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合作农村经济论文

2022-04-21

【摘要】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若想可持续盈利,就必须进行金融创新以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其中,银保合作的“保险信贷”模式能为村镇银行创造更多的收入,并相应降低信用风险。本文对村镇银行保险信贷模式的现状、内涵、盈利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四点村镇银行保险信贷模式发展的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银保合作农村经济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保合作农村经济论文 篇1:

银保合作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收稿日期:201310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与金融体系变革——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71173247)

作者简介:

刘朋(1983-),山东招远人,博士研究生,经济师,主要从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Email:liupeng1026@163com

摘要:本文在分析银保合作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和内容的基础上,论述了银保合作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文化产业与科技企业的支持、“三农”金融和民生金融等领域的服务模式以及面临的问题和矛盾,通过对银行贷款和保险赔付两个服务实体的指标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银行业与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宏观一致性与相互影响,验证了银行贷款对于保险赔付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因果效应的显著性,最后以典型的贷款履约保证保险为例分析了银保合作服务实体过程中的博弈过程和利益风险分配机制,并提出了政府支持、银保协作和企业安排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银保合作;实体经济;保证保险贷款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成长也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银行业主要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而保险业则主要是为实体经济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保驾护航。但是对于实体经济尤其是特定领域的实体经济出现的问题,不是一个行业就能解决的,需要两个甚至多个金融行业的通力合作。尤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国家相继出台了银行业和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对于两个行业相互合作的模式,监管部门也给与了肯定。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要创新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和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内外贸易和融资;要探索发展服务投融资风险担保的保险产品,进而在中小企业融资、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科技企业创新和服务“三农”等方面做出贡献[1]。本文结构大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银保合作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了银保合作服务实体经济的趋势与内在逻辑,并最终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银保合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一)理论文献回顾

关于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但研究的角度一般都是从金融机构存在的意义出发,通过实证等方法研究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业对于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影响,如Scholes等[2]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Chairperson等[3]提出的信息不对称说、Allen 和Santomero[4]提出的风险管理说以及Diamond[5]强调的委托监督理论等都解释了金融机构的存在对于实体经济所起到的作用。这些理论同样回应了当下我国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关于盈利问题的争论和质疑,即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自主地进行选择,才能充分发挥其上述职能并培育更为健康的实体经济[6]。随着金融体系和结构不断演进,Merton[7]提出了金融功能观理论认为,金融功能的变化要小于金融机构的变化,金融机构的功能比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更重要,这就为金融混业经营尤其是银保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按照金融功能观理论,银行功能与保险功能不应受到外在组织结构的限制,而应从其所服务的客户需求出发,寻求效率更高的业务模式。在当前我国的金融环境下,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尤其在分业监管的制度下,银行业与保险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理论是银保合作研究的源头,其中相似性理论提供了银保合作的基础和前提,而差异性理论则从互补的角度研究了银保合作的动力[8]

二、银保合作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和领域

(一)银保合作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缺少抵质押物,没有信用纪录以及放款成本过高等等。而这些对于银行来说的困难却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如专业的信用险公司掌握着大量中小企业的销售信息和信用状况,客户通过购买信用险便可以提高在银行的信用水平。此外,很多保险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队伍,对客户比较了解而且比银行更有精力去跟踪客户,通过保证保险的形式提供的担保不仅成本低,而且由于是保险公司提供的一种担保,因而更受银行欢迎。再如,银行往往比较担心小微企业的企业主的个人意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而通过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并将第一受益人规定为银行,则可以有效规避此类风险,从而使得企业主更加顺畅地融到资金。

(二)银保合作共同参与扶持相关产业发展

对于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国家分别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予以扶持。银行业和保险业也均积极参与,如保险业针对这两类企业分别制定了特色的保险产品并针对国家给与保费补贴的政策,银行业也积极出台贷款政策向这些行业倾斜。但是银行业和保险业对于相关产业的扶持政策目前尚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一定的协调机制,因而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银保双方能够共同确定服务名单,将资源集中到行业里的重点企业,共同为专利权、版权和收费权等新式质权提供保险保障和质押融资,那样不仅能够培育出真正强大的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而且银保双方的收益也会更稳定,风险也会更低。

