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论文

2024-05-09

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论文(通用13篇)

篇1: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论文

浅谈构建知识体系的二轮复习模式

经过一轮比较细致、全面的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较大的巩固和提高。一轮复习的目标是对课本知识的梳理,加强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仍有疑问的知识点、要求每个考点逐一过关。二轮复习则是建立在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是实现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复习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只满足于对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上,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导致一轮复习下来,各知识点仍是孤立的、零散的,缺乏整体感、系统性。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发现要用的知识在短时间内却调不出来,这也是由于对所学知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分类整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教给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使学生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才能在解决问题时迅速地、有效地提取知识,在一条路走不通的情况下,能根据网络结构找到其他的途径。这就要求在二轮复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归纳和推理能力,把学生所学的知识由“点”连接成“面”,并在二轮收尾时将“面”变为知识体系,以适应高考对知识、能力方面的考察。怎样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呢?

建立知识体系就是要将零散的知识串起来,建立起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在构建体系时,可以采取联想的方法,以章为单位梳理知识,注意内在联系和规律,也可以将几册书中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看看每个知识点都涉及到哪些内容,相互之间有哪些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然后用分枝法、辐射法、图表法等形成知识网络图。例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酶,细胞膜,光合作用的过程,DNA的复制,转录,mRNA,生产者等。同时也要注意总结在哪些交汇的知识点上容易出考题,进而进行综合性训练。构建知识体系时,可以师生一起构建,也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此时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后课上展示,或课下张贴展览。

在构建生物知识网络体系时,要善于抓住主干知识,突出重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现代生物技术都是必考考点;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免疫等知识点,也不可忽视。对于一些难点,在知识点掌握到位的基础上,还应再找

一、两道典型例题练习一下,以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

篇2: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论文

段元波

摘要:“订单教育”目前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模式,如何从政府、学校、企业这三个方面为“订单教育”提供物质和政策保障,从而促进“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良性发展,是文章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认为加强政府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力度,提高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以及进行“订单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几个关键问题。

篇3: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论文

一、高职高专教育“双证书”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推动高职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要求的重要举措。早在1998年, 国家教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详细说明了要逐步推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2004年, 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又强调要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些法规为高职高专教育指明了培养方向, 明确了教育模式的任务。

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进步, 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我国高校扩招之后,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因此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 摆在各大专院校的面前的问题便是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而“双证书”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还可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及就业形势选择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在手, 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实力, 现如今, 许多外企出于用人成本的考虑, 希望招聘来的员工能够立即顶岗工作, 不愿再花时间、金钱、精力去进行岗前培训, 所以在招聘人才时也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前提条件。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职业能力的证明已经成为学生就业的“准入证”, 是用人单位聘用的重要依据, 在目前人才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 有了文凭证书, 再考取一个职业资格证书, 对求职就业大为有利。

由此可见, “双证书”培养模式是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最佳方案。它即能体现高等教育“高”的要求——文凭问题 (理论知识问题) , 又能体现职业教育“职”的特点—职业资格证书的问题 (实际操作技能) 。二者达到完美结合, 就可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从而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书”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是:依据“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根据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将知识体系构建、职业能力培养和全民素质教育相结合。建立以“应用”为主旨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分层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能够胜任外贸、合资企业的涉外商务、语言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三、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群, 确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教学目标是教学应达到的标准。在对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时, 我们首先进行了市场和行业调研, 了解市场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根据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进行论证, 将商务英语专业分为两个职业方向:一是国际贸易方向, 目标是培养满足国际贸易业务员, 单证员, 报关员, 外事接待, 翻译等岗位需求;二是涉外秘书方向, 目标是满足秘书, 行政管理, 办公室文员等岗位需求。每个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职业标准, 反映了相应的职业知识与能力要求, 也都需要若干个课程支撑, 据此我们首先把涵盖职业标准的职业证书指向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向商务英语专业通用岗位群的英语语言应用技能, 包括BEC中级, 国际商务英语等级证书。另一类指向商务英语专业两大职业方向的专业技能:即综合文秘技能 (包括国际商务秘书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 和商务技能 (包括国际商务领域的某一个或几个工作环节技能的五种证书) (如表1) 。

四、围绕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内容, 构建课程体系内容

在全面了解行业和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细致分析各类资格证书的基础上, 我们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大纲作了全面的解读和分析, 在“双证融通”的专业课程构建中, 确定以文秘、商务和翻译三大岗位群为基础形成专业课程体系模块, 即:英语应用技能模块、商务技能模块、综合文秘技能模块, 通过课程模块体现对就业岗位的支持。三大课程模块下建立若干个子模块, 一方面, 面向专业岗位 (群) 的多种职业方向, 抽取出职业岗位 (群) 需要的共同知识和技能, 组成专业通用课程, 形成专业基本技能模块;另一方面, 在专业基本技能模块的基础上, 根据各个职业方向不同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职业能力要求, 按照“双证书”培养模式的“必需、够用”、“实际、实用、实践”原则, 组成职业方向课程, 形成专业核心技能模块, 每个模块都开设必修课、选修课课程, 其教学内容与商务英语专业所涵盖的职业资格标准内容形成了良好的对应关系, 将职业标准纳入教学计划, 将鉴定内容渗透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环节之中, 将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点要求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 使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充分实现课程模块与考试大纲的统一体, 即课证一体。同时, 以实践性环节为中心线索, 开展校内外实训, 将实践教学环节串接各个教学模块, 使不同模块既分工明确, 各有侧重, 又相辅相成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整体, 构建以商务背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主体, 涵盖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资格培训的职业型、模块化、递进式的专业课程内容体系。 (如表2)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相应职业的知识与技能, 还应具备职业道德、创业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建立了上述专业课程体系后, 为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为人处事能力, 我们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 将公共必修课按教学进程纳入了课程体系中。这样, 我们就构建了既能保证国家高职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 又能给学生指明择业具体方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总之,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书教育融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急迫要求, 确保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两个证书的水平, 以此同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 适应了就业导向的需要。我院围绕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所构建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保证了高职商务英语课程内容的职业能力化趋势, 是可以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是能保证国家高职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 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能为用人单位培养合格人才的科学合理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金郁.构建以模块教学为特色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12) .

