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论文

2022-04-23

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论文 篇1:

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思考

摘 要:本文针对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大学语文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功能、定位等问题,提出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素质课,是理工科大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 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 功能 定位

教育部自1995年倡导实施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欣喜之余,我们也发现,一些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在决策层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确切内涵认识不足,有的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不过是高校评估中的一项指标;有的认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仍是知识教育,没有升华到“人的全面教育”理念的高度,只注重高等教育的工具性,导致教学实践的功利化倾向:一方面人们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各种被冠以“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却在不断压缩,导致课时严重不足;而作为人文素质核心课程之一的大学语文更是处于边缘化的状态。那么,理工科大学在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误区?大学语文课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课应该怎样定位?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途径及意义

教育部部长周济针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大学教育使大学生“不仅应该有较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应该有良好的道德、情感、品性,或者说是一个健全的人。”其中良好的道德、情感、品性的养成便来自于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爱国);体现在人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气节)。从狭义来说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发展人文素质就是“学会做人”,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必须长期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办学思想,而不是一个行政命令,也不是一段时间内开展的一项活动,这是一个塑造人格的教育,是教会怎么做人的教育,绝非很多人理解的一种才艺教育。另外,具备人文素质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而人文科学知识中最首要的就是文史哲知识。而这种知识如果仅仅从各种活动和讲座中得来,难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系统,知识的人格化也就很难实现。任何一种活动和讲座都替代不了课堂系统地学习人文知识,领会人文精神。要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重视人文素质类公共课程系统足量的开设,为学生搭建一个人文素质教育平台,让学生通过系统的人文知识的学习,领会人文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完成人格提升。

大学教育阶段和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它是青年人走进社会前最后一道接受正规教育的关口,与社会的实际需要联系密切。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学生甚至一些教育者,都会产生只要学好专业知识,不做文人不必学人文的想法,导致了有知识没文化的结果,有的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和许多不健康心理,其作为一个“全面的人”的发展受到限制,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教育有三种境界:第一,使学生具备谋生手段——独立出来;第二,社会发展的建设者;第三,“全面的人”。什么是“全面”的人?“全面”意味着全方位,要具有深湛的知识学养,不俗的能力,宏伟的理想,健康的情感,博雅的气度,高尚的人格。培养“全面的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由此看来,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第一或第二种境界,学生只知道“何以为生”的本领,却不知道“为何而生”的意义;使学生明白“为何而生”就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这在理工科的大学更具有迫切性。首先,从个体角度讲,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本成型期,是他们对教育成果进行“反刍”和内化的时期,更应该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其次,从社会角度看,未来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科学和人文是未来人的两大价值支柱。“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这既包括研究方向,也包括研究成果应用的方向。”显然,科学需要人文导向,求真需要求善导向。”最后,从就业的角度看,学生就业后真正完全从事本专业的人毕竟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随着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和转换自己的从业方向。一个人的科学与人文知识越宽,融会贯通的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就越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既能把大学生培养成品格高、气质雅的人,又能为其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多岗位的创业基础。

二、大学语文是理工科大学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大学语文课是理工科大学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众所周知,理工科大学设置的面向全校的、旨在提高学生全面人文素养的课程大致有以下几门: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两课”、大学英语。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课程的内容就会发现,“两课”的目的旨在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党和国家所需要的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色彩、理論导向浓,其学习直接诉诸人的理性,根本上还是为了树立一种“他律”意识。大学英语课程在四六级、考研的导向下很大程度上已经剥落了其人文色彩,更多属于一种语言工具性的学习,因此在人文素质的提升方面,其教学很难进入“自由王国”的阶段。

由此看来,担当着人文素质教育重担的核心课程,就非大学语文和传统文化课莫属了,但是传统文化课程重在从文化的本源、风俗器物等方面探讨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其学习也更多以理性思考为指归,知识性强。那么,大学语文课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就彰显出来了。这门课程,既没有了初高中语文面临的升学考试压力,而且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语言文学功底,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唯一可以直接诉诸人的感性的课程,具有审美与陶养情感的功能。而且,这种功能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理工科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对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定位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始,国家教育部提出并实施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基于对大学语文课所承载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认识,一些高等院校将大学语文课逐渐地从选修课变成了公共必修课。但大学语文课程课时的缺少也为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造成许多先天不足;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院校,由于对这门课程的功能与定位认识不足,致使该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些都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困难。

