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经济转变选择论文

2022-04-19

摘要: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财政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但是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升级、财政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目前我国的县域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不少矛盾因素的制约。针对目前县域财政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出现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财政经济转变选择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财政经济转变选择论文 篇1:

浅议财政经济良性循环

[摘 要]本文针对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财政经济 良性循环 基本对策

一、当前影响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主要问题

1.财政筹资缺位,非财政筹资越位。财政分配职能弱化,财力过于分散,预算内财力严重不足,预算外财力迅速膨胀且分配无序。到目前为止,就各种行政性收费来说,政府至少没有完全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尽管也有部分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但也由于这些部门的力争而最终还是从预算中列支返还。同时,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未建立起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和财政支出保障机制,财政收入难以满足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就把收费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重要渠道,在国家规定以外巧立名目,自定政策向企业、农民、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征收各种费用。久而久之,收费项目越来越多,收费规模越来越大,最后造成费大于税。这样不仅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扰乱了国民收入的分配秩序,为贪污腐败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温床,而且侵蝕了税基,财政筹资缺位,非财政筹资越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严重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使市场经济的种种缺陷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克服,经济运行的客观环境得不到及时改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包袱最终还是转嫁于财政负担,给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2.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严重挤占了生产建设资金。各类行政事业机构的雍肿和庞大,吃皇粮人数的众多和持续增大,是一个屡次精简之后易犯的痼疾。目前,机构改革尚未让吃财政饭的机构从根本上得到削减;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事业单位进行政机关、企业进事业单位、企业进行政机关的人员继续车水马龙,吃财政饭的队伍庞大不堪。在不少地方,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发工资,个别地方全部财政用于发工资还不够。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严重挤占了生产建设资金,对经济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有序运行构成极大的威胁,制约了财政经济的运行。

3.财政资金投资不合理。首先,对生产建设的投资是各级地方政府争取上级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增补或追加投资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往往是通过投资配额计划把建设项目的框架搭起来,遇到资金供应不足所造成的既成事实,便向上级申报困难,争取上级“开口子”,以弥补地方项目的资金不足,所以地方各级大量出现建建停停的即期“滚动”计划也就不可避免;其二,各级地方政府面对“百业待兴”和辖区内各种旺盛的投资需求,并没有把投资配额计划的安排与动员建设资金结合起来,地方自筹困难重重,最后只好挖财政、挖银行,采取挤、压、凑的办法;第三,许多“首长项目”、“条子工程”、“半拉子工程”的资金缺口,更加深了计划安排的随意性和项目决策的非科学性,特别是经济开发区项目表现得最为突出,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更重要的是已经破坏了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农村劳动力和土地),造成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的财政经济的恶性循环;第四,有些地方政府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把投资利益演变为领导班子或个人的政治虚荣,把建设大型工程看作是政绩显赫的人为标准,而轻视其实际的社会经济效益,较少考虑每一项具体投资项目的不科学、不经济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第五,投资的不合理,造成了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在我国,政府大楼越盖越豪华,各种办公设施在不断地超前更新换代。富裕地区如此,贫穷地区也不示弱,也有着奢华程度毫不逊色的政府大楼和办公设施。特别是在政府资金和财力严重不足,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增加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经常性支出大手大脚,投资性支出严重低效浪费的现象。除了诸如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巨大浪费之外,就是社会公众所急需要的工程和项目,也存在着严重的铺张浪费、人浮于事等弊端。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浪费了社会公众的钱。一方面社会需要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另一方面有大量财政资金在不断浪费,必然使财政经济难以良性循环。

二、促进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基本对策

1.完善财政职能。树立大财政的理财思路,把财政问题纳入整个经济发展的大局,不能单纯地在收收支支上做文章。作为国家作用于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杠杆,财政部门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和理清各杠杆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着眼于财政经济的大环境,把对经济发展和循环过程中的引导和调节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按照市场经济赋予的财政职能,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由财政、计划、金融三方面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财政与经济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形成一种职能配套、责权利对称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和壮大经济实力。