篇4: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论文

关键词:应用型 工程管理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b)-0138-01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下设置的一个专业。该专业整合原专业目录中建筑工程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物业管理等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精通土木工程技术,具备与工程管理有关经济、管理、法律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士木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如何办好这一专业,从而更有效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较强高素质工程管理人才,是摆在国内已设置该专业高等院校面前一项具体而又艰巨的任务。由于国内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正式开设时间较短,基本上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实际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上尤为突出。因此加强本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使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面向工程、回归工程,加强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现状

围绕工程管理培养目标,大多数院校所开设实践教学环节通常有以下4个方面。(1)技术类环节: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等等;(2)经济管理类环节:项目可行性评估课程设计、房地产策划课程设计、招投标课程设计、安装工程预算课程设计、房地产估价课程设计等等。(3)实习类环节:认识实习(工程调研)、生产(工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等;(4)综合类环节:毕业设计及答辩、课外实践、专题讲座和专题调研等等。

2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存问题

2.1 本科教育实践环节所占比重过少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以及客观条件约束影响,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环节占总课时比重过少。国内高等工程教育与国外大学在理论教学环节上差距不大,但在实践环节上有较大差距。国外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40%~50%,而我国大约只占30%[1]。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比重失衡,导致学生对所学理论无法很好地联系实际加以消化吸收,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2.2 实践课程的设置相互孤立未形成完整体系

从前文列出的实践教学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中可以看出各个实践课程的开设虽然都是针对于工程造价的计算与审计、工程决策、工程项目管理,但是各实践课程之间存在“课间断层”,不能让学生感知工程全过程中的阶段联系性。如土建装饰工程预算与招投标文件编制以及造价软件的应用教学环节中,既有重复内容也没有重视课程之间的衔接,课程孤立实践教学,使得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失去完整清晰的脉络。而且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的内容有很大部分重叠,由于内容重复,本来实践教学的时间就非常有限,使得在这个环节的教学效率大大降低。有些高校由于受师资力量和客观条件的约束,安排课程的顺序不能按照实际工程的进度进行,更加剧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的模糊化理解。

2.3 实践课程教学未能面向工程实际

实践环节教学应承担三方面人才培养任务:一是巩固和深化土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二是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三是综合性训练[2]。但是现在大多数高校实践教学模式还只是停留在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试验等层面上。但是对于实体工程中项目全过程管理、施工过程管理、工程招投标还是没能深入涉及。另外,实体工程的时间跨度通常都有数年,多数实践环节教学仅仅只有几周时间,这使学生无法对项目全过程的管理有充分认识。

3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1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模块化的可行性建议

新形势下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新要求是:不仅传授给学生工程管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是培养他们工程管理职业能力,这里职业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如何解决问题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活动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根据此要求,对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分解成四个教学模块即为:实验模块、实习模块、课程设计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对分解后四个实践教学模块實施项目教学法,转变传统实践教学方法,把每个模块实践教学内容融入到精心设计项目中去。这种实践教学方式转变,可以解决传统实践教学种种难题。

3.2 与有关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高校通过与一些工程管理企业建立固定产学研合作机制,挂牌成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利用自己知识、研究资源优势服务于企业,利用企业实务资源解决实践教学场地、环境及实践指导培训事务性工作。校方要考虑到学生未来择业方向,和相关企业合作,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对学生展开培训。

3.3 整合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效用最优化

校方要根据实体工程进展顺序,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使得整个实践教学形成完整地体系,剔除从前实践教学中重复环节。还要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工程管理专业模拟教学工程管理信息实验室建设。

4 结语

实践教学是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重中之重,做好实践教学是一项十分艰巨系统工程。本文立足目前实践教学实际,从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出发,提出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模块化的可行性建议和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教学思路。希望最终实现提升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立,刘国繁,厉雅萍,孙胜粼,李淑敏.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3):85~87.

篇5: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论文

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针对化学师范生提出三个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目标式分类培养的设计,确定了三个精细化的具体方向定位、培养目标和实训内容,构建了实施路线、教学数据分析平台及质量保障体系。经过实践和数据分析,形成一套学生精细化实训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配套运行操作平台和管理办法,应用于学生的全过程培养。

关键词:化学;实训;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89-02

一、引言

??新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革除传统师范教育实践能力训练不足的弊端,不断提高实践育人水平,是当前推进师范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突破的重要课题[1]。

从高等教育全局看,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是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以后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化解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危机的办法,是在充分认识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全新的高校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资源配置的新机制[2]。通过建立数据分析及反馈互动平台,可有效地跟踪实际教学的效果,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模式,也会对师范与非师范的培养同质化问题有预判和调整。从师范教育看,根据调查和统计发现,在学校发展不断扩大过程中,师范大学面临教师教育定位、师范与非师范平衡、资源重新配置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培养过程中便凸显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等问题[3]。为保证化学(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培养方向,提高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提出三个精细化的培养模式。再经过一系列辅助的配套措施和运行过程来实践,不断完善整体框架和设计方案,将会形成一个新的培养机制或教学模式。

二、三个精细化培养模式

1.学生录取实行“三位一体”招生: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成绩的“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和综合素质,选拔适合化学(师范)培养目标的学生,保证和提升本专业生源质量。

2.实行“三段一标”实训计划:设立一个总目标,下设分类具体实施目标,以目标为方向,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设计实训路线,每段确定一个人才成长实施目标,让每位学生从进入本专业就清楚知道所要学习的全部课程和技能,每个阶段应具备什么能力,在毕业时完全达到培养目标中所规定的各项培养要求。

3.按“三个一批”分类培养:化学(师范)专业主要为中小学培养合格教师,但同时也注重化学及化学相关知识技能、科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按着由多到少的倒三角结构,分类培养一批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一批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或其他工作的人才,一批相关专业的高端研究精英,同时,实现“三个一批”就业。

三、质量保障体系

三个精细化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改进形成。由于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地域特点和目标定位等方面有特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系统设置不易过细。因此,根据全面质量管理和相关教育理论,构建三个精细化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基于目标的运行系统又分为条件保障子系统,管理保障子系统和学生发展保障子系统。

体系的内容包括:准确的专业定位,明确的培养目标;实验室,师资队伍,教学场所,实践基地等条件保障;系列制度建设和执行;实践训练路线设计;全面、准确、及时的教学信息收集和整理,评价结果及整改要求及时反馈,目标完善等。这些内容通过一系列教学管理措施、网站发布,互动和辅助统计分析软件来实现,形成完整的质量监控和保障的体系。