那么,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理工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那些功能?该怎样定位呢?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我们也就明白了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使命,这一课程的建设就有了一个导航系统。具体说来,大学语文的功能既体现在工具性层面,也体现在价值层面,但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在价值层面。因为前一层面更多的体现为求真,后一个层面更多体现为求善与求美。

从工具性层面来看,大学语文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具体知识的梳理和传授方面,大学语文能帮助理工科学生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系统的了解,增加文学素养,同时也为以后这方面的自我修养提供了指南。第二,大学语文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文字表达形式,便于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文章者,天下之公器也”。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这在现代社会尤为突出,文字交流是最重要的社会交流形式。大学语文教学虽然不再像中学语文那样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但它仍具有此项功能。第三,大学语文能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向度,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众所周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综合及相互融合,才能培养集成式的创新人才。既是物理学家又精通音乐的爱因斯坦说,物理给我以知识,艺术给我以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科学发现中需要直觉和灵感,而直觉、灵感很多来自人文和艺术,其中包括文学。

从价值层面来看,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传承文化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养情感三个方面。

第一,文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民族文化重要的承载方式,也是人类在历史的纬度中为自己的生命与智慧做的存根。在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家的情况下,文学这种社会作用尤为突出。《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录的孔子的一些讲话;《孟子》是孟轲(孟子)的学生记录的孟轲与学生谈话的精髓。这样,孔孟之学构成了中国的主流文化的内容,即儒家学说。《道德经》是老子的智慧之文,《庄子》是庄子汪洋恣肆的美文,老庄之学构成了道家文化的主流内容,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囊括了风雅颂,一部《史记》既是“无韵之离骚”,又是“史家之绝唱”;而且,在一切传统文化领域,文学对人文精神的阐释是最具活力的,因为文学是通过具体的活生生的形象反映传统文化精神的。

第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通过学习与欣赏,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中国古人追求读书的博、雅境界。“博”主要是知识的占有,“雅”就是精神旨趣和风仪气质了,“雅”很大程度上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知识广博却对美无欣赏与驾驭能力的人,作为生命的个体,其生命质量不能保证;作为未来改造社会的人,给社会带来的隐患也是不堪设想的。蔡元培倡导“革命不要忘了美育”,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用一句话来概括美育之于人的意义:“慢慢走,欣赏呀!”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大家都像爬山的人一样渴望最早到达山顶,他们只想着怎么使自己的攀登技术不断提高,却忘了欣赏路边的风景。当代的理工科大学生虽然生活在象牙塔之中,但是就业的压力,使他们学习的功利化倾向尤为明显,专业知识、外语、计算机是他们学习的核心内容,而恰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审美教育是非常薄弱甚至是缺席的,这必然导致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退化。没有审美眼光的生命不会感动,更无法催生出思想和创造力。大学语文的教学,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一些与时代相关,与生命相连,美而有韵的名篇佳作的细读,把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从无意识深处唤醒。“从而让学生能在一片弥散审美意象的诗意空间去体悟宇宙、人生、历史和世界。”使他们最终滋生出一种诗性的生命情怀。一个懂得欣赏美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雅人,才接近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三,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作用还体现在陶养学生的情感。这里的情感,用夏中义先生的话说,指向三个层面:“情感、情怀、情操”,“情感是有对象的,你爱大海,你爱祖国,爱你的家人;这爱所以发生,因为你是有情怀的;对这情怀的坚持,就是情操。”它包括个体在社会中基本的情感需求,也包括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相结合的高级社会性需要,如道德感等。情感陶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让受教育者学会爱和担当,学会有尊严的活着,这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最終目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生活本身并不会自发地教育人,凡是放任自流的地方,年轻人的心灵在每一步都会遭到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更应该重视和加强情感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的引导。语文的文以蕴情、以情动人决定了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个性与灵魂。国内有心理学家提出情感教育过程即:“情动、感受—体验、理解—价值体系化、人格化”三个相互关联并逐步过渡的环节。具体到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就是我们通过美的文学作品来感动学生,感动之余他们必然会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进一步内化,就玉成了其内在精神和气质。文学为何能如此打动人?因为好的文学作品从来都是在审美关照中反映出人类永恒的种种生存状态,探究生存的智慧,经典的作家,“有能耐将理念体味转化成一种心境,再用意象或有乐感的韵律,娓娓道出”,从而达到“情理互渗,诗哲合一。”“幽寂而不枯燥,澄明而不浅薄”,因此更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通过对亲情、友情、爱情、乡情、人生际遇等佳作的学习与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但要懂得什么是爱,还要懂得爱需要能力与艺术,不但要知晓什么是人生,还要思考如何勇敢地面对;通过对文学佳作的学习、理解、体验与思考,学生会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拥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爱国情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明白做人与做英雄的真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名利有一种超脱、恬淡的认识。拥有一种人道主义的情怀,学会辨是非,知怜悯、懂宽容。通过情感熏陶,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情感和谐发展的人,成为一个懂情感会担当的人。

