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论文

2022-04-26

摘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现在,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保护意识不强,甚至在思想上还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还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加强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论文 篇1:

培养设计类人才创新精神的探究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正处在需要高质量高层次人才之时,各行各业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求贤若渴,尤其体现在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原创制造紧密相关的设计类学科,所以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类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本文通过对英国多所设计类教育发展前沿院校进行研究分析,结合我国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总结了四点培养设计类人才创新精神的改革方向,为培养具有新时代创新精神的设计类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设计学;创新;创新精神;人才培养;英国教育;设计教育

基金项目: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厅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湘教通〔2021〕94号);2020年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NJG—2020—1321);2020年湖南省教育厅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HNKCSZ-2020-0865);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湘教通[2020]322号文件)

Cultivating Creative Spirit of Talents in Design

——Inspired by A Number of British Universities

TANG Cong, HUANG Dan(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ackaging Design and Art School, Zhuzhou 412000, China)

Key words: design; innovation; innovative spirit; cultivation of talents; education in the UK; design education

《中國制造2025》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均指出,创新是提升各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方面,5G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使设计学科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更快的变化。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发展思路让设计学科迎来了更多复杂的问题。这些改变使设计的定义也随之改变,具有创新思维、拥有创新精神的设计类人才才能找到解决路径。因此,推动设计学科进行教育改革,探索一种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今社会发展紧迫需要的。正如联合国《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所提出的观点一致,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好奇心、勇气和坚韧性,发展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与合作性技能。

目前,在我国大学的设计类专业教学过程中,能够普遍意识到要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但是意识和实际情况产生了矛盾,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专业界限分明,而设计作为一个复杂且多学科性的创造性活动被独立开来[1],使得学生忽视了设计学科复杂性和认知规律,阻碍了学生对于设计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设计实践能力的发展。另外,在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中,同质化、单一化的特点使学生的思维特点得不到激发,学习热情不足,从而使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创新精神。

1 设计学科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的表现

首先,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不够是我国设计类院校存在的普遍问题。灌输型教学模式覆盖广、占比大,使学生的主观诉求得不到满足,兴趣爱好得不到挖掘。学生习惯性地成为教育的接受者,行为被动、思想依赖、创作盲目等特点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频繁发生,求知欲不强导致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除了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在学生就业成为设计实践者后也存在着主动性不够,独立思考能力不足的问题,使得设计师更倾向模仿,而不是原创开发。在我国设计教育庞大的体量下,设计人才却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不高[2]。

其次,部分学生对专业不自信,根据《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的数据显示,设计学类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8%,低于人文专业平均值。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15个本科专业中包含了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生对设计专业和行业没有信心,或者对自己从事设计行业没有信心。

再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足。在我国设计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少会系统性地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环境、人文等与设计的关系,学生解决了当下的“小问题”,但忽略了从长远角度思考的“大问题”。正因如此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使命感、责任感不足,没有形成持久的创新动力和探索未知的精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以大格局、大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也是给学生建立清晰的、远大的职业目标。设计教育既要鼓励个体成功,更要培养具有回馈社会且有时代担当的人才[3]。

2 培养设计类人才创新精神的思路

2.1 激发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专业方向更加包容和开放

设计本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设计教育应该将开放的思想贯穿教育过程,鼓励学生从兴趣爱好出发。UAL中央圣马丁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简称CSM)产品设计专业第一阶段的首要学习任务就是让学生爱上产品(Love Product),爱上设计产品(Love Designing Product)。鼓励学生从设计源头思考人类、社会和环境,让学生利用设计技术武装自己去天马行空地实现所思所想和认为有意义的东西。而且强调今天的设计师不仅要拥有前沿的设计技术,还要保持敏捷性、前瞻性和适应性,更要充满好奇心和野心。与之相似的是,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Chelsea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简称CCAD)引导学生从最根本的事物开始探索,课程讨论的主题本身往往不属于任何学科或是跨学科的,如“人和动物”、“被生产的空间”、“崇高”、“艺术与人类学的对话”、“摄影中的身体”等等。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激发学生对这些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要求学生介入哲学、科学、政治、人类学和神学等各种领域的研究,以这些研究讨论作为一个起点,目标是看学生怎样介入到问题中来,提出怎样的假设和态度[4]。