四、措施和成效

1.三个精细化过程的实现实例。制定化学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手册,手册内容包括:目标设立,实践路线,课程设置,成长记录,取得重要成果,评价,目标实现等。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按着理论和实践路线图进行训练,到大四年级进行择业和反馈。比如,在实践环节上,进行实践基地建设,增加小型板书训练场地,微课训练基地和多学科科研训练基地。根据实践的类别,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完善实践评价。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针对三个精细化的内容和及培养目标建立网站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和反馈,完善专业目标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收集和录入、自动分析和反馈、信息发布和互动等。这个辅助工具是把全过程培养建立在保障系统内,可查阅所有管理文件,分析过程培养的进展,公布就业信息和状况,收集反馈结果等。通过数据分析掌握教学条件,学习评价结果和计划执行情况,不断完善计划和修改目标方向。图3显示了数据采集,分析和运行的界面,通过过程管理,保障教学效果和目标的实现,并为后面的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和三个精细化内容实施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为提高质量提供基础。

五、结论

三个精细化的培养模式为化学师范生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三位一体”、“三段一标”和“三个一批”结合质量保障系统的具体实施,可有效地实现设定的培养目标,对不断提高化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有显著的意义。经过不断地完善,三个精细化培养模式也将对推动其他专业的建设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篇6: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论文

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内涵、建设现状及模式的`深入析论,揭示了现代高职电气专业教学的开放性与工学结合内涵的内在联系,阐述了以工学结合建设为基础的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特色和品牌,是提高高职电气专业发展原动力的重要途径.

作 者:赵静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山东淄博,255013 刊 名:科学与财富 英文刊名:SCIENCES & WEALTH 年,卷(期):2010 “”(7) 分类号: 关键词:高职   工学结合  

篇7: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论文

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学生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建立与这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本文结合当前实践教学评价现状,对学生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作 者:杨银辉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12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 学生 实践能力 多元学习评价体系

篇8: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论文

近年来, “C D IO”作为国际高等教育模式改革的一项最新成果,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它推动了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完善, 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人际合作能力以及工作适应能力的提升,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程实践能力。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100强骨干院校之一, 在2009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融入了C D IO理念, 有效地促进了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1 CDIO工程教育理念

C D IO是构思 (C onceive) 、设计 (D esign) 、实现 (Im plem ent) 和运作 (O perate) 4个英文单词的缩写, 它是一种以工程项目设计为导向的、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重点的、要求实现知识传授、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协调发展的教育思想。C D IO工程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美国, 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目标性较强, 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密切各课程之间的联系。C D IO教育理念提出了系统能力培养、全面实施指导、完整实施过程以及结果检验等12条教育标准[1]。在人才培养大纲中, C D IO将工程类学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能力、人际团队能力、个人能力、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强调一种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方式, 要求学生依次达到这四方面的能力目标, 最终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目前, 高职院校在开展电器自动化课程教学时, 除了一些基础性的自动化系统理论知识外, 其主体部分为电气自动化技术装置与器件, 与当前工业现场使用的技术设备和器件不一致, 严重滞后于市场。这就导致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严重落后, 不符合现代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不利于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近年来, 随着我国电气行业的不断发展, 工作现场和维修电工考证对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性和综合性要求越来越高, 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增设了一些新的相关课程, 如PLC变频调速技术和光机电一体设备技术等, 以期推动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其课程内容和专业实训任务等均由教师决定, 教学秩序不规范, 授课质量难以保证。

3基于CDIO模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为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培养合格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 高职院校提出了基于C D IO模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想, 并积极付诸实践, 成效显著。

3.1制订C D IO教学大纲首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先要以C D IO教学理念为依据, 制定C D IO教学大纲, 明确其现阶段的教学任务和人才培养方向,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多方专家的积极引导和配合下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优化课程体系, 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推动课程体系建设的可持续足发展。这些教学目标既包括清晰明确的阶段性目标, 也包括粗框架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的功能和结构, 整个C D IO教学大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各层次前后联系, 共同构成了整个教学计划方案。其中, 第一层为基础能力层, 主要包括人文知识、技术知识、专业技能、个人素质、人际关系等, 侧重基础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第二层次则是对第一层次内容的分解和细化。第三层则是具体教学目标, 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 它明确了学生在项目学习阶段的任务和能力要求。

3.2确定C D IO教学标准在完成C D IO教学大纲制定工作后, 教师应该制定详细可行的教学标准, 明确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项目改革方向, 确定相应的教学评价方法。该教学标准是对12条C D IO标准的具体化, 它主要包括环境背景;教学目标;集成课程设计;工程概论;实施-运作体验;实训环境;集成化学习体验;主动学习;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习评价;项目评价。

3.3进行C D IO一体化课程设计 (1) 基础课程体系设计。通过分析C D IO教育理念可知, 在基础课程系统构建环节, 教师应该深入把握各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 优化课程结构, 突出其课程设计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在单门课程中, 教师可以引入三级项目管理理念, 而在多门课程之间则可以引入二级项目基础课程系统。该设计方法主要适用于第一学年的课程体系建设。详见图1。 (2) 专业课程 (含实践课程) 系统构建。专业课程系统的构建通常以基础课程系统为基础。其中, 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有一个三级项目作为其知识载体, 将各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根据集成化课程设计原则, 首先将多门课程集中起来组成一个课程群, 以二级项目为载体, 最后借助一级项目将课程知识联系起来。专业实践教学多为独立设置, 而实践技能训练则依次递进, 多有三级项目为支撑。整体来看,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就是一个有机整体, 它主要在第二和第三学年实施。详见图2。综上所述,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结构。实践证明, C D IO教育理念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活动的顺利开展。当然, 目前基于C D IO工程理念的课程改革还处于不断的探索阶段。本文从C D IO的理论出发, 构建了C D IO模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课程体系, 通过分析近三年的教学实践可知, 学生通过该课程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其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提高了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推动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发展。但该专业课程体系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 有待高职院校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钟金明, 李苑玲.基于C D IO理念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 (6) :67-69.

[2]白梅, 魏丽丽, 陈晓卫.基于C D IO理念的建筑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2 (4) :152-154.