(三)银保合作服务“三农”经济

“三农”问题是影响国家发展的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国家每年一号文都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其中针对“三农”的金融财政政策往往是关注的焦点。银行业包括对于村镇银行的支持,对于农村经济信贷政策的支持等,保险业比较突出的是对于农业保险的补贴。经过共同努力,村镇银行与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合作创新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果,如基于农业保险的惠农贷款业务以及保证险、意外险与小额贷款组合的银保产品等。但目前在“三农”领域,金融业普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目前的经营水平还不足以满足其盈利的需求。在很多农村地区,银行与保险公司的资源配置十分有限,因而在信息获取、资源共享、项目跟踪和系统对接等方面急需加强合作。

(四)银保合作服务民生领域

改善民生是党和国家重要使命,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由此可见,教育、就业、健康、养老、安居和生育等领域与民众的基本生存权力、基本发展机会与发展能力、基本权益保护等密切相关,是民生的核心内容。在改善民生领域,银行和保险公司各有特长,但是两者结合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养老领域,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第一支柱是强制性的社会保险; 第二支柱是补充性的养老保险,主要包括团体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包括商业养老保险在内的自愿性个人养老金,包括寿险和养老保险。保险公司参与养老市场的方式和途径十分丰富,包括推出普通养老保险产品、变额年金、以房养老、投资养老地产以及参与企业年金市场等等。银保代理业务是银行参与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方式。在企业年金市场中,保险公司(如养老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担任受托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等角色,而银行也可以担任账户管理人和受托管理人的角色,可以说,银行在企业年金市场上与保险公司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

在医疗领域,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和个人参加商业医疗保险。银行可以与保险公司开展医疗保险合作,通过在银行网点代销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为银行的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尤其针对银行的高端客户,银行可以采取与保险公司联合开发高端医疗保险和服务的方式予以推进。

在教育领域,银行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由银行为学生提供助学贷款,由保险公司为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履约保证保险。助学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是参照现有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引入保险机构对借款大学生的个人信用进行保险的机制,由贷款发放银行投保助学贷款履约保证保险,财政对贷款发放银行给予定额补助所形成的助学贷款信贷风险多渠道分担的新机制。

在投资保障房领域,保监会于2012年7月发布的《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提高了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额度,将不动产投资比重从原先的10%提高至15%,至此,国内保险资金理论上可投资非自用不动产的资金规模超过一万亿。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房基本都是以债权计划形式来进行,设置了保底收益、利率浮动且上不封顶。由于保险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投入,相当于给保障房项目投了长期信任票,有利于撬动银行贷款倾向于保障房项目建设,因而在有保障房建设任务的地方,政府更愿意去争取保险资金的参与。银行与保险公司在保障房项目上的合作除了资金投资合作之外,银行还可以通过发行理财产品投资保险公司的债权计划。此外,银行也要积极争取对保险公司债权计划进行托管,形成对保险公司投资保障房债权计划的一条龙服务。但是由于保障房债权计划存续期间的银行存贷款利率浮动对收益率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近年来保险公司在银行的大额协议存款利率上升,相比保障房较长的回报期,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投资动力不足。

除上述领域外,银保合作在其他实体经济领域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如可以通过共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包括银行的融资安排、投行顾问、结算便利以及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安排、风险管理咨询等等),以期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宏观实证分析与微观博弈分析

(一)宏观实证分析

1指标选取及基本特征

对银行业和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情况进行分析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两者的关系。衡量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的指标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银行贷款指标。而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险的赔付支出;另一方面是保险公司通过投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由于在我国保险投资的渠道还比较狭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主要还是通过银行存款和债券,因而本文选取保险公司的赔付支出作为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指标。根据国内保险业务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了从1999年1月至2012年4月的月度数据,共计160个样本。