通过大学语文课的功能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语文课担负着健全人教育的责任是一门综合素质课。它是以了解文学知识为基础,以文学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的解读与欣赏作为切入口,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实现完全自由的、非功利的学习,充分感受语言文学的魅力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真善美的体悟中,提高人文、文化素质,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完成一个“健全的人”的塑造。因此,在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课应该作为人文素质核心课给予充分的课时保证,以利于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林亦农.大学语文教育三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2期.

[2]周冶南.课程设计高教提速与广义语文课程设计[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罗毅.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人文素质教育[C].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

[4]教育部部长谈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J].科学时报,200-4-6.

[5]赵惠霞主编.大学语文[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赵惠霞.美育与心灵家园建构[J].哲学研究,2002年第9期.

[7]罗开瑞.工科大学大学语文教改与素质教育浅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8]敖桂华.人文素质的提高呼唤语文教育[J].光明日报,2005-12-7.

[9]杨叔子.科学人文和而不同[J].科学时报,2002-6-14.

[10]夏中义.大学新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王敬艳

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论文 篇2:

论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语文教育不仅是一门课程的问题,它更是一门涉及较广的社会问题,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育阶段中,它是我国母语文化教育的高级阶段,在当前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下,要关注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层面,要着眼于大学生整体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育和教学,要准确对大学语文教育进行定位,凸显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属性,将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在一起,从而突破大学语文教育的瓶颈,将大学语文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教学;渗透

一、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较具主观性。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础,直接关乎着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然而,目前大学语文教材数量众多、良莠不齐已是大家所熟知的一个事实。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生源的知识结构、专业基础以及人文课程开设数量、课时安排等层面各不相同,因此,并无一套既具权威性又通行全国高校的大学语文教材,这就使得大部分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编教材,或者随意变换征订自认为好的教材;另一方面,各高校基本上很少安排专门的大学语文教师,皆由中文系教师来担任,因此,选择哪些内容进行教学,是偏重文学作品还是写作、口语训练,或者二者兼顾,如何兼顾,等等,对这些問题的回答基本上都是由教师结合自身专业背景情况以及学校要求来进行选择。从长远来看,这种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的主观性尽管有一定的现实因素作为理由,但它很可能导致大学语文走向文学课、文化课乃至政治课等,当各式各样的“大学语文”粉墨登场,“大学语文”真正的面目倒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

2.课堂教学中“重文化”“轻知识”倾向越演越烈。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竞争资源,从政府到民间自觉唱响学习传统文化、品读文学经典的赞歌,大学语文课程也随之被纳入各高校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大潮中。这种社会氛围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其实是一件好事,然而,很多教师为了让大学语文有别于中学语文,完全将大学语文课堂变成文学经典品读课,例如,有论者就提出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应在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甚至还有论者倡导抛弃“语文”的概念,将大学语文课转换为人文思想课。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很多教师认为大学语文不能像中学语文那样讲解语文知识、开展技能训练,否则就是不符合高等语文教育‘身份’的做法,是在为中学语文补课”。这种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学语文应当体现大学的层次和高度,应该在更高层级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语文就应该忽略或回避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维度分析