[3]赵红顺.双证融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12 (17) :30-31.

[4]夏长凤.基于C D IO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3) .

[5]霍俊仪, 万东梅, 靳会超.基于C EC-C D IO模式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6) .

篇9: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论文

关键词:应用型能力输出;培养模式;改革

在广泛调研相关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生源的实际情况,学习和借鉴德国FH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现场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实践和能力的培养体系,逐步实现以知识输入为主到能力输出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其次,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最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借鉴中德合作培养机制研究。学习和借鉴德国FH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环节、设定师资要求;利用我院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学大学合作培養学生的机会,邀请德国教授给学生举办讲座、指导学生实践和项目合作研究,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2.双导师制建设。探索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培养模式,使学生尽早接触工程实际和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中,发挥双导师各自的优势,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课题研究、企业现场实践和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学生能够参与到企业工程方案的设计和开发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工程技术研究能力和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3.基于项目的“做中学”、“学中用”教学模式探索。在工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全面探索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模式,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大作业、专题研究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研究性实验报告等为载体的探索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从工程全局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和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强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

4.多元化的工程实践训练模式研究。研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系统参与专题研究和科研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依托校企合作优势,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通过给予相应实践选修学分,积极引导学生参观先进技术展览、参加各学科前沿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开阔视野,掌握自动化实用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寻找学习兴奋点,增强活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智能车比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展示学习与研究成果。

二、综合能力

1.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包括:认识和全面了解问题;确定及不确定因素的判断和定性分析;建立模型或系统,采用分析、实验等手段验证假设或结论;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2.具有系统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系统性思维包括:建立系统,确定系统内的优先级和焦点,决议时的权衡、判断和平衡;创新性思维包括:突破系统条框,大胆设想,替换与集成,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推断,得出结论。

3.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合作与竞争的基本能力。具有宽泛知识背景,能采用汇报、写作、图表、电子和多媒体等方式进行专业和非专业交流;进行学科内、跨学科和多学科领域的合作,以及跨文化背景的合作;勇于挑战和接受挑战,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具有“引领”意识,并为之储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4.具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并以此提高个人和机构的效力和效率。利用多种方法与手段进行查询和文献检索,获取信息;面向未来,了解学科内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方向;具有更新知识、不断学习的意识与实践能力;制订和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个人和机构的工作效率。

5.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领导能力。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能制订突发事件的预案;要有意识地不断培养自己的管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培养领导能力。

三、人文、科学与工程的综合素质

1.人文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体现人文和道德方面的较高素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应对危机和挑战;具有传统意识和理性的批判精神,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2.科学素质。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基础;具有开拓进取的意识、精神与能力;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能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3.工程素质。具备对个人和集体目标、团队利益负责的道德底线与职业精神;能够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具有对新技术的推广或对现有技术进行革新的进取精神;具有在前瞻未来、承担责任、规划前景、坚持原则、灵活处理工作和团队合作时,面对挑战和挫折的乐观主义精神;坚持原则,具有勇于承担责任、为人诚实、正直的道德准则。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和安全意识,具有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学会数据记录与不断积累工程经验的技巧。

四、专业能力内涵

1.工具软件使用能力。掌握运用PROTEL进行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原理图混合信号仿真以及PLD设计;掌握运用PROTUES进行单片机协同仿真、数字/模拟电路的混合仿真、原理图设计;掌握运用KeilC进行基于特定微处理器的编程、调试、仿真;掌握MATLAB基本编程技巧,能够运用Simulink进行控制系统仿真;能运用AutoCAD设计电气图。

2.电工电子线路分析与计算能力。掌握电路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掌握双端口网络分析和参数计算、(非)正弦周期电路分析和计算;掌握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直流稳压电路的分析和参数计算方法;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参数计算方法。

3.信号采集与调理能力。掌握检测技术的原理、概念、方法、误差分析、抗干扰技术;掌握常用传感器原理和信号调理电路分析与设计方法,能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传感器;掌握常用自动化常用仪表的整定、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4.微处理器应用能力。掌握8086微处理器的组成原理,常用接口电路的设计;掌握8051微处理器的组成原理和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运用调试工具进行嵌入式系统综合调试。

5.控制系统性能指标分析与校正能力。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运用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能根据性能指标设计校正系统;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运用状态变量进行系统综合;了解智能控制系统基本理论。

6.自动化装置分析、故障诊断与排除、技术改造能力。掌握PLC原理和应用技术,掌握电机原理和控制技术;掌握自动化装置特点、元件作用和定性分析,以及自动化装置的调校内容和方法,规格选型、端子接线和互联方法;能够根据运行状态,进行运行分析,具备一般故障的诊断和排除能力,以及技术改造能力。

本文研究了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综合能力培养,人文、科学与工程综合素质要求,以及专业能力培养内涵,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曹霞,金凌志,付强.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26-29.

[2]肖争鸣.德国曼海姆职业学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借鉴[J].教育与职业,2010,(7)21:31-32.

[3]杨兆华,苏彩红,王飞.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S1):37-39.

篇10: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论文

大学生毕业就业已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指导越来越引起各类高校的重视,并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平台培养模式是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人生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平台式培养模式与全程就业指导

所谓平台培养模式,就是依据“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把大学的学习内容和技能,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为四个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平台、专业提高和实践平台。每个平台学生都要有明确的必须重点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达到每个阶段的目标和素质要求。

这一培养模式在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对专门人才的要求,以及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方面均具有突出的特点。目前,我国高校中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师范学院、浙江财经学院、锦州师范学院等高校正在实施这种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北京大学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培养模式,新生入学先按照文科和理科学习基础课,然后按照专业进行分流,二年级下学期才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北京大学这种培养模式与平台培养模式大同小异。

全程就业指导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在大学四年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使学生带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强烈的创新意识、熟练的实践技能、广博的知识内涵、敏锐地观察视野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

全程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让大学生自始至终关注就业前景,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成才计划和就业计划。全程就业指导主要包括职业与就业政策指导、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创业技能指导、就业技能指导四方面内容。

全程就业指导符合现代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它不仅仅局限在特定的专业之上,更符合“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它与平台培养模式同样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和渐进性,每个内容都有明确的目标,逐步提升、针对性强,且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全程就业指导要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纳入平台培养计划,使全程就业指导的层层要求得以实现,势必会极大地提高就业指导的成效,充分体现大学的教育职能。在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