本文要对银行业和保险业对于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进行协整检验,首先需要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对于数据的平稳性检验采用的是ADF方法,检验之前对数据进行了对数处理,其中,滞后期选用Schwarz自动选择,保险赔付的最大滞后期是11,银行贷款的最大滞后期是0,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银行贷款和保险赔付都是一阶单整的非平稳时间序列。

3格兰杰因果检验

银行业和保险业数据都是同阶协整,其一阶差分都是平稳序列,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选取滞后两期。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5%置信水平下,银行贷款是保险赔付的格兰杰原因,而保险赔付并不是银行贷款的格兰杰原因。

4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银行贷款对保险赔付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虽不能证明银行贷款和保险赔付在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但是两者在时间上相互影响的结果是有意义的。为了更加清楚地验证银行业和保险业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相互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我们构建了VAR模型并检验。建立好VAR模型后,应检验被估计的VAR模型其是否恰当(主要是VAR模型滞后结构检验)。通过检验我们发现,其所有根模的倒数都小于1,即都在单位圆内,说明该模型是稳定的。脉冲响应函数(IRF)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由误差项所带来的冲击的反应,即在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产生的影响程度[9]。保险赔付和银行贷款的脉冲响应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1中,当本期保险赔付有一个正的冲击后,银行贷款在短期内影响微乎其微,从第二期开始有一个较小的增长,随后这种影响保持在一个发散的较低水平。在图2中,当首先给银行贷款一个正的冲击后,对保险赔付的影响开始较高,在第二期降到最低点为0,随后保持一个收敛的较弱水平。此外,保险赔付对银行贷款的响应程度要明显高于银行贷款对保险赔付的响应程度。

(二)微观博弈分析

银行业和保险业虽然受共同的宏观政策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协整性,但具体的影响机制需要从微观主体的经营角度提供更全面的解释。银行与保险公司作为两类重要的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双方都把对方视为重要的机构客户,银保双方合作毋庸置疑能够实现双赢,但并不是每一项业务的双赢都是平衡的,而是有时银行赢的更大一些,有时保险公司赢的更大一些,这主要取决于是银行之间的竞争还是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非均衡性双赢或双赢失衡。在银保合作中,双赢无处不在,但同时失衡也在所难免,除了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失衡之外,制约发展的失衡还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银行或保险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失衡;总行(公司)与分行(公司)之间的失衡;商业机构追求利润与监管部门关注风险的失衡。失衡的内容包括:利益分配不均、重要性在各自体系中占比不同、风险与收益的不匹配等等。对于利益的分配不均属于绝对量的比较,较容易计量,而各业务的重要性或重视程度却属于相对量的比较,需要内外部的综合考量。这种因双赢而失衡的特点导致了银保合作中的两大主要利益方的博弈:一是保险公司各业务部门与银行各业务部门相互间的内部博弈;二是包括客户、监管机构以及银行和保险公司各自的竞争对手在内的外部博弈。如银保财险与寿险就有很大区别,银保财险合作形式复杂,产品线多且集中度低,因而双赢失衡的程度也更为复杂,利益的分配将更加多维。本文以财产险中的中小企业贷款履约保证保险为例,分析银行和保险公司在该业务中的相互博弈与合作选择[10]。银行、保险公司和客户三者的损益如表4所示。

假设1:银行的贷款利率水平是I,在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利率具有上限限制,并且当下“七不准”的政策使得银行的利率水平很难覆盖中小企业贷款成本和损失的风险补偿。同时假设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证保险费率为V,那么对于客户而言,在银行单独贷款时其成本为I,而如果通过保证保险进行融资,则成本便上升为I+V。

假设2:银行单独贷款的放贷成本为C1,中小企业单笔融资额往往较小,且信用记录一般都不完备,因而银行贷款的放贷成本较高,但是如果将部分调查环节交由有人力优势和信息优势的保险公司来进行,银行的贷款成本可以降为C2,同时假设保险公司的调查成本为C3。

假设3:客户的利润率是P,在经济形势稳定的情况下,平均违约率为L,即对于银行而言,其单独贷款时不良率为L,且只能由银行单独承担。如果通过保证保险发放贷款,贷款损失由保险公司承担,即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为L。