2.加快财源建设。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是实现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财源建设在可能的条件下,必须按照财政办工业,抓企业,活商业,具各业的发展思路,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树立效益观念,把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扭亏增盈作为财源建设的工作重点。二是促进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巩固基础财源。在保证各级财政不断增加农业投入的同时,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培植农业财源,大力推广科技兴农,有重点地选择扶持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乡镇企业,制定合理政策,适当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农副产品商品率和附加值,实现农副产品转化加工增值的新突破。转变农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同时,减轻农民负担以提高生产积极性。三是把第三产业这一新兴财源培植成为主导财源。第三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应积极支持和鼓励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的发展,通过加快市场建设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和交通运输建筑业的发展。四是培植外向型财源,要利用各地的自然资源,生产出口产品直接创汇,积极拓展外贸领域,为增加地方财源和财政收入,开辟重要途径。

3.强化税收征管。加强收入征管,防止收入流失,坚决堵住跑、冒、滴、漏,严禁违反税法的包税行为,只要有税源,就要严格依法征税,从严控制税收减免,把该收的税坚决征收上来,做到及时足额,应收尽收,保证财政收入有效、稳定的增长。广大财税人员要牢固树立“为国收税没有错,有税不收才是过”的思想,要进一步确立财政在社会分配中的主渠道地位,在理顺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国家与个人分配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目前财政部门尚未介入分配的行业的税收征管,如证券交易、土地批租、房地产开发、转让、电子商务等,制定与《税收征管法》相配套的综合征管法规,开辟新的税源。积极推行纳税申报制和税收代理制,实行征管公开化、社会化,堵塞税收漏洞,取缔非法收入。此外,在依法大力组织收入的同时,要保证财政收入的真实性,严防虚增虚列财政收入的现象,不该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坚决不纳入预算管理,以提高财政的运行质量。

4.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支出管理的改革,实现支出结构的优化,切实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是实现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必要步骤。优化支出结构具体来讲就是要努力做到“三个保证,三个严控,三个提高。”三个保证,就是保证人员工资发放;保证政府行使职能所需要的基本支出要求;保证农业、教育、科技支出达到有关指标的要求。三个严控,就是严格控制一般非生产性支出;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口的增长;严格控制生产流通中的各种财政补贴,要在认真清理的基础上,逐步削减或取消。三个提高,就是提高财政生产建设性支出比重;提高人均支出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5.积极推进费税改革。积极推进费税改革,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和基金,将部分具有税收性质的费改税,把不宜改税的收费和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使收费“退位”和收税“补位”。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主体多元化,规范国家财政收入,完善财税管理制度,为实现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创造良好的条件。

6.健全财政法规。建立健全财政法规体系是实现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先后颁布了一大批财政法规,为维护正常的分配秩序,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就必须高度重视财政法制建设,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财政法规体系和有力的监督体系。把改革当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我们的财政运行进一步纳入法治的轨道。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建立起有效的财政监督机制,实行日常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的财政监督体系,为实现财政经济良性循环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作者:刘世刚

财政经济转变选择论文 篇2:

对推动县域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 要: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财政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但是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升级、财政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目前我国的县域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不少矛盾因素的制约。针对目前县域财政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出现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县域财政经济 可持续 对策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组成部分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财政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然而受到财政管理体制不健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等内外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县域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反过来约束到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对此,我们需要把实现县域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放在县域经济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促进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促进财政经济收入可持续增长

1.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促进经济总量增长。财政收入不高,可利用的财政收入较少是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根本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促进县域经济总量的增长。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大部分县域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地区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对此县域地区需要利用好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首先需要保障县域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并做到合理规划土地资源的的利用,科学统筹土地资源需要。在利用土地资源时以项目定用地或投资定用地作为首要目标,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把特色产业园区或工业区作为优先发展的对象,发挥县域土地资源的优势,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此外,县域还应积极引进投资项目或政府重点建设项目,通过投资与项目建设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引进投资项目或建设项目时,需要考虑本县域未来的发展需求、规划并结合自身的优势,在选择项目时最好站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高度上进行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市级、省级的重点发展项目,将县域的经济发展纳入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其次,要优化投资项目,在招商引资或建筑政府重点工程时调整本县域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同时加强项目与本县域产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延长相关产业链,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进而扩大县域的经济总量,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

