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传媒专业课程体系发展历史与现状探究

2022-09-11

一、我国高校传媒专业建设发展历史

(一)我国媒介溯源

我国最早的报纸叫“邸报”。汉朝,各府郡在京城设立的办事机构称为“邸”,负责搜集朝廷各种信息传给太守。信息写在竹简、布帛上,被称为“邸报”。属官方报纸,供官员阅读。唐朝,版图增大,印刷业相对发达,信息沟通更为重要,邸报的形式更加规范,内容更为丰富,刊登皇帝在朝堂上的一切行动和举措。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邸报、最早的报纸就是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的我国唐代光启三年(887年)的敦煌唐归义军《进奏院状》[1]。

《中外新报》是我国近代的第一份报纸,1858年在香港创刊。1873年创刊的《申报》和《昭文新报》,都属于我国较早的报纸。《北洋官报》是我国最早发行的官方报纸,1901年8月创刊,1903年由天津邮政总局邮发,是我国最早邮发的报纸。1905年,刘仲伦摄影的京剧《定军山》电影纪录片诞生,标志着我国电影事业的开1923年底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我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视台,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它是我国第一座政府出资办的广播电视台。抗日战争爆发前,各类广播电台发展迅猛[2]。

以上可见,我国近代新媒介的发展也还算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从事媒介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行业界限也越来越鲜明,各类书局、报社、电台不断涌现,促进了高校开设培养传媒人才的传媒专业[3]。

(二)我国高校传媒专业建设溯源

1917年,北京大学首开先河,聘请徐宝璜教授为北大的文科类专业院系学生开设了第一门新闻学选修课课程----《新闻学》,介绍领先世界的欧美新闻概况以及新闻学理论。北京大学因此享有“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之摇篮”的声誉。在高校兴办新闻科系的高潮中,1924年,燕京大学成立了新闻系,出资和发起人主要是美国新闻界的朋友。该系几经周折,曾一度停顿,1929年得到恢复并稳定下来,发展很快。解放后,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北大、燕大、人大新闻专业几经调整,最终在1977年恢复高科以后,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于1978年并归人民大学[4]。

经国务院批准,1959年4月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成立,成为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新闻传媒人才的学院。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自此中国传媒大学成为我国传媒院校中的龙头老大。

1977年恢复高考后,各省市地方院校也积极发展传媒专业,一般都开设有新闻学、广告学、影视编导等专业,以适应时代需求。

二、我国高校传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发展史

(一)民国时期

1918年秋,由邵飘萍提议,校长蔡元培致辞,成立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研究会以“灌输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才”为宗旨,将新闻的范围、选题、编辑、采集、新闻纸、新闻通讯法和通讯社作为研究会的主要研究内容,强调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和保持新闻品格,据实报道,反对公众媒体刊登猥亵纪闻和黄色广告。

燕京大学自1924年开办新闻系以来,虽历经周折,但至1929课程建设基本得以完善,设有写作、照相、编辑、管理、采访、印刷、新闻学原理等课程,《燕大周刊》的新闻副刊由新闻系师生承编,并与《燕大周刊》合办燕京通讯社。燕大新闻系体制设施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完备的,因此被称为“远东方面最新式而设备最完全的新闻学校”。

(二)解放初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了对新闻教育战线的领导和有计划的规划发展,教育部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燕大新闻系合并到北大中文系,更名为编辑专业;后来又调整并入人民大学新闻系,再后来人大被撤消,新闻系不复存在。1971年9月北大新闻专业几经周折,获批恢复。但这一时期的新闻教育受极左思潮干扰,很不正规,对于专业建设及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发展停滞不前。

(三)恢复高考至今

1977年全国高校恢复招生,北京大学新闻专业重新开始招生。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欧美发达国家一批与传播学相关的书籍被介绍到国内,传播学开始被国人所认识,作为一门学科,全国各地许多综合院校陆续开始开设传媒专业,学科建设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得到长足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专业的传媒院校,其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专业设置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艺术学为核心专业,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涉及传播学的各个领域。

三、我国高校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传媒专业课程体系大致划分为四个板块:一是以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的通识类课程;二是以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媒介融合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的专业类课程;三是以广播电视、媒介融合技能为基础的实践类课程;四是以培养综合思维能力、专业工作基础的实习类课程。

(一)通识类课程

是传媒人才培养审美素养课程体系的主要学科方向,此类课程一般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主要有:社会学概论、艺术学概论、公共关系学、传播学原理、经典视听作品赏析、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分析、受众心理研究。199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作出具体规定。

但作为通识课程,各个学校都以选修形式开课,如此就会出现有一定数量比例的学生没有学习到相关课程。

(二)专业类课程

通常设置为专业主干课程。此类课程多数为应用理论,如广告策划、中外新闻史、新闻写作媒介伦理与法规、传媒经济学、新闻伦理与传媒规制、图形设计、创意思维、测量与问卷设计、定性研究方法系列、市场营销、新闻理论、媒介测评等,此类课程对专业学习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三)实践类课程

课程体系中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主要课程有导演创作、影视表演艺术、舞台美术设计、剪辑艺术与技术、数字制作技术、影视制片管理、剧本创作、电视传播概论、电视采访报道、电视写作、速写、空间设计元素、视觉特效、电影美术设计等等。此类课程操作性强,专业方向鲜明,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实习类课程

课程体性文理交融,对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掌握程度要求较高,课程的学习检验学生的整体综合水平。课程主要有:现场直播理论与实务、广告实务、编导实务、游戏项目管理、数字影视包装、大数据应用等等。

四、对传媒专业课程体改革的建议

网络时代,搜索引擎、网络新闻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应用,使用率均在80%以上,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对各类文化信息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人才培养方式与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势在必行。

(一)加强通识课程的权重比例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的知识掌握现状,学生对于通识课程不够重视,在历史人文知识领域相对欠缺,阻碍了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发展,同时调整权重比例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结构合理化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二)加强专业实践课程权重比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水平远远跟不上发展的步伐,课程体系实操课程的增加有助于增强学生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

五、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对于大学生的教育首先要有科学的学科体系,传媒人才的培养更是决定这将来社会的舆论导向,媒介新闻与信息生产的品质尤为重要。

生产高品质新闻与各类信息需要文化素养全面型的传媒人才,高校要培养适合网络时代发展的传媒人才,必须优化当前的人才培养文化素养课程体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摘要:众所周知,传播媒介包括人们熟悉的各种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广播等。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类新新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培养与时俱进的传媒人才成为各类传媒院校的时代重任。当下高校传媒专业课程体系是否符合时代与市场发展的需要,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我国高校传媒专业课程体系发展历史与现状做出分析,为课程体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传媒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https://baike.so.com/doc/5415272-5653417.html.

[2] 岳希亮.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体素养的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10):17-18.

[3] 赵慧彩.从传播学理论素养教育视角看高校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J].艺术科技,2016,(05):15-15.

[4] 赵敏恒.外人在华的新闻事业[J].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1932,(2):148.

上一篇:中职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下一篇:浅议档案信息资源存在形式及其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