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论文

2022-04-28

摘要: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需要高校进行系统的引导。高校应从世界观、伦理观、思维方式、消费观、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帮助大学生澄清认识,端正思想,提升道德,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得以强化,生态文明的情感得以培养,生态理念得以树立。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论文 篇1:

浅议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与民族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等学校的德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政治素质,更需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生存方式和正确的生存意识。文章分析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急迫性,指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文明 德育教育 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丰硕(1978- ),男,山东曹县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广西 桂林 541004)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因此,高等学校的德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和政治素质,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需要培养科学的生存方式和正确的生存意识,使其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一、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急迫性

生态文明意识作为一种现代文明意识,建立在人类对实践活动真理性追求的基础上,指人类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时的正确立场、科学的认识和观点。它是文化价值和自然价值相结合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对以往人类活动中违反生态规律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所产生不良后果的深刻反省。要想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建立起生态文明意识。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缺少生态环保意识的教育,高校的德育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人文和政治素质,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层面。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开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开设环保课程,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大部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和责任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强调更多的是人文素质和政治素质,即如何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己的关系。有些大学虽然开设了一些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但教育的内容也比较浅显,流于形式,没有深入的剖析。学生们只是简单看一些数据罗列的现状,而缺乏实际感受。

正是由于目前的大学普遍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够重视,致使有的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文明知识肤浅,对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目的不明确,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意识,不能积极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对环保等认识也不够深刻,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时有发生。如用水用电上的浪费,吃穿上的铺张浪费,不爱惜公共财产,甚至破坏损毁公共设施,对环境的污染感知程度低,甚至自身产生一些污染环境的行为等。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大职责就在于让大学生清醒认识到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靠全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认识到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最终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崇尚自然,爱护环境,珍惜生命,权衡资源利用的得失,保持生态平衡,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做到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既能统筹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又能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培养,已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要在德育教育中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应从以下五点着手:

1.建立灵活综合的课程体系。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必须创建一门高度综合的、能够囊括各种生态知识的学科,并将这门学科融入人文科学中,使其像人文、政治教育一样,能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成为大学各专业都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构建德育教育课程体系时,要有目的地构建一系列有利于培养学生生态意识宽泛性、交叉性以及时代性特征的课程。使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知识,让学生深刻了解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重要性,使学生的生态观念建立起来,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2.加强德育教育中生态文明意识的师资力量。教师是德育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和主导者,教师队伍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生态教育的质量。建设好教师队伍,发挥教师在校园环境建设和生态意识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打造一支生态文明教育水平过硬的、言传身教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在育人过程中能开展富有创造性教育的活动,不断挖掘生态教育的时代特点,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要加强环保修养,提高自身的环保素质,具备进步的意识形态思想、生态心理、生态道德等,在言传身教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

3.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有重要的作用。在校园文化营造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价值观融入,使学生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自觉形成生态文化,将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通过校园文化生活建立起来,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需首先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子系统,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校园”,努力营造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基地。

4.实施开放性教育方式。生态文明教育本身就有着社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如只是偏重研究性教学,未免显得有些“纸上谈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加入生态环保的实践活动。一是教师在授课时注重对学生生态问题的识别和分析,让学生参与决策和分析,对实际中的生态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二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活动或调研、观察等活动体验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性,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三是广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活动,如利用每年的世界环保日,通过展览、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四是开展建设生态校园,让学生参与植树、测量不同地区大气污染,去各个水域测量水的污染,了解工厂的排污等实践性活动,使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得到提升,使学生明白环境对于人生存的重要性。五是通过实际事例的对比,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生态建设后与未建设前环境的鲜明对比,使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让学生意识到付出后的良好回报,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心。六是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智慧和科技创新的潜力,研究有利于生产生活中低投入、高产出的发明创造,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低资源或能源消耗可以带来高产出的良好回报,从而认识到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

5.树立生态文明保护的良好典范。在德育教育中,进行榜样模范教育一直以来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中,树立起生态文明保护的典范,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宣传,树立起典型,让学生通过对典范的学习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切实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目前高校德育教育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环境的现状以及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意识到我国德育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缺乏,采取合理的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德育教育之中,才能将大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福生,方益权,牟德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葛林豫,李迎芳,郑浩.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J].河南科技,2008(11).

[3]万福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4]程爱民.试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人才与教育,2008(9).

[5]刘艳华.论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培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5).