2.促进一、二、三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县域经济在促进农业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在确保粮食用地的前提下,县域可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采取企业加基地或者是企业加农户等模式,加强县域企业和农民之间的联系,甚至可以将县域的招商投资项目与特色农产品基地结合起来,将本县域的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大企业三者有机集中起来,实现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为本县域增加财政收入。要实现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县域首先要支持并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支持引导等多种途径实现传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改造。此外,面对合适的产业需要适当延长部分产业的产业链,增强支柱性工业的集聚效应,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辐射作用。将延长产业链与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实现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第一、二产业相比,县域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慢,对此需要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在引进相关投资项目时,优先引进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加快县域的第三产业发展。通过合理规划,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等渠道加快电子商贸、物流行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创新财政管理,健全财政体制

1.适当扩大县域政府的财政权力。财权是县域政府实现其职能的基本保证,而地方税收体系与县域的财权紧密联系,地方税收体系的健全有利于保障县域的财政收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健全地方税收体系,首先需要建立县级财政主要税种。县级财政税种的建立可以保障地方政府拥有稳定的财政收入,减少对上级政府的财政依赖,并且在财政支出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其次,需要扩大县级政府的税收权力。在确保国家宏观调控实现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选择权等权力,令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县域的具体情况作出适当调整,从而推动县域经济更好地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2.完善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县域政府需要加快建立起公共财政体系,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突出其公共建设之能,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教育、文化和卫生等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除此之外,在支出财政资金前,县域政府需要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严格审核预算编制程序。在制定财政支出政策前,需要听取民间智库的意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和建议,采用滚动预算的财政支出模式,以保证财政支出政策具备连续性为目标。最后在管理财政支出过程中,需要强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意识,以“成本—效益“为评估指标,加强对财政支出,尤其是投资性的财政支出的评估,从而减少盲目、不合理投资,重复建设等不合理支出,节约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完善风险预测与责任追究制度

1.进一步完善风险预测系统。由于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财政风险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对此县域政府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财政风险预测警告体系。县域政府在建立和完善财政风险预测警告体系时可以针对直接显性风险、可能显性风险、直接隐形风险和可能隐形风险这四种不同的财政风险分别建立不同的预测系统。其次,县域政府还需要做好相关的数据收集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从而提高风险预测警告系统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再者,根据建立好的模型与指标,监测好各个领域的风险走向,尽可能将风险的可能性、隐形性转变为直接性和显示性,便于更好地对财政风险进行监测,降低财政风险,保障县域的财政收入。

2.完善相关考核评估制度和追究责任制度。完善县域政府官员的考核和评估制度,有利于提高政府各方面工作的效率,从而减少不必要、不合理的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县域政府官员的考核和评估制度,需要将县级政府的所有官员,包括党政领导和政府领导干部等官员一同纳入整个考核和评估的体系当中,让老百姓成为评价和考核的主体,让政府工作得到老百姓认可。此外,要进一步规范考核和评估制度,使其为一个完善、科学、民主和合理的体系,科学制定考核和评估的内容,完善考核和评估指标,不再将经济效益作为单一的指标。与此同时,还需要更新考核和评估方式,做到集中性考核与经常性考核统一,以经常性为主;做到领导考核与老百姓考核统一,加重老百姓考核的比例;做到人事部门考核与社会中介机构考核统一,加大社会中介考核力度。

四、结语

县域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县域财政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将有力推动我国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目前我国县域财政收入较低、财政风险逐步加大和财政负债高等问题,县域政府需要加快促进财政收入、创新财政管理、健全财政体制、完善财政风险预测警告系统以及完善考核和评估等制度,从而促进财政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维现. 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

[2]蒋斌. 我国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

[3]赵晓穎. 推动县域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2013,44:95-96.