其次,人的发展和素质是有个体差异性的,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重视个体差异带来的创造力是现代设计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5]。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简称UAL)开设了20个专业,每个专业有5-10个不等的专业方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题,包含时下热门的和预测未来热门的学习方向。帮助学生在将近一百多门课程中,找到与自己兴趣完美匹配的课程,且将其作为重要的培养内容。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简称LBORO)设计学院在入学初期不给学生设定具体专业方向,而是让学生接触大量有兴趣的课题和选修课,其中包含设计前沿的方向,如包容性设计,情感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然后在学设计的过程中探寻自己的兴趣方向且做出选择,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以上案例中的设计类院校不谋而合地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学生在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氛围中不断探索。与之相反的灌输式教学违背了教育规律,会扼杀学生兴趣,形成学习惰性[5]。因此,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学生选择专业,到学习专业内设定的课程,即“学生—专业—课程”这一过程向更加灵活、自由的课程选择模式发展。具体来说,设计类人才培养从激发学生原始兴趣为起点,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与兴趣相关的专业课程,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逐渐清晰的研究方法,且以此作为专业方向甚至职业发展发向,可以将其归纳成“学生—兴趣—课程—专业方向”。这一模式,不仅为不同的人才提供独特的发展机会和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而且学生通过做喜欢的事,极大地发挥了求知的主观能动性。在其中,教师充当鼓励学生发现和挑战问题的角色,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创新路径,使其成为专业领域中充满自信的、能提问的、具有高度创新精神的参与者。

2.2 给予学生全方位支持,使学生成为教育教学主体

包括UAL在内的多所英国的设计学院以学生视角为主要出发点进行专业介绍,回答学生“在这所学校中学习能获得哪些支持”,除了提供专业课程,还有小组讨论、导师一对一辅导、实验工作室、自评和互评、特邀设计师讲座、实地考察参观、就业帮助、企业合作、交换生机会、展览等形式教学灵活贯穿每个学期。LBORO给学生提供的支持具体体现在创建了丰富的实验工作室,包括综合材料(陶瓷、金属、玻璃)、印刷、木工综合、3D打印和纺织品等12个,各实验室设备先进齐全,任何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到任意实验室在专业技师的指导下实践自己的设计方案,这不仅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多样化的教学体验还使学生保持了学习热情。其中老师的责任是利用启发与引导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探索。除此之外,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活动,提供了适合小组讨论、独立创作和自我展示的不同场所,促进学生展示个性和进行具有创造思维的活动,同时提供完善的信息化校园资讯和开放性学术资源,为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与生活提供良好环境,促进学生独立主动地学习、探究式地学习。

因此,帮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保有其学习中的创新精神,应从实现“教学生什么知识”到“为学生提供什么支持”的观念转变开始,真正考虑学生的各方面需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相比传统的授课式教育,以学生为出发点对学习中所涉及的课程设置、学习方式、学习条件和提供的就业和交流机会等进行全方面考虑,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质的学习环境,弱化人才培养统一教学要求和质量标准。

2.3 发扬课程项目制的优势

要创新就要与时俱进,课程内容不断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才能为学生提供新思想[5]。学校联合相关企业、机构,与之协同创新社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将单一的教学任务变成复杂的、真实的实际课题,进行多角度,多立场的设计思维训练,让学生直面课堂中难以理解的问题。目前,这种基于真实课题的项目制教学形式被广泛应用[6]。爱丁堡大学设计学院(Design School,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四年制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中,从第二年开始将20学分课程进行项目化,第三年和第四年的240学分课程均以项目制学习展开,占总课程的54.2%。项目制学习同样体现在UAL产品设计本科专业中,总共三学年,每年120学分,项目制课程占第二年80个学分,占第三年100个学分(图1)。两所学校的项目制课程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进阶,让学生从不同方向和层次思考不同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讲课模式,项目制学习中学生从被动地获取知识点变为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成为有能力的复杂问题解决者。通过沟通、协作、打破学习界限,在较大的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對专业领域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形成专业创造力。

在我國,项目制学习的运用更多体现在本科学习阶段末期的毕业设计中。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项目制学习应在更多年级课程中运用,根据不同阶段增加项目难度。一方面,学生对社会话题进行思考,正确理解设计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设计立场和培养职业向往。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课题项目,学校与相关企业、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得到指导与反馈,专业建设也由此不断深入调整推进,以最大限度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

2.4 对学习过程中所有环节进行综合评价

UAL产品设计专业规划细则明确了10项课程结果要求中,除了知识掌握、实现作品、沟通与表达外,有4项是考核设计过程,强调了设计是以过程驱动的学科。同时包含UAL和LBORO在内的多所设计类院校的评价方式都是多维度的,其包含从设计构思到项目设计的小组和个人口头报告,研究报告书、工作室实践、设计过程记录集合、视觉展示、研究论文和作品模型等,考察过程管理部分占总分数的35.7%,28%的占比来评估视觉呈现,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分别占14%和22%(图2)。这种评价方式以学生发展作为评价原则,不完全以结果为导向,不设定针对所有课程的统一评价方法,让所有参与进来的教师和管理者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另外,每门课程评价后会给予学生详细评价反馈,成为学生改进下一门课程的指导方向。通过反馈结果对教学方式做出灵活调整,形成“评价—反馈—评价”的良性循环,学生的学习体验受到重视,逐步形成高效激发更多创新精神的评价体系。

3 结语

本文以创新精神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设计人才现状进行分析和英国大学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探究,给我国设计类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设计类人才培养应从支持原始创新,自由探索出发,将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在大学人才培养改革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让设计人才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保有最大的激情和最持久的探索,即创新精神,是我国未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也是让设计人才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赵江洪.设计和设计方法研究四十年[J].装饰,2008(09):44-47.