作者:丰 硕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论文 篇2:

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养成教育

摘  要: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需要高校进行系统的引导。高校应从世界观、伦理观、思维方式、消费观、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帮助大学生澄清认识,端正思想,提升道德,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得以强化,生态文明的情感得以培养,生态理念得以树立。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养成教育

中圖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当前,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举措,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高校各部门必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建立和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从世界观、伦理观、思维方式、消费观、成才观及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实施系统有效的引导。

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一、尊重自然的意识养成教育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地球是我们生命的摇篮。它的身上有高山、大海,有高原、平原。最可贵的是它有生命,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我们是地球的主人。地球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母亲可以供给我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地球孕育着它的儿女,我们在地球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幸福地成长。历史上,在生产力相对低下时,人类曾崇拜自然、畏惧自然。

近代以来,随着改造自然能力的大幅提高,人类开始轻视自然、藐视自然,甚至以征服者、占有者的姿态面对自然,为满足自身需要向大自然不断索取,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工厂乱排放污水,烟囱冒着浓浓黑烟,乱砍伐森林树木,乱浪费资源等等。破坏了地球周围的大氧层,清澈的河水变得混浊,茂密的森林变得狼狈不堪,蔚蓝的天空变得灰暗,碧绿的青山变得光秃,泥石流、森林火灾、动物绝迹、水源严重缺乏,一连串的灾害接踵而来,已使我们的地球母亲难以承受。而我们面临的确是地球毁灭的现实。

反思过去,正视现实,只有尊重自然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态度。尊重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上帝,人属于自然,而不是自然属于人;就要深刻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均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均有其独特价值,均是自然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世界观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包含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等基本内容。长期以来,受西方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影响,大学偏重主客二分的自然观教育,以社会与自然相对立为基调,人为地将有机的自然系统分为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而且过多地强调它们的分离与对立,漠视了二者的统一。这种主客二分的机械自然观模式教育,致使人们将自然置于被改造、被征服的地位,使自然与人严重对立,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与冲突,也演化出人类大肆掠夺自然的不义行为,换来了大自然残酷的报复。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就要打破机械自然观的束缚,赋予自然与人有机统一的本原意义。以生态自然观教育大学生,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社会和自然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把世界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有相对的意义,而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比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更为重要。人类生活不仅要追求人伦和谐,而且要讲究天人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共生共荣,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才是和谐的最高层次。单纯的人类社会领域经济增长、科技发达的和谐是狭隘的、片面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前提,社会的和谐只能是暂时的,不能长期得以实现。

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过程中,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者专业课教师,应该批判机械自然观,宣传生态自然观。特别要提醒学生明确自身乃至人类在自然中的身份,不要妄自尊大,不要逞强逞能,不能以征服者、统治者的身份去对待自然,而应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亲近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心声,与自然共生共荣,俱同进化,世界才能真正和谐,社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源与财富。

二、顺应自然的意识养成教育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因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是一个完整有机的生态系统,具有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只有适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就是要使人类的活动符合而不是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出现因急功近利和个人贪欲而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

对此,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现代意义上的平等理念,必须打破大学生眼下片面化的唯主体意识,树立起科学的平等观。大学教育是最注重现代理念培养的教育,平等、自由、民主等现代理念在大学阶段得到空前强化。工业文明时代的平等观主要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自然界是人类征服、改造的对象,是客体,故而拼命地开发自然资源,不关注生态平衡。这种极端物质主义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的极端污染和破坏。用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就要把平等的外延扩充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普遍的平等观,深刻认识到不仅人与人之间在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上要平等,而且人与其他生命物质都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还要保护好后代人在生存与发展上的平等权利。

高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人对自然界公正的情怀,不能让他们认为其他生命没有意识,由此就认为它们没有价值,没有权利可言。而要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人只是地球生物共同体的一个成员,与其他生物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和其他物种一样,都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的有机构成要素。每一个有机体都是生命的目的中心,都具有主体性、价值性和能动性,人并非天生就比其他生物优越。对人的优越性观念的抛弃,就是对物种平等观念的接受。因此,所有的物种都是平等的,都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而一个有机体一旦被视为拥有天赋价值,那么,人们对它所采取的唯一合适的态度就只能是尊重。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和相同的道德地位的实体,它们都有权获得同等的关心和照顾。

因此,从普遍平等、公平出发,我们要求大学生应该严于律己,不能无端扼杀生命,不能剥夺其他生命的生存与发展机会,不再破坏环境,不再侵占野生生物的栖息地,不再滥伐森林。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与督促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关爱生命、不折花木、不乱踩草坪、爱护小动物等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反对虐待动物、吃野生动物的不道德行为。

三、保护自然的意识养成教育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不欠新帐,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

高校的教育理念中应该关注大学生正确的责任意识培养。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扩充开来应该涵盖全球责任意识、普世责任意识。所以,大学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改变大学生认为上大学仅仅是对自己的前途、利益负责的狭隘责任意识,应使他们知道上大学不仅仅是为国家、民族作贡献,也应该将这种责任意识扩充到适应生态文明需要的范围。引导大学生建立起对世界、对自然、对子孙后代全面系统的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利益、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等统一起来,并在学校的办学环节中得到体现,制订一系列的责任、义务及行为准则。