作者:王清海

财政经济转变选择论文 篇3:

基层人大工作与政治文明建设大家谈

滕修福:县级人代会无须再设立临时审查委员会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人大常委会滕修福撰文说,在地方组织法第五次修正之前,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自治县)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人代会预备会议上一般都要设立2个临时的审查委员会。设立议案审查委员会,以承担在人代会期间对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进行审查报告;设立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以承担对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进行审查报告。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地方组织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正,增加规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需要,可以设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地方组织法第三十条新增规定)由此文章认为,县级人大依法设立专门委员会后,在县级人代会的预备会议上,就没有必要按惯例再设立这两个临时的审查委员会了。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以上各级人大一般不设立这两个临时审查委员会。关于代表议案的审查,是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法定基本职能。宪法第七十条第二款规定:“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议案。”依据宪法,全国人大组织法第三十七条进一步细化了各专门委员会五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审议议案”“提出议案”“审议规章、法规”“审议质询案”“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等。地方组织法第三十条对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也予以了明确,即在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议案”,对“同本委员会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依法可见,设区的市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依法提出的议案,可以由相关联的人大专门委员会来依法“研究、审议”,向大会主席团提出审查报告。因此,就没有必要再设立临时的议案审查委员会了。关于计划和预算的审查,是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法定职能。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专章就国家计划和预算的审查报告,明确规定由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人代会召开前一个月进行初步审查,再在大会期间进行审查,并综合代表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向大会主席团提出审查结果的报告,主席团通过后印发会议,表决通过计划和预算决议草案(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之规定)。省一级人大议事规则一般也是依据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相关规定,对计划和预算的审查报告,明确由省一级人大财经委来承担。以此类推,设区的市级以上各级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承担对本级计划和预算的审查报告之责,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文章认为,依法依规,计划和预算的审查可以由常设的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来承担。那么,县级人代会期间的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如何来审查呢?笔者认为,依法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实现。(1)依法可以设立专门的议案审查委员会。依据地方组织法第三十条之规定,县级人大“根据需要,可以设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因此,县级人大根据需要,设立专门的议案审查委员会,属于“等”的法定表述范畴,于法无悖。即不是每次人代会预备会议上都要临时设立议案审查委员会和通过议案审查委员会成员名单,而是按专门委员会的架构设置,实行届期制。(2)通过依法“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来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因此,新时代县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设置,不能仅仅限于设立法制和财政经济这两个专门委员会,要依法在“等”上下功夫,来进一步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设置,优化其组成人员结构。这样做,正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新要求的具体体现。文章认为,可以在县级人大常委会设立相关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再增加设立诸如城乡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农业与农村、人事代表选举等人大专门委员会。这样一来,通过县级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完善,代表议案的审查就有了相对应的人大专门委员会来承担,若再设立临时的议案审查委员会也就多余了。

