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2023-04-09

第一篇: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传统的美术教育是一种你讲我听的“灌输式”和“培训式”的活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回顾和观察美术教学的种种情景,要求的直接指向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更“有效”?对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了解美术教学应该教些什么,学生应该学习些什么。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我有这样的几点看法:

一、在游戏中学习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游戏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学生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在游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在比较中发现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运用比较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从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能产生深刻印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这种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应注意精心选择作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讲究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通过不同作品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艺术形式的认识。运用作品比较方法,有利于释疑解难,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在讨论中感受

记得赫钦斯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当然,讨论也不是一种形式随便的让几个学生聚在一堆说几句,而是应该像节目主持人一样,分好小组,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进行引导、调控。老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如“跟你的同学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作品?”“请小组讨论一下这张作品的内容、形式及材料”等问题,可以每组请一位学生同学介绍,也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老师应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指导、升华。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评价中体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采用采用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一堂课的活动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自己主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自我评价中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于选拔,激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就得不断地去探索,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美术学科教育肩负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活动始终要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那么这肯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美术有效性课堂教学呼唤创新精神的课,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去掌握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

第二篇: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点滴体会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一堂高效、有序的课,应该是活而不闹,也就是说,课堂气氛要宽松,学生思维要活跃,创作表现时要静心、细心、耐心。回顾和观察美术教学的种种情景,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我有这样的几点看法:

一、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把学生们喜爱的游戏活动引入美术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增加和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实践证明,在游戏兴趣的驱使下和游戏氛围的作用下,大大提升了学生对游戏教学中的内容、相关知识技能学习的有效性,更勤于对游戏活动中所产生的相关问题的思考,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美术课堂教学中注重多元评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的教学不能把学习者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更应看做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课堂教学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让鼓励点亮孩子们的自信,让点拔启迪智慧,使师者真正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的引导者。

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尝试采用分层评价,效果会较好:对优等生的见解独到,运用“标新式”评价,表扬他“有新意”;对中等生的一般见解,运用“肯定式”评价,鼓励他“解答正确”;对学困生的见解有误,运用“移情式”评价,以赞许的目光,宽容的微笑,亲切的动作,传递“你有进步”的信息,多用大拇指,少用小拇指,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跑道上不断前进。 着手建立小学美术作业长成袋巩固美术学习观。学生整个学期的作业与自己随手所得,均可放入成长袋内,老师每周乃至一个月不等收回检查一次,每次都有检阅的记录与评语,时常互相交换写评语,让他们互相欣赏,互相评价,教师从中灌输正确的审美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业评价能力得到提高。利用成长记录袋学生们学到别人所长,看清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审美学习能力,在审美形成过程中学会自我修改美术作业,学生对美术学习进步十分显效. 让学生展现自己的美术作业袋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展示情况,表现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互相评价与改进的能力,均作为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标准,美术作业成长记录不是一节课的评价,而是全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追踪,有教师的感受有学生自己的心得与领悟,通过小小的美术作业成长袋,方便教师了解及掌控所教的学生的发展连贯性,同时,学生也清晰自己与他人的差别从而自觉缩短与他人的差别。

三、注重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给每个学生提供交流与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交流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有效方式,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已所能,得到最大的程度的发展。 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共同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首先,教师要进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处理好分工与合作、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其次,必须明确:合作学习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要视教学内容的情况,适宜地开展;并且,要灵活运用。只要这样,才能使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其学习能力提高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过程,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要经常进行动手操作实践,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实践,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完成一件自认完美的美术作品其实很难,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形式。如:教学《设计布置舞台》,将其与学校的艺术节同步进行,在教师的参与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布置舞台,这样一来,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被极大的激发了,由于舞台的场景较大内容较多,非一人或一小组就能完成,于是我将舞台设计内容分成若干份,分配到各个小组,每个小组再分配到个人,这样每个人完成的情况直接影响整个舞台的设计制作,影响学校艺术节的演出。因而,学生在兴趣和责任的驱使下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教学《拼贴画》,将学生带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以大自然为课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构思,分工搜集树枝、树叶、花、草等,并现场制作,结果有的小组以地为背景进行设计,有的小组用树叶组合为背景进行拼贴;还有的几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大的取景框,以自然为背景进行拼贴创作。使学生在设计制作中亲身体验到合作学习乐趣,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剧,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即在小组内分清各自扮演的角色,依据剧情合作设计道具,而后小组再通过剧情的表演展示设计。如:教学《面具设计》、《学生装设计》等,大大的提高了学生主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意识、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与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在合作过程中并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名积极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其教学的主导地位不可缺少。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作为教师应主动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巡视,观察小组合作的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深入到小组中了解设计制作完成的情况,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如:对小组合作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对小组任务不清楚的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内容及操作程序,有时可以参与到小组中与学生共同合作。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发挥教师的管理、调控作用,才能避免“形似、混乱、冷场”等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序、更有效地进行。