如果银行单独为客户融资,即银行与保险公司不进行合作,受前面提到的诸多因素影响,此时银行总的收益率为I-C1-L<0,保险公司利润为0,客户利润为P-I>0。在此情况下,就会出现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这是一种简单但不可持续的状态。在考虑到保证保险贷款的情况下,银行的收益为I-C2,保险公司的收益为V-C3-L,客户的利润为P-I-V,此时只要保证I-C2>0,V-C3-L>0,同时P-I-V>0,则可以实现银行、保险公司和客户三方共赢。在此模型中,保险公司成本C3、银行降低后的成本C2和客户综合违约率是单向指标,即越低越好。而银行利率和保险公司费率的制定则既要充分考虑各自的利润,又要考虑到客户的承受能力。

以上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情况,下面我们讨论两个在实务中十分普遍的现象:一是经济形势下滑而出现的系统性风险;二是在保险中普遍存在的道德风险。保险行为中的道德风险指的是被保险人在投保后对于风险的疏忽管理甚至是故意造成事故而引发的风险,因而一般保险条款都会设定一个免赔率或免赔额,在保证保险贷款的业务模式中,由于涉及三方,特别是银行对客户进行初步筛选,银行和客户有可能通过私下交易转移利益并使保险公司承担损失,因而在实务操作中,一般情况下银行与保险公司要共同承担损失。

由表4可知。假设银行承担L1,保险公司承担L2,此时银行的收益为(I-C1-L,I-C2-L1),保险公司的收益为(0,V-C3-L2),客户的格局不变,仍为(P-I,P-I-V),利益格局分配如图3所示。其中,椭圆外数值为不各作时合方的收益,椭圆内数值为合作后各方的收益。但是L1与L2比例如何划分,首先取决于该业务中对于银行和保险公司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即最终决定由哪方确定则哪方要承担主要的责任,其次还要考虑到调查成本、资金成本以及既往业务的收益分配情况等。所以说,与信用险不同的是,保证保险是一种非标准化的产品,也因而具有更大的创新空间。

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在开办此业务时都对经济的走势十分敏感,因为在好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融资比较容易,违约率较低,银行直接融资即可,只有在经济出现一定困难的时候,才会有保证保险融资的需求。我们知道,在保证保险融资的情况下,企业的风险并没有降低,而是由银行系统转移到了保险系统,对于保险业的冲击较大,即使收取较高保费,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也会受到较大影响,而由于银行需要借助保险公司承担不良贷款,因而银行除了加强对保险公司的授信管理外,还需要建立对于此业务的稳定基金。同时,基于中小企业稳定对于我国经济形势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出资建立共同基金,对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损失进行兜底。但这种政府出资设立风险共同基金的模式不同于政府直接给与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因为保证保险贷款仍是在市场条件下运行的,由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对企业进行优胜劣汰的筛选,对于市场机制的破坏最小。

四、小结

在政府层面,对于小微企业融资政策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必要时应建立政府风险基金,提高银行和保险公司对风险的容忍度;继续提高和完善对于国内贸易信用险、助学贷款履约保证保险等业务的补贴力度和机制;加快金融改革步伐,补充金融微观基础,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减少行政干预;扩大保险业的资金投资渠道,实现银行市场、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资金更加顺畅的流通,进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在金融机构层面,银行与保险公司应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在网点、人员和信息等方面加强资源共享。银行与保险公司在创新产品的过程中,要同时注意考虑到产品的协同效应,风险的承担与收益的分配要相互匹配,并适时进行调整。对于银行而言,可以据自身参与实体经济的特点和实际发展选择参与保险领域的方式和深度。对于特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可以选择全面的零售和批发业务并举,对公与对私全面发展的策略,不仅要选择与寿险公司全面合作,而且要选择与财险公司的全面合作。对于大型金融机构而言,要对零售和批发业务的发展有所侧重,如果在零售业务方面具有优势,就要重点选择与寿险公司合作,如果在批发业务方面有优势,就要选择与财险公司合作。如果在投资领域独树一帜,可选择与实力较强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合作。