2.1 第一平台:公共基础平台与职业就业政策指导

主要是在大学新生入校第一年按照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培养,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大学英语类、计算机类、两课类、汉语与写作类、高等数学类、公共体育类等课程。这些课程并不为某一个特定的专业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广扎实的基础,学生的课程学习要求有很强的包容性,为学生跨学科选修攻读双学位、主辅修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方便,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公共基础平台中开展就业指导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职业和就业政策,更新就业观念,理解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增强提高职业能力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主要内容有:了解就业形势、方针和政策;了解社会职业基本状况和新职业、热门职业等有关信息;了解优秀毕业生的从业状况;了解就业市场发展趋势、市场用工需求信息和工资价位信息;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了解若干种社会职业和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的特征及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

2.2 第二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与职业意识训练和指导

主要是学生根据本人意愿、专业爱好、就业方向等因素,自主选择自己的专业后组织进行的。主要开设各学科基础课程、学科主干课程和部分跨学科课程,包容了本学科多个专业和专业方向。其一拓宽了专业口径,培养目标实现了“宽口径”,并且体现了文理渗透和工管交叉;其二有效的延缓学生对专业的依赖,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动态和市场就业信息,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真正体现按需培养的原则。

这一平台开设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工作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养成尽职尽责、尊规守矩、重质量重信誉、优质服务的工作作风和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主要内容有:工作责任感对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工作责任感训练;建立严格工作规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严谨的规范意识训练;质量意识与质量保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质量意识训练;优质服务的内涵和作用;服务意识训练;沟通的形势和内容及如何增强沟通能力;沟通技巧训练;如何强化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训练。

2.3 第三平台:专业平台与创业技能指导

专业平台包括专业选修模块和辅修模块,这是学生入学以后的又一次自主选择的机会,每个专业都有数个模块供学生选择。这样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尽量避开了教育滞后性的弱点,体现了知识的高度细化及社会对人才专门的知识要求,满足了人才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目标更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这一平台中开设就业指导的目标是:了解个人创业条件特征、掌握创业条件分析方法,树立理财意识,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方法,掌握个人创业的步骤,提高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主要内容:个人创业素质评估;个人创业条件及个人创业可行性分析;预算的基本常识和准备;预测企业启动资金;小额贷款的政策和程序;制订利润计划;撰写现金流量表;创业的步骤、流程;撰写个人创业计划书

2.4 第四平台:专业提高和实践平台与就业技能指导

在专业提高和实践平台中,主要安排使学生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与深入产学研基地,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教学内容。这个阶段,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地在较大范围内实施多层次、多规格的因材施教,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多种类型的人才,使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有机的结合,造就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在大学即将毕业的这一平台中,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完善个人职业形象,掌握面试基本技能,了解求职面试全过程及求职的途径,了解劳动关系法规,增强依法保护自身劳动权益的意识,提高大学生竞争就业的意识和能力。主要内容:了解基本的职业礼仪规范和职业形象设计;掌握撰写简历和自荐信的内容、形式和技巧;了解面试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掌握面试行为的控制和基本技巧;面试的典型问题分析及解答;体验求职的各种常见途径;求职障碍分析及解决对策;制定自己的求职策略和求职计划;了解劳动关系的有关政策和个人劳动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了解常见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全程就业指导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直面就业压力,树立就业信心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2002年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到2005年达到340万人。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越来越突出,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现状,必须引导大学生理智地审视就业市场,客观的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认识到我国高、精、尖人才奇缺和中西部基层单位急需人才的基本国情。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勇于到艰苦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人生梦想,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将未来的就业压力转化为在校的期间的学习动力。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具体体现。

3.2 全员动员,全员参与

“就业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高校要实现就业指导的全员化。高校要通过动员,使全体教师都投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要让全体教师到认识到就业指导教学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对于学生职业生涯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认识到只有学校全员参与,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投入,研究如何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育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结合授课计划,联系就业实际,联系未来市场需求,自行设计与就业的教学联结点,结合实际教学,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3.3 注重实践训练,增强就业能力

就业指导课是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充分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能力,才能了解国情,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切实增强自身就业能力。通过实习、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就业形势。从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中找出自身差距,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和发展与自己理想职业相适应的能力,形成社会要求与自我目标的协调互动。通过实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基层意识、吃苦意识,提高耐挫能力。

3.4 建立就业档案,实现个性化就业援助

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建立学生就业档案,学校制定统一的就业档案管理制度,既方便指导教师随时调整补充,又便于管理,以防丢失。档案的建立为就业指导提供依据,分类指导,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区别对待,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援助,更有利于长善救失、扬长避短、找准人与职业的最佳结合点。提高了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效率。

篇11: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论文

确立并完善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相匹配的、实践导向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按照“动态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思路,分实践教学条件评价、实践教学过程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资源、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监控、测量以及评价、反馈,将办学理念、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师实践教学行为溶为一体,保证“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主要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正处于向本科院校转型的过程中, 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质量管理思想观念落后。比如,对教育质量的概念认识不够清晰明确,将教育质量等同于教学质量,又将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局限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方面。这种概念的不清,导致管理者单纯从教学工作的角度来考虑学校的质量管理, 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只强调对教学活动的质量监控, 而不能系统地考虑与教育教学质量相关的其它因素。

2.质量标准不适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主要由质量标准和监控过程两方面组成。质量标准是监控的依据和目标, 监控过程是对质量标准的实现。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质量评价标准定位不够准确, 往往照搬照套重点高校的评价标准,或是硬性套用上级各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质量评价标准。对自己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认识不清,不能科学合理地量化和确定权重指标。这导致评价指标不切合学校实际情况, 而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指标必然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3.质量监控过程存在缺失。教学质量监控过程是对教学各环节进行跟踪管理的一个过程, 对教学工作实施过程监控能及时掌握教学管理和各教学环节的基本情况, 发现并纠正其中的问题。在新建本科院校的监控体系中, 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监控范围较狭窄, 监控过程不平衡。如偏重于课堂教学的监控, 忽视其他教学环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 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等);对教师教学活动监控严格, 对学生学习情况监控松弛等。(2)监控系统不完善,缺乏信息反馈环节。许多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考核流于形式, 不能将教学评价结果的信息向有关方面及时反馈,也不能将考核与教学管理中的其他环节相联系,监控职能延伸不够, 作用发挥欠佳,削减了监控工作在整个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上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一套科学、系统、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不能对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可控因素进行全面、系统、持续的有效调控。

