问题是课堂讨论的核心内容,也是课堂讨论的有效载体,因此,讨论问题设计得好坏是课堂讨论成败的关键。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和对新课程的理解谈谈物理课堂讨论问题的设计。

关键词:讨论设计;问题设计;小组讨论

一、研究的缘起

1.课改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运用题海战术应对考试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讨论学习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对比新旧教材,不难发现,新教材增加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考与讨论”专题,可见讨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物理学习动力

学生学习动力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的学习目的,二是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社会变迁,生活条件改善,一些中学生的学习毅力变得越来越弱,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教师可利用学生强烈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参与问题讨论,认真钻研,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当求得知识后,学生的好胜心理就会得到满足,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新教材中“思考讨论”栏目是在众多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挖掘出来的,具有优选性和科学性。教师合理使用这些“思考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学习,不仅可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具有发散思维能力,才能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和采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探求知识、解决问题。

(3)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

学习讨论的内容并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有许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在讨论时教师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这样,研究性学习就水到渠成了。在讨论时,学生可以体验到“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他们还可以从教师和其他学生身上学到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4)有利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在讨论中,教师和学生都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通过互相切磋甚至是争论,可以从多方面接受信息,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现状分析

小组学习式的课堂讨论,一般表现为教师依据教学情境进行问题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创设的问题进行讨论,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问题是现在很多的物理课堂,热热闹闹的小组讨论,常常不能令人满意。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讨论问题设计得不科学、不适宜、不恰当。主要表现如下:

(1)讨论问题设置脱离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下,物理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考虑。有效的讨论问题设计要充分体现三维目标,即要紧扣认知目标,要着眼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但实际教学中所设置问题往往与教学目标不匹配,其结果是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

(2)问题设置缺乏科学性

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小组讨论的形式,盲目设计缺乏探究性与挑战性的问题。例如,在人教版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课上,有教师设置分组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类型的问题没必要让学生讨论,因为学生在课本上就可以了解到。由于问题设置缺乏探讨性,小组讨论只能作为形式表现出来,看着表面热闹,徒有讨论之形而无交流之神。

(3)讨论问题设计脱离学生的实际

小组讨论的原则是因材施论。过于简单的讨论问题,学生容易缺乏讨论的热情与兴趣,一旦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动力就无法产生,进而失去小组讨论的深层次价值与意义。相反,有些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脱离学生实际地设置一些“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也是不可取的。

(4)讨论问题设计过多或过频

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改,既不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也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堂课多次地进行“小组讨论”,盲目设置大量的“问题”,认为这样才符合新课程、新理念。岂不知,过多或过于频繁的小组讨论会使学生手忙脚乱,疲于应付。表面的热闹实际上破坏了学习环境和基本的学习氛围,违背了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

二、讨论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

讨论问题的设计都要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有效的问题设计要充分体现三维目标,即要紧扣认知目标,要着眼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讨论问题的设计应针对物理新课程标准,凸显知识的重点、难点,结合所教学生物理认知水平的实际,能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精心设计出一些语言精练、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的物理问题。

2.启发性原则

设计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不但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而且能激活学生认知上的碰撞,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悱愤状态,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学生个个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积极分析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寻求方法。讨论的问题要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讨论的效果。

3.适度性原则

教师设计的小组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问题不能太难,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造成学生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但问题也不能过于简单,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些问题经过讨论学习小组的努力应该能够得到解决。只有这样的难度才会激发出学生讨论的潜力,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学习。

4.趣味性原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中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能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趣味因素,从学生的身边、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精心设计出学生较为熟悉、倍感好奇的情境问题,学生不仅达到一种兴奋状态,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三、讨论问题的设计实践

真正要组织好一次讨论,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事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要精心选择讨论的题材,所选问题必须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内容,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心设计讨论的内容,本课题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讨论问题的设计:

1.利用“思考与讨论”设计讨论问题

(1)“思考与讨论”的讨论价值

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教材(试验修订本)对原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增设了许多“思考与讨论”专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本节重点知识的突破口,处理好这一栏目的教学无疑会大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的获取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完成,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思考与讨论”的设计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必要补充,是学生巩固和发展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培养创新意识的场所。