在微观主体层面,要统筹考虑自身的金融需求,根据业务发展阶段合理配置资源。在发展初期,要重视风险的承受能力,通过保险进行风险分散。扩张期则可考虑与盈利水平相匹配的融资方式,通过抵质押物、保证保险贷款或应收帐款信用保险增加银行融资来源,扩大业务规模。

参考文献:

[1]项俊波保险业要大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EB/OL]http://insurancehexuncom/2012-04-28/140908105html2012-04-27

[2]Scholes,M,Benston,GJ,Smith,CWJA Transactions Cost Approach to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76,31(2):215-231

[3]Chairperson,RBS,Leland,HE,Pyle,DH Informanion Asymmetries,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77,32(2):372-387

[4]Allen,F, Santomero,M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1(11-12):1461-1485

[5]Diamond,DW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84,51(3):393-414

[6]刘小玄,周晓艳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之间配置关系的检验[J]金融研究,2011,(2):57-70

[7]Merton,RC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J]Financial Management1995,24(2): 23-41

[8]胡浩银行保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3-27

[9]张大维,刘博,刘琪,等Eviews数据统计与分析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40

[10]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0-180

(责任编辑:徐雅雯)

作者:刘朋 邓然

银保合作农村经济论文 篇2:

村镇银行可持续盈利的保险信贷模式分析

【摘要】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若想可持续盈利,就必须进行金融创新以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其中,银保合作的“保险信贷”模式能为村镇银行创造更多的收入,并相应降低信用风险。本文对村镇银行保险信贷模式的现状、内涵、盈利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四点村镇银行保险信贷模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 盈利模式 保险信贷模式

自2006年底开始,,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大幅度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标准,并决定最初在四川、内蒙古等六省(区)进行试点。自此,村镇银行开始走入农村金融市场并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脚步不断深入进行各种业务的开展。

村镇银行,顾名思义是指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为农民和农村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相应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而在中国,村镇银行的成立,必须经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并可以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自然人活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出资成立。

村镇银行有许多种盈利模式,但是由于存在融资能力较差、存贷比过高、信用风险较大等缺陷,不能仅仅利用传统盈利模式即以利息收入为最重要支撑,必须进行金融创新以探求新的盈利增长点从而降低贷款的风险成本并有效地提高银行的营业收入。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开展设施农业保费补贴试点,扩大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范围,扶持发展渔业互助保险,鼓励地方开展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建立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这为村镇银行在农村开展与保险公司的银保协同机制创造了条件和机会。近年来,广东、浙江、山东、新疆等地对各种“农业保险+ 信贷”模式进行实践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负担较大和农业“贷款难”问题起到了缓解作用,促进了农业信贷、农业保险以及农村金融三方面的共同良好发展。

一、银保合作

银保合作就是银行业与保险业两大金融行业为了达成共同目标并可以共同发展而进行资源共享,在业务上进行创新合作以谋求各自的利益。

银保合作从狭义上讲,是保险公司通过银行这一渠道来进行保险产品销售、保险费用代收、保险金代付等银行代理保险类业务。对银行而言,就是借助良好的信用形象代替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从中获取手续费的一种特殊中间业务行为;对保险公司而言,就是保险营销中环节上的一种代理类中间业务。

而从广义上讲,却是银行业与保险业互相购买对方的股份,并通过该方式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这样才能相互融合从而谋求共同的发展。双方可以通过业务创新、开辟崭新的领域来扩大经营范围,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

对于所要讨论的农村地区的村镇银行与保险公司的保险信贷业务,目前仍处在狭义的银保合作阶段。双方只是通过互相的业务代理,尤其是村镇银行对保险公司的中间代理业务来谋求共同利益,并未上升到银行与保险机构互相购买股份的层次。