实践证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只要教师作足合作前的准备工作,创设能激发合作需要的教学情境,合作中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得体的评价与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顺利有效地进行,就可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让学生在互相帮助、提醒、纠正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发现者、合作者、探究者,提高自己创新能力。

运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在开展讨论的时候分好小组,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进行引导、调控。老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如“跟你的同学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作品?”“请小组讨论一下这张作品的内容、形式及材料”等问题,每组请一位学生同学介绍,也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事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指导、升华。小组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中高年级很多学习内容是制作类的,像这样的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更好的学好这些内容。比如五年级的《机器手》《太空飞船》„„.等教学内容就是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完成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 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性

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现代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从而可以让课堂教学更丰富、容量更大,资料演示“集成化”。一改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教师手工板书耗时低效的现状。学校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对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美术课堂教学,作为视觉艺术,强调形象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是具备了这样的优势,可以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美术课堂的合理应用,必将深层次的影响和推动美术教学改革的前进。在教学《对称的美》一课时,我先放映了录像——《各种各样美丽的蝴蝶》为学生激趣,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了自然中经典的对称美。然后在教学中,我又用投影仪演示了剪纸制作蝴蝶的方法步骤,使剪对称图形方法一目了然。并用投影仪展示了多种蝴蝶的纹样供学生参考,加深他们对对称美的认识,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自己心目中的蝴蝶形象。我在教学《小小食品店》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联系平日售货和购物的情景买卖食品的游戏环节。为了创设游戏的情境,烘托游戏的气氛,我根据学生制作食品的种类,更换不同的食品店画面作为游戏的场景。有水果店的、冷饮店的、面包坊的等,并且播放吆喝叫卖的声音,创设与游戏相关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学生根据不同食品店的画面场景,制作出了种类丰富的精美食品。当屏幕上出现不同食品店的画面时,学生兴奋地拿出自己做的各种“食品”,模仿小贩们吆喝叫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就是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手段完美地融合到美术学科教学中,既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得到变革,从而促进教学和学习过程的优化。在信息技术大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当今社会,如果美术教学再局限于传统的口授手传,势必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快乐的假日》的难点是表现人物快乐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我打开精心准备的展示一些开心画面的课件,让学生在回忆、叙述快乐的假日时光时,很自然地被引导着观察人物快乐的体貌特征,并利用课件由远及近地展示人物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让学生充分感知人物快乐时的肢体与表情的主要特征。如开心的时刻鼻翼会撑开,大笑时嘴上翘,还会露出大门牙,高兴时会手舞足蹈„„,并让学生用速写的形式纪录下来。这样的教学形式既直观,又节约了时间,解决了难点。利用这些想象的“原材料”,学生对生活有了更丰富的体验,想象的内容也就越充实,越新颖,这时再让学生画出假日的快乐,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了,美术课堂教育就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美中育人。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就得不断地去探索,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美术学科教育肩负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活动始终要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那么这肯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美术有效性课堂教学呼唤创新精神的课,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去掌握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

第三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摘 要:美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其自身的职能。小学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当前的小学美术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和目标,同时,也是小学美术的教学任务,而要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积极地研究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思想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的变化,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的理念。美术是一门艺术课程,如果过分地专注于技能的训练,那么,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审美的能力就得不到培养和提升。而且,老师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小学美术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地帮助学生进行技能的训练,毕竟,能成为大艺术家的人寥寥可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坚持开设美术课程,是因为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慢慢地形成对人生的正确的认识,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未来社会和未来世界的需求。在这一目标下,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中的理念和思想就应该是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的培养上。所以,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和启发学生去自主探索和思考。

二、增加教学资源

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拓展和增加教学资源。例如,老师在讲述小学美术的过程当中,所使用到的内容不只是现有教材上所提供的内容,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就近寻找和发现可用的素材,可以是教室外面的花朵和小草,可以是教学楼的设计等,老师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又如,学校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的共享,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老师就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寻找课堂教学的素材,这样就将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浓厚兴趣

首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利用想象激发兴趣。想象是学生感兴趣的启发式教学,学生善于遐想,在想象中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想象有时是奇特的,想象出来的事物有点离谱,但却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教师要很好的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利用想象力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时,在师生问好后笔者叹了一口气,有一个学生问我说:“老师您怎么了?”我说:“今天我在上班的路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在过路口的时候堵车了,老师差点上班迟到,你们能想个办法帮帮我吗?”学生纷纷举手要说,其中有一个学生说:“可以设计一辆能飞起来的自行车就能过去了。“这样一来学生一下就被设计多功能型的自行车的想法所吸引,通过想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巧妙应用美术教学技巧