[2] 许晓慧.“基于2025中国制造”高效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1):136-137.

[3] 张凌浩.适应未来转型为导向的新时代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创意与设计,2020(1):09-13.

[4] 王小峰.从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看英国当代艺术教育[J].观察与思考,2013(1)21-23.

[5] 钞秋玲,王梦晨.英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究及启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5,35(2):119-128.

[6] 张弛.海外设计学科前沿人才培养模式趋势研究[J].设计教育,2020(03)128-130.

作者:唐丛 黄丹

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论文 篇2: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应用

摘 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现在,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保护意识不强,甚至在思想上还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还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加强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关键词: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价值观

文明是一切物质和文化的总和,生态文明是在原始文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的文明,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而言具有现实的意义,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将自然与审美教育纳入大学生的教育体制中

自然审美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析二元对立论,能够将生态作为主要的价值观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西方,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是自然审美的主要代表,大学教育在探讨哲学问题的时候,可以从生命的本质开始探讨。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应该加设与生态文明有关的学科,从而提高大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生态文明课程的选择上,可以与文学内容相关,可以学习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品读浪漫主义诗歌,然后结合现实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加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在大学课程中也有涉及审美方面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从而能够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大学生教育应该先学习审美方面的知识,然后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以生态美学为视角,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的行为和思想,从而体会到小说中天人合一的境界,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从而能够体会到小说的主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强化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教育

在进行生态文明相关理念介绍的时候,中国有部分学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首先要从高校开始,然后要发动全社会的人们投身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提高人民群众的意识,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大自然的良性发展,能够改善人们的价值观。人们的物质消耗内容在大自然的改造中逐步体现出来,人们通常都是进行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人们的活动或多或少都会对大自然产生影响。过度的消耗会导致环境恶化,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不断完善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大学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可以让他们在进行物质消耗的时候还能够致力于环境的改善,让他们进行绿色消费。

现在,我国的經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但是,我国的环境却在恶化,因此,我国应该从教育开始,提高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在大学教育中开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课程,让学生都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正面临着机遇和考验,在大学教育中,应该让大学生远离市场上的不利影响,让他们接受素质教育,引导他们进行绿色消费。

参考文献:

周芬芬.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新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14.

编辑 段丽君

作者:李莉

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论文 篇3: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与教育途径探析

[摘要]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目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方面仍存在着意识淡薄、知行分离等问题。高校必须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注重教育创新,优化“顶层设计”,构建辅助体系,打造“绿色大学”等途径,培养生态文明素质较高的建设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文明素质 现状 教育途径

[作者简介]彭志红(1966- ),女,湖南衡阳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政工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湖南 衡阳 421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途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YBB076)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最高领导层与决策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建设美丽中国提出的系统性总体要求,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高校作为中高端人才的摇篮,是精神文明的培育基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引领和推动的作用。因此,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任务紧迫,形势逼人。

一、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具有战略和现实意义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任重而道远的基本任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贯穿人、社会甚至人类发展的始终,是一项终身而全面的教育。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做好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增强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和谐校园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的和谐,还包括人与制度以及高校与社会的和谐等。当代大学生是构建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思想敏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大学生们通过接受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树立起牢固的生态意识,把生态文明观内化为自觉的理念,提升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这样,他们不仅会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而且还将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进而推动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三)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高校不仅要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人才,还要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为高等教育现行的素质教育增添了新的厚重内涵,生态文明意识、道德伦理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和优化的过程,而可持续、生态化的生活和消费理念及其实践也需要持续长期的过程。高校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引导他们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尊重别人,自觉抵制破坏环境的行为,从而促进自身的道德完善和道德人格的提升。

二、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一)超前消费,过度浪费,厉行节约的美德传承不够

《论语·学而》中有“夫子温良俭让以得之”的论述,其中“俭”指的就是节俭。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和西方拜金主义的渗透腐蚀,“超前消费、过度浪费”已成为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一种主导的生活方式,继而影响扭曲了许多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性格乖张,缺乏历练,难以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再加上祖辈父辈的溺爱和娇宠,有的大学生由于大吃大喝而营养过度,不仅导致自身肥胖问题,还造成了食物浪费;有的为了生活便利而追求“一次性用品”;有的学生为了炫富挣面子,一掷千金购买奢侈品;还有的大学生,生活上相互攀比,竞相追逐高档衣服和化妆品等,厉行节约的美德传承不够。