就目前中国的银保合作状况来看,寿险方面与银行的合作发展良好,而财险方面则稍为薄弱。产险公司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职能部门提供保险资源由产险公司业务人员上门办理业务和代理销售短期人身保险产品合作的方式,合作内容有企业财产保险、短期人身保险、汽车抵押贷款保险、个人住房抵押和按揭贷款保险、安居综合保险、金锁安居家财保险等;因受保险资源限制代理业务较少,还未能成为产险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和销售渠道之一。

二、村镇银行信贷保险模式的盈利点分析

对广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优惠信贷利率”模式,浙江的“新型农业综合保险+信贷+政府扶持” 模式,山东的“农户贷款+个人意外伤害保险” 模式,新疆的“保险+信贷+政府补贴” 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采用信贷保险模式的关键是银行与保险业务的协同,通过这种协同达到共赢。这种共赢对村镇银行体现在两个方面促进了银行的盈利增长:一方面,降低了投资风险和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减少了风险成本,信贷成本是影响银行业绩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

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最大,而信用风险是最为重要的,因此风险成本最高。

村镇银行的资本构成主要依赖于自身的未分配利润,而较少从金融市场上获得资本。村镇银行往往以提高自己的经营程度来显示其安全性。

《新巴塞尔协议》规定:

资本充足率=总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核心资本+附属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应对市场风险所需资本+12.5*应对操作风险所需资本)*100%≥8%

由资本充足率的公式就可以得出银行安全性高的业务链:信贷风险下降=>信用风险下降=>资本充足率增加=>银行安全性高。

村镇银行信誉不高,业务有限,负债缺乏弹性,为应付顾客提存必须保持相当数量的流动资产而使资产盈利率降低。同时还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来补偿信贷风险带来的损失。這使资本成本曲线远离原点,不仅使最佳资本需要量很大,而且资本成本很高。

由此:信贷风险下降=>信贷风险带来的损失减少=>贷款损失准备金减少=>最佳资本需要量减少,资本成本降低。

呆账准备金是弥补贷款损失的价值准备。“信贷+保险”模式中,保险补偿了一部分贷款损失,使银行的预期贷款损失减少,也可以减少呆账准备金的数量。

银行通过收取手续费用,能够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在“农业保险+信贷”模式中,所涉及的中间业务类型为代理类中间业务中的代理保险业务。它对于村镇银行而言属于无风险类中间业务,村镇银行不运用自己的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该种中间业务风险低,成本低,收入稳定、安全。

尽管自中国银监会发布《意见》的近6年来,我国各省市(地区)的村镇银行就“农业保险+信贷”模式进行了诸多实践,例如:广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优惠信贷利率”,浙江的“新型农业综合保险+信贷+政府扶持”,山东的“农户贷款+个人意外伤害保险”,新疆的“保险+信贷+政府补贴”。但是,由于村镇银行刚刚进入市场进行实际操作,其不成熟的特点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的天生弱质性,导致村镇银行在银保合作的问题上仍存在诸多问题。

三、村镇银行“保险+信贷”模式存在的问题

信贷过程中保险的介入,虽然解决了农村地区贷款难和村镇银行高信用风险的问题,却同时无可避免地使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增加。目前,利率上浮的问题在村镇银行经办的个人贷款业务中大范围存在。在借款人的融资成本本就偏高的情况下,如果村镇银行信贷保险业务不能得到政府的补贴,将使借款人的融资成本更高。

“农业保险+信贷”的险种单一,贷款覆盖面窄。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保险部门不愿承保或村镇银行放款谨慎,只针对少数产业开放信贷保险业务,生产业和养殖业的大额贷款申请并不能得到满足。

《意见》的颁布,使村镇银行在农村地区得以蓬勃发展,但相比之下,保险网点则严重匮乏,导致农民在办理保险业务时的不便。目前,我国的保险机构在县级以下的乡镇地区网点较少,无法提供配套的服务,保险服务无法与先进的金融创新配套。

目前,多数保险公司存在赔款时理赔时间过长、效率过低的问题。过于繁杂的事故认定程序、逐级审批制度以及严格的理赔手续,造成了保险服务的效率过低,无法适应农业需要。

四、关于村镇银行“保险+信贷”模式发展的建议

最大限度寻求政府支持,借鉴政策性银行的资金筹集方式,通过发行金融债券、财政拨款等组建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也可以由政府、保险公司和村镇银行三方共同出资成立再保险机构来弥补农业保险损失。