在大学语文教育之中,要对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维度加以准确、明晰的定位,要将人文性定位为大学语文教育的最为基本的内容。语文教育是母语的教育,它在宽泛的社会环境中可以进行母语的学习,然而,学校的正规教育则是主要的语文教育方式,而大学语文教育更是母语教育的最高阶段,在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要将重点着眼于语言文化,要注重语文教育过程中的语文知识、技能和情感教育,而大学阶段的语文情感教育对应的正是人文教育,大学语文教育要以人文教育作为基本内容,而不是工具性为第一属性的教育内容。自然,语文作为工具性的教育内容诸如:文字运用能力、语言表达交际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基本鉴赏能力,在中学阶段已经有所体现和突显,然而,到了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则无须以工具性目标为首要语文教育目标,而应当将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属性作为其教育目标,将视野拓展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内容之中,实现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连贯性,拓展更为多彩的人文教育空间。在正确明晰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定位维度之下,还要正确认识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首先让我们先认识一下大学语文教育中的“大学”二字,经过对大学教育的发展史加以详细的考证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大学教育所蕴含的题中之义即为人文教育,大学语文教育自然也将人文教育融入和渗透其中,在大学语文的教育内容之中,涉及诸多人文科学内容可以这样认为,高校语文教育是人文精神融合和升华的场所和阵地。

三、人文素养教育措施

1.通过研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相连。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饱含浓浓的思乡情感,文章多角度描绘了“雨”,借冷雨抒情,倾诉了自己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情绪。冷雨被赋予了生命。同时,文中化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这些诗词的意趣在冷雨中表现得更淋漓尽致。教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从分析材料入手,分析一个人、一种物、一句话、一幅画、一段音乐等,让学生产生感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家乡情怀。再如学习屈原的《离骚》,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通过解析文本,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品格。大学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对经典的文学作品深入了解,力求选讲饱含人文精神的作品。通过全面解读,让学生以人文情怀认识理解时代社会,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报任安书》中“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反映了中华民族遭受挫折时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教学时,围绕“司马迁对生死的看法”进行深度解读,通过“关键语句”,体会司马迁在“受辱之深”的情况下,内心对于生死抉择的矛盾和冲突,让学生感受他“隐忍苟活,发愤著书”的艰难和苦痛,从而被他的伟大人格和坚强的意志所染。

3.通过拓展文本,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近年来,在西方文化思潮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学生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倾向日益严重,自我膨胀、思想异化,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中国文学中,从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再至于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这些光明磊落的人格值得弘扬。在阅读完相关篇目后,教师可推荐类似作品拓展学生的视野。潜移默化中的褒扬,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浩然正气。

参考文献

[1]朱卉平.论唐代茶诗的文化价值[J].福建茶叶,2018,(03).

作者:鄢赢

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论文 篇3:

人文素质教育让大学语文课程大有可为

摘 要: 在技能训练和知识教育泛滥的时代,大学语文课程越来越边缘化,如何才能让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呢?文章提出从正确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准确把握的教材基本内容和采用“人文”的教学形式三方面入手,可以使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大有作为。

关键词: 人文教育 大学语文 知识教育 智慧教育 教学形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行素质教育。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此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便成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开设了诸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涉及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在诸多的课程中,《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而具有共性。以江苏为例,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由丁帆、朱晓进等主编,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以上简称《大学语文》)。本册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现代人文意识”,它更多地体现了“中国文化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近现代中国文化批判传统、吸收西学的探索精神,特别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化意识”。[1]面对这样一本充满现代人文意识的大学语文教材,作为施教者,我们该怎样利用教材内容,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正确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humanitas(人性、教养)”。儒家传统中的“成人之教”、“圣贤人格”,古希腊的“人文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体现的都是把培养有教养、有境界、有思想、有责任的人当做人文教育的核心理念。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人文教育,但又往往徘徊在对人文认识的误区里而不能自拔。对人文教育基本内涵的准确理解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1.人文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离不开人文知识,因为人文知识的增加,必然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但人文教育并不只是知识教育。如果说我们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只是要求学生知道一些作家及其作品,只是进行一些死知识的记忆和背诵的话,则显然是把人文教育当成了知识教育。其实人文教育更是一种智慧教育,不是仅仅通过知识记忆和书本就可以得到的。比如哲学中的“存在决定意识”、文学世界中屈原的《离骚》及黑格尔的“美是感性的理念显现”等内容都可以当做知识记忆,但是,这些知识所蕴涵的意义世界、价值领域、审美境界等都不在知识范围内,而与智慧有关。智慧远比知识复杂,它和主体有关,与主体的生命经验相联系,它是理解、洞察、预见、决断、协调的能力。因此,知识教育可以通过耳提面命、死记硬背、作业考试来完成,而智慧的培养需要参与、体验、领悟。老庄认为,人文知识是“知道”,人文精神是“体道”,前者是对“道”的认识、了解,而后者是对“道”的感受、体验和行动。