二、建立实践导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一般原则

实践导向应贯穿并体现在新建本科院校的整个培养过程之中,不仅涵盖独立的实践环节(专门的实践课程或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也包括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突出学生主体性为根本目的的、各种形式的课内实践(例如案例教学、决策模拟、图钉式教学等)。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考察对象、侧重理论讲述和教学环节完整性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局限性,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探讨新体系的覆盖范围、评价标准以及测量方式、反馈机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质量评价原则:国际标准化组织总结的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质量管理标准ISO9000族标准, 对解决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崭新理念与模式。它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理论依据, 强调组织要及时不断地根据情况变化和顾客需要来调整目标和策略, 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ISO9000族标准的基本思想是: 质量形成于产品实现的全过程, 任何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都是要通过对组织内各种过程进行管理来实现, 要通过建立并实施“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控制所有过程的质量, 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要构建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就要使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定位、教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各种要素以及教学活动都得到有效控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可分为标准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 其中过程质量是将标准质量转化为结果质量的行为质量, 教学质量监控就是对学校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监控。

为此,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上:第一, 要从源头上进行监控。对教学计划制定、专业规划完成、课程建设与改革、教材建设等环节进行监控,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第二,要加强对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监控与评价。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全面训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要从实践教学条件、实施方案、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等几方面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第三, 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教” 和“学”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而且学生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人,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对结果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离开了学生的参与, 教学质量改进就会落空。因此,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 应该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2、能力导向性原则: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将其定义为各项评价指标,并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权重,尽量做到考虑因素全面、评价指标设置客观。要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 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再到考试考核、教学检查与评估等各个环节都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保证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能够有效操作。

与此同时应当看到,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市属地方本科院校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坚持以有利于促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导,以之统领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使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要从实际出发,面向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循序渐进,既有总体发展目标,又有阶段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由于各高等院校在实践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师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需要的现实,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高校培养人才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而实践教学模式更趋于多样化。因此实践教学不可能采用统一相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而应根据各校的自身现实情况,灵活调整。

三、实践导向培养模式的评价指标及内涵

实践导向培养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基本条件、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效果三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又分解为若干个二级指标。

(一)实践导向培养模式的基本条件评价

1、设施建设。包括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实验教学素材等。

2、资金投入。包括设施建设;实践教学基本材料;教学改革、教学活动等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

3、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包括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实践教学检查督导及评价制度;实践教学激励措施;实验教学教师(实验员)工作职责;实验室、实训室使用规则等。

4、实践教学文件。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指导书;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5、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学历、职称结构;教师实践教学方法、能力与特色;教师社会服务实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实践导向的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评价

1、实践教学计划与组织。实践(实习)动员会;实践教学工作安排部署、人员落实等。

2、实践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执行情况;学生、教师考勤;教学日志;实习日志;指导记录;过程检查记录;设施使用记录;设施利用率;实验室开放情况等。

3、实践教学资料完整、齐全与档案化管理;

4、实践教学持续改进。实践教学总结材料;实践教学改进计划;

5、课内实践的形式、活动及相关材料。

(三)实践导向的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指标

1、学生自我评价。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经验交流。

2、指导教师评价。实践作业、实习实验报告、论文等成绩评定、出勤率。

3、管理部门评价。学生实践活动参与率、学生满意度测评、实践教学督导检查评定、实践活动记录检查。

4、社会评价。用人单位、实习单位意见反馈、综合评价;校企互动情况一次就业率、学生各种获奖、能力证书等、教师实践教学科研成果、横向课题等;

篇12: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论文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 是以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出发点, 以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专项改革。佳木斯大学已经实施2 年多该计划, 作为该计划实施的参与者, 笔者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建设体系等方面有了一些浅薄之见, 在此和各位专家同仁共同探讨。

工程力学主要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2 部分, 是工科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是从基础课的理论教育向专业课的应用教育过渡的桥梁与纽带,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工程力学等课程的学时与以往相比, 都不同程度的有所减少, 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种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少而精、侧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工程力学教学体系, 以适应面向21 世纪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符合经济建设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的时代要求[1]。

1 紧密联系工程实际, 完善实例教学法

卓越工程师应具备较强的现场工作能力, 即在工程现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工程力学理论及实践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工程力学课程在大学二年级开设, 在此之前学生还没有接触工程实际问题。力学源于实践, 力学服务于工程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以具体的工程问题为实例讲解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建立力学模型, 利用力学原理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多年来, 一直采用设疑———分析———解惑的教学方法, 即在每节课前, 都根据工程实际提出若干个和本次课程有关的问题, 在授课过程中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最终形成的讨论结果就是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 同时也回答了课前所提出的问题。

例如, 在讲解提高梁的弯曲强度措施时, 可以设如下疑问:教室内的梁截面是什么形状的, 又是如何放置的, 为什么这样放置?然后针对这个问题从提高弯曲强度的角度进行讨论。如图1 (a) 所示, 高为h宽为b的矩形截面梁竖放时, 其抗弯截面模量;如图1 (b) 所示, 矩形截面梁平放时, , 显然竖放时所获得的抗弯截面模量Wx要大于平放时的Wy, 从而可以得出矩形截面梁竖放要比平放抗弯能力强的结论[2]。这样的实例很直观地说明了提高梁抗弯强度的一种措施。

又如, 在讲解提高轴类构件的抗扭强度时, 可以以空心轴和实心轴为例进行说明。在相同载荷作用下, 空心轴的截面面积要比实心轴小, 在轴的长度相同的情况下, 空心轴自然要比实心轴节省材料。这一现象既说明了提高轴类构件抗扭强度的措施, 又验证了扭转切应力的分布规律, 即。如图2 所示, 扭转时某点切应力的大小与该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 在圆心处切应力为零, 在圆轴表面切应力达到最大值。因此将轴线附近受力较小处的材料挪至受力较大的圆轴外表面, 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 实现提高轴类零件抗扭强度的目标。