加快产品开发,增加“农业保险+信贷”的保险种类。保险公司应该主要针对农村地区的小额农业保险市场进行研究,开发处符合农业发展特色、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农民需求的保险产品;村镇银行则需进一步与保险公司加强合作,逐步拓宽所涉及的领域,开创新的符合农民需要的信贷产品。这样,既增加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又能有效防范风险。

加快督促保险公司在乡镇设立网点,方便保险公司农村金融业务的开展,也有利于密切与村镇银行的银保合作。只有真正深入农村地区,才能够更有效地开发出适合农民的保险产品和信贷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应该针对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农户小额保险市场,制定新的审批制度。原审批制度較为刻板,程序复杂,时间过长,不能适应农业保险。那么针对较为特殊的农村金融市场,应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理赔效率。

参考文献

[1] 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2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杜迎伟,张树忠,王雨舟.发挥“农业保险+信贷”的协同效应[J]. 中国金融,2008.

[3] 颜靖宇.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探析[J]. 经济师,2011.

[4] 牛岩峰,等.农村经济手册 [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106《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赢利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玉娴(1991-),女,汉族,就读于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罗骏(1965-),男,汉族,就职于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制度经济学、信息管理。

(责任编辑:唐荣波)

作者:李玉娴 罗骏

银保合作农村经济论文 篇3:

试论河北省农村银保合作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户及农村经济组织对农村的金融服务提出了全方位多层面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不仅需要提供资金,也需要提供一套风险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农村金融机构为了保障自身贷款的安全性需要保险帮助其建立风险分散体系;而面对广阔的农村市场,保险机构也想尽快地将其变为自身业务新的增长点。本文分析了银保机构合作和业务合作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现实障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农村;银保合作;问题;对策

一、河北省农村银保合作的发展现状

1997年以来,河北金融业纷纷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共同创新业务品种,发展新的业务领域。各大银行陆续和保险公司签订保险代理协议,目前己有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在内的数十家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大多数保险公司和银行都有着一个到多个的合伙人。总体形势上说,河北的银行保险的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相当于松散合作,极为有限的融合度,也更加类似于保险公司租用银行网络推销自己的产品。

近年来,河北省银保合作发展迅猛,融合度不断提高,合作范围的扩大及多样化,产品渗透以及银行保险向战略关系的发展都是其具体表现。

二、发展河北省农村银保合作面临的障碍

1.法律约束

银保合作的方式主要有资本的融合和业务融合两种。在资本融合方面,我国现行法律明确规定,银行、保险、证券以及担保等行业间实行分业经营。

正是由于我国法律的规定,河北的银行保险业务都是滞留在操作阶层,进入不了资本阶层,银行业务在代理销售保险公司产品的同时,大大限制了银行保险业务在中国的深层次发展。

2.保险机构对保单内容及费率缺乏创新优势

对于新领域的农村保险市场以及各保险公司提供的险种来说,不管从保险内容到费率,都没有太大的改变。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都低于城市居民,保险公司在保单内容及费率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无法融汇到农村市场,势必会降低农民购买保险的实际有效需求。

3.保险费率高,阻碍了保险机构进驻农村市场

外资保险机构对农村市场实际操作肯定没有中资保险机构在本土开展业务有优势,然而外资机构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其开拓农村市场的进程,而国内保险机构虽说占据地利优势,其他方面确实不如外资机构,更大程度上制约了发展的脚步。

首先,现行的保险营业税率为5%,高于其它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业适用的3%。其次,中资保险公司所得税现在统一为 33%,而且缴纳的所得税在计税工资、职工福利费、捐赠支出、业务招待费、利息支出、坏账损失、固定资产折旧等方面的规定均高于外资保险机构。在中资保险机构以如此的高税负同实力雄厚的外资保险机构竞争来说,显然处于绝对劣势。此外,中资保险机构需要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外资保险机构确可以享受免征待遇和再投资退税双重政策。