2.人文教育也不是技能训练。在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鼓吹下,技能主义不仅盛行于理工科的课程,就连文科也可以变成技能训练:哲学可以只是一套仅供背诵的教条,历史可以只是某年某月发生的事件,文学只是文学家加作品,只要你练就一套掌握这些“知识”的功夫,则照样可以在竞争残酷的就业市场谋得一份有头有脸的工作。当然高等教育不排斥职业技能训练,但是技能教育本质上具有功利性倾向,这些功利性倾向如果不受人文理念约束,甚至过度膨胀,则不仅会背离人文教育,更会扭曲教育的根本使命,而那些化育心灵的人类智慧、历史记忆、情操体验是单靠技能训练无法达到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如果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也热衷于就业性的技能教育,那么怎能遏制整个社会追金逐银的恶俗风尚呢?

3.人文教育是一种智慧教育。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如果说基础教育时期的人文教育主要是关于做人的规范操守的训练记忆,从而逐步领会做人的原则和道理的话,那么大学的人文教育就不再是教给学生一般的做人道理,而是教给学生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智慧。有人说这样的智慧就是“要我们更多的学会爱,学会怜悯,学会敬畏生命,敬畏存在”。[2]我觉得美籍华裔学者黄万盛的理解更贴切:“通过哲学的教育,掌握人类的睿智,探索存在的奥秘;通过宗教学,追寻人的终极关怀,开阔存在的意义;通过历史的学习,积累人类的集体记忆,把历史的经验教训转化为存在的自觉;通过文学的研读,理解人的精细深刻的情感世界,使得所有的存在都是感同身受、心领神会的生命共同体;通过政治学、社会学的探讨,了解种种的苦难无奈、不尽如人意,以明确和强化存在的责任;同样通过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教学,领悟客观世界的复杂深邃、无穷无尽,以丰富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如此等等,缺一不可。”[3]

二、准确理解教材的人文内涵

基于以上对于人文教育基本内涵的理解,我们不难发现,《大学语文》教材突破了传统教材过于强调大学语文的知识性和工具性的窠臼,逐步显现出“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趣味性”的新原则。

《大学语文》全书共11个单元,以人文性贯穿全书,每个单元均从人的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造、人格与尊严等方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张扬现代人文精神。这些人文内涵具体体现在:

1.情感体验。如“乡土中国”单元中对民族、祖国、故乡情感的表达,选文注重涉及民族集体的乡土性(费孝通《乡土本色》)、乡风乡俗(汪曾祺《故乡的野菜》)、怀乡情结(闻一多《忆菊》)等。而“人间世”单元则涉及人类共同的、永恒的情感内容:人生的悲欢离合、善恶因果、世态炎凉和感伤无奈,特别是对爱与死的体验、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弱者的同情,等等。

2.哲学睿智。如“通古今之变”单元所体现出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观,《大同》、《封建论》、《1789年原则》、《滑铁卢的一分钟》等,它们或生动描绘出人类的理想,或深刻预言了国家的危机;或鼓动呐喊,扫除发展的障碍;或冷静剖析,理清历史的脉络。它们既充满了人类的经验与智慧,又饱含了人类的自我反省与批判精神。“文明:冲突与对话”单元阐释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和谐而睿智的文明发展观:我们应该尊重每一种文明的独特价值,承认文明之间应有的差别,和而不同才是丰富的统一。本单元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如何在顺应全球化的潮流中保持自己民族的独立品格,以和平对话取代野蛮冲突,等等。还有“道法自然”中蕴涵的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审美感悟及人与自然的实践智慧,“天工开物”中的科学人文观等。