虽然我们在前面承认了其他生命都有内在价值,都有主体性,都不容人为地剥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那么是否就等于我們要求其他生命与我们一道来保护地球呢?不是的,因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唯有人具有最高的目的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应该为维护生态平衡负起最高责任。大学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确,破坏、危害自然的主要是人类这个具有最高目的性与主体性的类,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也主要是人。目前有些大学生认为,错误是人们犯的,人类再把过失追补回来就无愧于自然了。但是,对于人们是否有能力完全补救破坏了的生态,则是他们考虑之外的问题。实际上,只有自然本身才有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人类力量再强大也无法解决破坏了的生态等全球问题。问题的关键则在于人们应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以对生态平衡负责任的姿态约束自身的每一个行为举止,从源头上切断破坏生态的行为。因此,每个人都要养成谨慎行事的习惯,时刻审视自身的行为,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

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护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历史重任要落到我们年轻大学生的肩上。让我们都来关爱自然,热爱地球吧,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地铸起一道绿色环保的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苏立红,夏惠,项英辉.论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2.

[4]余志健.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J].教育探索,2007(3).

作者:陈言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论文 篇3:

生态文明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当今,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种种生态问题,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刻不容缓。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意识的教育离不开切实有效的教育路径,需要多种方法和途径以及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通力合作。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意识教育

一、创建绿色校园,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

2001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下发了《2001—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纲》明确提出国家在全国高等院校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大学活动,并指出环境文化以及校园环境是其中的重要标志。因此,高校应优化生态校环境,积极创建绿色校园,将绿色校园的硬件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相结合,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提高和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浓厚的环保氛围。

二、优化杜会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杜会

随着新时期社会的转型,高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只有走进社会才能使大学生亲身体验生态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我们必须积极发挥社会大课堂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途径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努力为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环境由单一的政府管理行为转变成在利益驱动下的市场和企业行为,使环境保护工作真正成为公众广泛参与的行为。首先,政府要转变以往在环境保护方面自上而下的模式,在环保工作方面要逐渐实现由政府管理一切向政府和社会分权的职能转变,加快建立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鼓励企业、公民广泛参与的环保综合管理体系。其次,政府要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的作用,适时出台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依法制定环境法规,为公民提供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律和道德依据。再次,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要做好引导员、监督员和服务员,调动各方面力量,建立环境保护责任机制,鼓励企业和公民广泛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利用市场机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支持,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2、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生态宣传教育营造生态环保的社会文化氛围

要积极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电视和网络平台加大宣传以“环保”为主题的公益广告或短片的力度,积极表彰和宣传保护环境的行为,曝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事件和行为,使人们深刻领悟到环境破坏的危害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自觉保护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的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

三、注重实践养成教育,培养环保的行为习惯

实践是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性原则也是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生态意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既是加强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又是检验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成效的重要方法。“生态道德作为道德观在自然生态领域环境的深化、扩展和具体运用,是用来约束和规范人类对待自然、对待生态、对待环境的行为”。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生态保护实践活动

第一,学校党团组织积极举办生态文化节,开展多形式的生态文化活动。学校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时积极开展植树种草、环保宣传展览、组织回收废旧电池等生态环保活動,组织大学生积极开展面向全校的环境宣传、护绿行动、环境监督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校园、保护环境的优良道德品质,激发了大学生积极参与环保的热情。

第二,学校鼓励大学生成立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社团基础上,积极发挥环保社团的作用,通过环保社团及其他社团组织倡导和发起以保护动植物、河流为主题的巡演和募捐活动,联合其他兄弟院校的社团组织共同开展大型环保活动,使大学生在直接与间接参与的过程中增强了环保的理念,培养了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协作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提高生态道德素质,树立了优良的生态意识。

2、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外生态保护实践活动

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除了举办各种校内的实践活动外,学校还应创造条件支持大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社会中受到良好的体验教育,提高大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3、鼓励大学生过生态生活,做绿色公民

生态生活观倡导的是一种健康科学生活,其包含五项内容: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生存。绿色生活要求人们从生活细节做起,如自觉地节能节水,购买绿色产品,分类回收生活垃圾,拒食野生动物等。其中消费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方式被物化了。尽量赚最多的钞票,消费最多的商品,占有最多的财富,从轻地享受生活乐趣,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生活目标。崇尚节俭的思想被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所淹没,代之而起的是消费主义的盛行。这种风气同样存在于大学校园里,所以我们作为大学生更应养成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性和浪费型消费。学校和社会要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费理念,引导大学生在生不断提高活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在生活中努力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

四、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必将是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系统学习、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要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导下,在家庭、学校、社会、大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开展。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将会积极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全与建设,这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是有重大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

[2] 陈万柏,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作者:郑华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