(2)讨论问题的设计

新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问题是在众多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挖掘出来的,具有优选性、广联性和科学性,所以很多教师只要对其内容略做组织与设计就可以,甚至有部分就可直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当然在讨论之前,教师要设置一些学生熟悉的情景,应使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和讨论的任务,从而提高思考与讨论的效率,例如必修1P2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章节中设计了如下思考与讨论的内容:

本章节引入了全新的概念加速度,对加速认识的快慢与如何引入加速度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没有与加速度相关的知识,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很难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而加速度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之一。教材中设立“思考与讨论”,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情景,比较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加速的情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且给出非常直观的数据,末速度100 km/h,小轿车到达此时速需20 s,而火车需要500 s。

教师在利用此“思考与讨论”进行突破重、难点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设计:

①教师创设汽车和火车加速的情景,给出100 km/h、20 s和500 s的直观数据(若能够利用动画模拟演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让学生利用所给数据分别计算出小轿车与火车速度变化大小、速度变化大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③设置思考小问题“谁的速度增加比较快?”“它们速度平均1s内各增加多少?”

④引导学生讨论“速度”“速度变化”和“速度变化快慢”三个概念所描述的运动是不是一样的,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举例说明;

⑤学生归纳总结,教师点评。

通过引入情景,学生独立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对“速度”“速度变化”和“速度变化快慢”三个概念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理解,教师指导研究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是有意义的,所以需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3)设计讨论的注意点

“思考与讨论”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参与思考、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思考和讨论之前,教师应使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和讨论的任务,从而提高思考与讨论的效率;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加以质疑和激趣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扩散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对全节乃至全章知识作更全面和更深层的理解。

2.利用“教材例题”设计讨论问题

(1)“教材例题”的讨论价值

教材例题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是师生展开教学活动的文本载体,教材中的例题都是经专家选定、又经专家充分论证了的。教材例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典型,它代表了该节的主要内容和典型方法;二是基础,它选材常规,注重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规律的一般应用。同时,它还具有三大主要功能:①导向性功能,教材例题大都比较基础,要通过例题教学将学生的视点引向教材,引向双基;②示范性功能,它设计严格,画图及解答过程正确规范,给学生提供了解题的规范模式;③总结性功能,例题的解答过程就是对本节知识的总结、复习和应用的过程,对当堂内容起到了及时复习的作用。

(2)讨论问题的设计

教材例题对培养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非常重视。但教材例题简单,学生就很容易轻视它的作用,并且兴趣不大。教师在这里就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讨论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是对教材例题设置问题讨论,可以是让学生总结例题的思想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将习题进行改编,增强学生的开放思维。

例如,在必修1P85-8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章节中出现了两道典型例题:

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是经典力学的核心理论。为此,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力学问题就成为力学部分教学的重点内容。其中,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问题分为情形相反的两种类型:(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

教材通过这两个简单的实例,目的是向学生展示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包括解题过程中的一些物理思维等。教师在处理这类重点例题时要做到认真示范、分析与展示,包括板书的展示,目的是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示范完之后设计问题讨论:

①从知识内容与解题过程方面考虑两个例题存在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②归纳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与步骤。

③将例题适当的增加、减少条件或适当的变化情景改编成新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与同组人一起讨论对比。

④学生归纳总结,教师点评。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学生认识了牛顿运动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初步形成了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与物理习惯,利用例题进行适当改编,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3)例题设计讨论的注意点

对教材例题的教学千万不能就题讲题,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物理思维与物理习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只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积极参加新教材培训,潜心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才能为有效地组织教材中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例题教学的精心设计,使例题的作用得以展示,真正发挥出例题应有的教学价值,是有效地组织教材中例题教学的保证。

3.利用“阅读材料”设计讨论问题

(1)“阅读材料”的讨论价值

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较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在一些章节后面加上许多供学生学习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短小精悍,内容也十分丰富,主要介绍与物理学相联系的生活或自然中的现象,与物理学有关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物理学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一些典型的科学研究方法等等。透过它们,学生可以窥见窗外更精彩的物理世界——物理学前沿内容、思想和观点,还有那物理学家精彩的人生。