生活和工程中有很多类似的实例, 采用这种实例教学方法既令原本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 又可以将工程实例自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适应人才培养要求, 加强双语教学建设

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 除了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 还应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3]。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仅是英语课, 包括工程力学在内的其它课程都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听、说、阅读英语的能力。英汉双语教学就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工程力学开设在大学二年级, 这时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英语基础, 且工程力学课程中专业词汇的重复率较高, 掌握起来相对较容易, 因此工程力学课程完全具备了双语教学的条件。工程力学主要研究工程技术的一般规律, 国内外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目标基本相同, 实行双语教学可以引进英文原版的教材, 从而既完成了教学目标, 又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近年来, 人们一直在“卓越工程师班”实行双语教学, 学生的力学成绩、英语成绩与其他班级比较都相对优秀, 普遍反映良好。

3 完善实验教学,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的力学实验大都是验证性的实验, 即在做实验之前, 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 已经知道实验结果大约是什么样的[4]。可以说, 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固定的、由教师设计好的模式, 不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此, 基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根据多年教学中总结的经验, 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方式, 设计了一些综合性的实验。

例如, 在实验前,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给学生布置如下思考题:教室内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梁中, 如何布置钢筋的位置最合理?学生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 然后利用实验设备制作简易模型, 将模型安装在实验机上进行实验。根据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设计方案的优劣, 在分析与讨论中就可以掌握弯曲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和塑性材料、脆性材料的拉伸和压缩特性。

这种实验教学方式, 以生活中直观的实例为实验研究对象,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作实验模型, 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实现了令学生掌握实验仪器操作方法的目标,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提高了学生从生活及工程实例中建立力学模型, 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拓展的能力。根据对毕业生的追踪及访谈, 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

4 改革考核方式, 注重应用能力培养

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对一门课程掌握好坏的主要标准, 因此考核方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5]。传统的工程力学考核方式以期末笔试成绩为主, 以平时作业、实验、出勤为辅。这种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对工程力学知识是否理解透彻、是否能够独立运用工程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因此, 对工程力学的考核方式做出较大的改革, 将期末笔试成绩降到总成绩的60%, 平时成绩上升到40%, 并作如下分配:10%为平时出勤及学习态度考核;10%为实验技能考核;其余的20%为平时大作业的考核。

在新的考核标准中, 平时作业所占比重有了显著的增加, 同时对作业的内容也做了较大的改革。每学期在不同的授课阶段, 根据课程的重点内容, 给学生布置综合性的大作业。和以往传统形式的作业有所不同, 这些大作业均以工程实例为原型, 并不单纯侧重某一知识点的训练与考核, 而是将学生在该阶段所掌握的力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相互综合、相互交叉。通过这种方式的作业训练, 学生既巩固了该阶段所学的力学知识, 又明确了力学知识在其它学科中的具体应用, 同时还提高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革后的考核方式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检验已经逐步完善, 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这种考核方式人们将陆续向其它课程推广、普及。

5 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只要参与“卓越计划”的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积极行动起来, “卓越计划”所涉及到的相关课程都按照培养目标进行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任务就一定会完成, 我们的中国梦必将会实现。

摘要:文章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 基于提高学生现场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分析了工程力学的教学现状,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工程力学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构建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侧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工程力学教学体系, 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力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单颖, 陈中超, 储节旺.基于伯克利模式的卓越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13 (18) :176-178.

[2]刘新柱, 陈振, 周俊, 等.生活中一些实例的力学原理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 (10) :178-179.

[3]折媛, 杨军, 张朝晖, 等.“卓越计划”下冶金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陕西教育, 2013 (5) :55-56.

[4]刘玉庆, 刘玉梅.本科力学实验的创新化教学[J].科技信息, 2012 (1) :308, 315.

篇13: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论文

社会发展至今,从单一劳动到多工种劳动,从手工劳动到脑力劳动,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竞争的结果。从旧经济过度到新经济,其实质是从生产有形的商品经济变成生产和应用知识的经济,而新经济下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管理方法。

知识管理的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研究人员以及美、日一些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提升对知识的管理可以更好地运用于产品开发和企业各过程,可以创造更大价值,提升竞争力。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国际社会及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规、协议,当然,这些法规和协议目前主要是为发达国家服务的。他们同时也引入知识管理,真正做到技术的全面保护,知识的全方位应用。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角度简要探讨如何更好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构建整个知识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企业寻找一条战略规划和实际运用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全面的了解,有重点分阶段实施,从而达到较好效果的体系,对知识管理和产权管理的具体内容不作过多研究。

知识管理的“伞形理论”

知识管理的“伞形理论”指的是以知识管理为目标,为实现知识管理而必须考虑的企业知识管理理念,知识产权的管理,管理方法、工具及其它因素对知识管理效果的影响。其关键是企业的制度、知识产权的管理、管理方法及工具与知识管理最终效果直接相关,同时也彼此影响,其核心是知识的价值利用及保护。其结构图如图1。

知识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收集、整理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工具等知识文档,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技术进行分类、分享、应用和创新,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实现价值型知识的运维管理,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升组织整体知识水平。

知识产权管理“伞形理论”正是基于以上定义而创立的理论,便于理解和使用。主要包括企业的知识管理理念,知识产权的管理及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所使用的工具三大部分。概述如下:

1、知识管理理念包括企业知识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制度。企业知识管理制度主要确定企业的知识资产和制定员工应用知识的激励制度,从而体现管理者对知识的重视并鼓励员工积极利用及学习知识,从而提升企业竞争水平和员工自身知识的积累;企业文化制度是指企业共享文化、团队文化和学习文化,避免独占,加强协作和学习。企业知识管理制度的制定一般和企业的业务主体关联较大,以知识输出作为成果的企业一般知识管理为重点,而非知识输出为成果的企业更倾向于单纯的业务管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2、知识产权管理是知识管理非常关键的部分,21世纪已从所谓传统经济、能源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其核心就是“知识”,加强企业自身技术秘密、专利及其它知识产权的管理是知识型企业应该重点要考虑的。知识产权的管理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并建立与之匹配的流程、管理的软硬件系统等体系架构,下面将详细介绍。