3.审美体验。这一内容蕴含在“文心诗品”和“美的历程”两个单元里。“文心诗品”通过品味那些或豪放疏朗,或典雅清丽而流芳百世的名篇来感受美、体验美和理解美。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力。而“美的历程”则从诸多艺术形式入手,展现多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内涵:无论是雕塑、建筑这样的大地风景,还是美术、书法这样的纸上情韵,抑或是音乐、舞蹈这样的生命律动,都是人类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对现实世界所作的延伸和丰富。

4.理想信念。人类历史上,曾有无数的思想家以独立的思想、自由的意志,掮起了黑暗的闸门,引领人类走向通往真理的道路,又有多少先辈凭借信仰讲有限的生命带入无限的永恒。信仰,是生命得到升华,灵魂得以拯救,一切欢乐与苦难都能获得应有的意义。信仰不仅是个体生命的生存依据与精神资源,而且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盗火者”和“我的信仰”这两个单元表现出的正是人类对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平等等理想的追求。

此外,为体现人的终极关怀的现代人文精神诉求——真善美为一体的人的本质实现,该教材还特别关注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与心理的培育,不仅专设了“为学之道”单元,而且将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意识渗透在各单元的选文中。

三、采用“人文”的教学形式

拥有了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和内涵比较丰富的大学语文教材,并不意味着人文教育就一定可以有所作为了,我们还需要在教学形式上进行改进,让教学本身就是“人文”的。

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教育的单向授受教学方式,而采用对话、讨论式的教学。人文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而是智慧教育。虽然知识的积累可以丰富智慧培养,智慧的培养也可以增进知识理解,其间可以相通,但是智慧的确不可能通过知识记忆和阅读书本就可以直接获得,因此这两种教育的教学形式和途径也就大相径庭。知识教育基本上是单向的灌输授受教学方式,这是一种等级制的教学方式,而智慧教育必须建立在师生双方的体验性反思和辩难的基础上,就像西方柏拉图对话录那样的对话方式。这种对话讨论式的教学,教师要把自己当成知识和思想的助产士,而不是强调自己是道德楷模、知识源泉。我在教学《战争,还是和平》(拉宾)一文时,事先准备了三个讨论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收集巴以冲突的历史资料,针对三个讨论题确立自己的观点,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讨论和辩论,学生提出了很多很有见地的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解决方案,甚至扩展到如何解决对伊拉克问题和海峡两岸统一问题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虽然多数观点不够成熟与完整,但也不乏真知灼见,闪现着思想的光芒。

其次,充分利用新的媒体手段。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不采用多媒体手段就不足以展现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深刻的人文内涵。大量的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以综合的信息获取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同身受。比如在教“道法自然”单元的《湖光水色》一文时,我将以前拍的家乡的田园风光照片做成PPT,配上音乐和自己写的文字,唤起了学生对正在逐渐逝去的乡村田园的留恋之情,更让他们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课后我让学生也用这种方式介绍自己的家乡,许多学生的课件做得很精致,通过音乐、文字和图片,我体会到他们对故乡正逐渐逝去的田园风光的深深眷恋。学生在邮箱中“老师,您是在教语文,而又不仅仅是在教语文”的留言,更让我体会到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成功实施人文教育的喜悦。

大学人文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很多学科和课程,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但是,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只要我们以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作指导,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确实改进课堂教学形式,以“全人文”的视角关注大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课程就一定会在人文教育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丁帆,朱晓进等主编.大学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7).

[2]葛红兵.大学人文教育的几个问题.粤海风,2005.6.P45.

[3]黄万盛.人文学与大学理念·编者手记.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2007.8.P3-4.

项目来源:常州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090947。

作者:张巧凤

上一篇:新课标任务型语言教学论文下一篇:教师集体教学幼儿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