(2)讨论问题的设计

教师可以利用部分阅读材料很好地设计讨论的内容,通过挖掘阅读材料,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学习的实践,让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平常的物理学习中,“阅读材料”却往往是一个被师生遗忘的角落。笔者在近几年的高三物理教学中,遇到一些模拟试题,和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联系紧密。仔细研读近年的高考试题,更能从中体会到“阅读材料”在高考试题中的作用,现举例说明:

例如,必修1P77《牛顿第二定律》章节中的“利用动力学方法测质量”的阅读材料:

该阅读材料是让学生体验牛顿第二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其次从分析问题来说,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点延伸。所以教师在设置讨论问题时,不能将其在新课中设计讨论,因为学生才刚刚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虽然学生感兴趣,但难度较大,教师可以考虑将其移至下节课,设计成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简单连接体问题进行讨论引入,但要让学生在课前有所准备,教师可以事先设计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若分别研究物体1、物体2,它们的受力情况怎样?

②物体1与物体2可以当做一个整体吗?若能整体受力情况怎样?若不能,请说明为什么?

③物体1与物体2分别在做什么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一样吗?

④牛顿第二定律适应单个物体,对两个物体也可以适应吗?

⑤学生归纳总结,教师点评。

学生经过以上问题的独立思考之后,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师再适当地引导进行课堂讨论。再分析简单连接体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测质量问题,学生就有话可说,并且化整为零,将一个难题分解成一系列的小问题,让学生将这些小问题联系起来讨论更高层次的问题——如何测质量,这样就达到我们讨论的目标。这样顺利引入新课——简单连接体问题,让学生总结归纳类似问题的处理方法。

(3)材料设计讨论的意义

编制阅读材料让学生讨论学习,既有利于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又有利于形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增加了教材的具体性,也能转变学生就书本论书本的狭隘学习观念,逐步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因此,教师应走出认识误区,克服传统应试教育带来的惯性影响,积极地创造条件、制订计划,通过多种手段、多种途径,挖掘这些材料丰富的教育内涵,切实开展好“阅读材料”教学,使之真正体现出强大的教育功能。

4.利用“生活实例”设计讨论问题

(1)“生活实例”的讨论价值

利用生活实例设计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教学都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可以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创设问题情景,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的能力。

(2)讨论问题的设计

物理来源于生活,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许多学生看到生活应用的题目常常觉得一筹莫展,无从着手分析,实际上就是物理实体模型建立不起来。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要多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例如,中国著名体操运动员童非,首次在单杠上实现了“单臂大回环”,用一只手抓住单杠,伸展身体,以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童非的体重为65 kg,那么,在完成“单臂大回环”的过程中,童非的单臂至少要承受多少的力。(g取10 m/s2)

教师可以对类似的生活应用题精心地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

①童非可以作为质点处理吗?若能,怎样确定圆周运动的半径?

②童非做的是单轴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受力情况怎样?满足机械能守恒吗?

③童非在圆周过程中在哪个位置单臂受力最大,为什么?

④童非在圆周运动中当在什么条件下在最低点受力最小?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学生在这里认识到把体操运动员看作一个质量集中在质心的质点,当他做“单臂大回环”时,相当于轻杆一端连一小球,另一端绕轴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这样物理模型就清晰了。

把生活实例引入高中的物理教学实际上就是把学生个体能够看到的、体验到的生活信息、生活模型作为教学案例,通过这些和学生息息相关的信息激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探究欲,从而提高物理的课堂教学质量。

(3)实例设计讨论的注意点

利用生活实例进行讨论问题的设计时,教师一定要利用好学生原有错误的物理认知,特别是建立新的物理概念。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之前,已经在生活中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形成了一系列概念。可是,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有很多只是一部分或在某一条件下才是对的,这些概念往往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这就是错误的物理认知。学生的错误物理认知具有顽固性,与物理科学概念的形成是相互抵触的。我们只有让学生体验认知冲突,化解学生顽固的错误认知,才能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