(1)使美术知识具体化。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渗透了一定量的美术基础知识,相对于理解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主次分明的构图》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使用画图或拼贴的方法来说明构图时要把主要的物体放在主要的位置。使用动画课件可以使构图知识具体化:打开动画课件,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导入一些蔬菜、水果、陶罐的图片,接着用移动和自由变换的功能来说明构图的要求,通过不同的演示来说明什么样的构图是合理的,实现了使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化成了具体直观的可视现象,达到了教学的有效性。

(2)使美术知识趣味化。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每一册都有一些欣赏的内容,如水墨、油画、水彩、铅笔、色粉笔、浮雕……对于画种、材料、表现方法教师只能泛泛而谈,或者给学生一张图片说明:这就是浮雕,这就是油画。有了动画课件,教师就可以当场演示、当场制作出不同的效果,并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欣赏浮雕作品时,先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些学生的头像,然后根据需要点击浮雕或油画以及另外的效果,这样学生就可以直接欣赏同一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了,效果很好。

五、勤学多练、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需调动他们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其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就是雷同。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

六、让学生在玩中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色感

对于学生色感的培养,我认为在小学生眼里,做游戏永远是快乐而有趣的,在热烈欢快的游戏中,学生亲身体验到主题活动,并有意无意地观察到主题画面,头脑中印下生动的人物动态形象。当学生的活动感受、形象感受、记忆感受最鲜明时,只需稍加选择,就可确定自己的画面。游戏导入,巧设情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一个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网上的世界真精彩。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新课程最主要的突破点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这些理念,要求我们美术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积极而努力地开发相关的美术课程资源。

总之,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任务,我们美术教师,承担着引领学生发掘美,探索美,创造美的任务,不能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眼下的新一代,是一朵朵花蕾,遇阳光而娇艳,遇雨露而明丽,遇和风而怒放,培养美术学习的兴趣,也是在培养我们的继承者,我们事业的接班人。

第四篇: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随着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观念也逐步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应秉承新课程的改革思想,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并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寻求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美术是小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新课标的实施中,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性尤为重要。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根据高效的教学理念,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组织高效的美术课堂教学,高质量地完成美术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和学习能力。然而,一直以来,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占据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致使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处于低效的状态。如“教师示范画,学生跟着画”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培养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创造想象能力,在评价时则以“画得像”为标准。这样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扼杀了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天####好,也抑制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赏美、创美的潜质都无法激发出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探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非常有必要。

二、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1.主体地位没有真正体现

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多数教师均延用“满堂灌”的授课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乐学性和主动性,难以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只教,学生只学,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对学生单向地灌输美术知识的过程,学生则片面地、生硬地记住了教师对美术作品的理论诠释和一些主观印象,不会自己主动地去感受和体验美术。这样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完全违背了新课标中强调的教学互动,特别是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的教学过程。

2.教师教学准备不充分

小学美术教学是比较抽象的一门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何创设情境,如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节美术课的重要环节。然而有些美术教师课堂教学之前教学目标定位不当,与学生的真实知识基础有很大的差距,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与学生的兴趣点大相径庭,使学生难以产生乐学性。另外,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的环节设计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无法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和理解,及时深入的教学反思也有所欠缺。

3.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欠缺

要想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美术教师有较灵活的应变能力来应对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如学生的问题、授课思维的变化以及

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等等。如果教师不能适时把握,再进行合理调控,通过各种教学模式的变化,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未曾预设的课堂内容进行演绎,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定不会提高的。

4.缺乏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化关注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过程非常重视,认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掌握正确的结论,还要经历多样化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去积极体验美术知识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然而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将程式化的教学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每个角落,排斥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化。这样就无法将小学美术课核心价值集中体现,那就是关注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实际上是对学生美术想象力的摧残和扼杀。

三、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1.教师要有效地备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与舞台相比,讲台更加难站。要想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备课。教师在备课时要钻研教材,深入了解教材的编写体系和内容特点,明确每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针对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和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方法。如合作讨论、情景问答、成果展示等等。教师有效备课还要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各个教学环节不仅要完整,还要层次分明、衔接紧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小学美术课的教具等准备也需要非常充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课堂教学有效。如笔者在上“套色纸版画”的主题课时,除了准备好教具、示范画和相应的教学课件外,还要让学生们课前准备好剪刀、胶水、水粉画颜料、调色盘、硬卡纸、笔等等。没有这些准备工作,课堂教学根本不可能达到有效性。