3、知识管理的方法及工具主要包括知识管理的具体管理制度,制定面向全企业的知识管理相关制度是企业在知识积累、共享、保护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没有好的制度,知识管理就会残缺,就不能形成合力,往往是各部门各自为阵,自建体系,以保密为借口对资源利用的人设置障碍,久而久之,企业就缺乏活力,资源浪费,协作精神丧失,这才是一个企业特别是知识型企业走向衰落的起源。

知识管理的工具就是为满足知识管理所应具备的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关联的硬件和软件,以逐步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搭建相互融通,方便管理与利用信息系统或称之为知识库。图2构建了一般研发型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架构,诚然,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和企业知识管理理念密切相关,与知识管理制度紧密联系。好的理念和制度就会建立好的知识管理系统,要有创新的思维,协作的精神,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去构建,才能真正发挥系统的作用;否则就会产生一个企业各信息系统,数据库很多,各部门各专业都在建,系统构建模式各异,但是各系统没有联系,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查阅困难,利用更不谈,因为没有什么太大价值,最后有的就弃用,大部分变成僵尸系统。作为企业管理者和系统规划者应该意识到系统的建设不是为现在而是为未来,为了让后面的人和工作能够更好的根据信息的积累利用,少走弯路,提高决策率,这是企业在利用信息系统管理各类知识的时候,在战略规划时就应该通盘考虑的。在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权限管理及角色分配

知识管理员有系统管理权限,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企业用户权限及定义角色,并对角色进行权限设置,权限设置应全面,支持查阅、复制、修改、上传、下载、删除、审核、驳回等子类,保证文档安全。

(2)知识信息的录入与审核

支持用户知识信息的单条录入及批量导入功能,具有知识录入的审核流程,审核通过后录入人不得编辑和移动录入信息,保留知识管理员修改的权限。具有知识信息录入的编辑功能,具有文本、字体、图片编辑的常用功能,自定义生成索引目录,简单易用,操作人性化。

(3)知识分类管理

根据各业务的梳理,能够在后台进行业务分类设置,个人上传的信息可以在用户端自行设置分类,但优先在已经设定的分类里面选择。不同的用户和角色可以根据分类分别设置权限。

(4)知识关联性

系统内的知识点存在相似或内容关联的,系统应支持系统关联功能,自动根据分类、关键词识别、汇总和统计,方便查阅,提升信息利用效果。

系统在建设初期根据需要,各专业、业务可能会先行构建自己的业务系统,因此,作为知识管理部门应提前和信息部门沟通,及早规划,从整个知识管理系统角度匹配合适的信息构建策略,各系统信息传递,数据接口要充分考虑。图3简单展示了知识管理核心系统信息接口图。

(5)强大的检索功能

支持分类检索、快速检索、高级检索,支持模糊查询、相似度分析、相关度排序和点击率排序。

可支持知识库的个人检索设置,根据需要具有自动检索结果信息推送功能。

(6)知识统计报表功能

支持整个知识系统和业务系统的知识统计报表功能,能够柔性设置统计类目,自定义报表格式,生成和导出报表,根据业务属性的不同支持统计分析功能,自定义分析项目,根据需要或内置模板生成分析报告。

(7)其它功能

搭建知识交流互动平台,分享经验,交流心得,提问解惑;支持知识公告管理、模板管理、柔性流程自定义设置、信息推送、个人积分管理、知识排行管理等。

基于知识管理体系下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构建

以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支撑自主创新,基于知识管理体系下,健全创新驱动的企业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知识创新型企业的迫切需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制度建设和系统建设两个方面。

1、知识产权的制度建设

知识产权的制度建设是做好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保证,是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前提,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和管理制度的制定。

2、组织机构的建立

组织机构的建立应考虑知识产权的全过程管理,主要从知识产权的产生、管理、保护、利用四个方面考虑。作为以知识型企业来说,技术秘密、关键图纸、企业标准、各数据库数据等企业核心技术应重点保护,而专利作为公开文件一方面挖掘自身核心技术申请专利加以保护,同时应重点从利用角度出发,加强全球专利数据的检索,专利情报的收集与分析,为自己研发生产提供专业支撑。

(1)设置原则

·全盘规划,分步实施。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在知识管理的目标下重点规划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的管理体系,使三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全员参与。知识产权涉及企业各业务领域和各业务环节,应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2)组织机构设置

本文不考虑企业规模大小,业务多少,构建知识管理组织体系,但只从知识产权基本业务角度重点描述职责,具体如何采用视企业自身情况增加删减。

(3)知识产权管理单元描述

·业务、法律事务管理。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管理标准制定,知识产权培训,知识产权法律诉讼,专利跟踪,保护监控,知识产权贸易管理工作。

·产权挖掘、申报管理。各类知识产权挖掘,含企业保密的核心技术,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知识产权申报工作,技能培训。

·专利分析利用。建立专利分析利用平台,包括专利检索查阅、专利分析平台,一方面产品研发利用专利分析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另一方面规避侵权别人专利,提出规避建议。做好专利分析利用工作是知识型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随着产品国际化,知识竞争的白热化,逐步建立以专利分析专业人才引导的专利数据处理工作将愈发重要。

·知识产权系统建设、管理:构建与知识管理相匹配的知识产权系统,将特定的产权和知识区别出来,既突出重点,又不离开知识管理的统一范畴。

3、管理制度的制定

管理制度是保障,知识产权的制度建设视涉及企业知识产权类别而定,制定制度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1)国家法规政策,业务流程。有法律权属的知识产权制度都要考虑国家相关规章制度,涉及申请、奖励、保护、转让等。

(2)企业技术秘密相关制度的建立。此类知识产权属企业核心技密,不能泄密,制度的建立主要从挖掘提炼、评定、内部保护等方面考虑。

(3)制定激励机制。知识产权来源与研发,来源与企业的员工智慧,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更好挖掘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有极大帮助,同时也是员工随着企业的发展个人价值提升的表现。

4、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构建

知识产权系统建设除了要具有知识管理系统的统一要求外,要能够实现企业内部涉及的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提案、企业审批、国家申报、价值评估、产权密级评定、产权交易等系列活动的管理,能够实现不同阶段的保密要求的管理;要充分考虑知识产权信息的维护内容,共享,评估等的方便性,企业技术秘密的特殊保密需求,角色授权,查阅授权的具体事项。

结束语

上一篇:综合经营分析月报下一篇:未婚大龄青年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