四、成效

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的课堂讨论吸引了最大数量的学生去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畅所欲言的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使得物理知识和规律技巧更容易被吸收、掌握。展现自我获得的成功感,使得学生更容易建立自信心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并投入到讨论所需的学习积累过程中去。

2.有效地避免两极分化

由于讨论对象的广泛性,能避免那种后进生一学期难得有几次被提问的机会,老师或同学间的鼓励或安慰,对难度不大的问题持有的观点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肯定,能联络师生情感,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回答中教师都及时地作出评价,学生互助共赢。讨论过程中学生见多识广,能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3.培养学生敏捷的物理思维能力

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弄懂知识点的相互联系,还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回答、比较自己和其他同学的答案以及老师指出的正确解题思路,使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等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和提高。

4.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结果的有效更能体现和证明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有效。课堂讨论是针对学习事件中起内因作用的学习本体的一种激发手段,其有效性直接体现于学习事件成功的必然性。有效的课堂讨论应该使教与学更有效率,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规定的时内,快捷扎实地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计划。

5.利用教材,挖掘教育意义

有效的课堂讨论更有深度和广度,在达成教学目的的同时,还能发掘出教材中相关内容所蕴含的物理教育意义,让学生获得积极的精神体验和情感体验并深受教益。可以通过课下搜集阅读资料,课堂讨论挖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物理教育。

五、反思与展望

1.研究教材,精心备课

一般来说新课要求在三十分钟内讲授完,而讨论需要时间,这无疑对教师的备课又提出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十分重视钻研教材,对每个章节的目的要求、系统性和重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只有精心备好课,授课时才能做到“精讲巧问”。上课要讨论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就应精心设计好,要注意问题的形式变化,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还要预见答案和可能出现的错误或模糊答案以准备应变的办法。

2.了解学生,有的放矢

了解学生不仅仅是能直呼每个学生的姓名,而且对每个学生的成绩优劣、已经掌握的知识与经验情况、思维能力以及上课注意力等情况都必须了如指掌。什么样的问题哪类学生可能答出什么答案,向哪类学生提问再由哪类学生来纠正或补充,教师也必须在提问前就应心中有数。同时也需考虑设计的讨论问题是否适合学生进行讨论、把握讨论的深度、采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完成讨论等。

3.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中学生特别是高一学生,他们对物理实验、模型、活动挂图、多媒体动画课件等教具都抱有极大的兴趣。每节课选用合适的直观教具,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良好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一定要利用好学生的心理特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4.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讨论

课堂讨论能否顺利有效除了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问题外,还要善于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教师毫无组织地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学生不仅讨论不到要点,反而浪费大量时间,并会导致课堂纪律的松弛。要顺利有效地组织一次讨论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如何建立合理的讨论小组、如何把握合适的讨论时机、如何创设和谐的讨论氛围、如何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等等,这些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都行之有效。特别是对新教材,根据大纲要求,物理课时减少,很多结论性的问题都必须靠教师的诱导和学生的思维去解决,这对教师的“精讲巧问”和学生的“勤思巧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问题讨论的教学方法尤为合适。

参考文献:

[1]朱恩红.物理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中学生数理化,2011(12).

[2]钱华.对教材例题的高效教学设计与思考.中学物理,2012(03).

[3]刘好军.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学术研究:教学反思,2012(10).

[4]凌恩健.“讨论型”物理课堂结构的探索与思考.中学物理参考,2010(06).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六中)

编辑 马燕萍

作者:何必井

学习物理分化问题探索论文 篇3:

构建高效思维课堂基本策略探究

郭道胜,现任山东省章丘市教育体育局教育科擘研究所所长。曾荣获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南市十大优秀青年教师等十余项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荣获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让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和青少年朋友倾心交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战指南》等,曾在全国各地举办专题报告上百场。