卢鸿福:一年两次人代会还需认识提速   在某县乡人大干部培训班分组讨论会上,一名乡镇人大主席提出,乡镇人大每年召开两次人代会是多此一举,没有必要,除了例会之外,人代会怎么开、开什么内容,都不好把握。令人遗憾的是,该人大主席的意见却引起大家的共鸣,认为这样的要求不切合乡镇的实际,不了解基层的情况。湖南省娄底市人大常委会卢鸿福撰文说,2015年,中央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一般每年举行两次。这意味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两次,已经从实践层面上升到了制度层面。在此之前,一些地方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如重庆在乡镇人大推行季代会制度,即每季度召开一次人代会。然而,全面实施乡镇每年两次人代会,在一些地方还存在认识误区,有的认为乡镇人大机构不全,职权不清,召开两次人代会没有必要;有的对新增会议如何开、如何确定议题,心中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有的认为增开乡镇人代会的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作用不大,效果不佳,劳民伤财,多此一举。众所周知,乡镇没有常设机构,之所以未设置,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乡镇是我国政权的最基层,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经常、最广泛、最直接,群众对乡、镇政权的工作也最了解、最关心,因此,乡、镇政权应当有更多一些民主,应当更多地发挥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的作用,以便能够更充分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不宜层次过多。二是乡、镇的管辖范围相对较小,人大代表数量较少,召集人大代表开会比较方便,凡是应当由国家权力机关讨论决定的问题,有条件召集人大会议集体讨论决定。三是乡、镇政权的主要任务是执行法律、法规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定、决议、命令,需要由鄉、镇人大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相对较少。透过立法原意,我们不难看出乡镇人大职权的行使、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形式来实现。为更好地发挥乡镇人大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法治国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根据中央文件精神,新修改的地方组织法,赋予了乡镇人大主席团在闭会期间的一些职能,如每年选择关系本地区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有计划地安排代表听取和讨论本级人民政府的专项工作报告,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开展视察、调研等活动;听取和反映代表与群众对本级人民政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但是,主席团这些职权是有限的,是辅助性的,是为开好人民代表大会服务的,重大事项的决定决策只能通过乡镇代表大会才能实现。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都强调,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乡镇人大是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权力上,有着最基础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作用。开好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调动乡镇人大代表的积极性,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统一起来,让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人民代表制度的本质特征在基层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这是既是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制度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因此,对一年召开两次人代会,必须提高站位,提速认识,敢于担当,不辱使命。这不是想开与不想开的问题,而是必须开好开出成效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毋庸置疑。

赵立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甘肃省金昌市委党校赵立霞撰文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城乡融合的新提法,重塑城乡关系, 走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那么在这个关键阶段,如何利用“城乡融合”这个新的抓手来实现乡村振兴?一要做好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乡村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加以重视,一是在“十三五”规划中调整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由强调增长导向的规模比例关系向强调效率导向的产业融合和产业质量能力提升转变。二是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渗透融合。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契机,推动智能农业发展,培育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业态,促进跨城乡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提供公共服务。三是进一步放松管制,促进来自工业和服务业的现代生产要素与农业融合,进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二要做好人才融合。要振兴乡村,必需要有人才走入乡村,做到城乡人才大融合。一方面要继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融合和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稳步有序市民化的长效机制,提高城镇化质量;另一方面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农村的产业留住人,让农村的环境吸引人,特别是让一部分青年人“留下来”,为此,就要打破城乡人才资源双向融合、流动的制度藩篱,畅通智力、技术、管理的下乡通道,建立激励融合机制,把有志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类人才“引回来”,让城里想为乡村振兴、为家乡做贡献的各界人士融合到农村,使之有为有位,成就事业,能够融合到参与乡村振兴的渠道和平台上,为乡村振兴大展身手。三要做好文化融合。可以将发展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相融合,作为带动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形成“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格局,打造产业融合品牌,构建出具有区域性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实现城乡产业发展融合,让城市与乡村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城乡融合,需要城乡互补,也可以让乡村文明融入城市,农村需要把乡村文明传递到城市,并通过这种传递,把乡村人口转入城市锻造,从而反哺乡村。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富强、农民安居乐业,实现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交融互补,开创时代文明新的里程碑。四要做好生态融合。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的生态治理体系既是历史形成的机遇,又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有着内在合理性,还有着外在可行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间的矛盾,破解包括生态治理在内的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协调、不充分问题,依然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现实性命题。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是相互补充、互为依存的唇齿关系,弥补生态建设缺口,特别是补上农村环境治理的短板,改变原有以城市为中心的条块分割式治理模式,实现城乡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对城乡生态治理的整体状况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五要做好要素融合。当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还存在缺陷,必须围绕强化要素融合供给,抓住关键环节,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积极引导城市人才、资本、技术下乡,激活乡村一池春水,汇聚乡村建设强大合力。

上一篇:音乐师资声乐教育论文下一篇:法律认识错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