2.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要想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创建融洽、和谐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了解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使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与学生产生共鸣和乐学性。教师要讲求讲课语言的艺术性,与学生打成一片,甚至可以幽默风趣一些。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教师普遍受到学生的喜欢,课堂教学气氛融洽,教学效率也很高。教师要使学生紧跟着自己的节奏,注意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使学生适应自己,尽力做到与学生思路一致,和谐相处,共同创建浓厚的学习氛围,这是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第五篇:有效教学策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围绕有效教学策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着重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有效教学策略的意义;二是有效教学策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教学策略 有效学习 教学运用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积极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教学必须体现时代特征,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过去,我们在美术教学中死抱住西欧与苏联的一套训练方法,一味死抱素描,要不就钻在中国传统国画的套子里,在技法中磨来磨去,这种教学已太过时了。现在世界美术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术已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作为时代的精神尺度,美术教学必须向前看,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教学的现代审美品位。下面,笔者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实践,谈一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有效教学策略的意义

教学策略的含义: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在教育哲学的区域中,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在教学论的层面上,又侧重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来阐释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现象。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在国内外都在讲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学生学习教材,教材对学生有作用,而学生同时也对教材有作用,这就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解读了教材的内容,从而在自己头脑中建构出一个新的概念,而且建构是和教学同步进行的,学习者的学习完全是自主的活动。所以,学生的学习是自己建构的过程,这种学习是探索性、研究性、理解性的学习过程。因此,有效教学策略就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合作性的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育人思想,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建构,追求新时期条件下素质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统一。在理论学习上,探索三维度的关系(即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把握。

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是:提倡学生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四点:一是教学的着眼点是怎样激励学习潜能;二是不承认差生,只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三是学科教学的注意中心是学科知识的获取过程;四是关注教学个性化走向个性群体化的实践策略。

二、有效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关系,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优化课堂要素的配置,追寻有效课堂学习的基本要素,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学习者要具有高度的学习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学习的能力,衡量自主学习的三个指标是:学习目标的建立、学习方法的掌握及学习评价的实现。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即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针对课堂教学而言,台作学习可以理解为“在教师的指导下,旨在促进学生的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全体学生(包括有学习障碍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各方面技能,使他们具有处处为他人着想、尊重不同观点、能与人合作交流的态度意识。具体有以下五个入手点:

1、从备课准备入手

策划课堂40分钟,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设计。过去的备课主要是从教师的讲而不是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备课,现在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各课。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而且还要进行教学反思。如:各《我设计的服装》一课时,我没有像过去那样让学生去设计服装效果图,因为学生不懂服装设计的知识,即使有好的构思也不一定能表现出来,而是为学生们准备了多种彩色纸和塑料布,让他们在小组里挑选一人做模特,其余同学为他设计“时装”。这样,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考虑,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而且,把抽象的设计过程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把他们的一些金点子和巧妙的构思直接表达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从教学活动入手

“活动一发展”教学模式是作为活动课程教学基本结构提出来的。“活动”即要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发展”即要求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为目标,“活动一发展”即要求教学必须遵循活动与发展的辩证统一规律。构建“活动一发展”教学模式旨在建立一个适应小学活动课程教学的理论体系,正确把握活动课的教学特征,探索其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活动课的特有功能,防止和克服活动课“学科化倾向或形式走过场”,提高活动课教学质量。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实践性、能动性原理与活动课程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提出“活动一发展”的观点,其意义有三层:一是强调活动的实践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实现“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能动过程;二是强调活动的发展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实现改造自我、发展自我的目标;三是强调活动与发展的相互作用,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发挥整体效应。

在教《我设计的服装》一课时,其主要过程如下:

①创设情境。首先从欣赏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开始,然后引导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的服饰特点进行有个性的评价,从而激发起学生自己设计服装的热情,再让学生从本组中选一名“模特”并共同为他“设计”一套服装,引导学生们进入时装设计师设计时装的情境之中。

②产生问题。学生们看着老师提供的一堆彩色纸、塑料布和其它一些废旧材料时,不禁产生疑惑:这“服装”到底该怎样设计?随即就自发地开始了小组讨论。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们已经开始了自主探究;这样的讨论,为学生们进一步的合作提供了条件。

③观察、选择资料。这时,老师出示了一些“穿”了纸服装的洋娃娃。学生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得到了服装设计的灵感;经过再次的讨论,选择了自己小组需要的材料,并拿出初步的设计方案。

④解决问题。在小组取得一致的意见后,立即分工,为这位“模特”设计起来。“模特”也不会闲着,也参与其中。遇到难题,大家再共同磋商、共同解决。

⑤应用检验。各组设计完成之后,组织“模特”们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进行展示、评比。然后,全班同学投票评奖,以此检验各组设计的作品是否优秀。

3、从教师引导入手

优化讲解,重视课堂讲授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倡导简洁、精炼、有效度的课堂指导,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在《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虽然简洁,却非常有效。将本来深奥晦涩的服装设计通过为真人模特设计而变得形象直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4、从评价过程入手

加强教学评价方式的有效性。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在《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评比的策略,学生们进行了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这种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激励,诱导了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系统,引导学生的潜能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总之,教师运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践证明,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实施以上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谢谢你曾路过我的青春下一篇: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