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最主要和最本质的活动,在中小学课堂教学构建中,高效思维课堂有着深刻的内涵与丰厚的意蕴。首先,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认识活动,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本质特征;其次,思维能力培养是教育改革中能力培养的核心;最后,思维课堂是高效课堂最重要的呈现形式,也是走向高效教学的必然选择。自2012年,本人承担山东省“十二五”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构建‘高效思维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来,经过近四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了“多元激发策略、问题导学策略、探析生成策略、认知构建策略、训练迁移策略、拓展深化策略”等基本教学策略,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思维效度,提升思维品质,并增强学习能力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运用多元激发策略,创设思维兴奋中心,优化思维环境

多元激发策略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有效的方法手段进行有效激发,构建优势思维兴奋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引发其注意,激发其兴趣,形成思维场,优化思维环境,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实现高效思维。

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是保证课堂教学高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但仍有一定的限度,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不长,学生的兴奋往往会伴随某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趋向衰弱。因此,如何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高效思维课堂的构建中,我们以“三维目标”和积极的“思维训练”为出发点,通过目标激发、情境激发、探究激发、兴趣激发、问题激发等,设计并建立几个优势思维兴奋中心,以此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优势思维兴奋中心的建立,使其成为一节课中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活动的中转站和加油站,并利用其辐射作用,将学生的兴奋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故称之为“场”效应。通过思维场的形成,优化思维环境,激发活化思维,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培养学科思想,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提升学习能力。如目标激发,就是在教学中认真研究教学目标,挖掘其中的思维兴奋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思维兴奋中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情境激发就是在教学中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疑、激疑和质疑,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有机地展开教学。

二、运用问题导学策略,提高思维效度,增强思维意识

教学过程是—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问题教学,将问题作为教学的有效载体,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教学,通过问题的解决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就是问题导学策略。

问题导学策略是在多元激发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生成教师的教学问题和学生的学习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展开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不断解决不同问题的过程中拉大思维的长度。它主要由问题引发、问题探析和问题解决三个阶段组成。

在问题引发阶段,我们把握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高效化的原则,认真设计问题并重视生成性问题,问题要体现目的性、明确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系统性,使其确实起到高效的作用。在问题探析阶段,我们要把握个体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原则,对于简单而容易解决的问题只需进行个体思考探究,而对于复杂而难度较大的问题才进行合作探究。在问题解决阶段,是通过及时交流,反馈、归纳、总结完成学习任务。

三、运用探析生成策略,关注思维过程,提升思维品质

在思维课堂中,探析过程是核心环节,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核心目标。探析生成策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立足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思维过程,注重学习的探析过程和生成过程,通过探究分析学习对象的结构层次、局部细节、本质特征和过程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结构层次的探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关注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将学习研究的对象从整体角度分解成一定的结构层次,然后再从整体上把握所学习的对象。如,生物体结构层次是指生物体由小到大的组成层次,它具体包括细胞、组织、器官、个体,这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这样,从宏观上了解了结构层次,就会从总体上把握学习的对象。再如,在语文教学中,文章的结构层次犹如人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的是作者的行文思路。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包括全篇和各个段落内部的层次。这样,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各个段落的意思。通过结构层次的探析,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系统性。

局部细节的探析,就是在学习时既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学习信息的层次结构,又从微观的角度探析局部细节中蕴含的信息,使其成为教学的亮点。例如,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类用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这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是我们可以就此在课堂上作进一步质疑思考:既然原始社会没有文字记载,那么,我们又怎样科学地认识和说明原始社会呢?这样由浅入深地质疑,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认真挖掘其中的细微之处,通过局部细节的探析,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精细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极大的意义。

本质特征的探析就是在教学时对纷繁复杂教学信息既分析又综合,特别是通过抽象概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继而从纷繁的学习信息中把握住本质特征。如中学化学在讲元素周期率时,我们可通过对第三周期元素钠、镁、铝、硅、磷、硫、氯个别特性的分析、综合和比较,使学生认识其本质属性和变化规律(它们都有三层电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从一递增到七,它们的金属性由强到弱,其非金属性由弱到强)。这便是思维的抽象过程。同时,通过对这些元素本质属性和变化规律的认识,可以概括出不论哪个周期的元素,其有关性质从左到右都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这便是思维的概括过程。显然,抽象和概括把问题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