(二)意识淡薄,观念落后,生态知识的学习运用不够

通过高校的一些报告和讲座,虽然有些大学生了解到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对当今存在的生态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如热带雨林的消失、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但他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都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例如:根据调查显示,“您对生态文明的概念了解得怎样?”选择对其内涵比较熟悉的只占12%,68%的同学对生态科学知识关注甚少或者是一点也不了解;“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谁的责任?”选项“共同的责任”的占了82%。可见,生态科学知识的多少影响着大学生对日常行为的是非判断。由于高校传统教育存在重视专业教育、忽视生态知识教育的现象,不少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生态文明观念落后,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

(三)知行分离,坐而论道,生态保护的实际行动不够

随着我国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生态保护类活动也日益增多,但基本上局限在单一的考察、咨询、探险等。2010年5月,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生态教育研究”课题组曾对湖南工业大学(包括前株洲工学院、株洲师专、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对“看到别人破坏公物、浪费公共资源,您的态度如何?”表示反对的只占60%;“为了整体利益,需要您做出牺牲,您的态度如何?”愿意牺牲的占47%;“发现企业把污水偷排放到河里,您会怎么做?”监督举报的也只占21%。这些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虽然有环保意识,却未能真正付诸行动,带有明显的消极从众或功利心理,更无法去带动自己周围的人,缺乏积极主动性,知行分离,坐而论道。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新课题、新任务。因此,我们必须从转变教育理念、注重教育创新、拓展教育平台、强化校园建设等方面,高起点、深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建设人才,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更新教育理念,形成浓厚氛围

不同的社会文明形态具有不同的教育形态及其相应的教育价值观,高校要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校园内形成深厚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这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源和基本保证。

一是确立现代教育价值观念。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因而也将以生态文明方向引领社会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及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了解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阻碍,建立起生态观念,并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最终构建起和谐的自然价值观、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和高尚的精神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二是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纳入德育体系。从德育的本质看,是要构建受教育者道德素质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因此,高校的德育教育内容也应该包含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各高校在德育课程中要适当增加生态形势、生态伦理等相关知识,把传统的道德责任从人类自身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在教学上开拓思路、丰富内容。

(二)注重教育创新,优化“顶层设计”

针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的现状,各高校应加快改革步伐,从创新教育模式、创新课堂教育内容等方面入手,优化“顶层设计”。

一是创新教育模式。国外利用课程进行生态文明知识教育主要有两种模式:多学科渗透模式和跨学科单一模式。多学科渗透模式是将生态文明知识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中;跨学科单一模式则是从各学科领域选取有关生态科学的概念、原理等方面的内容,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较为有效的课程模式是以跨学科单一学科课程组织模式为主,多学科渗透课程模式为辅,也就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进行生态文明知识教育,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生态知识教育,同时积极开展生态实践活动。

二是创新课堂教育内容。首先把生态文明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相结合。高校传统道德教育主要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态文明教育就是把权利与义务扩展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用一种极强的责任心来看待人和社会的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把生态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相结合。其次将大学生的社会生态责任观教育融入法制教育中,适当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

(三)拓展教育平台,构建辅助体系

一是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特色专题网站。高校要根据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认同及运用程度非常高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载体的优势,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特色专题网站。通过制作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主页,开发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软件和数据库,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浏览该网站,使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在更大范围内有效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网站由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建设与管理,并做好平时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具体的日常网站管理工作可交给“生态文明协会”或“生态保护协会”等相关学生社团。

二是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首先,高校要成立生态文明教育社团。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提高就业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鼓励大学生参与有关生态文明、生态知识、环境科学方面的专题讲座、讨论、知识竞赛等,做一个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人”。最后,让大学生广泛参加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企业、村镇、社区,在实践中感悟生态文明素质内涵,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四)强化校园建设,打造“绿色大学”。

一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首先,应科学规划、设计和维护好校园生态环境,整个校园的设计要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景观要与自然景观协调,从物质上遵循生态学原理;其次,要以和谐、科学发展的理念完善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让师生员工从制度上遵循生态管理学原理;最后,从高校科研优势入手,利用学校的环境教育资源,创造先进的生态文化,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精神氛围。

二是打造“绿色大学”。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2001—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在全国高校中逐渐开展创建绿色大学活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当中。毫无疑问,“绿色大学”的创建,其本身就为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非常有效的环境条件与氛围,可以起到积极的潜移默化作用,有利于促进和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廖金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J].高教探索,2013(4).

[2]唐晓燕.生态文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视野[J].学习月刊,2010(5).

[3]鄢本凤,宋锡辉.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及实施[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4]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作者:彭志红

上一篇: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论文下一篇:公路路基防护工程设计论文