4.监管机制不健全,制约银保合作的顺利开展

银保合作涉及到行业和监管机构的合作,必然会产生监管上的冲突与矛盾。如保险监管机构对银行涉及银保合作部分进行监管,就使得银行不仅要受到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而且还要受到保险监管机构的监管。这种双重监管还可能产生金融监管权的冲突,各个监管机构如对同一银保合作有不同的指令时,商业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就有可能遇到获得保监会的许可证但却被银监会查处的现象,从而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5.复合型人才匮乏,制约农村银保合作业务开展

农村金融机构员工学历及实际经验的匮乏,再加上保险产品的独特和复杂,,要求代理人具有保险学、保险法规、代理实务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根据规定,从事保险代理业务的人员必须持有《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当下,河北大中城市银行业中所拥有专业人员尚且不能满足代理业务发展的需要,而农村金融机构就更不能满足了。

在农村银保合作的大形势下,未来的银保合作重点是企业在发展战略上的合作。这必将要求企业具备不同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是高素质的一线销售人员,更需要对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的企业管理、营销策划、产品开发精通的高端人才。近年来,保险机构和金融机构在企业文化、管理机制、营销方式等方面上存在较多差异,这种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还需要大量培养。

三、河北省农村银行保险机构合作顺利开展的对策和建议

1.法律许可范围内循序渐进开展银保合作

(1)银行保保险合作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农村银保合作在河北的开展需要法律保障同时也受其制约,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以及法律法規的不断完善,银保合作需要在不断深入的金融创新以及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下寻求发展最大化。所以,农村银保合作的发展战略应当选择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进行。

(2)不断完善银行保险合作的法律法规

政府的法律、法规制定是为了保护和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但是,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内及行业间的竞争逐步激烈,金融创新也会不断产生,一些落后的法律、法规则成为金融业发展的牵制。

银保合作在提高金融效率的同时也有不可规避的金融风险,特别是以逃避金融监管为目的的合作创新。如果没有较为成熟的法制作保障,将会导致金融秩序的混乱。因此,我们有必要修改目前明显滞后的金融法规以满足银保合作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面对目前少有银保合作方面成文政策出台,银保合作需要政府制定更加完善有利的政策法规。

2.加强人才培养与产品创新

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银保合作之前农村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在加强自身员工素质方面需要加大力度。一名合格的银行保险从业人员应当全面地掌握保险基础知识,包括保险一般原理、不同险种的特点及异同。他们不仅要了解本公司的产品,还应当了解目前其他保险机构的产品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优秀的银行保险营销人员还要针对农民的不同需要提出不同的险种建议,同时向公司系统反馈市场需求信息,这都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作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转化为实际的从业经验,引发农民对银行保险产品的兴趣,并促使交易完成。

根据河北农民倾向于传统储蓄的方式,保险机构要占领农村市场这块阵地,那就要从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到推向市场都做好万全准备,充分考虑河北保险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通过保险精算技术和大数法则的合理测算,设计出适合农村、农民以及柜台销售的产品,努力打造农村保险产品品牌,形成具有个性化的产品优势。

3.加大各级政府支持力度

银行保险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力度。虽然从1980年恢复保险业开始,河北保险业的税收政策发生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对保险公司和保户的税收政策都有所改变,但是保险业的税收政策仍存在明显的缺陷。保险行业的高税率使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且对个人保户没有任何税收优惠,这就使得税收政策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潜在保户的需求意向。为了今后银行保险业的长远发展,政府必须在税收优惠上加大力度,这样对银行及个人都促进了合作及发展,也对推进社会的进步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沈能吟.我国银保合作发展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10

[2]薛欣欣,辛立国.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三大缺口及其弥合.农村经济,2012,(8)

[3]丁兆明,曾春水.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供需现状及政策建议.农业考古,2011,(6)

作者:贾红霞

上一篇:科研院所薪酬管理论文下一篇:地方农业发展研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