过程发展的探析就是学习对象变化过程发展的过程,如历史发展的进程、生物进化的过程、化学变化的过程、物理运动的过程等等。对此,我们应引导学生从探析的角度进行学习。在过程探析中,一般按照起点(原因)-过程(发展变化)-终点(结果)-影响(意义)的思路进行探析。通过此策略的运用。对有效地培养动态思维,对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严密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四、运用认知构建策略,优化思维方法,生成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上讲,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特殊知识领域内之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学生学习的结果必须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为此,美国教育认知心理学家戴维·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中有三方面的特征对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最直接的影响,即观念的可利用性、观念的可辨别性和观念的稳定性与清晰性。认知构建策略就是以奥斯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为依据,通过优化思维方法,将信息经过加工编码,使新旧知识同化而融为一体,最后形成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并通过有意义的学习法、系统思维法和利益思维法优化学生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生成认知结构,实现高效学习。

有意义学习法就是在学习时,通过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信息同化新的知识信息,从而将新旧知识融为一体的学习。其具体过程表现为: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即寻找一个同化点;将新知识置入到认知结构的合适位置,并与原有观念建立相应的联系;对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精细的分化;在新知识与其他相应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继而使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信息系统的构建,形成认知结构,再在此基础上将新知识纳入其中,使认知结构越来越完善、系统,最后形成认知结构平台。在教学新知识的时候,注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并通过建立认知停靠点帮助学生理解识记,与原来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个体系,进而成为未来新知识的停靠点,构建起思维的码头。这实际上是我们在课堂上构建的生活场。一是注重联系实际。在实际生活中建构知识,在旧知识中建构知识;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学到的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来。二是突出两个过程。一个是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即教师把所教的知识外化为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高效内化知识;另一个是设计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即设计适合学生认知规律,便于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演生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五、运用训练迁移策略,加强思维训练,促进学习能力的形成

思维课堂是加强思维训练,提升学习能力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把问题、习题、研究性课题等作为思维训练的载体,来加强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训练、质疑思维训练、想象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等,通过系列训练而发展分析综合能力、比较分类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半段推理能力、想象拓展能力等,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如逻辑思维是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它是作为对认识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它是人认识事物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在逻辑思维训练中,我们应注重教学内容的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搞清楚“因为-所以”“一般—特殊”等逻辑关系,特别是要“有因有果”。我们要求学生考虑问题的逻辑性一定要强,要符合思维规律,能够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一环紧扣一环,从而使认识逐步深化。如在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可抓住“一动也不动”来思考问题:邱少云为什么必须“一动也不动”;他是怎样做到“一动也不动”的;是什么力量使邱少云做到“一动也不动”的;假如动了,结果会怎么样?这样用一个词牵动全文,层层设疑,一层比一层深,前问的“果”,成为后问的“因”,使学习者不断进行判断推理。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加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训练、想象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创新思维训练等,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六、运用拓展深化策略,创新学习方式,拓展思维路径,实现能力迁移

拓展深化策略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在常规学习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学习、批判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创新学习方式,拓展思维路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问题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围绕问题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最后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批判学习就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质疑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填充式的学习。自主学习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它是有效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创造性学习行为,也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合理规划学习时间,严格遵守学习计划,并及时复习、及时向他人请教、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等,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如可让学生以《语文中的地理知识》《=生活中的数学》等为题目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做社会调查、收集资料、选题及制订研究计划,以及请教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过程,从而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这会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思维的广阔性、敏感性、严密性、系统性等思维品质得到有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是在思维课堂理念指导之下,运用系列有效策略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思维”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最终形成思维课堂的基本流程(见图1)。

此流程以激发思维兴奋为先,以问题教学为载体,以关注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为核心,从而帮助学生生成认知结构,提升学习能力,并不断拓展思维路径,创新学习方式,实现能力的迁移。俗话说“有模式而不唯模式”,本流程是—个综合的运用过程,在运用中未必一定要面面俱到,关键是要体现“思维”的思想,让思维教学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并成为一种教学常态。

(责任编辑 罗登廉)

作者:郭道胜

上一篇:远程教育作文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磁性材料产业发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